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5679B -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5679B
CN103465679B CN201310421852.3A CN201310421852A CN103465679B CN 103465679 B CN103465679 B CN 103465679B CN 201310421852 A CN201310421852 A CN 201310421852A CN 103465679 B CN103465679 B CN 103465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ma
blade
oral area
adhesive portion
fold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1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5679A (zh
Inventor
张晓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218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5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5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5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5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5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帧工艺,是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解决龙鳞装装帧工艺已经失传,现有龙鳞装装帧工艺的工艺复杂,不利于产业化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率的龙鳞装装帧工艺,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叶片及鳞口图案设计;2、图案印制:3、叶片制作:4、叶心制作:5、制成卷轴。本发明工艺路线设计合理科学,适宜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帧工艺,是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的装订技术,其历史之悠久形式之多样,为其他各国所不能及,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前1100年的殷商时代,比印刷术的时间大约还早两千多年:而装订形式从殷商时代的龟骨册装到现在的平装有十四种之多。可以说,翻开一部中国书籍的装帧史,同样也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装订技术的出现是由于文字的出现而形成发展的。最早的龟骨册装就是在伴随着文字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最原始的书籍形式之一。此后,书籍的装订形制改革横跨三千余年,经历了简策装、卷轴装、龙鳞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和合装、包背装、线装等,一直到今天的平装、精装、骑马钉装。在这些装订技术中,绝大多数今天我们仍然能见到它的运用,除了一种,那就是龙鳞装。龙鳞装是古代书籍从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龙鳞装又称鱼鳞装,也有人把它叫旋风装。由于历史的原因,它的制作技术已经失传,实物也仅存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刊谬补缺切韵》一件。纸质专家鉴定《刊谬补缺切韵》属于麻纸,白色间灰,较厚,可分层揭开,纤维束少,并经两面打蜡、砑光,属于白色蜡笺纸(现因年久呈浅米色)。
编辑本段旋风装叫龙鳞装的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经摺装容易摺断,于是用一张整纸对折,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页,另一半从书的右边包到背面,粘在书的末页,这样不仅不会散开扯断,而且可以从头翻到书尾,或由后面回翻到前面,循环往复,不致张开,故称‘旋风装’。这是经摺装的变形。
另一种说法是说将一张长纸裱成手卷,将截断的叶子,一张张粘在底纸上,最后一张右端留有余尾,即将余尾自右向左逐页依次后缩,形如鳞次,故称‘龙鳞装’。北平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卷《唐写本王仁昫刊谬 补缺切韵》,卷端题《刊谬补缺切韵》,即前人题为《唐吴彩鸾书唐韵》者也。全卷二十四页,首页一面书写,其余二十三页两面书写。首页裱在一张底纸的卷端,其余二十三张向外对折,每页右边无字处逐次向左鳞次相错的粘裱在前页末尾,看去像龙鳞。收藏时从头到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与欧阳修《归田录》据说脗合。元代王恽《玉台嘉话》卷二说:‘吴彩鸾龙鳞楷韵,……其册共五十四页,鳞次相及积,皆留纸缝。’清人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三也说:‘吴彩鸾所书《唐韵》,余在泰与季因是家见之,正作旋风页卷子,其装潢皆非今人所晓。’掘此,李致氏在其‘古书旋风装考辨’一文中,断定将经摺装前后用纸粘起来不是旋风装,而龙鳞装才是旋风装,并且说:‘旋风装不来自经摺装,而来自卷子装。’(摘自《中国书籍简史》第九章书籍的装订与版本名称第一节书籍的装订注:原书内容为繁体,);据史料介绍,初唐时代书籍装订方式以卷轴为主,发展到唐中叶,当时的人们出于节省纸张材料、保护书页和便于检阅的目的,对卷轴装实施了改进:以长纸作底,将书页按一定比例鳞次错开粘贴于底纸之上,是指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无异,但舒展开后“逐页翻飞,形若旋风,鳞次相积”——内部的书页宛如自然界的旋风,书页又如鳞状般有序错开排列,故称其为“龙鳞装”,又名“旋风装”。由于历史原因,龙鳞装的装订技术早已失传。
