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0877A -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0877A
CN103550877A CN201310539537.0A CN201310539537A CN103550877A CN 103550877 A CN103550877 A CN 103550877A CN 201310539537 A CN201310539537 A CN 201310539537A CN 103550877 A CN103550877 A CN 103550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ull stick
chuck
locking device
snap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95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0877B (zh
Inventor
谢荣坤
何天胜
梁德飞
何运祥
刘万群
王振华
周伟才
陈贵阳
刘丙财
陈应权
何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95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0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0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0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0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构成钢绞线的滑动通道;在壳体中设有二个夹头机构,在壳体的一侧设有二个滑动卡杆;所述夹头机构包括转杆和活动套接在转杆上的夹头,二个夹头呈楔形,在二个夹头的前端各设有卡齿,在二个夹头的或中部或后部各设有限位杆;二个夹头的转杆的两端与壳体活动连接,其中,转杆的一端通过限位杆与壳体活动连接,二个夹头机构的转杆的另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由滑动卡杆与卡位杆配合控制夹头的转杆与壳体相连或分离,以使防坠自锁装置通过横向夹具时二个夹头的限位杆轮流与壳体分离,并至少保持一个夹头的限位杆连接在壳体上。本发明可以方便顺利通过横向夹具等障碍、提高了防坠的安全性和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操作方便、可靠,安全性能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适用于高空作业人员的放坠安全保护,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高压送电线路的杆塔一般由水泥杆、铁塔组成,无论是线路安装、运行、检修工作都需要线路工人频繁上下杆塔。线路作业人员在上下攀爬杆塔的过程中,因为传统的安全带无法全过程发挥作用,人员有时处于一种失去防护的状态,其人身防护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精神状态、体力情况、技术技能及周边环境因素等,如果某个环节发生问题,就有可能发生人员高处坠落的恶性事故。另外线路事故抢修时往往在大风、雷暴雨、冰雹、大雾、沙尘暴等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情况下进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才能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目前常用的防坠落装置为导轨型防坠落装置,该装置通常由系带、安全绳、导轨、自锁器、连接器、转向器、缓冲器等部件组成,其中自锁器是该类装置的核心部件。导轨型防坠落装置按其使用轨道不同又分“G”型导轨防坠落、“T”型导轨防坠落、钢绞线防坠落装置。钢绞线防坠落装置与其它两类防坠落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造价低:一般为“G”型、“T”型轨道防坠落装置的1/10-1/5;施工安装便利;不容易出现卡轨。但钢绞线防坠落装置的自锁器与钢筋线轨道为刚性材料,运行过程中与钢绞线接触的为刚性外壳,自锁时采用顶紧装置使得钢绞线与外壁顶紧实现自锁,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易对钢绞线产生磨损,平动刚性摩擦运动能力弱。而且自锁器通过连接器时,需要增加手部附加动作使得自锁器通过,连接器需要手动把钢绞线拉出连接器,待自锁器通过后再把钢绞线拉回连接器圈内。该技术需增加作业人的额外操作,将额外消耗作业人员体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对钢绞线磨损严重、自锁操作费力,提供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该自锁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减少自锁器对钢绞线的磨损,提高自锁器的运动能力且安全性能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为半封闭式的U型壳体,构成钢绞线的滑动通道;在壳体中设有二个夹头机构,在壳体的一侧设有二个滑动卡杆;所述夹头机构包括转杆和活动套接在转杆上的夹头,二个夹头呈楔形,在二个夹头的前端各设有卡齿、用于抵紧钢绞线防止坠落,在二个夹头的或中部或后部各设有限位杆;二个夹头的转杆的两端与壳体活动连接,其中,转杆的一端通过限位杆与壳体活动连接,二个夹头机构的转杆的另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由滑动卡杆与卡位杆配合控制夹头的转杆与壳体相连或分离,以使防坠自锁装置通过横向夹具时二个夹头的限位杆轮流与壳体分离,并至少保持一个夹头的限位杆连接在壳体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地,在壳体的一侧可以设有第一轴孔和两个卡口,在两个卡口之间的壳体上设有滑槽;壳体的另一侧可以设有第二轴孔,在第二轴孔设有转杆安装槽,在壳体的内侧设有防滑齿。
进一步地,所述二个夹头机构可以为上夹头机构和下夹头机构,上夹头机构包括上转杆和活动套接在上转杆上的上夹头,在上夹头的中部或后部设有上限位杆,下夹头机构包括下转杆和活动套接在下转杆上的下夹头,在下夹头的中部或后部设有上限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头机构还可以包括上挡环,下夹头机构还包括下挡环,上挡环套设在上转杆上,下挡环套设在下转杆上,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分别设置在上夹头和下夹头的中部;上夹头和下夹头后端各设有一安全扣孔。
