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2065A -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2065A
CN103442065A CN2013103853815A CN201310385381A CN103442065A CN 103442065 A CN103442065 A CN 103442065A CN 2013103853815 A CN2013103853815 A CN 2013103853815A CN 201310385381 A CN201310385381 A CN 201310385381A CN 103442065 A CN103442065 A CN 103442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request
cloud server
che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53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2065B (zh
Inventor
罗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mu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853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42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42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2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2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2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搜索位于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本发明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无线通信网络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与其他用户分享数据。例如,将数据与同一无线局域网内的所有移动终端分享,或者,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与周围的所有移动终端分享。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可能仅是希望将数据与同一无线局域网内的一部分移动终端分享,或者,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与周围的一部分移动终端分享。而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上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将数据与同一无线局域网内的一部分移动终端分享,或者,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与周围的一部分移动终端分享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搜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和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传输模块,用于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反馈模块,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移动终端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和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然后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因此,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云服务器的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移动终端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S101具体可以为:
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所有第二移动终端;
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
S10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指能识别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相关身份信息;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是指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名和/或电话号码。
S103、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匹配规则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指定的一部分联系人,例如是最近预设时间段内跟第一移动终端联系过的第二移动终端。
S104、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由于第一移动终端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和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然后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因此,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指能识别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相关身份信息;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是指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名和/或电话号码。
S202、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匹配规则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指定的一部分联系人,例如是最近预设时间段内跟第一移动终端联系过的第二移动终端。
S203、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所有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
S302、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S303、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
S304、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在预定的时间段内,例如在此次分享数据的时间段内,或者是几天内,每个验证号在整个云服务器中是唯一的。
S305、云服务器记录第一移动终端与验证号的对应关系,并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S306、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验证号;
S307、第一移动终端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
S308、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S309、第二移动终端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验证号;
S3010、第二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是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名和/或电话号码。
S3011、云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
S3012、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中进行匹配;
S3013、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
S3014、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
S3015、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以及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S3016、第二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所有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
S402、第一移动终端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所有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S403、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S404、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
S405、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在预定的时间段内,例如在此次分享数据的时间段内,或者是几天内,每个验证号在整个云服务器中是唯一的。
S406、云服务器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S407、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验证号;
S408、第一移动终端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第二移动终端 验证号 连接号
移动终端1 34a7ec06a3 5081
移动终端2 8ba755ec69 2735
…… …… ……
S409、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S4010、第二移动终端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验证号;
S4011、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连接号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S4012、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
S4013、云服务器建立链表,所述链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身份验证的请求,每个身份验证的请求中都包含一个验证号;
由于云服务器会先后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发来的身份验证的请求,且云服务器可能同时还会收到其他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以在云服务器需要建立一个链表,在每个身份验证的请求中都必然包含了一个验证号,这验证号可以唯一标识链表中的请求。
S4014、第二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是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名和/或电话号码。
S4015、云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
S4016、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后,云服务器在链表中检索是否有相同验证号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如果没有,则把该身份验证的请求插入到链表中,如果有,则在链表中取出对应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并删除链表中的该身份验证的请求;
如果云服务器先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则云服务器在链表中检索是否有相同验证号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如果没有,则把该身份验证的请求插入到链表中;随后云服务器又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同样先在链表中进行检索,由于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已经插入到链表中,则能检索到具有相同验证号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则在链表中取出对应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并删除链表中的该身份验证的请求。
S4017、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中进行匹配;
S4018、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还包括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
S4019、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
S4020、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以及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或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S4021、第二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分享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第一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所有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
S502、第一移动终端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所有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S503、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
S504、第二移动终端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号;
S505、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表明自己是数据发送方的标识;
S506、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
S507、第二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是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名和/或电话号码。
S508、云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
S509、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连接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中进行匹配;
S5010、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
S5011、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
S5012、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S5013、第二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搜索模块11、发送模块12、接收模块13和传输模块14,其中,
搜索模块11,用于搜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搜索模块11具体用于: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搜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所有第二移动终端;
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
发送模块12,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和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指能识别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相关身份信息;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是指移动终端的用户名和/或电话号码。
接收模块13,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匹配规则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是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是移动终端指定的一部分联系人,例如是最近预设时间段内跟移动终端联系过的第二移动终端。
传输模块14,用于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所述发送模块12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验证号;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和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此时,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以及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所述发送模块12具体还可以包括: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连接号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此时,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以及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或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所述发送模块12具体还可以包括: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和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表明自己是数据发送方的标识;
此时,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云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21、查找模块22、匹配模块23和反馈模块24,其中,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七中,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指能识别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相关身份信息;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是指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名和/或电话号码。
