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344A -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8344A
CN103548344A CN201280024492.7A CN201280024492A CN103548344A CN 103548344 A CN103548344 A CN 103548344A CN 201280024492 A CN201280024492 A CN 201280024492A CN 103548344 A CN103548344 A CN 103548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peg
4mvc
coded data
transcriber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44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浜田俊也
有留宪一郎
前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48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3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61Encoding,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different image sign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39Format conversion, e.g. of frame-rate or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78Metadata, e.g. disparit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04N9/822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the additional signal being at least another television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得可以依据标识的值来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处理的回放装置、回放方法以及程序。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的回放装置提供有以下:设置单元,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回放装置本身是否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及回放控制单元,其根据前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回放,并且向显示装置输出由此获得的图像。

Description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程序,能够根据标识(flag)值来控制,尤其是,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处理。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记录了立体可视图像的3D内容已引起关注。3D内容的视频数据包含了左眼图像(L图像)数据和右眼图像(R图像)数据。在左眼图像中所捕获的物体和右眼图像中所捕获的物体之间存在与视差对应的位移。
举例来说,交替显示已经设置了视差的L图像和R图像,并分别送至佩戴主动式快闪眼镜的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并且因而该物体可以被三维感知。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JP 2007-280516 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H.264/MPEG-4MVC用作L图像和R图像的编码系统。在H.264/MPEG-4MVC中,对L图像和R图像,以1080/60i(1920×1080像素,59.94场/秒的隔行扫描系统)或1080/50i(1920×1080像素,50场/秒的隔行扫描系统)编码是可行的,但是,能够对通过借助于以1080/60i或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L图像和R图像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再现装置并不多见。
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装置,存在3DBD-ROM(蓝光(商标)只读存储器)兼容播放器,但在3D BD-ROM中未标准化1080/60i和1080/50i的L图像和R图像的解码。因此,利用传统的3D BD-ROM兼容播放器,不可能将通过借助于1080/60i或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L图像和R图像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此外,即使再现装置能够对通过借助于1080/60i或1080/50i的H.264/MPEG-4MVC实施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在连接了不能接收以1080/60i或1080/50i配置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将不可能显示立体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以1080/60i或1080/50i配置的帧序列中的立体图像的接收,指的是例如,当借助于HDMI连接时,在HDMI标准中定义的借助于隔行扫描格式或场交替格式的帧打包接收1080/60i或1080/50i立体图像。
本技术考虑了这种情况,并且使得可以依据标识的值来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处理。
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再现装置包括:设置单元,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以及再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并且向显示装置输出通过再现而获得的图像。
所述标识是1位的信息,并且设置单元在再现装置本身是不能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可将标识设置为0的值,并且在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将标识设置为1的值。
所述再现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与H.264/MPEG-4MVC兼容的解码单元。在所述标识的值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再现控制单元可以使得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由解码单元解码。
再现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与H.264/MPEG-4MVC不兼容而与H.264/AVC兼容的解码单元。在标识的值指示装置是不能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再现控制单元可使得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由解码单元进行解码。
在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并且显示装置是能够接收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设置单元可以将指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值设置给所述标识。
在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但是显示装置是不能显示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的情况下,当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将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显示装置能够接收的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时,所述设置单元可以将指示装置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值设置给所述标识。
