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5401B -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5401B
CN103475401B CN201310429916.4A CN201310429916A CN103475401B CN 103475401 B CN103475401 B CN 103475401B CN 201310429916 A CN201310429916 A CN 201310429916A CN 103475401 B CN103475401 B CN 103475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vectors
vector
module
beam shaping
ve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99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5401A (zh
Inventor
郑璐滢
张元雨
吕喆
朱宇霞
姜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299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5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5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5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5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第一加权矢量根据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利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第一加权矢量;获取第二加权矢量包括: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便终端反馈根据所述信道状态参考信号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根据该索引号确定第二加权矢量,所述第二加权矢量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本发明通过对加权矢量的扩展,得到适用于多天线的下行波束赋行加权矢量。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空间中传播的信号经常会受到来自本小区或者其他相邻小区的干扰,期望信号可能与干扰信号使用同一频段,利用传统的方法不能从接收的信号中分离出期望信号。智能天线可以利用期望信号与干扰的来波方向不同从空间中分离出有用信号,采用的是波束赋形技术,波束赋形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利用空间信道的强相关性及波的干涉原理根据加权矢量产生强方向性辐射方向图,即使得发送信号的方向自适应地指向用户方向,同时,在其他方向上衰减该信号,使信号到达接收端时的功率最大。
对于下行波束赋形技术来说,如何确定加权矢量是波束赋形的核心内容,加权矢量中的权值直接作用于下行发送的信号上,使智能天线的方向图的主瓣对准期望信号的方向,零点对准干扰方向,参考图1所示,为智能天线对应的方向图的示意图,图1仅用于理解波束赋形的原理,并不一定与实际方向图完全相符。对于TDD系统来说,现有技术方案中,确定加权矢量一般采用如下方式:终端向基站发送探测参考信号,基站根据用户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确定上行信道,然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直接生成下行波束赋形加权矢量,但是,现在TDD系统的终端芯片大多是固定单个天线发送上行SRS,这样的话,对于多天线终端来说,基站只能收到和获得单个天线的上行信道信息,进而确定的加权矢量也只是针对单个天线的,无法获得针对多天线的下行波束赋形加权矢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信道互易性无法获得下行两天线的波束赋形权向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其中,获取所述第一加权矢量包括:根据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利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第一加权矢量;获取所述第二加权矢量包括: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便终端反馈根据所述信道状态参考信号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根据该索引号确定第二加权矢量,所述第二加权矢量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利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第一加权矢量;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便终端反馈根据所述信道状态参考信号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该索引号确定第二加权矢量,所述第二加权矢量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扩展模块,用于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可以估计上行信道,进而可以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直接确定波束赋行的第一加权矢量;通过下行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由终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反馈预编码矩阵索引号的方式,最终基站确定第二加权矢量,最后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的方式得到可以用于多天线下行波束赋行的目标加权矢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芯片固定单个天线发送上行SRS,基站只能收到和获得单个天线的上行信道信息,确定针对单个天线的加权矢量,无法获得针对多天线的下行波束赋形权向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天线对应的方向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
所述第一加权矢量是由基站根据接收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利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的,比如,利用上行探测参考信号可以对上行信道进行估计,得到上行信道后,对信道进行相关矩阵的计算,将得到的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将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第一加权矢量即可。
第二加权矢量的获取过程如下:基站首先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后,即可估计出信道状态,具体估计方法可以参考现有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终端估计出信道状态后,进行预编码矩阵确定,在确定预编码矩阵时,主要有两种准则:根据性能指标来选择,如总吞吐量,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误帧率等,可以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分别计算码本中的每一个预编码矩阵的性能指标,以决定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基于量化的选择,可以通过对于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将奇异值分解得到的右奇异矩阵量化来获得预编码矩阵,在码本中选择与右奇异矩阵均方误差最小的矩阵作为选择的预编码矩阵。
终端选择号预编码矩阵后,向基站反馈时,将得到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反馈给基站。基站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根据该索引号即可确定预编码矩阵。在终端与基站端均有一个预编码矩阵的码本,即可用预编码矩阵的集合,基站根据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即可找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该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即为用于下行波束赋形的第二加权矢量。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选择距离本次下行波束赋形时间最近的一次获取到的第一加权矢量、第二加权矢量,这样获取到的加权矢量更具有实时性,更符合实际应用。
S202: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在实际应用中,衡量向量相似度的标准有很多,这里不进行一一列举,仅以向量距离或者向量夹角作为向量相似度的衡量标准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下面以向量距离中的欧几里得距离举例示意说明:
由于现在使用的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系统中的终端芯片大多是固定单个天线发送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所以根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获得的第一加权矢量是一个列向量,行数与基站侧的天线数相同,而第二加权矢量一般是一个矩阵,行数与第一加权矢量相同,这里可以把第二加权矢量中的每一列看做一个向量,依次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欧几里得距离,确定依次得到的欧几里得距离中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将该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将替换后的第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用于下行波束赋形。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即将第二加权矢量中出所述确定的列向量之外的向量插入到第一加权矢量中,在插入时,保持各向量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只不过确定的向量换成了第一加权矢量扩展前的向量。
若使用向量夹角作为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的依据,过程如下:依次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夹角,确定依次得到的向量夹角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将该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将替换后的第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用于下行波束赋形。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可以估计上行信道,进而可以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直接确定波束赋行的第一加权矢量;通过下行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由终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反馈预编码矩阵索引号的方式,最终基站确定第二加权矢量,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的方式得到可以用于多天线下行波束赋行的目标加权矢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芯片固定单个天线发送上行SRS,基站只能收到和获得单个天线的上行信道信息,确定针对单个天线的加权矢量,无法获得针对多天线的下行波束赋形权向量的问题。
在实施例1的步骤S201中,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获取到的时间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但是可以确定两个加权矢量获取到的时间间隔,优选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为所述两个加权矢量获取到的时间差值设置一个阈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信道具有时变性,基站确定的用于下行波束赋形的加权矢量要具有实时性,所以,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适合在实际场景下应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目标加权矢量:
首先设置一时间阈值,所述时间阈值用于限制获取到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然后判断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超出所述时间阈值,如果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未超出所述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步骤S202,反之,则将第二加权矢量作为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为了提高获取目标加权矢量的准确性,还可以实施如下步骤:
对于采用向量相似度为依据对第一加权矢量扩展的方法中,还可以设置一向量距离阈值,然后确定得到的向量距离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距离阈值,如果大于,则返回执行将向量距离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的步骤,如果不大于,则不进行向量的替换。
对于采用向量夹角为依据对第一加权矢量扩展的方法中,还可以设置一向量夹角阈值;然后确定得到的向量夹角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夹角阈值,如果大于,说明通过反馈确定的第二加权矢量的准确性较差,需要对其进行补偿,返回执行将向量夹角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的步骤,同时完成对第二加权矢量的补充,得到目标加权矢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加权矢量的准确性,如果不大于,则不进行向量的替换。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以一种实际可能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公开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限于在本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下使用。
假设LTE中采用8阵元的±45°交叉极化天线结构,将一个8天线系统分为两个子阵列,-45°为一个子阵列,+45°为一个子阵列,UE(用户设备)收端是2根天线,基站侧的天线数为8。加权矢量的获取流程主要包括:
1、根据上行参考信号SRS估计信道状态,计算第一加权矢量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S201中的描述,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基站提取上行SRS信号,并从中解析出SRS的参数配置,并且利用这些参数生成本地信号。具体的,利用解析出的参数根据LTE协议中的规定来产生本地参考基序列,并进行一定的循环移位得到整个上行带宽上的参考信号;
2)根据给定带宽来获取信道估计时带宽扩展的长度,并用收到的信号除以本地信号得到去除噪声的信道系数。具体的,假设SRS带宽BandSRS=96RB(资源块),由于SRS是每两个子载波占一个所以实际带宽为48RB,LTE协议要求上行信号必须满足其中α235为一组非负整数值。通过查表可得扩展的带宽为50RB,则需要补零的子载波为(50-48)×12=24个子载波。接收信号y=hs+n,利用y/s,可得带有噪声的信道系数为H=h+n/s。
3)对扩展后的信道系数进行IFFT变化,并进行时域置零,降低噪声的影响。具体的,扩展后的带宽为600个子载波,进行IFFT变换后,对中间部分进行置零,只保留两端,且两端的长度必须相等。然后再进行FFT变换到频域得到比较纯净的信道系数。
4)空间协方差阵计算。设第k个PRB(物理资源块)上的信道系数可以表示为协方差矩阵计算公式为:其中(·)H表示进行共轭转置。将每个子阵列的协方差矩阵分别累加并在整个PRB上进行平均,最后得到两个4×4的协方差矩阵。对上述两个协方差阵分别进行特征值分解,将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合并即成为一个8*1的第一加权矢量。
2、根据下行参考信号CSI-RS估计信道状态计算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将PMI索引反馈给基站;其中,根据下行参考信号CSI-RS估计信道状态计算PMI的过程参考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1,由于基站侧是8个天线端口,UE侧是2根天线,则第二加权矢量为8*2的矩阵。
上述1、2并不表示实际的先后顺序,仅仅用来示意说明。
3、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
这里假设获取到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未超出预设的阈值,然后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设通过反馈得到的第二加权矢量为w=[w1,w2](w其维数是8*2的矩阵,w1,w2分别是两个8*1的向量),通过上行参考信号SRS估计信道矩阵计算出的第一加权矢量为m。
方案一:采用向量近似度的标准,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欧几里得距离的定义如下:未知模式向量x与第i个原象模式向量si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记作D(si,x),定义为 D ( s i , x ) = | | x - s i | | 2 = ( x - s i ) H ( x - s i ) , 称si是x的近邻。根据如上所述,将w看做原象模式,m看做未知模式,进行欧几里得距离的计算,找出最小欧几里得距离的w中的列向量。即分别计算D(w1,m)和D(w2,m),并把其结果进行比较,假设计算出的结果为D(w1,m)<D(w2,m),说明w1和m近似,以此来获取新的加权矢量w′=[m,w2]。优选的,还可以设置一个阈值D0,如果D(w1,m)>D0,则使用新的加权矢量w′。
方案二:利用两向量之间的夹角大小确定其相关性。
首先引入两个m*1维常数向量x=[x1,x2,......,xm]T和向量y=[y1,y2,......,ym]T之间的夹角(用θ表示)的定义,用如下公式表示:
cos &theta; = < x , y > < x , x > < y , y >
其中表示两个向量的内积,定义为
< x , y > = x H y = &Sigma; i = 1 m x i * y i
其次,按照如上公式分别计算w1和m之间的夹角θ1,w2和m之间的夹角θ2,并进行比较,假设θ12,即说明w1和m之间的相关性较w2和m之间的相关性来说更大一些,则用m来替换w中的w1,即新的加权矢量w′=[m,w2]。进一步,可以设定一个阈值θth,若θ1th,即使用新的加权矢量w′。
4、下行数据加权发射。
利用所得的目标加权矢量w′对发射到终端的数据和用户专属参考信号进行加权处理以实现下行的波束赋形操作。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参考图3所示,为所述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1、扩展模块32;
