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4940A -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4940A
CN103444940A CN 201210171134 CN201210171134A CN103444940A CN 103444940 A CN103444940 A CN 103444940A CN 201210171134 CN201210171134 CN 201210171134 CN 201210171134 A CN201210171134 A CN 201210171134A CN 103444940 A CN103444940 A CN 103444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value
deviation
correction
rect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1711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晓颖
苏静
李长文
贾黎晖
刘顺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1711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44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44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4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采用测色色差计分别测定待纠偏样品及纠偏样品的△L*、△a*、△b*值;步骤2,选取(∑△L*2+(∑△a*2+(∑△b*2小于15且更接近于0的样品混合进行色泽纠偏;步骤3,测定混合样品的△E*值,检验纠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色泽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通过色泽检测将不同色泽的茶提取物通过混合达到标准色泽。
背景技术
茶提取物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相应的原料茶,由于原料茶的产地不同,采摘的时间不同,任何提取和加工过程的差异都会造成提取物的色泽差异。如果不同批次的提取物色泽不同,将带来产品的质量问题。
茶提取物的生产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原料茶的供应的多样性,原料茶的来源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时容易造成产品外观色泽的差异。为了保证产品外观色泽的一致性,我们应用了色差技术对茶提取物产品色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检测的结果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混合调配,使色泽达到标准色泽。
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空间的Lab原理,
Figure BDA00001696525100011
为样品与参照物的色差(△E*)为色度值衍生值,当△E*为0时,测试样品与标准样品的颜色完全一致。△E*越大,测试样品与标准样品的颜色差异越大。其中L*、a*、b*为色度值,它们可由三刺激值X、Y、Z求得。L*值为明度值。表示颜色的明或暗。红绿色度a*值从红(+a*)到绿(-a*)渐变。黄蓝色度b*值从黄(+b*)到蓝(-b*)渐变。△L*、△a*、△b*值是待纠偏样品的L*值、a*值、b*值分别和标准样品的L*值、a*值、b*值的差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采用测色色差计分别测定待纠偏样品及纠偏样品的△L*、△a*、△b*值;
步骤2,选取(∑△L*2+(∑△a*2+(∑△b*2小于15且更接近于0的样品混合进行色泽纠偏;优选(∑△L*2+(∑△a*2+(∑△b*2之和小于10且更接近于0的样品混合进行纠偏;优选等比例混合。
步骤3,测定混合后样品的△E*值,检验纠偏效果。
其中,所述测色色差计选自SMY-2000ST型测色色差计或其他相同原理的测色色差计
所述待纠偏样品为经过检测或肉眼看不符合标准色泽的样品,需要对其色泽进行纠偏。
所述纠偏样品是用来和待纠偏样品进行混合,使待纠偏样品通过与该纠偏样品的混合达到标准色泽的样品。
所述△L*、△a*、△b*值;是待纠偏样品的L*值、a*值、b*值分别和标准样品的L*值、a*值、b*值的差值,可从色差计上直接读出。
所述标准样品的L*值、a*值、b*值是经过多次试验获得的合格样品的L*值、a*值、b*值。
所述∑△L*、∑△a*、∑△b*为纠偏过程中所用纠偏样品和待纠偏样品的△L*、△a*、△b*数值分别相加之和*
所述样品为茶固态提取物,优选普洱茶固态提取物。
普洱茶提取物,是经过提取加工得到的,其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普洱茶叶加水煎煮,提取液过滤,浓缩到一定比重;
步骤2,浓缩液离心,离心液浓缩,干燥即得。