所述再现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解码单元,与H.264/MPEG-4MVC兼容;以及转换单元,将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在标识的值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再现控制单元使得由解码单元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使得通过转换单元将借助于由解码单元进行的解码而获得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
再现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获取单元,其从捕获立体图像的成像装置中获取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并借助于H.264/MPEG-4MVC对所获取的立体图像进行编码。这种情况下,再现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由获取单元所获取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将一个值设置到如下标识,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依据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以及将通过再现获得的图像输出到显示装置。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可以根据标识的值来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描绘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再现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是描述H.264/MPEG-4MVC的示图。
图3是描绘记录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图4是描绘3D内容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描绘再现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6是描绘控制器的示例性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7是描绘MVC标识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描绘播放器寄存器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描绘再现装置的配置的示图。
图10是描述MVC标识的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描述3D内容的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描述MVC标识的其他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描述3D内容的其他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描绘装置的组合的第一示例的示图。
图15是描绘装置的组合的第二示例的示图。
图16是描绘装置的组合的第三示例的示图。
图17是描绘计算机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实施本技术的模式。以如下顺序给出描述。
1.关于记录/再现系统
2.关于记录装置
3.关于再现装置
4.装置的组合的示例
<关于记录/再现系统>
图1是描绘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再现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的记录/再现系统由记录装置1、再现装置2和显示装置3配置。再现装置2和显示装置3通过诸如HDMI(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线缆之类的线缆4连接。
再现装置1是能够捕获并记录由L图像和R图像组成的立体图像的摄像机。在记录装置1的正面处,从记录装置1到被摄体,在右侧位置提供镜头11R,并且在左侧位置提供镜头11L。具有用于基于由镜头11R摄入的光生成R图像的光学系统的右眼相机以及具有用于基于由镜头11L摄入的光生成L图像的光学系统的左眼相机在记录装置1的内部提供。
记录装置1借助于H.264/MPEG-4MVC(多视图视频编码)对立体图像进行编码,并按照诸如AVCHD(高清晰度高级视频编解码)之类的记录格式进行记录。L图像和R图像分别以1080/60i或1080/50i进行编码,并记录在在记录装置1内部提供的记录介质上,或记录可移除介质5上,诸如在于记录装置1中提供的插槽中插入的存储器卡。
在此,参考图2描述H.264/MPEG-4MVC。在H.264/MPEG-4MVC中定义了称为基础视图视频流的视频流和称为非基础视图视频流的视频流。
基础视图视频流是例如通过借助于H.264/AVC对L图像和R图像中的L图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流。如图2的垂直方向箭头所描绘的,将另一视图的图片用作基准图像的预测编码对基础视图图片不准许。
另一方面,将基础视图图片用作基准图像的预测编码对非基础视图图片准许。在例如通过用作非基础视图的R图像以及设置为基础视图的L图像一起而实施编码的情况下,作为编码的结果而获得的R图像的视频流的非基础视图视频流的数据量比作为L图像的视频流的基础视图视频流的数据量更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编码是借助于H.264/AVC的,如图2中水平方向箭头所描绘的,所以对基础视图图片实施时间方向预测编码。进一步,对非基础视图图片实施时间方向预测编码与视图间预测。对于解码非基础视图图片,在要首先完成的解码期间,用作基准的对应基础视图图片的解码是必要的。
在记录装置1内部提供的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通过USB(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提供到再现装置2。进一步,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被记录在可移除介质5上的情况下,该编码数据以可移除介质5的方式被提供给再现装置2。
再现装置2根据立体1080/59.94i和1080/50i视频性能标识的值来控制从记录装置1提供的编码数据的再现。
如下所述,立体1080/59.94i和1080/50i视频性能标识指示再现装置2本身是否是能够对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个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在下文中,恰当的话,立体1080/59.94i和1080/50i视频性能标识指的是MVC标识。
MVC标识被记录在播放寄存器的预定区域(PREG24),在该播放寄存器中,记录了与再现装置2的再现功能有关的多个设置值。
当从记录装置1提供的3D内容再现时,再现装置2参考MVC标识,并且选择是再现2D图像或是再现立体图像。2D图像的再现例如通过仅解码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来实施。进一步,通过对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和非基础视图视频流的两个流进行编码,实施立体图像的再现。
例如,在再现立体图像的情况下,再现装置2以线缆4的方式向显示装置3输出通过解码基础视图视频流所得的L图像数据和通过解码非基础视图视频流所得的R图像数据,并使得这些图像交替显示。
显示装置3是如下的电视机,能够接收并显示从再现装置2提供的帧序列格式的L图像和R图像。对显示装置3提供由LCD(液晶显示器)等配置的显示装置。
作为预先设置MVC标识的结果,当3D内容再现时,再现装置2能够基于MVC标识的值确定再现装置2本身的规范,并按照确定结果控制编码数据的再现。
<关于记录装置>
图3是记录装置1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记录装置1由相机单元21、记录单元22以及记录介质23配置。
摄像单元21由右眼相机31R和左眼相机31L配置。
右眼相机31R由镜头11R和成像元件12R配置,并且在该成像元件12R中进行由镜头11R摄入的光的光电转换。右眼相机31R关于通过实施光电转换所得的视频信号实施诸如A/D转换之类的处理,并且输出R图像的数据。
