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6935B -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6935B
CN103486935B CN201310440158.6A CN201310440158A CN103486935B CN 103486935 B CN103486935 B CN 103486935B CN 201310440158 A CN201310440158 A CN 201310440158A CN 103486935 B CN103486935 B CN 103486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post
height change
survey record
sleeve pipe
position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01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6935A (zh
Inventor
尹学军
孔祥斐
王乾安
卢泽杰
薛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RB (QINGDAO) VIBRATION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RB (QINGDAO) VIBRATION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RB (QINGDAO) VIBRATION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RB (QINGDAO) VIBRATION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401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6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6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6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6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6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并标识弹性元件压缩量变化的装置,以及应用这种装置的浮置道床结构。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包括标杆和定位支座,标杆穿过定位支座,标杆上固定设置挡肩,在挡肩与定位支座之间设置弹簧,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上固定设置夹持件,挡肩上方的标杆表面套设指示套管,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设有摩擦副。结构简单,效果可靠。而应用了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器、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及本发明浮置道床,安全性更好,可以随时掌握弹性元件的实际工作情况,维修维护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并标识弹性元件压缩量变化的装置,以及应用这种装置的浮置道床结构。
背景技术
振动和噪声是人们公认的影响面最为广泛的一种公害,也是近年来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中,实践应用最为成功的是构件浮置技术,典型的是浮置道床技术,其隔振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为防止浮置道床结构中用于支撑浮置板的弹性元件的自然失效或意外损坏带来的危险,需要经常确认上述弹性元件的高度变化,以便了解和掌握弹性元件的工作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维修更换,以保证安全。由于弹性元件设置在浮置板内或浮置板下方,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如何进行日常监控成为一个难题。目前有技术人员研制出一些指示装置或监测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061001292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支承构件的高度监测装置,另外,申请号为201010107533.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器失效指示装置,这些技术方案都是通过显示弹性元件的实际高度,让检查人员了解掌握弹性元件的状态,为行文方便,将上述现有装置统称为指示装置。但是现有指示装置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在于无法真正显示弹性元件在工作状况下的最大变形情况,这是因为工作状况下,轨道车辆正在运营,轨道线路带电作业,检查人员无法靠近即时对所述指示装置进行观测,只能待轨道车辆运营结束后,观察指示装置,而这是观察指示装置指示对应的是已经恢复的静载荷状态,不是最大受力(变形)状态。现有指示装置都不具备记忆功能,不能直接反应出工作状态下最大变形量,又由于浮置板一般同时由多个弹性元件共同支撑,在静定状态下,某个弹性元件即使出现问题,但由于有周围其他弹性元件的助力,往往弹性元件和浮置板都不会反映出较大的高度变化,因此从上方观察指示装置时,无法及时查觉弹性元件存在的缺陷,只有当弹性元件发生诸如弹簧断裂等严重问题时,弹性元件或/和浮置板出现了较大高度变化,才能直接从指示装置上反映出来,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市场迫切要求一种可以真正反映弹性元件工作状态下最大压缩量(最大受力)及其变化的监测装置,以便检查人员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弹性元件的使用状态,从而消除浮置道床运营中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能够监测并记录工作过程中弹性元件最大压缩量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
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标杆和定位支座,标杆穿过定位支座,标杆上固定设置挡肩,在挡肩与定位支座之间设置弹簧,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上固定设置夹持件,挡肩上方的标杆表面套设指示套管,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设有摩擦副。
其中,优选的,夹持件可以由金属、塑料、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指示套管可以由尼龙、塑料、玻璃钢或电木等材料制成。为了方便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形成有效的夹持配合,夹持件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环形或C形。当然,还可以采用夹持件在其与指示套管配合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大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凸凹结构,或者指示套管在其与夹持件配合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大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凸凹结构,或者夹持件及指示套管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大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相互配合的凸凹结构等技术方案,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夹持件与定位支座的固定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也可以利用粘接固定、销钉固定或过盈配合固定等固定连接方式,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夹持件时,可以利用硫化工艺将夹持件与定位支座固连成一体,都可以适用于本发明。此外,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还可以包括堵头,堵头至少部分设置在定位支座内,堵头与定位支座之间利用螺纹结构固定连接或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从而将夹持件固定在定位支座内,堵头上设置中心通孔,指示套管及标杆穿过堵头的中心通孔设置,堵头与指示套管之间为间隙配合。
