CN103550980A -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0980A
CN103550980A CN201310511791.XA CN201310511791A CN103550980A CN 103550980 A CN103550980 A CN 103550980A CN 201310511791 A CN201310511791 A CN 201310511791A CN 103550980 A CN103550980 A CN 103550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ilter
fluid
end cap
fluid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117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0980B (zh
Inventor
张军
宫英杰
付欣淼
黄德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ENTAIR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ENTAIR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ENTAIR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ENTAIR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117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0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0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0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包括模块化的滤头主体,其包括:本体部和滤筒连接部,本体部形成有母连接端部和公连接端部,还限定有分别贯穿其两端的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滤筒连接部用于将滤筒定位到接合空间内并将滤筒的入口与流体流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流体连通并将滤筒的出口对准接合到所述安装通孔;其中,母连接端部和公连接端部被配置为分别适于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和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以使流体流入通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彼此流体连通并且流体流出通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彼此流体连通。本发明可以实现多级并联过滤从而满足流体流量较高的使用场所。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背景技术
水中通常存在三种有害物质,第一种为看得见或闻得到的有害物质,如铁锈、灰尘、余氯等,第二种为人们平日察觉不到的有害物质,如铅等重金属离子、细菌、致癌物质等,第三种为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只有能够过滤前两种有害物质才能够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类型的过滤组件,有的被称为净水器。无论哪种过滤组件,一般都包括滤头主体以及与滤头主体连接的滤筒,水从滤头主体的一端进入,流入滤筒经过滤筒过滤后,从滤头主体的另一端流出,在此过程中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处理掉。
然而,现有的过滤组件中的滤头设计复杂,非模块化设计,产品生产所需的模具投资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滤头主体,藉此,多个相同的滤头主体可以首尾连接在一起与滤筒配合,从而实现多级并联过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滤头主体,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到滤筒的滤筒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预定角度,所述本体部在一端形成有母连接端部,在另一端形成有公连接端部,所述滤筒连接部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和所述公连接端部之间连接到所述本体部上,所述本体部限定有分别贯穿其两端的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其中,所述滤筒连接部限定有贯通到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接合空间,所述流体流出通道开设有通到所述接合空间的安装通孔,所述滤筒连接部用于将滤筒定位到所述接合空间内并将所述滤筒的入口与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流体连通并将所述滤筒的出口对准接合到所述安装通孔;其中,所述母连接端部和所述公连接端部被配置为分别适于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和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以使所述流体流入通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彼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流体流出通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彼此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流体进入端盖,其包括:端盖主体;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第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上游的管状元件上;公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端盖进入通道,从所述第一端贯通到所述第二端;以及密封部分,在所述公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当所述流体进入端盖与所述的滤头主体连接时,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公连接端部与所述的滤头主体的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藉此,流体经由所述端盖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流体流出端盖,其包括:端盖主体;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第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下游的管状元件上;母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端盖流出通道,从所述第一端贯通到所述第二端;以及密封部分,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当所述流体流出端盖与所述的滤头主体连接时,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母连接端部与所述的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藉此,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的流体经由所述端盖流出通道流出。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过滤组件,其包括:
-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滤头主体,其中:
--每个滤头主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到滤筒的滤筒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预定角度,所述本体部在一端形成有母连接端部,在另一端形成有公连接端部,所述滤筒连接部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和所述公连接端部之间连接到所述本体部上,所述本体部限定有分别贯穿其两端的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其中,所述滤筒连接部限定有贯通到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接合空间,所述流体流出通道开设有通到所述接合空间的安装通孔,所述滤筒连接部用于将滤筒定位到所述接合空间内并将所述滤筒的入口与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流体连通并将所述滤筒的出口对准接合到所述安装通孔;
-多个滤筒,其数目为所述滤头主体的数目一致,其分别连接到所述滤头主体的滤筒连接部上;
-流体进入端盖,其包括:
--端盖主体;
--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上游的管状元件上;
--公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相反的另一端延伸而成;
--端盖进入通道,从所述接头端贯通到所述公连接端部端;以及
--密封部分,在所述公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端相反的公连接端部端延伸而成;
以及
-流体流出端盖,其包括:
--端盖主体;
--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下游的管状元件上;
--母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相反的另一端延伸而成;
--端盖流出通道,从所述接头端贯通到所述母连接端部端;以及
--密封部分,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端相反的母连接端部端延伸而成;
--其中,每个滤头主体的母连接端部和公连接端部分别与另一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和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以使多个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彼此流体连通同时多个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也彼此流体连通,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公连接端部与所述滤头主体的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母连接端部与所述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藉此,流体经由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端盖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然后进入所述滤筒内被过滤,接着进入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最后经由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端盖流出通道流出。
本发明所公开的滤头主体、流体进入端盖、流体流出端盖以及它们共同组成的过滤组件可以实现多级并联过滤,因此,可以满足流体流量较高的使用场所,诸如,餐饮服务场所、食品生产场所、学校以及其他公共场所。
附图说明
为了解释本发明,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其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透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其中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滤头主体被剖开;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滤头主体的剖面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单个滤头主体的透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的单个滤头主体的剖面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与滤头主体相连接的流体进入端盖的透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流体进入端盖的剖面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与滤头主体相连接的流体流出端盖的透视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的流体流出端盖的剖面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与滤头主体相连接的滤筒的透视图;以及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0的滤筒的剖面图。
不同图中的相似特征由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参照构成该描述的一部分的附图进行说明。附图以示例的方式展示出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被实现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不是为了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可以理解,其他的实施方式可以被利用,结构性或逻辑性的改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被做出。对于附图,方向性的术语,例如“下”、“上”等,是参照所描述的附图的方位而使用的。由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组件能够被以多种方位实施,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限制的目的。因此,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是作为限制的意义,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透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其中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滤头主体被剖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过滤组件1000包括滤头主体100、流体进入端盖200、流体流出端盖300、滤筒400以及压力表500。其中,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滤头主体100、滤筒400和压力表500的数目均为两个,而且,该两个滤头主体100具有彼此完全相同的结构并能够首尾连接在一起。