所述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311,用于根据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利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第一加权矢量;发送子模块312,用于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便终端反馈根据所述信道状态参考信号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接收模块子313,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第二确定子模块314,用于根据该索引号确定第二加权矢量,所述第二加权矢量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扩展模块32,用于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优选的,针对不同的扩展方法,所述扩展模块32可以包括:
相似度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距离;
第一扩展子模块,用于将向量距离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替换后的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
或者,所述扩展模块32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夹角计算模子块,用于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夹角;
第二扩展子模块,用于将向量夹角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替换后的第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
参考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除了图3所示的模块之外,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41,用于设置一时间阈值;
第一判断模块42,用于判断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超出所述时间阈值;
第一触发模块43,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未超出所述时间阈值时,触发所述扩展模块;
确定模块44,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超出所述时间阈值时,将第二加权矢量作为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第二设置模块45,用于设置向量距离阈值;
第二判断模块46,用于判断所述向量距离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相似度阈值;
第二触发模块47,用于第二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大于时,触发所述第一扩展子模块。
第三设置模块48,用于设置向量夹角阈值;
第三判断模块49,用于判断所述向量夹角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夹角阈值;
第三触发模块410,用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大于时,触发所述第二扩展子模块。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进一步组合或者拆分,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其中,获取所述第一加权矢量包括:根据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利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第一加权矢量;获取所述第二加权矢量包括: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便终端反馈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根据该索引号确定第二加权矢量,所述第二加权矢量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采用距离本次进行下行波束赋形时间最近的一次获取的加权矢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一时间阈值;
判断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超出所述时间阈值;
若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未超出所述时间阈值,则执行所述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的步骤,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若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超出所述时间阈值,则将第二加权矢量作为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包括:
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距离;
将向量距离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
将替换后的第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包括:
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夹角;
将向量夹角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
将替换后的第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向量距离阈值;
判断所述向量距离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距离阈值,若是,则执行所述将向量距离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向量夹角阈值;
判断所述向量夹角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夹角阈值,若是,则执行所述将向量夹角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的步骤。
8.一种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利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获得第一加权矢量;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便终端反馈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号;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该索引号确定第二加权矢量,所述第二加权矢量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扩展模块,用于依据第二加权矢量与第一加权矢量的相似度对第一加权矢量进行扩展,以得到满足多天线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一时间阈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超出所述时间阈值;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未超出所述时间阈值时,触发所述扩展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第一加权矢量和第二加权矢量之间的时间间隔超出所述时间阈值时,将第二加权矢量作为下行波束赋形的目标加权矢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包括:
相似度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距离;
第一扩展子模块,用于将向量距离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替换后的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包括:
夹角计算模子块,用于计算第一加权矢量与第二加权矢量中每一列组成向量之间的向量夹角;
第二扩展子模块,用于将向量夹角最小值对应的第二加权矢量中的列向量替换为第一加权矢量,以完成第一加权矢量的扩展;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替换后的第二加权矢量作为目标加权矢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向量距离阈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向量距离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距离阈值;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第二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大于时,触发所述第一扩展子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行波束赋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向量夹角阈值;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向量夹角最小值是否大于所述向量夹角阈值;
第三触发模块,用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大于时,触发所述第二扩展子模块。
CN201310429916.4A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3475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9916.4A CN103475401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9916.4A CN103475401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5401A CN103475401A (zh) 2013-12-25