左眼相机31L由镜头11L以及成像元件12L配置,并且在该成像元件12L中进行由镜头11L摄入的光的光电转换。左眼相机31L关于通过实施光电转换所得的视频信号实施诸如A/D转换之类的处理,并且输出L图像的数据。
记录单元22由MVC编码器41、播放列表生成单元42、记录控制单元43配置。
MVC编码器41借助于H.264/MPEG-4MVC,对由右眼相机31R捕获的右眼图像和由左眼相机31L捕获的左眼图像进行编码。所述MVC编码器41由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1、非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2以及集成单元53配置。从右眼相机31R输出的R图像的数据被输入到非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2,并且从左眼相机31L输出的L图像的数据被输入到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1和非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2。
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1借助于H.264/AVC,对由左眼相机31L捕获的L图像进行编码,并将基础视图视频流输出到集成单元53。
在适当情况下,非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2使用由左眼相机31L捕获的L图像作为基准图像,来编码由右眼相机31R所捕获的R图像,并将非基础视图视频流输出到集成单元53。
集成单元53将从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1提供的基础视图视频流和从非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2提供的非基础视图视频流进行集成,并将所集成的视频流作为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输出到记录控制单元43。
播放列表生成单元42生成并且向记录控制单元43输出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其是由MVC编码器生成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控制信息。借助于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指定要被解码的基础视图视频流和非基础视图视频流的再现片段以及包(packet)等。
在适当情况下,播放列表生成单元42生成并且向记录控制单元43输出2D再现的播放列表,其是由基础视图视频编码器51生成的基础视图流的再现控制信息。借助于2D再现的播放列表指定要被解码的基础视图视频流的再现片段和以及包等。所述基础视图视频流是通过借助于H.264/AVC解码所得的流。使用通过解码基础视图视频流所得的L图像,变得可以显示非立体可视的2D图像。
记录控制单元43例如依据AVCHD,使得从MVC编码器41提供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和由播放列表生成单元42所生成的播放列表记录在记录介质23或可移除介质5上。进一步,记录控制单元43使得作为在3D内容的再现期间由再现装置2执行的程序的导航命令,与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和播放列表一起,被记录在记录介质23或可移除介质5上。
如图4所示,作为立体图像、播放列表和导航命令的数据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23或可移除介质5上。
所述记录介质23由闪存或硬盘等配置,并且依据记录控制单元43的控制记录诸如编码数据之类的数据。
<关于再现装置>
【再现装置的配置】
图5是描绘再现装置2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再现装置2由获取单元101、MVC解码器102、显示控制单元103以及控制器104配置。
获取单元101从以USB线缆的方式连接到记录装置1的记录介质23,或者从被插入到再现装置2的插槽中的可移除介质5,读出并获取3D内容。获取单元101向MVC解码器102输出在3D内容中包括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并向控制器104输出导航命令和播放列表。
从记录装置1提供的3D内容的数据可以一次记录在再现装置2内部的记录介质中,并且3D内容的数据可以由获取单元101从该记录介质获得。
依据控制器104的控制,MVC解码器102对从获取单元101供应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MVC解码器102由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1和非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2配置。从获取单元101输出的编码数据被输入到MVC解码器102的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1和非基视图视频解码器122。
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1借助于H.264/AVC,对在从获取单元101供应的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进行解码,并输出L图像。将从该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1输出的L图像供应给非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2和显示控制单元103。
在适当情况下,非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2对在从获取单元101供应的编码数据中包括的非基础视图视频流进行解码,由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1解码的L图像用作基准图像,并且输入R图像。从非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2输出的R图像被供应给显示控制单元103。
显示控制单元103向显示装置3输出从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1提供的L图像,以及从非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提供的R图像,并使得L图像和R图像被显示。
进一步,恰当的话,显示控制单元103将由从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1提供的L图像以及从非基础视图视频解码器122提供的R图像构成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其它格式的立体图像。在连接到再现装置2的显示装置不同于显示装置3并且是与显示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显示不兼容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实施显示控制单元103的格式转换。例如,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被转换为720P的并排(side-by-side)格式的立体图像。
控制器104由CPU(中央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以及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配置,并且根据预定程序控制再现装置2的所有操作。在控制器104中提供作为播放寄存器的寄存器104。
图6是描绘控制器104的示例性功能配置的框图。
在控制器104中实现了设置单元131和再现控制单元132。设置单元131通过由控制器104的CPU执行的预定程序实现。如闭合虚线所指示,由控制器控制器104的CPU执行的、从获取单元101提供的导航命令实现再现控制单元132。
设置单元131对MVC标识设置一个值。例如,基于MVC解码器102的功能,设置单元131将一个值设置给MVC标识,该值指示再现装置2是能够解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个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在3D内容的再现之前,实施设置单元131的MVC标识的设置。
图7是描绘MVC标识(立体1080/59.94i和1080/50i视频性能标识)的示例的示图。
如图7所示,MVC标识的值为0指示再现装置2本身是不能解码1080/60i和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
