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4718A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4718A
CN103544718A CN201310291051.XA CN201310291051A CN103544718A CN 103544718 A CN103544718 A CN 103544718A CN 201310291051 A CN201310291051 A CN 201310291051A CN 103544718 A CN103544718 A CN 103544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entioned
images
character shape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10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4718B (zh
Inventor
北条芳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44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4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4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47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将成为变换对象的源图像分离为主要的被摄体图像和除了该被摄体图像以外的背景图像的图像分离部;决定被摄体图像与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的特征形状决定部;对被摄体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将通过该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的图像变换部;对各分割图像用透明色进行着色的着色部(24);基于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制作由多个框素材构成的框图像的框图像制作部;和将变换后的被摄体图像与背景图像、框图像进行合成来制作1幅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的图像合成部。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本申请要求以申请日为2012年7月13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57821为基础的优先权,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引入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所拍摄的图像的画面风格进行变换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进行了不只是原封不动地显示由数码照相机所拍摄的图像,而是施行各种各样的编辑或加工来显示的尝试。作为其一个示例,例如日本特开2012-033011号公报,进行了将拍摄图像画面风格变换为绘画风格的提案。
多用在教堂或西洋式建筑的窗户的装饰中的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备受注目。彩色玻璃使用具有工字型的剖面的铅的边缘(rim)结合着色玻璃的小片,来表现画或花纹。彩色玻璃在现代主义建筑全盛的时期未被采用,但由于若透过来自外部的透过光来观察,则会非常美地映到人的眼中,因此在近年又被重新评价,在公共建筑、住宅等中也被采用。
然而,对于实际的彩色玻璃,窗户是必要的,花费的时间、成本也很大。因此,最好是用户将中意的相片等进行加工作为彩色玻璃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任意的图像进行画面风格变换而成为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画面风格变换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线条画变换部,其对源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
图像变换部,其将由该线条画变换部通过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和
着色部,其对由该图像变换部形成的上述各分割图像内的区域,分别用特定的颜色进行着色。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源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
将通过该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
对所形成的上述各分割图像内的区域,分别用特定的颜色进行着色。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所具备的CPU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所具备的RAM的工作区的构成的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形状决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彩色玻璃变换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框制作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合成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拍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彩色玻璃变换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是对图9的拍摄图像进行了彩色玻璃变换的图。
图11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拍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彩色玻璃变换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是对图11的拍摄图像进行了彩色玻璃变换的图。
