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0964B -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0964B
CN103490964B CN201310429870.6A CN201310429870A CN103490964B CN 103490964 B CN103490964 B CN 103490964B CN 201310429870 A CN201310429870 A CN 201310429870A CN 103490964 B CN103490964 B CN 1034909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ccess
online
accessed
pre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98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0964A (zh
Inventor
许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298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0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0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0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0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0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和装置,在具体实现时,通过事先在头端CLT设备上配置绑定优先和在线优先两种模式,并分别对应监控CLT设备上已接入终端数量的两个不同流程,一旦发现终端的接入数量超过限制,立刻拒绝该终端接入,同时上报网管进行告警。这样既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在线用户的体验;又能及时知会到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采用定时器的方式来恢复告警,还可以避免重复告警反复上报,影响正常的网络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在EoC(Ethernet over Coax,在同轴电缆上承载以太网)网络上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EoC是指在同轴电缆上传输以太网数据的技术统称。EPCN(Ethernet PassiveCoax Network,有源以太网同轴电缆网络)即为其中一种有源EOC的技术方案,它采用点到多点的用户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广电原有的同轴电缆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全业务接入。如图1所示,EPCN系统由CLT(Cable Line Terminal,也称为局端或头端)网络集中器、CNU(Optical Network Unit,同轴线路网络单元,也称为终端)网桥和分支分配器组成。其中CLT网络集中器放在小区机房、小区光节点或者楼道内,CNU网桥放在用户家里机顶盒上。两者之间由分支分配器组成的树型或者星型CATV网络相连。所有CNU的上行数据都传递给CLT,CNU之间不能互相通讯。也就是各个用户之间的信号是隔离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具体应用时,用户终端通过CNU接入到局端CLT,一般都会采用下面两种接入方式之一:
匿名接入,具体为事先在局端CLT设备上配置好模板(如VLAN、速率、协商),当用户终端上线后,立刻下发该配置好的模板给终端。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便捷性:终端自行上线,模板事先配好,只要局端软件能够检测到终端上线,就可以给终端下发配置。这样无论是上网还是点播业务,就可以立刻开通,无需管理员再进行人工配置。缺点是对终端的控制不足,用户自己都可以通过终端上线来开通业务,而且如果有流氓终端发送大量攻击报文(比如小字节报文),会严重影响整体网络的质量。
绑定接入,具体为由管理员创建白名单,对应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只有加入到白名单的终端设备才能允许接入网络(即下发配置),普通的匿名接入(也就是没有加入到白名单)的终端设备,不会下发配置,或者只下发一个默认配置。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监管和控制终端接入,对于用户业务开通和停止都比较方便。缺点则是对管理的要求比较高,无论是人工操作,或者是通过网管服务器操作,都增加了成本和步骤。
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接入方式,由于每个局端CLT设备下的总带宽是固定的,因此,业务模型一旦固定,那么局端CLT下能够接入的终端数量也是确定的。在实际应用当中,往往安装和维护不是同一组人员,这样,就可能造成安装人员在一个局端CLT设备接入了过多的终端而管理方却并不知道的情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导致用户上网速度慢、点播卡的现象,造成客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注册上线请求后,判断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
如果是绑定接入优先,则判断已经绑定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如果是在线接入优先,则判断已经在线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
当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情况下,绑定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或者在在线接入优先的情况下,在线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则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则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进一步地,如果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模式下,判断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时,在允许所述终端接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当前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并判断绑定接入的终端与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之和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最大终端接入数,如果是,则进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则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进一步地,当允许终端接入时,如果允许接入的是匿名接入终端,则下发默认设置的模板;如果是绑定接入终端,则下发对应该终端的配置。
进一步地,如果拒绝终端接入,将指示终端静默时间T1后等待重新上线,同时向管理员启动告警流程。
进一步地,如果拒绝终端接入,所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告警标志位,判断是否处于“告警状态”;