进一步地,滑动卡杆可以设置在壳体的第一轴孔内,在滑动卡杆上设有凸起,该凸起位于第一轴孔的滑槽内、构成上下滑动连接结构;所述上转杆和下转杆的一端通过转杆安装槽设置在壳体上、另一端通过滑动卡杆封闭在壳体的两个卡口内、与壳体构成钢绞线的封闭通道,滑动卡杆上下滑动使上转杆或下转杆移出卡口。
进一步地,在壳体上可以设有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与凸起配合、形成夹紧滑动卡杆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装置可以包括卡扣固定座、上锁扣、下锁扣和弹簧柱;所述卡扣固定座、上锁扣和下锁扣上分别设有圆孔,上锁扣和下锁扣滑动设置在滑槽的两端,卡扣固定座固定在壳体外侧的第一轴孔旁,上锁扣和下锁扣的圆孔分别与卡扣固定座的圆孔上下对应,上锁扣和下锁扣通过弹簧柱插入圆孔固定在卡扣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固定座可以由上、下固定座两部分构成,上、下固定座上分别设有圆孔;所述上锁扣和下锁扣上分别设有两块锁扣板,每块锁扣板上都设有圆孔,上锁扣和下锁扣的锁扣板设置在上、下固定座之间及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杆和下转杆可以分别由横杆和安装座构成,横杆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通孔,安装座设置在壳体的转杆安装槽内,上转杆和下转杆通过安装杆穿过第二轴孔和安装座的通孔固定在壳体上,上夹头和下夹头分别安装在横杆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壳体中设置二个夹头机构,由夹头机构的滑动卡杆与卡位杆配合控制夹头的转杆与壳体相连或分离,以使防坠自锁装置通过横向夹具时二个夹头的限位杆轮流与壳体分离,并至少保持一个夹头的限位杆连接在壳体上,即在通过横向夹具需要夹头机构与壳体分离时,采用轮流打开的方式,始终保持一个夹头机构与壳体连接,一方面可以方便顺利通过横向夹具等障碍,另一方面提高了防坠的安全性和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操作方便、可靠,安全性能好的有益效果。
2、本发明的下夹头机构在通过横向夹具时,通过滑动卡杆打开壳体的上转杆对应的卡口,使上转杆带动上夹头与壳体分离,该过程中下夹头机构始终是封闭的,即使发生了意外坠落事故,还是有一个夹头机构起到防坠的作用;下夹头机构在通过横向夹具时采用同样的方法,通过两个上、下夹头机构相互配合,在通过横向夹具的时候形成了双保险。
3、本发明可以在钢绞线上自由活动,无需外加操作方可实现,在壳体内侧设有防滑齿,提高了摩擦力,本发明增加了作业人员活动的自由性。同时,也避免了因外加的操作而出现的意外事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半封闭式的U型壳体,构成钢绞线的滑动通道;在壳体1中设有二个夹头机构,在壳体1的一侧设有二个滑动卡杆4;所述夹头机构包括转杆和活动套接在转杆上的夹头,二个夹头呈楔形,在二个夹头的前端各设有卡齿、用于抵紧钢绞线防止坠落,在二个夹头的或中部或后部各设有限位杆;二个夹头的转杆的两端与壳体1活动连接,其中,转杆的一端通过限位杆与壳体1活动连接,二个夹头机构的转杆的另一端与壳体1活动连接;由滑动卡杆4与卡位杆配合控制夹头的转杆与壳体1相连或分离,以使防坠自锁装置通过横向夹具时二个夹头的限位杆轮流与壳体1分离,并至少保持一个夹头的限位杆连接在壳体1上。
本实施例中:
在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轴孔1-1和两个卡口1-3,在两个卡口1-3之间的壳体1上设有滑槽1-4;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孔1-2,在第二轴孔1-2设有转杆安装槽1-5,在壳体1的内侧设有防滑齿1-6。
所述二个夹头机构为上夹头机构2和下夹头机构3,上夹头机构2包括上转杆2-2和活动套接在上转杆2-2上的上夹头2-1,在上夹头2-1的中部或后部设有上限位杆2-4,下夹头机构3包括下转杆3-2和活动套接在下转杆3-2上的下夹头3-1,在下夹头3-1的中部或后部设有上限位杆3-4。
所述上夹头机构2还包括上挡环2-3,下夹头机构3还包括下挡环3-3,上挡环2-3套设在上转杆2-2上,下挡环3-3套设在下转杆3-2上,上限位杆2-4和下限位杆3-4分别设置在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的中部;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后端各设有一安全扣孔6。
滑动卡杆4设置在壳体1的第一轴孔1-1内,在滑动卡杆4上设有凸起4-1,该凸起4-1位于第一轴孔1-1的滑槽1-4内、构成上下滑动连接结构;所述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的一端通过转杆安装槽1-5设置在壳体1上、另一端通过滑动卡杆4封闭在壳体1的两个卡口1-3内、与壳体1构成钢绞线的封闭通道,滑动卡杆4上下滑动使上转杆2-2或下转杆3-2移出卡口1-3。
在壳体1上设有锁扣装置5,所述锁扣装置5与凸起4-1配合、形成夹紧滑动卡杆4的连接结构。
所述锁扣装置5包括卡扣固定座5-1、上锁扣5-2、下锁扣5-3和弹簧柱5-4;所述卡扣固定座5-1、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上分别设有圆孔,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滑动设置在滑槽1-4的两端,卡扣固定座5-1固定在壳体1外侧的第一轴孔1-1旁,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的圆孔分别与卡扣固定座5-1的圆孔上下对应,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通过弹簧柱5-4插入圆孔固定在卡扣固定座5-1。
所述卡扣固定座5-1由上、下固定座两部分构成,上、下固定座上分别设有圆孔;所述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上分别设有两块锁扣板,每块锁扣板上都设有圆孔,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的锁扣板设置在上、下固定座之间及两端。