图1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拍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彩色玻璃变换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是对图13的拍摄图像进行了彩色玻璃变换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线条画变换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分割图像的图。
图17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背景图像的样本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中的10示出图像处理装置整体。图2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10所具备的CPU11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图3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10所具备的RAM14的工作区的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具备:CPU11;和与该CPU11通过系统总线12连接的ROM13、RAM14、显示部15、输入部16、源图像取得部17。
CPU11从ROM13中读出包含图像变换程序13a在内的各种程序,在RAM14上进行展开并存储之后依次执行这些程序。如图2所示,在该CPU11中,作为通过图像变换程序13a实现的功能,具备:图像分离部21、特征形状决定部22、图像变换部23、着色部24、框图像制作部26、图像合成部27。
图像分离部21将成为变换对象的源图像分离为主要的被摄体图像和除了该被摄体图像以外的背景图像。
特征形状决定部22决定通过图像分离部21从源图像分离的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特征形状”是指,在该图像中拍摄到的物体的特征的形状。此外,该特征形状决定部22具有在不能决定被摄体图像或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的情况下,从预先准备的多个种类的特征形状的图案(pattern)中选择任意1个的特征形状选择部22a。
图像变换部23连同后述的着色部24一起构成彩色玻璃变换部25。图像变换部23对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并将通过该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另外,在此所说的“几何形状”是指,方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圆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此外,该图像变换部23具有基于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对线条画的各线条进行加工处理的加工处理部23a。
着色部24对通过图像变换部23形成的各分割图像用透明色(transparent color)进行着色。详细来说,对在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中形成的各分割图像用与该分割图像部分的源图像的颜色相应的透明色进行着色。这样,将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并对这些分割图像用透明色进行着色为止的处理叫做“彩色玻璃变换”。
框图像制作部26基于由特征形状决定部22所决定的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来制作由多个框素材所构成的框图像。此外,该框图像制作部26,具有在不能决定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的情况下,从预先准备的多个种类的框素材中选择任意1个的框素材选择部26a,将通过该框素材选择部26a选择的框素材摆在预先设定的框区域来制作框图像。
图像合成部27对通过着色部24进行着色后的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以及通过框图像制作部26制作的框图像进行合成来制作1幅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此外,该图像合成部27具有将被摄体图像放大预先设定的倍率的图像放大部27a,使用通过该图像放大部27a进行了放大的被摄体图像,按照背景图像、被摄体图像、框图像的顺序重叠在一起。
ROM13存储了包含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图像变换程序13a在内的各种控制程序。
RAM14被用作用于存储伴随CPU11的动作的各种数据的工作区。如图3所示,在该RAM14中,设置了源图像区域31、被摄体图像区域32、背景图像区域33、特征形状区域34、框图像区域35、变换背景图像区域36、变换被摄体图像区域37、合成图像区域38、框素材区域39、背景图像样本区域40、特征形状样本区域41。
在源图像区域31中,存储通过源图像取得部17取得的源图像。在被摄体图像区域32中,存储通过CPU11的图像分离部21从源图像中分离的被摄体图像。在背景图像区域33中,存储通过CPU11的图像分离部21从源图像中分离的背景图像。
在特征形状区域34中,按照每个图像种类对通过CPU11的特征形状决定部22决定的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的各自的特征形状区别开来进行存储。在框图像区域35中,存储通过CPU11的框图像制作部26制作的框图像。
在变换背景图像区域36中,存储通过彩色玻璃变换部25所得到的变换后的背景图像。在变换被摄体图像区域37中,存储通过彩色玻璃变换部25所得到的变换后的被摄体图像。在合成图像区域38中,存储通过图像合成部27制作的合成图像。
在框素材区域39中,存储了用于构成框图像的多个种类的框素材。具体来说,作为框素材存储了具有圆、三角、四方等各种各样的形状的小片的图案。
在背景图像样本区域40中,存储了多个种类的背景图像的样本。该背景图像的样本,被用于不能从源图像提取背景图像的情况或不能对背景图像进行彩色玻璃变换的情况。此外,在特征形状样本区域41中,存储了多个种类的特征形状的样本。该特征形状的样本,被用于不能辨别图像的特征形状的情况。
回到图1,显示部15由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所构成,进行图像等的各种数据的显示。输入部16由例如键盘、开关、鼠标、手写板(tablet)等所构成,被用于用户所进行的各种数据的输入或指示操作。
源图像取得部17是作为成为变换对象的源图像来进行取得的部分。作为该源图像的取得方法,例如除了直接取入由数码照相机所拍摄的图像的方法以外,还存在从记录介质读出图像的方法,或者通过通信网络从外部取入图像的方法等。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0的动作,划分为(a)整体的流程、(b)特征形状决定处理、(c)彩色玻璃变换处理、(d)合成处理详细地进行说明。
