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8763B -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8763B
CN103498763B CN201310491646.XA CN201310491646A CN103498763B CN 103498763 B CN103498763 B CN 103498763B CN 201310491646 A CN201310491646 A CN 201310491646A CN 103498763 B CN103498763 B CN 103498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energy
power
driving shaft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16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8763A (zh
Inventor
李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916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8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8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8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8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87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包括:电网监测控制器,连接电网,用于监测用电设备用电的实时状态,和控制后备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不间断电源,连接电网和电网监测控制器,由电网监测控制器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电力分配器,连接电网监测控制器和不间断电源,控制从备用电源向用电设备输出的电力;还包括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所述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连接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而通过发电机连接到电力分配器,由电力分配器接入用电设备。本发明通过机械能储能单元,利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具有体积小、费用低,对温度要求不高,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Description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口益加大,移动运营商对移动基站的建设也越来越多。目前通讯基站所用的供电系统多为电网提供的市电,经过整流和DC/DC变换即开关电源向通讯模块供电,市电虽然较为方便,但是它的局限性较大,因为很多通讯基站都需要安装在偏远地区,很多移动基站建在偏远的山区或荒芜地带,在建设移动基站时,需要同时配置电源站供移动电站正常运作,在实际使用过程,突发状况(如暴雪或雷电)可能会导致电源站无法给移动基站供电,因此需要配置移动基站备用电源。
在通信基站电源系统设计中,备用电源是整个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占整个电源系统的30%-50%。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所使用的备用电源的利用率非常低。现有的移动基站备用电源主要是蓄电池,例如比较典型的不间断电源(UPS)。但是电池长期处于浮充状态,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对温度要求非常高,0度以下或35度以上都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机械能储能单元,利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包括:电网监测控制器,连接电网,用于监测用电设备用电的实时状态,和控制后备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不间断电源,连接电网和电网监测控制器,由电网监测控制器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电力分配器,连接电网监测控制器和不间断电源,控制从备用电源向用电设备输出的电力;还包括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所述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连接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而通过发电机连接到电力分配器,由电力分配器接入用电设备。由于具有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作为后备电源的来源,本发明中的不间断电源只需要提供短时供电。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它包括机座、控制器1和变速箱,还包括主动轴,主动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变速箱连接,在主动轴上还通过若干个第二离合器并联安装有若干个内设平面蜗卷弹簧的储能装置。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能装置包括从动轴、平面蜗卷弹簧和储能筒,以及由1个太阳轮、3个行星轮、1个齿圈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太阳轮与从动轴固接;储能筒设置在齿圈外侧并作为行星架支撑3个行星轮;3个行星轮的行星轴在进入储能筒内的位置上各设置一根或并联多根平面蜗卷弹簧;平面蜗卷弹簧一端与行星轴连接,另一端连接储能筒;主动轴从从动轴的内部通过,从动轴的一端和主动轴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每个储能装置上设置一个在该储能装置储能到一定量后自动连接下一个储能装置使其开始工作的连动控制装置。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动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连动齿轮,其外齿与齿圈的外齿啮合;还包括与连动齿轮固定的连动轴、限位滑槽、限位螺母,以及在限位滑槽两端各安装一个限位开关;还包括连动控制系统;所述连动轴在位于限位滑槽上方的一段为螺纹,限位螺母拧在该螺纹上,且限位螺母的下部卡在限位滑槽内。