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0354B -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0354B
CN103530354B CN201310470568.5A CN201310470568A CN103530354B CN 103530354 B CN103530354 B CN 103530354B CN 201310470568 A CN201310470568 A CN 201310470568A CN 103530354 B CN103530354 B CN 103530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ata
geograph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05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0354A (zh
Inventor
冯卫勇
丰国炳
张权
耿宏宇
刘燕伟
白思杰
李月军
张俊铭
李冬丽
李思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3104705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30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30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0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0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0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包括:根据地理信息数据分类表对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并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按照预设的更新周期读取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预先设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并输出的信息交换平台单元;提取从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输出的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的人员信息,再从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输出的各地理信息数据中,获取与该人员信息对应的活动轨迹信息,设置人员信息的访问权限,构建包含访问权限与人员活动轨迹信息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并为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设置人员信息标识,存储设置人员信息标识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的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

Description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融合应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化、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要求实现全国多尺度、多类型地理信息数据的综合利用与在线服务。因此,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是今后国家测绘部门重点发展建设的一个方向。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用户的、开放式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各种分布式的、异构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一体化组织与管理,在多重网络环境下实现各种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各类数据(空间或非空间)网络化服务。
国家提出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总目标是到201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建立“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协同服务机制;建立与土地、交通、林业、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收集及发布的地理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地理信息共建共享交换机制,并最终建成基于电子政务内、外网的网络化运行环境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宏观决策、国家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提供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地理信息数据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个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周期较长的超大型地理信息工程,也是一个多样用户参与、使用多种技术环境、包括多数据源的,建立多样应用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图1为现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分层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用于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包括主节点、分节点以及信息基地,其中,主节点对应政府部门,为政府部门服务,主节点只有政府部门或全授权单位可以访问,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访问分节点以及信息基地;分节点对应企业单位,为企业单位服务,企业单位具有部分授权,企业单位还可以访问信息基地;信息基地对应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服务,社会公众只能访问信息基地。在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一个主节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分节点,一个分节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基地,分节点之间以及信息基地之间相互独立。
实际应用中,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可以分别依托国家、省区市、市县的三级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机构,形成三级节点,各级节点分别管理不同级别比例尺以及不同格式的数据,主节点和分节点以及分节点与信息基地之间,通过电子政务内网络系统或外网络系统实现纵横互联互通,在云硬件、云软件和云服务的技术支持下,分别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应用(地理信息)服务。
根据数据保密性要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系统分为涉密广域网和非涉密广域网。其中,涉密广域网利用电子政务内网络实现主次节点(例如,主节点和分节点)之间涉密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构成测绘业务网;非涉密广域网利用电子政务外网络以及互联网实现主次节点之间非涉密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
在技术结构上,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包括:服务层、数据层以及运行支撑层,服务层用于为门户网站提供数据应用服务,例如,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服务;数据层用于地理信息数据存储管理,存储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业务地理信息数据。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道路数据、居民地数据、绿地数据、水系数据、机构数据、铁路车站数据、消防数据、交管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以及其它外部资源数据等,业务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活动现场数据、路线导航服务数据、地图联网服务数据、人员数据等;运行支撑层用于通过网络与硬件实现数据层的运行支撑。
由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有深远意义的工程,涉及众多行业和政府部门,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进行统筹规划和大力协调,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用户迫切需要将现有单纯的地理信息数据提供服务提升为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例如,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业务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减少地理信息数据的冗余存储,从而降低存储成本,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开发环境,切实降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成本,满足各政府部门、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减少或避免信息孤岛现象。
但现有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各同级节点按照自身的规划构建地理信息数据源,平行的各节点之间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可能互不相同,使得地理信息数据之间的融合性较差,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应用,从而加大重复建设工作。例如,各节点提供不同的地理信息数据源,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Arcgis Server为例,通过安装数据库服务器Oracle、ArcGis Server 地理信息数据支持服务器、ArcSDE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服务器,并使用ArcSDE建立地理信息数据连接,从而建立适合自身数据库的地理信息数据源并提供ArcSDE地理信息数据,由于与其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地理信息格式不同,不能实现与其他节点中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应用。也就是说,由于不同的节点采用相对独立的地理信息数据模型以及技术协议标准,例如,GML、XML、HTML等,因此形成了并存的多种异构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使得各节点之间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不兼容,并造成各节点之间的地理信息数据的冗余,不能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同时,维护每一节点的数据源,数据维护成本高;进一步地,用户在使用不同节点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时,需要在客户端浏览器中分别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并针对不同的节点调用不同的客户端程序。例如,需要在IE浏览器中安装相应的Java插件来对接收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解析,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该系统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信息交换平台单元以及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其中,
