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6970A - 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6970A
CN103546970A CN201310188770.9A CN201310188770A CN103546970A CN 103546970 A CN103546970 A CN 103546970A CN 201310188770 A CN201310188770 A CN 201310188770A CN 103546970 A CN103546970 A CN 103546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resource distribution
control
distribution message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87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俊渊
王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21098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201404222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3546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该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为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装置间通信配置无线资源。其中第一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第二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然后,通过控制通道使用装置间识别码传送资源配置讯息,以供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使用装置间识别码在控制通道搜索资源配置讯息并根据资源配置讯息进行装置间通信。上述装置间识别码是第一移动装置或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

Description

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已知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其中的移动装置上传数据的示意图。图1绘示五个子帧(subframe),例如子帧110。每个子帧包括一个物理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和一个共用通道,例如PDCCH112以及共用通道114。共用通道包括一个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和一个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在图1的范例中,基站(eNB)会在PDCCH传送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120以告知移动装置可上传数据。DCI120包括多个控制参数,例如可告知移动装置使用哪一个无线资源和使用哪一种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coding scheme,MCS)来上传数据。
每一个移动装置在连接基站时,基站会分配一个基站无线电网络暂时身份(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给该移动装置。一个PDCCH可能包含多个DCI,这些DCI是由基站传送给不同的移动装置。基站使用对应的移动装置的C-RNTI扰乱(scramble)每一个DCI,移动装置必须用自己的C-RNTI在PDCCH当中搜索属于自己的DCI,搜索的方法是用移动装置自己的C-RNTI去解码每一个DCI,看解码结果是否正确。结果正确的DCI就是基站传送给该移动装置的DCI。
由于移动装置需要一段时间准备上传的数据130,所以移动装置在接收上述的DCI之后,必须经过LTE规范的标准处理延迟140之后,才能在PUSCH上传数据130。例如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的标准处理延迟是四个子帧,如图1的标准处理延迟140所示。
图2是已知的长期演进技术频分双工系统其中的移动装置接收数据的示意图。当基站有数据230需要移动装置接收时,会在PDCCH传送一个DCI220给移动装置。DCI220也包括多个控制参数,例如可告知移动装置使用哪一个无线资源来接收数据230。由于移动装置接收数据不需要准备时间,所以移动装置可在同一个子帧的PDSCH接收数据230。
随着移动宽带应用成长以及移动装置庞大的数据传输需求,无线电频谱资源(以下简称为无线资源)的分配已日趋匮乏,从空间域增加可用频宽的技术趋势已逐渐成形。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已开始研究在先进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里支持装置间通信(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D2D通信)的可行性及制定系统需求。这种D2D通信是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移动装置之间在经由邻近区域探索(proximity discovery)后,使用需执照频带(licensed band)或是结合异质型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使用免执照频带(unlicensed band)如无线区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以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它能够增加系统频谱效率,降低移动装置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除此之外,D2D通信技术的实现也能满足一些商务应用和灾难救援上的邻近区域通信需求,例如商店的电子促销传单,以及区域警报与通话系统等等。
D2D通信的应用情境的一如图3和图4所示。图3绘示移动装置301与302、基站310与320、以及核心网络330。移动装置301与302之间原本通过网络端(基站310、320以及核心网络330)所建立的上下行通信连线进行通信,如图3所示,移动装置301与302分别由基站310与320控制。此时的上下行通信的数据上传与接收分别如图1与图2所示。随着移动装置301与302慢慢接近,移动装置301与302进入同一基站320的控制之下,如图4所示,网络端将移动装置301与302的通信连线切换成D2D通信以降低网络负载。然后,随着移动装置301与302慢慢的远离,网络端判断D2D通信已无法维持后,又将通信切换成图3所示的一般上下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可适应无线链路的状况而动态控制D2D通信,以使无线资源的使用最佳化,并节省有限的PDCCH资源和C-RNTI资源。
本公开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为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装置间通信配置无线资源。其中第一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第二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然后,通过控制通道使用装置间识别码传送资源配置讯息,以供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使用装置间识别码在控制通道搜索资源配置讯息并根据资源配置讯息进行装置间通信。上述装置间识别码是第一移动装置或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
依照另一实施例,本公开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使用装置间识别码在控制通道搜索中控装置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其中装置间识别码是第一移动装置或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第一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第二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然后,根据资源配置讯息直接传送数据给第二移动装置。
依照另一实施例,本公开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使用装置间识别码在控制通道搜索中控装置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上述装置间识别码是第一移动装置或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第一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第二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然后,根据资源配置讯息接收直接从第一移动装置传来的数据。