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限位开关均为微动开关,其中一个为储能限位开关,另一个为释能限位开关,分别在储能时或释能时被限位螺母触动后由连动控制系统将下一个储能装置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合上,同时将当前储能装置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脱开。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动机通过传动带或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主动轴转动。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主动轴还连接发电机。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主动轴连接到发电机或/和连接到电动机。便于控制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的储能、释能或关闭。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机连接电网,通过电网供电带动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
本发明通过机械能储能单元,利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具有体积小、费用低,对温度要求不高,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运动机械能储能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运动机械能储能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2中的B-B剖面图;
图6是图2中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储能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储能装置的半机构简图;
其中:1-控制器;2-变速箱;3-第一离合器;4-轴座;6-第二离合器;7-储能装置;7a-轴座;7b-齿圈;7c-储能筒;7d-连动轴;7e-限位滑槽;7f-限位螺母;7g-连动齿轮;7h-轴座;7i-行星轮;7j-行星轴;7k-太阳轮;7m-平面蜗卷弹簧;7n-释能限位开关;7p-储能限位开关;8-钢绳;10-主动轴;11-刹车器;12-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应用于通信基站为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网监测控制器、不间断电源和电力分配器。电网监测控制器连接电网、不间断电源和电力分配器,用于监测基站用电的实时状态,和控制后备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不间断电源作为一种后备电源,连接电网和电力分配器,并由电网监测控制器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电力分配器连接到基站,控制从备用电源向基站输出的电力。还包括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所述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连接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而通过发电机连接到电力分配器,由电力分配器接入基站,同时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也连接电网监测控制器,并受其监控。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运动机械能储能单元15,它包括机座、控制器1和变速箱2,还包括主动轴10,主动轴10通过第一离合器3与变速箱2连接,在主动轴10上还通过若干个第二离合器6并联安装有若干个内设平面蜗卷弹簧7m的储能装置7。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储能装置7包括从动轴12、平面蜗卷弹簧7m和储能筒7c,以及由1个太阳轮7k、3个行星轮7i、1个齿圈7b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太阳轮7k与从动轴12固接;储能筒7c设置在齿圈7b外侧并作为行星架支撑3个行星轮7i;3个行星轮7i的行星轴7j在进入储能筒7c内的位置上各设置一根或并联多根平面蜗卷弹簧7m;平面蜗卷弹簧7m一端与行星轴7j连接,另一端连接储能筒7c;主动轴10从从动轴12的内部通过,从动轴12的一端和主动轴10通过第二离合器6连接。为简化图形,图8中只画出了储能装置7中机构的一半。
本发明中所有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6均为摩擦式电磁离合器,选择该种离合器可以在主动轴10转动时进行动态离合。
如图7所示,在从动轴12上靠近储能筒7c处装刹车器11,以在从动轴12与第二离合器6脱开后对从动轴12进行制动,刹车器11的轮毅则与储能筒7c固定。
在所述每个储能装置7上设置一个在该储能装置7储能到一定量后自动连接下一个储能装置7使其开始工作的连动控制装置。连动控制装置对具体某个储能装置的选用进行控制,保证只有一组储能装置7与主动轴10连接。
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连动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连动齿轮7g,其外齿与齿圈7b的外齿啮合;还包括与连动齿轮7g固定的连动轴7d、限位滑槽7e、限位螺母7f,以及在限位滑槽7e两端各安装一个限位开关;还包括连动控制系统;所述连动轴7d在位于限位滑槽7e上方的一段为螺纹,限位螺母7f拧在该螺纹上,且限位螺母7f的下部卡在限位滑槽7e内。
两个限位开关均为微动开关,一旦限位螺母7f在限位滑槽7e内移动到某个限位开关并触动它,便可启动连动控制系统。如图6中所示,限位开关一个为储能限位开关7p一个为释能限位开关7n,分别在储能时或释能时被限位螺母7f触动后由连动控制系统将下一个上作的储能装置的离合器合上,同时将当前储能装置的离合器脱开。
如图3、5、7所示,主动轴10和各储能装置7内的从动轴12及连动轴7d两端均通过轴座4、轴座7a、轴座7h固定在机座上,储能装置7的储能筒7c也与机座固定,图中为使机构表达清楚,未画出机座。
电动机连接到电网作为电源,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主动轴10转动。所述的在传动机构为传动带或齿轮机构。主动轴10还连接发电机。所述控制器1控制主动轴10连接到发电机或连接到电动机,便于控制运动机械能储能单元15的储能、释能或关闭。