另一方面,MVC标识的值为1指示再现装置2本身是能够解码1080/60i和1080/50i的至少一个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
如图8所示,具有此种意义的标识被记录在八比特的PREG24中,其是寄存器104A的预定区域。PREG24的值不能根据导航命令重写。
回到附图6,当3D内容被再现时,再现控制单元132参照在寄存器104A中记录的MVC标识,并且根据所述MVC标识的值控制MVC解码器102以及显示控制单元103。
上述配置不仅在再现装置2中提供,还在再现了从记录装置1提供的3D内容的另一再现装置中提供。其它再现装置可以是如下装置:能解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或者可以是不能解码的装置。
进一步,其它再现装置可以是如下装置:能够对通过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所得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执行格式转换的装置,或者可以是不能执行格式转换的装置。
连接到其它再现装置的显示装置可以如下装置:能够接收并显示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或者可以是不能接收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
下文中,再现从记录装置1提供的3D内容的再现装置被称为再现装置2X,并关于再现装置2X的操作给出描述。
如图9所示,再现装置2X具有获取单元101、解码器102X、显示控制单元103X和控制器104。获取单元101和控制器104分别具有与图5中的获取单元101和控制单元104相同的功能。在控制器104中,图6中的设置单元131和再现控制单元132由正在被执行的预定程序实现。
特定再现装置2X的解码器102X与1080/60i或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兼容,并且其它再现装置2X的解码器102X与这样的编码数据的解码不兼容。即使在不支持1080/60i和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的情况下,解码器102X也至少与H.264/AVC编码数据(即,基础视图视频流)的解码兼容。
特定再现装置2X的显示控制单元103X具有用于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转换功能,并且其它再现装置2X的显示控制单元103X不具有格式转换功能。
同样,与再现装置2X连接的显示装置称为显示装置3X。特定显示装置3X是能够接收并显示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并且其它显示装置3X是不能接收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即使在不能显示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接收并显示720P并排格式的立体图像。
【再现装置的运行】
实施例1
首先,设置了MVC标识的再现装置2X参考图10的流程图进行描述。
在步骤S1中,再现装置2X的设置单元131确认解码器102X的功能,并确定是否支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
在如下情况下,在步骤S2中,设置单元131设置MVC标识为1:在步骤S1中,确定再现装置2X与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兼容。
另一方面,在如下情况下,在步骤S3中,设置单元131设置MVC标识为0:确定不支持1080/60i和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
考虑由图5的再现装置2实施图10的处理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1中,确定支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再现装置2的MVC解码器102是能够解码1080/60i和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进一步,在步骤S2中,将1设置为所述MVC标识的值。
接下来,参考图11的流程图描述再现3D内容的再现装置2X的处理。在图10的处理已经实施之后,当从记录装置1提供3D内容时,实施图11的处理。
在步骤S11中,再现装置2X读出并执行导航命令。即,在3D内容以USB线缆的方式提供的情况下,获取单元101从记录装置1的记录介质23中读出导航命令,并且在3D内容以可移除介质5的方式提供的情况下,获取单元101从可移除介质5中读出导航命令。此外,控制器104的CPU执行由获取单元101读出的导航命令。再现控制单元132通过正在被执行的导航命令来实现。
在步骤S12中,再现控制单元132获取借助于图10的处理而设置的MVC标识的值。
在步骤S13中,再现控制单元132确定MVC标识的值是否为1。
在其中,在步骤S13确定所述MVC标识的值为1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支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4。在步骤S14中,再现控制单元132将立体图像输出模式设置为再现装置2X的输出模式。
在步骤S15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解码器102X,并依据由获取单元101读出的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似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被解码。
在步骤S16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03X,并且使得通过由解码器102X进行的解码而获得的立体图像的输出开始。
另一方面,在其中,在步骤S13确定所述MVC标识的值为0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不支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7。。在步骤S17中,再现控制单元132将2D图像输出模式设置为再现装置2X的输出模式。
在步骤S18中,再现控制单元132确定介质上是否准备了2D再现的播放列表。如上所述,在记录装置1中,生成2D再现的播放列表,并且可以与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一起,被记录在记录介质23或可移除介质5上。
在其中在步骤S18中确定介质上没有准备2D再现的播放列表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9。在步骤S19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解码器102X,并且使得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依据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进行解码。
在步骤S20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03X,并且使得由解码器102X进行解码而获得的图像(即,2D图像)的输出开始。
另一方面,在在步骤S18中确定介质上准备了2D再现的播放列表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21。在步骤S21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解码器102X,并且使得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依据2D再现的播放列表进行解码。在步骤S20输出通过解码而获得的L图像。
当立体图像或2D图像的再现结束时,再现控制单元132使得处理结束。
考虑由图5的再现装置2实施的图11的处理的情况。
因为由于图10所示的处理而将1设置为MVC标识的值,所以在步骤S13中,确定MVC标识的值为1。此外,在步骤S14中,设置立体图像输出模式。在步骤S15中,由MVC解码器102按照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实施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并且,在步骤S16中,立体图像的输出开始。
如上所述,作为设置MVC标识的结果,再现装置2X能够按照再现装置2X本身的性能,控制从记录装置1中获取的3D内容的再现。
实施例2
还考虑显示装置3X的显示性能地设置MVC标识并且实施3D内的再现的的再现装置2X的操作被描述。
参考图12的流程图描述设置了MVC标识的再现装置2X的其他处理。
在步骤S51中,再现装置2X的设置单元131确认解码器102X的功能,并确认是否支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