所述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分别由横杆和安装座构成,横杆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通孔,安装座设置在壳体1的转杆安装槽1-5内,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通过安装杆穿过第二轴孔1-2和安装座的通孔固定在壳体1上,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分别安装在横杆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高空作业防坠装置的自锁器涉及电力、通讯、建筑行业作业维修安全防护设备,即一种登高钢绞线防坠装置的自锁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带有两个夹头机构的高空作业自锁器,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分别设置在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上,通过上、下限位杆2-4、3-4对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进行限位,通过滑动卡杆4与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的配合将上转杆2-2的上夹头2-1和下转杆3-2上的下夹头3-1封闭在卡口1-3内或在卡口1-3外。当转杆摆动时,连同夹头一起转动,打开卡口1-3处的滑动卡杆4就可以使得夹头敞开,方便了横向夹具的通过。两个夹头配合工作,在打开夹头通过横向夹具时形成双保险,提高了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安装自锁器时,如果刚开始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都处于卡口1-3的外侧,直接把钢绞绳置于壳体内侧的滑动通道内,然后打开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调节滑动卡杆4的位置,分别把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的横杆封闭在卡口1-3内。如果刚开始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都处于卡口1-3的内侧并被滑动卡杆4锁在卡口1-3内,此时需要先打开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调节滑动卡杆4使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置于卡口1-3外侧,然后再将钢绞绳置于壳体1内侧的滑动通道内,再调节滑动卡杆4的位置,将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的横杆封闭在卡口1-3内。防坠器的卸载跟安装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无论是安装或者是卸载,到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实现,这对于保证防坠装置的安全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当自锁器相对于钢绞绳向上运动时,即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的后端被向上拉起,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的楔形头向下摆动,空出了较大的滑动通道,不阻碍自锁器的运动;当作业人员向下活动时,自锁器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将会自行下降,此时,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的后部还是向上被拉起,保证了自锁器无阻碍的向下运动。但当发生坠落事故时,自锁器上的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的尾端都通过安全扣孔6上的安全绳向下拉动,在工作人员的自重下使得上夹头3-1和下夹头3-2前部的卡齿紧紧的压向钢绞绳,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足以抵消工作人员的重力,制止了作业人员的下坠,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上夹紧机构2遇到横向夹具时,首先打开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向下滑动卡杆4,打开上转杆2-2对应的卡口1-3,转动上转杆2-2的横杆,使上夹头2-1向外摆开,此时自锁器就可以方便地通过横向夹具;随后再转动上转杆2-2的横杆,向上推动滑动卡杆4,通过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锁紧滑动卡杆4的凸起4-1,使上转杆2-2的横杆重新被封闭在卡口1-3中。在整个过程中,下转杆3-2始终是封闭在卡口1-3内的,即使当自锁器在通过横向夹具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坠落事故,此时还是有一个下夹头机构起到防坠的作用。同样的,横向夹具在通过下夹紧机构3时也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通过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相互配合,在通过横向夹具的时候形成了双保险,提高了安全性,减少意外坠落事故的发生。

Claims (9)

1.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半封闭式的U型壳体,构成钢绞线的滑动通道;在壳体(1)中设有二个夹头机构,在壳体(1)的一侧设有二个滑动卡杆(4);所述夹头机构包括转杆和活动套接在转杆上的夹头,二个夹头呈楔形,在二个夹头的前端各设有卡齿、用于抵紧钢绞线防止坠落,在二个夹头的或中部或后部各设有限位杆;二个夹头的转杆的两端与壳体(1)活动连接,其中,转杆的一端通过限位杆与壳体(1)活动连接,二个夹头机构的转杆的另一端与壳体(1)活动连接;由滑动卡杆(4)与卡位杆配合控制夹头的转杆与壳体(1)相连或分离,以使防坠自锁装置通过横向夹具时二个夹头的限位杆轮流与壳体(1)分离,并至少保持一个夹头的限位杆连接在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轴孔(1-1)和两个卡口(1-3),在两个卡口(1-3)之间的壳体(1)上设有滑槽(1-4);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孔(1-2),在第二轴孔(1-2)设有转杆安装槽(1-5),在壳体(1)的内侧设有防滑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夹头机构为上夹头机构(2)和下夹头机构(3),上夹头机构(2)包括上转杆(2-2)和活动套接在上转杆(2-2)上的上夹头(2-1),在上夹头(2-1)的中部或后部设有上限位杆(2-4),下夹头机构(3)包括下转杆(3-2)和活动套接在下转杆(3-2)上的下夹头(3-1),在下夹头(3-1)的中部或后部设有上限位杆(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头机构(2)还包括上挡环(2-3),下夹头机构(3)还包括下挡环(3-3),上挡环(2-3)套设在上转杆(2-2)上,下挡环(3-3)套设在下转杆(3-2)上,上限位杆(2-4)和下限位杆(3-4)分