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5574B -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5574B
CN103455574B CN201310367698.6A CN201310367698A CN103455574B CN 103455574 B CN103455574 B CN 103455574B CN 201310367698 A CN201310367698 A CN 201310367698A CN 103455574 B CN103455574 B CN 103455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ding
domain name
things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7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5574A (zh
Inventor
张成海
张旭
罗秋科
李素彩
马应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TICLE NUMBERING CENTER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ARTICLE NUMBERING CENTER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TICLE NUMBERING CENTER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ARTICLE NUMBERING CENTER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3103676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5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5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5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5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5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载体文件,对所述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对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解析出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识别物品的编码信息的模式固定,识别模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物联网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物联网能够通过某种电子标识(例如标签、条码等)的方式,将某一领域或行业的物品与相关的信息建立物品之间联系起来,并建立物品与物品之间的“通信”。通过识读器读取物品上的条码、射频标签信息来获知物品的相关信息,例如:厂家、产地或者与其他物品之间的关系等。
在当下的物联网中,标识物品的编码信息一般是通过某种写入方式写入到标签(一维码、二维码或射频识别标签)中,通过标签识读器读取并识别标签上的编码信息,将该编码信息发送至解析系统进行解析,从而获取物品的相关信息。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多样性越来越丰富,产品的编码信息,不仅可以采用标签来携带,还可以利用许多更为丰富的形式来携带。例如:目前市面上已经广泛使用的用LOGO图案携带二维条码符号,用一段特定的音频信号来携带标签编码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识别物品的编码信息的模式固定,即识读器只能识别标签形式的编码信息,对于上述其他形式携带的编码信息,则无法识别,因此,现有技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模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试图解决现有技术中识别物品的编码信息的模式固定,识别模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载体文件时,对所述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确定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对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获得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载体文件,对所述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并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获得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通过根据接收到的载体文件确定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并对所确定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可以解析出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识别不同模式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使得对物联网中的物品的编码信息的识别变得多样化。
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通过确定模块从接收到的载体文件中提取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并通过解析模块对所确定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并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获得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以识别不同模式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使得对物联网中的物品的编码信息的识别变得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方法是针对不同模式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识别和解析的过程。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首先对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作以解释说明。
现有的物联网中存在不同标准的物联网编码方案,即针对不同体系的产品会有不同体系的编码,统一的物联网编码标识体系尚未建立,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尝试提出适合于物联网应用的编码;例如:如EPC、Ucode、对象标识(Object Identifier,以下简称OID)、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Unique Identifier,以下简称DOI)等。
