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7618A -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7618A
CN103477618A CN2011800702583A CN201180070258A CN103477618A CN 103477618 A CN103477618 A CN 103477618A CN 2011800702583 A CN2011800702583 A CN 2011800702583A CN 201180070258 A CN201180070258 A CN 201180070258A CN 103477618 A CN103477618 A CN 103477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y
token
communication
identity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02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7618B (zh
Inventor
罗希尔·奥古斯特·卡斯帕·约瑟夫·诺尔德斯
乔斯·邓哈尔托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2016103448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7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7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7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6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10Metering calls from calling party, i.e. A-party charged for th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39Hiding addresses; Keeping addresses anonym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70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zation aspects; Counter-checking correct charges
    • H04M15/745Customizing according to wishes of subscriber, e.g. friends or fami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08Systems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es, e.g. by use of disposal contact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95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back a calling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85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R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3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an address exchange platform which sets up a session between two nodes, e.g. rendezvous server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 [SIP] registrars or H.323 gatekeep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6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security aspects in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M2203/6009Personal information, e.g. profiles or personal directories being only provided to authorised pers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Details of bill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08Customization according to wishes of subscriber, e.g. customer preferences, friends and family, selecting services or billing option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P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42Notifying the called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10)和服务器(60)和电信系统(30),用于建立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31)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32)的通信(11),其中,不向所述第二方(32)给出所述第一方身份。生成(15)针对该通信唯一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67),并且将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67)与第一方身份相关联(16),以基于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67)在第一方(31)和第二方(32)之间建立电信系统(30)中的另一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电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电信系统中在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和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之间建立通信,其中,不向第二方给出第一方的身份。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信系统(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移动电信系统和网际协议IP通信系统(如,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基于IP的语音(VoIP)系统))向被叫方或接收方提供了基于电话簿号码或主叫线路身份(CLI)来识别主叫方或发起方的服务。
利用此服务,在主叫方进行通信建立期间,向被叫方的用户设备UE发送主叫方的身份(例如,他/她的用户或订户号)。被叫方在他/她的UE的显示器上接收关于主叫方身份的指示,例如,用户或订户号或与用户或订户号相关联的并存储在UE存储器中的其他信息(例如,主叫方姓名)。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用户不希望被识别,例如,未列入用户未将他们的订户号列入公共电话簿等中。为此,被称为主叫线路识别限制CLIR的服务在电信系统中可用。利用此服务,不向被叫方给出主叫方的身份,使得被叫方将不会接收到与主叫方身份有关的信息。在CLIR启用的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服务器或节点通过在建立通信时将私密标志包括在信令信息中,向电信网络中的另一节点指示对主叫方身份的限制。作为该标志的结果,抑制了主叫方身份,并且该主叫方身份不显示在被叫方的UE上,使得主叫方对被叫方保持匿名。
