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7872A -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7872A
CN103457872A CN2013102132547A CN201310213254A CN103457872A CN 103457872 A CN103457872 A CN 103457872A CN 2013102132547 A CN2013102132547 A CN 2013102132547A CN 201310213254 A CN201310213254 A CN 201310213254A CN 103457872 A CN103457872 A CN 103457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ndwidth
bandwidth control
account
control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32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32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7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7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为接收终端的登录请求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在使用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实现了通过不同的物理实体对使用一个账户的各个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目的。

Description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上网技术分为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这两种技术都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是物理介质的传输能力一般都是大于用户订购的带宽。如有线网络中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ADSL)技术带宽可达16M,小区宽带(FE接口)的物理带宽可达100M,但用户只订购了2M带宽的宽带业务。为避免用户免费使用超过订购带宽的宽带资源,需要对用户做带宽控制。也称承诺访问速率(CommittedAccess Rate,简称CAR)。
为保障带宽控制策略执行不影响用户正常的感知,现有技术只允许一个用户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在一个设备上执行,例如,有线网络中的中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简称DSLAM)、WCDMA网络中的GPRS网关服务支持节点(Gateway GPRSSupport Node,简称GGSN)、CDMA2000网络中的(Packet Data ServicesNode,简称PSDN)。甚至只允许一个用户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只允许在一个设备中的一个单板、一个CPU、或者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简称FPGA)芯片上执行。这就要求将一个用户账户的所有IP报文都转发到同一个设备上,甚至转发到同一个设备中的同一个单板、同一个CPU、或者同一个ASIC/NP/FPGA芯片上。也就是说,使用同一个账户的不同终端只能通过在同一个设备进行登陆,即同一个地理位置登录,必须为不同地理位置的终端必须分配不同的账户。如果一个网络为一个用户账户分配了多个IP地址,需要将该账户下所有IP地址的报文都转发到同一个设备进行带宽控制。对控制带宽的设备内部的IP交换能力和报文分拣的能力要求都很高,因此,现有的带宽控制方案中,控制带宽的设备的负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了控制带宽的设备较高的缺陷,实现在不同的物理实体对使用同一个用户账户的多个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为接收所述终端的登录请求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控制方法,包括:
在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通过鉴权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
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为接收所述终端的登录请求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策略分解模块,用于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策略下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通过鉴权后,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带宽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所提供的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和至少两个如第四方面提供的带宽控制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允许多个终端使用同一个账户在多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终端成功登录后,接收带宽控制策略请求的网元为终端登录到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后的带宽控制策略,不需要将同一账户的所有IP报文都转发到同一个设备进行带宽控制,实现了通过不同的物理实体对使用一个用户账户的多个终端的带宽进行的目的,减轻了控制带宽的设备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带宽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带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可以是多种网元,例如: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如果网络中没有PCRF,GGSN也可以作为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独立于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的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根据负载和网络质量等状况从多个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中选举出的主席控制点,代替带宽控制策略完成策略分解、下发和调整等任务。在WCDMA无线宽带网络中,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可以是GGSN;在CDMA2000网络中,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可以是PDSN;在有线宽带网络中,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可以是DLASM。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11:接收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发送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该终端使用的账户;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该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进行登录。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可以保存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所管理的各个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每个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根据账户的业务订购信息生成。带宽控制策略中包括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也可称为该账户的承诺访问速率。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可以为一个账户分配n个IP地址,该账户允许n个终端使用该账户通过不同的IP地址在多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为账户A分配5个IP地址,允许5个终端使用账户A从3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接入,账户A允许登录的终端的最大个数为5。不同的终端可以使用同一账户的不同IP地址,在同一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也可以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但不同终端不能使用同一账户的相同IP地址在同一个用户接入/带宽接入点登录。
以图9为例,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保存了三个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账户A、账户B和账户C的带宽控制策略。账户A允许终端从以下三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和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
其中,账户A分配了三个IP地址,终端1使用账户A分配的IP1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登录,终端2使用账户A分配的IP2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登录,终端3使用账户A分配的IP3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登录。其中,账户B分配了二个IP地址,终端4使用账户B分配的IP2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登录,终端5使用账户B分配的IP1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登录,其中,账户C分配了两个IP地址,终端6使用账户C分配的IP1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登录,终端7使用账户C分配的IP2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登录,
终端登录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通过鉴权服务器对终端使用的账户进行鉴权。终端通过鉴权后登录成功,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以获取该终端所使用的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从而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对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
步骤12:在使用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终端使用的账户,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接收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可以确定哪个终端使用哪个账户在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由于一个账户允许多个终端通过不同的IP地址在多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接收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先根据该账户的当前登录信息记录判断已有多少个终端使用该账户登录,如果已登录的终端个数达到该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则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拒绝终端登录,否则,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允许该终端登录,更新该账户的当前登录信息记录。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允许该终端登录后,可以根据该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分解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向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可以是该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的分解策略。