EPC是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和Internet的对每个实体对象分配的全球唯一编码,可实现对每一个单品进行编码,目前主要在物流供应链领域应用;Ucode是日本提出的惟一标识符(Unique Identifier,以下简称UID)系统采用的编码,主要对物理实体和位置进行编码,但是UID系统与国际标准并不兼容,其编码标准、空中接口标准等都是日本本国的标准,没有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OID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以下简称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以下简称IEC)8824和ISO/IEC9834系列标准中定义的一种标识体系,其制定的初衷是实现在开放系统互联中对“对象”的唯一标识,这里的对象可以是任何的物理、虚拟、信息的物,是开放系统互联整个体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OID过于灵活性,容易出现一物多码,不便于统一管理,并且OID开放性在安全性也需要加强。
因此,鉴于上述不同编码标准的编码体系之间的互不兼容,并随着物联网应用不断深入,跨系统、跨平台、跨地域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异构系统之间的协同和信息共享会逐步增多,使得建立统一物联网编码标识体系已成为共识。在国内物联网示范工程的应用中,采用各自系统的编码方案,当需要实现跨系统、跨平台、跨地域的互联互通时,往往会遇到各种瓶颈,故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技术项目组就是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制定符合我国应用实际的标准,在现有各种应用系统基础之上,提出具有兼容性的解决方案,既能让现有各种编码系统继续发挥作用,又能充分考虑新的应用需求,制定统一的编码标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物联网统一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各行各业物联网建设提供支撑,即本发明中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Ecode。该Ecode对实体编码具有唯一性,这个唯一性既可以是全局唯一,也可以是局部唯一;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实现对现有各应用领域中已存在的编码方案的兼容,通过建立各种映射规则和编码映射关系,支持已经存在的各种编码。
Ecode的编码结构为“版本信息(Version,以下简称V)+编码标识体系标识(Numbering System Identifier,以下简称NSI)+主体代码(Main Code,以下简称MD)”,基本长度为96bits、128bits、256bits等,根据选择不同的版本,长度不同,当版本为可根据需要灵活扩展,具体方案见表1;并且Ecode可以存在于一维码(如:code128编码)、二维码以及RFID标签(如:ISO/IEC18000-63、ISO/IEC18000-3m3)等类型的载体中。
其中,表1中的版本信息用于区分不同数据结构的Ecode。版本信息长度为4bits。可采用十进制表示(版本10102~11112禁用);该版本信息由我国物联网统一编码管理机构统一分配。当采用版本0时,其代码仅能采用RFID标签标识;当采用版本为00012时,Ecode的长度为96bits,除了能采用一维码、二维码标识外,还能采用RFID标签标识(目前主流RFID标签的唯一标识区长度为96bits);当采用版本为00102时,Ecode的长度为128bits;当采用版本为“00112”时,Ecode的长度为256bits;当采用版本为01002时,Ecode的NSI长度为16bits,Ecode的长度由长度指示符决定。
表1
表1中的NSI用于指示某一编码体系的主体代码,根据版本信息的不同,NSI长度可以为8bits、12bits、16bits等,NSI由我国物联网统一编码管理机构统一分配,且不同的NSI代表不同的编码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当某一种编码体系的主体代码要成为Ecode时,就要向我国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管理机构在线申请版本信息和NSI,并且主体代码的长度和数据结构是由NSI决定的,且主体代码的数据结构及分配由某一编码体系的管理机构自行管理和维护,当某一编码体系的管理机构制定的主体代码数据结构应向管理我国物联网统一编码管理机构备案。在此举例说明版本信息、NSI和主体代码之间的联系,以版本1为例,具体如下:
当Ecode采用版本1时,其对应的NSI长度为12bits,总长度为12bits目前,已分配的数据结构如表2所示,其中,表2中的GTIN为项目贸易代码(Global Trade Identification Number,以下简称GTIN),GLN为参与方位置码(Global Location Number,以下简称GLN),SSCC为物流单元代码(SerialShipping Container Code,以下简称SSCC),GRAI为全球可回收资产代码(Global Returnable Asset Identifier,以下简称GRAI)),GIAI为全球单个资产代码(Global Individual Asset Identifier,以下简称GIAI),GSRN为全球服务关系代码(Global Service Relation Number,以下简称GSRN);版本1可以用于与商品条码体系的编码兼容,还可以对国际电话号码(Telephone NumberMapping working group,以下简称ENUM)进行兼容,也可以与传感器节点身份标识进行兼容等,下面是采用版本1时Ecode对一些编码体系的兼容的介绍:
(1)Ecode对于基于条码的商品编码的兼容
表2
基于条码的商品编码包括贸易项目代码、物流单元代码、全球可回收资产代码、参与方位置代码和服务关系代码等的标识代码及附加属性代码,其中,GTIN是目前商品编码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标识代码,GTIN编码结构如表3所示,物流单元通过SSCC来标识,且SSCC是无含义、定长的18位数字代码,不包含分类信息。SSCC的编码结构如表4所示。
表3
表4
当采用Ecode对基于条码的商品编码进行兼容时,由物联网统一编码管理机构分配给该系统的NSI为:003H—008H,根据主体代码的长度和字符类型,GTIN和SSCC的版本都选择版本1,其数据结构用NSI区分,如表2所示:
上述表2也就是说,Ecode对于商品编码体系的编码的兼容,是通过所分配的版本信息+NSI+主体代码的结构实现的,因为一个版本下有多个NSI,可是不同的NSI对应不同的主体代码,这样不仅可以区分主体代码,也为后面的解析主体代码做了铺垫。
需要注意的是,Ecode的其余版本也可以兼容其他体系下的编码,例如版本1可以实现对电子监管码的兼容,版本3可实现对handle代码的兼容,版本4实现对国家OID代码的兼容,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对象的编码有二进制、十进制数字型、字母数字型、字符型等不同类型的编码,转换为Ecode的具体流程这里也作以简要说明:
纯数字型:
1)二进制:二进制不用转化,可以直接写为“V+NSI+二进制编码”;
2)十进制:主体代码直接按照4位二进制转化成1位十进制进行译码,采用版本为1,最终编码为:V+NSI(1位NSI+4位NSI)+数字
例如:主体代码为123456.版本V1,NSI为000000001000(十进制8)。
假设采用条码,对应的Ecode编码为:10008123456;编码数据为:“Ecode=10008123456”;
假设采用二维码,对应的Ecode编码为:“Ecode=10008123456”;
假设采用RFID标签,当采用分段内存标签标识,先设定应用现场识别(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以下简称AFI)区的指示位。
字母数字型:主体代码采用6位二进制表示1个字符,如表5所示:
表5
例如:编码为A123456,版本为3,NSI为0000000000001000(十进制8),假设采用条码,对应的Ecode编码为:30008A123456;编码数据为:“Ecode=30008A123456”(注:不推荐字母数字型采用条码标识,推荐优先采用二维码或RFID标签表示);