可以向选定且受限的用户组(包括紧急服务、警察和执法机构等)授权使用被称为CLIR超控的服务。利用CLIR超控,即使主叫方启用CLIR,被叫方也可以获取到主叫方身份。然而,该服务一般不可用于电信系统的用户或订户,而是仅通过特别许可。
通常,当CLIR启用时,主叫方可能不想被回呼或被公共号码呼叫。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其将期望回呼,例如当掉话时或当被叫方需要联系主叫方时。将期望回呼的另一情况是被叫方错过呼叫的情况(即,未应答电话的情况)。
实际上,存在可用于回呼用户或订户号的服务,在该服务中,即使主叫方的CLI受限,被叫方拨打特定串(例如,*69),导致电信系统回呼最近呼叫所涉及的主叫方。
作为ISDN标准实现的被称为自动回呼(Automatic Recall)的服务是建立在大致相同原理上的。利用自动回呼,被叫方可以获取由被叫方所接收的上一个呼叫的主叫方的用户或订户号以及此呼叫的时间戳。该服务还向被叫方提供回呼此最近呼叫的选择。然而,当主叫方启用私密标志(例如,CLIR)时,不向被叫方给出主叫方的身份。尽管如此,自动回呼服务能够重新建立在最近来电的被叫方和主叫方之间的通信。
然而,这些现有技术服务具有若干缺点:由于它们仅允许回呼上一个或最近的呼入呼叫。例如,如果在接收到来自利用不给出身份的主叫方的呼叫和回呼该主叫方的时间之间,被叫方面临附加的呼入呼叫,则失去了被叫方使用未给出的身份来进行回呼的可能。
此外,不可能从除了从匿名主叫方接收到呼叫的UE之外的通信设备,建立与该匿名主叫方的通信。当例如接收到具有未给出身份的主叫方的电话呼叫时,其他形式的通信同样是不可能的,例如,发送电子邮件或文本消息或多媒体消息。
发明内容
目的是提供电信系统中在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和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之间建立通信的改进方法,其中,不向第二方给出第一方的身份。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信系统中支持该改进方法的服务器。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支持该改进方法的至少一个服务器在内的电信系统。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提供了电信系统中建立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的通信的方法,其中,不向第二方给出第一方身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针对所述通信唯一的令牌,以及
-将所述令牌与所述第一方身份相关联,以基于所述令牌在所述第一方和所述第二方之间建立电信系统中的另一通信。
利用所述改进方法,针对来自匿名方(例如,由于启用CLIR,不向被叫方给出其身份的用户或订户)(即,主叫匿名第一方)的通信,当建立针对被叫方(即,被叫第二方)的通信或呼叫时,电信系统生成针对该通信唯一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电信系统向主叫匿名第一方身份分配所生成的令牌,或电信系统将所生成的令牌关联到主叫匿名第一方身份。
关联或分配的目的是使得:电信系统可以根据此令牌来识别匿名第一方,并可以与通过相应令牌来寻址的匿名第一方建立另一通信。
即,基于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第二方可以在电信系统中寻址第一方,用于建立与匿名第一方的另一通信,而不需要知道该第一方的真实身份。因此,该第一方保持匿名。
与现有技术(其中,仅可以获取最近呼叫或通信的主叫方)不同,只要令牌可用并且令牌有效地被分配给匿名方或与匿名方相关联,令牌就提供建立与匿名方另一通信的可能。因此,与第二方接收或发起的任何中间呼叫无关。
令牌对于电信网络中的每个通信是唯一的这一事实,降低了以下风险:针对特定匿名方,每次将生成相同令牌,这会有效地致使该方不再匿名。
不是将令牌仅与匿名第一方相关联,在本方法的其他示例中,本方法的关联步骤包括:将令牌与第一方身份和第二方身份相关联。
利用此示例,基于还与第二方身份相关联或分配给第二方身份的令牌,匿名第一方可以与第二方建立另一通信,而不需要生成新令牌或新关联标识符。根据令牌未改变的事实,第二方接收到以下指示:该另一通信是由原始生成令牌所针对的通信的相同主叫方发起的。
接收到具有相同令牌的多个呼叫可以向被叫方通知例如以下事实:某人急切尝试取得联系。如果针对每个通信,生成了新令牌,第二方将不会把该另一通信识别为来自相同第一方的呼叫。
在另一示例中,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与第一方身份临时关联。即,存在可以基于该令牌与匿名第一方建立通信的有限时间量。利用此时间限制,甚至更好地保护第一方的匿名性。在没有此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被叫方将总是能够与相同令牌下的第二方建立通信。第二方可以随着时间过去来识别令牌,并因此识别第一方的身份。对令牌与特定匿名主叫方的关联的有效性设置时间限制防止了这种情况。
通过此临时分配,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变得可重复使用,使得在电信系统中仅需要有限数量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可用。实际上,数量足够用于有效性时间限制期间的同时匿名通信的最大期望数目。在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由数字组成的情况下,有效性时间限制减少了将令牌用于建立另一通信的一方拨打和/或记忆的数字串。一般而言,令牌的长度可以保持有限,这被认为对所涉及各方是用户友好的,并对用于在电信系统中执行该方法的资源的量和处理容量是有益的。
出于类似原因,在另一示例中,令牌与第二方身份临时关联。
在匿名第二方的情况下,该方法还提供:不向第一方给出第二方的身份。即,如果被叫第二方也是匿名的(即,对于此方,启用了CLIR服务,或设置了私密标志等),则不向主叫方给出被叫第二方的身份。当匿名第二方使用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建立另一通信时(如上所述),也将不生成新令牌。通过使令牌还与第二方身份相关联,第一方能够建立针对匿名第二方的另一通信。
存在若干使令牌或关联标识符被一方或所有方知道的示例,该一方或所有方涉及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的通信,其中,不向第二方给出第一方身份。
在一个示例中,向第二方显示该令牌。即,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直接显示在被叫第二方所使用的UE的显示器上,以例如应答呼叫。
在另一示例中,还向第一方显示该令牌。即,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直接显示在主叫第一方所使用的UE的显示器上,以建立通信。
只要例如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与特定匿名通信的关联保持有效,或仅持续10分钟、一小时或一天有效,则显示就可用或被示出。
通过在向被叫第二用户的UE提供的有关信令信息中,将主叫第一方的身份替换为对主叫方是匿名的指示(例如,“匿名”、“私密”、“不给出”)和相应令牌(例如,以数字、字符、符号或其组合的串的形式),可以将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与被叫第二方进行交换。通过显示从匿名主叫方接收到呼叫的信息以及令牌,被叫用户可以决定直接应答呼叫或在稍后时间点使用令牌进行回呼。
在另一示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通信和令牌记录在呼叫日志中,并根据该呼叫日志来建立另一通信。
最近的UE能够显示呼叫日志,以向UE的用户提供呼叫列表,例如,不论是呼出还是呼入的、已应答的还是未接的呼叫。将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并入这种呼叫日志,使用户能够从他或她UE上的呼叫日志列表中选择特定匿名呼叫和对应令牌,以回呼匿名主叫方,建立另一通信。同样地,如果该令牌与被叫第二方相关联,则主叫匿名方可以根据他/她UE上的呼叫日志列表来建立另一通信。
将理解:取代将匿名方的通信直接与电信系统中主叫方和/或被叫方的身份相关联,改进方法还可以利用将令牌与初始或发起通信的记录间接关联来进行操作,该记录由电信系统保存,并通过例如唯一记录标识符来识别。即,呼叫记录至少保存主叫方身份和被叫方身份的信息。令牌可以与这种呼叫记录标识符或得到该记录的其他信息相关联,或令牌可以分配给这种呼叫记录标识符或得到该记录的其他信息,该记录至少保存初始通信的第一方身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识别用于将令牌与电信网络的信息相关联的其他方式,该电信网络的信息至少导致解析初始通信的第一方身份,该方式被认为是在改进方法的范围内。
