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9292B -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9292B
CN103489292B CN201310430397.3A CN201310430397A CN103489292B CN 103489292 B CN103489292 B CN 103489292B CN 201310430397 A CN201310430397 A CN 201310430397A CN 103489292 B CN103489292 B CN 103489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afety
alarm
security protection
alarm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03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9292A (zh
Inventor
李想
葛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03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9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9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9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通信方法包括: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实施本申请能够实现报警信号从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到无线安防协议格式的转换,解决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还涉及一种安防网关设备,另外还涉及一种安防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家庭安防系统(home security system)是指通过各种报警探测器(如传感器、摄像机、读卡器、门禁控制器等)、报警主机、安防服务器及其它安防设备为住宅提供入侵报警等服务的一种综合性系统。其基本原理为:当报警探测器被触发时,报警主机向安防服务器传输报警信息。
早期的家庭安防业务基于模拟信号传输,依赖于固定电话网络,比较常见的是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在美国一些地区,家庭安防业务覆盖了80%以上的家庭,这些家庭采用的安防设备大多采用固网安防协议,例如安定宝协议(ADEMCOContactID),它是一种基于双音多频信号来传输报警信息的协议。
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固定电话网络的淡出,很多家庭已经不再使用固定电话网络,而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传统家庭安防系统无法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所以这些家庭只能更换全套的安防设备,这无疑增加了用户高昂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以解决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方法包括: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解析所述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其中,通信方法还包括: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解析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以供报警主机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其中,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的步骤具体为: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在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的步骤之前,通信方法包括:安防网关设备判断在当前时刻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等待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执行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安防网关设备,安防网关设备接入于报警主机和安防服务器之间,安防网关设备与报警主机通过有线传输通路连接,与安防服务器通过无线传输通路连接,安防网关设备包括第一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其中,第一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处理模块,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一收发模块接收报警信号,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第二收发模块;第二收发模块用于从处理模块接收报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其中,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并将响应信号发送给处理模块,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处理模块还用于从第二收发模块接收响应信号,解析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并将响应信号发送给第一收发模块;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从处理模块接收响应信号,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以供报警主机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收发模块发送响应信号之前,判断在当前时刻第一收发模块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处理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等待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处理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安防报警系统,安防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安防网关设备和安防服务器,其中,报警主机用于与安防网关设备建立有线传输通路,并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向安防网关设备发送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安防网关设备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解析所述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后,通过与安防服务器建立的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安防服务器用于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网关设备接收报警信号,并向安防网关设备发送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安防网关设备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接收响应信号,解析响应信号,并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还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安防网关设备接收响应信号,以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报警主机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响应信号之前,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每隔预定时段向安防网关设备重复发送报警信号;安防网关设备具体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并在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之前,安防网关设备判断在当前时刻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等待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
本申请的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采用有线传输通路连接安防网关设备与报警主机,采用无线传输通路连接安防网关设备与安防服务器,安防网关设备将报警信号从模拟信号格式转换为数字信号格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报警主机向安防服务器报警,从而解决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保证在传统的家庭安防系统基础上利用无线网络传输报警信号,能够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通信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接收报警信号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安防报警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申请。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其中,有线传输通路属于物理线路,只能传输支持固网安防协议格式的信号,因此,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在本实施例中,有线传输通路为双绞线。双绞线可以将安防网关设备直接连接至报警主机。这里的报警主机仍然采用传统的固网安防协议,这类固网安防协议可以是基于FSK(Frequency-shift keying,频移键控)的SIA(SecurityIndustry Authority,安全行业权威)协议、基于DTMF(Dual Tone 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的ContactID协议或者基于电平脉冲的安防信号协议等。