优选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普洱茶叶加水煎煮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6-12倍体积的水;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70℃)至茶叶(重量)∶浓缩液(体积)=1∶2-1∶3;
步骤2,浓缩液用离心机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1.25(45-65℃),浓缩膏喷雾干燥即得(或微波干燥,粉碎即得)。
更优选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普洱茶叶加水剧烈沸腾煎煮提取3次,每次0.5~2小时,6-12倍体积的水;优选(1.5h,1.5h,1h;10倍体积,8倍体积,8倍体积)。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70℃)至茶叶(重量)∶浓缩液(体积)=1∶2-1∶3,
步骤2,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三足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离心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1.25(45-65℃),浓缩膏喷雾干燥即得(或微波干燥,粉碎即得)。
其中管式离心条件:离心机转速:15000-19000转/min;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140-190℃,出风温度:75-95℃。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将具有色泽差的样品混合达到消除色泽差的目的,其主要思路为:
1、确认标准样品的色度值L*值、a*值、b*值。
2、确认待纠偏样品的色度值△L*值、△a*值、△b*值,该值是待纠偏样品的L*值、a*值、b*值分别和标准样品的L*值、a*值、b*值的差值,可从色差计上直接读出。
3、在现有样品中找到能匹配的纠偏样品,读出其△L*值、△a*值、△b*值。
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两者的色度值△L*值、△a*值、△b*值比对,加和。使(∑△L*2+(∑△a*2+(∑△b*2更接近于0,满足小于10即色差相互抵消。
5、将纠偏样品与待纠偏样品进行1∶1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样品。
6、测量混合样品的△E*,看其是否满足△E*<1.63。
7、如果混合样品的△E*<1.63,即视为符合纠偏要求。
本发明通过仪器来测量色度值L*、a*、b*以此控制色差值△E*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步骤,首先选择几种茶提取物样品,经过初步测量或肉眼看,从几种样品中选取和标准样品颜色差异较大的样品作为待纠偏样品,如通过测量得到的△L*、△a*、△b*值最大者作为待纠偏样品。然后从几种样品中再找一些用于纠偏的样品称作准纠偏样品。测出准纠偏样品的△L*、△a*、△b*值。经过计算后比较,待纠偏样品与准纠偏样品的色度值△L*、△a*、△b*的(∑△L*2+(∑△a*2+(∑△b*2最接近0者选为纠偏样品。
本发明的方法还需要对样品的混合量进行限定,当待纠偏样品和纠偏样品的密度一致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重量比混合。如待纠偏样品为1kg,则纠偏样品为1kg,两者以1∶1重量比混合,充分混合后达到标准色差,从而达到消除色差的目的。
优选的纠偏方法为:
步骤1,取清香型普洱茶珍标准品,经过色差计测定其色度值即L*值、a*值、b*值;
步骤2,取待纠偏样品测定其△L*、△a*、△b*值;
步骤3,选择纠偏样品对待纠偏样品进行纠偏,选择方法是,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两者的色度值△L*值、△a*值、△b*值比对,加和使(∑△L*2+(∑△a*2+(∑△b*2更接近于0,满足小于10;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体积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E*值是否符合纠偏要求。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筛选得到的,筛选过程如下:
1仪器与试剂
SMY-2000ST型测色色差计(北京盛名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即溶普洱茶珍(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应用SMY-2000ST型测色色差计对帝泊洱茶珍产品(固态)进行色泽纠偏的应用研究(如图1)。测色色差计是一种以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L*a*b*表色系为基准的测量样品颜色和颜色差异的仪器。