(a)整体的流程
图4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1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示出了用于使用任意的图像来制作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另外,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作为计算机的CPU11读入存储在ROM13中的图像变换程序13a而被执行。
若通过输入部16的操作启动了图像处理装置10的彩色玻璃功能,则CPU11执行清除RAM14的内容等的初始化之后(步骤S101),通过源图像取得部17取得成为变换对象的源图像并保存到RAM14的源图像区域31中(步骤S102)。
若得到成为变换对象的源图像,则CPU11启动图像分离部21,将保存在源图像区域31中的源图像分离为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步骤S103)。
另外,作为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的分离方法,存在例如将存在于源图像的中心部分的物体判断为主要的被摄体图像,追踪该物体的轮廓进行截取的方法。此外,也可以由用户对相当于被摄体图像的部分通过规定的操作进行明示的指示。通过图像分离部21分离的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分别被保存到RAM14的被摄体图像区域32和背景图像区域33。
接着,CPU11启动特征形状决定部22,分别决定保存在被摄体图像区域32的被摄体图像和保存在背景图像区域33的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步骤S104)。由特征形状决定部22所决定的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分别按照每个图像种类区别开来存储到RAM14的特征形状区域34。另外,关于决定该特征形状的处理,在后面参照图5进行说明。
此外,CPU11启动彩色玻璃变换部25(图像变换部23和着色部24),对在被摄体图像区域32中保存的被摄体图像和在背景图像区域33中保存的背景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将通过该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并且对这些分割图像用透明色进行着色(步骤S105)。
如上所述,从线条画变换到用透明色进行的着色为止的处理叫做“彩色玻璃变换”。通过彩色玻璃变换部25变换的背景图像和被摄体图像,分别被存储到RAM14的变换背景图像区域36、变换被摄体图像区域37。另外,关于该彩色玻璃变换,在后面参照图6进行说明。
此外,CPU11启动框图像制作部26,制作将包含被摄体图像在内的图像整体的周围包围的框图像(步骤S106)。通过框图像制作部26制作的框图像,被存储到RAM14的框图像区域35。另外,关于制作该框图像的处理,在后面参照图7进行说明。
这样,若得到变换后的背景图像和被摄体图像、框图像,则CPU11启动图像合成部27,通过将这些图像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合成,从而将该合成图像制作为1幅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步骤S107)。通过该图像合成部27制作的合成图像(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被存储到RAM14的合成图像区域38。另外,关于制作该合成图像的处理,在后面参照图8进行说明。
(b)特征形状决定处理
图5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10的特征形状决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CPU11所具备的特征形状决定部22在图4的步骤S104中被执行。
首先,特征形状决定部22从RAM14的被摄体图像区域32中读出从源图像分离的被摄体图像,辨别该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步骤S201)。这是通过追踪被摄体图像的轮廓来进行的。在不能追踪轮廓情况下,或者即使能够追踪轮廓,也不能确定其形状的情况下成为不能辨别。
在不能辨别特征形状的情况下(步骤S202为是),特征形状决定部22通过特征形状选择部22a从RAM14的特征形状样本区域41中随机地选择1个特征形状的图案(步骤S203)。特征形状决定部22将从该特征形状样本区域41选择的特征形状作为该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存储到RAM14的特征形状区域34(步骤S204)。
在能够辨别特征形状的情况下(步骤S202为否),特征形状决定部22作为该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存储到RAM14的特征形状区域34(步骤S204)。
关于背景图像也是同样的。
即,特征形状决定部22从RAM14的背景图像区域33中读出从源图像分离的背景图像,通过轮廓追踪来对该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进行辨别(步骤S205)。
在不能辨别特征形状的情况下(步骤S206为是),特征形状决定部22通过特征形状选择部22a从RAM14的特征形状样本区域41中随机地选择1个特征形状的图案(步骤S207),并将其作为该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存储到RAM14的特征形状区域34(步骤S208)。
在能够辨别特征形状的情况下(步骤S206为否),特征形状决定部22作为该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存储到RAM14的特征形状区域34(步骤S208)。
这样,辨别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的各自的特征形状,并预先存储到RAM14的特征形状区域34。如下所述,该特征形状在形成与彩色玻璃的小片相当的分割图像时被参照。此外,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在制作彩色玻璃的框时被参照。
此外,虽然存在通过被摄体或背景的构图不能辨别特征形状的情况,但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从特征形状样本区域41选择任意的特征形状来对应。
(c)彩色玻璃变换处理
图6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10的彩色玻璃变换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CPU11所具备的彩色玻璃变换部25在图4的步骤S105中被执行。
