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1259B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1259B
CN103511259B CN201310068721.1A CN201310068721A CN103511259B CN 103511259 B CN103511259 B CN 103511259B CN 201310068721 A CN201310068721 A CN 201310068721A CN 103511259 B CN103511259 B CN 103511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plate
air jet
vane slot
venting channels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87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1259A (zh
Inventor
冯利伟
张�诚
喻继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87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1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1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1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喷气装置包括:形成有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的气缸;与气缸共同限定出腔室的上轴承和下轴承;喷气通道,喷气通道形成在气缸、上轴承和下轴承的至少一个上且与外部连通,且第二滑片槽通过形成在其上的喷气口与喷气通道连通;沿腔室内壁可滚动地设在腔室内的活塞;第一滑片;通过第二弹簧可移动地设在第二滑片槽内的第二滑片,其第一端伸入到腔室内且止抵活塞,第二滑片上形成有与喷气口连通的至少一条通气通道,第二滑片的高度小于气缸的高度的2/3。根据本发明的喷气装置的结构可靠、增焓效果明显且不会造成喷气口和吸气口及排气口的短时串气现象。

Description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中采用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和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旋转式压缩机中,为了达到较高的制热量,增加系统循环冷媒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用喷气装置来对气缸腔室内喷气以提高压缩效率。
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结构,主要应用领域有两个,一是T3工况压缩机喷液冷却排气,该结构在靠近排气口处的气缸壁上开喷液孔,其孔直径较小,一般为φ1,但无止逆结构;二是喷气增焓压缩机,应用于喷气增焓系统的结构,其结构形式较多,目前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喷气口在轴承上,依靠活塞运动,实现喷与不喷的转换,该类方案不需要逆止阀,但由于结构原因,同时喷气的喷气口截面积小,多个喷气口不能同时喷气,导致喷气量小,搭载系统喷气增焓效果不明显。
另外一类为喷气口在排气口附近,喷气口可在轴承上,也可在气缸上,但需要增加逆止阀,缺点是:余隙容积变大,能效下降,且对逆止阀要求高,逆止阀容易损坏,并且由于结构原因,喷气口同吸气口存在短暂的连通,造成短时串气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的结构可靠、增焓效果明显且不会造成喷气口和吸气口及排气口的短时串气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喷气装置的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形成为顶部和底部敞开的圆筒形,所述气缸上形成有吸气口和排气口,且所述气缸上形成有分别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且所述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之间具有预定角度;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的顶部和底部以与所述气缸共同限定出腔室;喷气通道,所述喷气通道形成在气缸、上轴承和下轴承的至少一个上且与所述气缸的外部连通,且所述第二滑片槽通过形成在其上的喷气口与所述喷气通道连通;活塞,所述活塞偏心地设在所述腔室内且沿所述腔室内壁可滚动;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通过第一弹簧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滑片槽内,且所述第一滑片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腔室内且止抵所述活塞;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滑片通过第二弹簧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且所述第二滑片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腔室内且止抵所述活塞,所述第二滑片上形成有与所述喷气口连通的至少一条通气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用于旋转式压缩机内时,通过设置有第二滑片槽和在其内滑动的第二滑片,在不影响压缩机对气体的循环压缩工作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喷气增焓的效果,且具有节能的优点。而且不需要提供传统需要的逆止阀,因此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小,对压缩机能效的影响不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喷气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二滑片的高度小于所述气缸的高度的2/3。由此,相比于传统的喷气装置,第二滑片与活塞和气缸配合后,被压缩气体仍能顺利通过,而被压缩气体不会因为增加了第二滑片而发生过压缩的问题。
所述第二滑片槽的中心线于与吸气结束角β和喷气结束角δ的夹角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其中所述吸气结束角β为所述活塞滚动至吸气结束位置时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之间沿逆时针的角度,其中所述吸气结束位置为所述活塞滚动刚超过吸气口的瞬间位置;所述喷气结束角δ为所述活塞滚动至喷气结束位置时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之间沿逆时针的角度,其中所述喷气结束位置被构造成当所述活塞滚动至该处时所述气缸内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力大约等于预设压力Pj。
所述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180度。