在其中在步骤S51中确定再现装置2X与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兼容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52。在步骤S52中,设置单元131确定连接到显示装置3X的再现装置3X是否能够接收并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基于指示如下的信息实施此确定:作为与显示装置3X实施通信的结果,从显示装置3X获取的显示装置3X的显示性能。
在其中在步骤S52中确定显示装置3X不能接收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53。在步骤S53中,设置单元131确定显示控制单元103X的功能,并确定是否可以实施到可以由显示装置3X接收的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格式转换。
在其中在步骤S53中确定可以实施到可以由显示装置3X接收的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格式转换的情况下,在步骤S54中,设置单元131将MVC标识设置为1。
类似地,同样在其中在步骤S52中确定显示装置3X能够接收并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情况下,在步骤S54中,将MVC标识设置为1。
另一方面,在其中在步骤S51中确定再现装置2X与解码1080/60i和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不兼容的情况下,在步骤S55中,设置单元131将所述MVC标识设置为0。
类似地,同样在其中在步骤S53中确定到由显示装置3X接收的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格式转换不可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5中,将MVC标识设置为0。在已经向MVC标识设置值之后,结束处理。
考虑由图5的再现装置2实施图12的处理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51中,确定支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
此外,在步骤S52中,确定连接到再现装置3的显示装置3能够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并且在步骤S54中,将所述MVC标识的值设置为1。
接下来,再现3D内容的再现装置2X的其他处理参考图13的流程图而描述。在图12的处理已经实施之后,当3D内容从记录装置1提供时,实施图13的处理。
在步骤S61中,再现装置2X读出并执行导航命令。也就是说,在以USB线缆的方式提供3D内容的情况下,获取单元101从记录装置1的记录介质23中读出导航命令,并且在以可移除介质5的方式提供3D内容的情况下,获取单元101从可移除介质5中读出导航命令。此外,控制器104的CPU执行由获取单元101读出的导航命令。通过正在被执行的导航命令实现再现控制单元132。
在步骤S61中,再现控制单元132获取借助于图12的处理设置的MVC标识的值。
在步骤S63中,再现控制单元132确定MVC标识的值是否为1。
在其中在步骤S63中确定MVC标识的值为1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支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4。在步骤S64中,再现控制单元132确定连接到再现装置2X的显示装置3X是否能够接收并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基于指示如下的信息实施此确定:作为与显示装置3X实施通信的结果,从显示装置3X获取的显示装置3X的显示性能。
在其中在步骤S64中确定显示装置3X能够接收并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5。在步骤S65中,再现控制单元132将帧序列格式立体图像输出模式设置为再现装置2X的输出模式。
在步骤S66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解码器102X,并使得H.264/MPEG-4MVC编码数据按照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被解码。
在步骤S67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03X,并且使得通过由解码器102X进行解码而获得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输出开始。
另一方面,在其中在步骤S64中确定显示装置3X不能接收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情况,处理进入步骤S68。在步骤S68中,再现控制单元132将并排格式(其是显示装置3X能够接收的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输出模式设置为再现装置2X的输出模式。
在步骤S69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解码器102X,并使得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依据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被解码。
在步骤S70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03X,并且使得在通过由解码器102X解码而获得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被转换为720P并排格式的立体图像。
在步骤S71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03X,并且使得720P并排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输出开始。
另一方面,在其中在步骤S63中确定MVC标识的值为0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不支持1080/60i和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72。在步骤S72中,再现控制单元132将2D图像输出模式设置为再现装置2X的输出模式。
在步骤S73中,再现控制单元132确定用于2D再现的播放列表是否已经在介质上准备。
在其中在步骤S73中确定在介质上尚未准备用于2D再现的播放列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74。在步骤S74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解码器102X,并使得在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按照立体图像播放列表被解码。
在步骤S75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03X,并且使得通过由解码器102X进行解码而获得的L图像(也就是2D图像)的输出开始。
另一方面,在其中在步骤S73中确定在介质上已经准备了用于2D再现的播放列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76。在步骤S76中,再现控制单元132控制解码器102X,并且使得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按照2D再现播放列表被解码。在步骤S75中,输出通过解码所得的L图像。
当完成了立体图像或2D图像的再现时,再现控制单元132使得处理结束。
考虑由图5的再现装置2实施图13的处理的情况。
因为由于图12的处理已经实施而将1设置为MVC标识的值,所以在步骤S63中,确定MVC标识的值为1。此外,在步骤S64中,确定显示装置3能够接收并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并且在步骤S65中设置了帧序列格式立体图像输出模式。
在步骤S66中,按照立体图像播放列表由MVC解码器实施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解码,并且在步骤67中,开始立体图像的输出。
如上所述,作为预先设置了MVC标识的结果,再现装置2X根据再现装置2X本身的性能,能够控制从记录装置1获取的3D内容的再现。此外,作为还考虑显示装置3X的显示性能而设置了所述MVC标识的结果,再现装置2X能够向显示装置3X提供显示装置3X能够接收的格式的图像。
<装置组合>
在考虑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的情况下,给出关于MVC标识的设置的具体示例的描述。