现有技术中没有龙鳞装的装帧工艺,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明人特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研制出龙鳞装卷轴,但是以前的龙鳞装卷轴都是用手工一页一页制作,工作效率低,工艺复杂,准确率不高,制成产品规整性不够,也无法进行工业化的生产,发明人继续研究,终于经过大量实验,创造出一套高效率可以工业化的龙鳞装装帧工艺。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龙鳞装结构,包括底片,叶心;所述叶心包括叶片和粘接部,叶片和粘接部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粘接部隔在叶片与叶片之间,叶心由粘接部粘接在底片上;叶片与叶片部分重叠,下面的叶片露出于上面叶片的部分为鳞口,所述鳞口带有涂层。
还可以包括副鳞口,所述副鳞口与鳞口相连接,副鳞口上带有涂层。
所述鳞口与副鳞口上的涂层相连接,所述鳞口与副鳞口上的涂层为图案层或文字层,两部分涂层图案或文字延续,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底 片上包括画心部分,所述画心部分小于叶心部分,还可以包括天杆、地杆、漂、前漂图、后漂图、隔水、跋、系带、别子、包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已经失传,现有龙鳞装装帧工艺的工艺复杂,不利于产业化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率的龙鳞装装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叶片及鳞口图案设计;
2)图案印制;
3)叶片制作;
4)叶心制作;
5)制成卷轴。
更进一步的,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叶片及鳞口图案设计:
叶片设计:叶片包括粘接部,鳞口部,内容部,按照需要尺寸,设计粘接部,内容部,鳞口部,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鳞口图案设计:按照鳞口数目和尺寸,将欲印刷在鳞口部的图案,进行分块设计,每块的大小与鳞口部大小一致或小于鳞口部;
2)图案印制:按照步骤1的设计,将图案和内容印制在鳞口部和内容部;
3)按照步骤1的设计,在叶片上压制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
4)在每个叶片的粘接部粘胶,3个以上的叶片为1组,每组叶片按裁切标记对齐,将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按裁切标记将时片组裁切;将叶片组的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底纸黏结在工作台上,形成时心,待粘接部干后,取下叶心;
5)制成卷轴:在底片上预留空白画心部分,画心部分小于叶心的长宽,将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即制成龙鳞装卷轴。
所述工作台为玻璃质、有机玻璃质、树脂质、石英质或石质平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叶片由纸制品或纺织制品制成,优选纸制 品,所述纸制品中优选宣纸;所述图案的印制为胶印或数码印刷。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还包括副鳞口部,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叶片及鳞口图案设计:
叶片设计:叶片包括粘接部,鳞口部,副鳞口部,内容部,按照需要尺寸,设计粘接部,内容部,鳞口部,副鳞口部,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鳞口图案设计:按照鳞口数目和尺寸,将欲印刷在鳞口部的图案,进行分块设计,每块的长与鳞口部长一致或小于鳞口部,宽等于鳞口部宽度;副鳞口部图案为鳞口部图案的延续;
2)图案印制:按照步骤1的设计,将图案和内容印制在鳞口部、副鳞口部和内容部;
3)按照步骤1的设计,在叶片上压制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
4)在每个叶片的粘接部粘胶,3个以上的叶片为1组,每组叶片按裁切标记对齐,将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按裁切标记将叶片组裁切;将叶片组的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底纸黏结在工作台上,形成叶心,待粘接部干后,取下叶心,裁切边缘;
5)制成卷轴:在底片上预留空白画心部分,画心部分小于叶心的长宽,将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即制成龙鳞装卷轴。
所述叶片为单页或筒子页。当为单页时:步骤1中相邻接的鳞口部与鳞口部之间设计折痕部;所述步骤3中,鳞口部与鳞口部之间压制折痕部,按照设计的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
当叶片为筒子页时:所述步骤1:以1个粘接部,两个内容部,两个鳞口部为一组,在长条纸上设计多个组及一个粘接部,这个粘接部在所有组的后面,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相挨两个鳞口部之间设有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所述叶片为组合筒子页,还包括副鳞口部,所述步骤1:以1个粘接部,两个内容部,两个鳞口部及与鳞口部相邻的两个副鳞口部为一组,在长条纸上设计多个组及一个粘接部,这个粘接部在所有组的后面,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相挨两个鳞口部之间设有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还包括烫压步骤,步骤3中在叶片折叠后,进行烫压;步骤5中将 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后进行烫压步骤。
