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7182A - 带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带固定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7182A
CN103547182A CN201280023294.9A CN201280023294A CN103547182A CN 103547182 A CN103547182 A CN 103547182A CN 201280023294 A CN201280023294 A CN 201280023294A CN 103547182 A CN103547182 A CN 103547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nd
fixed part
socket
cylindric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32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7182B (zh
Inventor
石井大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47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7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5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6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using a toothe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Buck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固定件,其具有:在内侧具有插通孔(11b、41b)的插座(11、41);以及以把持有带的端部的状态插入于插座(11、41)的插通孔(11b、41b)的带固定部(12、42),其中,插座(11、41)以及带固定部(12、42)经由连结部(20、50)一体设置,连结部(20、50)通过在将带固定部(12、42)插入于插座(11、41)的方向上施加的按压力而能够解除连结。

Description

带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带的末端部进行处理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以往,在衣物、背包等所使用的带的末端部,为了防止带的散开、提高美观等而固定有带固定件。有在这种带固定件上具有把持固定带的末端部的插头、和固定插头的插座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当将该带固定件固定于带时,从插座的一个开口插通带,并从另一个开口抽出带的端部。而且,推开插头的臂部而使之夹持插通于插座的带的端部。而且,将夹持了带的端部的插头部插入插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44960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上述带固定件固定于带的端部的情况下,例如,用一只手固定插头,并维持插头的臂部被推开的状态,用另一只手将带的端部插入插头,从而作业的容易性降低。因此,将带固定件固定于带时的作业效率降低。
对于其它的以往结构的带固定件,需要用一只手固定插头、并将插通于插座的带的端部插入并固定于插头的作业等的情况也较多,从而需求作业效率的改善。尤其最近对于带固定件要求小型化,从而在使插头、插座小型化的情况下,有作业效率更加下降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带固定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主旨在于,一种带固定件,其具有:在内侧具有插通孔的筒状部;以及以固定有带的端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插通孔的带固定部,其中,上述筒状部以及上述带固定部经由连结部而一体设置,该连结部通过在将上述带固定部插入于上述筒状部的方向上施加的按压力而能够解除连结。
根据本发明的带固定件,由于筒状部以及带固定部经由能够解除连结的连结部一体连结,所以在筒状部以及带固定部插通了带后,通过按压带固定部,能够将带固定部插入筒状部,并固定带的端部。因此,省略了以往结构的带固定件那样用一只手固定带固定部、并用另一只手将带的端部插入带固定部并固定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将带固定于带固定件时的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中,优选构成为,上述带固定部具有把持带的端部的把持部,上述把持部设为能够以基端为中心转动,并随着上述带固定部向上述筒状部内的插入而朝向内侧转动,并以把持了上述带的端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筒状部。该情况下,通过按压带固定部使之插入筒状部,能够使把持部向内侧转动而把持带。因此,能够通过一个动作得到连结的解除、带的把持、带固定部向筒状部的插入。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中,优选构成为,上述带固定部以其基端侧的一部分插入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插通孔的状态一体设于上述筒状部。该情况下,在连结部的连结状态被解除后,能够顺利地将该带固定部导入筒状部内。因此,通过按压带固定部,能够简单地将带固定部固定于筒状部。