别设置在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的中部;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后端各设有一安全扣孔(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卡杆(4)设置在壳体(1)的第一轴孔(1-1)内,在滑动卡杆(4)上设有凸起(4-1),该凸起(4-1)位于第一轴孔(1-1)的滑槽(1-4)内、构成上下滑动连接结构;所述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的一端通过转杆安装槽(1-5)设置在壳体(1)上、另一端通过滑动卡杆(4)封闭在壳体(1)的两个卡口(1-3)内、与壳体(1)构成钢绞线的封闭通道,滑动卡杆(4)上下滑动使上转杆(2-2)或下转杆(3-2)移出卡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设有锁扣装置(5),所述锁扣装置(5)与凸起(4-1)配合、形成夹紧滑动卡杆(4)的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5)包括卡扣固定座(5-1)、上锁扣(5-2)、下锁扣(5-3)和弹簧柱(5-4);所述卡扣固定座(5-1)、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上分别设有圆孔,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滑动设置在滑槽(1-4)的两端,卡扣固定座(5-1)固定在壳体(1)外侧的第一轴孔(1-1)旁,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的圆孔分别与卡扣固定座(5-1)的圆孔上下对应,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通过弹簧柱(5-4)插入圆孔固定在卡扣固定座(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固定座(5-1)由上、下固定座两部分构成,上、下固定座上分别设有圆孔;所述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上分别设有两块锁扣板,每块锁扣板上都设有圆孔,上锁扣(5-2)和下锁扣(5-3)的锁扣板设置在上、下固定座之间及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分别由横杆和安装座构成,横杆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通孔,安装座设置在壳体(1)的转杆安装槽(1-5)内,上转杆(2-2)和下转杆(3-2)通过安装杆穿过第二轴孔(1-2)和安装座的通孔固定在壳体(1)上,上夹头(2-1)和下夹头(3-1)分别安装在横杆上。
CN201310539537.0A 2013-11-04 2013-11-04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Active CN103550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9537.0A CN103550877B (zh) 2013-11-04 2013-11-04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9537.0A CN103550877B (zh) 2013-11-04 2013-11-04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877A true CN103550877A (zh) 2014-02-05
CN103550877B CN103550877B (zh) 2016-02-03

Family

ID=50005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9537.0A Active CN103550877B (zh) 2013-11-04 2013-11-04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08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1876A (zh) * 2015-12-15 2016-03-16 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脚蹬爬升机构
CN105413084A (zh) * 2015-12-15 2016-03-23 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攀爬保险机构
CN110812727A (zh) * 2019-11-29 2020-02-21 姚其荣 一种高空输电检修用辅助保护装置
CN111388904A (zh) * 2020-04-27 2020-07-10 新疆丝路六合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物联导轨自锁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4828A (en) * 1975-04-14 1977-07-12 Rose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ock absorbing cable connector
US4560029A (en) * 1984-08-29 1985-12-24 Wgm Safety Corp. Security device
US5156240A (en) * 1991-05-31 1992-10-20 Meyer Ostrobrod Rope grab
US5638919A (en) * 1994-04-21 1997-06-17 Froment S.A. Anti-fall device automatically lockable on a safety rope
US6009977A (en) * 1996-12-27 2000-01-04 Dalloz Fall Protection Fall prevention device for vertical cable
JP2001017558A (ja) * 1999-07-07 2001-01-23 Fujii Denko Co Ltd 墜落防止用安全器
GB2416386A (en) * 2004-07-17 2006-01-25 John Arthur Walters Rope clamping device
CN101745190A (zh) * 2008-11-27 2010-06-23 齐德公司 用于系在固定绳索上的带有凸轮的上升装置
CN202315020U (zh) * 2011-11-14 2012-07-11 慈溪市骏马带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坠器