所述胶为按照如下配方制成的热熔胶:鱼鳔胶5-8%,猪皮胶6-9%,糯米粉胶2-8%,甲基丙烯酸甲酯4-10%,烷基苯磺酸钠0.5-3%,乙醇6-10%,PUR8-15%,其余为水。
所述胶为按照如下配方制成的热熔胶:鱼鳔胶6%,猪皮胶7%,糯米粉胶5%,甲基丙烯酸甲酯8%,烷基苯磺酸钠1%,乙醇8%,PU R10%,其余为水。
PUR(Pol yurethane Re acti v e)全称为湿气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溶胶,是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热溶胶,熔融温度低,(110-130℃)与纸张纤维有较好的黏结性,耐高寒高热性好,有较好的展开性能,但是,单独使用该物质进行胶封的书册需要胶量大,胶层厚重,不能满足龙鳞装平整轻薄的胶粘需求,现有技术的鱼鳔胶猪皮胶糯米粉胶等配合在一起,互相配合,极大地增加了黏结性,可以满足龙鳞装平整轻薄的胶粘需求,不过,虽然黏结性非常强,但是长时间使用后,胶层会变脆,使得叶片松脱,或在潮湿湿热的环境中容易霉变,当加入少量PUR后,因为PUR中含有的官能团,与部分水分子进行架桥反应,固化交联形成稳定的化学结构,使得本发明的热熔胶性能更为稳定,黏结性能更为优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时将鳞口部,副鳞口部图案以及内容部设计好,并设计好折痕和裁切部,制成的产品鳞口部图案延续,由于有副鳞口的存在,即便在装帧过程中,粘接部有稍许的错位或宽度稍有差错,也不会出现露白的情况出现,不会影响鳞口的图案或文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影响精美度;这样,也同时降低了装帧工艺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有副鳞口的存在,在卷轴打开时,即使逆着叶片方向的角度看,也不会出现露白情况,在各个角度看到的都是完整的图案,提高了精美度,而且,在长期使用后,即便边缘有卷曲弯折现象,也不会影响图案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副鳞口的宽度优选为1-5mm这个范围足以满足龙鳞装结构的需要,小于这个范围,无法满足逆向角度也能看见完整图案不会露白的要求,大于这个范围,又会影响叶片上其它文字或图案的布局,所以本发明优选的范围最为恰当。
2,在设计好叶片及鳞口图案后,可用铁笔划线,也可用模具进行压制折痕及裁切标记,进行工业化生产。
3,采用本发明中配方的热溶胶,有更好的粘接性能,利用现有技术的热溶胶,如果涂胶太稠,容易出现涂刷不均匀,粘接部容易凸起影响龙鳞装卷轴的质量;如果太稀,刷多了,就会出现粘接部变形发皱,或凸起等现象,刷少了又会出现粘接不牢的现象,而本发明的热熔胶比现有技术热熔胶略稀些,由于粘接力强,只需要薄薄一层,即能起到很好的粘接性能,而且干的快,不会影响粘接部的形态和质量。
本发明配方的热熔胶有更好的低温柔性和常温柔性,在卷轴多次卷动或长期存放后,不会出现脆裂开胶等现象,柔软坚韧,能一直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
4.本发明工艺路线设计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降低了龙鳞装卷轴的生产成本,绿色环保无污染,适宜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
本发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叶片及鳞口图案设计:
叶片设计:叶片包括粘接部,鳞口部,副鳞口部,内容部,按照需要尺寸,设计粘接部,内容部,鳞口部,副鳞口部,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鳞口图案设计:按照鳞口数目和尺寸,将欲印刷在鳞口部的图案,进行分块设计,每块的长与鳞口部长一致或小于鳞口部,宽等于鳞口部宽度;副鳞口部图案为鳞口部图案的延续;
2,图案印制:按照步骤1的设计,将图案和内容印制在鳞口部、副鳞口部和内容部;
3,按照步骤1的设计,在叶片上压制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
4,在每个叶片的粘接部粘胶,3个以上的叶片为1组,每组叶片按裁切标记对齐,将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按裁切标记将叶片组裁切:将叶片组的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底纸黏结在工作台上,形成叶心,待粘接部干后,取下叶心,裁切边缘;
5,制成卷轴:在底片上预留空白画心部分,画心部分小于叶心的长宽,将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即制成龙鳞装卷轴。
实施例2:
所述叶片为单页:步骤1中相邻接的鳞口部与鳞口部之间设计折痕部;所述步骤3中,鳞口部与鳞口部之间压制折痕部,按照设计的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当叶片为筒子页时:所述步骤1:以1个粘接部,两个内容部,两个鳞口部为一组,在长条纸上设计多个组及一个粘接部,这个粘接部在所有组的后面,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相挨两个鳞口部之间设有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所述叶片为组合筒子页,还包括副鳞口部,所述步骤1:以1个粘接部,两个内容部,两个鳞口部及与鳞口部相邻的两个副鳞口部为一组,在长条纸上设计多个组及一个粘接部,这个粘接部在所有组的后面,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相挨两个鳞口部之间设有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还包括烫压步骤,步骤3中在叶片折叠后,进行烫压;步骤5中将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后进行烫压步骤。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所述胶为按照如下配方制成的热熔胶:鱼鳔胶6%,猪皮胶7%,糯米粉胶5%,甲基丙烯酸甲酯8%,烷基苯磺酸钠1%,乙醇8%,PUR10%,其余为水。
实施例7:
所述胶为按照如下配方制成的热熔胶:鱼鳔胶5%,猪皮胶9%,糯米粉胶2%,甲基丙烯酸甲酯10%,烷基苯磺酸钠0.5%,乙醇10%,PUR8%,其余为水。
