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2199B - 移动万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万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2199B
CN103532199B CN201310509332.8A CN201310509332A CN103532199B CN 103532199 B CN103532199 B CN 103532199B CN 201310509332 A CN201310509332 A CN 201310509332A CN 103532199 B CN103532199 B CN 103532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battery
battery case
electric capacity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93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2199A (zh
Inventor
柏海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UO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UO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UO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UO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093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32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32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2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2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21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移动万能充电器,包括用于将市电电源的电压降为充电电压的降压电路、第一电池槽和用于将第一电池槽的输出电压升高为充电电压的升压电路;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电源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池槽电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池槽电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移动万能充电器,与现有技术中的万能充电器相比,除了具备万能充电器为各种手机充电的功能外,还可以在不与市电电源连接的情况为待充电电池充电。<pb pnum="1" />

Description

移动万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移动万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万能充电器可以为多种类型的手机电池充电。使用万能充电器充电时,手机电池与万能充电器配合,然后将万能充电器与市电电源连接,万能充电器内的降压电路将市电电源的电压降低为充电电压,从而为手机电池充电。
然而,目前的万能充电器无法脱离市电电源为手机电池充电,即无法与市电电源分离的情况下供待充电电池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万能充电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万能充电器,包括用于将市电电源的电压降为充电电压的降压电路、第一电池槽和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池槽的输出电压升高为充电电压的升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电源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万能充电器,与现有技术中的万能充电器相比,其除了具备万能充电器为各种手机充电的功能外,还可以在不与市电电源连接的情况为待充电电池充电。具体地,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脱离市电电源,将待充电电池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由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池槽连接,则放置在第一电池槽的电池输出的电压经升压电路升高到充电电压后,为待充电电池充电。即该移动万能充电器既能为各种类型的电池充电,还能与市电电源分离的情况下供待充电电池充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万能充电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万能充电器的背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万能充电器的降压电路与第一识别电路的电路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万能充电器的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万能充电器的第二识别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万能充电器,包括用于将市电电源的电压降为充电电压的降压电路、第一电池槽和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池槽的输出电压升高为充电电压的升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电源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万能充电器,与现有技术中的万能充电器相比,其除了具备万能充电器为各种手机充电的功能外,还可以在不与市电电源连接的情况为待充电电池充电。具体地,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脱离市电电源,将待充电电池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由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池槽连接,则放置在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输出的电压经升压电路升高到充电电压后,为待充电电池充电。即该移动万能充电器既能为各种类型的电池充电,还能与市电电源分离的情况下供待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为了避免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的正负极与降压电路之间连接错误而无法为电池充电,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第一识别电路;所述第一识别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即不管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的正负极如何与第一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识别电路会首先对电池的正负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的结果调整充电电流的方向,从而确保为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充电,避免电池的反向连接而无法充电。
具体地,所述第一识别电路包括第一识别芯片、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
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的一个接点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及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5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4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的另一个接点接地;
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2连接;
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识别电路的触点8及触点5连接;
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7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6接地;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1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一端连接,触点7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第一识别电路中的电阻R4的阻值可以为5.8KΩ,电阻R5的阻值可以为470Ω,电容C4的电容量可以为220uF,电容C7的电容量可以为22uF。另外,第一识别芯片的型号可以为AC1122-2。
具体地,该移动万能充电器在为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充电时,第一识别电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后,将经过降低电路降压后的充电电流输送给第一电池槽,从而为第一电池槽的电池充电。在电池充电过程中,为了了解电池的充电状态,即电池是否正在充电,是否已经充满电,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7和发光二极管D8;所述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4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接地。当电池正在充电时,电流经过发光二极管D8,使发光二极管D8得电发光。当电池充满电后,电流经过发光二极管D7,使发光二极管得电发光。
对于升压电路,具体地,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升压芯片、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感器L1。
其中,所述升压芯片的触点Vcc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一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触点OC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触点EN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触点LX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器L1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触点GND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触点FB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电容C8的一端及所述电容C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0的一端及所述电容C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及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即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为待充电电池充电时,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的输出电压可能为3.7V,而3.7V的电压并不适合为待充电电池充电,因此需要将3.7V的电压升高至充电电压,其中该充电电压可以为5V。该升压电路将第一电池槽的输出电路升高到充电电压后,为待充电电池充电。
