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7377A -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 Google Patents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7377A
CN103507377A CN201310473214.6A CN201310473214A CN103507377A CN 103507377 A CN103507377 A CN 103507377A CN 201310473214 A CN201310473214 A CN 201310473214A CN 103507377 A CN103507377 A CN 103507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cds
loading plate
bogey
touch pad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32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7377B (zh
Inventor
成小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lo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ooyi Opto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ooyi Opto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ooyi Opto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732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7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7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7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7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7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液晶显示屏定位固定;步骤2、将触摸板预定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步骤3、点亮所述液晶显示屏;步骤4、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位置关系;步骤5、将触摸板贴合于液晶显示屏上。本发明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通过设置液晶显示屏点亮装置,使得在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过程中能清楚的观察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对位的精确度,有效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并通过设置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

Description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制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摸显示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带有显示功能的设备上。当使用者以手指或者导电物体接近或者触碰触摸显示屏表面时,通过触摸显示屏的内部电路或电容的变化从而感测到触摸位置,并进行响应。常见的触摸显示装置通常是将触摸板和液晶显示屏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可以触摸控制的液晶显示设置。
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触摸显示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触摸显示屏包括触摸板100、与触摸板贴合设置的液晶显示屏300,其中,所述触摸板100包括透明区域102及围绕于透明区域102外的遮挡区域104,所述液晶显示屏300包括显示区域302及围绕于显示区域302外的非显示区域304,所述透明区域102对应显示区域302设置。
现有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一般为,首先将液晶显示屏300定位固定,再将触摸板100于液晶显示屏300上方定位,然后进行贴合,该触摸板100与液晶显示屏300的贴合精度完全取决于对液晶显示屏300与触摸板100的定位精度,贴合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其制程简单,能有效提高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进而提高触摸显示屏的品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其结构简单,易操作,能有效保证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液晶显示屏定位固定;
步骤2、将触摸板预定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
步骤3、点亮所述液晶显示屏;
步骤4、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位置关系;
步骤5、将触摸板贴合于液晶显示屏上。
所述步骤1包括:提供第一承载装置,将液晶显示屏定位固定于该第一承载装置上;所述第一承载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设于第一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一导向板及设于第一承载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承载板相对于第一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对应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导向槽内。
所述步骤2包括:提供第二承载装置,将触摸板定位固定于该第二承载装置上,该第二承载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承载装置上方,并相对于该第一承载装置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二承载装置包括第二承载板、设于第二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二导向板及设于第二承载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承载板相对于第二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对应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与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步骤3包括:提供基座,该基座内设有电路板,将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屏电性连接,并通过电路板点亮该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步骤4包括:提供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该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均安装于基座上,且分别对应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设置,通过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进而实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位置关系的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一侧的第一调杆及设于第一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一复位装置,所述第一调杆安装于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安装于另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承载板一侧的第二调杆及设于第二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二复位装置;所述第二复位装置包括第二挡板及设于第二挡板与第二承载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包括:基座、滑动安装于基座上的第一承载装置、滑动安装于基座上且位于第一承载装置上方的第二承载装置及安装于基座上且分别对应第一承载装置与第二承载装置设置的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承载装置用于承载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二承载装置用于承载触摸板,所述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分别用于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及第二与第一承载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实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位置关系的调节,所述基座内设有电路板,用于点亮所述液晶显示屏,以便于观察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对位精度。
所述第一承载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设于第一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一导向板及设于第一承载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承载板相对于第一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对应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导向槽内。