步骤S12: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其中,在解析报警信号时,按照固网安防协议获得报警信号的数据,然后再对报警信号的数据进行无线安防协议格式的封装,从而得到的报警信号支持无线安防协议。该无线安防协议可以是基于数据业务的FIBRO。
步骤S13: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
其中,无线传输通路属于无线网络,可以传输支持无线安防协议格式的信号。如果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封装,将无法在无线网络中传输。因此,需要改变报警信号的封装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传输通路为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网络、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网络。这些网络与安防网关设备采用无线安防协议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可以解析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的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从而报警信号可以从有线传输通路到无线传输通路进行传输,使得用户利用已有的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报警主机接入无线网络,解决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能够节约成本。
参阅图2,是图1所示的通信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图。通信方法的信息交互如下:
101:安防网关设备与报警主机之间通过有线传输通路连接。
其中,安防网关设备可以利用双绞线与报警主机保持连接。
102:报警主机拨打预设的报警号码。
其中,只要触发报警,报警主机自动发起呼叫。报警号码是安防服务器的呼叫号码。
103:安防网关设备与安防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传输通路连接。
其中,安防网关设备在收到报警主机的呼叫后,即与安防服务器建立连接。由于无线传输通路基于硬件实现,例如射频模块和基站。如果安防网关设备持续与安防服务器持续保持连接,射频模块和基站将保持在工作状态,并且占用基站的无线资源、这对于功耗以及设备损耗等都不利,而本实施例只在安防网关设备收到报警主机的呼叫才建立连接,能够大幅降低功耗,合理地利用基站提供的无线资源。
104:安防网关设备向报警主机发送握手信号。
其中,握手信号用于告知报警主机无线传输通路已经建立。
105:报警主机向安防网关设备发送报警信号。
其中,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可以是DTMF信号。
106:安防网关设备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其中,安防网关设备接收到报警信号,将根据固网安防协议对报警信号进行解析,以获得报警信号的数据。
107:安防网关设备向安防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
其中,转换封装格式后的报警信号就可以通过无线传输通路进行传输。在本实施例中,报警主机发送报警信号后可以结束工作,无需等待安防服务器的响应。
参阅图3,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步骤S22: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步骤S23: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
步骤S24: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步骤S25:解析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步骤S26: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以供报警主机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本实施例的通信方法既可以使报警信号从有线传输通路到无线传输通路进行传输,也可以使安防服务器的响应信号从无线传输通路到有线传输通路进行传输,即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报警主机与采用无线安防协议的安防服务器能够相互通信,解决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能够节约成本。
参阅图4,是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图。通信方法的信息交互如下:
201:安防网关设备与报警主机之间通过有线传输通路连接。
202:报警主机拨打预设的报警号码。
203:安防网关设备与安防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传输通路连接。
204:安防网关设备向报警主机发送握手信号。
205:报警主机向安防网关设备发送报警信号。
206:安防网关设备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207:安防网关设备向安防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
208:安防服务器向安防网关设备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
其中,安防服务器处理报警信号后,将反馈一个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209:安防网关设备解析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其中,由于安防网关设备与报警主机之间是有线传输通路,因此需要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210:安防网关设备向报警主机发送响应信号。
211:报警主机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其中,为了保证报警主机能够成功报警,报警主机发送报警信号后,如果一直接收不到响应信号,将每隔预定时段重复发送报警信号。预定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接收到响应信号,报警主机才能确认已成功报警,从而停止发送报警信号。
212:报警主机向安防网关设备发送挂机信号。
其中,报警主机成功报警后,将挂机。该挂机动作会生成一个挂机信号。
213:安防网关设备释放与安防服务器建立的无线传输通路。
其中,安防网关设备收到挂机信号,就可以确认报警主机已报警完毕,从而释放无线传输通路,以减少不必要的功耗。
参阅图5,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其中,报警主机发送报警信号后,如果没有接收到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将每隔预定时段重复发送报警信号。安防网关设备将接收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
步骤S32: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步骤S33: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
步骤S34: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步骤S35:解析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步骤S36:判断在当前时刻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若是,则进行步骤S37,否则进行步骤S38。
其中,有线传输通路上的信号能够实时传输,延迟较小,而无线传输通路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延迟较大。这样就可能会造成有线传输通路上既有报警信号传输,也有响应信号传输,从而会引起信号碰撞,造成报警失败。举例来说,报警主机第一次发送报警信号过了预定时间后没有收到响应信号,就第二次发送报警信号,而由于无线延迟的原因,安防网关设备恰好在接收第二次发送的报警信号过程中接收到反馈第一次发送的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如果安防网关设备此时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那么响应信号就会与报警主机第二次发送的报警信号发生碰撞,造成报警失败。
步骤S37:等待报警信号接收完成。
步骤S38: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以供报警主机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具体而言,请结合参阅图6,是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接收报警信号的状态示意图。时间t1为安防网关设备接收报警主机第一次发送的报警信号的开始时间,时间t2为安防网关设备接收报警主机第一次发送的报警信号的结束时间。时间t3、t4分别为接收报警主机第二次发送的报警信号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时间t5、t6分别为接收报警主机第三次发送的报警信号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其中,时间段t2-t3和时间段t4-t5相等。时间t为安防网关设备接收安防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时间。
