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7321B -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7321B
CN103517321B CN201210214207.XA CN201210214207A CN103517321B CN 103517321 B CN103517321 B CN 103517321B CN 201210214207 A CN201210214207 A CN 201210214207A CN 103517321 B CN103517321 B CN 103517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channel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42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7321A (zh
Inventor
袁芝
胡宏林
尹菲
王海峰
郦振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2102142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7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7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7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7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73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通过侦听传感网内信息,收集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将干扰信息上报到基站;基站通过上报的干扰信息计算并判断该传感网的干扰等级,并结合传感网周边网络覆盖的信息,制定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当传感网区域的干扰等级达到信道捷变要求时,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网关或者协调器开始执行信道扫描和信道捷变操作;信道捷变的请求包含了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本发明设定了干扰等级和扫描信道参考列表,剔除了重叠的邻居信道的扫描,减小了信道扫描的持续时间,保证了准确的信道更换决定。

Description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抑制干扰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网络技术,可以将大量简单的节点大冗余地随机部署在某个地区;节点之间通过自组织组网,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复杂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网内处理,从而获得详尽而准确的信息并传送给后台骨干网服务器或者相关观测者。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应用范围广,例如,野生生物栖息地的监测,医院紧急医疗救护和卫生监测,森林火灾探测和跟踪,交通监控等等。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IEEE 802.15.4的标准使用2.4G的公共频段(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ISM),该ISM频段不仅被应用于基于不同标准的无线网络(如:基于IEEE 802.15.4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络(LRWPAN),基于IEEE802.11b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基于IEEE 802.15.3高速率无线数据个域网(WDPAN)和蓝牙(Bluetooth)等),还被用于家电,如微波炉等。无线信道所具备的开发共享特征决定了工作在同一频段的多酚无线网络之间相互干扰。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线传感网的大量使用,在同一区域或者同一个小区,同时覆盖着各种各样使用ISM频段的无线网络,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干扰问题将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传感网的性能(如:吞吐量,实时性),甚至影响传感网的可用性。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家居坏境下或者高层建筑内,很多传感节点被分布在不同的房间并组网构建成不同的传感网个域网(PANs);在家居坏境下或者高层建筑内还同时覆盖着其他网络,如无线局域网WLAN(圆圈范围)。如果WLAN工作在相同的频率带宽,传感网PAN1的传输质量将受到WLAN的干扰下降,因为802.11b系统使用的传输功率大于传感网的传输功率。一般情况下,802.11b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范围是100米,而802.15.4的传感网传输范围是10米,因此传感网易受到例如无线局域网等其他网络的干扰,导致传输质量及网络性能下降,甚至中断传感网的网络连接。
在无线网络中,要保障多网共存环境下传感网的性能,其中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利用多网共享频谱资源的共存技术降低各个网络之间的干扰。目前,解决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时分多址接入(TDMA);2、信道分配;3、信道捷变;其中信道捷变是个有效的解决干扰的方法,其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信道检测和干扰抑制。在传统的无线传感网中,信道检测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Zhou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无线电干扰检测(RID)方法,该方法可以用来检测传感器网络的干扰。该方法能通过节点发送测试帧给干扰节点来判断是否受到干扰,但是不能用来检测受到其他网络的干扰,只能检测网内干扰。第二种方法是Won等人提出的一个基于信号强度(RSSI)的能量发现扫描算法,当RSSI值高于一个阀值时,即认为节点受到了干扰。第三种方法是Kim提出的一种通过发送ACK/NACK帧的干扰检测方法;在一定时间内,发送端没有收到接收端发来的ACK帧时,即确定接收端受到干扰,并汇报NACK帧。在传统的无线传感网中,干扰抑制的方法也有很多,如M.S.Kang提出的一种基于伪随机干扰抑制的方法,该方法令所有的设备根据一个伪随机序列同时切换到下一个信道来避免干扰。此外,一种分布式多信道MAC干扰抑制协议的提出,使传统的单信道ZigBee网络得到了性能上的改变,如分布式、自适应能力、信道多样性等。
