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787A -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0787A
CN103460787A CN2012800126935A CN201280012693A CN103460787A CN 103460787 A CN103460787 A CN 103460787A CN 2012800126935 A CN2012800126935 A CN 2012800126935A CN 201280012693 A CN201280012693 A CN 201280012693A CN 103460787 A CN103460787 A CN 103460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traffic management
dynamic traffic
request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2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0787B (zh
Inventor
鲍东山
周玉宝
彭超男
姚惠娟
于晓燕
刘慎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 Co ltd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800126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业务流管理方法中,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业务流标识FID和FID最大缓冲能力,一方面使得每个业务流都有各自对应的缓冲能力,管理更精细、更灵活,另一方面在请求业务流管理的同时就进行缓冲能力的协商,节约了操作流程。

Description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1年 3月 31 日, 申请号为 201110081288.6, 发 明名称为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全部 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1年 7月 6 日, 申请号为 201110188606.9, 发明 名称为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 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2年 2月 8 日, 申请号为 201210027851.6, 发 明名称为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 请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2年 2月 8 日, 申请号为 201210027916.7, 发 明名称为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 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2年 2月 8 日, 申请号为 201210027852.0, 发 明名称为 "业务流删除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 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2年 2月 17 日, 申请号为 201210036754.3, 发 明名称为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 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 请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2年 2月 17 日, 申请号为 201210038757.0, 发 明名称为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 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2年 2月 17 日, 申请号为 201210038079.8, 发 明名称为 "业务流删除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该在先申请的 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 无线通信系统迅速发展, 诸如基于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 术 WiFi、 基于 802.15的蓝牙 (Bluetooth ) 系统以及由移动通信系统^ "生而 来的面向室内应用的 Femto技术等等, 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 802.11的 WiFi技术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由 于 WiFi系统釆用了载波侦听 /冲突避免 ( 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机制, 系统效率较 ^ [氐,对无线资源 -浪费较大。 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CSMA/CA机制是一种基于竟争的随机多址接入 机制, 中心接入点 (CAP, Access Point )和站点 ( STA, Station ), 或者不同 STA之间, 会通过 CSMA/CA机制竟争无线资源的使用权, 同时竟争无线信 道, 此时就发生碰撞, 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 为了避免碰撞, CSMA/CA机 制要求 CAP或 STA在竟争无线信道时需要随机退避, 在所有 CAP和 STA 都退避时, 无线信道虽有空闲, 但并未被使用, 这也是对无线信道的极大浪 费。 由于上述原因, 802.11 系统效率较低。 例如: 802. l lg系统物理层峰值速 率可达 54Mbps, 但 TCP层在大数据包下载业务下可达速率不高于 30Mbps。 虽然存在上述缺点, 但 802.11 系统灵活, 不依赖集中控制机制, 因此也能够 实现较低的设备成本。
基于 3GPP标准的 Femto技术是从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而来的一种面向室 内覆盖的新技术。 基于对 3G系统的数据统计, 大约 70%的数据业务都发生 在室内, 因此室内高速率数据接入方案就尤为重要。 Femto基站, 称为微微 基站, 体积小巧(与 Wi-Fi近似 ),部署灵活。 由于从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而来, Femto基站几乎继承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特点。 Femto设备只是结合其有 限的覆盖范围, 较少的接入用户等应用场景特征, 将设备处理能力降低, 进 而降低设备成本。 从双工方式考虑, 与移动通信系统相同, Femto基站可分 为 FDD与 TDD两类双工机制。 FDD上下行载波资源对称, 而数据业务上下 行数据流量非对称的业务特征使得 FDD系统面对数据业务时存在一定的资 源浪费。 TDD系统上下行链路工作在同一载波上, 通过划分时间资源为上下 行链路分配不同的无线资源, 因此较 FDD能够更好的适配上下行业务需求 非对称的数据业务。 然而, 移动通信系统 (包括 Femto系统) 的 TDD双工 方式, 上下行资源静态分配, 面对需求不同的各类数据业务, 例如: 浏览网 页, 移动视频, 移动游戏等, 难以实现业务需求与资源划分的动态适配。 与 Wi-Fi相比, 由于 Femto釆用了基于调度的集中控制机制, 基站或 CAP和终 端或者终端之间不存在由于竟争冲突和随机退避导致的无线资源浪费, 因此 链路效率较高。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 指的是通信对端通过交互完成数据收发, 这种交互可以是网络侧和终端之间的交互, 还可以是终端之间的交互。
为了管理更精细, 希望在通信对端之间可以基于多个链接分别传输不同 的数据, 即基于业务流的数据传输, 由此存在业务流管理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下面给出了筒单的 概括。 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 也不是要确定关键 /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 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其唯一目的是用筒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 以此作 为后面的评细说明的序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业务流管理方法, 该方法包括:
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 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可选的, 还包括: 在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 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 4十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可选的, 还包括: 发送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认。 可选的, 还包括: 在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 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可选的, 当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业务参数时, 所述动态业务管 理响应还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后等待设定帧数, 如果未收到所述响应, 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或者, 结束本次流 程。
一种业务流管理方法, 该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发送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 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可选的,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 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 4十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可选的, 还包括: 接收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认。 可选的, 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后等待设定帧数内, 如 果未收到所述确认, 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可选的,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 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 当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业务参数时, 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确定预留的资源, 根据所述预留的 资源调整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 并在所述动态业务管理 响应中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 态业务管理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 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 参数提供单元, 用于将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 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发送给所述请求发送单元,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 管理请求中发送;
所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 用于在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所述 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后的设定帧数内监控所述响应接收单元, 如果所述响应接 收单元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所述请求发送单元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 请求。
可选的, 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将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封装为媒体接入控 制协议数据单元 MPDU发送,当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超过 MPDU 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并通知业务流删除装置执行操作。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的 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 确认单元, 用于发送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 应正确接) 的确认。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 参数提供单元, 用于将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 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发送给所述请求发送单元,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 管理请求中发送, 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可选的, 当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业务参数时, 动态业务管理响应还 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一种实施例中, 该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 用于在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 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后的设定帧数内监控所述响应接收单元, 如果所述 响应接收单元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所述请求发送单元结束本次流程。
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 请求;
响应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 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可选的,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 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要建立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 4十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 确认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 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认。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 用于在所述响应发送单元发送动态 业务管理响应后的设定帧数内监控所述确认接收单元, 如果所述确认接收单 元未收到所述确认, 触发所述响应发送单元重新发送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可选的, 所述响应发送单元将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封装成 MPDU发 送, 当所述重新发送超过 MPDU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并通 知业务流删除装置执行操作。