下面,结合图3-图5,对滤头主体100的结构予以描述。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滤头主体的剖面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单个滤头主体的透视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的单个滤头主体的剖面图。
如图3-图5所示,该滤头主体100由诸如金属或高分子塑料材料一体成形的,包括大致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本体部102和大致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到前述滤筒400的滤筒连接部104。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成预定角度,优选地,该预定角度可以大致为90度,如此布置的滤头主体100大体上成T形。
本体部102在一端形成有母连接端部106,在另一端形成有公连接端部108,具体地,本体部102限定有分别贯穿其两端的流体流入通道110和流体流出通道112。流体流出通道112由滤头主体100的本体部102的筒状内壁114限定,流体流入通道110由滤头主体的本体部102的筒状内壁114和环绕筒状内壁114的筒状外壁116限定。该母连接端部106形成有内螺纹,该公连接端部108形成有外螺纹。具体地,该母连接端部106的内螺纹设置在筒状外壁116的一端靠外侧的内表面上,其具有一定的接合长度;该公连接端部108的外螺纹设置在筒状外壁116的另一端靠外侧的外表面上,其具有等于或小于前述内螺纹的接合长度的接合长度。筒状内壁114在母连接端部106的一例延伸而成第一配合部118,具体地,该第一配合部118为通过去除内壁114的部分内表面材料从而扩径形成内接合环形表面。相应地,筒状内壁114在公连接端部108的一侧延伸而成第二配合部120,具体地,该第二配合部120通过去除内壁的部分外表面材料从而缩径形成外接合环形表面。第一配合部118(即,内接合环形表面)和第二配合部120(即,外接合环形表面)被配置成:当与另一相同的滤头主体100的公连接端部108或母连接端部106彼此适配时,第一配合部118与另一相同的滤头主体100的第二配合部120可以通过设置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密封圈)彼此流体密封地适配,或者第二配合部120与另一相同的滤头主体100的第一配合部118可以通过设置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密封圈)彼此流体密封地适配。
在母连接端部106,外壁116从设置有内螺纹处进一步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122,延伸段122的内表面被扩径以形成第一环形密封表面124,此外,该延伸段122还具有基本垂直于该第一环形密封表面124的第一接合端面126;相应地,在公连接端部108,该公连接端部108还包括在外壁116的外表面上从外螺纹处向内(朝着母连接端部106的方向)形成的第二环形密封表面128,并且还形成有基本垂直于该第二环形密封表面128的第二接合端面130;其中,第一环形密封表面124、第一接合端面126、第二环形密封表面128和第二接合端面130被设置成当滤头主体102与另一相同的滤头主体102的公连接端部108或母连接端部106连接时第一环形密封表面124和第二环形密封表面128之间可以通过设置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密封圈)彼此流体密封地适配并且第一接合端面126和第二接合端面130彼此贴靠在一起。
进一步地,主体部102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流体流入通道110和流体流出通道112流体连通的压力表安装孔132、134,压力表可以被安装在这两个压力表安装孔132、134上以测试流体流入通道110和流体流出通道112的流体压力从而便于使用者清楚地了解过滤部件的使用状况。例如,如果通过压力表得到的流体流入通道110和流体流出通道112之间的流体压力的压差较大,则滤筒400的过滤部件(例如,滤芯)的堵塞情况可能比较严重,如果压差大到预定的程度,则滤筒400的滤芯应当被更换。
滤筒连接部104基本上为圆筒状,其在母连接端部106和公连接端部108之间连接到本体部102上。滤筒连接部104的筒状壁限定有贯通到流体流入通道110的接合空间136,相应地,形成流体流出通道112的筒状内壁114上开设有通到接合空间136的安装通孔138。为了节约成形材料,滤筒连接部104的筒状壁的端面上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凹槽。优选地,在该滤筒连接部104的端面上均匀地布置四条凹槽,并且在每两条凹槽之间还设置有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件螺纹连接到如图2所示的固定板600上的螺纹孔602。滤筒连接部104用于将滤筒400定位到接合空间136内并将滤筒400的入口与流体流入通道110的至少一部分流体连通并将滤筒400的出口对准接合到安装通孔138。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与滤头主体相连接的流体进入端盖的透视图;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流体进入端盖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6和图7简述流体进入端盖200的结构。
该流体进入端盖200可以由诸如金属材料或高分子塑料材料一体成形,其包括端盖主体202、设置在端盖主体202的第一端的接头204、设置在端盖主体202的第二端的公连接端部206和密封部分208以及限定在该端盖主体202上的端盖进入通道210。具体地,该接头204具有用于输送流体的中空通道以及用于螺纹接合到流体上游的管状元件上的外螺纹;该公连接端部206设置有用于与滤头主体100的母连接端部106彼此适配地接合的外螺纹;对于密封部分208,其形状与前述的流体流出通道112相适配,其由形成公连接端部206的环形壁环绕,用于封堵流体流出通道112,在此,为环形塞;端盖进入通道210用于将上游的管状元件流体连通到下游的滤头主体100的流体流入通道110。更具体地,该接头204的外径和内径均比公连接端部206的外径和内径小。此外,如图2更详细地示出的,该密封部分208的前端(靠近螺纹接合部204的一侧)与接头204的后端间隔开并且该密封部分208通过四条均匀布置的肋状件212连接到接头204的后端(即,连接到端盖主体202上),故,前述端盖进入通道210就形成在每两条肋状件212之间。
在端盖主体202上,与公连接端部206的螺纹部分相邻并沿着流体进入端盖200的纵向轴线还形成有环形密封表面214,在该环形密封表面214最靠近螺纹接合部204的一侧还形成有垂直于该环形密封部214的密封端面216。