相应的,为了判断待充电电池的正负极,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第二识别电路;所述第二识别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识别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即第一电池槽输出的电压经过升压电路升压后,第二识别电路判断待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从而调整充电电流的方向,使待充电电池不管正负极如何连接均可为其充电。
具体地,所述第二识别电路包括第二识别芯片、电容C12、电容C13;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40、触点50和触点80分别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的一端及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40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50和触点80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及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10连接;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60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10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当然,为了便于了解待充电电池的充电情况,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和三极管Q4;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40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30连接,发射极接地。即待充电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发光二极管D10得电发光,当待充电电池处于充电饱和状态时,发光二极管D9得电发光。
进一步,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开关S1和LED灯组102;所述开关S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灯组102的正极连接;所述LED灯组102的负极接地。当开关S1的一端与LED灯组所在的一端连接时,第一电池槽为LED灯组102供电,使LED灯组102发光,从而提供照明。
为了便于待充电器的连接与安装,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第二电池槽107;所述第二电池槽107用于与待充电电池配合且所述第二电池槽的一个接点与所述第二识别电路的触点10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槽的另一个接点接地。待充电电池置于第二电池槽内,从而为待充电电池充电。
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内置电池,该内置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池槽并联。当第一电池槽内没有安装电池时,闭合开关S1,则LED灯组由该内置电池供电。同时该内置电池还可以为第二电池槽供电。当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充电时,该内置电池同步充电。
另外,该移动万能充电器还包括壳体201。该壳体201上设置有第一电池槽106和第二电池槽107,在第一电池槽106和第二电池槽107内分别设置有两个金属接点,其中第一电池槽内的金属接点分别与第一识别电路的触点1和触点7连接,用于与第一电池槽内的电池的正负极配合;第二电池槽内的金属接点分别与第二识别电路的触点10及地线连接,用于与待充电电池的正负极配合。
另外,为了使嵌入到第一电池槽及第二电池槽内的电池和待充电电池更固定,避免电池及待充电电池与金属接点脱离,在第一电池槽及第二电池槽内均设置有压片104及弹簧101。例如,当电池嵌入到第一电池槽内时,压片与电池的外表面接触,电池会对压片产生压迫,而置于压片下方的弹簧会产生弹力,使压片对电池施加压力,从而将电池夹紧在第一电池槽内。为了增加电池与压片之间的摩擦力,在压片的表面可以设置有条纹,避免电池与压片之间相对滑动。
另外,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电池的使用,在第一电池槽及第二电池槽的金属接点110上设置有调节滑块108。调节滑块108可以通过导轨109在壳体上滑动,从而调节两个金属接点的距离。例如在第一电池槽上,调节滑块与两个金属接点连接,滑动该调节滑块,进而可以调节两个金属接点在第一电池槽内的位置及两个金属接点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不同类型的电池均可以与两个金属接点配合。
在该移动万能充电器的一端,LED灯组102可以设置在该端部的开口上,另外,还可以设置反光灯罩103,从而提高LED灯组的发光亮度。另外,开关S1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一侧。
另外,在壳体上还开设有USB接口105,该USB接口105可以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从而便于手机通过USB接口充电。在壳体上还可以设置有开关S2,该开关S2的两端分别与二极管D6的负极和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40连接。另外,二极管D6的负极还可以与5V电源连接。
在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插头202,该电源插头202可以与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便于电源插头202与电源插座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市电电源的电压降为充电电压的降压电路、第一电池槽和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池槽的输出电压升高为充电电压的升压电路;
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电源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还包括第一识别电路;
所述第一识别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电连接;
所述第一识别电路包括第一识别芯片、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
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的一个接点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及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5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4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及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的另一个接点接地;
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2连接;
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识别电路的触点8及触点5连接;
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7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6接地;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1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一端连接,触点7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识别电路;
所述第二识别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识别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电路包括第二识别芯片、电容C12、电容C13;
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40、触点50和触点80分别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的一端及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10连接;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60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10用于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和三极管Q4;
所述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识别芯片的触点4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接地;
所述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接地;
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40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接地;
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接地;
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二识别芯片的触点30连接,发射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S1和LED灯组;
所述开关S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槽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灯组的正极连接;所述LED灯组的负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池槽;
所述第二电池槽用于与待充电电池配合且所述第二电池槽的一个接点与所述第二识别电路的触点10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槽的另一个接点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电池;
所述内置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池槽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接口;
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CN201310509332.8A 2013-05-29 2013-10-25 移动万能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2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9332.8A CN103532199B (zh) 2013-05-29 2013-10-25 移动万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26237.X 2013-05-29
CN201320326237 2013-05-29
CN201310509332.8A CN103532199B (zh) 2013-05-29 2013-10-25 移动万能充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2199A CN103532199A (zh) 2014-01-22
CN103532199B true CN103532199B (zh) 2015-10-28