2.1L*a*b*表色系: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空间的Lab原理,由于L*a*b*表色系具有均匀颜色空间,与人的视觉相一致。L*a*b*表色系成为茶叶色泽测定中首选的表色系(如图2)。在L*a*b*表色系中,X、Y、Z为三刺激值,L*、a*、b*为色度值,它们可由三刺激值求得。L*值为明度值。表示颜色的明或暗。红绿色度a*值从红(+a*)到绿(-a*)渐变。黄蓝色度b*值从黄(+b*)到蓝(-b*)渐变。Cab*、Sab*、b*/a*、△E*为色度值衍生值。色度衍生值由色度值求得。以
Figure BDA00001696525100041
为色调彩度(Cab*)。以Cab*/L*为色彩饱和度(Sab*)。以b*/a*为色相。以tan-1(b*/a*)为色相角(Hab*)。以为样品与参照物的色差(△E*)。
2.2色差数据采集流程:仪器准备:开机先将传感器预热5-10分钟,在启动界面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界面。然后进行调零调白操作。调零:当箭头指向“反射样品”时,按下确认键,仪器进入调零界面,黑筒放在传感器底端的出射光栏与固定架上的样品托之间,按下确认键,完成调零操作。调白:仪器进入调白界面,标准白板放在传感器底端的出射光栏与固定架上的样品托之间,按下确认键,完成调白操作。测定:将被测试样按操作规程进行测定。屏幕上将会显示出该被测试样的样品编号、各种色度值以及该被测试样与标准样品的色差值。样品处理:将茶珍样品放入样品盒中,选择反射样品菜单,按操作规程测量。
2.3色差数据分析:对现有茶珍样品分别测量了样品的色度值和色差值。根据文献确认色差程度(见表1)[1]
表1色差值与差异程度
  △E*   色差程度评语
  0~0.54   极微小的差异(肉眼不可辨)
  0.55~1.63   微小差异(肉眼仔细分辨才能分辨出的)
  1.64~3.26   可觉察到的差异(肉眼可分辨)
  3.27~6.52   显著差异
  6.53~13.04   极显著差异
  13.05以上   两种不同颜色
样品色差部分数据:
表2茶珍样品外观色泽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1696525100061
样品色差数据分析:从上表2得知,编号为20100543、20100545、20100546、20100547、20100548等样品的△E*在1.63-3.26之间,属可觉察到的差异(肉眼可分辨)。编号为20100542、20100544样品的△E*在3.26-6.52之间,属显著差异。
2.4色差纠偏程序:
2.4.1确认标准样品的色度值:在此组数据中,编号为2010F01为标准样品(见表3)。其三刺激值分别为:X=4.02    Y=3.43    Z=1.52
表3标准样品色度值
Figure BDA00001696525100071
2.4.2确认待纠偏样品的色度值:以颜色偏差最大的编号为20100544的样品为例(见表4)。其色度值分别为:△L*=-1.21    △a*=-0.46    △b*=-3.82
表4待纠偏样品色度值
Figure BDA00001696525100072
2.4.3在现有样品中找到能匹配的纠偏样品:以颜色偏差较大的编号为20100543的样品为例(见表5)。其色度值分别为:△L*=2.89    △a*=-0.43△b*=1.34
表5纠偏样品色度值
Figure BDA00001696525100073
2.4.4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的色度值比对:待纠偏样品20100544的色度值:△L*=-1.21    △a*=-0.46    △b*=-3.82
纠偏样品20100543的色度值:△L*=2.89    △a*=-0.43    △b*=1.34
将以上两者的色度值分别加和:
∑△L*=1.68∑    △a*=-0.89∑    △b*=-2.48
2.4.5色差纠偏原则:
2.4.5.1在现有的样品中尽量选择颜色偏差较大的作为待纠偏样品和纠偏样品。
2.4.5.2使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的色度值△L*、△a*、△b*的分别的加和尽量接近于0,即色差相互抵消。
2.4.5.3当有多种纠偏样品可供选择时,尽量选择加和后(∑△L*2+(∑△a*2+(∑△b*2更接近于0的样品。
2.4.6根据纠偏原则,将纠偏样品与被纠偏样品进行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样品。例如将编号为20100543的样品与编号为20100544的样品按照1∶1等比例混合(见表6)。
2.4.7测量混合样品的△E*,看其是否满足△E*<1.63。例如混合样品的△E*=1.58,即视为符合纠偏要求。
表6纠偏实验样品色度值
Figure BDA00001696525100081
注:混合物1为20100544与20100543的等比例混合物。
由此可见,按照纠偏程序得到的混合物其色差缩小了,达到了微小差异的范围。
2.5色差纠偏程序的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纠偏程序,我们反向应用纠偏原则,看看得到混合物的色泽和标准品比较是否色差加大了(见表7)。
表7反向纠偏实验样品色度值
注:混合物1为20100544与20100543的等比例混合物。
混合物2为20100544与20100542的等比例混合物。
其中混合物2就是反向应用纠偏原则,其△E*为6.18,可见其色差加大了。
通过以上研究可见,按照色差纠偏程序可以将帝泊洱茶珍产品的色泽差异进行纠偏,从而得到色泽一致的产品。
参考文献:
[1]严俊,林刚.测色技术在茶叶色泽及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茶叶通报.1995,17(1):7-9.