如果未处于“告警状态”,则向管理员发送告警信息,并更改标志位,同时开启定时器,设定超时时间为T2;
如果已处于“告警状态”,则不向管理员发送告警,同时对定时器清零重新计时,设定超时时间为T2;
且进一步地,所述T2>T1。
进一步地,当T1时间到时,所述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重新启动注册上线请求,重新判断是所述请求接入的终端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并根据已接入终端的数量是否小于设定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接入。
进一步地,当定时器超时时间T2到,处理单元向管理员发送恢复告警信息,同时更改告警标志位为非告警状态,所述网络恢复正常。
进一步地,在判断接入的终端是绑定优先还是在线优先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配置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数量;
配置终端绑定接入优先或者在线接入优先的处理模式;
配置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静默时间T1;
配置定时器超时时间T2。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比较判断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终端注册上线请求后,判断该终端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
如果是绑定接入优先,所述比较判断单元进一步判断已经绑定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如果是在线优先,所述比较判断单元进一步判断已经在线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
当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情况下,比较判断单元判定绑定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或者在在线接入优先的情况下,比较判断单元判定在线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则业务处理单元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则业务处理单元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汇总统计单元,用于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模式下,当所述比较判断单元判定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时,在允许所述终端接入之前,所述统计汇总单元统计当前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并判断绑定接入的终端和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之和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最大终端接入数,如果是,则业务处理单元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业务处理单元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进一步地,当业务处理单元允许终端接入时,如果允许接入的终端是在线的匿名接入终端,则下发默认设置的模板;如果是绑定接入终端,则下发对应该终端的配置。
进一步地,如果业务处理单元拒绝终端接入,将进一步指示该终端静默时间T1后重新注册上线,同时向管理员发送告警信息。
进一步地,如果业务处理单元拒绝终端接入,所述业务处理单元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告警标志位,判断是否处于“告警状态”;
如果未处于“告警状态”,则向管理员发送告警信息,并更改标志位,同时开启定时器,设定超时时间为T2;
如果已处于“告警状态”,则不向管理员发送告警,同时对定时器清零重新计时,设定超时时间为T2;
且进一步地,所述T2>T1。
进一步地,当T1时间到时,所述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重新启动注册上线请求,所述比较判断单元重新判断是所述请求接入的终端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并根据已接入终端的数量是否小于设定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接入。
进一步地,当定时器超时时间T2到,业务处理单元向管理员发送恢复告警信息,同时更改告警标志位为非告警状态,所述网络恢复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有配置管理单元;
用于在比较判断单元判断接入的终端是绑定优先还是在线优先之前,配置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数量;配置终端绑定接入优先或者在线接入优先的处理模式;配置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静默时间T1以及配置定时器超时时间T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事先在头端CLT设备上配置绑定优先和在线优先两种模式,并分别对应监控CLT设备上已接入终端数量的两个不同流程,一旦发现终端的接入数量超过限制,立刻拒绝该终端接入,同时上报网管进行告警。这样既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在线用户的体验;又能及时知会到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采用定时器的方式来恢复告警,还可以避免重复告警反复上报,影响正常的网络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的典型的EPCN网络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装置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实际运行的EoC网络(局点)中,服务提供商一般会同时提供匿名接入和绑定接入这两种接入方式的特点。本发明在具体实现时,通过事先在头端CLT设备上配置绑定优先和在线优先两种模式,并分别对应监控CLT设备上已接入终端数量的两个不同流程,一旦发现终端的接入数量超过限制,立刻拒绝该终端接入,同时上报网管进行告警。这样既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在线用户的体验;又能及时知会到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采用定时器的方式来恢复告警,还可以避免重复告警反复上报,影响正常的网络管理。
为使本发明更加清楚和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现在EoC网络中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装置为借由软件程序运行在局端CLT设备上的逻辑装置,作为运行该逻辑装置的载体,所述CLT设备的基本硬件架构包括CPU、内存、输入/输出接口、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以及其他硬件。从逻辑上来看,本发明装置包括:配置管理单元、比较判断单元、统计汇总单元以及业务处理单元。在实现本发明目的时,本发明装置各逻辑单元执行如下流程:
步骤1、在配置单元上配置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数量,同时,配置终端接入时优先处理的模式。