Family

ID=4993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1682.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17732U (zh) 2013-05-29 2013-10-25 移动万能充电器
CN20131050933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2199B (zh) 2013-05-29 2013-10-25 移动万能充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1682.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17732U (zh) 2013-05-29 2013-10-25 移动万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361773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17732U (zh) * 2013-05-29 2014-05-28 柏海蛟 移动万能充电器
CN107276200A (zh) * 2017-05-17 2017-10-20 成都昂迪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充电升压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1947Y (zh) * 2007-04-23 2008-03-26 徐建华 多功能充电器
CN203617732U (zh) * 2013-05-29 2014-05-28 柏海蛟 移动万能充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5170A (ja) * 2004-02-27 2005-09-08 Casio Comput Co Ltd 充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1947Y (zh) * 2007-04-23 2008-03-26 徐建华 多功能充电器
CN203617732U (zh) * 2013-05-29 2014-05-28 柏海蛟 移动万能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7732U (zh) 2014-05-28
CN103532199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7677U (zh) 智能手表充电器及其连接头
CN103840495A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接触式充电装置
CN104124719A (zh) 磁力吸附式的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CN103532199B (zh) 移动万能充电器
CN2659003Y (zh) 三电源充电器
CN103094975B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电路及led灯具
CN102723747A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及照明灯具
CN203645369U (zh) 一种智能无线车载充电器
CN20580081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梳齿式充电装置
CN203933394U (zh) 供电电路用dc升压装置
CN108134415B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204391791U (zh) 插入式手机移动电源
CN201066793Y (zh) 可同时对手机和手机电池充电的万能充电器
CN205508912U (zh) 一种手机电池安装盒
CN104954517B (zh) 接触式无线充电器用的手机套
CN202009116U (zh) 带usb接口充电器的交流插座
CN202393820U (zh) 感应式测电笔
CN203722289U (zh) 一种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
CN102684254A (zh) 固定插座式多功能充电器
CN210444048U (zh) 一种夹子充电器
CN202957632U (zh) 车载电瓶供电装置
CN106026253B (zh) 充电墙
CN201160104Y (zh) 干电池式usb插口手机应急充电器
CN202602320U (zh) 手机充电器
CN201795305U (zh) 一种充电手电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22

Address after: 214400 Jiangsu city of Jiangyin Province East Ring Road No. 9 building B Room 201

Applicant after: KUNSHAN LUO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21501 Shaanxi province Linyou County recruit eight Gou Guo Jia He Cun Zhang Xian Town Group No. 7

Applicant before: Bai Haiji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