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中,优选构成为,上述带固定部具备用于对插通于上述筒状部的带进行导向的导向部。该情况下,利用导向部,能够一边对插通于筒状部的带进行支承一边将其插入带固定部。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中,优选构成为,上述带固定部具备从基端侧延伸突出的导向部、和设于该导向部的前端且用于对上述带固定部施加按压力的按压部。该情况下,容易对带固定部施加按压力。另外,施加于按压部的按压力经由导向部而传递至连结部,从而即使不对连结部直接施加力,也能够解除连结状态。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中,优选构成为,上述连结部通过使连结了上述筒状部和上述带固定部的区域薄壁化而形成。该情况下,能够容易解除连结。另外,由于不由不同部件构成连结部,所以能够通过注射成型等而以树脂一体成形筒状部以及带固定部。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中,优选构成为,上述带固定部具备供插通于上述筒状部的带插入的入口以及与该入口连续的孔部,上述孔部的侧面朝向上述入口扩大。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插通于筒状部的带插入带固定部。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中,优选构成为,上述带固定部具备将上述导向部之间划分为两个带插通部的间隔壁部,在上述间隔壁部中的与上述把持部对置的侧面,形成有咬紧带的端部的爪。该情况下,即使在固定两条带的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强力地固定带。
发明的效果如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起到可提供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带固定件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化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固定件,是表示固定带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a)是该带固定件的整体侧视图,图2(b)是从与图2(a)不同的方向观察该带固定件的前端的侧视图。
图3是该带固定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该带固定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带固定件的作用的剖视图,图5(a)表示插通了带的状态,图5(b)表示解除了连结的状态,图5(c)表示带把持部从转动始端位置转动后的状态,图5(d)表示带固定部位于滑动开始位置与滑动终端位置之间的状态。
图6是表示带固定部位于滑动终端位置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具体化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8是该带固定件的图7中A-A线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表示该带固定件的作用的剖视图,图9(a)表示插通了带的状态,图9(b)表示解除了连结的状态,图9(c)表示带把持部从转动始端位置转动后的状态,图9(d)表示带固定部位于滑动终端位置的状态。
图10是具体化了本发明的其它例的带固定件,图10(a)~图10(c)分别表示各例的带固定件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6对具体化了本发明的带固定件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固定件是对捆扎纤维而成的带、橡胶带、由树脂构成的带等长条状的带的端部进行处理的固定件,是对一条带的端部进行处理的类型的固定件。
如图1所示,带固定件具备作为筒状部的插座11、和与插座11一体形成的带固定部12(插头)。插座11以及带固定部12由树脂构成,并通过注射成形等一体成形。
插座11大致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侧壁中的带固定部12侧,形成有旋转防止槽13。旋转防止槽13以从插座11的端面11c将插座11的侧壁切开为U字状的方式形成。
如图2(a)、图2(b)所示,在插座11的侧壁中的相对于形成有旋转防止槽13的位置在周向上错开180°的位置,贯通形成有拔出防止孔14。为了能够与旋转防止槽13区别,拔出防止孔14形成为矩形状。
并且如图3所示,插座11具备插入带的插入口11a、和供带插通于插座11内的插通孔11b。在插座11中的相对于插入口11a侧成为相反侧的端部,连结有带固定部12。
如图4所示,带固定部12具有与插座11连结的基端部15。基端部15大致形成为圆环状,外径形成为插座11的内径以下的大小。并且,基端部15以其一部分插入插座11的插通孔11b的状态与插座11连结。另外,作为基端部15和插座11的连结区域的连结部20以其厚度T1形成为比基端部15的侧壁的厚度T2、其它的部位的厚度小的方式薄壁化。
在基端部15的前端,设有用于接纳插通于插座11内的带S的内侧插入口16,在基端部15内,设有用于使从内侧插入口16插入的带S插通的内侧插通孔17。
另外,在从内侧插入口16至内侧插通孔17的侧面的中途,形成有随着朝向内侧插入口16而扩大的内侧倾斜面18,从而容易接纳插通于插座11内的带S。
并且,如图1所示,从基端部15延伸突出有一对导向部25。各导向部25分别形成为板状且形成为长条状,相互平行地配设。另外,在各导向部25之间,设有作为用于使带S插通的空间的带插通部26。带插通部26在各导向部25之间开口。另外,在各导向部25的前端,连结有近似圆盘状的按压部27。按压部27以其按压面27a与导向部25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一个导向部25的前端,形成有旋转防止突起部28。旋转防止突起部28的带固定件的周向的位置与旋转防止槽13的周向的位置一致。旋转防止突起部28以成为能够与U字状的旋转防止槽13嵌合的形状以及大小的方式,其外周面中的靠插座11侧的侧面形成为圆弧状,。