本公开的中控装置包括收发器(transceiver)与处理器(processor)。收发器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耦接收发器,经配置以为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装置间通信配置无线资源,而且经配置以通过控制通道使用装置间识别码传送资源配置讯息,以供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使用装置间识别码在控制通道搜索资源配置讯息并根据资源配置讯息进行装置间通信。上述第一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第二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上述装置间识别码是第一移动装置或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
本公开的移动装置包括收发器与处理器。收发器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耦接收发器,经配置以使用装置间识别码在控制通道搜索中控装置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其中,装置间识别码是移动装置或另一移动装置的识别码。上述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另一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而且上述处理器经配置以根据资源配置讯息直接传送数据给另一移动装置。
依照另一实施例,本公开的移动装置包括收发器与处理器。收发器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耦接收发器,经配置以使用装置间识别码在控制通道搜索中控装置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其中,装置间识别码是移动装置或另一移动装置的识别码。上述另一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上述移动装置是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而且上述处理器经配置以根据资源配置讯息接收直接从另一移动装置传来的数据。
为让本公开的上述特征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的长期演进技术频分双工系统其中的移动装置上传数据的示意图。
图2是已知的长期演进技术频分双工系统其中的移动装置接收数据的示意图。
图3是已知的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一般上下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4是已知的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装置间通信的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中控装置以及做为传送端与接收端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装置间通信的数据传送步骤的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装置间通信的数据传送步骤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0、710、810:子帧
112:物理下行控制通道
114:共用通道
120、220、720、821、822:下行控制信息
130、230、730、830:数据
140、740、840:标准处理延迟
301、302、510、520:移动装置
310、320:基站
330:核心网络
500:中控装置
502、512、522:处理器
504、514、524:收发器
531~535:方法步骤
712:控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D2D通信的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如何在传统的上下行通信连线切换成D2D通信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移动装置之间的通信质量。在传统的上下行通信中,基站与移动装置必须先对它们之间的无线链路进行测量,包括通道质量(channel quality)、路径损耗(pathloss)和提前时序(timing advance)等。通道质量的测量结果可以让基站在分配无线资源时最佳化系统的无线频谱使用效率。路径损耗的测量结果可以让移动装置计算该用多大的传输功率才能将数据传送至基站。提前时序的校正可以让移动装置所传送的数据在经过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后仍能在基站端于正确的时间点所接收。
完成无线链路的测量后,基站根据测量结果为移动装置配置适当的无线资源,并通过PDCCH其中的DCI将无线资源配置的结果及一些控制参数传送给移动装置,就如图1与图2所示。由于通道的状况可能因传输环境和移动装置的移动速度等因素随时间快速变化,所以LTE里PDCCH的出现频率高达每毫秒(1ms)一次,也就是说基站可以通过PDCCH动态地且快速地配置资源给移动装置以适应无线链路的状况变化。为了维持移动装置在D2D通信下的通信质量和降低通信连线切换的复杂度及成本,D2D通信也需要对应的控制方法,也就是以下的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的控制方法。
图5是依照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一种D2D通信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510和520在中控装置500的控制下进行D2D通信。移动装置510是D2D通信的传送端,移动装置520是D2D通信的接收端。中控装置500可以是3GPP的LTE其中的基站,移动装置510和520可以是LTE其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图6是本实施例的中控装置500以及移动装置510(传送端)与移动装置520(接收端)的示意图。中控装置500包括互相耦接的处理器502与收发器504。收发器504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502经配置以控制中控装置500的操作。在以下的说明中,中控装置500的一切操作都是由处理器502执行,中控装置500传送的讯息、信号与数据都是由处理器502通过收发器504传送,中控装置500接收的讯息、信号与数据都是由处理器502通过收发器504接收。
移动装置510包括互相耦接的处理器512与收发器514。收发器514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512经配置以控制移动装置510的操作。在以下的说明中,移动装置510的一切操作都是由处理器512执行,移动装置510传送的讯息、信号与数据都是由处理器512通过收发器514传送,移动装置510接收的讯息、信号与数据都是由处理器512通过收发器514接收。
移动装置520包括互相耦接的处理器522与收发器524。收发器524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522经配置以控制移动装置520的操作。在以下的说明中,移动装置520的一切操作都是由处理器522执行,移动装置520传送的讯息、信号与数据都是由处理器522通过收发器524传送,移动装置520接收的讯息、信号与数据都是由处理器522通过收发器524接收。
回到图5,本实施例的D2D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531~535,其中步骤531和532组成一个测量程序。中控装置500可以在收到来自移动装置510或520的D2D通信建立请求时,或在发现移动装置510和520符合预设条件时,启动上述测量程序以启动本实施例的D2D通信的控制方法。上述的预设条件可以是移动装置510和520必须都在中控装置500控制下经由核心网络进行一般上下行通信,而且移动装置510和520必须足够接近以切换至D2D通信。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D2D通信的控制方法。首先,在步骤531,中控装置500分配一个测量信息给移动装置510和520,移动装置510和520接收上述测量信息。中控装置500可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讯息来分配上述测量信息。上述测量信息可包括一个参考信号,例如LTE所定义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上述测量信息也可包括一个D2D识别码,移动装置510和520可用此D2D识别码搜索中控装置500为移动装置510和520之间的D2D通信所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上述的资源配置讯息可以是LTE其中的DCI。
上述测量信息也可包括上述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或者,此传输功率可以不包括在上述测量信息中,而是预设于移动装置510和520之中1。
在步骤532,移动装置510根据上述测量信息传送上述参考信号给移动装置520。更详细地说,移动装置510以上述的传输功率传送上述参考信号给移动装置520。同样在步骤532,移动装置520根据上述测量信息接收从移动装置510传来的参考信号,并根据接收的参考信号决定上述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
上述测量结果可包括移动装置510和520之间的通道质量、路径损耗、以及提前时序。移动装置520可比对接收的参考信号和中控装置500分配的测量信息其中的参考信号以测量通道质量。移动装置520可比对接收的参考信号的功率和上述测量信息其中的或预设的传输功率以测量路径损耗。至于上述提前时序如何测量,可参照LTE其中的基站与移动装置之间的提前时序的测量。