附图说明
图1SMY-2000ST型测色色差计
图2L*a*b*表色系立体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具体实施方式解释本发明的内容,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的普洱茶珍发明内容部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普洱茶提取物。
实施例1
清香型普洱茶珍纠偏
步骤1,取清香型普洱茶珍标准品,经过色差计测定其色度值即L*值、a*值、b*值;
步骤2,取待纠偏样品测定其△L*、△a*、△b*值;
步骤3,选择纠偏样品对待纠偏样品进行纠偏,选择方法是,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两者的色度值△L*值、△a*值、△b*值比对,加和使(∑△L*2+(∑△a*2+(∑△b*2更接近于0,满足小于10;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体积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E*值是否符合纠偏要求。
实施例2
步骤1,采用测色色差计分别测定待纠偏样品及纠偏样品的△L*、△a*、△b*值;
步骤2,选取(∑△L*2+(∑△a*2+(∑△b*2小于15且更接近于0的样品混合进行色泽纠偏;
步骤3,测定混合后样品的△E*值,检验纠偏效果。
实施例3
步骤1,采用测色色差计分别测定待纠偏样品及纠偏样品的△L*、△a*、△b*值;
步骤2,选取(∑△L*2+(∑△a*2+(∑△b*2小于10且更接近于0的样品等比例混合进行色泽纠偏;
步骤3,测定混合后样品的△E*值,检验纠偏效果。
实施例4
步骤1,取清香型普洱茶珍标准品
经过SMY-2000ST型测色色差计测定,其△L*、△a*、△b*值分别为0;
步骤2,取△L*、△a*、△b*值分别不为0,且△E*值较大的样品作为是待纠偏样品(△E*值越大,说明其于标准品的色差越大);
步骤3,从几种△L*、△a*、△b*值分别不为0的样品中选择纠偏样品,选择方法是,计算这些样品△L*、△a*、△b*值与待纠偏样品的△L*、△a*、△b*值的(∑△L*2+(∑△a*2+(∑△b*2,之和最接近于0的样品为纠偏样品。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体积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E*值判断是否符合纠偏要求。
实施例5
步骤1,其中标准品批号为2010F01,其△L*、△a*、△b*值分别为0、△E*值为0;
步骤2,其中任意选取批号为20100543的样品作为待纠偏样品,其△L*、△a*、△b*值分别为2.89,-0.43,1.34,其△E*值为3.21;
步骤3,选取批号为20100544的样品进行纠偏,其△L*、△a*、△b*值分别为1.48,-0.51,-0.25,△E*值为4.04;其(∑△L*)2+(∑△a*)2+(∑△b*)2为9.76<10,符合纠偏要求。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重量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L*、△a*、△b*值分别为1.48,-0.51,-0.25,纠偏后混合物的△E*为1.58,该值小于1.63,说明通过混合纠偏使混合物的色差减小,色泽接近标准品。
实施例6
步骤1,其中标准品批号为2010F01,其△L*、△a*、△b*值分别为0、△E*值为0;
步骤2,其中任意选取批号为20100546的样品作为待纠偏样品,其△L*、△a*、△b*值分别为1.61、-0.96、-1.85,其△E*值为2.63;
步骤3,选取批号为20100550的样品进行纠偏,其△L*、△a*、△b*值分别为0.04、-0.02、-0.87,△E*值为0.87;其(∑△L*)2+(∑△a*)2+(∑△b*)2为11.08<15,符合纠偏要求。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重量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L*、△a*、△b*值分别为1.14、-0.95、-1.4,纠偏后混合物的△E*为2.04,该值小于原待纠偏样品的△E*值2.63,说明通过混合纠偏使混合物的色差减小,色泽接近标准品。
实施例7
步骤1,其中标准品批号为2010F01,其△L*、△a*、△b*值分别为0、△E*值为0;
步骤2,其中任意选取批号为20100543的样品作为待纠偏样品,其△L*、△a*、△b*值分别为2.89,-0.43,1.34,其△E*值为3.21;
步骤3,选取批号为20100545的样品进行纠偏,其△L*、△a*、△b*值分别为1.95、-0.26、-0.1,△E*值为1.97;其(∑△L*)2+(∑△a*)2+(∑△b*)2为12.33<15,符合纠偏要求。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重量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L*、△a*、△b*值分别为1.65、-1.64、-0.62,纠偏后混合物的△E*为2.41,该值小于原待纠偏样品的△E*值3.21,说明通过混合纠偏使混合物的色差减小,色泽接近标准品。
实施例8
步骤1,其中标准品批号为2010F01,其△L*、△a*、△b*值分别为0、△E*值为0;
步骤2,其中任意选取批号为20100542的样品作为待纠偏样品,其△L*、△a*、△b*值分别为-1.85、-0.23、-3.5,其△E*值为3.96;