另外,如图2(a)所示,在另一个导向部25的前端,形成有拔出防止突起部29。拔出防止突起部29形成为能够内嵌于拔出防止孔14的形状。拔出防止突起部29的周向的位置与拔出防止孔14的周向的位置一致。如图2(b)所示,该拔出防止突起部29具有从按压部27侧向朝向插座11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29a。
另外,如图1所示,在基端部15延伸突出有一对带把持部30。带把持部30形成为板状且形成为长条状,在基端部15上固定于导向部25之间,并以与带插通部26的开口对置的方式形成。并且,带把持部30以从基端部15朝向前端扩大的方式,并以其前端向远离导向部25的方向倾斜的状态形成于基端部15。
另外,如图4所示,在带把持部30的基端,形成有厚度局部变小的薄壁部31。薄壁部31的厚度T4形成为比除了薄壁部31之外的带把持部30的厚度T3以及基端部15的厚度T2小。通过形成该薄壁部31,来仅使带把持部30中的薄壁部31弯曲,而能够使带把持部30向接近导向部25的方向转动。
如图3所示,在各带把持部30中的与带插通部26的开口对置的侧面,形成有多个爪30b。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爪30b等间隔地形成。各爪30b的剖面呈三角形状,通过将其前端插入带S,来咬紧带S。
接下来,根据图3以及图5(a)~图5(d)对本实施方式的带固定件的作用进行说明。当将带的前端部固定于带固定件时,首先如图3所示,从插座11的插入口11a插入带的端部。带一边被插座11的内侧面引导,一边插通于插通孔11b。另外,一边被设于带固定部12的基端部15的内侧倾斜面18引导,一边经由内侧插入口16而插入带固定部12的内侧插通孔17。
而且,如图5(a)所示,插通于插通孔11b以及内侧插通孔17的带S的末端到达导向部25的前端。此外,将各带把持部30所成的角度设为θ1,以下,将角度θ1最大的图5(a)所示的带把持部30的位置称作转动始端位置。另外,以下,将不对按压部27施加按压力的状态的图5(a)所示的带固定部12的位置称作滑动始端位置。
若将带S插通于插座11以及带固定部12,则对按压部27施加按压力。此时,例如一边用一只手把持插座11,一边用另一只手按压按压面27a。其结果,在被压入插座11内的带固定部12与插座11之间作用剪切力,从而如图5(b)所示,在连结部20中剪切带固定部12和插座11,而解除带固定部12和插座11的连结。此时,如上所述,由于用一只手固定插座11,并且用另一只手按压带固定部12即可,从而作业容易。
另外,当解除连结后,带固定部12处于其基端部15的一部分收纳在插座11的内侧的状态,从而保持原样地被导入插座11内,一边在插座11的内侧面滑动一边将其插入。而且,若将基端部15整体插入插座11,则开始将带把持部30插入插座11内。此时,如图5(c)所示,各带把持部30的外侧面30a与插座11的内侧面抵接,从而各带把持部30承受相互接近的方向(导向部25侧)的力。承受该力,带把持部30中的最容易弯曲的薄壁部31向内侧弯曲。其结果,带把持部30从转动始端位置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即角度θ1变小的方向转动。
另外,若对按压部27进行按压,则如图5(d)所示,各带把持部30转动直至相互平行(角度θ=0°)的位置(转动终端位置)。若带把持部30配置于转动终端位置,则形成于带把持部30的爪30b最大限地插入带S,从而相对于带固定部12咬紧带S。而且,带把持部30以保持转动终端位置的状态被压入插座11。
如图6所示,若对按压部27进行按压直至按压部27的按压面27a成为与插座11的端面11c几乎相同的面的位置,则将旋转防止突起部28嵌入旋转防止槽13(图示省略)。另外,拔出防止突起部29从倾斜面29a的前端插入插座11内,不久使拔出防止突起部29整体与拔出防止孔14重叠,从而进行嵌合。通过该旋转防止突起部28和旋转防止槽13的嵌合、以及拔出防止突起部29和拔出防止孔14的嵌合,停止带固定部12相对于插座11的滑动移动,从而相对于插座11固定带固定部12(滑动终端位置)。在该滑动终端位置,带固定部12以固定了带S的状态收纳于插座11。
这样,当在带固定件固定带的端部时,带固定部12和插座11的连结的解除、带把持部30的转动对带S的夹持以及带固定部12相对于插座11的固定能够通过如下一个容易的动作来进行,即,用一只手固定插座11,并用另一只手将带固定部12向插座11侧按压。
固定于带S的端部的带固定件防止带S的端部的散开等,通常的情况下不从带S取下地使用。由于带固定部12相对于插座11无法旋转,所以带S不会因带固定部12的旋转而扭歪等。另外,即使在使带固定部12从插座11拔出那样的方向上施加意外的力,由于拔出防止突起部29和拔出防止孔14的卡合,也不容易被拔出。因此,能够提供坚固性高的带固定件。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第一实施方式中,带固定件的插座11以及带固定部12经由能够通过对于带固定部12的按压力解除连结的连结部20而一体设置。因此,当将带S插入带固定部12时,不需要用手固定带固定部12,从而能够省略如以往结构的带固定件那样地一边用一只手固定带固定部(插头)一边维持用于插入带的状态、并用另一只手将带插入该带固定部而固定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将带S固定于带固定件时的作业效率。
(2)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带固定部12的带把持部30以从插座11侧的基端朝向前端扩大地倾斜的状态设于基端部45,所以容易地将插通于插座11的带S连续地插通直至带固定部12的前端。并且,通过按压带固定部12而向插座11插入,来使带把持部30自身向内侧转动而夹持带S,从而能够以向一个方向的按压的一个动作进行带固定部12和插座11的连结的解除、带S的把持、带固定部12向插座11的插入。