综上所述,所有传统的算法的重点均放在干扰检测和避免干扰的过程,没有讨论节点上报干扰的方法。在基于IEEE802.15.4的传感网中,如何高效地低能耗地实现干扰报告及干扰抑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在ZigBee协议中,关于如何收集干扰,汇报干扰描述很少。在传统传感器网络中,每个传感网路由节点或者协调器负责跟踪与邻居节点传输失败次数及失败率,并且保存网络信息路(NIB)用于记录网络传输过程中总的尝试传输次数。一旦总的尝试传输次数超过20次,同时网络传输失败率达到25%,则传感节点可能受到干扰。因此,传感节点采取以下步骤上报干扰,如图2所示:
1)传感节点上报干扰情况给他的父节点直至到网关或者网络协调器;
2)网关或者网络协调器发送能量检测扫描请求给网内所有的路由节点,要求所有路由节点扫描信道,并将扫描结果汇报给网关或者网络协调器;
3)网络协调器根据路由节点反馈的能量扫描信息,选择一个信道质量最好的并且没有被其他个域网PAN使用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进行信道捷变。
在无线传感网中,当网关或网络协调器决定信道捷变后,需要发送该请求到所有传感路由节点并要求所有传感路由节点扫描所有信道以获得全局信道信息。在一个相对密集的传感网区域,由于外网占用相应信道造成干扰时,不是单单一个传感节点受到干扰,而是多个甚至上百个传感节点都受到干扰。以上这些情况下,在同一区域内,节点重复上报干扰事件与扫描所有信道都使节点的能源消耗及信令开销大大增加,故增加了网络负担,缩短了网络周期。因此,如何有效并快速地发现干扰,汇报干扰和抑制干扰是异构网络融合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用于解决异构网融合中有效并快速地发现干扰,汇报干扰和抑制干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移动终端通过侦听传感网内信息,收集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将干扰信息上报到基站;
步骤二,基站通过上报的干扰信息计算并判断该传感网的干扰等级,并结合所述传感网周边网络覆盖的信息,制定所述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
步骤三,当所述传感网区域的干扰等级达到信道捷变要求时,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网关或者协调器开始执行信道扫描和信道捷变操作;所述信道捷变的请求包含了所述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的详细实现过程为:
1)移动终端使用最大发射功率Pmax广播Beacon消息表明自身身份,并等待设定的时间;所述Beacon消息包括移动终端的身份和移动终端接收信息的截止时间;
2)移动终端的邻居节点收到所述Beacon消息后,检查自身的干扰报告及自身子节点上报的干扰报告;如果还有自身子节点的干扰报告没有汇报,则未汇报干扰报告的传感节点发送自身的干扰报告给移动终端;所述干扰报告包含受干扰的节点数目;
3)移动终端计算收到邻居节点发送来的干扰报告中受干扰的传感节点的总数目Ninterference-UE
4)移动终端将收集来的干扰报告中的干扰信息发送给基站;其中,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传感节点的PAN ID,工作信道,NinterferenceUE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如果邻居节点发送干扰报告给移动终端后,又从自身的子节点收到干扰报告,那么邻居节点根据移动终端接收信息的截止时间来决定是否发送这个报告给移动终端。
优选地,步骤一中,如果一个传感节点收到多个移动终端发出收集干扰信息的信标,那么该传感节点随机选择一个移动终端来报告干扰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实现过程为:如果所述干扰等级达到或者超过预定的阀值Lth,所述阀值Lth为信道捷变的干扰等级,则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
优选地,所述干扰信息的信令包含所述传感网的PAN ID、工作信道信息、受干扰的传感节点的数目。
优选地,所述信道捷变请求的信令还包括所述传感网的PAN ID。
优选地,所述干扰信息包括受到干扰的传感网节点数目或比例、干扰区域位置和干扰区域业务情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避免了跟网关或者协调器之间的重复信息传输,显著减小了中继传感节点的能量消耗、信令传输以及延时;同时利用扫描信道参考列表使得传感节点不会扫描所有的无线传感网信道,剔除了重叠的邻居信道,减小了信道扫描的持续时间,保证了准确的信道更换决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所述的异构网络融合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传统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抑制方法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中的干扰检测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中的干扰抑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用以保证传感网的数据传输。本发明可应用于蜂窝网与无线传感器自组织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s)的异构网络系统。该方法的主要内容为:在蜂窝网与传感网融合的架构下,引入移动终端有助于在蜂窝网协助下,提高传感网的性能。在此融合网络架构下,移动终端进入传感网区域,如何对传感网进行干扰收集及干扰报告,基站如何辅助网关实现干扰抑制,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结合图1所示场景,对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说明,其中假设图1所示的异构网络具有以下特性:
1)基站(BS)维护传感网中的每个PAN的干扰状态。
2)移动终端(UE)位于传感网区域内。
3)移动终端(UE)是静止或者几乎静止的,并有足够的内存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当移动终端(UE)进入传感网区域时,它可以侦听到传感网的通道;如果UE在空闲模式下,其无线传感器网络端口可以被基站或者自身的传感器激活;激活后,移动终端(UE)可以收集传感网节点检测到的数据,并转发到基站。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的主要内容为:
首先,定义了一个重要参数——信道捷变的干扰等级。该信道捷变的干扰等级是描述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系统中,一方面,传感网网关要周期性地向基站汇报自身当前的干扰信息;另一方面,移动终端通过侦听传感网内信息,收集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上报到基站;基站根据收集上来的干扰信息判定该传感网的干扰等级,并根据所述干扰等级决定是否发送信道捷变的信令给该传感网网关或者协调器;其中所述干扰信息包括受到干扰的传感网节点数目或比例,干扰区域位置,干扰区域业务情况等。
其次,定义了另外一个重要参数——信道扫描参考列表。该信道扫描参考列表是描述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系统中,基站通过发送信道扫描参考列表给网关或者协调器来辅助受干扰的传感网进行针对性的信道扫描,降低由于不必要的信道扫描带来的能量消耗。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少传感网之间的能量消耗及信令消耗,延长传感网的生命周期,增加能量使用效率,而且避免了由于服务中断造成的数据及业务丢失,降低路由重建中的能量损耗和不必要的信令交互,进一步延长传感网的生命周期,增加能量使用效率。
最后,所述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的实现过程为:
S11,移动终端通过侦听传感网内信息,收集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将干扰信息上报到基站。此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1)移动终端(UE)使用最大发射功率Pmax广播Beacon消息表明自身身份,并等待设定的时间;所述Beacon消息包括UE的身份和UE接收信息的截止时间;
2)UE的邻居节点收到所述Beacon消息后,检查自身的干扰报告及自身子节点上报来的干扰报告;如果还有自身子节点的干扰报告没有汇报,则未汇报干扰报告的传感节点发送自身的干扰报告给移动终端(UE);所述干扰报告中包含受干扰的节点数目;
3)UE计算收到邻居节点发送来的干扰报告中受干扰的传感节点的总数目Ninterference-UE
4)UE将收集来的干扰信息(即干扰报告中的信息)发送给基站;其中,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传感节点的PAN ID,工作信道,Ninterference-UE等。
如果邻居节点发送干扰报告给移动终端后,又从自身的子节点收到干扰报告,那么邻居节点根据移动终端UE接收信息的截止时间来决定是否发送这个报告给移动终端UE。如果一个传感节点收到多个移动终端发出收集干扰信息的信标,那么该传感节点会随机选择一个移动终端UE来报告干扰信息,这样避免了干扰信息的重复汇报。
S12,基站通过上报的干扰信息计算并判断该传感网的干扰等级,并结合该传感网周边网络覆盖的信息,制定该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也称信道扫描参考列表)。此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所述上报的干扰信息包括UE上报的干扰信息、网关上报的干扰信息和对应区域的相关业务信息;即基站根据收集的移动终端上报的干扰信息、网关上报的干扰信息和对应区域的相关业务信息,计算并判定传感网的干扰等级Linterference
传感网网关在组网完成以后,将其PAN ID和工作信道信息发送给基站(BS)。根据这些信息,基站可以获取传感网PAN重叠或者相邻的PANs,然后建立该PAN的信道扫描参考列表来避免不必要的信道扫描,同时维护传感网的干扰等级。
S13,当该传感网区域的干扰等级达到信道捷变要求时,基站下发相关信道扫描参考列表给网关或者网络协调器。此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如果所述干扰等级Linterference达到或者超过预定的阀值Lth(此阀值Lth即为信道捷变的干扰等级),则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网关或者协调器开始执行信道扫描和信道捷变操作;其中,所述信道捷变的请求包含了基站提供的信道扫描参考列表。
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收集并汇报干扰信息,通过基站(Base Station,BS)提供信道扫描参考列表,使得传感节点根据该信道扫描参考列表进行针对性扫描。本发明通过实现信道捷变来抑制干扰,实现了网络业务传输的持续。
本发明考虑的适用场景是在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城市热点地区,及传感网及蜂窝网覆盖相对密集区域。在该区域中,有大量的传感节点和大量成为移动网关的移动终端存在,并且在该区域中,传感网具有负载大,业务量大等特点。因此,本发明能更好的完成传感网节点干扰收集与干扰抑制功能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传感网的业务丢失及能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该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干扰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如表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干扰信息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式。
表1:干扰信息表