步骤3,选取批号为20100545的样品进行纠偏,其△L*、△a*、△b*值分别为1.95、-0.26、-0.1,△E*值为1.97;其(∑△L*)2+(∑△a*)2+(∑△b*)2为13.21<15,符合纠偏要求。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重量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L*、△a*、△b*值分别为-0.04、-0.57、-2.96,纠偏后混合物的△E*为3.01,该值小于原待纠偏样品的△E*值3.96,说明通过混合纠偏使混合物的色差减小,色泽接近标准品。

Claims (10)

1.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采用测色色差计分别测定待纠偏样品及纠偏样品的△L*、△a*、△b*值;
步骤2,选取(∑△L*2+(∑△a*2+(∑△b*2小于15且更接近于0的样品混合进行色泽纠偏;
步骤3,测定混合后样品的△E*值,检验纠偏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2+(∑△a*2+(∑△b*2之和小于10且更接近于0的样品混合进行色泽纠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测色色差计选自SMY-2000ST型测色色差计或其他相同原理的测色色差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为等比例混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样品是用来和待纠偏样品进行混合使待纠偏样品通过与该纠偏样品的混合达到标准色泽的样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所述∑△L*、∑△a*、∑△b*为纠偏过程中所用样品的△L*、△a*、△b*分别相加之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为茶的固态提取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为普洱茶固态提取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首先选择几种茶提取物样品,经过初步测量或肉眼看,从几种样品中选取和标准样品颜色差异较大的样品作为待纠偏样品,然后选取几种样品作为准纠偏样品,测出准纠偏样品的△L*、△a*、△b*值,计算待纠偏样品与准纠偏样品的色度值△L*、△a*、△b*的(∑△L*2+(∑△a*2+(∑△b*2,其中最接近0者选为纠偏样品,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体积比混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取清香型普洱茶珍标准品,经过色差计测定其色度值即L*值、a*值、b*值;
步骤2,取待纠偏样品测定其△L*、△a*、△b*值;
步骤3,选择纠偏样品对待纠偏样品进行纠偏,选择方法是,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两者的色度值△L*值、△a*值、△b*值比对,加和使(∑△L*2+(∑△a*2+(∑△b*2更接近于0,满足小于10;
步骤4,将待纠偏样品与纠偏样品以1∶1体积比混合,充分混合后测量△E*值是否符合纠偏要求。
CN 201210171134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Pending CN103444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71134 CN103444940A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71134 CN103444940A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4940A true CN103444940A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28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171134 Pending CN103444940A (zh) 2012-05-29 2012-05-29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4494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9760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江苏大学 一种速溶红茶适度发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68597A (zh) * 2014-03-03 2014-06-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色度机测量方法及色度机
CN105181143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滁州卷烟材料厂 一种接装纸色差判断方法
CN106292014A (zh) * 2016-11-04 2017-01-04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底色色差的测试方法
CN109142235A (zh) * 2018-09-10 2019-01-04 南京林业大学 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632645A (zh) * 2018-11-09 2019-04-16 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盐焗鸡黄色程度的测量方法
CN110243766A (zh) * 2019-07-11 2019-09-17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普洱茶干茶色泽类型的量化评定方法