实施例8:
所述胶为按照如下配方制成的热熔胶:鱼鳔胶8%,猪皮胶6%,糯米粉胶8%,甲基丙烯酸甲酯4%,烷基苯磺酸钠3%,乙醇6%,PUR15%,其余为水。
附,各个环节使用工具情况,预留折线,可以使用现有技术的压痕机器:鑫辉达手动压痕机器,型号:650手动压痕机器,可根掘制 图调节压痕间的距离,一次可压多道。
叶片折叠好后,用现有技术的烫压机,将叶片压实,以便在粘接的过程中更好的对接领口的图案。
全制动切刀,带激光探测可准确到0.1毫米,精确裁切每一组叶片,保证叶片鳞口的图案准确对齐。(乐彩全液压程控切纸机,型号FN-670MP)压烫装裱机,可快速固定页心,快速装裱卷轴。(咏春装裱机器,2DZBJ---C型1.3米永春牌干湿两用快速书画装裱机裱画)。

Claims (10)

1.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叶片及鳞口图案设计:
叶片设计:叶片包括粘接部,鳞口部,内容部,按照需要尺寸,设计粘接部,内容部,鳞口部,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鳞口图案设计:按照鳞口数目和尺寸,将欲印刷在鳞口部的图案,进行分块设计,每块的大小与鳞口部大小一致或小于鳞口部;
2)图案印制:按照步骤1的设计,将图案和内容印制在鳞口部和内容部;
3)按照步骤1的设计,在叶片上压制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4)在每个叶片的粘接部粘胶,3个以上的叶片为1组,每组叶片按裁切标记对齐,将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按裁切标记将叶片组裁切;将叶片组的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底纸黏结在工作台上,形成叶心,待粘接部干后,取下叶心;
5)制成卷轴:在底片上预留空白画心部分,画心部分小于叶心的长宽,将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即制成龙鳞装卷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为玻璃质、树脂质、石英质或石质平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叶片由纸制品或纺织制品制成;所述图案的印制为胶印或数码印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为玻璃质或有机玻璃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鳞口部,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叶片及鳞口图案设计:
叶片设计:叶片包括粘接部,鳞口部,副鳞口部,内容部,按照需要尺寸,设计粘接部,内容部,鳞口部,副鳞口部,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鳞口图案设计:按照鳞口数目和尺寸,将欲印刷在鳞口部的图案,进行分块设计,每块的长与鳞口部长一致或小于鳞口部,宽等于鳞口部宽度;副鳞口部图案为鳞口部图案的延续;
2)图案印制:按照步骤1的设计,将图案和内容印制在鳞口部、副鳞口部和内容部;
3)按照步骤1的设计,在叶片上压制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
4)在每个叶片的粘接部粘胶,3个以上的叶片为1组,每组叶片按裁切标记对齐,将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按裁切标记将叶片组裁切;将叶片组的粘接部逐个的等距的粘在背胶底纸上,底纸黏结在工作台上,形成叶心,待粘接部干后,取下叶心,裁切边缘;
5)制成卷轴:在底片上预留空白画心部分,画心部分小于叶心的长宽,将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即制成龙鳞装卷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单页,步骤1中相邻接的鳞口部与鳞口部之间设计折痕部;
所述步骤3中,鳞口部与鳞口部之间压制折痕部,按照设计的折痕部和裁切标记,将叶片按照折痕部进行折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为组合筒子页;
所述步骤1:以1个粘接部,两个内容部,两个鳞口部为一组,在长条纸上设计多个组及一个粘接部,这个粘接部在所有组的后面,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相挨两个鳞口部之间设有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组合筒子页,还包括副鳞口部,所述步骤1:以1个粘接部,两个内容部,两个鳞口部及与鳞口部相邻的两个副鳞口部为一组,在长条纸上设计多个组及一个粘接部,这个粘接部在所有组的后面,在内容部与粘接部之间设置折痕部,相挨两个鳞口部之间设有折痕部,在叶片四边设置裁切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烫压步骤,步骤3中在叶片折叠后,进行烫压;步骤5中将叶心粘在画心部分上后进行烫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为按照如下配方制成的热熔胶:鱼鳔胶5-8%,猪皮胶6-9%,糯米粉胶2-8%,甲基丙烯酸甲酯4-10%,烷基苯磺酸钠0.5-3%,乙醇6-10%,PU R8-15%,其余为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龙鳞装装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为按照如下配方制成的热熔胶:鱼鳔胶6%,猪皮胶7%,糯米粉胶5%,甲基丙烯酸甲酯8%,烷基苯磺酸钠1%,乙醇8%,PUR10%,其余为水。
CN201310421852.3A 2012-10-12 2013-09-17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Active CN103465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1852.3A CN103465679B (zh) 2012-10-12 2013-09-17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385996 CN102887009A (zh) 2012-10-12 2012-10-12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CN201210385996.3 2012-10-12