彩色玻璃变换部25由图像变换部23和着色部24构成。图像变换部23从RAM14的被摄体图像区域32读出从源图像分离的被摄体图像,并对该被摄体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步骤S301)。“线条画变换”是指,将源图像变换为只由黑白的轮廓线来表示的线条画的手法(参照图15)。另外,由于该线条画变换的手法是众所周知的,因而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像变换部23将通过该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步骤S302)。该分割图像,相当于构成彩色玻璃的各小片,通过将线条画的各线条分别校正成为闭合曲线而被形成(参照图16)。此时,图像变换部23通过加工处理部23a根据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对线条画的各线条进行加工处理(步骤S303)。
例如,在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为了成为带点圆形的分割图像而使线条画的各线条向外侧稍微弯曲并通过圆弧连起来,在直线的形状较多的情况下通过直线连起来。通过这样的加工处理,能够制作将接近被摄体形状的小片进行组合的彩色玻璃。
这样,若使用被摄体图像中的线条画的各线条形成与彩色玻璃的小片相当的多个分割图像,则接下来启动着色部24。着色部24对通过图像变换部23形成的各分割图像(闭合曲线区域)用透明色均匀地进行着色(步骤S304)。
在这种情况下,用与分割图像部分的源图像的颜色相应的透明色进行着色。例如,在分割图像部分所对应的源图像的颜色是红色的情况下,用与红色对应的透明色进行着色。通过像这样用与源图像的颜色相应的透明色进行着色,能够无需对源图像的色调进行大的变动,来制作彩色玻璃。施行了对各分割图像的透明色的着色的被摄体图像,作为进行了彩色玻璃变换的被摄体图像被存储到RAM14的变换被摄体图像区域37。
关于背景图像也是同样的。
即,图像变换部23从RAM14的背景图像区域33读出从源图像分离的背景图像,对该背景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后(步骤S305),将通过该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步骤S306)。此时,图像变换部23通过加工处理部23a根据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对线条画的各线条进行加工处理(步骤S307)。
接下来,着色部24对通过图像变换部23形成的各分割图像(闭合曲线区域)用与分割图像部分的源图像的颜色相应的透明色均匀地进行着色(步骤S308)。施行了对各分割图像的透明色的着色的背景图像,作为进行了彩色玻璃变换的背景图像被保存到RAM14的变换背景图像区域36。
(c)框制作处理
图7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10的框制作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CPU11所具备的框图像制作部26在图4的步骤S106中被执行。
首先,框图像制作部26判断是否能够根据被摄体图像决定特征形状(步骤S401)。这是通过检查在RAM14的特征形状区域34中是否存储了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来进行的。
在能够决定特征形状的情况下,即,在特征形状区域34中存储了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的情况下(步骤S401为是),框图像制作部26将与该特征形状一致的框素材从RAM14的框素材区域39取出(步骤S402)。
例如,在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是圆的情况下,从框素材区域39取出具有圆形形状的框素材。框图像制作部26将该框素材摆在预先在图像的外周设定的框制作区域来制作框图像(步骤S404)。
另一方面,在不能决定特征形状的情况下,即,在特征形状区域34中没有存储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的情况下(步骤S401为否),框图像制作部26通过框素材选择部26a从RAM14的框素材区域39中随机地选择1幅框素材后取出(步骤S403),并将其摆在框制作区域来制作框图像(步骤S404)。这样制作的框图像,被存储到RAM14的框图像区域35。
这样,在能够根据被摄体图像决定特征形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与该特征形状一致的框素材,制作适合该被摄体图像的框图像。此外,即使在不能根据被摄体图像决定特征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从框素材区域39选择任意的框素材,来制作框图像。
(d)合成处理
图8是示出图像处理装置10的合成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CPU11所具备的图像合成部27在图4的步骤S107中被执行。
首先,图像合成部27从RAM14的变换被摄体图像区域37读出变换后的被摄体图像,通过图像放大部27a将被摄体图像的尺寸按照110%~120%的倍率进行放大(步骤S501)。
即,由于从1幅源图像分离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来进行彩色玻璃变换,因此在变换后重叠在一起的时候有可能在图像间产生缝隙。为了消除这样的图像间的缝隙,将被摄体图像的尺寸放大一些。此外,通过将作为主要图像的被摄体图像进行放大,也会有能够获得被摄体中心的彩色玻璃的效果。
接下来,图像合成部27从RAM14的变换背景图像区域36读出变换后的背景图像,并且从框图像区域35读出框图像,将这些图像和上述进行了放大的变换后的被摄体图像合在一起制作1个合成图像(步骤S502)。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变换后的背景图像、变换后的被摄体图像、框图像的顺序重叠在一起。即,将变换后的背景图像放在最下层,在该背景图像的上面重叠进行了放大的变换后的被摄体图像,最后重叠框图像。通过按照这样的顺序将各图像重叠在一起,能够得到没有缝隙的合成图像作为1幅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
这样制作的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被存储到RAM14的合成图像区域38,能够通过显示部15进行确认,此外,能够根据需要通过未图示的打印机进行适当的印刷后贴在窗户等上。
接着,列举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具体示例1)