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地理信息数据分类表,对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到地理信息数据分类表中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信息交换平台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更新周期,读取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各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将读取的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预先设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将进行格式转换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
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用于提取从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输出的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的人员信息,再从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输出的各地理信息数据中,获取与该人员信息对应的活动轨迹信息,设置人员信息的访问权限,构建包含访问权限与人员活动轨迹信息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并为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设置人员信息标识,存储设置人员信息标识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以及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其中,
所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用于接收查询请求,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存储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将获取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并将封装的查询请求响应输出;
所述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用于接收查询请求,在通过对查询请求的认证后,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存储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将获取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并将封装的查询请求响应输出。
较佳地,所述信息交换平台单元包括:链接模块、安全校验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以及调用模块,其中,
链接模块,分别与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的各地理信息数据库连接,存储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链接信息;按照预先设置的更新周期,根据存储的链接信息,从链接信息链接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
安全校验模块,用于对从链接模块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并将经过安全校验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
数据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自安全校验模块输出的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预先设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至调用模块;
调用模块,用于根据链接模块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类型信息以及链接信息,对各地理信息数据库所公开的相关组件,设置接口代码,生成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相关组件功能进行调用的调用接口;通过生成的调用接口,将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输出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较佳地,所述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进一步包括:
融合服务调用模块,用于从调用模块中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对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存储,并将融合处理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至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
较佳地,所述调用接口包括:数据服务调用接口、功能服务调用接口以及地图应用程序调用接口,其中,
数据服务调用接口用于提供影像地图服务、矢量地图服务、三维地图服务以及资源图层服务;
功能服务调用接口用于提供空间分析服务、路径分析服务、缓冲区分析服务以及数据编辑服务;
地图应用程序调用接口用于提供人员信息服务、交管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以及其它资源信息服务。
较佳地,所述预先设置格式包括:地理标识语言格式、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以及超文本标记语言格式。
较佳地,所述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包括:数据应用管理模块、信息应用管理模块以及数据中心模块,其中,
数据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对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数据应用进行管理;
信息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对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的信息应用进行管理;
数据中心模块,用于存储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与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以及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进行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交互。
较佳地,所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查询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连接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时,检测客户端浏览器的插件安装情况,并与客户端浏览器协商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参数;
所述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参数包括: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提供的服务基本描述信息、服务元数据参数、功能内容信息、可接受的请求参数相关的功能描述参数、以及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地理元数据参数。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解析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或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输出的查询请求响应,显示解析的查询请求响应中包含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较佳地,所述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人员数据库、机构数据库、地图联网服务数据库、消防数据库、交管数据库、视频监控数据库、路线导航服务数据库以及其它外部资源数据库;并预先为每一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设置关键词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按照预先设置的数据格式,对导入的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并基于地理信息,将各种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关联,从而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各节点之间的地理信息的数据冗余,降低数据维护成本,且无需在客户端浏览器中分别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为现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换平台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查询数据融合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下的各分节点以及信息基地,按照自身的规划构建地理信息数据源,数据资源之间的融合性较差,不能实现共享应用,使得每一节点都需要进行数据资源的采集与处理,从而加大了重复建设工作量,增加了平台的建设成本;进一步地,需要在客户端浏览器中分别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以对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解析,操作繁琐;而且,由于数据层存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传统测绘部门,业务数据来源于自维护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性较差、更新相对滞后,实时更新效率较低。