为实现记录功能,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为过盈配合,指示套管与标杆之间为间隙配合。此外,为了便于检查人员巡检过程中进目测识别,标杆上部设置标识高度的刻度线或/和不同颜色分区,当然,也可以在指示套管表面设置标识高度的刻度线或/和不同颜色分区。另外,为了便于调整总高度,标杆由上标杆和下标杆组成,挡肩固定设置在上标杆上,挡肩下方设置连接部,连接部中设置螺纹孔或光孔,相应的,下标杆上部对应设置局部螺杆结构和锁紧螺母与连接部中的螺纹孔配合,或者下标杆上部设置连接段与连接部中的光孔配合,利用锁紧销将下标杆与连接部固连在一起;当然,标杆还可以由上标杆、下标杆及调节套筒组成,挡肩固定设置在上标杆上,上、下标杆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调节套筒连接在一起,进而拼接成分体式的标杆,上标杆的下部及下标杆的上部分别设置局部螺杆结构及锁紧螺母,调节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与上、下标杆对应配合。
为了更便于读数,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还可以设置位移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存储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利用位移传感器将监测得到的位移变化通过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系统即时传输到数据存储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可以实现及时地分析、控制和处理,从而实现远程监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浮置板和弹性隔振装置,浮置板被弹性隔振装置弹性支撑,脱离基础表面,轨道结构设置在浮置板上,其特征在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设置在弹性隔振装置上,或设置在浮置板上。
具体应用时,可以将定位支座嵌设在弹性隔振装置中弹性隔振器的顶板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也可以将定位支座嵌设在弹性隔振装置中联结套筒的端盖、顶升挡块或支承挡块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还可以在浮置板中设置连接件,将定位支座嵌设在连接件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基础表面上,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上述技术方案,都能实现相同的功能。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弹性隔振器,包括顶板、底板和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嵌设在弹性隔振器的顶板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弹性隔振装置,包括联结套筒、端盖、调高垫板和弹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嵌设在联结套筒的端盖、支承挡块或顶升挡块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
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通过在定位支座内部固定设置夹持件,同时在挡肩上方的标杆表面套设指示套管,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设置摩擦副,利用夹持件使指示套管保持在使用过程中定位支座相对挡肩的最大变形位置,进而实现记录最大相对位置变化量的功能。应用了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浮置道床,可以通过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准确地把握弹性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缩量,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掌握浮置道床中弹性元件的使用状态,为及时维修维护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消除浮置道床运营中的安全隐患。同理,应用了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器或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可以通过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准确地把握弹性隔振器或弹性隔振装置中弹性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缩量,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弹性元件的使用状态,为及时维修维护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结构简单,效果可靠。而应用了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器、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及本发明浮置道床,安全性更好,可以随时掌握弹性元件的实际工作情况,维修维护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应用图1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及本发明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应用图4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及本发明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应用图7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图7的C部放大图。
图10为应用图7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及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D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3为应用图12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器及本发明浮置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E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6为图15的F-F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8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9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20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包括标杆1和定位支座2,标杆1穿过定位支座2,标杆1上固定设置挡肩3,在挡肩3与定位支座2之间设置弹簧4,定位支座内部固定设置圆管状的夹持件5,夹持件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挡肩3上方的标杆表面套设指示套管6,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为过盈配合,指示套管6与标杆1之间为间隙配合。其中,夹持件5利用表面摩擦系数高的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与钢材制成的定位支座2利用硫化工艺固连成一体,指示套管6由尼龙材料制成,由于材料的固有特性,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自然形成了摩擦副。此外,为了便于识别高度变化,在标杆1的上端还设置有标识高度的不同颜色分区7、8和9,其中区域7为绿色,表示正常工作高度范围;区域8为黄色,表示警戒高度范围;区域9为红色,表示危险高度范围。