因此,当该流体进入端盖200和滤头主体100接合时,可以在滤头主体100的本体部102的第一环形密封表面124和流体进入端盖200的公连接端部206的环形密封表面214之间以及第一配合部118和作为堵头的密封部分208之间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圈。当流体进入端盖200的公连接端部206的外螺纹完全旋入到滤头主体100的母连接端部106的内螺纹上时,第一环形密封表面124和环形密封表面214通过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圈)流体密封,第一接合端面126与密封端面216彼此抵靠在一起,同时,第一配合部118和密封部分208通过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圈)流体密封以使从该流体进入端盖200的接头204的中空通道进入的流体只能通过端盖进入通道210流入到滤头主体100的流体流入通道110中而不能进入到流体流出通道112中。
可以理解,该流体进入端盖200的接头204既可以如上所述设置外螺纹也可以设置内螺纹,也可以设置与上游的管状元件相应的其他接合机构,如卡扣机构。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与滤头主体相连接的流体流出端盖的透视图;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的流体流出端盖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8和图9简述流体流出端盖300的结构。
该流体流出端盖300可以由诸如金属材料或高分子塑料材料一体成形,具体地,形成有第一筒状壁302,在该第一筒状壁3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预定位置处从该第一筒状壁302沿着基本垂直于该第一筒状壁302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有端壁304(可称为端盖主体),从该端壁304再沿着基本平行于该第一筒状壁302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有围绕该第一筒状壁302的第二筒状壁306。其中,第二筒状壁306在靠近端壁30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段内螺纹,该第二筒状壁306邻近内螺纹远离端壁304进一步延伸形成环形延伸部分,该环形延伸部分经扩径形成有环形密封表面308并且在垂直于第一筒状壁302的纵向轴线的端面310限定了接合端面。第一筒状壁302的被第二筒状壁306围绕的部分302a和第二筒状壁306共同形成双环形壁结构,因此,当流体流出端盖300与滤头主体100配合时,在以第二筒状壁306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滤头主体100的公连接端部108的外螺纹的同时以部分302a的内表面通过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圈)与滤头主体100的筒状内壁114的外表面(尤其是第二配合部120)流体密封,并且第二筒状壁306的环形密封表面308通过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圈)与滤头主体100的第二环形密封表面128流体密封,第二筒状壁306的端面310与滤头主体100的第二接合端面130抵靠,在此,该部分302a用作密封部分。第一筒状壁302的未被第二筒状壁306围绕的部分302b上设置有外螺纹(即,形成接头)以与下游的管状元件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一筒状壁302形成的中空通道用于输送流体。
在此,端壁304和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二筒状壁306构成了母连接端部。
可以理解,该流体流出端盖300的用作接头的部分302b既可以如上所述设置外螺纹也可以设置内螺纹,也可以设置与下游的管状元件相应的其他接合机构,如卡扣机构。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过滤组件的与滤头主体相连接的滤筒的透视图;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0的滤筒的剖面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滤筒400大体上包括由下壳体402和上壳体404构成的壳体,其中,该上壳体404在其上端部形成有外连接颈部406。该滤筒400还包括容纳在壳体内的过滤部件408(例如,至少包括滤芯)以及安装在过滤部件408上方的内连接颈部410,该内连接颈部410与外连接颈部406在周向上间隔开并且在滤筒400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凸伸出来。当该滤筒400与前述的滤头主体100的滤筒连接部104配合时,该滤筒400的内连接颈部410通过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圈)流体密封地安装到与筒状内壁114的安装通孔138,该滤筒400的外连接颈部406通过一个或多个环形密封件(诸如O形圈)与滤筒连接部104的内表面流体密封。
此外,该滤筒400在上壳体404的外连接颈部406靠下的位置处还对称地凸设有两条形状完全相同的定位肋412,其作用在下文中会予以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固定板600用于支撑过滤组件1000,尤其用于定位和支撑滤头主体100的滤筒连接部104和滤筒400。可以理解,该固定板600并不是必需的。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固定板600包括异形通孔604,该异形通孔604的形状可以被配置成与前述滤筒400在定位肋412处的垂直于滤筒400的纵向轴线的横截面的形状基本一致,从而允许滤筒400在特定的竖直位置处通过固定板600的异形通孔604并在转动滤筒400后将滤筒400支撑于固定板600之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滤筒400的定位肋412可以被设计成:当该滤头主体100的滤筒连接部104已经被固定到该固定板600上并且当该滤筒400与滤头主体100恰好可以完全配合时,其下表面与滤筒连接部104的端面平齐。应当可以理解,固定板600的异形通孔604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只要被设置成能够允许该滤筒400的外连接颈部406和定位肋412从中穿过并经过一定角度的转动后又可以将滤筒400支撑于固定板600上即可。还可以理解,用于支撑滤筒400的部件也可以为除肋状元件外的其他任何构件,这样,固定板600上的异形通孔的形状也做适应性调整。
图4和图5公开了未装配有其他构件的一个滤头主体100,图6和图7公开了未装配有其他构件的一个流体进入端盖200,图8和图9公开了未装配有其他构件的一个流体流出端盖300。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滤头主体100、流体进入端盖200和流体流出端盖300均为模块化的。多个滤头主体100可以首尾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更长的流道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本发明公开的流体进入端盖200和流体流出端盖300特别适用于上述滤头主体100。市场上的滤筒通常都具有本发明的滤筒400的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故,虽然前文描述的滤筒400特别适用于滤头主体100,然而,可以理解,本发明公开的滤头主体100是可以适用于市场上的大部分的滤筒。