所述受干扰的传感节点数目Ninterference由两部分组成:由网关上报的受干扰的传感节点数目Ninterference-GW与由移动终端上报的受干扰的传感节点数目Ninterference-U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Ninterference=Ninterference-GW+Ninterference-UE。本发明中由移动终端上报的受干扰的传感节点数目是指总和Ninterference,即Ninterference-UE=Ninterference;因为受干扰节点数可能由不同的移动终端收集汇报给基站。
所述传感网的信道捷变的干扰等级的相关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元素:受干扰的传感节点数目Ninterference或比例、及服务类型Sservices;所述服务类型Sservices可以为实时或非实时业务等。传感网的干扰等级Linterference可以采用如下公式所达:Linterference=F(Ninterference,Sservices)。本发明所述的传感网的干扰等级Linterference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式。
所述信道扫描参考列表的一种实现方式如表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信道扫描参考列表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式。
表2:信道扫描参考列表(n<=16)
GWID PANID 信道1 信道2 ....... 信道n
表2中,PAN ID是传感网个域网的标识,它定义为PAN的ID;信道1至信道n (n<16)是指没有被周边传感网PANs使用的信道,信道1至信道n即构成了该传感网个域网的信道扫描参考列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在实现过程中的一种蜂窝网端信令格式,如下所示:
首先,移动终端UE通过蜂窝网络链路向基站汇报其收集的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该汇报干扰信息的信令格式可参照表3所示,包含该传感网的PAN ID、工作信道信息、受干扰的传感节点的数目等信息,但不限于表3所述的参数内容。
表3:汇报干扰信息的信令
其次,基站通过蜂窝网络链路下发信道捷变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该信道捷变请求的信令格式可参照表4所示,包含PAN ID和信道扫描参考列表。
表4:信道捷变请求的信令
情形一:
在传统传感器网络中,每个传感网路由节点或者协调器负责跟踪与邻居节点传输失败次数及失败率,并且保存网络信息路(NIB)用于记录总的尝试传输次数。一旦总的尝试传输次数超过20,如果网络传输失败率达到25%,传感节点可能受到干扰。受干扰节点发送该干扰信息给他的父节点,直至网关或者协调器收到该报告,移动终端UE侦听到该干扰报告消息。
情形二:
移动终端位于传感网区域内,检测到传感网工作信道质量低于预定义的阈值Qth。
不论上述两种情形的任何一种情形出现,均可采取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来消除干扰,具体实现过程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
S21,移动终端(UE)使用最大发射功率Pmax广播Beacon消息表明自身身份,并等待设定的时间;所述Beacon消息包括UE的身份和接收信息的截止时间;
S22,UE的邻居节点收到所述Beacon消息后,检查自身的干扰报告及自身子节点上报来的干扰报告;如果还有自身子节点的干扰报告没有汇报,则未汇报干扰报告的传感节点发送自身的干扰报告给移动终端(UE);所述干扰报告中包含受干扰的节点数目;
S23,UE计算收到邻居节点发送来的干扰报告中受干扰的传感节点的数目Ninterference-UE
S24,UE将收集来的干扰信息(即干扰报告中的信息)发送给基站;其中,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传感节点的PAN ID,工作信道,Ninterference-UE等;
S25,基站根据收集的移动终端上报的干扰信息,网关上报的干扰信息和对应区域的相关业务信息,计算并判定传感网的干扰等级Linterference;如果该干扰等级Linterference达到或者超过预定的阀值Lth(此阀值Lth即为信道捷变的干扰等级),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所述信道捷变的请求信令中包含了基站提供的信道扫描参考列表。
S26,网关或者协调器开始执行信道扫描和信道捷变操作。
在该异构网络架构下,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具有蜂窝网络和传感网络的双模通信模式的手机,传感节点通过手机移动网关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手机网络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监测环境和对象的信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是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移动终端辅助收集干扰报告和干扰消除方法,其效果与无线传感网的节点密集度、移动终端与附近传感节点的距离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密集的传感网区域,移动终端可以收集更多来自受干扰传感节点的干扰报告信息,然后移动终端迅速由蜂窝网链路将干扰报告信息发送给基站,以便基站可以快速地做出信道捷变的决定。
本发明相对传统做法(由节点一跳一跳地向网络协调器发送干扰报告)减小了传输延迟和能量消耗。但是如果在一个稀疏的传感网区域,在移动终端的传输范围内它只能收集较少的干扰报告,这个方法的效果则不会很明显。因此,本发明更适用于密集的传感网区域。
本发明一方面利用移动终端收集来自受干扰传感节点的干扰报告信息,然后立即由蜂窝网链路发送给基站,可以避免跟网关或者协调器之间的重复信息传输,显著减小中继传感节点的能量消耗,大大减小信令传输和延时,同时提高网络的生存期和通信质量。
另一方面利用网关或者协调器直接从基站得到参考扫描信道表,传感节点不会扫描所有的无线传感网信道,剔除了那些重叠的邻居PAN信道。本发明可以避免对相重叠个域网信道的不必要的信道扫描,相对于传统方法要求所有路由器进行能量扫描以得到整个PAN的全局信道信息,导致完全中断这期间的正常通信和大量能量的消耗,本发明则节省了大量能量,而且减小了信道扫描的持续时间;同时,受干扰环境的全局信息保证了准确的信道更换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移动终端通过侦听传感网内信息,收集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将干扰信息上报到基站;