(3)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带固定部12的基端部15的一部分插入插座11的插通孔11b,所以当解除连结部20的连结后,能够将解除后的带固定部12顺利地导入插座11内。因此,仅对按压部27进行按压,就能够简单地将带固定部12固定在插座11内。
(4)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带固定部12在带把持部30之间具备导向部25,所以能够利用导向部25一边对插通于插座11的带S进行支承一边将其插入带固定部12。因此,能够提高将带S插通于带固定件时的作业效率。
(5)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导向部25的前端具备按压部27,所以容易对带固定部12施加按压力。另外,由于施加于按压部27的按压力经由导向部25而传递至连结部20,所以即使不对连结部20直接施加力,也能够解除连结状态。
(6)第一实施方式中,连结部20通过使连结了插座11和带固定部12的区域薄壁化而形成。因此,能够通过注射成形等以树脂一体成形插座11以及带固定部12,从而能够减少成本。
(7)第一实施方式中,带固定部12的插通孔11b的侧面朝向插入口11a扩大。因此,能够将插通于插座11的带S容易地插入带固定部12。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7~图9(d)对具体化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仅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固定部变更为能够固定两条带的结构,从而省略相同的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固定部是能够固定两条带S的端部的结构,其具备作为筒状部的插座41、和与插座41一体形成的带固定部42。
插座41具备能够并列地插入两条带S的椭圆形状的插入口41a、和剖面呈椭圆形状的插通孔41b。另外,在插座41的侧壁中的与插入口41a相反侧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对拔出防止孔41c和一对旋转防止槽41d。
带固定部42具有与插座41连结的基端部45。如图8所示,基端部45的一部分插入插座41的插通孔41b。并且,基端部45具有作为入口的内侧插入口46和作为孔部的内侧插通孔47。内侧插入口46形成为在椭圆长轴方向上能够插入两条带S的椭圆形状,内侧插通孔47形成为能够插通两条带S的剖面呈椭圆形状。另外,在从内侧插入口46至内侧插通孔47的侧面的中途形成有内侧倾斜面48。
该基端部45经由连结部50与插座41连结。连结部50薄壁化为具有比基端部45的厚度小的厚度。
另外,如图7所示,从基端部45延伸突出有四个导向部55。在导向部55之间,形成有将由各导向部55围起的空间划分为两个的间隔壁部56。通过该间隔壁部56和两对导向部55,形成有用于使各带S插通的两个带插通部57a、57b。带插通部57a、57b在与间隔壁部56相反的一侧分别具有开口。另外,间隔壁部56在与该带插通部57a、57b对置的各侧面分别具有爪56a。
另外,四个导向部55通过偏平且椭圆形状的按压部58连结。在该按压部58的侧面,形成有旋转防止突起部59。旋转防止突起部59的带固定件的周向的位置与旋转防止槽41d的周向的位置一致。并且,在间隔壁部56的两端面的前端,分别形成有各拔出防止突起部60。拔出防止突起部60的周向的位置与拔出防止孔41c的周向的位置一致。
另外,在基端部45形成有一对带把持部61,该一对带把持部61具有爪62。带把持部6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把持部30相同的形状。带把持部61固定于导向部55之间,并以与带插通部57a、57b的开口对置的方式形成。另外,带把持部61以其前端向远离导向部55的方向倾斜的状态形成于基端部15。另外,在带把持部61的基端形成有薄壁部(图示省略)。
接下来,根据图9(a)~图9(d)对本实施方式的带固定件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如图9(a)所示,从插座41的插入口41a插入两条带S的端部,并将带S的端部插通直至到达带固定部42的前端部。此时,各带把持部61配置在相互所成的角度θ2最大的转动始端位置。另外,带固定部42配置在滑动始端位置。
而且,若对按压部58进行按压,则如图9(b)所示,在被压入插座41内的带固定部42与插座41之间作用剪切力,在连结部50(参照图8)剪切带固定部42和插座41,从而解除连结。
当解除连结后,由于带固定部42的基端部45的一部分收纳在插座41的内侧,所以保持原样地被导入插座41内,并在插座41内滑动。如图9(c)所示,当将带把持部61插入插座41内时,带把持部61由于与插座41的内侧面的抵接而受到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力,通过使薄壁部63弯曲,来从转动始端位置向角度θ2变小的方向转动。
旋转防止突起部59内嵌于旋转防止槽41d,若通过将拔出防止突起部60内嵌于拔出防止孔41c,来将带固定部42配置于滑动终端位置,则如图9(d)所示,各带把持部61以配置于转动终端位置的状态收纳在插座41内。另外,带把持部61的爪62在插通于带插通部57a、57b的带S插入,从而相对于插头咬紧带S。因此,能够分别固定插通于各带插通部57a、57b的带S的端部。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1)~(7)所记载的效果之外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8)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具备将导向部55之间划分为两个带插通部57a、57b的间隔壁部56,在间隔壁部56中的与各带把持部61对置的侧面,形成有咬紧带S的爪62,从而即使在固定两条带S的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强力地固定带。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变更。