所述通气通道被构造成,所述通气通道的前端距离第二滑片的前端之间的长度L1不小于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吸气结束位置时所述第二滑片移动超出第二滑片槽的距离;所述通气通道的后端距离第二滑片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2不小于当所述第二滑片在第二滑片槽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其后端不超过所述第二滑片槽内喷气口的距离。由此,通过在第二滑片的前后两端不设置通气通道,可以解决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喷气口和吸气口、喷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短时串气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喷气通道形成在所述下轴承上,所述第二滑片上设有柱塞且所述柱塞的顶面与所述气缸的顶面平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后端,且所述L2=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槽向后延伸至气缸边缘且第二滑片槽的后端设有密封塞,其中所述弹簧止抵在所述密封塞和所述第二滑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后端具有第二圆弧形槽,其中所述弹簧止抵在所述第二圆弧形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滑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槽的高度与第二滑片高度大致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远离所述第一滑片的远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滑片靠近所述第一滑片的近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且所述近侧面上的通气通道的总通气面积小于所述远侧面上的通气通道的总通气面积。这样就可保证了在靠近第一滑片的近侧面的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可减轻近侧面上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所述通气通道在所述第二滑片的宽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滑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的上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滑片的上端面上形成的至少一条通气通道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滑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滑片的下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且所述下端面上的通气通道不与所述上端面上的通气通道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片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所述通气通道沿所述第二滑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通气通道的横截面积形成为矩形或圆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用于旋转式压缩机中时,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喷气口同吸气口短时间连通带来的短时串气问题,而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几乎没有增加,且自身具有止逆作用,这样对压缩机能效影响不大。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结构可靠性高,不容易损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偏心曲轴,所述偏心曲轴由所述驱动器驱动转动且下端穿过所述喷气装置的上轴承并伸入到所述腔室内以带动所述活塞滚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采用喷气装置,在不影响压缩机对气体的循环压缩工作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喷气增焓的效果,且具有节能的优点。而且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喷气口同吸气口短时间连通带来的短时串气问题,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几乎没有增加,且自身具有止逆作用,这样对压缩机能效影响不大。另外,结构可靠性高,不容易损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喷气通道形成在气缸上且与第二滑片槽的中心线之间具有预定角度α;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A-A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喷气通道形成在下轴承上;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B-B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喷气通道气缸上且位于第二滑片的后侧;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C-C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喷气通道形成在上轴承上;
图8是图7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D-D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滑片上方增加柱塞;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E-E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3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滑片上方增加柱塞;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F-F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滑片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G-G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5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滑片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喷气装置沿H-H的剖视图;
图17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活塞位于吸气结束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7b是图17a中所示的喷气装置的活塞在运动过程中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滑片位于其最大行程;
图17c是图17a中所示的喷气装置的活塞位于喷气结束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中第一滑片的示意图;