所述步骤一的详细实现过程为:
1)移动终端使用最大发射功率Pmax广播Beacon消息表明自身身份,并等待设定的时间;所述Beacon消息包括移动终端的身份和移动终端接收信息的截止时间;
2)移动终端的邻居节点收到所述Beacon消息后,检查自身的干扰报告及自身子节点上报的干扰报告;如果还有自身子节点的干扰报告没有汇报,则未汇报干扰报告的传感节点发送自身的干扰报告给移动终端;所述干扰报告包含受干扰的节点数目;
3)移动终端计算收到邻居节点发送来的干扰报告中受干扰的传感节点的总数目Ninterference-UE
4)移动终端将收集来的干扰报告中的干扰信息发送给基站;其中,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传感节点的PAN ID,工作信道,Ninterference-UE
步骤二,基站通过上报的干扰信息计算并判断该传感网的干扰等级,并结合所述传感网周边网络覆盖的信息,制定所述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
步骤三,当所述传感网区域的干扰等级达到信道捷变要求时,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网关或者协调器开始执行信道扫描和信道捷变操作;所述信道捷变的请求包含了所述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如果邻居节点发送干扰报告给移动终端后,又从自身的子节点收到干扰报告,那么邻居节点根据移动终端接收信息的截止时间来决定是否发送这个报告给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如果一个传感节点收到多个移动终端发出收集干扰信息的信标,那么该传感节点随机选择一个移动终端来报告干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实现过程为:如果所述干扰等级达到或者超过预定的阀值Lth,所述阀值Lth为信道捷变的干扰等级,则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息的信令包含所述传感网的PAN ID、工作信道信息、受干扰的传感节点的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捷变请求的信令还包括所述传感网的PAN I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息包括受到干扰的传感网节点数目或比例、干扰区域位置和干扰区域业务情况。
CN201210214207.XA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7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207.XA CN103517321B (zh)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207.XA CN103517321B (zh)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7321A CN103517321A (zh) 2014-01-15
CN103517321B true CN103517321B (zh) 2018-05-04

Family

ID=49899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42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7321B (zh) 2012-06-26 2012-06-26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73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443A (zh) * 2014-04-25 2015-1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干扰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US9998501B2 (en) * 2014-12-02 2018-06-12 Netgear, Inc. Sensor gateway
CN105979600A (zh) * 2016-05-13 2016-09-28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信道的选取方法及系统
CN107770808A (zh) * 2016-08-19 2018-03-0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55208A (zh) * 2017-05-22 2017-09-12 燕山大学 基于信道优先级排序的ZigBee抗干扰方法
US10791560B2 (en) * 2017-09-28 2020-09-29 Intel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and adaptive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US10637718B2 (en) * 2017-12-27 2020-04-28 Ademc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perative network management
CN108307485B (zh) * 2018-01-31 2021-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84413B (zh) * 2020-12-01 2024-05-28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调整方法、装置、网关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97626B1 (en) 2023-01-08 2024-05-28 Hanshow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dynamic adjusting timing between adjacent networks in synchronized networks and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CN115802477B (zh) * 2023-01-08 2023-06-09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网络的相邻网络间时序动态调整方法和电子价签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6834A (zh) * 2005-09-01 2009-01-28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用于无线接入点中的信道捷变的改进型方法