爪30b、62的形状也可以剖面不呈三角形状,也可以仅形成为板状。另外,若能够在带把持部30、61的侧面之间夹持带S,则也可以省略形成于带把持部30、61的爪30b、62。例如在夹持的带S的材质为树脂的情况下,将与该树脂的摩擦系数较大的弹性体或者树脂薄片粘贴于带把持部30、61,利用摩擦来防止带S的拔出也可以。
带把持部30、61也可以设置两对以上。
对于带固定部12、42以及插座11、41而言,也可以使用解除其连结的工具,来解除连结。即,也可以利用上述工具,对连结部20、50施加比用手按压的力大的按压力。
带固定件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将带固定部12、42相对于插座11、41扭转且压入的力,解除带固定部12、42和插座11、41的连结状态。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也可以构成为,如图10(a)所示,一个带把持部80形成为与导向部25的长边方向垂直,另一个带把持部30以倾斜的状态形成。而且,当将带固定部12插入插座11内时,也可以仅另一个带把持部30转动。
本发明的设于带固定件的带把持部的结构也可以变更。例如,也可以如图10(b)所示,由板状且前端折弯的“コ”形状的带把持部81构成。带把持部81以倾斜的状态设于基端部15,随着插入插座11,而向内侧转动,并利用形成于其前端的爪81a把持带S。此外,也可以省略爪81a。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也可以如图10(c)所示地是省略了导向部25的结构。该情况下,按压带把持部30的前端,而将其压入插座11。该结构中,也能够提高作业性的效率。
本发明的带固定件的基端部15也可以如图10(d)所示地是其一部分未插入插座11内的状态。即使基端部15和插座11不重复,由于基端部15的外径在插座11的内径以下,从而当解除了带固定部12和插座11的连结后,通过施加于带固定部12的按压力,也能够将带固定部12导入插座11内。
在此引用于2011年3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061087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的范围、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而被采用。

Claims (8)

1.一种带固定件,其具有:
在内侧具有插通孔的筒状部;以及
以固定有带的端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插通孔的带固定部,
该带固定件的特征在于,
上述筒状部以及上述带固定部经由连结部而一体设置,该连结部通过在将上述带固定部插入于上述筒状部的方向上施加的按压力而能够解除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固定部具有把持带的端部的把持部,
上述把持部设为能够以基端为中心转动,并随着上述带固定部向上述筒状部内的插入而朝向内侧转动,并以把持了上述带的端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筒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固定部以其基端侧的一部分插入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插通孔的状态一体设于上述筒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带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固定部具备用于对插通于上述筒状部的带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带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固定部具备从基端侧延伸突出的导向部、和设于该导向部的前端且用于对上述带固定部施加按压力的按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带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通过使连结了上述筒状部和上述带固定部的区域薄壁化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带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固定部具备供插通于上述筒状部的带插入的入口以及与该入口连续的孔部,上述孔部的侧面朝向上述入口扩大。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中所述的带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固定部具备将上述导向部之间划分为两个带插通部的间隔壁部,在上述间隔壁部中的与上述把持部对置的侧面,形成有咬紧带的端部的爪。
CN201280023294.9A 2011-03-18 2012-03-14 带固定件 Active CN103547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1087A JP5944105B2 (ja) 2011-03-18 2011-03-18 紐留め具
JP2011-061087 2011-03-18
PCT/JP2012/056601 WO2012128155A1 (ja) 2011-03-18 2012-03-14 紐留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7182A true CN103547182A (zh) 2014-01-29