图19a-19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中第二滑片的一些示例的示意图,其中通气通道形成在第二滑片的远侧面上;
图20a-20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中第二滑片的另一些示例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滑片的高度小于气缸的高度且通气通道在第二滑片的宽度方向上贯穿第二滑片;
图21a-21d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中第二滑片的再一些示例的示意图,其中图21a-21b中的通气通道形成在第二滑片的上端面上,而21c-21d通气通道贯穿第二滑片的上下端面;
图22a-2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中第二滑片的另外一些示例的示意图,其中通气通道的后端距离第二滑片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2;
图23a-23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中第二滑片的又一些示例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滑片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附图标记:
1、气缸;10、腔室;11、吸气口;12、排气口;
13、第一滑片槽;130;第一圆弧形槽;
14、第二滑片槽;140、第二圆弧形槽;141、喷气口;142、密封塞;
21、上轴承;22、下轴承;3、喷气通道;31、喷气管;4、活塞;
5、第一滑片;6、第一弹簧;
7、第二滑片;70、通气通道;8、第二弹簧;9、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3c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包括:气缸1、上轴承21和下轴承22、喷气通道3、活塞4、第一滑片5和第二滑片7。
如图1-图16所示,气缸1形成为顶部和底部敞开的圆筒形,气缸1上形成有吸气口11和排气口12,且气缸1上形成有与其外部连通的喷气通道3、分别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一滑片槽13和第二滑片槽14,且第一滑片槽13和第二滑片槽14之间具有预定角度,第二滑片槽14通过形成在其上的喷气口141与喷气通道3连通。值得注意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滑片槽13和第二滑片槽14的“前端”为其朝向活塞4的方向,而“后端”为其远离活塞的方向。
上轴承21和下轴承22分别设在气缸1的顶部和底部以与气缸1共同限定出腔室10。
喷气通道3形成在气缸1、上轴承21和下轴承22的至少一个上且与气缸1的外部连通,且第二滑片槽14通过形成在其上的喷气口141与喷气通道3连通。进一步地,喷气通道3内设有喷气管31以将外部气体通过喷气管31送入喷气通道3内。可选地,当喷气通道3形成在气缸1上时,如图1、图9和图13所示,喷气通道3与第二滑片槽14的中心线之间具有预定角度α。当喷气通道3形成在上轴承21或下轴承22上时,可贯穿上轴承21或下轴承22上下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由此喷气管31的一端竖直地插入到上轴承21或下轴承22中。
活塞4偏心地设在腔室10内且沿腔室10内壁可滚动,由此活塞4与腔室10的周壁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的工作腔。
第一滑片5通过第一弹簧6可移动地设在第一滑片槽13内,且第一滑片5的第一端伸入到腔室10内且止抵活塞4。为了在第一滑片槽13内安装弹簧,在第一滑片槽13的后端形成有直径大于第一滑片槽13的宽度的第一圆弧形槽130。
第二滑片7通过第二弹簧8可移动地设在第二滑片槽14内,且第二滑片7的第一端伸入到腔室10内且止抵活塞4,第二滑片7上形成有与喷气口141连通的至少一条通气通道70。由此,相比于传统的喷气装置,第二滑片与活塞和气缸配合后,被压缩气体仍能顺利通过,而被压缩气体不会因为增加了第二滑片而发生过压缩的问题。
第二滑片7在第二滑片槽14内往复地前后滑动,且被构造成与活塞4及腔室10配合后仍允许被压缩气体顺利通过,以保证被压缩气体能够顺利从排气口12排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滑片5和第二滑片7的“前端”为其朝向活塞4的方向,而“后端”为其远离活塞的方向。
由此,第一滑片5在第一弹簧6的作用下,其前端与活塞4止抵而将所述月牙形的工作腔分隔成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大小随活塞4的运动而变化,由此腔室10内气体的压力随着这两个工作腔部分的大小而改变,从而完成了压缩机的循环压缩的工作过程。
在此过程中,外部气体从喷气管31被供入到喷气通道3,通过喷气口141进入到第二滑片7上的通气通道70内,然而通过第二滑片7在第二滑片槽14内前后滑动,将外部气体喷入到腔室10内从而增加了腔室10内的压缩空气量,进而使得喷气增焓的效果明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用于旋转式压缩机内时,通过设置有第二滑片槽14和在其内滑动的第二滑片7,在不影响压缩机对气体的循环压缩工作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喷气增焓的效果,且具有节能的优点。而且不需要提供传统需要的逆止阀,因此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小,对压缩机能效的影响不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片7的高度小于等于气缸1的高度的2/3。因此相比于传统的喷气装置,第二滑片与活塞和气缸配合后,被压缩气体仍能顺利通过,而被压缩气体不会因为增加了第二滑片而发生过压缩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滑片槽14的中心线于与吸气结束角β和喷气结束角δ的夹角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其中吸气结束角β为活塞4滚动至吸气结束位置时活塞4与气缸1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第一滑片槽13的中心线之间沿逆时针的角度,其中吸气结束位置为活塞4滚动刚超过吸气口11的瞬间位置。喷气结束角δ为活塞4滚动至喷气结束位置时活塞4与气缸1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第一滑片槽13的中心线之间沿逆时针的角度,其中喷气结束位置被构造成当活塞4滚动至该处时气缸1内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力大约等于预设压力Pj。其中,预设压力Pj为与喷气管31连通的搭载系统确认的喷气压力,也就是说,通过Pj可得出喷气结束角δ。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第一滑片槽13和第二滑片槽14之间的夹角Φ的范围可为5-180度。
可选地,在第二滑片7的前后两端可存在盲端,即在盲端处不设置通气通道70,如图1-图4、图7-图14所示。具体地,通气通道70被构造成,通气通道70的前端距离第二滑片7的前端之间的长度L1不小于当活塞4位于吸气结束位置时第二滑片7移动超出第二滑片槽14的距离。也就是说,如图17a所示,当活塞4位于吸气结束位置时,第二滑片7伸出在腔室10内的那部分长度L1没有通气通道70,这样可防止吸气口11与喷气口141之间的短时间的连通而导致的串气。