安防网关设备在时间段t2-t3内以及在时间段t4-t5内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报警主机将重复发送报警信号。安防网关设备在时间t接收到响应信号,并且时间段t-t6又小于时间段t4-t5,那么安防网关设备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将不会发生信号碰撞。
另一方面。假设时间t在时间段t5-t6内,那么这时将会产生信号碰撞。因此,安防网关设备将等待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即延时时间段t-t6,再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的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使报警信号可以从有线传输通路到无线传输通路进行传输,解决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并且进一步在准备向报警主机发送响应信号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以此来避免有线传输通路上发生信号碰撞。
参阅图7,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安防网关设备接入于报警主机(图未示)和安防服务器(图未示)之间,并且安防网关设备与报警主机通过有线传输通路连接,与安防服务器通过无线传输通路连接。安防网关设备包括第一收发模块71、处理模块72和第二收发模块73。
第一收发模块71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处理模块72,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报警主机采用传统的固网安防协议,传输的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因此,第一收发模块71也采用与报警主机相同的固网安防协议,以接收报警信号。优选地,有线传输通路为双绞线,这样能够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处理模块72用于从第一收发模块接收报警信号,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第二收发模块73。由于安防服务器已经采用无线网络来接收报警信号,而固网安防协议不能被无线网络支持,也就是说,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的报警信号不能在无线网络中传输,只有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的报警信号才能够在无线网络中传输。
第二收发模块73用于从处理模块72接收报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安防服务器采用无线安防协议,第二收发模块73也采用无线安防协议。优选地,无线传输通路为GPRS网络、UMTS网络或CDMA网络。
第二收发模块73与安防服务器建立无线传输通路,至少具备一定的发射功率,产生相应的功耗。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收发模块73在处理模块72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进行封装之前,与安防服务器建立无线传输通路。处理模块72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收发模块71从报警主机接收到挂机信号时,命令第二收发模块73释放与安防服务器建立的无线传输通路。也就是说,第二收发模块73只在第一收发模块71接收到报警信号时,才与安防服务器建立无线传输通路。报警主机如果结束报警,发出了挂机信号,那么第二收发模块73不需要再保持无线传输通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功耗。
在更多实施例中,第二收发模块73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并将响应信号发送给处理模块72,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处理模块72还用于从第二收发模块73接收响应信号,解析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并将响应信号发送给第一收发模块71。第一收发模块71还用于从处理模块72接收响应信号,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以供报警主机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请再参阅图7,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收发模块71具体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报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后,需要安防服务器回应才终止报警,否则将持续发出报警信号。这里,报警主机将每隔预定时段向安防网关设备重复发送报警信号。
处理模块72还用于在第一收发模块71发送响应信号之前,判断在当前时刻第一收发模块71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
第一收发模块71还用于在处理模块7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等待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在处理模块7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
由于双绞线的传输模式为单工传输,因此,在同一时刻,双绞线上的只能传输一种信号,为不能同时传输两种信号。也就是说,报警主机在有线传输通路上传输报警信号时,安防网关设备不能够在有线传输通路上传输响应信号,否则报警信号和响应信号会产生信号碰撞,可能相互抵消,从而造成报警失败。第一收发模块71从处理模块72接收响应信号后,并不马上发送给报警主机,而是等待处理模块72的判断结果,从而规避了信号碰撞。
参阅图8,是本申请安防报警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安防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81、安防网关设备82和安防服务器83。安防网关设备82可以是前述实施例的安防网关设备。
报警主机81用于与安防网关设备82建立有线传输通路,并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向安防网关设备82发送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安防网关设备82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81接收报警信号,解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后,通过与安防服务器83建立的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83。
安防服务器83用于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网关设备82接收报警信号,并向安防网关设备82发送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安防网关设备82还用于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83接收响应信号,解析响应信号,并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81。
报警主机81还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安防网关设备82接收响应信号,以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主机81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响应信号之前,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每隔预定时段向安防网关设备82重复发送报警信号。
安防网关设备82具体用于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报警主机81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并在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81之前,判断在当前时刻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等待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81;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81。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防报警系统通过安防网关设备使报警主机发送的报警信号从有线传输通路到无线传输通路进行传输,使安防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号从无线传输通路到有线传输通路进行传输,从而使得用户利用已有的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报警主机接入无线网络,解决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能够节约成本,并且安防网关设备不会在有线传输通路上传输报警信号的时候传输响应信号,能够保证报警的可靠性。
参阅图9,是本申请安防网关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安防网关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er)91、接收器(receiver)92、发送器(emitter)9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4、只读存储器(ROM)95、总线96以及网络接口单元(Network Interface Unit)97。其中,处理器91通过总线96分别耦接接收器92、发送器93、随机存取存储器94、只读存储器95以及网络接口单元97。其中,当需要运行安防网关设备时,通过固化在只读存储器95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 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安防网关设备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安防网关设备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在随机存取存储器94中运行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s)和操作系统(OS)接收数据或者向发送数据,使得:
接收器92通过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报警主机(图未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其中,报警主机每隔预定时段重复发送报警信号。
处理器91解析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发送器93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图未示)。
进一步地,接收器92通过无线传输通路从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处理器91解析响应信号,将响应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发送器93通过有线传输通路将响应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以供报警主机确认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其中,发送器93在发送响应信号之前,处理器91进一步判断在当前时刻接收器92是否正在接收报警信号,如果是,命令发送器93等待接收器92将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发送响应信号;如果否,则发送器93无须等待即发送响应信号。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的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采用有线传输通路连接安防网关设备与报警主机,采用无线传输通路连接安防网关设备与安防服务器,安防网关设备将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的报警信号解析后,将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实现报警主机向安防服务器报警,从而解决了采用固网安防协议的安防业务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保证在传统的家庭安防系统基础上利用无线网络传输报警信号,能够节约成本,并且安防网关设备不会在有线传输通路上传输报警信号的时候传输响应信号,能够规避有线传输通路上发生信号碰撞的风险,保证报警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管理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安防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解析所述报警信号,将所述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通过无线传输通路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安防服务器;
其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通路从所述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所述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以所述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解析所述响应信号,将所述响应信号以所述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以供所述报警主机确认所述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其中,所述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从所述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安防网关设备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所述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
在所述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的步骤之前,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安防网关设备判断在当前时刻是否正在接收所述报警信号;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等待所述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的步骤。
3.一种安防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网关设备接入于报警主机和安防服务器之间,所述安防网关设备与所述报警主机通过有线传输通路连接,与所述安防服务器通过无线传输通路连接,所述安防网关设备包括第一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从报警主机接收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接收所述报警信号,解析所述报警信号,将所述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并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收发模块;
所述第二收发模块用于从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报警信号,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通路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安防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通路从所述安防服务器接收反馈所述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并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响应信号以所述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二收发模块接收所述响应信号,解析所述响应信号,将所述响应信号以所述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并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收发模块;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从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响应信号,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以供所述报警主机确认所述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防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所述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防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发送响应信号之前,判断在当前时刻所述第一收发模块是否正在接收所述报警信号;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等待所述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防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
7.一种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安防网关设备和安防服务器,其中,
所述报警主机用于与所述安防网关设备建立有线传输通路,并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向所述安防网关设备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以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所述安防网关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从所述报警主机接收所述报警信号,解析所述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以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后,通过与所述安防服务器建立的所述无线传输通路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安防服务器;
所述安防服务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通路从所述安防网关设备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向所述安防网关设备发送反馈所述报警信号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以所述无线安防协议格式封装;
所述安防网关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通路从所述安防服务器接收所述响应信号,解析所述响应信号,并将所述响应信号以所述固网安防协议格式封装后,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
所述报警主机还用于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从所述安防网关设备接收所述响应信号,以确认所述报警信号传输成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主机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之前,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每隔预定时段向所述安防网关设备重复发送所述报警信号;