取代在特定UE上记录呼叫,或除了在特定UE上记录呼叫之外,电信系统还可以向系统的注册用户或订户提供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向用户提供用户可以访问并选择呼叫信息的中心存储呼叫日志。将理解:以上关于UE上呼叫日志所公开的内容同样对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有效,并具有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可用于与特定UE无关的用户的附加优点,使得用户可以将多个UE用于访问呼叫日志并通过从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中选择呼叫来建立另一通信。
在另一方案中,本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令牌来提供针对另一通信的资费信息。
当一方意图建立另一通信时,他或她未意识到所涉及的成本。即,因为与常规电话号码不同,令牌可能不提供可以推断出另一通信的类型(例如,本地呼叫、长途呼叫、国际呼叫、移动呼叫等)所需要的信息。然而,通过与令牌一起提供资费信息,或当已经选择令牌用于建立另一通信,或在呼叫日志中时,被叫方可以例如基于资费信息来决定是否建立针对主叫方的另一通信。
针对未知资费水平的备选是将固定计费应用于在另一通信中回呼匿名方。这些固定计费可以应用于具有相同或不同费率的所有那些呼叫或应用于各类呼叫(例如,本地、长途、国际、移动或其他类型的呼叫)。
在另一方案中,通信和另一通信包括以下组中的一项或多项,该组至少包括:电话通信、电子邮件通信、视频通信以及文本通信。
请注意:利用改进方法,用户可以决定:是否使用接收呼叫的类型之外的另一类型的通信,来继续匿名呼叫。例如,接收匿名呼叫是电话呼叫,被叫方可以决定使用例如视频或电子邮件来接听或建立另一通信。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提供了在电信系统中工作的服务器,该服务器被布置为:建立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的通信,其中,不向第二方给出第一方身份。根据上面所公开的方法,该服务器包括:令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针对该通信唯一的令牌;以及令牌关联单元,用于将该令牌与第一方身份以及第一方身份和第二方身份中至少一项相关联,以基于该令牌在第一方和第二方之间建立电信系统中的另一通信。
更具体地,该服务器被布置为在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电信系统中工作的应用服务服务器来工作。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提供了包括多个服务器在内的电信系统,该多个服务器被布置为:建立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的通信,其中,不向第二方给出第一方身份,至少一个服务器具有:
-令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针对所述通信唯一的令牌,以及
-令牌关联单元,用于根据上面所公开的方法,将该令牌与第一方身份以及第一方身份和第二方身份中至少一项相关联,以基于该令牌在第一方和第二方之间建立电信系统中的另一通信。
应当注意:该改进方法同样可应用于从单个匿名方到多个被叫方的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被称为第二方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包括多个被叫第二方。
根据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将最佳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或执行相同或类似功能或操作的部分。
尽管附图中所示示例具体地涉及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信令的IMS通信网络和系统,上面所公开的改进方法、服务器和电信系统不应当被理解为受限于IMS或SIP服务。相反,本发明可应用于任意电信系统,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移动电信系统和网际协议IP通信系统(例如,基于IP的语音(VoIP)系统)及其组合,所有这些系统都应当被理解为被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电信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方案中改进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实现该改进方法的示例的IMS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IMS网络中在主叫第一方和被叫第二方之间建立通信的方法的示意图,其中,不向该第二方给出该第一方身份。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法的方案的示意图,其中,在根据图2的IMS网络中建立主叫第一方和被叫第二方之间的通信,不向该第二方给出该第一方身份。
图5是根据本发明方案的在电信系统中使用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流程图(一般由附图标记10表示)示意性地示出了电信系统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改进方法。该流程图应当按从上至下的流程方向进行阅读。其他流程方向由相应箭头指示。
流程图10的改进方法的第一步骤是: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从主叫或发起第一方到被叫或接收第二方的通信,由步骤11“建立通信”所指示。
在下一步骤中,电信系统确定该第二方是根据其在电信系统中的身份(例如,订户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或在电信系统中可以识别一方的任何其他类型的标识符)来寻址,还是根据本发明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来寻址,由确定步骤12“令牌存在?”所指示。
假定被叫第二方是根据其在电信系统中的第二方身份来寻址,即,确定步骤12的结果是“否”。
于是,电信系统确定是否必须不给出主叫第一方的身份(即,匿名主叫第一方),由决定步骤13“主叫方匿名?”所指示。这种检查可以包括例如:对于该方,是否启用了主叫线路识别限制CLIR,或当建立通信时,在信令信息中是否设置了私密标志等。
如果是否定的,即,步骤13的结果“否”或在对该呼叫应用CLIR和CLIR超控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根据电信系统的规则和过程来建立通信,即,由步骤14“进行到建立通信”所指示。
如果是肯定的,即,决定步骤13的结果“是”,电信系统首先可以检查:主叫方和被叫方中的一个或二者是否为了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法而进行了注册。即,可以提供该改进方法作为电信系统的服务,例如,基于订阅等。可以例如在单独的决定步骤中执行此检查,或将该检查集成到决定步骤13中。
假定要应用该改进方法,电信系统生成针对要建立的通信唯一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步骤15“生成令牌”。这种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的示例是“匿名367”、“私密367”、“不给出2129”、“#367*”等,其中,数字对于特定通信是唯一的。
在显示和处理串、字符序列、符号等时,表达令牌的方式取决于节点和服务器的布置以及电信系统中实现的协议、用户设备UE的能力。此外,令牌的长度(即,字符、数字、符号等的数目)确定可以生成唯一令牌所针对的通信数目。
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的令牌生成器通过例如唯一地计算令牌或从保存多个可用令牌的表或数据库中查找令牌,来生成令牌。在各种情况下,令牌可以由电信系统中提供的令牌生成单元来提供。