图9是示出拍摄猫而得到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0是示出将该拍摄图像作为源图像进行彩色玻璃变换所得到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在该例中,猫是主要的被摄体,如虚线51所示,根据该猫的脸、眼睛为圆形等的形状识别,“圆”被决定为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另外,不能够辨别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在彩色玻璃变换中,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得到了反映。其结果,如图10所示,获得由稍稍带些圆形的多个小片表示了被摄体图像的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此外,在框图像中也反映了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使用了圆形的框素材53。
(具体示例2)
图11是示出拍摄山而得到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2是示出将该拍摄图像作为源图像进行彩色玻璃变换所得到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在该例中,山是主要的被摄体,如虚线61所示,作为该山的形状的三角被决定为被摄体的特征形状。另外,不能够辨别背景图像的特征形状。在彩色玻璃变换中,反映了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其结果,如图12所示,得到由三角形的小片62表示了被摄体图像的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此外,在框图像中也反映了被摄体图像的特征形状,使用了三角形的框素材63。
(具体示例3)
图13是示出拍摄另外的猫而得到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2是示出将该拍摄图像作为源图像进行彩色玻璃变换所得到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在该例中,猫是主要的被摄体,动态地截取该被摄体图像71进行了彩色玻璃变换。另外,假设被摄体图像71、背景图像72的特征形状不能辨别。在彩色玻璃变换中,如图14所示,得到将被摄体图像71细致地分割为小片的变换图像73。
由于不能变换背景图像72,因此使用了预先准备的背景图像的样本74。另外,在该例中,示出了没有装饰框的情况。
在此,关于上述具体示例3,对彩色玻璃变换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将源图像分离为被摄体图像71和背景图像72,分别地进行线条画变换。图15是线条画变换的结果,图中的81示出了被摄体图像71所对应的线条画,82示出了背景图像72所对应的线条画。
接着,如图16所示,关于被摄体图像71,将构成线条画81的各线条连起来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83。这些分割图像83相当于构成彩色玻璃的多个小片,通过分别用源图像即被摄体图像71的颜色所对应的透明色进行着色而得到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24色的调色板,按照例如a的部分为蓝的透明色,b的部分为红的透明色,c的部分为绿的透明色……这样,由用户指定任意的颜色。
关于背景图像72也是同样的。但是,在该例中,背景图像72所对应的线条画82太细,被判断为难以进行彩色玻璃变换。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图17所示的背景图像的样本74进行合成处理,最终制作了如图14的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
如上所述,通过将源图像分为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分别进行彩色玻璃变换,将该变换后的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以及另外制作的框图像进行合成,来制作成1幅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成为变换对象的源图像,只要是能够辨别地显示了被摄体的图像,可以是任意的图像。因此,用户能够使用中意的相片等制作彩色玻璃风格的图像,并能够用来贴在窗户上等。
另外,在彩色玻璃变换中,也可以根据透过朝阳或夕阳等的条件来考虑配色。如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在使用背照灯等根据时间再现了朝阳或夕阳的情况下,更加强烈地展现作为彩色玻璃的韵味。
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在东西南北的哪个位置装饰图像作为变换参数预先进行输入,从而根据图像的位置改变配色。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应用于例如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终端装置、数码照相机等所有的处理图像数据的电子设备。
总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执行的功能也可以尽可能进行适当的组合来实施。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包含了各种阶段,通过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的组合能够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若干构成要件,只要可以获得效果,则能够提取删除了该构成要件的构成作为发明。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线条画变换部,其对源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
图像变换部,其将由上述线条画变换部通过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和
着色部,其对由上述图像变换部形成的各上述分割图像内的区域,分别用特定的颜色进行着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还具有图像分离部,该图像分离部从上述源图像中分离至少包含主要的被摄体图像的特定图像,
上述线条画变换部对从上述源图像分离的特定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分离部从作为变换对象的源图像中将主要的被摄体图像、和除了该被摄体图像以外的背景图像作为特定图像进行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着色部,对由上述图像变换部形成的各上述分割图像用与该分割图像部分的上述源图像的颜色相应的颜色进行着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还具有特征形状决定部,该特征形状决定部决定通过上述图像分离部从上述源图像中分离的上述特定图像的特征形状,