应用时,如图2、图3所示应用图1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包括弹性隔振器14、调高垫板15、端盖16和联结套筒11,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有支承挡块13和顶升挡块12,定位支座2嵌设在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置的顶升挡块12内,标杆1底端支撑在基础17表面上,支承挡块13及联结套筒11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标杆1的让位通孔,端盖16上设置可以保证指示套管6贯穿通过的让位通孔。
应用时,如图2、图3所示应用图1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浮置道床,包括浮置板10和弹性隔振装置,所述弹性隔振装置包括与浮置板预制成一体的联结套筒11、调高垫板15、弹性隔振器14及端盖16,弹性隔振器14通过调高垫板15支承在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置的支承挡块13的底面,进而实现对浮置板10的弹性支撑,使其脱离基础17表面,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设置在弹性隔振装置上。其中,定位支座2嵌设在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置的顶升挡块12内,标杆1底端支撑在基础17表面上,支承挡块14及联结套筒11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标杆1的让位通孔,端盖16上设置可以保证指示套管6贯穿通过的让位通孔。
工作过程中,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监测并记录浮置板最大高度变化的原理如下:当轨道车辆从浮置板上方通过时,弹性隔振器14被压缩,浮置板10下沉,带动弹性隔振装置整体下沉。此时,标杆1底端支撑在基础17表面上,其高度状态保持不变,固定设置在标杆上的挡肩3的高度状态也不变。由于定位支座2嵌设在顶升挡块12内,因此与浮置板10始终保持同步、同幅度的下沉,定位支座2下沉的过程中带动夹持件5下沉,同时弹簧4也被压缩,挡肩3对指示套管6单向推移,迫使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的相对高度位置发生变化;当轨道车辆通过以后,弹簧隔振器14回弹,浮置板10恢复静载状态,同时,弹簧4也回弹,定位支座2随顶升挡块12一起上升复位,固定设置在定位支座中的夹持件5也实现复位。但是,由于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存在摩擦副,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的相对位置关系仍保持着浮置板10最大下沉量时的状态不变,因此在定位支座复位后,指示套管6被夹持件5夹起,指示套管6与夹持件5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记录了定位支座2相对挡肩3的最大相对位置变化,通过指示套管6顶面与标杆1上设置颜色分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可以很容易地给予识别,二者的相对位置变化与轨道车辆经过时弹性隔振器的压缩量完全相同。根据弹性隔振器的设计承载能力,我们很容易确定出浮置道床正常工作状态下,弹性隔振器的合理压缩量范围,因此如果利用标杆1的上端设置的颜色分区7和8对应弹性隔振器合理压缩量范围,我们就可以从浮置道床上方看出弹性隔振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从而为准确判断弹性隔振器的工作状态以及后续维护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例如,当指示套管6的顶面位于区域7所示的绿色区时,表明弹性隔振器工作正常,此时不需要特殊维护;当指示套管6的顶面位于区域8所示的黄色区时,可以知道弹性隔振器工作时的最大压缩量偏高,应当保持警觉,需要排查原因,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必要时应取出弹性隔振器进行检查;当指示套管6的顶面位于区域9所示的红色区时,就表示弹性隔振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必须要对弹性隔振器给予检修更换才能重新投入运营。
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通过在定位支座上固定设置夹持件,同时在挡肩上方的标杆表面套设指示套管,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设置摩擦副,利用弹簧压缩时,挡肩对指示套管形成单向推移,夹持件使指示套管保持在使用过程中定位支座相对挡肩的最大变形位置,进而实现记录最大相对位置变化量的功能。应用了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浮置道床,可以通过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准确地把握弹性隔振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缩量,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掌握浮置道床中弹性元件的使用状态,为及时维修维护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消除浮置道床运营中的安全隐患。基于上述原理,也可以通过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准确地把握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中弹性隔振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缩量,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弹性隔振器的使用状态,为及时维修维护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对于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来说,这一优点也可以推广至浮置道床以外的其他应用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夹持件5除了利用硫化的方法固定在定位支座2中以外,还可以利用粘接、销钉固定连接、过盈配合连接等方式将夹持件5固定设置在定位支座内,只要能实现可靠固定,都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都可以适用于本发明。此外,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夹持件及指示套管的选材多种多样,优选的,夹持件可以由金属、塑料、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指示套管可以由尼龙、塑料、玻璃钢或电木等材料制成,只要能够保证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形成可靠的摩擦副,能锁定两者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置变化,都可以满足本发明的使用要求,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根据上述选材的说明,指示套管也可以采用金属或橡胶等材料制成,之所以优选尼龙、电木等材料,主要是除了满足耐磨等基本使用要求外,还综合考虑了材料的绝缘性等其他指标,同样,夹持件也可以采用玻璃钢、尼龙等其他材料制成,上述说明也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另外,本例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标杆1上端设置的不同颜色分区7、8和9分别设定为绿色、黄色和红色,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颜色。