假设采用二维码,对应的Ecode编码为:30008A123456;编码数据为“Ecode=30008A123456”;
假设采用RFID标签,当采用分段内存标签标识,先设定应用类型标识(Application Family Identifier,以下简称AFI)区的指示位,对应的Ecode编码为:00110000 0000 0000 1000001010 000001 000010 000011 000100 000101 000110”。
上述描述是对Ecode的数据结构、对各个编码体系的兼容以及不同进制类型的编码转换成Ecode的介绍,总而言之,Ecode是目前对物联网系统中的物品实行统一的编码,即Ecode可以兼容现有的各个编码体系的编码。
参照图1,本发明涉及的方法是针对承载在不同载体中的Ecode进行识别的过程,即本发明中所涉及的Ecode是多模式的,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当接收到载体文件时,对该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具体的,Ecode作为物联网的统一标识方式的编码,它可以承载于不同模式的载体文件,例如图像模式的文件、音频模式的文件、视频模式的文件或者自动识别载体文件(例如条码、二维码、RFID标签等)。当然,上述的文件中还可以基于相关的文件规范,而与其他模式的信息合为一体;例如:在音频模式文件中,利用音频文件的自定义空间,携带图像信息。并且Ecode的承载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按照Ecode的编码结构“V+NSI+主体代码”作为整体承载在载体文件,第二种是Ecode中的“V+NSI”与主体代码分开承载,即“V+NSI”与主体代码分别承载在不同模式的载体文件中,并且第二种方式下的主体代码可以是物联网中某一行业系统的具体的编码信息,也可以是没有进入物理网系统的某些数字组合,例如腾讯的QQ号、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条码信息等,即这里的不同模式的载体文件可以是承载Ecode编码的载体文件,还可以是只承载“V+NSI”的载体文件(也就是承载非完整Ecode的载体文件,也可以是只承载主体代码的载体文件,例如:所获取的某模式的载体文件是只承载主体代码的载体文件,是一个条形码(GS1128的条码),通过对这个条码的特征提取,然后去特征库中比对,发现这个条码是GS1128条码,其承载的编码是商品编码,从而确定它的VNSI,同时对商品条码进行解析得到一串数字,将VNSI和这串数字组合,得到Ecode。
服务器接收到上述载体文件后,根据该载体文件确定该载体文件所对应的Ecode。
S102:对上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上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解析出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
具体的,服务器从上述载体文件中确定Ecode后,对该Ecode进行解析,该Ecode中的“V+NSI”和“主体代码”可以是同一种模式,即承载“V+NSI”和主体代码的载体是相同的,例如:承载“V+NSI”和承载主体代码的的载体文件均为一段音乐;也可以是不同的模式,即承载“V+NSI”和主体代码的载体是不同的,例如:用一段音乐承载“V+NSI”,用RFID标签承载主体代码。服务器将所确定的Ecode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并对所分解的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解析出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解析,是在将前述的Ecode分解为单模式之后,针对单个模式一一进行的,在此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所获取的Ecode由两种模式组成,即该Ecode中的“V+NSI”承载在一段背景音乐里,该Ecode的主体代码承载在RFID标签上,服务器首先对上述背景音乐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该背景音乐所标识的版本信息和NSI,并根据所确定的NSI确定RFID标签中的主体代码属于哪一个编码体系,然后服务器对所确定的NSI进行相关处理后获取能够解析上述主体代码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之后将该URI地址发送给客户端或者接收方,使其将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至上述URI地址所指向的解析服务器,并对上述主体代码进行解析。
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通过根据接收到的载体文件确定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并对所确定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解析出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识别不同模式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使得对物联网中的物品的编码信息的识别变得多样化。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S101具体为:根据上述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
具体的,服务器在接收到载体文件后,会将该载体文件与数据库中相应的载体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也就是说该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存在载体文件和Ecode的匹配关系,服务器会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相应阈值的数据,获得Ecode。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根据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图像模式文件,根据该图像模式文件与图像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阈值的数据,获得上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还包括:获取音频模式文件,根据该音频模式文件与语音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阈值的数据,获得上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还包括:获取视频模式文件,根据该视频模式文件与视频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三阈值的数据,获得上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还包括:根据自动识别载体确定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具体的,载体模式的不同,会使得确定Ecode的方法也不同,即:
当上述的载体文件为图像模式文件时,手机软件或者专用设备扫描该图像后,将该图像模式文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对该图像进行预处理、分割、分类、特征提取等方式建立模型,与数据库中已有的图像特征信息库的内容进行比对,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阈值的数据,得到解码后“V+NSI”和主体代码,然后根据所确定的NSI获知该主体代码所属的编码体系,进一步对主体代码进行解析。