本系统工作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网供电充足时,电动机由电网供电,控制器1控制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连接到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如皮带或齿轮传动,带动主动轴10转动。主动轴10与减速箱2连接的第一离合器3脱开。初始阶段,控制主动轴10上与第一个储能装置7的从动轴12连接的第二离合器6合上,该储能装置7的从动轴12就能和主动轴10同步转动,太阳轮7k也同步转动如顺时针转动,而行星轮7i则逆时针转动,如图5所示的3组平面蜗卷弹簧7m由于与行星轮7i为同轴(行星轴7j)转动,即逆时针转动,其为拧紧过程便实现储能目的。当行星齿轮机构运行时,齿圈7b使连动齿轮7g跟着逆时针转动,连动轴7d转动后,其上的限位螺母7f在限位滑槽7e内向右移动。当限位螺母7f移动到图5中虚线位置,并进一步触动储能限位开关7p后,说明平面蜗卷弹簧7m已拧紧到一定程度即储存一定能量,连动控制系统则立即控制第二个储能装置的离合器合上开始储能,同时将第一个储能装置的离合器脱开不再储能,并控制刹车器11夹紧从动轴12,使其不会反向转动将平面蜗卷弹簧7m刚储存的能量释放。依此过程,当第二个储能装置储存到定能量后,再自动连接下个储能装置进行储能。
当电网断电或电力不足时,控制器1控制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连接到发电机,利用运动机械能储存释放装置储存的能量带动发电机发电。控制器1将主动轴10上与减速箱2连接的第一离合器3合上,变速箱2变速,再驱动主动轴10逆时针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初始阶段,将主动轴10与储能时使用的最后一个储能装置的从动轴连接的离合器合上,井控制刹车器11放松从动轴12使其可以转动,该储能装置的从动轴12就能和主动轴10同步转动,太阳轮7k也同步转动即逆时针转动,如图4所示,而行星轮7i则顺时针转动,3组平面蜗卷弹簧7m同行星轮7i一样逆时针转动,其放松过程便实现释能目的。当行星齿轮机构运行时,此时齿圈7b使连动齿轮7g跟着顺时针转动,连动轴7d转动后,其上的限位螺母7f在限位滑槽7e内向左移动。当限位螺母7f从图5中虚线位置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并进一步触动释能限位开关7n后,说明平面蜗卷弹簧7m已放松到一定程度即释放一定能量,连动控制系统则立即控制下一个将工作的储能装置的离合器合上开始释能,同时将当前储能装置的离合器脱开不再释能。依此过程,当第二个储能装置释放一定能量后,再自动连接下一个储能装置进行释能,从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
由于具有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作为主要后备电源的来源,当该机械设备的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本发明中的不间断电源只需要提供短时供电,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开始释放能量带动发电机后既可以完全使用发电机供电。本实施例中的不间断电源为60s不间断电源。
电力分配器与发电机连接,并且控制从所述发电机向基站输出的电力。
本发明通过机械能储能单元,利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具有体积小、费用低,对温度要求不高,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医院、学校、社区和通信基站等用电机构。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储能后备发电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例如附图中所给出的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包括:
电网监测控制器,连接电网,用于监测用电的实时状态,和控制后备电源的开启或关闭;
不间断电源,连接电网和电网监测控制器,由电网监测控制器控制其开启或关闭;
电力分配器,连接电网监测控制器和不间断电源,控制从备用电源输出的电力;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所述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连接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而通过发电机连接到电力分配器,由电力分配器接入用电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它包括机座、控制器和变速箱,还包括主动轴,主动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变速箱连接,在主动轴上还通过若干个第二离合器并联安装有若干个内设平面蜗卷弹簧的储能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从动轴、平面蜗卷弹簧和储能筒,以及由1个太阳轮、3个行星轮、1个齿圈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太阳轮与从动轴固接;储能筒设置在齿圈外侧并作为行星架支撑3个行星轮;3个行星轮的行星轴在进入储能筒内的位置上各设置一根或并联多根平面蜗卷弹簧;平面蜗卷弹簧一端与行星轴连接,另一端连接储能筒;主动轴从从动轴的内部通过,从动轴的一端和主动轴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个储能装置上设置一个在该储能装置储能到一定量后自动连接下一个储能装置使其开始工作的连动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连动齿轮,其外齿与齿圈的外齿啮合;还包括与连动齿轮固定的连动轴、限位滑槽、限位螺母,以及在限位滑槽两端各安装一个限位开关;还包括连动控制系统;所述连动轴在位于限位滑槽上方的一段为螺纹,限位螺母拧在该螺纹上,且限位螺母的下部卡在限位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开关均为微动开关,其中一个为储能限位开关,另一个为释能限位开关,分别在储能时或释能时被限位螺母触动后由连动控制系统将下一个储能装置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合上,同时将当前储能装置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脱开。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机通过传动带或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主动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轴还连接发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主动轴连接到发电机或连接到电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储能后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连接电网,通过电网供电带动运动机械能储存单元。