CN103475401B true CN103475401B (zh) 2017-02-01

Family

ID=49800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9916.4A Active CN103475401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5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6174B (zh) * 2014-03-27 2017-01-1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频分双工系统中的联合空域与极化域波束形成方法
CN105577318B (zh) * 2014-10-15 2019-05-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d-mimo传输中的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6161290B (zh) * 2015-03-23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间干扰计算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7409318A (zh) * 2015-03-31 2017-1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束信息获取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6936486B (zh) * 2015-12-30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6998580B (zh) * 2016-01-25 2020-08-1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大规模mimo系统小区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9302222B (zh) * 2016-05-13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9478949A (zh) * 2016-08-26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565479B (zh) * 2016-09-30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62519A (zh) * 2016-12-13 2018-08-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ue及接入网实体
US20180227772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Mediatek Inc. Mechanism for Beam Reciprocity Determination and Uplink Beam Management
CN109951215B (zh) * 2017-12-20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下行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49129B (zh) * 2018-02-11 202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波束赋型权值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30202B (zh) * 2018-08-10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015249B (zh) * 2019-12-20 2022-09-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非码本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130607B (zh) * 2019-12-26 2024-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节点及介质
CN116074879A (zh) * 2021-10-30 2023-05-0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的检测方法和基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937A (zh) * 2008-06-27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发射方法及多天线发射装置
CN101685107A (zh) * 2008-09-23 2010-03-31 王悦 一种具有设置状态转换功能的测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49274A (zh) * 2009-03-20 2012-0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有助于波束形成操作的反馈机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5937A (zh) * 2008-06-27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发射方法及多天线发射装置
CN101685107A (zh) * 2008-09-23 2010-03-31 王悦 一种具有设置状态转换功能的测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49274A (zh) * 2009-03-20 2012-0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有助于波束形成操作的反馈机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5401A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5401B (zh) 一种下行波束赋形方法与装置
EP24697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eping the precoding channel coherenc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840324B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KR101408938B1 (ko) 다중 입출력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일반화된 아이겐 분석을이용한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CN103475397B (zh) 一种三维波束赋形的方法、通信站及移动站
US829521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pace transmission of TDD system
CN103259581B (zh) 一种进行天线校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577587B (zh) 一种60GHz室内场景下MIMO系统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US88857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collaborat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beamforming
CN108886826A (zh) 用于无线多天线和频分双工系统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CN112217550B (zh) 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283159A (zh) 用于极化天线阵列的射束形成方法、设备和无线电通信装置及其系统
CN108352873A (zh) 在波束子集上进行预编码
WO2010006845A2 (en) Method of assigning precoding vectors in a mobile cellular network
CN105991171B (zh)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1953128B (zh) 用于无线电信道秩评估的方法和装备
CN101626265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下行波束赋形的方法
US20230361842A1 (en) Improving precoding
CN106878225B (zh) 一种设备指纹与信道分离的方法及装置
JP2009268106A (ja) 信号対干渉電力と雑音比の決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1130606B (zh) 基于功率分配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5515153A (zh) 通道相位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US10812157B2 (en)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4883236B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其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401659B (zh) 一种td‑lte系统中基于码本的单流波束赋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4

Address after: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uilding 1, tower 5,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