图1公开了两个滤头主体100、一个流体进入端盖200、一个流体流出端盖300、两个滤筒400和两个压力表500共同构成的一个过滤组件1000。在这种过滤组件1000中,由于各滤头主体100的流体流入通道110和流体流出通道112都是前后贯通的,故,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滤头主体100形成了连通在一起的流体流入通道和连通在一起的流体流出通道,并且流体流入通道在下游被流体流出端盖300封堵。该过滤组件1000的过滤过程如下:来自上游的流体处理设备的流体经由流体进入端盖200的端盖进入通道210进入到流体流入通道110,再经过各滤筒400的外连接颈部406和内连接颈部410之间的环形中空通道(即,前述滤筒的入口)进入到滤筒400内,接着进入到过滤部件408(诸如滤芯)中并被过滤(例如,去除杂质),然后通过内连接颈部410的中空通道(即,前述滤筒的出口)进入到滤头主体100的流体流出通道112内,最后通过流体流出端盖300的中空通道流到下游的流体处理设备或者流体需求设备中。图1所示的过滤组件1000为两级并联过滤组件,可以理解,根据需求可以设计更多级的并联过滤组件。还可以理解,前文所述的流体处理设备可以包括过滤器,流体需求设备可以包括阀门,流体可以为自来水或者工业用水。还可以理解,压力表500并不是必需的,这两个压力表500的任一个均可以由具有螺纹连接端的堵头来代替。
那些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及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理解和实施对披露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改变。在权利要求中,措词“包括”不排除其他的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在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零件可能执行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多个技术特征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理解为对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于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呈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以及描述的实施方式(的部分)的所有组合明确地理解为并入该说明书之内并且明确地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而且,在如权利要求书概括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很多变形是可能的。此外,不应该将权利要求书中的任何参考标记构造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模块化的滤头主体,其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到滤筒的滤筒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预定角度,所述本体部在一端形成有母连接端部,在另一端形成有公连接端部,所述滤筒连接部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和所述公连接端部之间连接到所述本体部上,所述本体部限定有分别贯穿其两端的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其中,所述滤筒连接部限定有贯通到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接合空间,所述流体流出通道开设有通到所述接合空间的安装通孔,所述滤筒连接部用于将滤筒定位到所述接合空间内并将所述滤筒的入口与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流体连通并将所述滤筒的出口对准接合到所述安装通孔;
其中,所述母连接端部和所述公连接端部被配置为分别适于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和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以使所述流体流入通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彼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流体流出通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彼此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所述流体流出通道由所述滤头主体的本体部的筒状内壁限定,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由所述滤头主体的本体部的筒状内壁和环绕所述筒状内壁的筒状外壁共同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在所述母连接端部,所述外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相应地,在所述公连接端部,所述外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所述筒状内壁在母连接端部的一侧延伸而成第一配合部,在公连接端部的一侧延伸而成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被配置成: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或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第二配合部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密封件彼此流体密封地适配或者所述第二配合部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第一配合部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密封件彼此流体密封地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通过去除所述内壁的部分内表面材料从而扩径形成内接合环形表面,所述第二配合部通过去除内壁的部分外表面材料从而缩径形成外接合环形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在所述母连接端部,所述外壁从设置有所述内螺纹处进一步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并且所述延伸段的内表面被扩径以形成第一环形密封表面,相应地,在所述公连接端部,所述外壁从设置有所述外螺纹处向内形成有第二环形密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密封表面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表面被设置成:当所述滤头主体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或母连接端部连接时,所述第一环形密封表面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第二环形密封表面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环形密封件彼此流体密封地适配或者所述第二环形密封表面与另一相同的模块化的滤头主体的第一环形密封表面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环形密封件流体密封地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流体流入通道流体连通的压力表安装孔,其用于安装压力表以测试流体流入通道的流体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流体流出通道流体连通的压力表安装孔,其用于安装压力表以测试流体流出通道的流体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头主体,其中,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滤筒连接部是一体的。