CN201310491646.XA 2013-10-17 2013-10-17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8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646.XA CN103498763B (zh) 2013-10-17 2013-10-17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646.XA CN103498763B (zh) 2013-10-17 2013-10-17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8763A CN103498763A (zh) 2014-01-08
CN103498763B true CN103498763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86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164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8763B (zh) 2013-10-17 2013-10-17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8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5397B (zh) * 2020-12-17 2021-08-01 邱金益 動力儲存及供應系統及動力儲存及供應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3548Y (zh) * 2007-09-14 2008-09-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后备电源
TW200914296A (en) * 2007-09-21 2009-04-01 Yi-Ming Chuang Electric energy power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101445202A (zh) * 2008-12-10 2009-06-03 浙江工商大学 运动机械能储存与释放装置
CN201286022Y (zh) * 2008-09-17 2009-08-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供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5183A (ja) * 2004-02-27 2005-09-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力貯蔵装置及びハイブリッド電源並びにハイブリッド電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3548Y (zh) * 2007-09-14 2008-09-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后备电源
TW200914296A (en) * 2007-09-21 2009-04-01 Yi-Ming Chuang Electric energy power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201286022Y (zh) * 2008-09-17 2009-08-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供电装置
CN101445202A (zh) * 2008-12-10 2009-06-03 浙江工商大学 运动机械能储存与释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8763A (zh) 201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36654A1 (en) WINDOW CONSTRUCTION COMBININB NiMH TECHNOLOGY AND SOLAR POWER
CN102751719A (zh) 多飞轮储能单元并联的飞轮阵列储能系统
CN107482996A (zh) 一种小型家用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9412263A (zh) 交直流电源一体化及智能控制系统
CN202789356U (zh) 一种利用重力势能存放电的储能装置
CN103498763B (zh) 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CN103498762B (zh) 机械储能风力发电系统
CN10782597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装置
CN109728763A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的轮载式移动电站
CN201838189U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信号灯
WO2007014424A1 (en) A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N103527414A (zh) 基站用风力储能发电及后备储能发电设备
CN115664341A (zh) 一种利用vr技术远程监控的光伏电站
CN203532165U (zh) 风力储能后备发电装置
CN203488320U (zh) 备用发电设备
CN107082324B (zh) 一种桥梁设备
CN20345709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源系统
CN103066660B (zh) 混合能源供电的应急疏散指引装置
CN202091116U (zh) 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装置
CN202927726U (zh) 重力照明台灯
CN201524374U (zh) 用于建筑物的消防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消防控制系统
CN204946359U (zh) 一种太阳能利用率高的交通信号灯
CN220527404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能量调节结构
CN209767458U (zh) 立杆式太阳能供电装置
CN204230934U (zh) 光伏离并网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