一旦生成,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与主叫第一方身份或主叫第一方身份和被叫第二方身份相关联,或被分配给主叫第一方身份或主叫第一方身份和被叫第二方身份,如步骤16“关联令牌”所指示。此关联或分配的效果是:可以在电信系统中通过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来识别相应方,以由导致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生成的原始通信中所涉及的另一方来建立与该特定方的另一通信。或换句话说,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用于以下目的:将令牌或关联标识符转换回电话号码或电信系统中用于寻址一方或订户或用户的其他身份。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实现关联的方式可以取决于特定电信系统的协议、信令和存储资源。在每种情况下,该方法可以由令牌关联单元执行,该令牌关联单元将该令牌与主叫第一方身份以及主叫第一方身份和被叫第二方身份中至少一项进行关联,以基于令牌在电信系统中建立第一方和第二方之间的另一通信。该令牌还可以与电信系统中通信的呼叫(也被称为呼叫详细记录)相关联。从而,令牌可以用于以间接方式在呼叫详细记录中查询一方的身份。如果所有呼叫保存唯一呼叫详细记录,则呼叫详细记录自身可以与令牌相关联,以便让根据改进方法的服务工作。
接下来,通信的建立或呼叫建立可以根据特定电信系统的规则和协议进行,由步骤17“进行到建立通信”所指示,其中,每次都不向另一方给出匿名方的真实身份。
请注意: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当已经例如通过所涉及各方的UE之间建立的信令连接向被叫方提供主叫方想要联系被叫方的指示时,通信或呼叫可以被视为正在建立。通信或呼叫不一定必须被被叫方应答(即,未接呼叫或通信),因为已经交换了内容信息(如语音、视频或其它音频数据或文本消息等)。
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仅可用于唯一生成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所针对的通信中所涉及的各方。对于单个通信,一个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是足够的,并且各方可以事先知道此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对于多个通信,多个令牌或关联标识符需要可用,使得必须让特定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对于特定通信中所涉及的一方或所有方都可用。
如果建立了通信(即,决定步骤18“通信建立?”的结果是“是”),则无论如何都要向被叫第二方显示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并且如果适用,则还可以向主叫第一方显示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即,步骤19“显示令牌”)。这还可以通过在200Ok消息的“To”报头中向主叫方发信令通知该令牌来实现。
如果未建立通信(即,当完全不可能有连接时,例如当所拨打电话号码不存在时等等),决定步骤19的结果为“否”,则可以释放关联和生成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并且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可再次用于电信系统中的其他通信。例如,由步骤24“释放关联和令牌”所指示。
如果主叫方(例如,先前的被叫第二方或主叫第一方)想要基于根据改进方法所生成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与先前通信的另一方建立另一通信,则决定步骤12“令牌存在?”的结果将为“是”,并将不生成新令牌。这具有以下优点:来自己显示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的被叫方可以发现:此通信是已经生成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的初始通信的回呼或继续的另一通信。例如,假定向该第一方显示了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如果初始呼叫掉话并且被叫第二方回呼原始主叫第一方,则该第一方能够看到该呼叫是来自与先前呼叫的相同第二方。
为了在另一通信建立之前使用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向主叫方提供与与该另一通信的成本相关的信息,提供了步骤20“资费信息”(例如显示在UE的显示器上)。如果例如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是选自专用于多个范围(每个范围与特定呼叫计费有关,例如,本地、长途、国际、移动以及其他类型的呼叫费率和费率计算方法)中特定一个的令牌,此资费信息可以基于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然而,因为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与第一方身份和第二方身份中一个或两者有关,所以也可以基于这些身份来计算另一通信的成本。
主叫方可以例如基于所提供的资费信息来决定是否继续另一通信,即,决定步骤21“终止?”。如果“否”,则该方法进行并且基于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继续另一通信的建立。
将使用从与特定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相关联的身份信息中获取的主叫方身份来寻址该通信,并且该通信可以根据电信系统的过程、规则和协议,进行到该通信的建立,步骤17“进行到建立通信”。
显示令牌的步骤(即,步骤29)可以涉及将该令牌记录到可用于电信系统用户的呼叫日志中。最近的UE能够显示呼叫日志,以向UE的用户提供呼叫列表,例如,不论是呼出还是呼入、应答呼叫还是未接呼叫。将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并入这种呼叫日志使用户能够从他或她UE上的呼叫日志列表中选择特定匿名呼叫和对应令牌,以回呼匿名主叫方,建立另一通信。同样地,如果该令牌与被叫第二方相关联,则主叫匿名方可以根据他/她UE上的呼叫日志列表来建立另一通信。
取代在特定UE上显示和记录呼叫,或除了在特定UE上显示和记录呼叫之外,电信系统还可以向系统的注册用户或订户提供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向用户提供了用户可以访问并选择呼叫信息的中心存储呼叫日志。将理解:以上关于UE上呼叫日志所公开的内容同样对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有效,并具有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可用于与特定UE无关的用户的附加优点,使得用户可以使用多个UE来访问呼叫日志并通过从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中选择呼叫来建立另一通信。因此,步骤19还可以涉及将令牌记录到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中。
一旦令牌已经与通信相关联并被显示,如果适用,在令牌与通信和各方身份临时关联的改进方法的实施例中,可以监视该令牌的有效性。例如,持续仅10分钟或一个小时或一天,以不破坏一方的机密性。这由图1中决定步骤22“令牌到期”来表示。如果决定的结果为“是”,则将释放关联,并且如果适用,将删除包括其呼叫日志在内的显示,并且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将变得可用于新通信,步骤23“删除显示”和步骤24“释放关联和令牌”。
如果在决定步骤21中,主叫方基于所提供的资费信息,决定终止另一通信(即,结果为“是”),则另一通信将终止,然而可以例如保持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的关联有效,直到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到期,即步骤22。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流程中不同点处交换或执行流程图10中的一些步骤的序列,而不一定要应用创造性技术。所有这些改变当然被认为是被包括在本改进方法的范围中。