WO2012095598A1 (fr) * 2011-01-11 2012-07-19 Tractel Sas Dispositif d'arret automatique de chute pour travailleur en hauteur
CN203609772U (zh) * 2013-11-04 2014-05-2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4828A (en) * 1975-04-14 1977-07-12 Rose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ock absorbing cable connector
US4560029A (en) * 1984-08-29 1985-12-24 Wgm Safety Corp. Security device
US5156240A (en) * 1991-05-31 1992-10-20 Meyer Ostrobrod Rope grab
US5638919A (en) * 1994-04-21 1997-06-17 Froment S.A. Anti-fall device automatically lockable on a safety rope
US6009977A (en) * 1996-12-27 2000-01-04 Dalloz Fall Protection Fall prevention device for vertical cable
JP2001017558A (ja) * 1999-07-07 2001-01-23 Fujii Denko Co Ltd 墜落防止用安全器
GB2416386A (en) * 2004-07-17 2006-01-25 John Arthur Walters Rope clamping device
CN101745190A (zh) * 2008-11-27 2010-06-23 齐德公司 用于系在固定绳索上的带有凸轮的上升装置
WO2012095598A1 (fr) * 2011-01-11 2012-07-19 Tractel Sas Dispositif d'arret automatique de chute pour travailleur en hauteur
CN202315020U (zh) * 2011-11-14 2012-07-11 慈溪市骏马带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坠器
CN203609772U (zh) * 2013-11-04 2014-05-2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1876A (zh) * 2015-12-15 2016-03-16 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脚蹬爬升机构
CN105413084A (zh) * 2015-12-15 2016-03-23 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攀爬保险机构
CN105401876B (zh) * 2015-12-15 2017-03-08 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脚蹬爬升机构
CN105413084B (zh) * 2015-12-15 2019-03-08 宁波天弘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攀爬保险机构
CN110812727A (zh) * 2019-11-29 2020-02-21 姚其荣 一种高空输电检修用辅助保护装置
CN110812727B (zh) * 2019-11-29 2020-12-11 国网浙江嵊州市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输电检修用辅助保护装置
CN111388904A (zh) * 2020-04-27 2020-07-10 新疆丝路六合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物联导轨自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0877B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0877B (zh)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CN107899152B (zh) 一种电力施工高空安全绳扣装置
CN205672377U (zh) 一种抱杆安全带
CN203515305U (zh) 自锁式软梯头
CN204615266U (zh) 攀登软梯防高空坠落组合安全保护工具
CN104917098B (zh) 自动闭锁的跟头滑车
CN203609772U (zh) 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
CN101745191A (zh) 水泥杆作业用移动式防坠落装置
CN202761938U (zh) 一种杆塔防坠落装置及其自锁器
CN201404612Y (zh) 一种t形导轨防坠落装置
CN209490398U (zh) 一种新型登杆用防坠落装置
CN203389246U (zh) 一种板式高空作业钢绞线型自锁器
CN204441514U (zh) 一种挂钩式个人保安线
CN105923518A (zh) 一种锁门机构
CN103394175B (zh) 一种板式高空作业钢绞线型自锁器
CN204615267U (zh) 带自锁装置的软梯头
CN208785631U (zh) 轨道式高空防坠器
CN205031830U (zh) 消防水带自动收放器
CN205141534U (zh) 一种自锁放线滑车
CN203763715U (zh) 双槽式防坠器
CN204261212U (zh) 一种高楼自动逃生装置
CN203950709U (zh) 断路器用机构连锁装置
CN209057598U (zh) 一种树枝活动扣
CN203461654U (zh) 一种限速触发器
CN203507342U (zh) 一种高空事故救援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70 Luogang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Science City Fung Road, No. 1, No.

Applicant after: Company limited of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70 Luogang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Science City Fung Road, No. 1, No.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EEC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TO: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