CN103547182B CN103547182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879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3294.9A Active CN103547182B (zh) 2011-03-18 2012-03-14 带固定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44105B2 (zh)
CN (1) CN103547182B (zh)
TW (1) TWI504355B (zh)
WO (1) WO20121281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1222A1 (en) * 2015-08-03 2017-02-09 Husqvarna Ab Submersible pump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harge hose connectors and discharge hose connector storage means
WO2017145195A1 (ja) * 2016-02-25 2017-08-31 株式会社アイリス 紐留め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8147A (en) * 1954-01-20 1958-03-25 Alfred M Peiffer Electrical wire clamp
JPH09140414A (ja) * 1995-11-22 1997-06-03 Nifco Inc 紐の止め具
JP2001340113A (ja) * 2000-06-05 2001-12-11 Morito Co Ltd 紐の末端処理具
TWI295157B (en) * 2005-01-28 2008-04-01 Ykk Corp Cord stopper
US7846181B2 (en) * 1998-12-30 2010-12-07 Depuy Mitek, Inc. Suture lock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38265U (en) * 1997-07-22 1998-08-11 Taiwan Fastener Ind Co Ltd A fasten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8147A (en) * 1954-01-20 1958-03-25 Alfred M Peiffer Electrical wire clamp
JPH09140414A (ja) * 1995-11-22 1997-06-03 Nifco Inc 紐の止め具
US7846181B2 (en) * 1998-12-30 2010-12-07 Depuy Mitek, Inc. Suture locking device
JP2001340113A (ja) * 2000-06-05 2001-12-11 Morito Co Ltd 紐の末端処理具
TWI295157B (en) * 2005-01-28 2008-04-01 Ykk Corp Cord stop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28155A1 (ja) 2012-09-27
JP2012196265A (ja) 2012-10-18
TWI504355B (zh) 2015-10-21
TW201238511A (en) 2012-10-01
JP5944105B2 (ja) 2016-07-05
CN103547182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8095A (zh) 夹片单元、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以及制造该夹片单元的方法
CA3047264C (en) Binding machine
US10604285B2 (en)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EP2048328A3 (en) Seal assembly retention fea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CN103547182A (zh) 带固定件
CN108348050A (zh) 绳夹紧件及绳夹紧装置
US20140346773A1 (en) Elastic band bracelet making loom and tool
EP2098176A3 (en) Magazine type clipping device
CO6781521A2 (es) Dispositivo de cierre para canalizar filamentos
EP2335610A3 (en) Magazine type clipping device
KR101399742B1 (ko) 케이블 타이
CN204167586U (zh) 保护罩
CN101478095A (zh) 一种防脱连接器
CN107076264A (zh) 长条物的导引装置
JP3197527U (ja) 面状結束バンド連結体及び面状結束バンド結束装置
US1411731A (en) Cable clamp
CN201601427U (zh) 用于束线的条带
CN101903257A (zh)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US6832677B2 (en) Cigarette channeling device with non-rectangular channel exit
CN107615606B (zh) 用于将电缆安装在对开套管中的装置
CN214798657U (zh) 辅助工装
RU2546863C1 (ru) Закрывающая клипса
JP5191377B2 (ja) 長尺材の結束設備
JP3160191U (ja) 段差つきゼムクリップ
CN2142018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尘线缆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