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结构简单,效果可靠。而应用了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及本发明浮置道床,安全性更好,可以随时掌握弹性元件的实际工作情况,维修维护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一中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区别在于,定位支座2中还设有堵头21,夹持件5嵌设在定位支座2中并利用堵头21固定在定位支座2内,堵头21与定位支座2之间利用螺纹结构连成一体。弹簧4设置在堵头21与挡肩3之间。堵头21上设置中心通孔,指示套管6及标杆4穿过堵头21的中心通孔设置,堵头21与指示套管6之间为间隙配合。此外,为了便于调整标杆的总高度,标杆由上标杆19和下标杆18组成,挡肩3固定设置在上标杆19上,上、下标杆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调节套筒20连接在一起,进而拼接成分体式的标杆,上标杆的下部及下标杆的上部分别设置局部螺杆结构及锁紧螺母22,调节套筒2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与上、下标杆对应配合。此外,为了便于识别高度变化,在标杆1的上端还设置有标识高度的刻度线。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封闭,在端盖16与顶升挡块12之间还设有橡胶制成的弹性密封圈24。
应用时,如图5、图6所示应用图4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包括弹性隔振器14、调高垫板15、端盖16和联结套筒11,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有支承挡块13和顶升挡块12,定位支座2嵌设在端盖16上,相应的联结套筒11的底板上分别设置避让下标杆18和上标杆19的让位通孔,标杆的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14底板的上表面。
应用时,如图5、图6所示应用图4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浮置道床,与实施例一中所述浮置道床的区别在于,联结套筒11中还增设了定位垫块25,定位垫块25嵌设在支承挡块13的中心通孔内,并通过紧固件23与调高垫板15一起固定在弹性隔振器14顶板上,定位支座2嵌设在端盖16上,相应的定位垫块25及联结套筒11的底板上分别设置避让下标杆18和上标杆19的让位通孔,标杆的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14底板的上表面。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监测并记录浮置板最大高度变化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叙述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在上标杆的上部设置了标识高度的刻度线,应用在本发明浮置道床中时,观察指示套管6顶面对应的刻度位置变化,就可以判断弹性隔振装置的工作状态。应用时,可以在浮置板静载状态下,根据指示套管6的顶面实际位置,通过调整上、下标杆旋入调节套筒20的长度将标杆上刻度线的起始零度与指示套管6的顶面调整至相互平齐,完成调零过程,作为今后判断弹性隔振器的工作状态以及后续维护的基准。根据理论计算可以推算出弹性隔振器的正常工作压缩量范围,将压缩量上限作为危险值进行控制即可。例如,假设轨道车辆动载导致的弹性隔振器压缩量上限为10mm,当指示套管6的顶面位于标杆上刻度线+8(图中未直接示出数值)以下区域时,表明弹性隔振器工作正常,此时不需要特殊维护;当指示套管6的顶面位于刻度线+8与+10之间区域时,可以知道弹性隔振器工作时的最大压缩量偏高,应当保持警觉,需要排查原因,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必要时应取出弹性隔振器进行检查;当指示套管6的顶面高于刻度线+10的位置时,就表示弹性隔振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必须要对弹性隔振器给予检修更换才能重新投入运营。基于上述原理,也可以通过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准确地把握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中弹性隔振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缩量,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弹性隔振器的使用状态,为及时维修维护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对于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来说,这一优点也可以推广至浮置道床以外的其他应用领域。通过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可以看出,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中,标杆的底端可以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也可以支撑在基础表面上,在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选择。
本例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由于增设了调节套筒20,标杆的长度可以进行调整,因此使用更加方便。应用于浮置道床中时,受各种加工和施工误差影响小,便于调节,实用性更好,特别是采用尼龙、电木等绝缘材料加工调节套筒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标杆向基础17传导电流。由于设置了定位垫块25,本发明浮置道床的稳定性更强,可以有效防止调高垫板的水平旋转,避免调高垫板意外滑脱造成的损害。另外,本发明浮置道床中,将标杆的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装置的底板上,可以避免基础不平造成的误差,还可以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基础发生局部疲劳破损造成的误差。堵头与定位支座之间除了利用螺纹结构固定连接外,还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将夹持件固定在定位支座内,都可以适用于本发明中,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增设堵头的有益效果在于,从定位支座2中拆下堵头后,可以方便地对夹持件5进行更换,从而实现反复利用。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二中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识别高度变化,在指示套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标识高度的不同颜色分区7、8和9。其中区域7为绿色,表示正常工作高度范围;区域8为黄色,表示警戒高度范围;区域9为红色,表示危险高度范围