在具体应用时,服务提供商根据所处理的业务类型(如语音、数据或者视频),在配置单元内事先配置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数量。例如,以HomeplugAv为例,所述设置的终端可以接入的数量选项为0-253(此为HomeplugAv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个数),假设在某应用场景下,本发明设置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数量为N。
同时,为了保证实现本发明目的,在所述配置单元内还需要进一步设置终端接入时优先处理的模式:绑定优先或在线优先。并根据事先配置的不同的优先处理模式,在实际限制终端接入数量的时候选择采用不同的策略和算法。
步骤2、在接收到新接入的终端注册上线请求后,比较判断单元先判断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如果是绑定接入优先则进入步骤3,如果是在线接入优先则进入步骤5。
假设在某应用场景下,本发明装置已经绑定接入了X台终端,在线接入了Y台终端(由于在线接入的终端不一定都是绑定接入的终端,所以X和Y值有可能不相等),所述比较判断单元在接收到新接入的终端注册上线请求后,要先判断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然后根据事先设置的优先处理模式,分别进入不同的监控CLT设备上已接入终端数量的流程。
步骤3、比较判断单元判断已经绑定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如果是,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7。
如果经判断是绑定优先处理,则在上述应用场景下,比较判断单元进一步比较X和N。若X<N,则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7,表明当前已绑定接入的终端数量超过设定的允许可以接入的终端最大数量,将拒绝该终端接入。
步骤4、统计汇总单元统计当前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并判断绑定接入的终端和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之和是否小于设定的允许最大终端接入数,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7。
为了保证绑定接入优先模式下,已接入的终端数量不大于设定的最大可以接入的终端数量,进而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在线体验,当比较判断单元判断出当前已绑定的终端数量X小于设定的可以接入的终端数量N后,统计汇总单元将进一步统计当前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Z,如果已经绑定接入的终端数量和当前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之和X+Z<N,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7。
步骤5、比较判断单元判断已经在线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如果是,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7。
如果经判断是在线接入优先处理,则在上述应用场景下,比较判断单元进一步比较Y和N。若Y<N,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7。
步骤6、业务处理单元允许终端接入,如果是在线的匿名接入设备,则下发默认设置的模板;如果是绑定接入设备,则下发对应该设备的配置。
步骤7、业务处理单元拒绝终端接入,并通知终端静默一段时间T1后等待重新上线,同时向管理员启动告警流程,进入步骤8。
其中,终端静默时间T1由网络管理员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及具体情形,通过配置管理单元进行配置。
步骤8、业务处理单元检查告警标志位,判断是否处于“告警状态”中,如果是,进入步骤9,否则,进入步骤10。
告警标志位是用于区分本发明装置是否处于告警状态中(亦即,本发明装置已接入的终端个数是否超过设定的最大允许数量)。具体实施时,可以为:当告警标志位标示为0时,表明本发明装置未处于告警状态,当告警标志位标示为1,则表明本发明装置处于告警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告警标志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互换,例如,设定标志位值为1时进入步骤9,而标志位为0时进入步骤10,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
步骤9、业务处理单元向管理员发送告警信息,并更改标志位,同时开启定时器,设定超时时间为T2,其中T2>T1。
具体地,向管理员发送的告警信息为“已接入的终端个数超过最大允许数”,同时将该新接入的终端引起告警的标志位更改为处于“告警状态”的告警标志位,同时开启定时器,通过配置管理单元设置超时时间为T2,其中所述T2为一个大于T1的值。
步骤10、业务处理单元不向管理员送告警信息,同时对定时器清零重新计时,并设定超时时间为T2,其中T2>T1。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当在T2定时器到来前,出现新的终端接入请求时,此时如果定时器已开启,则需要对该已开启的定时器清零,然后重新计时,设定超时时间仍为T2,这样做的好处是:告警定时器,永远是由最新一次超过限制的终端来触发计时。而且由于T2>T1,保证在已接入的终端个数超过最大允许数N的情况下,当被静默的终端在重新上线后又被静默,不会被误报恢复。
步骤11、当静默时间T1到,终端重新进行注册上线请求,进入步骤2。
由于T1<T2,因此当T1时间到时,终端将重新进行注册上线请求,此时T2仍然处于计时状态,如果系统管理员未对“已接入的终端数量大于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这一告警情况进行处理,最终会导致触发步骤10,触使T2重新清零计时。而如果该告警情况已得到解决,此时局端CLT设备将允许终端接入,这样当定时器超时时间T2到,将进入步骤12,业务处理单元发送恢复告警信息。
步骤12、当定时器超时时间T2到,业务处理单元发送恢复告警,同时更改告警标志位,使之处于“非告警状态”。
如果系统管理员已经对“已接入的终端数量大于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这一告警情况进行处理,则当定时器超时时间T2到后,业务处理单元将向管理员发送恢复告警信息,同时更改告警标志位,使之处于“非告警状态”,所述网络恢复至正常。
需要说明是的,虽然以上描述是针对EOC网络中限制接入终端数量提供的一种有效的检测和预防方案。但是本发明方案并不局限应用于EOC网络,对于普通的树形网络,一样具有使用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终端注册上线请求后,判断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
如果是绑定接入优先,则判断已经绑定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如果是在线接入优先,则判断已经在线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