进一步,为减轻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的负荷,在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允许该终端登录后,也可以将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发送给独立于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的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由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该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分解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向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另外,为减轻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的负荷,在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允许该终端登录后,也可以将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发送给主席控制点,由主席控制点根据该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分解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向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主席控制点为从已使用该账户登录的终端登录到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选举出的网络负载轻、网络QOS质量好的一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代替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完成带宽控制策略的下发、分解和调整待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允许终端登录后,将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下发给终端登录的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通过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对使用该账户的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由于不同终端的带宽控制由登录到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来进行,因此,需要根据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根据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例如,为使用该账户登录的5个终端分配的带宽分别为R1、R2、R3、R4和R5,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即承诺访问速率为R,R=R1+R2+R3+R4+R5。
举例来说,根据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的方法可以是:
若确定终端是使用该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将该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确定为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终端分配的带宽等于为该账户分配的总带宽,也就是为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该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因为该账户当前只有一个终端,为该账户分配的带宽也就是为该终端分配的带宽。
若确定终端不是使用该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也就是已有其它终端使用该账户登录,为了在该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控制使用该账户的终端的带宽,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确定对该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该终端分配的带宽为账户的最小带宽,并更新对带宽最大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向带宽最大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更新后的带宽最大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以使为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其中,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为该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的分解策略,该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该终端分配的带宽为该账户的最小带宽,该账户的最小带宽根据该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该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带宽最大终端为使用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中分配的带宽最大的终端。
步骤13: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终端的流量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允许多个终端使用同一个账户在多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终端成功登录后,接收带宽控制策略请求的网元为终端登录到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后的带宽控制策略,不需要将同一账户的所有IP报文都转发到同一个设备进行带宽控制,实现了通过不同的物理实体对使用一个用户账户的多个终端的带宽进行的目的,减轻了控制带宽的设备的负荷。
进一步,为了提高带宽利用率,避免带宽浪费,还可以根据使用同一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的实际流量,调整为各登录的终端分配的带宽,使流量越大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越多,流量越小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越小。如图2所示,在步骤1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接收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流量信息,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步骤15: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
举例来说,调整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方法可以如下:
对于任意一个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
m = Roundup ( ( Dx / D ) × R - Rx U ) ,     (公式1)
其中,U为账户的最小带宽,U根据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D为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丢弃的流量的总和,Dx为终端被丢弃的流量,R是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Rx表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Roundup是向上取整函数。
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1,将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小于-1,将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
进一步,还可以根据公式1计算已使用该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根据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确定增加或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1,确定增加为终端分配的带宽;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小于-1,则确定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则确定为终端分配的带宽保持不变。之后,将需要增加带宽的每个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按照为终端分配的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循环将需要减少带宽的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直至带宽被减少的终端的个数与带宽被增加的终端的个数相等。
步骤16:向使用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根据使用同一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的实际流量调整为终端分配的带宽,使流量越大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越多,流量越小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越小。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31:在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通过鉴权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该终端使用的账户,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
步骤32: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接收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步骤33: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终端的流量。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监控终端的流量,在终端的流量超过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终端分配的带宽后,丢弃终端后续的流量。
本实施例,在终端成功登录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包括终端的标识和该终端使用的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之后获取根据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该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因此,使用同一个账户的多个终端的带宽控制,可以在终端登录到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完成,实现了通过不同的物理实体对使用一个账户的各个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目的,减轻了控制带宽的设备的负荷。
如图3B所示,在根据账户为终端分配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终端的带宽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4: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周期性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上报的流量信息,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步骤35: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接收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周期性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上报因带宽控制终端被丢弃的流量,以使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使用同一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的实际流量调整为各登录的终端分配的带宽,使流量越大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越多,从而避免带宽浪费,提高带宽利用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带宽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为账户A分配了4个IP地址,不同终端可以使用不同的IP地址在3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为账户A分配的总带宽为R。账户A订购了16M下行带宽。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示包括:
步骤41:终端1使用账户A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发送上网登录请求,其中包括账户A、账户A的密码和终端1的标识。