地理信息(Geographic Information)科学是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属于三维空间信息。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和业务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加快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梳理清晰的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思路,建立地理信息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和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有效地破解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和及时更新,地理信息数据重复采集和平台重复建设的难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按照预先设置的数据格式,对导入的各种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同时,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基于地理信息,将各种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关联,从而提供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模式。具体来说,将不同节点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变换,变换为统一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或者,按照与客户端浏览器预定义的数据协议标准,将各节点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简化用户使用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时对客户端浏览器的要求,从而为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和运维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采用集中式数据管理,以网络化的地图与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为表现形式,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将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构建一个标准的、开放的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共享、权限控制、地理信息数据发布及浏览查询、业务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从而促进各行业部门空间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为各行业的应用提供精确的、实时性较好的地理信息数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系统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信息交换平台单元、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以及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其中,
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地理信息数据分类表,对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到地理信息数据分类表中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以包括:人员数据库、机构数据库、地图联网服务数据库、消防数据库、交管数据库、视频监控数据库、路线导航服务数据库以及其它外部资源数据库。其中,机构数据库、消防数据库、交管数据库、视频监控数据库以及其它外部资源数据库属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人员数据库、地图联网服务数据库以及路线导航服务数据库属于业务地理信息数据库。
当然,实际应用中,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还可以为政府部门各单位提供服务平台,用于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查询服务和地理信息数据收集服务,并实现向信息交换平台单元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包括: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平台、人员服务平台、消防服务平台以及交管服务平台,其中,
地理平台与一个或多个地图联网服务数据库相连;人员服务平台分别与人员数据库、视频监控数据库以及机构数据库相连;消防服务平台与消防数据库相连;交管服务平台分别与交管数据库以及路线导航服务数据库相连;其它外部资源数据库可以与地理平台、人员服务平台、消防服务平台或交管服务平台中的任一平台相连。通过地理平台、人员服务平台、消防服务平台或交管服务平台,可以从与平台相连的数据库中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并输出至信息交换平台单元。
实际应用中,可以为每一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设置关键词库,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在接收到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后,提取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的关键词,分别与每一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设置的关键词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该地理信息数据置于与之匹配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例如,如果提取的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的关键词与人员数据库的关键词库相匹配,则将该地理信息数据置于人员数据库。
关于关键词提取及匹配的流程为公知技术,在此略去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对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并存储到相应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完成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初步采集和存储。
当然,实际应用中,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还可以用于接收通过录入方式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从而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在一处录入后,能够被系统中的各节点使用,进而实现基于云模式的数据资源的共享。
本发明实施例中,政府部门各单位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将采集的地区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上传。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依据预先设置的统一技术规范或标准,开展本节点数据管理和维护工作,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联动更新。
信息交换平台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更新周期,读取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各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将读取的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预先设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将进行格式转换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至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以及更新周期可以根据数据融合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例如,可以将地理信息数据格式设置为地理标识语言(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格式、XML格式或HTML格式等。这样,可以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格式的统一,能够向外提供统一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从而实现基于云模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通过该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统一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更新维护,各其它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实时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获取维护的统一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并实现了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
在对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还可以进一步对进行格式转换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聚合处理,即将完全一样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合并,以减少冗余的地理信息数据。
关于将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预先设置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为公知技术,在此略去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交换平台单元通过提供底层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持,使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格式),可以实现跨平台、支持异构数据库、实时快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功能,为整合不同部门的基于不同操作平台、GIS平台和数据库类型的应用系统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样,各种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下,转换为遵循统一技术规范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也就是说,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为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提供功能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信息交换平台单元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格式规范,为各政府部门提供统一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服务,例如,统一格式的遥感影像、政务电子地图信息、政务信息图层信息、地址匹配数据信息等,以及功能服务,例如,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统计综合、分析模型等,通过标准规范的多源数据共享服务接口,实现异构GIS平台间的地理信息数据网上在线服务,满足各业务应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各单位只负责更新维护业务地理信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交换平台单元用于将各种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预先设置的格式进行转换,以便于后续对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冗余以及融合处理,并向外提供统一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从而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避免重复建设,有效降低成本。也就是说,信息交换平台单元整合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例如,对地图联网服务数据库、人员数据库、机构数据库、消防数据库、交管数据库、视频监控数据库、路线导航服务数据库、其它外部资源数据库中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格式整合。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换平台单元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信息交换平台单元包括:链接模块、安全校验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以及调用模块,其中,