图2是实现本改进方法的针对主叫第一方和被叫第二方之间呼叫的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信令平面网络架构30的示例的示意图。利用附图标记31来指示主叫第一方或UE-A,并且利用附图标记41来指示被叫第二方或UE-B。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服务器32、39是与主叫方或被叫方通信的IMS网络30中的第一服务器。P-CSCF服务器32、39用作主叫方31或被叫方41的(非信任)接入网和IMS网络30之间的信令边界。其还保护IMS网络30免受不被允许接入IMS网络30的各方的有害接入。主叫方31使用DHCP来发现其关联P-CSCF32,或可以以静态方式对其进行配置。
IMS网络30还包括用作订户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的订户注册服务器33、37。订户注册服务器33、37是IMS网络30的信令域中的中心服务器。其被布置用于:处理各方31、41的会话发起协议SIP注册,该SIP注册允许其绑定各方31、41的用户位置,并被布置用于:决定向哪个应用服务器转发SIP消息,等等。
SIP应用服务服务器34、38通常也存在于IMS网络30中,其用于:执行针对呼叫的补充服务(例如,呼叫保持、呼叫等待、呼叫转移等),等等。应用服务服务器34、38可以监视呼叫持续时间并应用与计费相关的呼叫限制。应用服务服务器34、38还可以允许或不允许针对内容域中改变(例如,从语音到语音和音频的升级以及呼叫计费)的请求。
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1-CSCF)服务器35是充当IMS网络30的主名称域(main name domain)的服务器。其被布置为:询问归属订户服务器HSS36,以获取被叫方41所注册的订户注册服务器(S-CSCF)37的地址。其还被布置为:向HSS36通知将主叫方31或被叫方41分别注册到哪个订户注册服务器(S-CSCF)33、37。
在IMS的信令平面交换的消息(请求和响应)包含报头字段。存在若干报头字段,有些是在每个消息中强制出现的,其他是仅在需要时才出现的可选报头字段。IMS网络中的节点或服务器使用SIP消息内的这些报头字段,例如用于识别消息的来源。这通常由From报头字段来表示。
与主叫方31相关联的P-CSCF32、订户注册服务器、S-CSCF33以及AS34的组合可以被理解为与主叫方31相关联的IMS网络部分40。P-CSCF39、订户注册服务器、S-CSCF37、AS38、1-CSCF35和HSS36可以被理解为与被叫方41相关联的IMS网络部分42。
本改进方法可以实现在与主叫方31相关联的P-CSCF32和AS34或实现在与主叫方41相关联的P-CSCF39和AS38中。
图3是根据图2的IMS网络20中第一方和第二方之间建立通信的方法(未实现改进方法)的示意图,其中,不向该被叫第二方给出该主叫第一方身份。
当要从主叫方UE-A31建立通信时,来自UE-A31的SIP Invite将到达IMS网络30,并将首先由与主叫方31相关联的IMS网络部分40进行处理,如图2所示。
当例如由于未列入电话簿号码或由于应用于此通信的号码限制,主叫方或发起方受限(即,匿名)时,SIP Invite消息中P-Asserted-Identity报头字段可以用于传送请求发起者的声称身份。因为由主叫或发起UE来填写SIP Invite中From报头字段,因此其可能不一定包含电信网络中的实际或真实身份。通常借助主叫或发起UE和其呼出服务器之间的认证来确立该身份。呼出服务器然后添加P-Asserted-Identity(PAI)报头字段,以向其他服务器声称发起者的身份。
假定主叫或发起第一方(图2中UE-A31)的Invite44包括私密指示(例如,Invite[PAI:<tel:+31.....>privacy])。对Invite44的通常处理可能需要访问SIP-AS38(如附图标记45和46所指示)。接收到Invite47的P-CSCF39使Invite48的From报头对被叫或接收方(图3的UE-B41)匿名。例如,通过修改From报头中携带的URI的用户部分,例如,Invite[From:<sip:anonymousexample.com>]。
当被叫方41的UE接收到呼叫时,From报头用于号码表示。即,UE显示器以及呼叫日志示出了匿名。由于PAI私密(Privacy)报头,当使From报头匿名时,P-CSCF设置From报头的域部分(即,example.com)。匿名From报头的域部分一般不与最终用户相关。
在IMS系统的用户平面建立的通信由附图标记49来指示。
取代P-CSCF39,与被叫方41相关联的IMS网络部分42的S-CSCF37可以将Invite47中的From报头替换为“匿名”或类似文本。
图4是在根据图2的IMS网络20中建立第一方和第二方之间的通信的改进方法的方案的示意图,其中,不向该被叫第二方给出该主叫第一方身份。
与参考图3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呼叫处理不同,在本改进方法的当前示例中,在接收到S-CSCF37的Invite45时,与处理此呼叫或消息的被叫方41相关联的IMS网络部分42的应用服务器SIP-AS38根据本改进方法的示例,将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添加到Invite50的私密报头。例如,Invite[PAI:<tel:+31.....>privacy367],其中“367”代表针对此通信唯一的数字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数“367”可以例如表示电信系统中第367个匿名通信。备选地,(唯一的)随机数可以用作关联标识符。
P-CSCF39接收到包括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在内的S-SCSF37的Invite51,并将From报头设为“匿名”,并将根据本改进方法的示例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添加到针对被叫或接收方UE-B的Invite52的From报头中。Invite52的合适格式是例如[From:<sip:anonymous_367example.com>]。来电将在被叫方41的UE的显示器上出现此指示“匿名367”,并且如果适用,来电将出现在被叫方的UE的呼叫日志中,由附图标记54来示意性地指示。
注意,取代P-CSCF39,与被叫方41相关联的IMS网络部分42的S-CSCF37可以将Invite47中的From报头替换为“匿名-367”或类似文本。
应用服务器SIP-AS38将主叫方身份(例如,如PAI中所包括的,在电话呼叫情况下的主叫方电话号码,或在消息情况下的发送订户)放到电信网络的呼叫日志中,由附图标记53所指示。此呼叫日志或列表可以驻留在例如SIP-AS38上。SIP-AS38还将分配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添加到呼叫日志中,与主叫方身份相关联或分配给主叫方身份或与主叫方身份耦合。此呼叫日志列表还包括与未接来电有关的信息,使得当主叫方被识别为“匿名”或“限制”等时,被叫订户能够回呼未接来电。
在IMS系统用户平面建立的通信由附图标记55来指示。
当被叫方或订户UE-B41想要回呼或发消息给此未列入主叫方或消息发送者(即,想要建立另一通信)时,其回呼寻址到“匿名_367”的呼叫或消息。此呼叫/消息通常由应用服务器SIP-AS38来处理。SIP-AS38从其呼叫日志53中获取先前存储的主叫方身份,并使用此主叫方身份来建立呼叫/发送消息,而不生成新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
对于此呼叫情况,由回呼终端UE-B41将请求-URI(R-URI)设为sip:anonymous_367example.com。将此R-URI透明地传递给P-CSCF39、S-CSCF37和SIP-AS38。为了终止呼叫/会话,订户通常由用于发起呼叫会话的相同SIP-AS来提供服务。处理来自UE-B41的发起呼叫的SIP-AS38保存包括标识符367在内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列表。
即,请求-URI R URI sip:anonymous_367example.com与此列表53中的条目之一(即,当接收到来自匿名呼叫者UE-A41的呼叫时所创建的条目)匹配。此条目还包含此UE的电话簿号(+31...)。因此,SIP-AS38可以将该SIP Invite重定向到此电话簿号。现在可以建立该呼叫。
针对此呼叫的临时响应和最终响应可以包含被叫方的电话簿号(在200Ok响应或其它响应中的P-asserted-id报头中携带)。SIP-AS38应当从200Ok中移除PAI或使200Ok中的PAI匿名。
SIP-AS38还必须确保匿名号码不显示在分项账单的项目中。通常,项目包含包括被叫号码在内的关于呼叫的信息。在本改进方法的上下文中,可以使用若干方案在分项账单中示出针对匿名号码的呼叫,例如:
-被叫号码指示“匿名”,以及在此呼叫中所使用的标识符,例如anonymous_367example.com。用户可以记住“367”作为特定主叫/被叫方;
-分项账单指示“匿名”,而不包括前缀“_367”。此方案的基本原理是: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根据分项账单来进行回呼。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作为以上描述的备选,与主叫方31相关联的IMS网络部分40的应用服务器SIP-AS34可以例如向源自主叫方UE-A31的Invite添加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呼叫日志53例如对应用服务器SIP-AS34是可用的,并且被叫方41的身份可以与被叫方身份相关联或分配给被叫方身份或与被叫方身份耦合。即,使得主叫部分UE-A31使用该令牌关联标识符同样可以建立针对被叫用户41的另一通信。
根据改进方法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的传输还可以传输到例如指定SIP报头中。
应用服务器34、38在生成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时,可以设置并监视特定令牌的有效时间段。一旦到期,从日志53中释放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并且该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可用于被分配给另一通信。
应当考虑主叫方的私密性。在以下一个或多个(非穷尽)限制下,回呼或“反向通信”通常是可能的:
-仅在在呼叫终止之后10分钟以内允许;
-仅当主叫方终止呼叫时允许;
-仅当被叫方无法接听呼叫(无应答、忙碌、不可达)时允许。
当根据上述改进方法,订户从匿名呼叫者接收到呼叫或从匿名发送者接收到消息时,并且此呼叫处于(基于网络的)呼叫日志中时,则订户可以建立针对此匿名呼叫者或发送者的通信。此通信不一定采用语音呼叫的形式。通信可以采用语音呼叫、视频呼叫或消息或电子邮件等的形式。至此,当从呼叫日志中选择匿名呼叫者时,被叫方的电话可以提供选项,以示出具有可能通信可能性的下拉菜单。电话中的应用然后应当建立针对匿名呼叫身份的语音呼叫/视频呼叫/消息/电子邮件;应用服务器然后将所存储的用于建立呼叫或消息的用户身份应用于此匿名呼叫者/发送者。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可以将针对匿名呼叫者的回呼限制为语音呼叫。
当被叫方回呼匿名呼叫者时,被叫方他/她自己变为主叫方。处理针对匿名呼叫者的此呼叫的SIP应用服务器可以限制此回呼主叫方的身份。例如,作为安全预防,不期望向匿名呼叫者披露回呼主叫方的身份。
应当理解,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当回呼匿名呼叫者时,隐藏回呼主叫方的身份是可选的,但不是必需的。
还可以考虑让处理针对匿名呼叫者的此呼叫的SIP应用服务器应用指定From报头,以向匿名呼叫者表明此呼叫是匿名回呼。可以例如将From报头设为sip:retrun_callanonymous.net。
鉴于意图是向正接收匿名回呼呼叫的匿名呼叫者提供关于此呼叫是匿名回呼呼叫这一事实的某个指示,所以From报头中的身份不应当太明显。
本方法还可以用在与语音邮件相结合。当匿名呼叫者留下语音邮件时,则语音邮件系统将不念出留下语音邮件的人的号码。然而,语音邮件系统仍可以提供建立针对此匿名呼叫者的回呼的可能。语音邮件系统将使用所接收的主叫方的限制身份来建立呼叫,而不向被叫方披露匿名呼叫者的身份。
如上所述,匿名呼叫由如anonymous_367example.com之类的指示符来识别。只要先前所使用的令牌或标识符未释放,每个呼入匿名通信就将获得其他不同的唯一令牌或关联标识符(例如,anonymous_367example.com、anonymous_368example.com、anonymous_369example.com等)。
当从相同源接收到若干来电时,对来自此相同源的所有呼叫重用令牌或关联标识符是有益的。被叫方然后可以看到这些呼叫源自相同主叫方。
当主叫方进行呼叫时,通常被叫号码可以给出将应用于此呼叫的资费的指示。例如,被叫号码可以指示该呼叫是本地呼叫、长途呼叫、国际呼叫、高费率呼叫(premium-rate call)。当主叫方向“匿名”发起呼叫时,不存在所涉及成本的指示。
因此,将一些成本指示包括在标识符中是有益的,例如“anonymous_367_local”或“anonymous_367_national”。然而,还可以理解:披露成本指示或距离指示提供了对匿名主叫方的某种指示,这可能是不被允许的。针对此原因,运营商可以不管此匿名方的位置(本地或长途),对向匿名呼叫者的回呼应用固定计费(例如,国内呼叫费率)。
定义改进方法所提供的服务是用于基于IMS网络的通信,因此,订户可以具有SIP终端(例如,软件电话和桌面SIP电话)和非SIP终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电话)的混合。
当正在从匿名呼叫着接到呼叫的被叫方正在订阅GSM中的连接线路呈现(COLP)或订阅IMS中的端接身份呈现(TIP)时,则当此被叫方建立针对匿名呼叫者的回呼呼叫时,该匿名呼叫者的身份将返回给被叫方。因此,建立回呼呼叫的SIP应用服务器应当注意:当此被叫方建立回呼呼叫时,匿名呼叫者的身份应当被限制在针对被叫方的反向通信中。
对于回呼呼叫,该匿名呼叫者变为被叫方。可以利用标准GSM或IMS方法来完成对被叫方(或:连接方)身份的限制。
在GSM中,例如,用户至用户信令(UUS)可用于传送匿名呼叫标识符(例如,“privacy367”)。然而,通过使SIP-AS将主叫方号码设为例如**9900367,将不需要UUS,并且终端将接收A方号码为**9900367,而不需要终端应用。然后,被叫方根据开头数字**9900来确定该号码是受限的。
图5是在IP通信网络(例如,IMS)中使用的实现了改进方法的应用服务服务器60的示意性示例。
应用服务服务器60包括:存储器61、具有用于接收和发送信令消息的输入和输出的IP网络输入和输出单元I/O62、63、令牌或关联标识符生成单元64和令牌或关联标识符关联单元65,它们都与处理单元66相连。
令牌生成单元64被布置为:生成特定类型的、对特定通信至少临时唯一的令牌或关联标识符67。通过关联单元65,将令牌或关联标识符67与通信所涉及各方之一或两者相关联,或分配给通信所涉及各方之一或两者,或与通信所涉及各方之一或两者链接。因此,将至少包括主叫方身份在内的信息(例如,在SIP消息的From报头中发现的)与令牌67绑定。
在另一呼叫或通信中,令牌或关联标识符67可用于将SIP消息中的From报头转换回原始存储的主叫方身份(例如,他或她的SIP地址)。AS服务器60从而向电信系统提供了基于令牌来回呼匿名方的改进方法和服务。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关于改进方法、服务器和电信系统所公开的功能可以应用在特殊硬件、软件或其结合中。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但可以使用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的修改和改变来实现。

Claims (15)

1.一种电信系统(30)中建立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31)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32)的通信(11)的方法(10),其中,不向所述第二方(32)给出所述第一方身份,所述方法(10)的特征在于所述方法(10)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15)针对所述通信唯一的令牌(67),以及