步骤42: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向鉴权服务器发送鉴权请求,其中包括账户A、账户A的密码和终端1的标识。
鉴权服务器对账户A和账户A的密码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允许终端登录。
步骤43:终端1鉴权通过后,鉴权服务器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发送鉴权通过信息。
步骤44: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获知终端1鉴权通过后,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其中包括账户A和终端1的标识。
步骤45: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当前登录信息记录,确定终端1是第一个使用账户A登录的终端,将账户A的带宽控制策略确定为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为终端1分配的带宽R1等于为账户A分配的总带宽R。
如果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当前登录信息记录,确定使用账户A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即使用账户A登录的IP个数超过了5个,则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返回登录失败信息,拒绝终端1登录。
步骤46: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下发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
步骤47: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向终端1返回成功登录信息。
步骤48: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根据下发的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终端1的流量。
步骤49:终端2使用账户A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登录,通过鉴权服务器的鉴权。
终端2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的过程,可以参见步骤41至步骤43中描述,也就是,步骤49可以参见步骤41至步骤4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10: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其中包括账户A和终端2的标识。
步骤411: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当前登录信息记录,确定终端2不是第一个使用账户A登录的终端且使用账户A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5,将为终端2分配的带宽R2设置为R2=U1,将为终端1分配的带宽R1调整为R1=R-U1。
终端2登录后,终端1的带宽最大,将终端1分配的带宽R1调整为R1=R-U1,将为终端2分配的带宽R2设置为R2=U1。
其中,U1表示为账户A的最小带宽。U1通过账户A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5和为账户A分配的总带宽R确定。举例来说,U1可以公式2得到:
U1=R/(账户允许的最大终端个数×k),    (公式2)
其中,账户最大终端个数相当于账户最大允许的IP数。K可以是8、16、32等经验值。如果K的取值为8,对于账户A来说,账户A订购了16M下行带宽,U1=16×1024K/(4×8)=512K
步骤412: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发送更新后的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更新后的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终端1分配的带宽R1为R-U1。
步骤413: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发送终端2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终端2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终端2分配的带宽R3为U2
步骤414:终端3使用账户A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登录,通过鉴权服务器的鉴权。
终端3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的过程,可以参见步骤41至步骤43中描述,也就是,步骤414可以参见步骤41至步骤4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15: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其中包括账户A和终端3的标识。
步骤416: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当前登录信息记录,确定终端3不是第一个使用账户A登录的终端且使用账户A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5,将为终端3分配的带宽R3设置为R3=U2,将为终端1分配的带宽设置为R1=R-U1-U2。
终端3登录后,为终端1分配的带宽R1=R-U1-U2最大,将为终端1分配的带宽调整为R1=R-U1-U2,为终端2分配的带宽R2=U1保存不变。
步骤417: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发送更新后的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更新后的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终端1分配的带宽R1为R-U1-U2。
步骤418: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发送终端3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终端3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终端3分配的带宽R3为U。
步骤419: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上报因带宽控制终端1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步骤420: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上报因带宽控制终端2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步骤421: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上报因带宽控制终端3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步骤422: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被丢弃的流量,调整为终端1、终端2和终端3分配的带宽。
根据公式1计算终端1、终端2和终端3的带宽调整参数m,根据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确定增加或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1,确定增加为终端分配的带宽;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小于-1,则确定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若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则确定为终端分配的带宽保持不变。之后,将需要增加带宽的每个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并统计需要增加带宽的终端的个数为n,按照为终端分配的带宽对需要减少带宽的终端进行降序排列,依次将需要减少带宽的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每减少一次执行n=n-1,直至n=0.如果减少降序序列中最后一个终端的带宽,并执行n=n-1后,n还大于0,则从降序序列中第一个终端开始继续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直至n=0,此时带宽被减少的终端的个数与带宽被增加的终端的个数相等。
步骤423: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发送更新后的终端1的带宽控制策略。
步骤424: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发送更新后的终端2的带宽控制策略。
步骤425: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发送更新后的终端3的带宽控制策略。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PCRF或位于PCRF内,如果网络中没有PCRF,也可以是GGSN或位于GGSN内。也可以是独立于PCRF或GGSN的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也可以是根据负载和网络质量等状况从多个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中选举出的主席控制点。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1、策略分解模块52和策略下发模块53。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为接收所述终端的登录请求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每个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根据账户的业务订购信息生成。带宽控制策略中包括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也可称为该账户的承诺访问速率。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可以为一个账户分配n个IP地址,该账户允许n个终端使用该账户通过不同的IP地址在多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为账户A分配5个IP地址,允许5个终端使用账户A从3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接入,账户A允许登录的终端的最大个数为5。不同的终端可以使用同一账户的不同IP地址,在同一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也可以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但不同终端不能使用同一账户的相同IP地址在同一个用户接入/带宽接入点登录。
策略分解模块52,用于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接收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先根据该账户的当前登录信息记录判断已有多少个终端使用该账户登录,如果已登录的终端个数达到该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则拒绝终端登录,否则,允许该终端登录,更新该账户的当前登录信息记录。
策略下发模块53,用于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策略分解模块52分解得到的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进一步,策略分解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所述策略分解模块,具体用于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若确定所述终端是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将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所述策略分解模块,还具体用于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若确定所述终端不是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确定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更新对带宽最大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以使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其中,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通过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所述带宽最大终端为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中分配的带宽最大的终端。
本实施例各模块的功能可参见图1对应实施例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在图5提供的实施例基础上,还可包括:策略调整模块54,以根据终端的具体情况对各带宽接入控制点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使流量越大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越多,流量越小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越小,提高带宽利用率,避免带宽浪费。