链接模块,分别与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的各地理信息数据库连接,存储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链接信息;按照预先设置的更新周期,根据存储的链接信息,从链接信息链接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地,链接模块还存储有各地理信息数据库类型信息,在获取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后,将该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对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类型信息封装在地理信息数据中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链接模块分别与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的各地理信息数据库连接,链接模块中存储有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类型信息以及链接信息,链接信息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址以及数据服务名称。
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接收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请求来获取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对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请求进行解析,可以获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请求中封装的数据服务名称信息,遍历存储的链接信息,与每一链接信息中包含的数据服务名称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获取该链接信息链接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地理信息数据。这样,在后续流程中,可以直接从链接模块提取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类型信息以及链接信息,方便后续进行调用,从而能够对不同地理信息数据库所提供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何获取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公知技术,在此略去详述。
安全校验模块,用于对从链接模块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并将经过安全校验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接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安全审核,可以确保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中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可用。对于未通过安全审核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直接丢弃或按照预先设置的策略进行上报。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构建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安全体系构建可以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安全、通用环境安全和管理制度安全等进行一体化考虑。而其中的每一部分,又可以进行另一层次的细化。例如,对于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安全,可以将地理信息数据库设置为分层次、多级别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过滤,以及,分层次、多级别访问限制权限管理设计。这样,可以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全面的安全策略,保障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满足日常管理和服务的要求。
数据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自安全校验模块输出的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预先设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至调用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还可以对转换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聚合处理,以删除冗余的地理信息数据,节约存储空间。
调用模块,用于根据链接模块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类型信息以及链接信息,对各地理信息数据库所公开的相关组件,设置接口代码,生成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相关组件功能进行调用的调用接口;通过生成的调用接口,将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输出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模块,生成对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读取、写入操作的调用接口。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请求,通过相应的调用接口向对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调用地理信息数据,从而通过调用接口,对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地理信息数据执行查询、读取、写入等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业务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和业务需要,按照“一数一源”和“职能部门提供职能数据”的原则,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采用“逻辑集中,物理分离”的管理方式。预先设置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可以采用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ETL,ExtractionTransformation Loading)技术,以“空间元数据”为核心,实现空间信息资源格式的统一,便于远程交换和共享。例如,通过采用XML描述元数据,支持国际上通用的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Federal Geodata Commission)标准和ISO标准等,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实现了元数据标准规范的良好扩展性和移植性。
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进行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为用户提供了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的手段,打破了现有同级节点之间的信息孤岛,使接入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的各节点中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互联互通。从而可以为决策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数据,发挥信息化及时和准确的特点;提高工作效率,为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整合提供强大的基础。
较佳地,调用接口包括:数据服务调用接口、功能服务调用接口以及地图应用程序调用接口,其中,
数据服务调用接口用于提供影像地图服务、矢量地图服务、三维地图服务以及资源图层服务;
功能服务调用接口用于提供空间分析服务、路径分析服务、缓冲区分析服务以及数据编辑服务;
地图应用程序调用接口用于提供人员信息服务、交管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以及其它资源信息服务。
相应地,调用模块中设置有存储转换后的地理信息数据的服务库,用于分别存储通过调用接口接收来自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输出的地理信息数据。其中,
对应于数据服务调用接口,服务库包括:提供影像地图服务的影像地图服务库、提供矢量地图服务的矢量地图服务库、提供三维地图服务的三维地图服务库以及提供资源图层服务的资源图层服务库;
对应于功能服务调用接口,服务库包括:提供空间分析服务的空间分析服务库、提供路径分析服务的路径分析服务库、提供缓冲区分析服务的缓冲区分析服务库以及提供数据编辑服务的数据编辑服务库;
对应于地图应用程序调用接口,服务库包括:提供人员信息服务的人员信息服务库、提供交管信息服务的交管信息服务库、提供监控信息服务的监控信息服务库以及提供其它资源信息服务的其它资源信息服务库。
与前述相类似,可以预先为各服务库设置关键词库,提取进行格式转换的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的关键词,分别与每一服务库设置的关键词库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将格式转换后的地理信息数据写入匹配成功对应的服务库。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进一步包括:
融合服务调用模块,用于从调用模块中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对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存储,并将融合处理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至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融合服务调用模块通过融合服务调用接口与调用模块相连。
对应于融合服务调用接口,融合服务调用模块中设置的应用库包括:地图信息融合应用库、视频监控融合应用库、交管数据融合应用库、消防信息融合应用库、路线导航融合应用库以及其它数据融合应用库。
通过地理信息融合,可以将人员信息、场所信息、视频监控、交管信息、消防信息等与单一的地理信息数据绑定,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冗余数据量;并在进行数据查询时,可以获取包含更多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从而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以及查询质量。
关于将各格式转换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不同的服务库或应用库进行分类为公知技术,在此略去详述。
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用于提取接收的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的人员信息,再从接收的各地理信息数据中,获取与该人员信息对应的活动轨迹信息,设置人员信息的访问权限,构建包含访问权限与人员活动轨迹信息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并为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设置人员信息标识,存储设置人员信息标识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对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符合性和数据质量进行前置检查,确保数据入库的准确、无误。接收地理信息数据,从接收的地理信息数据中,提取人员信息,再从接收的各地理信息数据中,获取与该人员信息对应的活动轨迹信息,构建以该人员信息为标识的包含该人员活动轨迹信息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并根据该人员信息是否需要经过授权才允许访问,设置融合地理信息数据的访问权限:如果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设置有访问权限,则表明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如果融合地理信息数据未设置有访问权限,则表明用户不需要经过授权即可访问。