应用时,如图8和图9所示超薄型的本发明浮置道床,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浮置道床不同,本例所述浮置道床中采用的联结套筒11,为超薄结构设计,其侧壁上仅固定设置支承挡块13,端盖16置于支承挡块上。此外,浮置板10中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套筒26及盖板27组成,其中,套筒26与浮置板10预浇注成一体,盖板27通过紧固件28与套筒26连接在一起。定位支座2嵌设在盖板27中,标杆底端支撑在基础17表面上。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监测并记录浮置板最大高度变化的原理与实施例一中叙述的原理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使用过程中,套筒26及盖板27与浮置板10同步同幅度下沉或复位,指示套管6与夹持件5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记录了定位支座2相对挡肩3的最大相对位置变化,通过盖板27顶面与指示套管6表面设置颜色分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可以很容易地给予识别,其他原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根据弹性隔振器的设计承载能力,我们很容易确定出浮置道床正常工作状态下,弹性隔振器的合理压缩量范围,因此如果利用指示套管6表面设置的颜色分区7和8对应弹性隔振器合理压缩量范围,我们就可以从浮置道床上方看出弹性隔振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从而为准确判断弹性隔振器的工作状态以及后续维护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例如,当盖板27的顶面对应区域7所示的绿色区时,表明弹性隔振器工作正常,此时不需要特殊维护;当盖板27的顶面对应区域8所示的黄色区时,可以知道弹性隔振器工作时的最大压缩量偏高,应当保持警觉,需要排查原因,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必要时应取出弹性隔振器进行检查;当盖板27的顶面对应区域9所示的红色区时,就表示弹性隔振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必须要对弹性隔振器给予检修更换才能重新投入运营。
本例所述的本发明浮置道床,在浮置板中增设了连接件,因此在对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进行调零过程时,不需要移动或改变弹性隔振装置中的任何元件,涉及零件少,调整起来更加简单方便,也更加快捷。
实施例四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浮置道床,与实施例三中所述浮置道床的区别在于,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也可以设置在弹性隔振装置上,其中,定位支座2嵌设在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置的支承挡块13内,标杆1底端支撑在基础17表面上,联结套筒11的底板上设置标杆1的让位通孔,端盖16上设置可以保证指示套管6贯穿通过的让位通孔。
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监测并记录浮置板最大高度变化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端盖16顶面与指示套管6表面设置颜色分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识别指示套管6与夹持件5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识别弹性隔振器14的压缩量,只不过在本例中,定位支座2随支承挡块13一起下沉或复位,其余都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同理,根据弹性隔振器的设计承载能力,我们很容易确定出浮置道床正常工作状态下,弹性隔振器的合理压缩量范围,因此如果利用指示套管6表面设置的颜色分区7和8对应弹性隔振器合理压缩量范围,我们就可以从浮置道床上方看出弹性隔振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从而为准确判断弹性隔振器的工作状态以及后续维护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例如,当端盖16的顶面对应区域7所示的绿色区时,表明弹性隔振器工作正常,此时不需要特殊维护;当端盖16的顶面对应区域8所示的黄色区时,可以知道弹性隔振器工作时的最大压缩量偏高,应当保持警觉,需要排查原因,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必要时应取出弹性隔振器进行检查;当端盖16的顶面对应区域9所示的红色区时,就表示弹性隔振器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必须要对弹性隔振器给予检修更换才能重新投入运营。
当然,本例及实施例三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指示套管6表面设置的不同颜色分区7、8和9分别设定为绿色、黄色和红色,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颜色。
另外,应用时,如图10、图11所示应用图7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包括弹性隔振器14、调高垫板15、端盖16和联结套筒11,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有支承挡块13,定位支座2嵌设在联结套筒11侧壁上固定设置的支承挡块13内,标杆1底端支撑在基础17表面上,联结套筒11的底板上设置标杆1的让位通孔,端盖16上设置可以保证指示套管6贯穿通过的让位通孔。基于本例中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监测并记录浮置板最大高度变化的原理,也可以通过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准确地把握本发明弹性隔振装置中弹性隔振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缩量,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弹性隔振器的使用状态,为及时维修维护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五
如图12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三中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调整总高度,标杆由上标杆18和下标杆19组成,挡肩3固定设置在上标杆19上,挡肩3下方焊接固定设置连接部29,连接部29中部设置螺纹孔,下标杆18上部对应设置局部螺杆结构和锁紧螺母22与连接部29上的螺纹孔配合。此外,为了便于识别高度变化,在指示套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标识高度的刻度线,对应的,在上标杆19上设置基准线30,在指示套管6上设置显示窗36。
下面以侧置式的本发明浮置道床进行说明,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发明浮置道床,弹性隔振器14设置在浮置板10两侧的下方,并通过调高垫板15支承在浮置板10上,使浮置板10脱离基础17表面,保持浮置状态。定位支座2嵌置在弹性隔振器14的顶板32中,下标杆18的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14的底板31表面。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监测并记录浮置板最大高度变化的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的描述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定位支座2嵌设在顶板32内,其与弹性隔振器14的压缩保持同步运动,进而与浮置板10始终保持同步、同幅度的下沉,位置回复后,指示套管6与夹持件5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记录了定位支座2相对挡肩3的最大相对位置变化,二者的最终相对位置变化与轨道车辆经过时弹性隔振器的最大压缩量完全相同,并通过显示窗36中基准线30对应的刻度数值直观反映出来。