当上述的载体文件为音频模式文件时,手机软件或者专用设备接收到该音频模式文件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前端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分析后的结果与数据库中的音频特征数据库中的语音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阈值的数据,得到解译后的“V+NSI”和主体代码,然后根据所确定的NSI获知该主体代码所属的编码体系,进一步对主体代码进行解析。
当上述载体文件为视频模式文件时,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者专用设备接收该视频模式文件后,将该视频模式文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前端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提取该视频模式文件的特征信息,并将该特征信息与视频特征库中的视频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三阈值的数据,得到解译后的“V+NSI”和主体代码,然后根据该NSI对主体代码进行解析。
当上述载体文件为单独的自动识别载体时,该自动识别载体可以为现有的一维码、二维码或者RFID标签等,也就是说该Ecode的“V+NSI+主体代码”是作为一个整体写入在自动识别载体中,那么当该自动识别载体为RFID标签时,识读器扫描或者接收到该RFID标签的射频信号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会根据接口协议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解译后的“V+NSI+主体代码”,然后根据所确定的NSI对主体代码进行解析;当上述自动识别载体为一维码或者二维码时,利用手机软件或者专用设备读取到一维码或者二维码上的信息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一维码或者二维码相应的解码方式对其进行解译得到“V+NSI+主体代码”,而后根据所确定的NSI对主体代码进行解析;当上述自动识别载体为其他识别载体时,也是利用手机软件或者专用设备扫描其他识别载体上的信息后,将其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对该其他识别载体上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解译后得到“V+NSI+主体代码”,并根据所确定的NSI对主体代码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S102具体包括:将上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第一模式编码信息和第二模式编码信息;对该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获取该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中的版本信息以及编码体系标识信息;根据上述版本信息和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上述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根据上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获取该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发送该URI地址,以使接收方根据该URI地址向该URI地址对应的解析服务器发送上述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接收上述解析服务器根据上述解析请求返回的解析结果,并将解析结果发送给接收方。
具体的,服务器将上述Ecode分解为第一模式编码信息和第二模式编码信息,该第一模式编码信息和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模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服务器对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NSI信息进行模式匹配,以获取Ecode的版本信息和NSI。服务器将所获取的NSI根据CN域名转换规则将NSI进行域名化化处理,并根据该域名格式化的NSI去服务器端的编码数据结构数据库中查找,以获取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NSI的域名化处理流程如下:根据NSI的分级结构,将各级转换成十进制数字后,并将其倒置,最后补后缀“nsiroot.cn”,例如:物品主体代码的十进制形式为:6901234567892,该编码标准对应的VNSI是:1.0003,那么该NSI的CN域名格式为:3.1.snsroot.cn。
服务器根据所获取的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对Ecode主体代码进行域名化处理;并根据域名格式化的主体代码查找信息服务器地址库,以获取该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并将该URI地址发送给接收方,使得接收方根据该URI地址查找到该URI地址对应的解析服务器后向该解析服务器发送上述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该解析服务器在接收到接收方发送的上述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后,按照现有的解析方法对该解析请求进行处理,以获得该主体代码的解析结果,即物品的相关信息;之后,解析服务器将该解析结果发送给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将该解析结果转发给接收方。也就是说,上述的过程是服务器根据Ecode中的NSI知道该Ecode主体代码处于哪一个具体的编码体系,然后对NSI进行处理以获取Ecode主体代码的域名格式转换规则(即主体代码的数据结构),进而获取该Ecode主体代码所在体系中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将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发送给该URI地址对应的解析服务器进行解析。
由于上述Ecode对各个编码体系的编码均可以进行兼容,则只要根据Ecode中的版本信息和NSI就可获知是哪一个编码体系的编码,然后根据处理后的NSI将Ecode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指向具体的编码体系的解析器,即无论是哪个编码体系的编码,本发明的方法均可实现对各个编码体系下的编码的解析。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根据版本信息和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包括:对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根据该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一命名授权指针(Naming Authority Pointer,以下简称NAPTR)信息,该第一NAPTR信息包括记录排序规则(Order)信息、记录排序权威规则(Preference,以下简称Pref)信息、记录解译标志位(Flags)信息、服务类型(Service)信息、正则表达式(Regexp)信息以及网络别名(Replacement)信息,该第一NAPTR信息携带上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获取上述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上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具体的,服务器获取到Ecode的版本信息和NSI后,对该NSI进行编码体系解析服务(Numbering System Resolve