所述安防网关设备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接收从所述报警主机重复发送的报警信号,并在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之前,所述安防网关设备判断在当前时刻是否正在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等待所述报警信号接收完成,再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通过所述有线传输通路将所述响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主机。
CN201310430397.3A 2013-09-18 2013-09-18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Active CN103489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397.3A CN103489292B (zh) 2013-09-18 2013-09-18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397.3A CN103489292B (zh) 2013-09-18 2013-09-18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292A CN103489292A (zh) 2014-01-01
CN103489292B true CN103489292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82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0397.3A Active CN103489292B (zh) 2013-09-18 2013-09-18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92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978A (zh) * 2016-03-21 2016-06-15 上海天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控制系统
CN106791600A (zh) * 2016-11-15 2017-05-31 江西憶源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s485的传感器与摄像机之间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N108009066A (zh) * 2017-11-22 2018-05-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的监控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906A (zh) * 1999-02-04 2001-08-29 西门子公司 用于互相转接不兼容网络的协议数据单元的装置
CN1481128A (zh) * 2002-09-30 2004-03-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网关及其实现家庭网络控制子网中节点互通的方法
CA2264796C (en) * 1996-09-06 2004-06-01 Innovatec Corporation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67809A (zh) * 2003-06-18 2005-01-19 北京华创联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的安全防范方法及系统
CN1980296A (zh) * 2005-12-09 200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基站与数字用户线网络互连的系统
CN102055632A (zh) * 2011-01-20 2011-05-11 中山大学 一种数字家庭网络系统及传输方法
US8514846B2 (en) * 1999-12-30 2013-08-20 Shoretel, Inc. Responding to IP call with a prompt to select an extension and routing packets to IP phone at selected exten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0281B2 (en) * 2003-01-31 2011-11-0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Alert gateway,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64796C (en) * 1996-09-06 2004-06-01 Innovatec Corporation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310906A (zh) * 1999-02-04 2001-08-29 西门子公司 用于互相转接不兼容网络的协议数据单元的装置
US8514846B2 (en) * 1999-12-30 2013-08-20 Shoretel, Inc. Responding to IP call with a prompt to select an extension and routing packets to IP phone at selected extension
CN1481128A (zh) * 2002-09-30 2004-03-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网关及其实现家庭网络控制子网中节点互通的方法
CN1567809A (zh) * 2003-06-18 2005-01-19 北京华创联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的安全防范方法及系统
CN1980296A (zh) * 2005-12-09 200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基站与数字用户线网络互连的系统
CN102055632A (zh) * 2011-01-20 2011-05-11 中山大学 一种数字家庭网络系统及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292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2068B (zh) 实现机器对机器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469555B (zh)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10380828A (zh) Sidelink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CN10410511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2682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149728A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转换的方法与装置
EP285838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trigger message
CN103489292B (zh) 安防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安防报警系统
CN104620528B (zh) 基站及组播数据发送处理方法
CN102149214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20173350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2469514A (zh) 终端及其接入网络的方法
WO2010133054A1 (zh) 基于m2m应用平台对终端进行管理/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CN106961727A (zh) 一种寻呼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41536B (zh) 检测设备对设备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869586A (zh) 一种动态信道检测的处理方法、站点及接入点设备
CN103843440A (zh) 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274013A (zh) 无线智能监护系统及监护终端设备
CN103442327B (zh) 物联网装置以及其通讯方法
CN101303791A (zh) 一种基于网络摄像机的无线报警方法及无线报警系统
CN10928713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778364A (zh) 采用强制登陆发现及治理复制手机sim卡的系统及方法
CN108668106A (zh) 摄像机状态获取方法、摄像机及摄像机系统
CN106171036A (zh) 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
EP374285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0 No. 2 Building, Area B,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No. 2 Building, Area B,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4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No. 2 Building, Area B,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ixi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1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ixi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