在步骤533,移动装置520回报上述测量结果给中控装置500,中控装置500接收移动装置520回报的测量结果。移动装置520可用RRC讯息回报上述测量结果。
在步骤534,中控装置500传送一个RRC讯息以告知移动装置510与520中控装置500即将传送资源配置讯息,移动装置510与520接收上述的RRC讯息。上述的资源配置讯息可以是LTE其中的DCI。上述的D2D识别码可通过步骤531或步骤534的RRC讯息传送给移动装置510和520。
在中控装置500传送资源配置讯息之前,中控装置500必须先建立移动装置510和520之间的D2D连线。而D2D连线的建立时点是视移动装置520在步骤533回报的测量结果与中控装置500的资源调度(scheduling)而定。步骤534的用意之一是在建立D2D连线需时较长时避免移动装置510和520徒劳地搜索资源配置讯息。如果建立D2D连线需时较短,而且步骤531的测量信息已包括上述的D2D识别码,则可以省略步骤534。
在步骤535,中控装置500为移动装置510和520之间的D2D通信配置无线资源,然后通过一个控制通道使用上述的D2D识别码传送一个资源配置讯息,移动装置510和520使用上述D2D识别码在上述控制通道搜索上述资源配置讯息,移动装置510根据上述资源配置讯息传送数据给移动装置520以进行D2D通信。中控装置500根据移动装置520在步骤533回报的测量结果决定上述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上述控制通道可以是LTE其中的PDCCH,上述资源配置讯息可以是LTE其中的DCI。
图7是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步骤535的示意图,其中的传送端就是移动装置510,接收端就是移动装置520。图7绘示五个子帧,例如子帧710。在传统的上下行通信中,基站用两个DCI以分别传送数据的传送端与接收端的控制参数;而在本实施例中,中控装置500仅使用一个资源配置讯息720以传送传送端510和接收端520的控制参数。
如上所述,移动装置510和520可以从步骤531或534的RRC讯息中取得D2D识别码。此D2D识别码是由中控装置500决定。此D2D识别码可以是移动装置510或520的识别码,或是另一个特地为此D2D通信而配置的识别码。上述的移动装置510的识别码、移动装置520的识别码、以及D2D识别码都可以是LTE其中的C-RNTI。就像图1和图2的移动装置使用C-RNTI在PDCCH当中搜索DCI,移动装置510和520可用上述D2D识别码在控制通道712搜索中控装置500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720。
移动装置510和520除了和对方进行D2D通信,也可能和基站500进行一般上下行通信。在此情况下,移动装置510和520必须在控制通道搜索D2D通信的资源配置讯息以及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讯息。
如果上述的D2D识别码就是移动装置510的识别码,则移动装置510只需要用自己的识别码搜寻资源配置讯息,而移动装置520则需要用自己的识别码和D2D识别码搜寻资源配置讯息。为了让移动装置510和520分辨D2D通信和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讯息,中控装置500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可包括一个指示符(indicator)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如果上述的D2D识别码就是移动装置520的识别码,则移动装置510需要用自己的识别码和D2D识别码搜寻资源配置讯息,而移动装置520只需要用自己的识别码搜寻资源配置讯息。为了让移动装置510和520分辨D2D通信和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讯息,中控装置500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同样可包括上述的指示符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如果上述的D2D识别码是另一个特别配置的识别码,则移动装置510需要用自己的识别码和D2D识别码搜寻资源配置讯息,移动装置520同样需要用自己的识别码和D2D识别码搜寻资源配置讯息。不过在此情况中控装置500传送的资源配置讯息不需要包括上述的指示符。
如图7所示,搜索到D2D通信的资源配置讯息720之后,移动装置510根据资源配置讯息720直接传送数据730给移动装置520,而不经由中控装置500。资源配置讯息720可包括多个控制参数,例如可告知移动装置510使用哪一个无线资源和使用哪一种调制编码方案(MCS)来传送数据730。上述控制参数也可包括移动装置520在步骤532测量的提前时序与路径损耗。移动装置510可根据以上控制参数直接传送数据730给移动装置520。移动装置510可根据上述路径损耗计算传送数据730所需的传输功率。
或者,资源配置讯息720可以不包括上述路径损耗而直接包括上述传输功率。在此情况的传输功率是由中控装置500根据路径损耗计算产生。上述的路径损耗与传输功率可合称为功率参数。
移动装置520可根据资源配置讯息720其中的上述控制参数接收直接从移动装置510传来的数据730。图7的实施例是在LTE系统中操作,所以移动装置520在发现资源配置讯息720是指示进行D2D通信时,必须先等待移动装置510的标准处理延迟740,然后才根据资源配置讯息720接收直接从移动装置510传来的数据730。
如果上述的D2D识别码是移动装置510或520的识别码,除了在资源配置讯息包括指示符之外,也可以采用隐含的指示方法。例如可事前规定D2D通信的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只能是上行子帧(uplink subframe)或上行频带里的无线资源。如此,当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移动装置520在下行子帧或下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表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移动装置520进行一般下行通信,因此移动装置520依照指示进行一般下行通信。当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移动装置520在上行子帧或上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表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移动装置520进行D2D通信,因此移动装置520依照指示进行D2D通信。
比对图7与图2可知,移动装置520在进行D2D通信时需要等待移动装置510的标准处理延迟740以接收数据,在进行一般上下行通信时则不需等待。所以图7的实施例中的移动装置520需要分辨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D2D通信还是针对一般上下行通信。而比对图7与图1可知,移动装置510在进行D2D通信和进行一般上下行通信时都需要等待标准处理延迟740以传送数据。所以图7的实施例中的移动装置510其实不需要分辨D2D通信和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讯息。
图8是依照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步骤535的示意图。图8绘示五个子帧,例如子帧810。本实施例的中控装置500先使用移动装置510的识别码传送资源配置讯息821给移动装置510。经过移动装置510的标准处理延迟840之后,再使用移动装置520的识别码传送资源配置讯息822给移动装置520。在最后一个子帧,移动装置510直接传送数据830给移动装置520。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为D2D通信特别配置额外的识别码,不需要在资源配置讯息加入指示符,移动装置510和520都不需要分辨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D2D通信还是针对一般上下行通信。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一种D2D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可适应无线链路的状况而动态控制D2D通信,以使无线资源的使用最佳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只用移动装置本身的识别码并且只使用一个资源配置讯息做D2D通信的资源给予(resource grant),可节省识别码的资源以及控制通道的无线资源。
虽然本公开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62)

1.一种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
为一第一移动装置和一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一装置间通信配置无线资源,其中该第一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该第二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以及