Service,以下简称NSRS),即按照CN域名转换规则对该NSI进行域名化处理,NSI的域名化处理流程如下:根据NSI的分级结构,将各级转换成十进制数字后,并将其倒置,最后补后缀“nsiroot.cn”;之后根据该域名格式化的NSI去服务器端的编码数据结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一NAPTR信息,该第一NAPTR信息包括Order信息、Pref信息、Flags信息、Service信息、Regexp信息以及Replacement信息,该第一NAPTR信息携带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并且该第一NAPTR信息是以记录的格式呈现,且Order信息、Pref信息、Flags信息、Service信息、Regexp信息以及Replacement信息均已字段值的形式呈现,具体格式如表6所示,其中,Order字段必须置0;Pref字段必须为非负整数,该字段用于表示服务的优先级,NSRS查询客户端应当优先选取Pref字段值小的记录;Flags字段设置为'u'值;Service字段用于表明该条第一NAPTR记录所指明的服务类别,即Regexp字段中URI所指向服务的类别,目前该字段仅有一种值,即NSRS,表示编码数据结构解析服务;Regexp字段:根据RFC2915,该字段以正则表达式方式存储与该编码的编码体系标识对应的物品域名转换规则;Replacement字段,目前没有被使用,根据RFC2915将其设置为"."。
表6
服务器在获取到至少一条的NAPTR信息后,选择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获取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该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按照表6中的格式中的例子,假设物品编码为6901234567892,通过NSRS服务后,获取到的主体代码正则表达形式的域名转换规则为“!^(.{7})(.{5})(.{1})!\3.\1.eidroot.cn!”。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对根据主体代码的域名格式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获取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的细化,进一步的,上述根据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获取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包括:根据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对主体代码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化的主体代码;根据域名化的主体代码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二NAPTR信息,该第二NAPTR信息包括Order信息、Pref信息、Flags信息、Service信息、Regexp信息以及Replacement信息,该第二NAPTR信息携带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获取上述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
具体的,服务器根据上述NSRS服务获取到的正则表达式形式的域名转换规则后,对主体代码进行域名化处理,并且根据不同的编码体系,服务器会获取到相应的不同的正则表达式形式;仍以上述主体代码6901234567892为例,由于通过上述NSRS服务获得到的主体代码域名转换规则为“!^(.{7})(.{5})(.{1})!\3.\1.eidroot.cn!”,此正则表达式的含义是物品编码标准具有3级结构,每级长度分别为7、5、1位,将物品编码按照3级长度分级后,取第二级即“56789”作为主体代码域名的第一部分,取第一级即“6901234”作为主体代码域名的第二部分,最后添加后缀“.eidroot.cn”,最终转换得到的物品域名为:56789.6901234.eidroot.cn。
服务器在对主体代码进行域名化后,根据域名化的主体代码查询服务器端的信息服务器地址库获取至少一条第二NAPTR信息,该第二NAPTR信息包括Order信息、Pref信息、Flags信息、Service信息、Regexp信息以及Replacement信息,且该第二NAPTR信息携带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并且该第二NAPTR信息是以记录的格式呈现,且Order信息、Pref信息、Flags信息、Service信息、Regexp信息以及Replacement信息均已字段值的形式呈现,具体格式如表7所示,其中,Order字段必须置0;Pref字段必须为非负整数,该字段用于表示服务的优先级,服务器查询客户端应当优先选取Pref字段值小的记录;Flags字段设置为'u'值;Service字段:该字段用于表明该条第二NAPTR记录所指明的服务类别,即Regexp字段中URI所指向服务的类别,目前该字段仅有一种值,即信息服务(Informaiton Service,以下简称IS),表示信息服务;Regexp字段,根据RFC2915,该字段以正则表达式形式存储信息服务的URI地址;Replacement字段,目前没有被使用,根据RFC2915将其设置为"."。
表7
服务器在获取到上述至少一条第二NAPTR信息后,选择Serveice信息中包含的所需服务类型的NAPTR信息,并且选择该些NAPTR信息中Pref字段值最小的NAPTR记录,并提取所选NAPTR记录中Regexp字段中的值,获得该主体代码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客户端根据这个URI找到相应的解析服务器,向该解析服务器发送该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
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通过根据接收到的载体文件确定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并对所确定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解析出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识别不同模式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使得对物联网中的物品的编码信息的识别变得多样化,同时还使得物联网中对于产品编码进行解析的方法的兼容性得到了提高。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20,用于当接收到载体文件时,对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解析模块21,用于对上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并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获取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根据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并且具体用于获取图像模式文件,根据该图像模式文件与图像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阈值的数据,获得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还用于获取音频模式文件,根据音频模式文件与语音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阈值的数据,获得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还用于获取视频模式文件,根据视频模式文件与视频