实际应用中,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既可以向外提供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也可以将构建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下发至接入系统的各相应节点,从而实现各节点融合地理信息数据格式的统一管理,提升了数据管理效率、降低了各节点存储的冗余数据,有效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该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包括:数据应用管理模块、信息应用管理模块以及数据中心模块,其中,
数据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对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数据应用进行管理;
信息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对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的信息应用进行管理;
数据中心模块,用于存储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与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以及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进行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交互。
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用于接收查询请求,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存储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输出;例如,将获取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并将封装的查询请求响应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任何公众都可以在该平台单元进行融合地理信息数据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在接收到来自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的查询请求时,根据查询请求封装的被查询人员信息,查询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标识,获取被查询人员信息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再从存储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进行查找,以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返回给查询用户。
较佳地,在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后,可以将其存储在本地业务信息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实际应用中,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还可用于在查询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连接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时,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检测客户端浏览器的插件安装情况,并与客户端浏览器协商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参数,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参数可以包括: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提供的服务基本描述信息、服务元数据参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提供的功能内容信息以及可接受的请求参数相关的功能描述参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提供的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地理元数据参数。
这样,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提供属性查询、空间查询、地图获取等服务选项和图形化界面,能够使得查询用户在使用客户端浏览器获取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时,可以直观地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提供的交换界面提出查询请求,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根据用户提出的查询请求,查询得到查询请求对应的调用接口标识,从而进一步调用所述调用接口标识对应的接口代码,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相关组件调用,从而获取用户请求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调用接口将地理信息数据库返回的地理信息转换为预先与客户端浏览器协商的数据格式后,传送至客户端浏览器。例如,如果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与客户端浏览器预先协商采用xml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则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将调用接口返回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xml格式后传送给客户端浏览器。
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用于接收查询请求,在通过对查询请求的认证后,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存储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输出。例如,将获取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并将封装的查询请求响应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以及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均为可选单元。
对于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可以在该平台单元进行地理信息数据查询并获取相应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对于非授权用户,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拒绝该非授权用户的查询请求。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在接收到来自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的查询请求时,从存储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即从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以及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进行查找,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较佳地,在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后,可以将其存储在本地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这样,后续如果需要获取相同的地理信息数据,则无需再与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进行交互,降低获取信息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通过建立基于授权的访问控制模式,实现国家的信息安全保障。
较佳地,该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显示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解析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或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输出的查询请求响应,显示解析的查询请求响应中包含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下面举一具体实施例,以用户查询数据融合系统为例,对本发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的应用进行详细描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查询数据融合系统流程示意图。参见图7,该流程包括:
步骤701,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接收查询请求,对发送查询请求的用户进行权限认证;
本步骤中,查询请求中封装有被查询者的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以及查询者的权限认证信息。假设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对发送查询请求的用户的权限认证通过。
步骤702,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获取查询请求中封装的被查询者身份信息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本步骤中,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存储有以各人员信息为标识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即在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设置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以各人员信息为标识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每一人员信息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有该人员在各时间段对应的活动轨迹信息。例如,在某时间段的交通监控信息、进入大厦的监控录像信息以及通过手机定位的位置信息等。
步骤703,确定查询请求来自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将获取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返回;
本步骤中,如果查询请求是来自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获取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有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以及未设置有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如果查询请求是来自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则从获取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删除设置有访问权限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将删除后得到的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
步骤704,在用户本地存储查询请求响应并进行显示;