其余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需要指出的是,应用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时,在正式使用前应通过调整连接部29和下标杆18的相对位置将基准线30与指示套管6上的0刻度对齐,然后利用锁紧螺母22锁定连接部29和下标杆18的相对位置,完成调零的过程。为了更便于读数,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还可以设置位移传感器33、数据传输系统34、数据存储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35。利用位移传感器33将监测得到的指示套管6与夹持件5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通过数据传输系统34即时传输到数据存储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35,可以实现及时地分析、控制和处理,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弹簧隔振器14加上载荷以后,当弹簧隔振器的压缩量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的具体读数就通过显示窗36中基准线30对应的刻度数值直观反映出来,通过位移传感器33将信号经数据传输系统34传输至数据存储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35,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弹性隔振器14的远程高度监控,此种方法更加节省人力,可以及时发现弹性隔振器的工作异常,通过程序设置还可以实现自动报警,并使观察空间受限或人员近距离观测困难(如高架桥桥身与桥墩间的弹性支承)等特殊场合的即时监控成为可能。
此外,如图13、图14所示应用图12所示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器,包括顶板32、底板31和弹性元件(图中未具体示出),定位支座2嵌置在弹性隔振器14的顶板32中,下标杆18的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14的底板31表面。基于本例中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监测并记录浮置板最大高度变化的原理,也可以通过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准确地把握本发明弹性隔振器中弹性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缩量,因此,可以全面地了解弹性元件的使用状态,为及时维修维护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弹性隔振器中,标杆底端除了可以支撑在弹性隔振器的底板表面外,也可以支撑在基础表面上,都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都是基于本发明技术原理的简单变化,不再另外附图给予说明,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另外要指出的是,基于这种监测识别原理,本发明弹性隔振器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浮置道床以外的领域,例如房屋、桥梁、设备基础的弹性支承等,都能实现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结构简单,效果可靠。而应用了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本发明弹性隔振器及本发明浮置道床,安全性更好,可以随时掌握弹性元件的实际工作情况,维修维护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实施例六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一中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区别在于,夹持件5由弹簧钢材料制成,其横截面形状为C形。
由于采用弹簧钢制成夹持件5,可以提供稳定的夹持力,与指示套管6配合后,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可以形成可靠的摩擦副,此外,弹簧钢制成的夹持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弹簧4被压缩时,挡肩3对指示套管6形成单向推移,克服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的摩擦阻力,使指示套管6相对夹持件5发生滑动,再利用夹持件5使指示套管6保持在使用过程中定位支座2相对挡肩3的最大变形位置,进而实现记录最大相对位置变化量的功能。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应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中采用弹簧钢材料制成的夹持件,其具有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当然,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七
如图17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为提高夹持件5的弹性,夹持件5由金属弹片弯曲制成,在其与指示套管6配合一侧的表面上设有波浪形的凸凹结构。
由于夹持件5采用金属弹片制成,并且夹持件5上设有用于增大与指示套管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波浪形凸凹结构,因此夹持件5即能实现良好的夹持力,又有良好的弹性,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可以形成可靠的摩擦副,使指示套管6保持在使用过程中定位支座相对挡肩的最大变形位置,进而实现记录最大相对位置变化量的功能。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应用方法与实施例六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当然,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八
如图18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为提高夹持件5的弹性,在夹持件5与指示套筒6配合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凸凹结构。
夹持件5上设置了用于增大了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凸凹结构,其变形能力更强,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实现的摩擦阻力更大,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可以形成可靠的摩擦副,因此当弹簧4被压缩时,挡肩3对指示套管6形成单向推移,克服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的摩擦阻力,使指示套管6相对夹持件5发生滑动,再利用夹持件5使指示套管6保持在使用过程中定位支座2相对挡肩3的最大变形位置,进而实现记录最大相对位置变化量的功能。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应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当然,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另外,基于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指示套管也可以采用在其与夹持件配合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凸凹结构的技术方案,也能想到相似的效果,由于仅是本例所述技术方案的简单转移变化,在此以文字给予说明,不再另外附图,也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九