可选的,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 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业务参数调整单元, 用于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 携带业务参数时,根据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确定预留的资源, 根据所述预留的资源调整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 并将调 整后的业务参数发送给所述响应发送单元,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管理响应中 发送。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 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评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 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 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中业务流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中业务流爹改的方法流程图;
图 3为增强型超高速无线局域网 (EUHT ) 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模 型;
图 4为 EUHT系统的接入系统组成;
图 5为 STA和 CAP之间协议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过程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业务流建立及发送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业务流爹改及发送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业务流建立及发送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业务流爹改及发送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 12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13为图 12所示的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14为图 12所示的装置位于 STA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16为图 15所示的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17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修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18为图 17所示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19为图 17所示装置位于 STA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0为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修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1为图 20所示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2为本发明中业务流管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 23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4为图 23所示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5为图 23所示装置位于 STA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6为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7为图 26所示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8为本发明中业务流删除的方法流程图;
图 2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业务流删除的方法流程图;
图 3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 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或下行业务流删除的方法流程图; 图 32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删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33为图 32所示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34为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删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35为图 34所示装置位于 CAP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36为本发明中第一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图 37为本发明中第二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图 38为本发明中第一种用于业务流修改的方法流程图;
图 39为本发明中第二种用于业务流修改的方法流程图;
图 40为本发明中第三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图 41为本发明中第四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图 42为本发明中第三种用于业务流修改的方法流程图;
图 43为本发明中第四种用于业务流爹改的方法流程图;
图 44为本发明中第一种用于业务流删除的方法流程图;
图 45为本发明中第二种用于业务流删除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以使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能够实践它们。 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 逻辑的、 电气的、 过程 的以及其他的改变。 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 除非明确要求, 否则单独的 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 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 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 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 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 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在 本文中, 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 "发明" 来表示, 这仅仅是为了方便, 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 不是要自动地 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图 1为本发明中业务流建立的方法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11: 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 FID ) 和目的端标识的动态业务建立请 求。
步骤 12: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
经过步骤 11〜步骤 12, 建立上述 FID对应的业务流, 可以是上行业务流 或下行业务流。
在建立业务流之后, 可以在建立的 FID对应的业务流上发送业务数据, 无需在每次发送数据时都携带目的端标识, 而只用上述 FID指示数据传输。
图 2为本发明中业务流爹改的方法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21 : 发送携带目的端标识、 FID及新的业务参数的动态业务修_改请 求。
根据新的业务参数, 可以对 FID及目的端标识对应的当前业务参数进行 修改。
步骤 22: 接收 4十对所述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的响应。
经过步骤 21〜步骤 22, 修改上述 FID对应的业务流, 可以是上行业务流 或下行业务流。
在爹改业务流之后, 可以在爹改后的所述 FID对应的业务流上发送业务 数据, 无需在每次发送数据时都携带目的端标识, 而只用上述 FID指示数据 传输。
上述业务流建立和业务流爹改统称为业务流管理, 其中业务流爹改可以 看成是特殊情况下的业务流建立, 相当于是在保留原有 FID的情况下的一种 业务 ^建立。
可以看出, 本发明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 通过业务流管理, 建立或修改 请求端和目的端之间以 FID标识的 "连接", 因此当请求端与目的端在该业 务流上进行数据传输时, 可以只使用 FID作为标识、 而不必在交互的每个数 据包中都携带目的端标识, 筒化了操作。
在以下举出的实施例中, 均以目前新定义的 EUHT系统为应用背景, 图 3为 EUHT系统的参考模型。
图 3所示的系统参考模型主要是指空中接口参考模型, 包括: 媒体接入 控制 (MAC ) 层和物理 (PHY ) 层, 各层的主要功能筒述如下:
① MAC层包括适配子层和 MAC子层。
适配子层: 主要提供外部网络数据和本部分 MAC 艮务数据单元 ( MSDU )之间的映射和转换的功能。 这里的 MSDU, 指 MAC服务访问点 ( SAP )之间作为单元而交付的信息。 具体的, 适配子层完成功能如下: 接收来自上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SDU);
对接收的上层 SDU进行分类;
将本层生成的适配子层的 PDU送给 MAC 子层;
接收对等实体中适配子层的 SDU。
MAC子层: 除了担当媒体接入控制功能外, 还包括对系统的管理和控 制以及对 PHY层的特定功能的支持。 具体的, MAC子层基本功能分为管理 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
管理控制平面包括如下功能:
系统配置: 管理系统配置消息, 并和终端交互系统配置信息; 无线资源管理: 主要完成业务调度功能, 基于业务参数和信道条件完成 资源分配, 具备负载均衡、 接入控制等功能;
入网管理: 负责初始化和接入流程, 产生接入流程所需的消息, 包括: 接入码选择、 能力协商等;
服务质量( QoS )管理: 管理业务的 QoS参数,并维护每个业务流的建立、 爹改和删除等;
节电管理: 管理无业务的 STA进入休眠状态, 以及从休眠状态回到激活 状态;
PHY层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子功能
信道管理: 包含信道切换, 管理频谱测量和消息报告;
多入多出 (MIMO )管理: 信道探测机制; MIMO工作模式确定和选择; 链路自适应: 信道质量信息 (CQI ) 测量和反馈; MCS选择和反馈; 功 率的控制和管理。
数据平面包括如下功能:
自动请求重传 ( ARQ ): 对 MAC层的 MPDU或者分片 /聚合 MPDU的 确认和重传操作;
分片 /重组:根据调度结果发端将上层业务数据单元进行分片处理后发送 给下一个处理模块, 在接收端将多个分片重组恢复;
MPDU生成: 将上层业务单元封装成基本的 MAC帧, 然后发送给下一 个处理模块;
MPDU聚合: 根据调度结果发端将上层业务数据单元进行聚合操作。 ② PHY层: 主要提供将 MAC协议数据单元 ( MPDU )映射到相应的物 理信道的 PHY传输机制, 例如正交频分复用( OFDM )和多入多出( MIMO ) 技术。这里的 MPDU, 指两个对等 MAC实体之间利用 PHY层服务所交换的 数据单元。
图 4为 EUHT系统的接入系统组成, 包括中心接入点 (CAP ) 和站点 ( STA ), 其中 STA可以为各种数据设备, 例如: PDA, 笔记本、 照相机、 摄像机、 手机、 平板电脑和 pad等。 如图 2所示, STA1和 STA2 通过空中 接口协议接入 CAP, CAP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与现有的外部网络 (如 IP骨千 网、以太网)建立通信。其中 CAP的协议组成包括 MAC层和 PHY层。 STA 协议组成包括应用 (Application ) 层、 传输控制 (TCP ) 层、 网络 (IP ) 层、 MAC层和 PHY层。
基于图 4所示的协议组成, 图 5给出了 STA和 CAP之间协议数据的发 送和接收的过程, 例如: STA想发送数据给 CAP, STA首先将应用数据(如 VoIP, 视频等) 经过应用层、 TCP/IP层处理并打包, 以 IP分组的形式发送 给适配子层, 由适配子层进行转换、 映射和业务流划分, 发送给 MAC子层, MAC子层经过分片、 加密、 成帧、 聚合等操作, 发给 PHY层, 最终由 PHY 映射到无线信道上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中请求端和目的端之间的连接, 需要分别独立的建立上行和下行 业务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业务流建立及数据 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61: CAP接收 STA发送的携带 FID和目的 MAC地址的动态业务 建立请求帧。
本实施例中, 将目的 MAC地址作为目的端标识。 这里的目的端可以是 CAP, 也可以是 CAP范围内的其他 STA。 本实施例中, 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由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实现。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的结构示意图, 该动态业务 建立请求帧包括: 帧控制字段、 FID字段、 业务类型字段、 方向字段、 业务 保障速率字段、 目的端 MAC地址字段、 FID最大緩冲能力字段、 FCS字段。 图 7还给出了各字段占用的比特数举例。图 7中所示帧中除帧控制字段和 FCS 字段外的部分称为帧体。
图 7中给出的各个字段的含义介绍如下:
① 上述帧控制字段中包括与帧类型相关的标识,指示该帧为动态业务建 立请求帧。
② 上述 FCS字段为校儉字段。
③ 上述 FID字段指示 FID。
④ 上述业务类型字段指示要建立的业务流的业务类型。
业务流的 QoS参数如下:
业务类型, 此参数唯一确定业务的种类;
业务优先级, 此参数规定了分配给一个业务流的优先级。 对于给定的两 个业务流, 若除优先级外, 所有 QoS参数都相同, 高优先级业务流应得到较 低的时延和较高的緩存。
业务保障速率, 此参数定义了保障本业务的基本速率, 单位比特每秒, 其与 IP适配层输入的 SDU相匹配。 此参数不包括 MAC开销。
最大业务速率, 此参数描述了系统提供给业务的最大业务速率, 用于速 率整形, 超出该速率的额外数据将会被 CAP丟弃, 单位比特每秒, 其与 IP 适配层输入的 SDU相匹配。 此参数不包括 MAC开销。
本实施例中, 根据业务的 QoS参数, 在 MAC层定义八种业务类型, 分 为预留资源类和不预留资源类两大类, 如下面的表 1所示。 其中业务类型 1 到 4属于预留资源类, 系统为这类业务保证传输比特速率, 业务类型 5到 8 属于不预留资源类, 系统不为这类业务保证传输比特速率。
表 1
业 贝 优 时延 丟包 业务举例
务类型 源类型 先级 预算 率预算
0 2 100 10-2 语音会话
预 ms
1 留资源 4 150 10-3 视频会话 (实时流业
ms 务)
2 3 50 10-3 实时游戏
ms
3 5 300 10-6 非会话类视频(緩存流
ms 业务)
4 1 100 10-6 信令
ms
5 6 100 10-3 交互式游戏
不 ms
6 预留资 7 300 10-6 视频 (緩存流业务) 源 ms 基于 TCP的业务(例 如, WWW, FTP, P2P文 件共享等) 7 8 1000 10-6 对传输时间要求低的
ms 后台 E-Mail接收、 文件下 载和文件打印等
⑤ 上述方向字段指示要建立的业务流是上行业务流还是下行业务流。
CAP通过该字段可以直接获知当前要建立的业务流的方向。