所述第二承载装置包括第二承载板、设于第二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二导向板及设于第二承载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承载板相对于第二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对应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与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一侧的第一调杆及设于第一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一复位装置,所述第一调杆安装于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安装于另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承载板一侧的第二调杆及设于第二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二复位装置;所述第二复位装置包括第二挡板及设于第二挡板与第二承载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通过设置液晶显示屏点亮装置,使得在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过程中能清楚的观察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对位的精确度,有效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并通过设置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触摸显示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治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治具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治具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液晶显示屏定位固定。
步骤2、将触摸板预定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
步骤3、点亮所述液晶显示屏。
步骤4、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位置关系。
步骤5、将触摸板贴合于液晶显示屏上。
具体地,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步骤1包括:提供第一承载装置20,将液晶显示屏(未图示)定位固定于该第一承载装置20上。
所述第一承载装置20包括第一承载板22、设于第一承载板22两侧的两第一导向板24及设于第一承载板22与第一导向板24之间的第一滚珠26,所述第一承载板22相对于第一导向板24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222,所述第一导向板24上对应第一凹槽222设有第一导向槽242,所述第一滚珠26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222与第一导向槽242内。所述第一承载板22通过第一滚珠26与第一导向板24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摩擦阻力,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承载板22在相对于第一导向板24移动时,以保证其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22上还设有一容置槽224,用于容置液晶显示屏,该容置槽224的大小对应液晶显示屏的大小设置。
所述步骤2包括:提供第二承载装置40,将触摸板(未图示)定位固定于该第二承载装置40上,该第二承载装置40设于所述第一承载装置20上方,并相对于该第一承载装置20的位置可调。
具体地,请参阅图3、图4及图6,所述第二承载装置40包括第二承载板42、设于第二承载板42两侧的两第二导向板44及设于第二承载板42与第二导向板44之间的第二滚珠46,所述第二承载板42相对于第二导向板44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422,所述第二导向板44上对应第二凹槽422设有第二导向槽442,所述第二滚珠容46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422与第二导向槽442内。所述第二承载板42通过第二滚珠容46与第二导向板44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摩擦阻力,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二承载板42在相对于第二导向板44移动时,以保证其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载板42上对应第一承载板22上的容置槽224设有镂空部424,且该镂空部424的面积大于该容置槽224的面积。当液晶显示屏容置与该容置槽224内,触摸板装载于第二承载板42的镂空部424内时,所述触摸板位于液晶显示屏的上方,且两者相互接触。
所述步骤3包括:提供基座60,该基座60内设有电路板62,将电路板62与液晶显示屏电性连接,并通过电路板62点亮该液晶显示屏,使得在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过程中能清楚的观察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对位的精确度,有效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所述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20、40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60上。
具体地,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第一导向板24与第二导向板44均固定安装于基座60上,所述第一承载板22滑动安装于第一导向板24上,第二承载板42滑动安装于第二导向板44上,该第一承载板22与第二承载板42的的滑动方向垂直,以调整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上的位置关系。
所述步骤4包括:提供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80、90,该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80、90均安装于基座60上,且分别对应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20、40设置,通过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80、90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20、40,进而实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位置关系的调节。
具体地,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0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22一侧的第一调杆82及设于第一承载板22另一侧的第一复位装置84,所述第一调杆82安装于一第二导向板44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84安装于另一第二导向板4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装置84为复位弹簧。
通过正向旋转第一调杆82以推动第一承载板22朝向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进而将装载于第一承载板22上的液晶显示屏朝向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这时复位弹簧被压缩。通过反向旋转第一调杆82以消除第一调杆82对第一承载板22的推力,这时,复位弹簧推动第一承载板22远离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进而将装载于第一承载板22上的液晶显示屏远离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进而实现对液晶显示屏的位置的调节。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90包括设于第二承载板42一侧的第二调杆92及设于第二承载板42另一侧的第二复位装置9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杆92安装于一调节板96上,所述第二复位装置94包括第二挡板942及设于第二挡板942与第二承载板42之间的复位弹簧944。