通气通道70的后端距离第二滑片7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2不小于当第二滑片7在第二滑片槽14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其后端不超过第二滑片槽14内喷气口141的距离。也就是说,当第二滑片7位于最大行程时,其前端没超过喷气口的那部分长度L2没有通气通道70,由此防止了喷气口141和排气口12的短时间连通而导致的串气。其中,第二滑片槽14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指的是当活塞4滚动至与气缸1的接触点的法线与第二滑片槽14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即如图17b所示。而通气通道70的后端不超过第二滑片槽14内喷气口141的距离,就是说,喷气口141位于通气通道70的后端的前方。
由此,通过在第二滑片7的前后两端不设置通气通道,可以解决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喷气口和吸气口、喷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短时串气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喷气口141位于第二滑片槽14的侧壁上,如图1-图4、图7-图14所示。此时,为了在第二滑片槽14内安装弹簧以使第二滑片7可移动地设在第二滑片槽14内,在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形成有直径大于第二滑片槽14的宽度的第二圆弧形槽140。
具体地,如图1-图2、图9-图10、以及图13-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喷气通道3形成在气缸1上,且喷气通道3与第二滑片槽14的中心线之间具有预定角度α,此时在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具有所述第二圆弧形槽140以便放置第二弹簧8,以使第二滑片7可移动地设在第二滑片槽14内。如图3-图4、以及图11-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喷气通道3形成在下轴承22上,喷气管31的一端竖直地插入到下轴承22内,此时在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具有所述第二圆弧形槽140以便第二滑片7可移动地设在第二滑片槽14内。另外,如图7-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喷气通道3形成在上轴承21上,喷气管31的一端竖直地插入到上轴承21内,此时在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具有所述第二圆弧形槽140以便第二滑片7可移动地设在第二滑片槽14内。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如图9-图12所示,喷气通道70形成在下轴承22上,第二滑片7上设有柱塞9且柱塞9的顶面与气缸1的顶面平齐。也就是说,第二滑片7的位置位于气缸1的下部且与下轴承22接触,由此防止压缩、排气过程中第二滑片产生垂直方向的抖动,且提高了制造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喷气口141位于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且上述通气通道70的后端距离第二滑片7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2=0,也就是说,通气通道70在第二滑片7上延伸至第二滑片7的后边缘处,如图22a、图22b和图23b-23c。这样,可使通气通道70可直接与位于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的喷气口141相连,从而将外部气体通过喷气管31送入喷气通道3内。
在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片槽14向后延伸至气缸1的边缘且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设有密封塞142,其中第二弹簧8止抵在密封塞142和第二滑片7之间,如图14所示。
如图3-图4、图13-图1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片槽14的高度与第二滑片7的高度大致相等。
下面对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滑片7上的通气通道70进行描述。
由于在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第二滑片7上靠近第一滑片5的近侧面比远离第一滑片5的远侧面受力大、摩擦严重,因此需要增大与第二滑片槽14的接触面积来减轻磨损。由此,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仅在第二滑片7远离第一滑片5的远侧面上形成至少一条通气通道70,如图19a-图19b所示,其中图19a示出的通气通道70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条,而图19b示出的通气通道70包括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条。当然,以上通气通道的数量只是作为示例说明而不作为限制,也就是说,在第二滑片7的同一侧面(远侧面或近侧面)上的通气通道的数量也可为三条或三条以上,只要与喷气口141连通即可。
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在远侧面和近侧面上均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70,而近侧面上的通气通道70的总通气面积少于远侧面上的通气通道70的总通气面积,图未示出,例如可通过调整在远侧面和近侧面上的通气通道70的条数实现,这样就可保证了在靠近第一滑片5的近侧面的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可减轻近侧面上的磨损。
其中,关于上述的“远侧面”和“近侧面”,当第二滑片7与第一滑片5的中心线之间在顺时针方向180度内时,如图1所示,远侧面就是第二滑片7的S1面。而当第二滑片7与第一滑片5之间在逆时针方向180度内时(图未示出),远侧面就相应地为第二滑片7的S2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通气通道70在第二滑片7的宽度方向上贯穿第二滑片7。所谓的宽度方向,就是与第二滑片7的移动方向(即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就是说,通气通道70贯穿第二滑片7的近侧面和远侧面,如图20a-20b中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的多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喷气口141设在第二滑片槽14的远离第一滑片5的侧面上,即与第二滑片7的远侧面相配合的一侧面上,由此,可使得喷气口141与第二滑片7上的通气通道70的流通面积最大化,从而保证了喷气量的最大化,图未示出。
如图21a-21b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二滑片7的上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70。如图21c-图21d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第二滑片7的上端面上形成的至少一条通气通道70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第二滑片7。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再一个示例中,也可在第二滑片7的下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70,且下端面上的通气通道70不与上端面上的通气通道70连通,图未示出。