⑥ 上述业务保障速率字段指示保障业务的基本速率,单位比特每秒, 其 与适配子层输入的 SDU相匹配。此参数不包括 MAC开销。由于实际应用中, 业务的种类很多, 例如表 1 中列出的语音、 实时会话等, 通过该字段可以指 示 STA针对各种不同业务所希望得到的业务保障速率, 提高了应用灵活性。 对于表 1 中所列出的不预留资源的业务类型, STA也可以上报所希望得到的 业务保障速率。
⑦ 上述目的端 MAC地址字段指示目的端的 MAC地址。 CAP通过该字 段可以直接获知动态业务建立请求所针对的目的端。 这里的目的端可以是 CAP本身, 也可以是该 CAP范围内的另一个 STA。
⑧ 上述 FID最大緩冲能力字段指示 STA希望 CAP最多緩冲的 MPDU 的个数。
上述业务类型和业务保障速率可以统称为业务参数。
步骤 62: CAP向 STA发送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
本实施例中的业务建立响应由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实现。
对应图 7给出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的结构,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 态业务建立响应帧的结构示意图, 该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中包括: 帧控制字 段、 FID字段、 业务类型字段、 预留字段、 业务保障速率字段、 业务最大速 率字段、 FID最大緩冲能力字段和 FCS字段。 图 8还给出了各字段占用的比 特数举例。
图 8中给出的各个字段的介绍如下:
① 上述帧控制字段中包括与帧类型相关的标识,指示该帧为动态业务建 立响应巾贞。
② 上述 FCS字段为校儉字段。
③ 上述 FID字段中的内容与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的相同。
④ 上述业务类型字段中的内容与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的相同。
⑤ 上述业务保障速率字段指示 CAP允许的业务保障速率值。 CAP可以 对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的业务保障速率进行调整, 调整的依据主要是当前 资源是否足够提供该业务保障速率。 对于预留资源的业务类型, 如果当前资 源有限, 无法保证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上 4艮的业务保障速率, 则 CAP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对 STA上报的业务保障速率进行调整。对于不预留资源的业务 类型, 无论 STA是否在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上艮了业务保障速率, CAP 都直接将 STA上报的业务保障速率调整为 0, 但是当前资源除了为预留资源 的业务提供业务保障速率外还剩余较多资源时, CAP可以为 STA请求的业 务分配资源、 并向 STA指示所分配的资源。
对于预留资源的业务类型来说, STA在解析该字段后, 可以决定是否继 续进行数据传输, 假设解析业务保障速率小于上报的业务保障速率时, STA 可以选择不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不预留资源的业务类型来说, 如果 CAP分配了资源, STA可以选 择利用该分配的资源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⑥ 业务最大速率字段中指示针对所请求的业务,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业 务速率, 用于速率整形, 超出该速率的额外数据将会被丟弃, 单位比特每秒, 其与 IP适配层输入的 SDU相匹配。 此参数不包括 MAC开销。 最大业务速 率是预先设定的值。
⑦ FID最大緩冲能力字段指示 CAP最多可緩存的 MPDU的个数, 该字 段中携带的数值可以是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上报的数值, 也可以是 CAP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的数值。
CAP记录 FID、 目的 MAC地址及对应业务参数、 最大业务速率等信息。 进一步, STA可以在正确接收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后, 向 CAP发送确 认, 具体的, STA可以向 CAP发送 ACK, 也可以向 CAP发送组确认
( GroupAck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组确认方式, 组确认帧中包括管理控 制帧指示位, 还包括对应同一用户不同业务流的位图 ( bitmap ), 这里 STA 可以在上述管理控制帧指示位中填写指示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正确接收与否 的指示, 后续在基于业务流进行数据传输时, STA可以利用组确认帧中的 bitmap, 将针对不同业 ^流的确认一起发送给 CAP。
步骤 63: STA利用 CAP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发送数据。
本步骤有三种实现方式:
1 ) STA可以通过发送独立资源请求、 向 CAP请求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 步, CAP在正确接收到独立资源请求后, 可以向 STA发送确认;
2 )当 CAP的资源足够时, CAP可以主动对每个 STA进行轮询并分配上 行传输资源;
3 ) 如果 STA当前有其他业务数据传输, 可以在业务数据帧中携带随路 资源请求, 向 CAP请求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 CAP在正确接收到随路资 源请求后, 可以向 STA发送确认。
CAP通过控制信道( CCH ) 指示分配给 STA的上行传输资源。
通过上述步骤 61〜步骤 63 , 建立了上行业务流并基于该上行业务流发送 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上行业务流爹改的过程与上述图 6所示类似, 图 9为本发明中上行业务流爹改及发送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动态业务修 _改请 求帧中包括的字段和图 7所示相同, 动态业务修改响应帧中包括的字段和图 8所示相同。 在上行业务流爹改时, 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中携带的 FID和目 的端标识是 CAP已经记录过的,且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中携带是新的业务参 数, 例如新的业务类型和新的业务保障速率, CAP在收到动态业务修改请求 帧后, 也可以基于当前资源对新的业务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方法与前文 已介绍过的相同, 然后 CAP将已记录的 FID和目的端标识所对应的当前业 务参数, 修改为调整后的新的业务参数, 并将修改后的业务参数携带在动态 业务爹改响应帧中发送给 STA。 在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中携带新的业务参数 时, 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携带的 FID最大緩冲能力, 可以是新的数值, 也可 以是原有数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业务流建立及发 送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101 : STA接收 CAP发送的携带 FID和目的 MAC地址的动态业务 建立请求帧。
本实施例中, 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由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实现。
本步骤中, 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包括的字段与图 7所示的相同、 且各 字段承载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只是其中 FID最大緩冲能力字段指示的是 CAP 希望 STA最多緩冲的 MPDU的个数。
这里的目的 MAC地址指的就是接收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的 STA。 步骤 102: STA向 CAP发送 ACK。
^步骤中, STA直接向 CAP反馈 ACK, 并保存 FID和目的端标识及动 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携带的各项参数。
本步骤中, STA也可以发送 GroupAck。
步骤 103: STA接收 CAP发送的数据, 同时获知发送该数据的下行传输 资源。
CAP通过 CCH在发送数据的同时指示下行传输资源。
通过上述步骤 101-103 , 建立了下行业务流并在该下行业务流上发送数 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下行业务流爹改的过程与上述图 10类似, 图 11为本发明中下行业务流修改的方法流程图。 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中包括的 字段和图 7所示相同。 但是在下行业务流爹改时, 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中携 带的 FID和目的端标识是 STA已经记录过的,且动态业务修_改请求帧中携带 的是新的业务参数, 例如新的业务类型和新的业务保障速率。 STA更新已保 存的 FID和目的端标识对应的各项新的业务参数。 在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中 携带新的业务参数时, 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中携带的 FID最大緩冲能力, 可 以新的数值, 也可以是原有数值。
下面给出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具体举例, 假设一个 CAP范围内有多个 STA, 当两个 STA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 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方法。 例如位于 CAP范围内的 STA1和 STA2需要进行数据传输, STA1先与 CAP建立上行 业务流, 在上行业务流的建立过程中, CAP获知了目的端为 STA2, 可以与 STA2建立下行业务流。 由于 CAP具有緩存能力, 在 CAP与 STA2建立下行 业务流时, STA1就可以向 CAP发送数据,当下行业务流建立完成后,由 CAP 将该緩存的 STA1发送的数据转发给 STA2。 STA2要向 STA1发送数据, 也 是相同的过程, 即先建立 STA2到 CAP的上行业务流, 再建立 CAP到 STA1 的下行业务流, 然后在建立的业务流上发送 STA2到 STA1的数据。
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请求端, 该请求端可以位于 STA 侧, 也可以位于 CAP侧。
图 12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中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121和响应接收单元 122。
请求发送单元 121 , 发送携带目的端标识及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122, 接收 4十对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
当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CAP侧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 例, 其结构如图 13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131、 响应接收单元 132、业务参数提供单元 133、方向信息提供单元 134、緩冲能力提供单元 135 和监控单元 136。
请求发送单元 131, 发送携带目的端标识及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132, 接收 4十对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 响应接收单元 132接收到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为 ACK或 GroupAck。
业务参数提供单元 133, 用于将业务参数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131, 供 其携带在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发送。
方向信息提供单元 134, 用于将指示要建立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的方 向信息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13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发送。
緩冲能力提供单元 135, 用于将 FID最大緩冲能力提供给请求发送单元 13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发送。 FID最大緩冲能力指示期望动态 业务建立请求的接收端最多緩存的 MPDU的个数。 监控单元 136, 用于在请求发送单元 131发送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响应接收单元 132, 如果响应接收单元 132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请求发送单元 131重新发送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在此基础上, 请求发送 单元 131将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封装为 MPDU发送,当重新发送动态业务建立 请求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并通知业务流删 除装置执行操作。
当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STA侧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 例, 其结构如图 14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141、 响应接收单元 142、 确认单元 143、 业务参数提供单元 144、 方向信息提供单元 145、 緩冲 能力提供单元 146和监控单元 147。
请求发送单元 141, 发送携带目的端标识及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142, 接收 4十对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 响应接收单元 142接收到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为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响 应。 进一步, 响应接收单元 142接收的动态业务建立响应还可以携带系统能 提供的最大业务速率。
确认单元 143, 用于发送指示动态业务建立响应正确接收的 ACK或 GroupAck„
业务参数提供单元 144, 用于将业务参数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141, 供 其携带在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发送。 在此基础上, 动态业务建立响应中可以 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方向信息提供单元 145, 用于将指示要建立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的方 向信息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14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发送。
緩冲能力提供单元 146, 用于将 FID最大緩冲能力提供给请求发送单元 14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发送, 所述 FID最大緩冲能力指示期 望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接收端最多緩存的 MPDU的个数。
监控单元 147, 用于在请求发送单元 141发送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响应接收单元 142, 如果响应接收单元 142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请求发送单元 141结束本次流程。