-将所述令牌(67)与所述第一方身份相关联(16),以基于所述令牌(67)在所述第一方(31)和所述第二方(32)之间建立所述电信系统(30)中的另一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其中,所述关联步骤(16)包括:将所述令牌(67)与所述第一方身份和所述第二方身份相关联(16)。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其中,所述令牌(67)与所述第一方身份临时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10),其中,所述令牌(67)与所述第二方身份临时关联。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其中,所述另一通信包括:建立从所述第二方(32)到由所述令牌(67)寻址的所述第一方(31)的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10),其中,不向所述第一方(31)给出所述第二方身份。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10),其中,所述另一通信包括:建立从所述第一方(31)到由所述令牌(67)寻址的所述第二方(32)的通信。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还包括将所述通信和所述令牌(67)记录在呼叫日志中的步骤,其中,根据所述呼叫日志来建立所述另一通信。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还包括向所述第二方(32)显示(19)所述令牌(67)的步骤。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方(31)显示(19)所述令牌(67)的步骤。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还包括基于所述令牌(67)来提供针对所述另一通信的资费信息(20)的步骤。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其中,所述通信和所述另一通信包括组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组至少包括:电话通信、电子邮件通信、视频通信以及文本通信。
13.一种用于在电信系统(30)中工作的服务器(60),所述服务器(60)被布置为:建立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31)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32)的通信(11),其中,不向所述第二方(32)给出所述第一方身份,所述服务器(60)的特征在于:
-令牌生成单元(65),用于生成针对所述通信唯一的令牌(67),以及
-令牌关联单元(64),用于将所述令牌(67)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联:
-所述第一方身份,以及
-所述第一方身份和所述第二方身份;
以基于所述令牌(67)在所述第一方(31)和所述第二方(32)之间建立所述电信系统(30)中的另一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60),被布置为在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电信系统(30)中工作的应用服务服务器(34、38)。
15.一种包括多个服务器在内的电信系统(30),所述多个服务器被布置为建立从具有第一方身份的第一方(31)到具有第二方身份的第二方(32)的通信(11),其中,不向所述第二方(32)给出所述第一方身份,所述电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具有以下各项的至少一个服务器(60):
-令牌生成单元(65),用于生成针对所述通信唯一的令牌(67),以及
-令牌关联单元(64),用于将所述令牌(67)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联:
-所述第一方身份,以及
-所述第一方身份和所述第二方身份;
以基于所述令牌(67)在所述第一方(31)和所述第二方(32)之间建立所述电信系统(30)中的另一通信。
CN201180070258.3A 2011-04-20 2011-04-2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7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4889.4A CN105847295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1/056385 WO2012143052A1 (en) 2011-04-20 2011-04-20 A method of and a server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in calling party identity is withheld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4889.4A Division CN105847295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7618A true CN103477618A (zh) 2013-12-25
CN103477618B CN103477618B (zh) 2016-07-06

Family

ID=4462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025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7618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CN201610344889.4A Active CN105847295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4889.4A Active CN105847295B (zh) 2011-04-20 2011-04-2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0113B2 (zh)
EP (1) EP2700215B1 (zh)
CN (2) CN103477618B (zh)
WO (1) WO201214305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807A (zh) * 2015-04-1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06973370A (zh) * 2017-03-07 2017-07-2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主叫线路识别限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09001A (zh) * 2017-08-15 2017-12-22 北京智讯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快递用户提供隐私保护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87352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奥兰治 分派通信的方法
US10623560B2 (en) 2015-04-13 2020-04-14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server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 number
CN111556501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微位(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469703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银联国际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访问方法及通信中介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9344B2 (en) * 2011-09-16 2016-10-25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Anonymous voice conversation
AU2013216657A1 (en) * 2012-08-15 2014-03-06 Anita Jadeja An information system
FR3004049A1 (fr) * 2013-03-29 2014-10-03 France Telecom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un appel masqu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ception d'un appel masque, signal de transmission d'un appel masque, et programme d'ordinateur correspondant.