如图22a-22b所示,通气通道70在第二滑片7上延伸至第二滑片7的后边缘处,这样当此种第二滑片7装配到气缸1内时,需要设置喷气口141在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即喷气口141位于气缸的边缘上,也就是说,喷气通道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片槽14的延伸方向相同地插入到气缸1内,以与第二滑片槽14连通。
如图23a-23c所示,第二滑片7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其中该横截面定义为由沿气缸轴向延伸的平面截出的截面,即该横截面垂直于第二滑片槽14的延伸方向,如图13-图16所示。优选地,通气通道沿所述第二滑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通气通道的横截面积形成为矩形(如图23b所示)或圆形(如图23c所示)。
虽然上面描述了第二滑片7的一些示例性的形状,然而,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滑片7的通气通道70的形状发生变化均属于本专利申请保护范围。另外,上述的喷气口和喷气通道的形状不限于本申请附图中所示,只要作用相同的其它形状的喷气口和喷气通道均应属于本专利申请保护范围。
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均为单气缸的喷气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气装置中的气缸还可为双气缸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将上述的具有单气缸的喷气装置中的各个结构和运动关系应用到具有双气缸的喷气装置中。因此,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气缸的喷气装置,在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考图1-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工作过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中,喷气通道3形成在气缸1上,且喷气通道3与第二滑片槽14的中心线之间具有预定角度α。第二滑片槽14的中心线于与吸气结束角β和喷气结束角δ的夹角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第二滑片7的高度小于等于气缸1的高度,且第二滑片7上的通气通道70沿前后方向延伸,但不限于其在远侧面、近侧面上或是贯穿远侧面和近侧面。
工作时,通过搭载系统确认喷气预设压力Pj,计算出喷气结束角δ。当活塞4滚动扫过吸气口11后到达吸气结束位置时,第二滑片7从第二滑片槽14中向前移动的距离超过L1而露出通气通道70。此时由于预设压力Pj大于腔室10内被压缩气体的压力P,而喷气管通过喷气口与通气通道连通,因此,外部气体通过通气通道70喷入到腔室10内,如图1所示。
然后活塞4在沿逆时针的滚动过程中,外部气体一直通过通气通道70向腔室10内部喷入气体,以增加腔室10内的压缩空气量,进而增加了腔室内的焓值。
直到活塞4滚动至喷气结束位置时,第二滑片7回到第二滑片槽14以使其前端露出腔室10内的部分的长度小于L2,此时通气通道70缩回至第二滑片槽14内,由此喷气结束。
而当活塞4再次运行到吸气结束位置时,下一个喷气循环开始。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喷气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当喷气通道3形成在下轴承22上且贯穿下轴承22上下延伸,喷气管31的一端竖直地插入到下轴承22中。此时,在气缸1的上表面形成弧形的喷气口141,如图3所示。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片槽14的高度与第二滑片7的高度大致相等。
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喷气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喷气口141位于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且上述通气通道70的后端距离第二滑片7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2=0,也就是说,第二滑片7为如图22a、图22b和图23b-23c示出的第二滑片,其中通气通道70在第二滑片7上延伸至第二滑片7的后边缘处。这样,可使通气通道70可直接与位于第二滑片槽14的后端的喷气口141相连,从而将外部气体通过喷气管31送入喷气通道3内。。
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四,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喷气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喷气通道3形成在上轴承21上且贯穿上轴承21上下延伸,喷气管31的一端竖直地插入到上轴承21中。此时,在气缸1的上表面形成弧形的喷气口141,如图7所示。
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五,
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喷气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滑片7上方增加柱塞9。
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六,
如图11和图1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二的喷气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滑片7上方增加柱塞9。
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二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七,
如图13和图1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喷气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滑片7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八,