通过一控制通道使用一装置间识别码传送一资源配置讯息,以供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使用该装置间识别码在该控制通道搜索该资源配置讯息并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进行该装置间通信,其中该装置间识别码是该第一移动装置或该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一指示符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该装置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该第二移动装置在下行子帧或下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则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该第二移动装置进行一般下行通信;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该第二移动装置在上行子帧或上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则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该第二移动装置进行该装置间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用户设备,该控制通道是该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物理下行控制通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该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下行控制信息,该第一移动装置的识别码、该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以及该装置间识别码都是该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基站无线电网络暂时身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是根据一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决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程序包括:
分配包括一参考信号的一测量信息给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以供该第一移动装置根据该测量信息传送该参考信号给该第二移动装置,以供该第二移动装置根据该测量信息接收该参考信号并根据接收的该参考信号决定该测量结果,其中该测量结果包括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通道质量、路径损耗、以及提前时序;以及
接收该第二移动装置回报的该测量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包括于该测量信息中或预设于该第一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移动装置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该提前时序与一功率参数,该功率参数是该路径损耗或是根据该路径损耗而计算产生,以供该第一移动装置根据该提前时序与该功率参数直接传送数据给该第二移动装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收到来自该第一移动装置或该第二移动装置的装置间通信建立请求时,或在发现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符合一预设条件时,启动该测量程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传送该资源配置讯息之前,传送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以告知该第一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移动装置该资源配置讯息即将传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13.一种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一装置间识别码在一控制通道搜索一中控装置传送的一资源配置讯息,其中该装置间识别码是一第一移动装置或一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该第一移动装置是一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该第二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以及
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直接传送数据给该第二移动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一指示符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该装置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是根据一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决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程序包括:
接收该中控装置分配的一测量信息,其中该测量信息包括一参考信号;以及
根据该测量信息传送该参考信号给该第二移动装置,以测量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通道质量、路径损耗、以及提前时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或者该传输功率是预设于该第一移动装置中。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该提前时序与一功率参数,该功率参数是该路径损耗或是根据该路径损耗而计算产生,而且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直接传送数据给该第二移动装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提前时序与该功率参数直接传送数据给该第二移动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该资源配置讯息之前,接收该中控装置传送的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表示该中控装置即将传送该资源配置讯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22.一种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一装置间识别码在一控制通道搜索一中控装置传送的一资源配置讯息,其中该装置间识别码是一第一移动装置或一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该第一移动装置是一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该第二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以及
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接收直接从该第一移动装置传来的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一指示符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该装置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在下行子帧或下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则进行一般下行通信;以及
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在上行子帧或上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则进行该装置间通信。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是根据一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决定。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程序包括:
接收该中控装置分配的一测量信息,其中该测量信息包括一参考信号;
根据该测量信息接收从该第一移动装置传来的该参考信号;
根据接收的该参考信号决定该测量结果,其中该测量结果包括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通道质量、路径损耗、以及提前时序;以及
回报该测量结果给该中控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或者该传输功率是预设于该第二移动装置中。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该资源配置讯息之前,接收该中控装置传送的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表示该中控装置即将传送该资源配置讯息。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3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发现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进行该装置间通信时,先等待该第一移动装置的标准处理延迟,然后才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接收直接从该第一移动装置传来的数据。