可选的, 无论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STA侧还是 CAP侧, 该装置都可以进一步包括: 数据传输单元, 用于在已建立的所述 FID对应的 业务流上发送业务数据。
可选的, 无论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STA侧还是 CAP侧, 都可以只包括方向信息提供单元和緩冲能力提供单元中的一个。
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请求接收端, 该请求接收端可以位 于 STA侧, 也可以在 CAP侧。
图 15为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151和响应发送单元 152。
请求接收单元 151, 用于接收携带目的端标识及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请 求。
响应发送单元 152, 用于发送针对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
当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STA侧时,请求接收单元 151接收 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还可以携带业务参数。 响应发送单元 152发送的是
ACK或 Group Ack„
当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CAP侧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 例, 其结构如图 16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161、 响应发送单元 162、 确认接收单元 163、 监控单元 164、 业务参数调整单元 165和业务最大 速率确定单元 166。
请求接收单元 161, 用于接收携带目的端标识及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请 求。
响应发送单元 162, 用于发送针对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响应。 响应 发送单元 162发送的是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响应。
确认接收单元 163, 用于接收指示所述动态业务建立响应正确接收的 ACK或 GroupAck„
监控单元 164, 用于在响应发送单元 162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后 的设定帧数内监控确认接收单元 163,如果确认接收单元 163未收到 ACK或 GroupAck, 通知响应发送单元 163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建立响应。 在此基 础上, 响应发送单元 162将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封装成 MPDU发送, 当所述重 新发送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建立响应, 并通知业务流 删除装置执行操作。
业务参数调整单元 165, 用于调整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 并将调整后的业务参数发送给响应发送单元 162, 供其携带在所述响应中发 送。
业务最大速率确定单元 166, 用于确定系统能提供的最大业务速率, 并 发送给响应发送单元 162, 供其携带在响应中发送。
可选的, 无论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STA侧还是 CAP侧, 都可以进一步包括: 数据传输单元, 用于接收在已建立的所述 FID对应的业 务流上发送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 无论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位于 STA侧还是 CAP侧, 请求接收单元接收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中都可以携带方向信息和 /或 FID最 大緩冲能力,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要建立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所述 FID 最大緩冲能力指示期望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接收端最多緩存的 MPDU 的个数。
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请求端, 该请求端可以位于 CAP侧, 也可以位于 STA侧。
图 17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修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中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171和响应接收单元 172。
请求发送单元 171, 发送携带目的端标识、 FID及新业务参数的动态业 务爹改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172, 接收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爹改装置位于 CAP侧 时, 其结构如图 18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181、 响应接收单元 182、 监控单元 183、 方向信息提供单元 184和緩冲能力提供单元 185。
请求发送单元 181, 发送携带目的端标识、 FID及新业务参数的动态业 务爹改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182, 接收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响应接收 单元 182接收到的响应为 ACK或 GroupAck。
监控单元 183, 用于在请求发送单元 181发送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后的设 定帧内监控响应接收单元 182, 如果响应接收单元 182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 知请求发送单元 181重新发送动态业务爹改请求。 在此基础上, 请求发送单 元 181将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封装为 MPDU发送,当重新发送动态业务修改请 求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爹改请求, 并通知业务流删除 装置执行操作。
方向信息提供单元 184, 用于将指示要修改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的方 向信息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18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修改请求中发送。
緩冲能力提供单元 185, 用于将 FID最大緩冲能力提供给请求发送单元 18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修改请求中发送, 所述 FID最大緩冲能力表示期 望所述动态业务修改请求的接收端最多緩存的 MPDU的个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爹改装置位于 STA侧 时, 其结构如图 19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191、 响应接收单元 192、 确认单元 193、 监控单元 194、
请求发送单元 191, 发送携带目的端标识、 FID及新业务参数的动态业 务爹改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192, 接收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响应接收 单元 182接收到的响应为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进一步, 该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中携带修改后的业务参数。 再进一步, 该动态业务修改响应中携带系统能提 供的最大业务速率。
确认单元 193,用于发送指示所述动态业务修改响应正确接收的 ACK或 GroupAck„
监控单元 194, 用于在请求发送单元 191发送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后的设 定帧内监控响应接收单元 192, 如果响应接收单元 192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 知请求发送单元 191结束本次流程。
方向信息提供单元 195, 用于将指示要修改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的方 向信息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19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修改请求中发送。
緩冲能力提供单元 196, 用于将 FID最大緩冲能力提供给请求发送单元 19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修改请求中发送, 所述 FID最大緩冲能力表示期 望所述动态业务修改请求的接收端最多緩存的 MPDU的个数。
可选的, 无论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CAP侧还是 STA侧, 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数据传输单元, 用于在爹改后的所述 FID对应的业务 流上发送业务数据。
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请求接收端, 该请求接收端可以位 于 STA侧, 也可以位于 CAP侧。
图 20为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修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中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201和响应发送单元 202。
请求接收单元 201, 用于接收携带目的端标识、 FID及新的业务参数的 动态业务爹改请求。
响应发送单元 202, 用于发送针对所述动态业务爹改请求的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爹改装置位于 STA侧 时, 响应发送单元 202发送的响应为 ACK或 GroupAck。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爹改装置位于 CAP侧 时,其结构如图 21所示,该装置包括:请求接收单元 211、响应发送单元 212、 确认接收单元 213、 监控单元 214、 爹改单元 215、 业务最大速率提供单元 216、
请求接收单元 211, 用于接收携带目的端标识、 FID及新的业务参数的 动态业务爹改请求。
响应发送单元 212, 用于发送 4十对所述动态业务爹改请求的响应。 响应 发送单元 212发送的响应为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确认接收单元 213 ,用于接收指示动态业务爹改响应正确接收的 ACK或 GroupAck„
监控单元 214, 用于在响应发送单元 212发送动态业务爹改响应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确认接收单元 213 , 如果确认接收单元 213未收到 ACK或 GroupAck,通知响应发送单元 212重新发送动态业务爹改响应。在此基础上, 响应发送单元 212将动态业务修 _改响应 MPDU发送, 当所述重新发送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修改响应, 并通知业务流删除装置执 行操作。
修改单元 215, 用于根据新的业务参数确定为要修改的业务流预留的资 源; 根据所述预留的资源调整所述新业务参数; 根据调整后的新业务参数修 改所述 FID及目的端标识对应的当前业务参数, 并将修改后的业务参数发送 给响应发送单元 212,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爹改响应中发送。
业务最大速率提供单元 216, 用于确定系统能提供的最大业务速率, 并 发送给响应发送单元 212, 供其携带在响应中发送。
可选的, 无论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STA侧还是 CAP侧, 该装置中都可以进一步包括: 数据传输单元, 用于接收在修改后的所述 FID 对应的业务流上发送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 无论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STA侧还是 CAP侧, 请求接收单元接收的动态业务修改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方向信息和 /或 FID最 大緩冲能力; 其中, 所述方向信息指示要修改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所述 FID最大緩冲能力指示期望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的接收端最多緩存的 MPDU的个数。
可选的, 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和第一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STA侧时, 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资源请求单元, 用于为发送业务数据请求 上行传输资源。
可选的, 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和第一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STA侧时, 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资源获取单元, 用于通过主动轮询, 获取 发送业务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
可选的, 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建立装置和第一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CAP侧时, 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资源指示单元, 用于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的同时, 指示发送业务数据的下行传输资源。
可选的, 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和第二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CAP侧时, 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资源分配单元, 用于按照请求分配发送业 务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
可选的, 本发明第二种业务流建立装置和第二种业务流修改装置位于 CAP侧时, 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 轮询单元, 用于通过主动轮询分配发送业 务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流管理方法, 图 22为本发明中业务流管理方法 的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221 : 发送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这里的 FID最大緩冲能力, 指请求端希望接收端最多緩冲 MPDU的个 数, 请求端既可以是 CAP、 也可以是 STA。
步骤 222: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可以看出, 本发明提供的业务流管理方法中, 一方面使得每个业务流都 有各自对应的緩冲能力, 管理更精细、 更灵活, 另一方面在请求业务流管理 的同时就进行緩冲能力的协商, 节约了操作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业务流管理方法为业务流建立方 法, 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 上行业务流建立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1 : CAP接收 STA发送的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 务建立请求帧。