F14是描绘装置的组合的第一示例的示图。
图14的再现装置2X是能够对1080/60i和1080/50i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显示装置3X是与接收和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兼容的装置。
在记录装置1中实施立体图像的捕获。将由记录装置1生成的3D内容以USB线缆的方式或以可移除介质5的方式提供给再现装置2X。记录装置1具有与图5的配置以及图3的配置相同的配置,并且作为记录/再现装置而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再现装置2X将MVC标识的值设为1(图12中步骤S54)。此外,当由记录装置1捕获的3D内容再现时,再现装置2X对响应于1的值被设置为MVC标识而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并且输出1080/60i或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立体图像到显示装置3X(图13中步骤S66和S67)。
显示装置3X接收从再现装置2X发送的立体图像,并且交替显示L图像和R图像。
如再现装置2X一样,记录装置1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并且使得1080/60i或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被显示在显示装置3X上,该显示装置3X以HDMI线缆的方式连接。
图15是描绘装置的组合的第二示例的示图。
图15中的再现装置2X是能够解码1080/60i和1080/50i中至少一种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显示装置3X是与接收和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的立体图像不兼容的装置。在本示例中,显示装置3X与接收并显示720P并排格式的立体图像也不兼容。
在记录装置1中实施立体图像的捕获。由记录装置1生成的3D内容以USB线缆的方式或以可移除介质5的方式供给再现装置2X。记录装置1具有与图5的配置以及图3的配置相同的配置,并且作为记录/再现装置而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再现装置2X将0设置为所述MVC标识的值(图12中步骤S55)。此外,当由记录装置1捕获的3D内容再现时,再现装置2X响应于用于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或用于2D再现的播放列表,对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进行解码,并且输出2D图像到显示装置3X(图13中步骤S74、S75和S76)。
显示装置3X接收并显示从再现装置2X提供的2D图像。
如再现装置2X一样,记录装置1对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进行解码,并且使得2D图像被显示在显示装置3X上。
图16是描绘装置的组合的第三示例的示图。
图16中的再现装置2X是不能解码1080/60i和1080/50i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显示装置3X是与接收并显示1080/60i和1080/50i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兼容或不兼容的装置。
此外,记录装置1用作2D图像摄像机,并且实施2D图像的捕获。记录装置1具有与图5的配置以及图3的配置相同的配置,并且作为记录/再现装置而操作。通过使用可移除介质5向记录装置1和再现装置2X提供由另一记录装置捕获的3D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再现装置2X将0设置为MVC标识的值(图12中步骤55)。此外,当在可移除介质5上记录的3D内容再现时,响应于被设置为MVC标识的0的值并且依据用于立体图像的播放列表或用于2D再现的播放列表,再现装置2X对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进行解码,并且输出2D图像到显示装置3X(图13中步骤S74、S75和S76)
显示装置3X接收并显示从再现装置2X提供的2D图像。
当再现在可移除介质5上记录的3D内容时,记录装置1如再现装置2X一样,对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含的基础视图视频流进行解码,并且使得2D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3X上。
【计算机配置实施例】
前述系列处理也可由硬件执行,或者也可由软件执行。在系列处理由软件执行的情况下,组成该软件的程序从程序记录介质上安装到合并在专用硬件的计算机上,或安装到通用目的个人计算机等上。
图17是描绘计算机硬件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其中,前述系列处理由程序执行。
CPU(中央处理单元)151、ROM(只读存储器)152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53借助于总线154相互连接。
此外,输入/输出接口155与总线154连接。输入单元156由键盘或鼠标等配置,且输出单元157由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55的显示器或扬声器等配置。进一步,存储单元158由硬盘或非易失存储器等配置,通信单元159由网络接口等配置,且驱动可移除介质161的驱动器160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55。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计算机中,CPU151例如经由输入/输出接口155和总线154将在存储单元158中存储的程序加载到RAM153中,并执行该程序,并就此实施前述系列处理。
例如,由CPU151执行的程序存储在可移除介质161上,或经由如局域络、互联网或数字广播之类的有线或无限传输介质提供,并安装在存储单元158上。
需要注意的是,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可以是按照本说明书所述的顺序以时间序列方式实施处理的程序,或可以是并行地或在必要定时(诸如做出调用时)实施处理的程序
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目的的范围内,各种修改都是可以的。
【组合配置的示例】
本发明还可具有下述配置。
(1)一种再现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以及
再现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并且向显示装置输出通过再现而获得的图像。
(2)根据(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标识是1位的信息,并且
设置单元
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不能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将标识设置为0的值,并且
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将标识设置为1的值。
(3)根据(1)或(2)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与H.264/MPEG-4MVC兼容的解码单元,
其中,在所述标识的值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再现控制单元使得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由解码单元解码。
(4)根据(1)或(2)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与H.264/MPEG-4MVC不兼容而与H.264/AVC兼容的解码单元,
其中,在所述标识的值指示作为不能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再现控制单元使得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由所述解码单元进行解码。
(5)根据(1)到(4)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并且所述显示装置是能够接收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设置单元将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值设置给所述标识。