所述接收模块51,用于在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之后,接收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所述策略调整模块54,用于根据接收模块51接收到的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以使流量大的终端分配的带宽多于流量小的终端;
所述策略下发模块53,还用于向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策略调整模块54,具体用于:
对于任意一个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
Figure BDA00003284782000151
其中,所述U表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U根据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D表示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丢弃的流量的总和,Dx表示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R表示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Rx表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其中,Roundup为向上取整函数;
若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1,将所述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
若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小于-1,将所述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式中,所述策略调整模块54,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
Figure BDA00003284782000152
其中,所述U表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U根据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D表示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丢弃的流量的总和,Dx表示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R表示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Rx表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其中,Roundup为向上取整函数;
根据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确定增加或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
将需要增加带宽的每个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
按照为终端分配的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循环将需要减少带宽的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直至带宽被减少的终端的个数与带宽被增加的终端的个数相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在WCDMA无线宽带网络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GGSN或位于GGSN内;在CDMA2000网络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PDSN或位于PDSN内;在有线宽带网络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DLASM或位于DLASM。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发送模块71、接收模块72和带宽控制模块73。
发送模块71,用于在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通过鉴权后,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
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带宽控制模块7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
进一步,所述发送模块71,还用于根据所述账户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之后,周期性向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上报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72,还用于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所述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在终端成功登录后,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包括终端的标识和该终端使用的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之后获取根据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该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因此,使用同一个账户的多个终端的带宽控制,可以在终端登录到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完成,实现了通过不同的物理实体对使用一个账户的各个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目的,减轻了控制带宽的设备的负荷。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系统,包括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81和至少两个带宽控制装置82。其中,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81可以是图4或图6提供的装置,带宽控制装置82可以是图7提供的装置。
举例来说,图8提供的带宽控制系统,可具有至少以下三种应用场景。一种场景是: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81为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带宽控制装置82为用户带宽接入控制点。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允许终端登录后,对终端使用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并将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下发给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并根据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如图9所示的带宽控制系统包括: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和三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用于接收终端的登录请求,在终端通过鉴权服务器91的鉴权后,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92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终端使用的账户;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用于接收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在使用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还用于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终端的流量;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周期性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上报流量信息,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接收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以图9为例,带宽控制策略中心保存了三个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账户A、账户B和账户C的带宽控制策略。账户A允许终端从以下三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和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
其中,账户A分配了三个IP地址,终端1使用账户A分配的IP1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登录,终端2使用账户A分配的IP2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登录,终端3使用账户A分配的IP3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登录
其中,账户B分配了二个IP地址,终端4使用账户B分配的IP2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登录,终端9使用账户B分配的IP1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登录,
其中,账户C分配了两个IP地址,终端6使用账户C分配的IP1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登录,终端7使用账户C分配的IP2地址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登录,
另一种应用场景是: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81为独立于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的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由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对终端使用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并将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下发给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如图10所示的带宽控制系统包括: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和三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用于向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发送所有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用于接收终端的登录请求,在终端通过鉴权服务器的鉴权后,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终端使用的账户;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用于接收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在确定使用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向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