本步骤中,用于可以将查询得到的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在本地磁盘,并将存储的信息进行显示,以供用户作进一步处理。
步骤705,根据用户的选择,将用户选择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对应的地点信息在地图上定位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方式,能够将城市的基础电子地图与人口、机构和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展现在地理空间上,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集成,为城市提供可视化的决策分析和数据共享服务。例如,通过整合测绘数据、网络地图数据以及快采数据(遥感、车载、RFID、音视频等数据),满足政府、企业、公众等不同层面的服务及管理需求。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按照预先设置的数据格式,对导入的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基于地理信息,将各种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关联,从而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进一步地,由于实现了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各节点之间的地理信息的数据冗余,降低数据维护成本;而且,由于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一站式”网络服务以及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且用户在使用不同节点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时,无需在客户端浏览器中分别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操作简单。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信息交换平台单元以及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其中,
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地理信息数据分类表,对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到地理信息数据分类表中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信息交换平台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更新周期,读取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各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将读取的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预先设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将进行格式转换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
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用于提取从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输出的地理信息数据中包含的人员信息,再从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输出的各地理信息数据中,获取与该人员信息对应的活动轨迹信息,设置人员信息的访问权限,构建包含访问权限与人员活动轨迹信息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并为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设置人员信息标识,存储设置人员信息标识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以及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其中,
所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用于接收查询请求,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存储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将获取的未包含访问权限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并将封装的查询请求响应输出;
所述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用于接收查询请求,在通过对查询请求的认证后,查询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中存储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查询请求对应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将获取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封装在查询请求响应中,并将封装的查询请求响应输出,其中,
所述信息交换平台单元包括:链接模块、安全校验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以及调用模块,其中,
链接模块,分别与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的各地理信息数据库连接,存储地理信息数据接口单元中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链接信息;按照预先设置的更新周期,根据存储的链接信息,从链接信息链接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
安全校验模块,用于对从链接模块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并将经过安全校验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
数据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自安全校验模块输出的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预先设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至调用模块;
调用模块,用于根据链接模块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类型信息以及链接信息,对各地理信息数据库所公开的相关组件,设置接口代码,生成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相关组件功能进行调用的调用接口;通过生成的调用接口,将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输出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换平台单元进一步包括:
融合服务调用模块,用于从调用模块中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对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存储,并将融合处理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出至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接口包括:数据服务调用接口、功能服务调用接口以及地图应用程序调用接口,其中,
数据服务调用接口用于提供影像地图服务、矢量地图服务、三维地图服务以及资源图层服务;
功能服务调用接口用于提供空间分析服务、路径分析服务、缓冲区分析服务以及数据编辑服务;
地图应用程序调用接口用于提供人员信息服务、交管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以及其它资源信息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格式包括:地理标识语言格式、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以及超文本标记语言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应用前置机单元包括:数据应用管理模块、信息应用管理模块以及数据中心模块,其中,
数据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对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数据应用进行管理;
信息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对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中的信息应用进行管理;
数据中心模块,用于存储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与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以及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进行融合地理信息数据交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查询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连接到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时,检测客户端浏览器的插件安装情况,并与客户端浏览器协商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参数;
所述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参数包括: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提供的服务基本描述信息、服务元数据参数、功能内容信息、可接受的请求参数相关的功能描述参数、以及与地理信息数据相关的地理元数据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解析公众地理信息平台单元或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单元输出的查询请求响应,显示解析的查询请求响应中包含的融合地理信息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人员数据库、机构数据库、地图联网服务数据库、消防数据库、交管数据库、视频监控数据库以及路线导航服务数据库;并预先为每一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设置关键词库。
CN201310470568.5A 2013-10-10 2013-10-10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Active CN103530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0568.5A CN103530354B (zh) 2013-10-10 2013-10-10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0568.5A CN103530354B (zh) 2013-10-10 2013-10-10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0354A CN103530354A (zh) 2014-01-22
CN103530354B true CN103530354B (zh) 2017-01-18

Family

ID=4993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0568.5A Active CN103530354B (zh) 2013-10-10 2013-10-10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30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7270B (zh) * 2014-05-12 2017-04-19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原子单元投递与部署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83953B (zh) * 2014-09-30 2017-08-11 清华大学 一种位置信息共享系统及共享方法