当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情况下,绑定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或者在在线接入优先的情况下,在线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则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则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其中,如果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模式下,判断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时,在允许所述终端接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当前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并判断绑定接入的终端与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之和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最大终端接入数,如果是,则进入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则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允许终端接入时,如果允许接入的是匿名接入终端,则下发默认设置的模板;如果是绑定接入终端,则下发对应该终端的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拒绝终端接入,将指示终端静默时间T1后等待重新上线,同时向管理员启动告警流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拒绝终端接入,所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告警标志位,判断是否处于“告警状态”,
如果未处于“告警状态”,则向管理员发送告警信息,并更改标志位,同时开启定时器,设定超时时间为T2;
如果已处于“告警状态”,则不向管理员发送告警,同时对定时器清零重新计时,设定超时时间为T2;
且进一步地,所述T2>T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1时间到时,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重新启动注册上线请求,重新判断请求接入的终端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并根据已接入终端的数量是否小于设定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接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时器超时时间T2到,处理单元向管理员发送恢复告警信息,同时更改告警标志位为非告警状态,网络恢复正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接入的终端是绑定优先还是在线优先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配置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数量;
配置终端绑定接入优先或者在线接入优先的处理模式;
配置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静默时间T1;
配置定时器超时时间T2。
8.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有比较判断单元和业务处理单元,其中:
比较判断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终端注册上线请求后,判断该终端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
如果是绑定接入优先,所述比较判断单元进一步判断已经绑定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如果是在线优先,所述比较判断单元进一步判断已经在线的终端数量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
当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情况下,比较判断单元判定绑定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或者在在线接入优先的情况下,比较判断单元判定在线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设置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则业务处理单元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则业务处理单元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所述装置还包括:汇总统计单元,用于在绑定接入优先的模式下,当所述比较判断单元判定接入的终端数量小于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时,在允许所述终端接入之前,所述统计汇总单元统计当前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并判断绑定接入的终端和在线的匿名终端数量之和是否小于设置的允许最大终端接入数,如果是,则业务处理单元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否则,业务处理单元拒绝所述终端接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业务处理单元允许终端接入时,如果允许接入的终端是在线的匿名接入终端,则下发默认设置的模板;如果是绑定接入终端,则下发对应该终端的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业务处理单元拒绝终端接入,将进一步指示该终端静默时间T1后重新注册上线,同时向管理员发送告警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业务处理单元拒绝终端接入,所述业务处理单元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告警标志位,判断是否处于“告警状态”,
如果未处于“告警状态”,则向管理员发送告警信息,并更改标志位,同时开启定时器,设定超时时间为T2;
如果已处于“告警状态”,则不向管理员发送告警,同时对定时器清零重新计时,设定超时时间为T2;
且进一步地,所述T2>T1。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T1时间到时,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重新启动注册上线请求,所述比较判断单元重新判断请求接入的终端是绑定接入优先还是在线接入优先,并根据已接入终端的数量是否小于设定的允许接入的最大终端数量,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接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定时器超时时间T2到,业务处理单元向管理员发送恢复告警信息,同时更改告警标志位为非告警状态,网络恢复正常。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有配置管理单元,
用于在比较判断单元判断接入的终端是绑定优先还是在线优先之前,配置允许终端接入的最大数量;配置终端绑定接入优先或者在线接入优先的处理模式;配置被拒绝接入的终端静默时间T1以及配置定时器超时时间T2。
CN201310429870.6A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490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9870.6A CN103490964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9870.6A CN103490964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0964A CN103490964A (zh) 2014-01-01