该第二调节装置90的调节原理及调节方法与第一调节装置80的调节原理与调节方法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具体地,在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位置关系时,通过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80、90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板22、42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得液晶显示屏的点亮区域(显示区域)的边缘与触摸板的透明区域的边缘位置相重合,由于液晶显示屏被点亮,使得液晶显示屏与触摸板的对位精度较易观察,进而有效提高贴合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承载板42上还设有数个避让部(未图示),以避让液晶显示屏上的软性线路板等,以避免在贴合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是对该些软性线路板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3至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包括:基座60、滑动安装于基座60上的第一承载装置20、滑动安装于基座60上且位于第一承载装置20上方的第二承载装置40及安装于基座60上且分别对应第一承载装置20与第二承载装置40设置的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80、90,所述第一承载装置20用于承载液晶显示屏(未图示),所述第二承载装置90用于承载触摸板(未图示),所述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80、90分别用于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20、40及第二与第一承载装置40、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实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位置关系的调节,所述基座60内设有电路板62,将电路板62与液晶显示屏电性连接,并通过电路板62点亮该液晶显示屏,使得在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过程中能清楚的观察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对位的精确度,有效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承载装置20包括第一承载板22、设于第一承载板22两侧的两第一导向板24及设于第一承载板22与第一导向板24之间的第一滚珠26,所述第一承载板22相对于第一导向板24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222,所述第一导向板24上对应第一凹槽222设有第一导向槽242,所述第一滚珠26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222与第一导向槽242内。所述第一承载板22通过第一滚珠26与第一导向板24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摩擦阻力,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承载板22在相对于第一导向板24移动时,以保证其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22上还设有一容置槽224,用于容置液晶显示屏,该容置槽224的大小对应液晶显示屏的大小设置。
所述第二承载装置40包括第二承载板42、设于第二承载板42两侧的两第二导向板44及设于第二承载板42与第二导向板44之间的第二滚珠46,所述第二承载板42相对于第二导向板44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422,所述第二导向板44上对应第二凹槽422设有第二导向槽442,所述第二滚珠容46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422与第二导向槽442内。所述第二承载板42通过第二滚珠容46与第二导向板44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摩擦阻力,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二承载板42在相对于第二导向板44移动时,以保证其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载板42上对应第一承载板22上的容置槽224设有镂空部424,且该镂空部424的面积大于该容置槽224的面积。当液晶显示屏容置与该容置槽224内,触摸板装载于第二承载板42的镂空部424内时,所述触摸板位于液晶显示屏的上方,且两者相互接触。
所述第一导向板24与第二导向板44均固定安装于基座60上,所述第一承载板22滑动安装于第一导向板24上,第二承载板42滑动安装于第二导向板44上,该第一承载板22与第二承载板42的的滑动方向垂直,以调整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上的位置关系。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80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22一侧的第一调杆82及设于第一承载板22另一侧的第一复位装置84,所述第一调杆82安装于一第二导向板44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84安装于另一第二导向板4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装置84为复位弹簧。
通过正向旋转第一调杆82以推动第一承载板22朝向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进而将装载于第一承载板22上的液晶显示屏朝向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这时复位弹簧被压缩。通过反向旋转第一调杆82以消除第一调杆82对第一承载板22的推力,这时,复位弹簧推动第一承载板22远离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进而将装载于第一承载板22上的液晶显示屏远离第一复位装置84移动。进而实现对液晶显示屏的位置的调节。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90包括设于第二承载板42一侧的第二调杆92及设于第二承载板42另一侧的第二复位装置9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杆92安装于一调节板96上,所述第二复位装置94包括第二挡板942及设于第二挡板942与第二承载板42之间的复位弹簧944。
该第二调节装置90的调节原理及调节方法与第一调节装置80的调节原理与调节方法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具体地,在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位置关系时,通过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80、90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板22、42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得液晶显示屏的点亮区域(显示区域)的边缘与触摸板的透明区域的边缘位置相重合,由于液晶显示屏被点亮,使得液晶显示屏与触摸板的对位精度较易观察,进而有效提高贴合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承载板42上还设有数个避让部(未图示),以避让液晶显示屏上的软性线路板等,以避免在贴合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是对该些软性线路板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通过设置液晶显示屏点亮装置,使得在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过程中能清楚的观察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对位的精确度,有效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并通过设置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提高触摸板也液晶显示屏的贴合精度。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液晶显示屏定位固定;
步骤2、将触摸板预定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
步骤3、点亮所述液晶显示屏;
步骤4、调节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位置关系;
步骤5、将触摸板贴合于液晶显示屏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提供第一承载装置,将液晶显示屏定位固定于该第一承载装置上;所述第一承载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设于第一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一导向板及设于第一承载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承载板相对于第一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对应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导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提供第二承载装置,将触摸板定位固定于该第二承载装置上,该第二承载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承载装置上方,并相对于该第一承载装置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二承载装置包括第二承载板、设于第二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二导向板及设于第二承载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承载板相对于第二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对应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与第二导向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提供基座,该基座内设有电路板,将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屏电性连接,并通过电路板点亮该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提供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该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均安装于基座上,且分别对应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设置,通过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进而实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位置关系的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一侧的第一调杆及设于第一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一复位装置,所述第一调杆安装于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安装于另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承载板一侧的第二调杆及设于第二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二复位装置;所述第二复位装置包括第二挡板及设于第二挡板与第二承载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6.