本实施例中, 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由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实现。
本步骤中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的帧体中, 包括 FID字段和 FID最大緩 冲能力字段, 还可以包括业务类型字段、 方向字段、 业务保障速率字段和目 的 MAC地址字段中的一个或多个, 这些字段的含义与前文所述相同, 帧体 中包括所有上述字段的结构与图 7所示相同。
步骤 2: CAP向 STA发送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
本实施例中的业务建立响应由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实现。
本步骤中的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的帧体中, 除了包括 FID字段和 FID最 大緩冲能力字段之外, 还可以包括业务类型字段、 业务保障速率字段和业务 最大速率字段中的一个或多个, 这些字段的含义与前文所述相同, 帧体中包 括所有上述字段的结构与图 8所示相同。
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携带的业务参数 (通过业务类型字段和业务保障速 率字段承载), 可以是 CAP对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携带的业务参数进行调整 后得出的, 调整的方法举例前文中已经评述。
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携带的 FID最大緩冲能力, 可以与动态业务建立请 求帧中的相同, 也可以是 CAP对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携带的 FID最大緩冲 能力进行调整后得出的。
CAP记录 FID、 目的 MAC地址及对应业务参数、 业务最大速率等信息。 进一步, STA可以在正确接收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帧后,向 CAP发送 ACK。 或者, STA可以向 CAP发送 GroupAck。
经过上述步骤 1-2, 不仅完成了上行业务流建立, 同时还协商了 FID最 大緩冲能力, 省去了单独协商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操作, 节约操作流程。
步骤 3: STA利用 CAP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发送数据。
上行业务流爹改的过程与上述步骤 1-2类似,只是 STA发送的是与动态 业务建立请求帧结构相同的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 且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中 的 FID是 CAP已经记录过的, CAP根据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中携带参数的 情况, 更新已记录的 FID对应的 FID最大緩冲能力和 /或业务参数。 可选的,
CAP在执行更新操作之前,还可以对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中携带的 FID最大 緩冲能力和 /或业务参数进行调整。
第二、 下行业务流建立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1,: STA接收 CAP发送的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 务建立请求帧。
本实施例中, 动态业务建立请求由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实现。
本步骤中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的帧体中, 包括 FID字段和 FID最大緩 冲能力字段, 还可以包括业务类型字段、 方向字段、 业务保障速率字段和目 的 MAC地址字段中的一个或多个, 这些字段的含义与前文所述相同, 帧体 中包括所有上述字段的结构与图 7所示相同。
步骤 2,: STA向 CAP发送 ACK。
^步骤中, STA直接向 CAP反馈 ACK, 并保存 FID和目的端标识及动 态业务建立请求帧中携带的各项参数。
本步骤中, STA也可以向 CAP发送 GroupAck。 经过上述步骤 1,〜2,, 不仅完成了下行业务流建立, 同时还协商了 FID 最大緩冲能力, 省去了单独协商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操作, 节约操作流程。
步骤 3': STA接收 CAP发送的数据, 同时获知发送该数据的下行传输 资源。
下行业务流修改的过程与上述步骤 1,〜2,类似, 只是 CAP发送的是与动 态业务建立请求帧结构相同的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 且动态业务修改请求帧 中的 FID是 STA 已经记录过的, STA才艮据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中携带参数 的情况, 更新已记录的 FID对应的 FID最大緩冲能力和 /或业务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业务流管理装置。
图 23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位于请 求端一侧, 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231和响应接收单元 232。
请求发送单元 231 , 用于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 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232, 接收 4十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位于 CAP 侧时, 其结构如图 24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241、 响应接收单元 242、 参数提供单元 243和监控单元 244。
请求发送单元 241, 用于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 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242,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响应接收单元 242接收的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正 确接 < 的确认。
参数提供单元 243, 用于将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 或几种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24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发送, 所 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监控单元 244, 用于在请求发送单元 241发送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响应接收单元 242, 如果响应接收单元 242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请求发送单元 241重新发送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在此基础上, 请求发送 单元 241将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封装为 MPDU发送,当重新发送动态业务管理 请求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并通知业务流删 除装置执行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位于 STA侧 时, 其结构如图 25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251、 响应接收单元 252、 确认单元 253、 参数提供单元 254和监控单元 255。
请求发送单元 251 , 用于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 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252,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响应接收单元 252接收的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管理 响应。
确认单元 253 , 用于发送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认。 参数提供单元 254, 用于将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 或几种发送给请求发送单元 251,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发送, 其 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 当动态业 务管理请求中携带业务参数时,动态业务管理响应还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监控单元 255, 用于在请求发送单元 251发送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响应接收单元 252, 如果响应接收单元 252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请求发送单元 251结束本次流程。
图 26为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位于接 收端一侧, 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261和响应发送单元 262。
请求接收单元 261, 用于接收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 管理请求。
响应发送单元 262, 用于发送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业务流管理装置位于 STA侧时, 所述针对动 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在 此基础上, 进一步,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 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示要建立的业务流为上行 或下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业务流管理装置位于 CAP侧时, 其结构如图 27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271、 响应发送单元 272、 确认接收单 元 273、 监控单元 274和业务参数调整单元 275。
请求接收单元 271, 用于接收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 管理请求。
响应发送单元 272, 用于发送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响应发送 单元 272发送的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 FID最大 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确认接收单元 273 , 用于接收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 认。
监控单元 274, 用于在响应发送单元 272发送动态业务管理响应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确认接收单元 273, 如果确认接收单元 273未收到所述确认, 触发响应发送单元 272重新发送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在此基础上, 响应发送 单元 272将动态业务管理响应封装成 MPDU发送, 当所述重新发送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并通知业务流删除装置执 行操作。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 一种或几种。 业务参数调整单元 275, 用于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业务 参数时, 根据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确定预留的资源, 根据所 述预留的资源调整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 并将调整后的业务 参数发送给响应发送 元 272,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管理响应中发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流删除的方法, 图 28为本发明中业务流删除的 方法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281 : 发送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方向信息指 示要删除的业务流为上行业务流或下行业务流。
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的发起端可以是 STA, 也可以是 CAP, 其中 STA发 送的动态业务删除请求中, 方向信息将指示上行业务流, CAP发送的动态业 务删除请求中, 方向信息就可以指示上行业务流、 也可以指示下行业务流。
步骤 282: 接收 4十对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的响应。
可以看出, 本发明通过在动态业务删除请求中携带方向信息, 使得 CAP 不仅在业务传输结束时可以删除自身建立的下行业务流, 还可以主动删除 STA对应的上行业务流,从而在长时间无业务或出现异常情况时 STA长期占 用业务流资源。 另外, STA可以在业务传输结束时删除自身建立的上行业务 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图 2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业务流删除的方 法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291 : CAP接收 STA发送的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请 求帧。
本实施例中, 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由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帧实现。
图 3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帧的结构示意图, 该动态业 务删除请求帧中包括帧控制字段、 FID字段、 方向字段和 FCS字段。 其中帧 控制字段中与帧类型相关的标识指示该帧为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帧, FID字段 中指示要删除的业务流的 FID,方向字段指示要删除的业务流为上行业务流, FCS字段为校验字段。 图 30中还示出了各字段占用比特数的举例。
步骤 292: CAP向 STA发送动态业务删除响应帧。
动态业务删除响应帧的结构与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帧的结构相同、 且各字 段中承载的内容也相同。
步骤 293: CAP接收 STA正确接收动态业务删除响应帧后发送的 ACK。 本步骤中, STA还可以向 CAP发送 GroupAck。
经过上述步骤 291〜293后, CAP和 STA将各自删除已记录的 FID及对 应的相关信息, 并结束在所删除业务流上的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图 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或下行业务流删 除的方法流程图, 该流程包括:
步骤 311 : STA接收 CAP发送的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请 求帧。
本实施例中, 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由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帧实现, 这里的动 态业务删除请求帧的结构与图 30所示的相同, 只是当 CAP删除下行业务流 时, 方向字段指示下行业务流, CAP删除上行业务流时, 方向字段指示上行 业务流。