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用于接收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根据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还用于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终端的流量;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周期性向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上报的流量信息,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接收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图10与图9的不同之处在于,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允许终端登录即确定使用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由带宽控制策略分解服务器对终端使用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并将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下发给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并根据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还有一种应用场景是,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81为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由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所在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网络负载和网络服务质量等信息选举出一个主席控制点,由主席控制点对终端使用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具体如下: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用于向账户允许终端通过不同IP地址接入的各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发送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用于接收终端的登录请求,在终端通过鉴权服务器的鉴权后,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终端使用的账户;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还用于接收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如果终端是使用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发送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终端分配的带宽是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用于接收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后,如果终端不是使用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在使用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向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所在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发送主席选举通知消息;主席选举通知消息包括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的和带宽控制策略请求;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接收到主席选举通知消息后,选举出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所在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中的主席控制点;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若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是主席控制点,则根据已使用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带宽控制策略中心,还用于向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终端的流量;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周期性向主席控制点上报流量信息,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还用于接收主席控制点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本实施例与图10的不同之处在于,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允许终端登录即在确定使用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如果终端不是使用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向已使用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所在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发送主席选举通知消息,触发这些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网络负载和网络服务质量等信息选举出一个主席控制点,由主席控制点对终端使用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并将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下发给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并根据终端登录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对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本实施例中使用账户A登录的所有终端所在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选举出的主席控制点为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1,使用账户C登录的所有终端所在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选举出的主席控制点为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2,使用账户B登录的所有终端所在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选举出的主席控制点为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为接收所述终端的登录请求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所述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终端是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将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若确定所述终端不是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确定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更新对带宽最大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以使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其中,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通过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所述带宽最大终端为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中分配的带宽最大的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之后,还包括:
接收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
向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包括:
对于任意一个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
Figure FDA00003284781900021
其中,所述U表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U根据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D表示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丢弃的流量的总和,Dx表示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R表示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Rx表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其中,Roundup为向上取整函数;
若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1,将所述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
若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小于-1,将所述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
Figure FDA00003284781900022
其中,所述U表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U根据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D表示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丢弃的流量的总和,Dx表示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R表示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Rx表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其中,Roundup为向上取整函数;
根据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确定增加或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
将需要增加带宽的每个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
按照为终端分配的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循环将需要减少带宽的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直至带宽被减少的终端的个数与带宽被增加的终端的个数相等。
6.一种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通过鉴权后,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
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账户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之后,还包括:
周期性向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上报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所述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8.一种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的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为接收所述终端的登录请求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
策略分解模块,用于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根据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对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进行分解得到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其中,分解后的各带宽控制策略中分配的带宽满足以下条件: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策略下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策略分解模块,具体用于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若确定所述终端是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将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
所述策略分解模块,还具体用于在使用所述账户已登录的终端的个数小于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的个数的情况下,若确定所述终端不是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第一个终端,确定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中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更新对带宽最大终端的带宽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以使为已使用所述账户的所有终端分配的带宽之和小于等于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其中,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通过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所述带宽最大终端为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所有终端中分配的带宽最大的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策略调整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向所述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之后,接收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上报的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所述策略调整模块,用于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控制策略,以使流量大的终端分配的带宽多于流量小的终端;