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三阈值的数据,获得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还用于根据自动识别载体确定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上述解析模块21具体包括:分解单元210,用于将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第一模式编码信息和第二模式编码信息;匹配单元211,用于对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获取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中的版本信息以及编码体系标识信息;第一获取单元212,用于根据版本信息和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第二获取单元213,用于根据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获取该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发送单元214,用于发送该URI地址,以使接收方根据该URI地址向该URI地址对应的解析服务器发送上述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收发单元215,用于接收上述解析服务器根据解析请求返回的解析结果,并将该解析结果发送给接收方。
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第一获取单元212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301,用于对上述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第二获取子单元302,用于根据上述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上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该第二获取子单元302具体用于根据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一命名授权指针NAPTR信息,该第一NAPTR信息包括Order信息、Pref信息、Flags信息、Service信息、Regexp信息以及Replacement信息,该第一NAPTR信息携带上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并用于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获取该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还用于根据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对主体代码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化的主体代码;还用于根据域名化的主体代码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二NAPTR信息,该第二NAPTR信息包括Order信息、Pref信息、Flags信息、Service信息、Regexp信息以及Replacement信息,该第二NAPTR信息携带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并用于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获取该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
本发明提供的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载体文件时,对所述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对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获得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
所述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获得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包括:
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第一模式编码信息和第二模式编码信息;
对所述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获取所述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中的版本信息以及编码体系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根据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获取所述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网络资源标识URI地址;
发送所述URI地址,以使接收方根据所述URI地址向所述URI地址对应的解析服务器发送所述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
接收所述解析服务器根据所述解析请求返回的解析结果,并将所述解析结果发送给所述接收方;
所述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包括:
对所述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图像模式文件,根据所述图像模式文件与图像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阈值的数据,获得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音频模式文件,根据所述音频模式文件与语音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阈值的数据,获得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视频模式文件,根据所述视频模式文件与视频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三阈值的数据,获得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载体文件为自动识别载体时,当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为RFID标签时,获取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上的射频信号,并根据接口协议,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分析,获取解译后的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或者,
当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为一维码或者二维码时,获取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上的信息,并根据所述一维码或者二维码相应的解码方式对其进行解译,获取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包括:
根据所述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一命名授权指针NAPTR信息,所述第一NAPTR信息包括记录排序规则Order信息、记录排序权威规则Pref信息、记录解译标志位Flags信息、服务类型Service信息、正则表达式Regexp信息以及网络别名Replacement信息,所述第一NAPTR信息携带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获取所述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获取所述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网络资源标识URI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对所述主体代码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化的主体代码;
根据所述域名化的主体代码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二命名授权指针NAPTR信息,所述第二NAPTR信息包括记录排序规则Order信息、记录排序权威规则Pref信息、记录解译标志位Flags信息、服务类型Service信息、正则表达式Regexp信息以及网络别名Replacement信息,所述第二NAPTR信息携带所述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
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获取所述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所述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
9.一种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载体文件时,对所述载体文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进行解析,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一个以上的单模式编码信息,并分别对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进行相匹配的解析,以获得各个单模式编码信息所承载的编码内容;
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分解单元,用于将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分解为第一模式编码信息和第二模式编码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获取所述第一模式编码信息中的版本信息以及编码体系标识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模式编码信息的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获取所述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网络资源标识URI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URI地址,以使接收方根据所述URI地址向所述URI地址对应的解析服务器发送所述主体代码的解析请求;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解析服务器根据所述解析请求返回的解析结果,并将所述解析结果发送给所述接收方;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获取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载体文件与相应的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其中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相应阈值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图像模式文件,根据所述图像模式文件与图像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阈值的数据,获得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音频模式文件,根据所述音频模式文件与语音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阈值的数据,获得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视频模式文件,根据所述视频模式文件与视频特征值信息进行匹配,提取匹配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三阈值的数据,获得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文件为自动识别载体时,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为RFID标签时,获取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上的射频信号,并根据接口协议,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分析,获取解译后的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或者,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为一维码或者二维码时,获取所述自动识别载体上的信息,并根据所述一维码或者二维码相应的解码方式对其进行解译,获取所述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域名格式化的编码体系标识信息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一命名授权指针NAPTR信息,所述第一NAPTR信息包括记录排序规则Order信息、记录排序权威规则Pref信息、记录解译标志位Flags信息、服务类型Service信息、正则表达式Regexp信息以及网络别名Replacement信息,所述第一NAPTR信息携带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并用于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获取所述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一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体代码的域名转换规则正则表达式对所述主体代码进行域名化处理,获取域名化的主体代码;还用于根据所述域名化的主体代码进行查询,获取至少一条第二命名授权指针NAPTR信息,所述第二NAPTR信息包括记录排序规则Order信息、记录排序权威规则Pref信息、记录解译标志位Flags信息、服务类型Service信息、正则表达式Regexp信息以及网络别名Replacement信息,所述第二NAPTR信息携带所述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并用于确定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获取所述Pref信息值最小的第二NAPTR信息中的Regexp信息值,确定所述主体代码对应的解析服务器的URI地址。
CN201310367698.6A 2013-08-21 2013-08-21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455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7698.6A CN103455574B (zh) 2013-08-21 2013-08-21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7698.6A CN103455574B (zh) 2013-08-21 2013-08-21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5574A CN103455574A (zh) 2013-12-18