KR102027260B1 (ko) * 2014-11-14 2019-10-01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Ims 비상 세션 핸들링
CN106161374A (zh) 2015-04-1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CN106790921B (zh) * 2016-12-23 2020-08-28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1463485B2 (en) * 2017-12-29 2022-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system and entity for a media transfer session in an IMS infrastructure
FI20185636A1 (en) * 2018-07-10 2020-01-11 Telia Co Ab Handling of subscriber identity when providing service
CN112422751B (zh) * 2020-10-27 2021-10-26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基于被叫方显示主叫方多媒体身份的通话方法及系统
US11431839B2 (en) * 2020-11-23 2022-08-30 Vonage Busin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telephony communication setup request
US20220286554A1 (en) * 2021-03-07 2022-09-08 Peigen Ji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one-to-one voice call between two selected smartphones
CN115361361B (zh) * 2022-08-18 2023-08-04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迁会流控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975A (zh) * 2001-02-16 2004-09-15 ʩ³����ϵͳ��˾ 用于匿名呼叫建立的方法与装置
EP1748634A2 (en) * 2005-07-29 2007-01-31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WO2011001420A1 (en) * 2009-06-30 2011-01-06 Markport Limited Anonymous party voice call proces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7890A (en) * 1987-08-10 1989-07-11 The Telephone Connection Anonymous interactive telephone system
US5661790A (en) * 1995-11-03 1997-08-26 Ericsson, Inc. Call back service for a regulatory restrictive area
US5689548A (en) * 1996-05-21 1997-11-18 Ericsson, Inc. Emergency call back using MSC numbers
US5796791A (en) * 1996-10-15 1998-08-18 Intervoice Limited Partnership Network based predictive dialing
US6311164B1 (en) * 1997-12-30 2001-10-30 Job Files Corporation Remote job appl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1057314B1 (de) * 1998-02-19 2002-05-15 Swisscom Mobile AG Callback verfahren für die telekommunikation mit entsprechend angepassten vorrichtungen
US6493443B1 (en) * 2000-03-07 2002-12-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lf-generating return call service
DE10144726B4 (de) 2001-09-11 2006-10-05 T-Mobile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und Zuteilung von Rufnummern in einem Telekommunikationsnetz
US20040192252A1 (en) * 2003-03-31 2004-09-30 Naveen Aerrabotu Emergency packet data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all features
MX2007012683A (es) * 2005-04-12 2008-01-11 Telecomm Systems Inc Portal de numeracion electronica temporal.
US7764945B2 (en) * 2006-03-08 2010-07-2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ken distribution in session for future polling or subscription
US8102986B1 (en) * 2006-11-10 2012-01-24 Callwav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20090131022A1 (en) * 2007-08-16 2009-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nonymous Messaging
US20090296689A1 (en) * 2008-06-02 2009-12-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rivacy-Related Requests for an IMS Emergency Session
US20100235288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Absi A/S E-commerce using swap
CN101800949B (zh) * 2009-12-31 2012-08-1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提供呼叫资费信息的方法、回铃音设备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9975A (zh) * 2001-02-16 2004-09-15 ʩ³����ϵͳ��˾ 用于匿名呼叫建立的方法与装置
EP1748634A2 (en) * 2005-07-29 2007-01-31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WO2011001420A1 (en) * 2009-06-30 2011-01-06 Markport Limited Anonymous party voice call processing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807A (zh) * 2015-04-1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US10623560B2 (en) 2015-04-13 2020-04-14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server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 number
US10938983B2 (en) 2015-04-13 2021-03-02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erver
TWI745281B (zh) * 2015-04-13 2021-11-1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訂單資料的互動方法及伺服器
CN106973370A (zh) * 2017-03-07 2017-07-2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主叫线路识别限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09001A (zh) * 2017-08-15 2017-12-22 北京智讯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快递用户提供隐私保护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87352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奥兰治 分派通信的方法
CN109587352B (zh) * 2017-09-29 2022-06-21 奥兰治 分派通信的方法
CN111556501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微位(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1556501B (zh) * 2020-05-12 2023-04-18 微位(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469703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银联国际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访问方法及通信中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7295A (zh) 2016-08-10
CN103477618B (zh) 2016-07-06
CN105847295B (zh) 2019-05-17
EP2700215A1 (en) 2014-02-26
US9020113B2 (en) 2015-04-28
US20140146954A1 (en) 2014-05-29
WO2012143052A1 (en) 2012-10-26
EP2700215B1 (en)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618A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建立不给出主叫方身份的通信的方法和服务器
US985400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based services to non-registering endpoints
US7206611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special alerting icon
US103487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gistration of aggregate end point devices through provisioning
US20150063172A1 (en) Linking web sessions with telephone calls
EP178618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contents during a call setup phase
US9055083B2 (en) Interworking method and interworking control unit,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imulation services
EP1969825B1 (en) Method and network unit for setting up a connection in a second network
US98540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telecommunications sessions through an electronic mail address
CN102144379A (zh) Tel uri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916966A (zh) 基于云计算和c2d的his通讯拨号模块
US8681960B2 (en) Extending originating capabilities of a subscriber to devices in any telephony network
EP276707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erencing
CN1913432B (zh) 卡号业务使用sip鉴权的方法和系统
JP2004282765A (ja) 遠隔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多回線請求を提供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1113481A1 (en) Establish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US201302359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nnections betweeen telephone line subscribers
US914850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tercepting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communicants
CN101790006B (zh) 同组代答业务的实现方法和通信系统
RU2465651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х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поле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ims в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ботки вызовов
CN111371724B (zh) 实现ims业务的通信系统、设备和方法
EP4239977A1 (en) Methods of initiating telecommunications sessions and devices, servers, computer software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s
CN100556050C (zh) 通信网络中用于抑制主叫拒显的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