32.一种中控装置,包括:
一收发器,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一处理器,耦接该收发器,经配置以为一第一移动装置和一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一装置间通信配置无线资源,而且经配置以通过一控制通道使用一装置间识别码传送一资源配置讯息,以供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使用该装置间识别码在该控制通道搜索该资源配置讯息并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进行该装置间通信,其中该第一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该第二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该装置间识别码是该第一移动装置或该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一指示符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该装置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该第二移动装置在下行子帧或下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则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该第二移动装置进行一般下行通信;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该第二移动装置在上行子帧或上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则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该第二移动装置进行该装置间通信。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中控装置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基站,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是该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用户设备,该控制通道是该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物理下行控制通道,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该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下行控制信息,该第一移动装置的识别码、该第二移动装置的识别码、以及该装置间识别码都是该长期演进技术其中的基站无线电网络暂时身份。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是该处理器根据一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决定。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分配包括一参考信号的一测量信息给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以供该第一移动装置根据该测量信息传送该参考信号给该第二移动装置,以供该第二移动装置根据该测量信息接收该参考信号并根据接收的该参考信号决定该测量结果,其中该测量结果包括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通道质量、路径损耗、以及提前时序,而且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接收该第二移动装置回报的该测量结果。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包括于该测量信息中或预设于该第一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移动装置中。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该提前时序与一功率参数,该功率参数是该路径损耗或是该处理器根据该路径损耗而计算产生,以供该第一移动装置根据该提前时序与该功率参数直接传送数据给该第二移动装置。
4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在收到来自该第一移动装置或该第二移动装置的装置间通信建立请求时,或在发现该第一移动装置和该第二移动装置符合一预设条件时,启动该测量程序。
42.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在传送该资源配置讯息之前传送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以告知该第一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移动装置该中控装置即将传送该资源配置讯息。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中控装置,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44.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一收发器,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一处理器,耦接该收发器,经配置以使用一装置间识别码在一控制通道搜索一中控装置传送的一资源配置讯息,其中该装置间识别码是该移动装置或另一移动装置的识别码,该移动装置是一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该另一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而且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直接传送数据给该另一移动装置。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一指示符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该装置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是该中控装置根据一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决定。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接收该中控装置分配的一测量信息,该测量信息包括一参考信号,而且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根据该测量信息传送该参考信号给该另一移动装置,以测量该移动装置和该另一移动装置之间的通道质量、路径损耗、以及提前时序。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或者该传输功率是预设于该移动装置中。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该提前时序与一功率参数,该功率参数是该路径损耗或是根据该路径损耗而计算产生,而且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根据该提前时序与该功率参数直接传送数据给该另一移动装置。
51.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在接收该资源配置讯息之前接收该中控装置传送的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表示该中控装置即将传送该资源配置讯息。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53.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一收发器,经配置以传送与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一处理器,耦接该收发器,经配置以使用一装置间识别码在一控制通道搜索一中控装置传送的一资源配置讯息,其中该装置间识别码是该移动装置或另一移动装置的识别码,该另一移动装置是一装置间通信的传送端,该移动装置是该装置间通信的接收端,而且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接收直接从该另一移动装置传来的数据。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包括一指示符以指出该资源配置讯息是针对该装置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或是一般上下行通信的资源配置。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在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在下行子帧或下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时进行一般下行通信,以及在该资源配置讯息是要求在上行子帧或上行频带的无线资源接收数据时进行该装置间通信。