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滑动安装于基座上的第一承载装置、滑动安装于基座上且位于第一承载装置上方的第二承载装置及安装于基座上且分别对应第一承载装置与第二承载装置设置的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承载装置用于承载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二承载装置用于承载触摸板,所述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分别用于调节第一与第二承载装置及第二与第一承载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实现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位置关系的调节,所述基座内设有电路板,用于点亮所述液晶显示屏,以便于观察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对位精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设于第一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一导向板及设于第一承载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承载板相对于第一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对应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导向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装置包括第二承载板、设于第二承载板两侧的两第二导向板及设于第二承载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承载板相对于第二导向板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对应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滚珠容置于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与第二导向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一侧的第一调杆及设于第一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一复位装置,所述第一调杆安装于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安装于另一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承载板一侧的第二调杆及设于第二承载板另一侧的第二复位装置;所述第二复位装置包括第二挡板及设于第二挡板与第二承载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CN201310473214.6A 2013-10-11 2013-10-11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Active CN103507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3214.6A CN103507377B (zh) 2013-10-11 2013-10-11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3214.6A CN103507377B (zh) 2013-10-11 2013-10-11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7377A true CN103507377A (zh) 2014-01-15
CN103507377B CN103507377B (zh) 2016-03-30

Family

ID=4989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3214.6A Active CN103507377B (zh) 2013-10-11 2013-10-11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73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5246A (zh) * 2015-02-28 2015-06-2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终端的tp镜片对中装置及方法
CN107037620A (zh) * 2017-05-26 2017-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治具及对位方法
CN108614644A (zh) * 2016-12-12 2018-10-02 苏州乐聚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显示屏的触摸板及其快捷操作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23088U (zh) * 2013-10-11 2014-06-04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3857B (zh) * 2011-04-25 2012-07-25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片与lcd面板贴覆治具
CN102303448B (zh) * 2011-08-07 2014-06-25 南京华睿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触摸屏面板贴合装置以及贴合方法
CN102689490B (zh) * 2012-05-10 2015-04-22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与lcd面板的贴合方法
CN102673086B (zh) * 2012-05-10 2014-12-17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板与lcd面板的贴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23088U (zh) * 2013-10-11 2014-06-04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5246A (zh) * 2015-02-28 2015-06-2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终端的tp镜片对中装置及方法
CN108614644A (zh) * 2016-12-12 2018-10-02 苏州乐聚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显示屏的触摸板及其快捷操作方法
CN107037620A (zh) * 2017-05-26 2017-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治具及对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7377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0803B (zh) 周边输入装置
CN103507377B (zh)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贴合治具
TW200643377A (en) Inspecting apparatu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3016916B (zh) 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5193386U (zh) 一种搭载异形柔性线路板的液晶模块测试治具
CN103862275A (zh) 定位系统
CN203623087U (zh)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
CN104930313A (zh) 一种屏幕升降横移夹持移动架
CN203623088U (zh) 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治具
KR101667758B1 (ko) 교육용 책상 모니터 각도 조절장치
CN203984501U (zh) 一种可调节式手机支架
CN204790237U (zh) 一种液晶面板检测机箱
CN207953679U (zh) 一种tp和lcm的贴合治具
CN203758922U (zh) 印刷文件图像信息提取检验仪
CN203760840U (zh) Q开关调节装置
CN204241382U (zh) 八心八箭检测仪
CN208634725U (zh) 电脑显示器固定装置
CN107783322A (zh) 一种触摸板与液晶显示屏的贴合制具
CN204201682U (zh) 背光源装置
CN208298057U (zh) 可调节的计算机显示器
CN208861104U (zh) 用于连接显示面板上t-fpc和主fpc的半自动反折工装及设备
CN220249453U (zh) 一种银行用终端辅助设备
CN210351290U (zh) 一种手机测试装置
CN207909019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显示屏
CN204178080U (zh) 一种排线焊接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14

Address after: 523000 7 Bai Ye Avenue, 100 industrial town, Liaobu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nlo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Jinxi Road,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100

Patentee before: Wuxi Booyi Optoelectronic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