(6)根据(5)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但是所述显示装置是不能显示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将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显示装置能够接收的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时,所述设置单元将指示装置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值设置给所述标识。
(7)根据(6)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
解码单元,与H.264/MPEG-4MVC兼容;以及
转换单元,将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
其中,在所述标识的值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再现控制单元使得由解码单元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使得通过所述转换单元将借助于由解码单元进行的解码而获得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
(8)根据(1)到(7)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获取单元,其从捕获立体图像的成像装置中获取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并借助于H.264/MPEG-4MVC对所捕获的立体图像进行编码,
其中,所述再现控制单元控制由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
(9)一种再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
根据所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以及
向显示装置输出通过再现而获得的图像。
(10)一种使得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包括如下步骤:
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
根据所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以及
向显示装置输出通过再现而获得的图像。
附图标记
1 记录装置
2 再现装置
3 显示装置
101 获取单元
102 MVC解码器
103 显示控制单元
104 控制器
104A 寄存器
131 设置单元
132 再现控制单元

Claims (10)

1.一种再现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以及
再现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并且向显示装置输出通过再现而获得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标识是1位的信息,并且
所述设置单元
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不能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将标识设置为0的值,并且
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将标识设置为1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与H.264/MPEG-4MVC兼容的解码单元,
其中,在所述标识的值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再现控制单元使得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由解码单元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与H.264/MPEG-4MVC不兼容而与H.264/AVC兼容的解码单元,
其中,在所述标识的值指示作为不能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再现控制单元使得在H.264/MPEG-4MVC编码数据中包括的基础视图视频流由所述解码单元进行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并且所述显示装置是能够接收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设置单元将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值设置给所述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但是所述显示装置是不能显示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的装置的情况下,当所述再现装置本身是能够将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显示装置能够接收的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时,所述设置单元将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值设置给所述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
解码单元,与H.264/MPEG-4MVC兼容;以及
转换单元,将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
其中,在所述标识的值指示作为能够解码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再现控制单元使得由解码单元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使得通过所述转换单元将借助于由解码单元进行的解码而获得的帧序列格式的立体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立体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获取单元,其从捕获立体图像的成像装置中获取H.264/MPEG-4MVC编码数据,并借助于H.264/MPEG-4MVC对所捕获的立体图像进行编码,
其中,所述再现控制单元控制由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的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
9.一种再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
根据所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以及
向显示装置输出通过再现而获得的图像。
10.一种使得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包括如下步骤:
向标识设置值,该标识指示再现装置本身是否是能够对H.264/MPEG-4MVC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装置;
根据所述标识的值控制H.264/MPEG-4MVC编码数据的再现,以及
向显示装置输出通过再现而获得的图像。
CN201280024492.7A 2011-05-27 2012-05-17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035483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8740 2011-05-27
JP2011118740A JP2012249045A (ja) 2011-05-27 2011-05-27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2/062639 WO2012165160A1 (ja) 2011-05-27 2012-05-17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344A true CN103548344A (zh) 2014-01-29

Family

ID=4725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4492.7A Pending CN103548344A (zh) 2011-05-27 2012-05-17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78255A1 (zh)
EP (1) EP2685730A4 (zh)
JP (1) JP2012249045A (zh)