56.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资源配置讯息所配置的无线资源是该中控装置根据一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决定。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接收该中控装置分配的一测量信息,该测量信息包括一参考信号,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根据该测量信息接收从该另一移动装置传来的该参考信号,根据接收的该参考信号决定该测量结果,以及回报该测量结果给该中控装置,其中该测量结果包括该移动装置和该另一移动装置之间的通道质量、路径损耗、以及提前时序。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或者该传输功率是预设于该移动装置中。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测量信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60.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在接收该资源配置讯息之前接收该中控装置传送的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表示该中控装置即将传送该资源配置讯息。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还包括该装置间识别码。
62.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处理器经配置以在发现该资源配置讯息是指示进行该装置间通信时,先等待该另一移动装置的标准处理延迟,然后才根据该资源配置讯息接收直接从该另一移动装置传来的数据。
CN201310188770.9A 2012-07-09 2013-05-21 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 Pending CN1035469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69640P 2012-07-09 2012-07-09
US61/669,640 2012-07-09
TW102109838A TW201404222A (zh) 2012-07-09 2013-03-20 裝置間通訊的控制方法、中控裝置與行動裝置
TW102109838 2013-03-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970A true CN103546970A (zh) 2014-01-29

Family

ID=4987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8770.9A Pending CN103546970A (zh) 2012-07-09 2013-05-21 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10099A1 (zh)
EP (1) EP2802180A1 (zh)
CN (1) CN10354697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814A1 (zh) * 2014-12-02 2016-06-09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6063365A (zh) * 2014-03-26 2016-10-26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会话的分布式建立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6068670A (zh) * 2014-03-21 2016-11-02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D2d通信的调度请求过程
US11191036B2 (en) 2017-08-11 2021-1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control based on path loss and power valu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3089B2 (en) * 2013-01-10 2015-10-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llocation of device id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14116020A1 (ko) * 2013-01-24 2014-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디스커버리 신호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136442B2 (en) * 2013-04-19 2018-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183148B2 (ja) * 2013-10-24 2017-08-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5096152A1 (zh) * 2013-12-27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通信d2d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4956750A (zh) * 2014-01-24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105085A (zh) * 2014-03-19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设备到设备ue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591587B2 (en) 2014-05-07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ximum pathloss measurement f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EP3146781B1 (en) * 2014-05-22 2023-05-03 Kyocera Corporation Assignment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to equipment operating in a licensed frequency band
EP2983386A1 (en) * 2014-08-07 2016-02-10 Alcatel Luc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trol node and method
US9794873B2 (en) 2014-11-14 2017-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transceiver device
US9807713B2 (en) 2014-11-14 2017-10-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nchronization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0750552B2 (en) * 2017-03-31 2020-08-1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iring user device and content appl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160A (zh) * 2011-06-28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WO2012048464A1 (en) * 2010-10-14 2012-04-19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and connection mode switching
WO2012091420A2 (ko) * 2010-12-27 2012-07-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연결 통신 및 단말 릴레잉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링크의 연결 설정 및 스케쥴링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3067A1 (en) * 2001-06-01 2002-12-05 Manish Airy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a subscriber unit
CN1622677A (zh) * 2003-11-27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支持点到点通信切换的方法
US8554200B2 (en) * 2008-09-12 2013-10-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device 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572193B2 (en) * 2009-03-12 2017-02-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2559312A4 (en) * 2010-04-13 2016-02-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INITIAL MACHINE ACCESS PROCEDURE FOR MACHINE MACHINE COMMUNICATION