步骤 312: STA向 CAP发送 ACK。
本步骤中, STA还可以向 CAP发送 GroupAck。
经过上述步骤 311〜312后, CAP和 STA将各自删除已记录的 FID及对 应的相关信息, 并结束在所删除业务流上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业务流删除装置。
图 32为本发明中第一种业务流删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中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321和响应接收单元 322。
请求发送单元 321,用于发送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方向信息指示要删除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响应接收单元 322, 用于接收 4十对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的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删除装置位于 CAP侧 时, 其结构如图 33所示,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331、 响应接收单元 332和监控单元 333。
请求发送单元 331,用于发送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方向信息指示要删除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响应接收单元 332, 用于接收 4十对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的响应。 响应接收 单元 332接收的针对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删除请 求正确接 >] 的确认。 监控单元 333, 用于在请求发送单元 331发送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响应接收单元 332, 如果响应接收单元 332未收到所述响应, 触发请求发送单元 331重新发送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在此基础上, 请求发送 单元 331将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封装为 MPDU发送,当重新发送动态业务删除 请求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删除装置位于 CAP侧 时,可以接收同样位于 CAP侧的本发明的两种业务流建立装置或本发明的两 种业务流爹改装置的通知, 开始执行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删除装置位于 CAP侧 时, 可以接收同样位于 CAP侧的本发明的两种业务流管理装置的通知, 开始 执行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本发明第一种业务流删除装置位于 STA侧 时, 其结构与图 33所示相同, 只是响应接收单元 332接收的针对动态业务 删除请求的响应为携带所述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响应, 并且监控 单元 333在响应接收单元 332未收到所述响应时, 通知请求发送单元 331结 束本次流程。
图 34为本发明中第二种业务流删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中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341和响应发送单元 342。
请求接收单元 341,用于接收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方向信息指示要删除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响应发送单元 342, 用于发送针对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的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当业务流删除装置位于 CAP侧时, 其结构如图 35所示, 该装置中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351、 响应发送单元 352、 确认接收 单元 353和监控单元 354。
请求接收单元 351,用于接收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方向信息指示要删除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响应发送单元 352, 用于发送针对动态业务删除请求的响应。 针对动态 业务删除请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删除响应。
确认接收单元 353, 用于接收指示所述动态业务删除响应正确接收的确 认。
监控单元 354, 用于在响应发送单元 352发送动态业务删除响应后的设 定帧数内监控确认接收单元 353, 如果确认接收单元 353未收到所述确认, 触发响应发送单元 352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删除响应。 在此基础上, 响应 发送单元 352将动态业务删除响应封装成 MPDU发送,当所述重新发送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 丟弃所述动态业务删除响应。
可选的, 当业务流删除装置位于 STA侧时,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删除请求 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删除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下面介绍本发明在业务流管理中的异常处理方式。
异常处理方式中可能使用到如下系统设置参数:
1、 业务流响应帧的最大等待间隔: 指示 STA发送业务流管理请求后可 以容忍的最大等待帧数, 作为一种举例, 默认值可以设置为 4;
2、 下行业务流请求帧确认的最大等待帧间隔: 指示 CAP发送业务流管 理请求后可以容忍的最大等待帧数, 作为一种举例, 默认值可以设置为 4;
3、 业务流响应帧确认的最大等待帧间隔: 指示 CAP发送业务流管理响 应帧后可以容忍的最大等待帧数, 作为一种举例, 默认值可以设置为 4; 4、 MPDU最大重传次数:指示针对某一个 MPDU尝试重传的最大次数, 作为一种举例, 默认值可以设置为 5;
5、 CAP对 STA允许的连续发送失败最大次数:指示针对某一 STA, CAP 可以容忍的连续发送失败次数, 作为一种举例, 默认值可以设置为 20。
本发明业务流管理中的异常处理方式可以具体包括:
1、 针对上行业务流管理, 在 STA—侧, STA在发送请求帧后等待 "业 务流响应帧的最大等待间隔", 如果未收到 CAP发送的响应帧, 则认为本次 业务流管理过程失败, STA将发起新的业务流管理流程。 在 CAP—侧, CAP 在发送响应帧后等待 "业务流响应帧确认的最大等待帧间隔", 如果未收到 STA发送的 ACK或 GroupAck, 则重传响应帧、 直至重传次数超过 MPDU 最大重传次数, 此时 CAP将发起业务流删除流程。
2、 针对下行业务流管理, CAP在发送请求帧后等待 "下行业务流请求 帧确认的最大等待帧间隔", 如果未收到 STA发送的 ACK或 GroupAck, 则 认为本次业务流管理过程失败, 并重传该请求帧、 直至重传次数超过 MPDU 最大重传次数, 此时 CAP将发起业务流删除流程。
3、 在上述异常处理过程中, CAP向 STA发送 MPDU或组 MAC协议数 据单元(G-MPDU )后, 如果没有收到任何一个 MPDU正确的确认, 则认为 本次发送失败并启动发送失败次数计数器。 如果发给该 STA的后续 MPDU 或 G-MPDU仍然失败, 则将发送失败次数累加。 如果收到任何一个 MPDU 的正确的确认, 则将累加计数器清零。 如果该累加值超过 "CAP对 STA允 许的连续发送失败最大次数", CAP则认为该 STA已经出现异常, 将其从活 动 STA列 中删除。
上述 CAP向 STA发送 MPDU, 可以是 CAP将针对 STA的某一个业务 流的响应帧或请求帧封装为 MPDU发送给该 STA。
上述 CAP向 STA发送 G-MPDU, 可以是 CAP将针对 STA的业务流 1 的响应帧或请求帧, 与 4十对该 STA业务流 2的数据帧组合在一起发送给该 STA。
本发明中的异常处理的方式中, 使用帧号进行定时, 相比于使用定时器 进行定时更加 4青确。
上述 CAP向 STA发送 MPDU, 可以是 CAP将针对 STA的某一个业务 流的响应帧或请求帧封装为 MPDU发送给该 STA。
上述 CAP向 STA发送 G-MPDU, 可以是 CAP将针对 STA的业务流 1 的响应帧或请求帧, 与 4十对该 STA业务流 2的数据帧组合在一起发送给该 STA。
本发明中的异常处理的方式中, 使用帧号进行定时, 相比于使用定时器 进行定时更加 4青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 如图 36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361 : 生成携带 FID及目的端标识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步骤 36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 如图 37所示, 该方法包 括 ··
步骤 371 : 生成携带 FID的动态业务建立响应;
步骤 37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建立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上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可以釆用图 7所示的动 态业务建立请求帧实现, 上述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可以釆用图 8所示的动态业 务建立响应帧实现。 对应图 36和 37所示的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用于 业务流建立的装置, 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应 方法的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生成单元生成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业务流爹改的方法, 如图 38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381 : 生成携带 FID、 目的端标识及新的业务参数的动态业务爹改 请求;
步骤 38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用于业务流修改的方法, 如图 39所示, 该方法包 括 ··
步骤 391 : 生成携带 FID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步骤 39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上述动态业务修_改请求可以釆用与图 7所示结 构相同的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实现, 上述动态业务爹改响应可以釆用图 8所 示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帧实现。
对应图 38和图 39所示的用于业务流修改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用 于业务流爹改的装置, 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 应方法的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信息,发送 ^元用于发送生成单元生成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 如图 40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401 : 生成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步骤 40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 如图 41所示, 该方法包 括 ··
步骤 411 : 生成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建立响应; 步骤 41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建立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上述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可以釆用与图 7所示的 动态业务建立请求帧实现, 上述动态业务建立响应可以釆用图 8所示的动态 业务建立响应帧实现。
对应图 40和 41所示的用于业务流建立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用于 业务流建立的装置, 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应 方法的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生成单元生成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业务流爹改的方法, 如图 42所述, 该方法包括: 步骤 421 : 生成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 步骤 42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用于业务流爹改的方法, 如图 43所示, 该方法包 括 ··
步骤 431 : 生成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步骤 43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爹改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上述动态业务修_改请求可以釆用与图 7所示结 构相同的动态业务修 _改请求帧实现, 上述动态业务爹改响应可以釆用图 8所 示的动态业务爹改响应帧实现。
对应图 42和图 43所示的用于业务流修改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用 于业务流爹改的装置, 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 应方法的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信息,发送 ^元用于发送生成单元生成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业务流删除的方法, 如图 44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441 : 生成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流删除请求;
步骤 44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流删除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用于业务流删除的方法, 如图 45所示, 该方法包 括 ··
步骤 451 : 生成携带 FID和方向信息的动态业务流删除响应;
步骤 452: 发送所述动态业务流删除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上述动态业务删除请求和动态业务删除响应可 以釆用与图 30所示结构相同的帧实现。