所述策略下发模块,还用于向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下发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任意一个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
Figure FDA00003284781900041
其中,所述U表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U根据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D表示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丢弃的流量的总和,Dx表示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R表示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Rx表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其中,Roundup为向上取整函数;
若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大于1,将所述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
若所述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小于-1,将所述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
Figure FDA00003284781900051
其中,所述U表示所述账户的最小带宽,U根据所述账户允许登录的终端个数和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确定,D表示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每个终端所属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丢弃的流量的总和,Dx表示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R表示为所述账户分配的总带宽,Rx表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其中,Roundup为向上取整函数;
根据终端的带宽调整参数m确定增加或减少为终端分配的带宽;
将需要增加带宽的每个终端的带宽增加为Rx+U;
按照为终端分配的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循环将需要减少带宽的终端的带宽减少为Rx-u,直至带宽被减少的终端的个数与带宽被增加的终端的个数相等。
13.一种带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发送登录请求的终端通过鉴权后,向带宽控制策略中心发送带宽控制策略请求,所述带宽控制策略请求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使用的账户;所述账户允许至少两个终端使用所述账户在不同的用户接入带宽控制点登录;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的带宽控制策略和已使用所述账户登录的终端个数,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带宽控制策略;
带宽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账户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带宽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终端的流量之后,周期性向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上报流量信息,所述流量信息为根据下发的带宽控制策略所述终端被丢弃的流量的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带宽控制策略中心或所述带宽策略分解服务器根据上报的流量信息调整后的带宽控制策略。
15.一种带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2的任一带宽控制策略下发装置和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3-14的任一带宽控制装置。
CN2013102132547A 2013-05-31 2013-05-31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3457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32547A CN103457872A (zh) 2013-05-31 2013-05-31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32547A CN103457872A (zh) 2013-05-31 2013-05-31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7872A true CN103457872A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3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32547A Pending CN103457872A (zh) 2013-05-31 2013-05-31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787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363A (zh) * 2014-01-15 2014-04-16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89855A (zh) * 2015-11-25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登录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23808A (zh) * 2016-11-28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11026698A (zh) * 2019-11-20 2020-04-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604A (zh) * 2004-04-30 2005-11-02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网际协议电信网上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59630A (zh) * 2007-11-09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监管方法、系统和宽带接入服务器
US20080273553A1 (en) * 2006-02-23 2008-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ndwidth Control, Apparatus For Access Control And Apparatus For User Profile Management
CN102104874A (zh) * 2009-12-21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932280A (zh) * 2012-10-16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带宽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604A (zh) * 2004-04-30 2005-11-02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网际协议电信网上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20080273553A1 (en) * 2006-02-23 2008-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ndwidth Control, Apparatus For Access Control And Apparatus For User Profile Management
CN101159630A (zh) * 2007-11-09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监管方法、系统和宽带接入服务器
CN102104874A (zh) * 2009-12-21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932280A (zh) * 2012-10-16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带宽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363A (zh) * 2014-01-15 2014-04-16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731363B (zh) * 2014-01-15 2019-03-01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89855A (zh) * 2015-11-25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登录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23808A (zh) * 2016-11-28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8123808B (zh) * 2016-11-28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11026698A (zh) * 2019-11-20 2020-04-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0686B2 (en) Peer-to-peer sha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CN110830391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集群系统
CN11288712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25170A (zh) 基于路由器的接入用户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57872A (zh) 带宽控制策略下发方法、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503762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ache collaboration
CN104092627A (zh) 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856496A (zh) 信息发布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209952A (zh) 服务节点分配方法、装置、cdn管理服务器及系统
EP29820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erarchical mobile policy control and mobile policy roaming
CN104902453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访问网络权限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54488A (zh) 一种网络访问控制方法、分发服务器及网络访问系统
Pietrabissa et al. Dynamic uplink frame optimization with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in DVB‐RCS2 satellite networks
KR101379803B1 (ko) 비정상 트래픽 분산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정상 트래픽 분산 방법
CN105120445A (zh) 一种访问网络权限控制方法、分发服务器及网络访问系统
EP390561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ccess congestion
Fukushima et al. Minimizing the monetary penalty and energy cost of server migration service
KR101809235B1 (ko) 무선 중계 장치의 혼잡도 산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101143A (zh) 一种通过账户信息访问网络的方法
CN101656607A (zh) 一种确定断言发送者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JP2006018626A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N117544688A (zh) 一种网络服务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7544524A (zh) 互联网内容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3905A (zh) 车联网的接入控制系统、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768684A (zh) 直播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