US8744458B2 (en) * 2010-11-19 2014-06-03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ing mixed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WO2012129806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2157941A2 (ko) * 2011-05-16 2012-1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10034317B2 (en) * 2011-10-24 2018-07-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wing base station to support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D2D device to efficiently transmit D2D communication request signal
KR20130070661A (ko) * 2011-12-14 2013-06-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제어 방법
US8787305B2 (en) * 2011-12-29 2014-07-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lin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8464A1 (en) * 2010-10-14 2012-04-19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and connection mode switching
WO2012091420A2 (ko) * 2010-12-27 2012-07-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연결 통신 및 단말 릴레잉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링크의 연결 설정 및 스케쥴링 방법
CN102395160A (zh) * 2011-06-28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8670A (zh) * 2014-03-21 2016-11-02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D2d通信的调度请求过程
US10314072B2 (en) 2014-03-21 2019-06-04 Sun Patent Trus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10993253B2 (en) 2014-03-21 2021-04-27 Sun Patent Trus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11723031B2 (en) 2014-03-21 2023-08-08 Sun Patent Trus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06063365A (zh) * 2014-03-26 2016-10-26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会话的分布式建立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6063365B (zh) * 2014-03-26 2019-10-0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会话的分布式建立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WO2016086814A1 (zh) * 2014-12-02 2016-06-09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10165528B2 (en) 2014-12-02 2018-12-25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524215B2 (en) 2014-12-02 2019-12-31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939391B2 (en) 2014-12-02 2021-03-02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191036B2 (en) 2017-08-11 2021-1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control based on path loss and power val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02180A1 (en) 2014-11-12
US20140010099A1 (en) 201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6970A (zh) 装置间通信的控制方法、中控装置与移动装置
CN102045862B (zh) 一种载波聚合实现方法、装置与系统
EP3457761B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to relay node, and relevant device and system
CN104170521B (zh) 小区内设备到设备通信的集中控制
EP2875619B1 (en) Interference managment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63809A1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7371182A (zh) 用户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8886724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CN109287000B (zh) 在双连接中设定次要节点及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EP3466178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9327913A (zh) 处理载波聚合及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CN105532024B (zh) 一种上行多信道的同时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08848483A (zh)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CN104041099A (zh) 启用装置到装置d2d的用户设备中的方法、启用d2d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基站、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7026519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dication of parallel processing
JP2017537540A (ja) 物理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伝送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CN109327327A (zh) 处理载波聚合及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CN108990101A (zh) 处理双连接中次要节点改变的装置及方法
KR20130063650A (ko)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 관리 방법
WO2016022844A1 (en) Selection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EP317977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nd processing proximity servic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KR20230037590A (ko) 상향 전송 파라미터의 결정 방법 및 단말 디바이스
CN103378928A (zh) 预编码及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EP3142438B1 (en) Method for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KR20150132114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 수행 방법, 이를 지원하는 기지국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