10.一种流体进入端盖,其包括:
端盖主体;
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第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上游的管状元件上;
公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
端盖进入通道,从所述第一端贯通到所述第二端;以及
密封部分,在所述公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
当所述流体进入端盖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头主体连接时,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公连接端部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头主体的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藉此,流体经由所述端盖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进入端盖,其中,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公连接端部由其上具有外螺纹的环形壁形成,所述密封部分为其形状与所述流体流出通道相适配并由所述环形壁环绕的环形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进入端盖,其中,对于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公连接端部,具有外螺纹的环形壁靠内还形成有环形密封表面。
13.一种流体流出端盖,其包括:
端盖主体;
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第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下游的管状元件上;
母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
端盖流出通道,从所述第一端贯通到所述第二端;以及
密封部分,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延伸而成;
当所述流体流出端盖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头主体连接时,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母连接端部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藉此,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的流体经由所述端盖流出通道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流出端盖,其中,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母连接端部由其上具有内螺纹的外环形壁形成,所述密封部分为由所述外环形壁环绕的内环形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流体流出端盖,其中,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母连接端部还包括从具有内螺纹的外环形壁向所述第二端进一步延伸的环形延伸部分。
16.一种过滤组件,其包括:
-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滤头主体,其中:
--每个滤头主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到滤筒的滤筒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预定角度,所述本体部在一端形成有母连接端部,在另一端形成有公连接端部,所述滤筒连接部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和所述公连接端部之间连接到所述本体部上,所述本体部限定有分别贯穿其两端的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其中,所述滤筒连接部限定有贯通到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接合空间,所述流体流出通道开设有通到所述接合空间的安装通孔,所述滤筒连接部用于将滤筒定位到所述接合空间内并将所述滤筒的入口与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流体连通并将所述滤筒的出口对准接合到所述安装通孔;
-多个滤筒,其数目为所述滤头主体的数目一致,其分别连接到所述滤头主体的滤筒连接部上;
-流体进入端盖,其包括:
--端盖主体;
--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上游的管状元件上;
--公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相反的另一端延伸而成;
--端盖进入通道,从所述接头端贯通到所述公连接端部端;以及
--密封部分,在所述公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端相反的公连接端部端延伸而成;
以及
-流体流出端盖,其包括:
--端盖主体;
--接头,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一端延伸而成,其用于接合到流体下游的管状元件上;
--母连接端部,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相反的另一端延伸而成;
--端盖流出通道,从所述接头端贯通到所述母连接端部端;以及
--密封部分,在所述母连接端部内从所述端盖主体向与所述接头端相反的母连接端部端延伸而成;
--其中,每个滤头主体的母连接端部和公连接端部分别与另一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和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以使多个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彼此流体连通同时多个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也彼此流体连通,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公连接端部与所述滤头主体的母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母连接端部与所述滤头主体的公连接端部彼此适配地接合,并且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密封部分用于封堵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藉此,流体经由所述流体进入端盖的端盖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入通道,然后