如图19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夹持件5及指示套管6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大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相互配合的凸凹结构。
由于夹持件5及指示套管6表面上设置的凸凹结构可以彼此相互啮合,增大了二者间发生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因此夹持件5与指示套管6之间的摩擦副更加可靠,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振动等原因造成指示套管6相对夹持件5发生滑动,使用效果更加准确可靠。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应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当然,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十
如图20所示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标杆由上标杆19和下标杆18组成,挡肩3固定设置在上标杆19上,挡肩3下方设置连接部29,连接部中设置光孔92,相应的,下标杆18上部设置连接段90与连接部29中的光孔92配合,利用锁紧销91将下标杆18与连接部29固连在一起。
本例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监测并记录高度变化的原理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应用时,为了便于调整标杆的总长度,可以在连接段90处设置多个用于装配锁紧销的安装孔,也可以在现场确定最终长度后,再钻孔装配锁紧销,从而将下标杆18与连接部29固连在一起,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都是基于本发明技术原理的简单变化,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本发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工作可靠,造价低,监测结果直观可靠,能够真实的反映弹性隔振器的工作状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避免恶性事故发生,从而为安全生产运营和预防人身伤害提供有力的保障。而本发明应用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弹性隔振器、弹性隔振装置及浮置道床也因为其节省人力物力、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因而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此外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浮置道床中弹性隔振器可以是钢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器、橡胶金属复合隔振器、空气弹簧隔振器等各种可应用于道床结构中的隔振器。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用,基于本文中记叙的技术原理,相关技术方案也可以交叉使用,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17)

1.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包括标杆和定位支座,标杆穿过定位支座,标杆上固定设置挡肩,在挡肩与定位支座之间设置弹簧,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上固定设置夹持件,挡肩上方的标杆表面套设指示套管,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设有摩擦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与指示套管之间为过盈配合,指示套管与标杆之间为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由金属、塑料、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指示套管由尼龙、塑料、玻璃钢或电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或C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在其与指示套管配合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大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凸凹结构,或者指示套管在其与夹持件配合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增大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凸凹结构,或者夹持件及指示套管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大二者相对移动时的表面摩擦系数的、相互配合的凸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标杆上端设置标识高度的刻度线或/和不同颜色分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指示套管表面设置标识高度的刻度线或/和不同颜色分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存储处理系统及显示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标杆由上标杆和下标杆组成,挡肩固定设置在上标杆上,挡肩下方设置连接部,连接部中设置螺纹孔或光孔,相应的,下标杆上部对应设置局部螺杆结构和锁紧螺母与连接部中的螺纹孔配合,或者下标杆上部设置连接段与连接部中的光孔配合,利用锁紧销将下标杆与连接部固连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标杆由上标杆、下标杆及调节套筒组成,挡肩固定设置在上标杆上,上、下标杆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调节套筒连接在一起,进而拼接成分体式的标杆,上标杆的下部及下标杆的上部分别设置局部螺杆结构及锁紧螺母,调节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与上、下标杆对应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头,堵头至少部分设置在定位支座内,堵头与定位支座之间利用螺纹结构固定连接或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从而将夹持件固定在定位支座内,堵头上设置中心通孔,指示套管及标杆穿过堵头的中心通孔设置,堵头与指示套管之间为间隙配合。
1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浮置道床,包括浮置板和弹性隔振装置,浮置板被弹性隔振装置弹性支撑,脱离基础表面,轨道结构设置在浮置板上,其特征在于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设置在弹性隔振装置上,或设置在浮置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嵌设在弹性隔振装置中弹性隔振器的顶板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嵌设在弹性隔振装置中联结套筒的端盖、支承挡块或顶升挡块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浮置板中设置连接件,定位支座嵌设在连接件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基础表面上。
1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弹性隔振器,包括顶板、底板和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嵌设在弹性隔振器的顶板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