CN104243612B (zh) * 2014-10-08 2017-07-18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一种水利建设人员安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025255B (zh) * 2015-01-07 2018-01-19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管理视频处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6470216A (zh) * 2015-08-14 2017-03-01 江贻芳 一种基于信息共享、交互的内容管理系统
CN105262993A (zh) * 2015-10-13 2016-01-20 郭裴哲 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政务管理系统
CN106610958A (zh) * 2015-10-21 2017-05-03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CN106610963A (zh) * 2015-10-21 2017-05-03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多源信息处理系统
CN105912542A (zh) * 2015-12-11 2016-08-31 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 一种烟叶种植大田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CN106202447B (zh) * 2016-07-15 2019-10-01 西安测绘研究所 一种具备生产与管理一体化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
CN106354863A (zh) * 2016-09-06 2017-01-25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407396A (zh) * 2016-09-20 2017-02-1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森林生态观测站大数据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547853B (zh) * 2016-10-19 2020-04-28 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一张图的林业大数据建设方法
CN107103025B (zh) * 2017-01-05 2020-08-14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平台
CN106886598A (zh) * 2017-02-27 2017-06-23 成都朵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山林养殖地理信息数据整理系统
CN106970953B (zh) * 2017-03-10 2019-12-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建设管控方法及其平台
CN107122415B (zh) * 2017-03-31 2018-06-29 江苏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名地址库数据融合集成的系统
CN107895040A (zh) * 2017-11-30 2018-04-10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基于网络众筹和用户自助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及应用方法
CN108304485B (zh) * 2017-12-29 2020-08-25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 政务数据图形化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040294B (zh) * 2018-08-29 2021-09-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三维仿真监控的异构系统标准化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885775B (zh) * 2019-03-05 2020-03-17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一种实现生态环境空间大数据集成共享的方法
CN110598072B (zh) * 2019-09-24 2022-03-01 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特征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1475595A (zh) * 2020-04-02 2020-07-31 湖南赛吉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地理信息共享系统
CN111611291A (zh) * 2020-04-14 2020-09-01 陕西天泽中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的融合共享及识别系统
CN111597289B (zh) * 2020-05-20 2022-06-21 福建省伟志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分布式施工点进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797105B (zh) * 2020-06-15 2022-06-07 经纬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遥感信息节点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970162B (zh) * 2020-10-26 2021-02-02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融合架构下的异构gis平台服务中控系统
CN113159698B (zh) * 2020-12-14 2022-06-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 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
CN113961563A (zh) * 2021-10-29 2022-01-21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源环境大数据的智能关联融合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7824B1 (en) * 2001-03-20 2005-01-25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Location visit detail services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1706809A (zh) * 2009-11-17 2010-05-12 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多源地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46187A (zh) * 2010-10-13 2012-05-09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信息关联方法及关联装置
CN102567492A (zh) * 2011-12-22 2012-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海陆矢量地图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7824B1 (en) * 2001-03-20 2005-01-25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Location visit detail services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1706809A (zh) * 2009-11-17 2010-05-12 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多源地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46187A (zh) * 2010-10-13 2012-05-09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信息关联方法及关联装置
CN102567492A (zh) * 2011-12-22 2012-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海陆矢量地图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公安情报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邢轶清;《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090215;第2009年卷(第2期);第5,22-25,50-5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0354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0354B (zh) 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CN109977182B (zh) 一种基于cim的城市信息系统
CN108964996B (zh) 城乡一体化信息栅格系统及基于其的信息共享方法
CN105023188B (zh) 一种基于云数据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共享系统
CN105022769A (zh) 一种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交互系统及其方法
CN102054025B (zh) 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295092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民生服务移动应用平台系统
CN110335187A (zh) 一种智慧城市操作系统
CN104200402A (zh) 一种电网多个数据源的源数据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2999850B (zh) 智慧服务商店的应用方法
CN101908165A (zh) 一种基于gis的产业集群信息集成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6470216A (zh) 一种基于信息共享、交互的内容管理系统
CN103324629B (zh)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的语义传感器网络系统及语义传感方法
CN107894990A (zh) 一种城市通用功能平台
CN101639852A (zh) 一种分布式地学数据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12148708B (zh) 面向电网规划的可视化应用系统
CN105005839A (zh) 一种城市管理gps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00331A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电网模型拼接方法及系统
KR102150280B1 (ko) 도시 하천 관리를 위한 연계 플랫폼
CN113704567A (zh)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物联网数据资源池及设备
CN102063666A (zh) 一种用于水利信息集成及数据综合处理的平台系统
CN111209323A (zh) 一种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处理系统
CN105912542A (zh) 一种烟叶种植大田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CN112148717A (zh) 一种用于城市级数据中台的数据资源管理系统
CN104391892A (zh) 一种基于元数据驱动的地产信息访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