CN103455574B true CN103455574B (zh) 2015-10-14

Family

ID=49737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7698.6A Active CN103455574B (zh) 2013-08-21 2013-08-21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5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151B (zh) * 2014-03-19 2016-11-23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电实时试用查看系统
CN104468711B (zh) * 2014-10-31 2018-07-06 上海融军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通用的数据管理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5608082A (zh) * 2014-11-10 2016-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183909A (zh) * 2017-12-29 2018-06-1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oRa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401486B (zh) * 2019-01-02 2023-11-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物联网标识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941611B (zh) * 2019-11-06 2022-04-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标识编码技术的标识解析系统实现方法
CN112347804A (zh) * 2020-10-27 2021-02-09 任玉海 一种条形码/二维码解析方法
CN112866375B (zh) * 2021-01-14 2024-01-23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编码解析系统和方法
CN112769862B (zh) * 2021-01-26 2022-08-12 中国船级社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
CN114758728B (zh) * 2022-06-15 2022-09-02 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进制下产生最小海明距离的基因型标识及可视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360A (zh) * 2009-07-03 2011-01-12 邱剑 方便使用的方法和终端
CN102663589A (zh) * 2012-02-28 2012-09-12 刘杨志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2694849A (zh) * 2012-05-14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物联网资源信息获取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3198343A (zh) * 2013-02-01 2013-07-10 陈绳旭 物联网二维码的编码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360A (zh) * 2009-07-03 2011-01-12 邱剑 方便使用的方法和终端
CN102663589A (zh) * 2012-02-28 2012-09-12 刘杨志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2694849A (zh) * 2012-05-14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物联网资源信息获取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3198343A (zh) * 2013-02-01 2013-07-10 陈绳旭 物联网二维码的编码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5574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5574B (zh)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多模式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47813B (zh)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解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58014B (zh)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解析的方法和系统
KR100687762B1 (ko) 코드 해석 장치, 코드정보 제공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CN101751432B (zh) 一种物联网寻址方法与系统
CN103685484B (zh)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解析的方法和装置
CN202916873U (zh) 一种多功能产品防伪识别系统
CN101393634A (zh) 物品编码解析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01533477A (zh) 商联网与物联网信息查询及其信息互通查询流程
CN103246857B (zh) 一种使用形式化解码规则解析异构编码获得物品信息的方法
WO2020140937A1 (zh) 物联网标识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1551816A (zh) 一种支持多编码的物品编码解析系统
CN102842052B (zh) 一种身份码生成方法
CN103258182A (zh) 商品条码与电子标签的转换方法与系统
CN106953841A (zh) 运用二维码进入客服服务并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
CN104915698B (zh) 化学品安全信息快速查询和全周期追踪数码标签系统
CN103902951B (zh) 电子标签与物流单元条码的转换系统与方法
CN106934569A (zh) 一种基于特定条码实现商品库存盘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444443A (zh) 一种标识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1887527A (zh) 区域对象名称解析方法及其服务器与可读取记录媒体
CN110378457B (zh) 一种码标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343639B (zh) 产品标识码图生成、基于产品标识码图的信息查询方法
CN101354699A (zh) 物品编码解析装置、系统和方法
Son et al. New Electronic Service Code Encoded on the UHF Class 1 Gen 2 Tag for B2C RFID Services
CN108734476A (zh) 防伪识别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