上述图像变换部具有加工处理部,该加工处理部基于上述特定图像的特征形状对上述线条画的各线条进行加工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特征形状决定部具有特征形状选择部,在不能决定上述特定图像的特征形状的情况下,上述特征形状选择部从预先准备的多个种类的特征形状的图案中选择任意1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分离部,从源图像中分离出上述被摄体图像和背景图像作为上述特定图像,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图像合成部,该图像合成部对通过上述着色部进行着色后的上述被摄体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进行合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合成部,
具有将上述被摄体图像放大预先设定的倍率的图像放大部,
按照上述背景图像、通过上述图像放大部进行了放大的上述被摄体图像的顺序重叠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还具有框图像制作部,该框图像制作部基于由上述特征形状决定部决定的上述特定图像的特征形状来制作由多个框素材构成的框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还具有图像合成部,该图像合成部对通过上述着色部进行着色后的上述特定图像和由上述框图像制作部制作的上述框图像进行合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框图像制作部,
具有在不能决定上述特定图像的特征形状的情况下,从预先准备的多个种类的框素材中选择任意1个的框素材选择部,
将由该框素材选择部选择的框素材摆在预先设定的框区域来制作框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线条画变换部、图像变换部以及着色部,在单一的控制电路内形成,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从外部取得上述源图像的源图像取得部、和具有存储由该源图像取得部取得的源图像的特定区域的存储器,
上述控制电路内的线条画变换部,对在上述存储器的特定区域中存储的源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并且上述着色部将进行了着色的图像存储在上述存储器的特定区域以外的区域。
13.一种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对源图像进行线条画变换,
将通过该线条画变换所得到的线条画的各线条连起来而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多个分割图像,
对该形成的上述各分割图像内的区域,分别用特定的颜色进行着色。
CN201310291051.XA 2012-07-13 2013-07-11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4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7821A JP6011092B2 (ja) 2012-07-13 2012-07-13 画像処理装置、画調変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57821 2012-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4718A true CN103544718A (zh) 2014-01-29
CN103544718B CN103544718B (zh) 2016-09-07

Family

ID=49914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105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4718B (zh) 2012-07-13 2013-07-11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76263B2 (zh)
JP (1) JP6011092B2 (zh)
CN (1) CN1035447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7768A1 (zh) * 2016-04-13 2017-10-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943640A (zh) * 2022-06-10 2022-08-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gan网络结构的两阶段瓷砖图像风格化方法
CN114943640B (zh) * 2022-06-10 2024-05-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gan网络结构的两阶段瓷砖图像风格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9857B2 (en) * 2013-09-05 2017-02-14 ReallyColor, LLC Conversion of digital images into digital line drawings
JP2018026706A (ja) * 2016-08-10 2018-02-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5292A1 (en) * 1999-01-25 2002-06-20 Donald Spector Computer system for converting pictures and designs into line drawings and reproducing the drawings on substrates
US6987535B1 (en) * 1998-11-09 2006-0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602315A (zh) * 2009-06-30 2009-12-16 张磊 一种通过图像处理制备油画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2314B2 (ja) * 1995-07-13 1999-04-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線図形認識方式
JPH11110577A (ja) * 1997-08-04 1999-04-23 Sony Corp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伝送媒体