CN101502156A (zh) * 2005-04-08 2009-08-05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网状网络中统合无缝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026275A (zh) * 2010-12-20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锚定载波协调方法与装置
CN102487536A (zh) * 2010-12-02 2012-06-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2156A (zh) * 2005-04-08 2009-08-05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网状网络中统合无缝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356834A (zh) * 2005-09-01 2009-01-28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用于无线接入点中的信道捷变的改进型方法
CN102487536A (zh) * 2010-12-02 2012-06-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26275A (zh) * 2010-12-20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锚定载波协调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7321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7321B (zh)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
JP7030816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モビリティ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管理機構
Yau et al. Cognition-inspired 5G cellular networks: A review and the road ahead
De Domenico et al. A survey on MAC strategies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03209492B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036677A (zh) 使用波束成形和选择的无线电设备的移动性
Challoo et al.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of wireless technologies and co-existence of ZigBee, Bluetooth and Wi-Fi devices
Sultana et al. An overview of medium access control strategies for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JP578061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品質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ならびにチップ
CN10594073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4904259A (zh) 在存在强和/或高度变化的干扰的情况下获得测量的方法
CN107135055A (zh) 测量方法,csi‑rs资源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3108371A (zh) 单天线多信道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控制方法
CN110050482A (zh) 基于信号集灵活定义小区的方法
CN105101422A (zh) 信息的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4074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594068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8141803A (zh) 用于在wlan-lte聚合中进行测量报告的无线通信装置、网络节点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0594075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Badreddine et al. Broadcast strategies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CN110115095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Hu et al. A MAC protocol with mobility support in cognitive radio ad hoc networks: Protocol design and analysis
Salem et al.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in cognitive radio ad hoc networks
CN103327590B (zh) 确定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00018A (zh) 无线自组网络的频点处理方法及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