CN115299509A (zh) * 2022-08-02 2022-11-08 江苏东南生科茶业有限公司 基于色度学处理技术的菌茶产品均化工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9760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江苏大学 一种速溶红茶适度发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749760B (zh) * 2014-01-20 2015-04-01 江苏大学 一种速溶红茶适度发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68597A (zh) * 2014-03-03 2014-06-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色度机测量方法及色度机
CN105181143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滁州卷烟材料厂 一种接装纸色差判断方法
CN106292014A (zh) * 2016-11-04 2017-01-04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底色色差的测试方法
CN106292014B (zh) * 2016-11-04 2019-12-06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底色色差的测试方法
CN109142235A (zh) * 2018-09-10 2019-01-04 南京林业大学 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632645A (zh) * 2018-11-09 2019-04-16 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盐焗鸡黄色程度的测量方法
CN110243766A (zh) * 2019-07-11 2019-09-17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普洱茶干茶色泽类型的量化评定方法
CN115299509A (zh) * 2022-08-02 2022-11-08 江苏东南生科茶业有限公司 基于色度学处理技术的菌茶产品均化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4940A (zh) 一种纠偏产品色泽的方法
CN107144353B (zh) 一种基于数码相机的纺织品色差测量方法
JP2019095447A (ja) 近赤外分光計に基づく食用油の多元混入同定方法
CN101799329B (zh) 一种检测中药饮片外观色泽的方法
CN101482493B (zh) 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外观颜色检测方法
CN101936883B (zh) 一种印刷品色差检测方法
CN107709976B (zh) 彩色宝石颜色质量的检测方法及颜色标准库的建立方法
Hidalgo et al. Wheat flour granulometry determines colour perception
CN102759403A (zh) 对样品的颜色进行量化的方法
CN108776187A (zh) 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烟用接装纸中5种甜味剂的方法
CN104977258B (zh) 基于二维相关光谱的茶叶/化妆品等品质检测方法
Liñero et al. The use of a standard digital camera as an inexpensive, portabl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analytical tool to measure colour: Estimation of the ripening stage of tomatoes (Solanum lycopersicum) as a case study
CN104749274B (zh) 一种鉴别真假酿造酱油的方法
Grasel et al. A non-destructive, rapid and inexpensive methodology based on digital imag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tannin extracts
CN101788460B (zh) 一种检测钞券油墨墨色变化的方法
KR20080075761A (ko) 근적외선 분광광도계를 이용한 한국산과 일본산 녹차제품의 지리적 원산국 판별 방법
CN113324987A (zh) 一种检测芝麻油掺假的方法
CN105181143A (zh) 一种接装纸色差判断方法
CN105628206B (zh) 一种测定不同位置茶树叶片的颜色的方法
CN108802021A (zh) 一种过氧化苯甲酰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CN106324106B (zh) 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
Sirisathitkul et al. Color analysis of batik fabric by facile smartphone colorimetry
CN108885169B (zh) 谷类的精磨度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CN110441255A (zh) 一种栀子炮制品的检测方法
CN108169374A (zh) 一种谷物及其制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