如图15和图1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三的喷气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滑片7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三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用于旋转式喷气增焓压缩机和T3工况喷液冷却式旋转压缩机中,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喷气口同吸气口短时间连通带来的短时串气问题,而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几乎没有增加,且自身具有止逆作用,这样对压缩机能效影响不大。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气装置的结构可靠性高,不容易损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图未示出)、驱动器(图未示出)、喷气装置和偏心曲轴(图未示出),其中喷气装置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驱动器设在壳体内,偏心曲轴由驱动器驱动转动且下端穿过喷气装置的上轴承21并伸入到腔室10内以带动活塞4滚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采用喷气装置,在不影响压缩机对气体的循环压缩工作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喷气增焓的效果,且具有节能的优点。而且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喷气口同吸气口短时间连通带来的短时串气问题,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几乎没有增加,且自身具有止逆作用,这样对压缩机能效影响不大。另外,结构可靠性高,不容易损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其他构成例如驱动器和偏心曲轴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形成为顶部和底部敞开的圆筒形,所述气缸上形成有吸气口和排气口,且所述气缸上形成有分别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且所述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之间具有预定角度;
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的顶部和底部以与所述气缸共同限定出腔室;
喷气通道,所述喷气通道形成在气缸、上轴承和下轴承的至少一个上且与所述气缸的外部连通,且所述第二滑片槽通过形成在其上的喷气口与所述喷气通道连通;
活塞,所述活塞偏心地设在所述腔室内且沿所述腔室内壁可滚动;
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通过第一弹簧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滑片槽内,且所述第一滑片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腔室内且止抵所述活塞;
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滑片通过第二弹簧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且所述第二滑片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腔室内且止抵所述活塞,所述第二滑片上形成有与所述喷气口连通的至少一条通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的高度小于所述气缸的高度的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中心线在吸气结束角β和喷气结束角δ的夹角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其中
所述吸气结束角β为所述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活塞滚动至吸气结束位置时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之间沿逆时针的角度,其中所述吸气结束位置为所述活塞滚动刚超过吸气口的瞬间位置;
所述喷气结束角δ为所述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活塞滚动至喷气结束位置时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之间沿逆时针的角度,其中所述喷气结束位置被构造成当所述活塞滚动至该处时所述气缸内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力大约等于预设压力Pj。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被构造成,所述通气通道的前端距离第二滑片的前端之间的长度L1不小于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吸气结束位置时所述第二滑片移动超出第二滑片槽的距离;
所述通气通道的后端距离第二滑片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2不小于当所述第二滑片在第二滑片槽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通气通道的后端不超过所述第二滑片槽内喷气口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通道形成在所述下轴承上,所述第二滑片上设有柱塞且所述柱塞的顶面与所述气缸的顶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后端,且所述L2=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槽向后延伸至气缸边缘且第二滑片槽的后端设有密封塞,其中所述第二弹簧止抵在所述密封塞和所述第二滑片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后端具有第二圆弧形槽,其中所述第二弹簧止抵在所述第二圆弧形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滑片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槽的高度与第二滑片高度大致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远离所述第一滑片的远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靠近所述第一滑片的近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且所述近侧面上的通气通道的总通气面积小于所述远侧面上的通气通道的总通气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在所述第二滑片的宽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滑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的上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的上端面上形成的至少一条通气通道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滑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的下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通气通道,且所述下端面上的通气通道不与所述上端面上的通气通道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沿所述第二滑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通气通道的横截面积形成为矩形或圆形。
20.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壳体内;
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喷气装置;
偏心曲轴,所述偏心曲轴由所述驱动器驱动转动且下端穿过所述喷气装置的上轴承并伸入到所述腔室内以带动所述活塞滚动。