US6356274B1 (en) * 1999-01-25 2002-03-12 Donald Spector Computer system for converting a colored picture into a color-in line drawing
JP5458951B2 (ja) * 2010-02-26 2014-04-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198050A (ja) * 2010-03-19 2011-10-06 Casio Computer Co Ltd 撮影画像変換処理装置、撮影画像変換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影画像変換処理方法
JP5083389B2 (ja) * 2010-07-30 2012-11-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調変換装置、画調変換システム、画調変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7535B1 (en) * 1998-11-09 2006-0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20075292A1 (en) * 1999-01-25 2002-06-20 Donald Spector Computer system for converting pictures and designs into line drawings and reproducing the drawings on substrates
CN101602315A (zh) * 2009-06-30 2009-12-16 张磊 一种通过图像处理制备油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玲: "轻松驾驭照片编辑器", 《软件世界》 *
胡建斌: "电脑美术设计(三)", 《美术向导》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7768A1 (zh) * 2016-04-13 2017-10-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943640A (zh) * 2022-06-10 2022-08-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gan网络结构的两阶段瓷砖图像风格化方法
CN114943640B (zh) * 2022-06-10 2024-05-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gan网络结构的两阶段瓷砖图像风格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11092B2 (ja) 2016-10-19
US20140016861A1 (en) 2014-01-16
US9076263B2 (en) 2015-07-07
CN103544718B (zh) 2016-09-07
JP2014021613A (ja) 2014-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7354B2 (en)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stored therei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776482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cessing image
CN112215934A (zh) 游戏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JP2010507854A (ja) ビデオイメージシーケンスを仮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TW202234341A (zh) 圖像處理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儲存媒體和程式產品
CN150356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JP6669783B2 (ja) 端末装置、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09598689A (zh) 实时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JP6799017B2 (ja) 端末装置、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11080806A (zh) 贴图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3544718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画面风格变换方法
KR101165017B1 (ko) 3차원 아바타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511740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KR101958263B1 (ko) Vr 콘텐츠와 ui 템플릿의 제어방법
CN113453027A (zh) 直播视频、虚拟上妆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54101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终端
US10706590B2 (en) Subtitle beat generation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US20010052907A1 (en) Image mer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merging method
KR102360919B1 (ko) 음성 더빙 기반의 진행자 영상 편집 시스템
EP3913616B1 (e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US11842236B2 (en) Colored visual markers for variable use
KR20020017442A (ko) 출판만화를 이용한 애니메이션 제작방법
US10341531B2 (en) Applying a perceptually uniform color space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10223363A (zh) 图像生成方法及装置
JP2000306118A (ja) 樹木のテクスチャ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