1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的弹性隔振装置,包括联结套筒、端盖、调高垫板和弹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支座嵌设在联结套筒的端盖、支承挡块或顶升挡块上,标杆底端支撑在弹性隔振器底板的上表面或支撑在基础表面上。
CN201310440158.6A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Active CN103486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0158.6A CN103486935B (zh)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0158.6A CN103486935B (zh)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6935A CN103486935A (zh) 2014-01-01
CN103486935B true CN103486935B (zh) 2015-11-11

Family

ID=49827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0158.6A Active CN103486935B (zh)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6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6319B (zh) * 2015-12-31 2019-01-22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隔振器变形测量工装及其测量方法
CN105568798B (zh) * 2016-01-08 2017-05-0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有砟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枕歪斜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5651223B (zh) * 2016-03-02 2018-07-31 广东煜祺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材料高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108562214A (zh) * 2018-04-19 2018-09-21 上海瑞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振器位移信号指示装置
CN109925085B (zh) * 2019-04-25 2024-02-20 四川大学 一种口腔种植垂直间隙测量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650A (zh) * 2006-07-06 2007-01-24 尹学军 一种监测弹性支撑构件高度变化的装置及应用
CN101775763A (zh) * 2010-02-05 2010-07-14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 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器失效指示器
CN102007386A (zh) * 2008-02-29 2011-04-06 M·凯莱赫 称重器具
JP2012515882A (ja) * 2009-01-22 2012-07-12 尹学▲軍▼ 内装式振動絶縁装置及びその応用
CN203096531U (zh) * 2012-11-06 2013-07-31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隔振器失效指示装置
CN203629500U (zh) * 2013-09-24 2014-06-04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其的浮置道床、弹性隔振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650A (zh) * 2006-07-06 2007-01-24 尹学军 一种监测弹性支撑构件高度变化的装置及应用
CN102007386A (zh) * 2008-02-29 2011-04-06 M·凯莱赫 称重器具
JP2012515882A (ja) * 2009-01-22 2012-07-12 尹学▲軍▼ 内装式振動絶縁装置及びその応用
CN101775763A (zh) * 2010-02-05 2010-07-14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 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器失效指示器
CN203096531U (zh) * 2012-11-06 2013-07-31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隔振器失效指示装置
CN203629500U (zh) * 2013-09-24 2014-06-04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其的浮置道床、弹性隔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6935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9500U (zh)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其的浮置道床、弹性隔振器
CN103486935B (zh) 一种高度变化测量记录装置及应用
CN1900650B (zh) 一种带有高度监测装置的浮置道床
KR101972261B1 (ko) 배관 지지장치
CN102032959B (zh) 一种竖向智能测力支座
CN103499268A (zh) 一种原位岩石节理面上盘与下盘的空间相对变形测量装置
KR101890383B1 (ko) 정전용량 측정을 이용한 체결부 풀림 통합관리 시스템
KR100986139B1 (ko) 선로 궤도의 변형 감지 장치
CN203100943U (zh) 套筒式磁通量传感采集装置
CN102912724B (zh) 隔震支座
AU2016250139B2 (e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CN103017724A (zh) 钢结构完好状态的诊断方法以及钢结构倾角诊断装置
JP5452182B2 (ja) 支承用損傷判定装置、支承用損傷判定装置の取付方法、及び支承
KR20020051340A (ko) 계측용 교좌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유지관리방법
CN102095363B (zh) 一种用于检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多维传感器
KR102167016B1 (ko) 회전변위 및 수평변위 식별이 용이한 탄성받침
CN111174662B (zh) 一种位移传感装置及其应用
CN210374973U (zh) 一种桥梁顶升智能双位移传感器装置
Ju et a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for a cable stayed bridge under typhoon
EP3994422A1 (en) Device for the detection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displacement or deformation of an external element to be monitored
CN106677812A (zh) 一种光纤光栅测力锚杆
CN108277738B (zh) 一种智能铅芯橡胶支座
KR200239172Y1 (ko) 계측용 교좌장치
CN211876973U (zh) 一种可长期用于水下恶劣环境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CN207794156U (zh) 预埋型上位移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