进入所述滤筒内被过滤,接着进入所述滤头主体的流体流出通道,最后经由所述流体流出端盖的端盖流出通道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所述流体流出通道由所述滤头主体的本体部的筒状内壁限定,所述流体流入通道由所述滤头主体的本体部的筒状内壁和环绕所述筒状内壁的筒状外壁共同限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在所述母连接端部,所述外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相应地,在所述公连接端部,所述外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所述滤头主体的主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流体流入通道和所述流体流出通道分别流体连通的压力表安装孔,其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以测试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的流体压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每个滤筒包括壳体以及形成在所述壳体上方的纵长的外连接颈部,所述壳体还容纳有过滤部件以及流体连接在所述过滤部件上方并形成有滤筒出口的纵长的内连接颈部,所述内连接颈部从所述外连接颈部凸伸出来从而在所述内连接颈部和所述外连接颈部之间形成滤筒入口;所述滤筒连接到所述滤头主体的滤筒连接部上以使所述滤筒入口与所述流体流入通道流体连通同时所述滤筒出口与所述流体流出通道流体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所述滤筒的外连接颈部还具有定位肋,相应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限定有异形通孔并且其形状被配置成与所述滤筒在定位肋处的垂直于所述滤筒的纵向轴线的横截面的形状基本一致,从而所述滤筒的外连接颈部从下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的异形通孔并经过预定角度的旋转后被定位于所述固定板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中,所述滤头主体的滤筒连接部在所述异形通孔的周边被定位到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
CN201310511791.XA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Active CN103550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1791.XA CN103550980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1791.XA CN103550980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980A true CN103550980A (zh) 2014-02-05
CN103550980B CN103550980B (zh) 2015-11-25

Family

ID=50005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11791.XA Active CN103550980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09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3927A (zh) * 2015-05-25 2015-08-26 遵义市节庆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磨床液压系统滤油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4890Y (zh) * 2007-04-19 2008-04-09 华妍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滤心基座
CN201862322U (zh) * 2010-11-25 2011-06-15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净水机滤芯组件
CN103083999A (zh) * 2011-10-31 2013-05-08 邹国南 一种纯水机
US20130264265A1 (en) * 2012-04-06 2013-10-10 ZhenWu Lin Modular filter capsul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4890Y (zh) * 2007-04-19 2008-04-09 华妍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滤心基座
CN201862322U (zh) * 2010-11-25 2011-06-15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净水机滤芯组件
CN103083999A (zh) * 2011-10-31 2013-05-08 邹国南 一种纯水机
US20130264265A1 (en) * 2012-04-06 2013-10-10 ZhenWu Lin Modular filter capsule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3927A (zh) * 2015-05-25 2015-08-26 遵义市节庆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磨床液压系统滤油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980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8849A (zh) 过滤器组件
CN104295816A (zh) 新型进水管
CN103550980A (zh) 一种模块化的过滤组件
CN112546695A (zh) 一种水过滤装置
CN103596656A (zh) 过滤装置
CN105016407A (zh) 水路转换内接头及滤芯
CN202597691U (zh) 卫生嵌置单元
CN205350439U (zh) 一种三通阀及饮水系统
CN201987412U (zh) 一种可调杆式淋浴器
CN106179797A (zh) 能够切换水路的净水花洒
CN204533893U (zh) 一种密封接头
CN203389395U (zh) 一种不停产更换滤芯的过滤器
CN206347182U (zh) 一种磁力推吸开关接头
CN212559695U (zh) 一种生产纯水的过滤装置
CN205988615U (zh) 一种净水装置用联体滤芯底座结构
CN207111969U (zh) 阀芯的改进结构
CN202402683U (zh) 锥形快装阀门
CN205534465U (zh) 一种净水器用卡接式出水龙头结构
CN204458328U (zh) 一种净水机用增压泵中增压泵头与管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06093065U (zh) 一种球阀
CN205606040U (zh) 一种净水器用磁吸式出水龙头结构
TW201627050A (zh) 多段組合過濾器
CN205710277U (zh) 一种水管接头
CN204336530U (zh) 一种新型净水吸管
CN102654206B (zh) 一种折扇式分水机构及装有折扇式分水机构的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