CN2012103859963 2012-10-12
CN201310421852.3A CN103465679B (zh) 2012-10-12 2013-09-17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5679A CN103465679A (zh) 2013-12-25
CN103465679B true CN103465679B (zh) 2017-01-18

Family

ID=4753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385996 Pending CN102887009A (zh) 2012-10-12 2012-10-12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CN201310421852.3A Active CN103465679B (zh) 2012-10-12 2013-09-17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385996 Pending CN102887009A (zh) 2012-10-12 2012-10-12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88700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8801B (zh) * 2014-06-10 2015-12-30 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经折装书芯的处理方法
CN105500952B (zh) * 2016-01-28 2017-10-24 浙江华人数码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龙鳞装书印制工艺
CN108656778A (zh) * 2018-05-15 2018-10-16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卷书制作方法及卷书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45367U (zh) * 2010-04-29 2011-02-16 李怀乾 旋风装手卷
CN201752965U (zh) * 2010-05-21 2011-03-02 张晓栋 龙鳞装卷轴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45367U (zh) * 2010-04-29 2011-02-16 李怀乾 旋风装手卷
CN201752965U (zh) * 2010-05-21 2011-03-02 张晓栋 龙鳞装卷轴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旋风装"版本汇考;王传龙;《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0521(第03期);第78-84页 *
"龙鳞装"及其制作技术的探讨;单嘉玖;《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0701;第1-8页 *
古籍"旋风装"演变探微;方俊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15;第34卷(第04期);第49-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7009A (zh) 2013-01-23
CN103465679A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5679B (zh) 一种龙鳞装装帧工艺
CN100386216C (zh) 平装书改精装书的方法
CN103507466A (zh) 龙鳞装手卷的制作方法
CN202965549U (zh) 经龙装折页书
CN201752965U (zh) 龙鳞装卷轴
CN101104353A (zh) 一种册页
CN110176180A (zh) 一种防水不干胶标签
CN200939798Y (zh) 一种册页
CN201655156U (zh) 光纤尾纤打印标签
CN202702946U (zh) 龙蝴蝶结构
CN202923163U (zh) 带包边结构龙鳞装卷轴
CN208141675U (zh) 一种揭刮双效防伪标识
CN206781352U (zh) 一种可替换式文档书页标签
CN206510619U (zh) 组合式记账凭证包角
CN105856893B (zh) 组合式记账凭证包角
CN217804133U (zh) 一种易贴对联
CN108656778A (zh) 卷书制作方法及卷书
CN208052890U (zh) 一种一片式伸缩刺绣花边书套
CN216033352U (zh) 一种具有快速查阅记录的纸质笔记本
CN2552703Y (zh) 纸本册封之热熔带
CN214152236U (zh) 一种防吹起不干胶标签
CN2448558Y (zh) 纳纱贺卡
CN201070892Y (zh) 一种封套
CN206467190U (zh) 一种防伪胶带
CN206558206U (zh) 一种适用于音乐创作的乐谱资料夹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65201 apartments in Hebei province Sanhe Niihau Yanjiao Development Zone B1 building 3 unit 601 room

Patentee after: Zhang Xiaodong

Address before: 100162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city Xihongmen town Hua Street No. 9 apartment homes B-101

Patentee before: Zhang Xiaodong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