KR (1) KR20140023349A (zh)
CN (1) CN103548344A (zh)
TW (1) TW201309027A (zh)
WO (1) WO20121651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6384B2 (ja) 2020-01-09 2023-07-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符号化方法及び復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38362A (ja) * 2005-02-18 2009-10-15 Panasonic Corp 再生装置
WO2010089995A1 (ja) * 2009-02-04 2010-08-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及び集積回路
WO2010143441A1 (ja) * 2009-06-11 2010-1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集積回路、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1342A (zh) * 2004-06-18 2007-06-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程序、再现方法
JP4765734B2 (ja) 2006-04-06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表示制御装置
JP2012526451A (ja) * 2009-05-06 2012-10-25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提示装置の能力に応じて最適化された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を配信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743178B2 (en) * 2010-01-05 2014-06-03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Multi-view video format control
US20120050495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Xuemin Ch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view 3d video rendering
US20120219069A1 (en) * 2011-02-28 2012-08-30 Chong Soon Lim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images of a plurality of views using multiview video coding standard and mpeg-2 video standard
US9118928B2 (en) * 2011-03-04 2015-08-25 Ati Technologies U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ingle view video signal based on a multiview video coding (MVC) signal strea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38362A (ja) * 2005-02-18 2009-10-15 Panasonic Corp 再生装置
WO2010089995A1 (ja) * 2009-02-04 2010-08-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及び集積回路
WO2010143441A1 (ja) * 2009-06-11 2010-1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集積回路、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9027A (zh) 2013-02-16
KR20140023349A (ko) 2014-02-26
WO2012165160A1 (ja) 2012-12-06
JP2012249045A (ja) 2012-12-13
US20140078255A1 (en) 2014-03-20
EP2685730A4 (en) 2014-10-29
EP2685730A1 (en)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19057C2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формат 3-d изображения
CN102257825B (zh) 用于在3d视频上覆盖3d图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23550B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WO2011083626A1 (ja)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7635134A (zh) 在3d视频和2d视频之间切换
KR20090040245A (ko) 입체영상 데이터를 수록한 기록매체 및 상기 입체영상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JP2011525743A (ja) 映像データ出力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映像データ・ディスプレイ方法及び装置
WO2011083625A1 (ja)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951527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3402107A (zh) 记录再现装置和变换装置
CN102484735A (zh) 用于视频图像的变速再现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23551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JP2014027665A (ja) 2d映像メディア標準に基づいて3d立体映像ファイルを生成及び再生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348685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342121A (zh) 三维影像处理装置及三维影像处理方法
JP20112169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548344A (zh)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及程序
EP2688303A1 (en) Recording device, recording method, playback device, playback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playback device
WO2012161077A1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CN102196287A (zh) 再现设备、再现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2948154A (zh) 内容分发系统、再现装置、分发服务器、再现方法及分发方法
CN102186090A (zh) 数据结构、记录设备和方法、回放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
EP2302945A1 (en) Data structure, reproductio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382618B1 (ko) 콘텐츠 정보 생성 방법 및 콘텐츠 정보를 이용한 콘텐츠처리 장치
WO2004030375A1 (ja) 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画像データ再生装置、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画像データ再生方法、画像データ又は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データ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