对应图 44和图 45所示的用于业务流删除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用 于业务流删除的装置, 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 应方法的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信息,发送 ^元用于发送生成单元生成的信息。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 基于设计偏好, 应该理解, 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 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 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 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 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 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 以筒化 本公开。 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 即, 所要求保护 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 征。 相反, 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 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 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 因此, 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 详细描述中, 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 当然, 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 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 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应该认识到, 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 因此, 本文中描述的 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 修改 和变型。 此外, 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 "包含", 该词的涵盖方 式类似于术语 "包括", 就如同 "包括," 在权利要求中用作 #†接词所解释的 那样。 此外, 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 "或者" 是要表 示 "非排它性的或者"。

Claims (35)

  1.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业务流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4十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3.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所述动态业务管 理请求中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 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4.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4十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5.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发送指示所述动态 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认。
  6. 6.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所述动态业务管 理请求中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 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7.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 携带业务参数时,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还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8. 8.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动态业 务管理请求后等待设定帧数, 如果未收到所述响应, 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 管理请求, 或者, 结束本次流程。
  9. 9.一种业务流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发送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10.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11.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 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方向信 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12. 12.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13.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指示所述动 态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 >\ 的确认。
  14.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动态 业务管理响应后等待设定帧数内, 如果未收到所述确认, 重新发送所述动态 业务管理响应。
  15. 15.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 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16. 1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中携带业务参数时, 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 数确定预留的资源, 根据所述预留的资源调整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 的业务参数, 并在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中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17. 17.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携带业务流标识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 态业务管理请求;
    响应接收单元, 接收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18. 18.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19. 19. 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 参数提供 单元, 用于将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发送给所述 请求发送单元,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发送;
    所述方向信息指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20. 20. 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监控单元, 用于在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后的设定帧数内监控所 述响应接收单元, 如果所述响应接收单元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所述请求发 送单元重新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
  21.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将所述 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封装为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MPDU发送,当重新发 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超过 MPDU最大重传次数时,丟弃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 并通知业务流删除装置执行操作。
  22. 22.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23. 23.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确认单元, 用于发送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认。
  24. 24.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 参数提供 单元, 用于将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发送给所述 请求发送单元,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发送, 其中所述方向信息指 示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25. 25.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 带业务参数时, 动态业务管理响应还携带调整后的业务参数。
  26. 26.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监控单元, 用于在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后的设定帧数内监控所 述响应接收单元, 如果所述响应接收单元未收到所述响应, 通知所述请求发 送单元结束本次流程。
  27. 27.一种业务流管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携带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 请求;
    响应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求的响应。
  28.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的响应为: 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正确接收的确认。
  29. 29.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 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方向信 息指示要管理的业务流为上行或下行。
  30. 30.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对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的响应为: 携带所述 FID和 FID最大緩冲能力的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31. 31. 如权利要求 3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 确认接收 单元, 用于接收指示所述动态业务管理响应正确接收的确认。
  32. 32. 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监控单元, 用于在所述响应发送单元发送动态业务管理响应后的设定帧数内监控所述确 认接收单元, 如果所述确认接收单元未收到所述确认, 触发所述响应发送单 元重新发送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33. 33. 如权利要求 3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发送单元将所述 动态业务管理响应封装成 MPDU发送, 当所述重新发送超过 MPDU重传次 数时, 丟弃动态业务管理响应, 并通知业务流删除装置执行操作。
  34. 34. 如权利要求 3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 还携带目的端标识、 业务参数和方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35. 35. 如权利要求 3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业务参数调 整单元, 用于在动态业务管理请求中携带业务参数时, 根据动态业务管理请 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确定预留的资源, 根据所述预留的资源调整所述动态业 务管理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参数, 并将调整后的业务参数发送给所述响应发送 单元, 供其携带在动态业务管理响应中发送。
CN201280012693.5A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460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80012693.5A CN103460787B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1288.6 2011-03-31
CN201110081288 2011-03-31
CN201110188606.9 2011-07-06
CN201110188606 2011-07-06
CN201210027851.6 2012-02-08
CN201210027916 2012-02-08
CN201210027852 2012-02-08
CN201210027851 2012-02-08
CN201210027852.0 2012-02-08
CN201210027916.7 2012-02-08
CN201210038079.8 2012-02-17
CN201210038757.0 2012-02-17
CN201210036754.3 2012-02-17
CN201210036754 2012-02-17
CN201210038079 2012-02-17
CN201210038757 2012-02-17
PCT/CN2012/071958 WO2012130020A1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1280012693.5A CN103460787B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0787A true CN103460787A (zh) 2013-12-18
CN103460787B CN103460787B (zh) 2017-12-29

Family

ID=46929420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71009A Pending CN102858029A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删除方法及装置
CN201280012561.2A Active CN103597902B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
CN201280012693.5A Active CN103460787B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1280012683.1A Active CN103688492B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删除方法及装置
CN201210057109XA Pending CN102946622A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
CN2012100566091A Pending CN102917412A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71009A Pending CN102858029A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删除方法及装置
CN201280012561.2A Active CN103597902B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2683.1A Active CN103688492B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删除方法及装置
CN201210057109XA Pending CN102946622A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
CN2012100566091A Pending CN102917412A (zh) 2011-03-31 2012-03-06 业务流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19320B2 (zh)
EP (1) EP2693828B1 (zh)