CN103490964B true CN103490964B (zh) 2017-03-15

Family

ID=4983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9870.6A Active CN103490964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09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7488B (zh) * 2014-05-06 2018-01-05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攻击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4767637B (zh) * 2015-03-13 2018-07-06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eoc终端配置的方法
CN109302691A (zh) * 2018-10-22 2019-02-01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Wi-Fi自动筛选用户的装置
CN113641898A (zh) * 2021-07-30 2021-11-12 武汉思普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认证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705A (zh) * 2006-06-28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接入信道的方法及基站节点
CN101115299A (zh) * 2007-07-25 2008-01-3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70251A (zh) * 2007-08-17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私有业务接入点的接入控制方法及其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1730105A (zh) * 2009-12-09 2010-06-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ap上用户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64118A (zh) * 2010-05-25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mtc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4885A1 (en) * 2010-02-12 2012-12-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ccess contro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705A (zh) * 2006-06-28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接入信道的方法及基站节点
CN101115299A (zh) * 2007-07-25 2008-01-3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70251A (zh) * 2007-08-17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私有业务接入点的接入控制方法及其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1730105A (zh) * 2009-12-09 2010-06-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ap上用户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64118A (zh) * 2010-05-25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mtc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0964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90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reshold testing within a network
CN106375384A (zh) 一种虚拟网络环境中镜像网络流量的管理系统和控制方法
KR102580332B1 (ko) 서비스 별 네트워크 혼잡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490964B (zh) 一种实现灵活配置终端接入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22417A (zh) 网络攻击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安全设备
JPH07297854A (ja) 交換網における相手固定接続管理方式、ノードの管理方式、及びノード
CN106341270B (zh)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16429A (zh) 一种推送服务的重连方法及设备
CN109495530A (zh) 一种实时交通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及传输系统
US200902018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rking live test packets
JP2006261827A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その管理装置、その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およびそのネットワーク接続管理方法
WO2016110151A1 (zh) Pon系统链路环回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50829C (zh) 通过监控链路状态重新启用端口
CN114866362B (zh) 一种校园网络防沉迷方法及系统
CN106506409A (zh) 一种网管交换机的管理方法及网管交换机
US20220385501A1 (en) User Management Device, BNG, and BNG User Internet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CN103812681A (zh) Ems和lmt接入网元的处理方法和通信系统
US7870285B2 (en) Mitigating subscriber side attacks in a cable network
CN103078865A (zh) 一种基于tcp协议的网络服务器通信模型
CN106936900B (zh) 集群节点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3055427A (zh) 一种基于业务的服务器集群接入方法及装置
KR100285709B1 (ko) 통신망관리시스템에서의망상황도시방법
CN107579770A (zh)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单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CN109547483A (zh) 用于公共场所ap设备的审计系统及方法
CN116192755B (zh) 基于建立虚拟交换机的拥塞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