CN201310068721.1A 2013-03-04 2013-03-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Active CN103511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8721.1A CN103511259B (zh) 2013-03-04 2013-03-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8721.1A CN103511259B (zh) 2013-03-04 2013-03-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1259A CN103511259A (zh) 2014-01-15
CN103511259B true CN103511259B (zh) 2015-12-02

Family

ID=4989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8721.1A Active CN103511259B (zh) 2013-03-04 2013-03-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12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024B (zh) * 2015-04-22 2017-09-2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构
CN105004103A (zh) * 2015-07-07 2015-10-28 清华大学 一种带中间补气结构的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
CN107542659A (zh) * 2016-06-26 2018-01-05 魏亮 一种单转子补气增焓压缩机
CN105971879B (zh) * 2016-06-29 2018-06-05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转子压缩机及其滑片组件
CN106014986B (zh) * 2016-07-08 2018-08-10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7654376A (zh) * 2016-07-25 2018-02-02 清华大学 一种带中间补气结构的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及补气方法
CN110905809B (zh) * 2019-11-22 2024-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换热设备、流体机械及其运转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7088A (en) * 1985-03-01 1988-04-12 Daikin Kogyo Co., Ltd. Rotary compressor with oil relief passage
CN202132234U (zh) * 2011-06-21 2012-02-0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双滑片式旋转压缩机
CN102364107A (zh) * 2011-09-30 2012-02-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2280620U (zh) * 2011-09-14 2012-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压缩机
CN202579189U (zh) * 2011-11-17 2012-12-05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7088A (en) * 1985-03-01 1988-04-12 Daikin Kogyo Co., Ltd. Rotary compressor with oil relief passage
CN202132234U (zh) * 2011-06-21 2012-02-0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双滑片式旋转压缩机
CN202280620U (zh) * 2011-09-14 2012-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压缩机
CN102364107A (zh) * 2011-09-30 2012-02-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2579189U (zh) * 2011-11-17 2012-12-05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1259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1259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喷气装置
CN101968128B (zh) 大容量四通换向阀
CN105179020A (zh) 膨胀机械吸气控制装置
CN206000728U (zh) 压缩机单双缸切换装置及变容压缩机
CN103912500A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10905809B (zh) 泵体组件、换热设备、流体机械及其运转方法
CN104564690B (zh) 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9604251U (zh) 活塞限位结构、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CN201891872U (zh) 大容量四通换向阀
CN105114306A (zh) 旋转式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203796562U (zh) 旋转活塞型压缩机
US20160333881A1 (en) Hermetic compressor
CN212337638U (zh) 法兰结构及具有其的泵体组件
CN106122012B (zh) 压缩机单双缸切换装置及变容压缩机
CN104912808A (zh) 压缩机构及具有其的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
CN102392809A (zh) 基于马耳他十字机芯机构的容积式真空泵
US20230332600A1 (en) Flange and Pump Body Assembly with Same
CN112983816B (zh) 压缩机
CN212508808U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气缸及压缩机
CN203835464U (zh) 膨胀机械吸气控制装置
CN204941939U (zh) 旋转式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202914314U (zh) 多气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CN206477920U (zh) 一种带有滚动组件的耐磨活塞
CN113685352A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气缸及压缩机
CN109555695A (zh) 活塞限位结构、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Li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Cheng

Inventor after: Yu Jijiang

Inventor before: Feng Li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