JP (1) JP2014514818A (zh)
KR (1) KR101971034B1 (zh)
CN (6) CN102858029A (zh)
ES (1) ES2633891T3 (zh)
WO (3) WO20121300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158B (zh) * 2010-06-28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获知载波信息及载波信息指示方法和设备
US8861538B2 (en) * 2012-09-06 2014-10-14 Unisys Corporation Throttling for fast data packet transfer operations
US9516356B2 (en) 2013-12-06 2016-12-06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Parallel scheduling of multilayered media
WO2015119473A1 (ko) * 2014-02-09 2015-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
US9832678B1 (en) * 2015-01-13 2017-11-28 Syniverse Technologies, Llc Traffic hub system to provide roaming service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CN106230723B (zh) * 2016-08-08 2019-08-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报文转发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6685604A (zh) * 2016-11-28 2017-05-17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574969B (zh) * 2017-03-08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接入场景中的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12283B (zh) * 2018-03-20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18597B (zh) * 2019-06-19 2023-11-24 上海新岸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流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211935B (zh) * 2019-12-26 2021-06-25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高效应用级并发探测实现方法
CN116192305B (zh) * 2020-08-14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通信装置、芯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US11611512B2 (en) * 2020-12-30 2023-03-21 Arris Enterprises Llc System to dynamically detect and enhance classifiers for low latency traffic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4618A (zh) * 2002-12-16 2004-07-21 ���Ͽع����޹�˾ 辅助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上的业务量管理功能
CN101404610A (zh) * 2008-10-29 2009-04-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修改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494575A (zh) * 2008-01-22 2009-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个域网的管理方法及代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0286B2 (ja) * 1998-03-13 2004-01-26 株式会社東芝 ルータ装置及びフレーム転送方法
FI105969B (fi) * 1998-08-10 2000-10-31 Nokia Networks Oy Palvelunlaadun hallinta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US7406098B2 (en) * 1999-01-13 2008-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pplication flows hav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US6574195B2 (en) * 2000-04-19 2003-06-03 Caspian Networks, Inc. Micro-flow management
US8036104B2 (en) * 2002-07-15 2011-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siliency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483374B2 (en) * 2003-08-05 2009-01-27 Scale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dynamic capacity and high availability in multi-stage data networks using adaptive flow-based routing
KR100713487B1 (ko) * 2004-03-05 2007-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액티브기지국들을 가진 이동단말의 서비스 플로우 관리 방법
US20060160533A1 (en) * 2005-01-19 2006-07-20 Joey Chou Method and system of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rovisioning for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20070078955A1 (en) * 2005-09-15 2007-04-05 Xelor Software Pty Ltd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in packet networks
CN100461790C (zh) * 2005-11-03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网络中sfid的分配方法
KR100790152B1 (ko) * 2005-11-24 2008-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070061420A (ko) * 2005-12-08 2007-06-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서비스 플로우 식별자를 분산 관리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서비스 플로우 식별자 관리 방법
CN100544485C (zh) * 2005-12-28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切换时的信息处理方法
CN101043504B (zh) * 2006-03-22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侧服务流的创建、删除和更改的方法
CN101043401A (zh) * 2006-03-23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服务流标识的分配、更新方法
CN101087243B (zh) * 2006-06-05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弹性分组环中限制多播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US8189470B2 (en) * 2006-07-04 2012-05-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CN101155053B (zh) * 2006-09-25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广播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515858B (zh) 2008-02-21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终端加入多播广播业务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US8355357B2 (en) * 2008-03-10 2013-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mission control for service flow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scheme
WO2009134066A1 (en) * 2008-05-01 200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Direct link setup method in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wireless network and station supporting the method
US8085667B2 (en) * 2008-05-15 2011-12-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relay apparatus and wireless relay method
JP5169635B2 (ja) 2008-08-29 2013-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サービスフロー確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サービスフロー確立方法
EP2363010A2 (en) * 2008-09-03 2011-09-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during silence period for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0028312A2 (en) * 2008-09-05 2010-03-11 Zte (Usa) Inc. Mac layer packet data uni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686191A (zh) 2008-09-24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分组数据网业务的方法及系统、网关和终端
US8284789B2 (en) * 2009-04-29 2012-10-09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ynamic data flow queues
KR101165642B1 (ko) * 2009-09-02 2012-07-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 mac 헤더를 이용한 mac pdu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53310B1 (ko) * 2009-09-02 2016-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ac 헤더 타입 정보를 이용한 mac pdu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948130B2 (en) * 2010-03-12 2015-02-03 Lg Electronics Inc. Zone switching method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having regard to security association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1808331B (zh) * 2010-04-02 2012-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业务流的处理方法及基站
EP2381734B1 (en) * 2010-04-20 2012-06-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ling QOS flows when moving betwee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4618A (zh) * 2002-12-16 2004-07-21 ���Ͽع����޹�˾ 辅助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上的业务量管理功能
CN101494575A (zh) * 2008-01-22 2009-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个域网的管理方法及代理设备
CN101404610A (zh) * 2008-10-29 2009-04-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修改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33891T3 (es) 2017-09-25
CN102858029A (zh) 2013-01-02
CN103688492B (zh) 2017-05-24
WO2012130020A1 (zh) 2012-10-04
CN103597902A (zh) 2014-02-19
CN103597902B (zh) 2017-05-24
KR20140007935A (ko) 2014-01-20
US9319320B2 (en) 2016-04-19
CN102946622A (zh) 2013-02-27
CN102917412A (zh) 2013-02-06
EP2693828A4 (en) 2014-10-15
JP2014514818A (ja) 2014-06-19
WO2012130021A1 (zh) 2012-10-04
KR101971034B1 (ko) 2019-08-13
CN103688492A (zh) 2014-03-26
US20140086045A1 (en) 2014-03-27
WO2012130019A1 (zh) 2012-10-04
EP2693828B1 (en) 2017-05-10
CN103460787B (zh) 2017-12-29
EP2693828A1 (en)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7902B (zh)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
US20210345329A1 (en) Multi-technology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210112453A1 (en) Dual Connectivity
JP6478246B2 (ja) 通信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JP6162279B2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使用可能送信電力情報を構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969948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SDPA for TD-SCDMA
KR102211263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버퍼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41239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326569B2 (e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CN105472658A (zh) 业务流删除方法和装置
WO2017106711A1 (e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