查找模块22,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匹配模块23,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七中,匹配规则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的联系人,或者,第二移动终端是第一移动终端指定的一部分联系人,例如是最近预设时间段内跟第一移动终端联系过的第二移动终端。
反馈模块24,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验证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第一移动终端与验证号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和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此时,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也可以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验证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连接号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链表建立模块,用于建立链表,所述链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身份验证的请求,每个身份验证的请求中都包含一个验证号;和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
此时,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后,在链表中检索是否有相同验证号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如果没有,则把该身份验证的请求插入到链表中,如果有,则在链表中取出对应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并删除链表中的该身份验证的请求;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还包括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也可以包括: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表明自己是数据发送方的标识;和
第七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
此时,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连接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将数据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一部分符合匹配规则的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因此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搜索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验证号;
第一移动终端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
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以及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第一移动终端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
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连接号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以及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或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
第一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表明自己是数据发送方的标识;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5.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云服务器记录第一移动终端与验证号的对应关系,并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云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所述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云服务器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连接号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云服务器建立链表,所述链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身份验证的请求,每个身份验证的请求中都包含一个验证号;
云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后,云服务器在链表中检索是否有相同验证号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如果没有,则把该身份验证的请求插入到链表中,如果有,则在链表中取出对应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并删除链表中的该身份验证的请求;
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所述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还包括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表明自己是数据发送方的标识;
云服务器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连接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所述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具体包括:
云服务器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搜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对应的验证信息和向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传输模块,用于如果身份验证的结果表明第二移动终端符合匹配规则,则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将数据传输给与所述验证信息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验证号;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和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以及验证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第二分配模块,用于给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验证号,并记录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连接号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以及验证号、连接号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或验证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并为每个第二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用于标识不同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和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表明自己是数据发送方的标识;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中包括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将数据传输给所述连接号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13.一种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所述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由第一移动终端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在云服务器中进行匹配规则的匹配;
反馈模块,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与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验证信息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验证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第一移动终端与验证号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和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
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验证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申请验证号的请求,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中携带了所申请的验证号的数量,所述验证号的数量与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相等;
验证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申请验证号的请求生成相应数量的验证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生成的相应数量的验证号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连接号和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链表建立模块,用于建立链表,所述链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身份验证的请求,每个身份验证的请求中都包含一个验证号;和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验证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
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或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后,在链表中检索是否有相同验证号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如果没有,则把该身份验证的请求插入到链表中,如果有,则在链表中取出对应的身份验证的请求,并删除链表中的该身份验证的请求;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验证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或验证号,还包括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包括: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第一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表明自己是数据发送方的标识;和
第七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身份验证的请求,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携带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和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分配到的连接号是由第一移动终端分别向每台搜索到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
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的请求中的连接号查找到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向第一移动终端反馈身份验证的结果,结果中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连接号和表明第二移动终端是否符合匹配规则。
CN201310385381.5A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Active CN103442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5381.5A CN103442065B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5381.5A CN103442065B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2065A true CN103442065A (zh) 2013-12-11
CN103442065B CN103442065B (zh) 2017-09-08

Family

ID=49695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5381.5A Active CN103442065B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4206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478A (zh) * 2015-01-15 2015-04-29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装置离线共享的存取权限控制方法
WO2016176962A1 (zh) * 2015-05-04 2016-11-10 北京合智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7371204A (zh) * 2017-09-04 2017-11-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流量共享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3333A1 (en) * 2005-09-08 2007-03-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desired information among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s
CN101202621A (zh) * 2006-12-13 2008-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非接触设备间对数据进行安全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16183A (zh) * 2009-07-14 2009-12-30 深圳市零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2130941A (zh) * 2010-12-30 2011-07-20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信息系统及其信息共享方法
CN102546801A (zh) * 2012-01-09 2012-07-04 北京风灵创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境设备列表的移动终端匹配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3333A1 (en) * 2005-09-08 2007-03-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desired information among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s
CN101202621A (zh) * 2006-12-13 2008-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非接触设备间对数据进行安全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16183A (zh) * 2009-07-14 2009-12-30 深圳市零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2130941A (zh) * 2010-12-30 2011-07-20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信息系统及其信息共享方法
CN102546801A (zh) * 2012-01-09 2012-07-04 北京风灵创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境设备列表的移动终端匹配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478A (zh) * 2015-01-15 2015-04-29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装置离线共享的存取权限控制方法
WO2016176962A1 (zh) * 2015-05-04 2016-11-10 北京合智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7371204A (zh) * 2017-09-04 2017-11-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流量共享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71204B (zh) * 2017-09-04 2020-07-1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流量共享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2065B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2548A (zh) 一种应用系统的数据查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79538A (zh) 一种支持跨平台互动的微博聚合方法及系统
CN103118140A (zh) 将文件分享给关系圈外其他用户终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9024496A1 (zh) 企业推荐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1977184B (zh) 多身份选择登录装置及服务系统
CN101604332A (zh) 信息管理装置和方法、通信处理装置和方法及程序产品
CN105630847A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GB201211567D0 (en) Determining suitability of an access network
US2014035894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searching and determining the strength of contacts from a mobile contact list
CN104012047A (zh) 数据递送优化
CN103327013A (zh) 一种基于共享权限级别共享联系人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3442065A (zh) 一种分享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CN105117824A (zh) 用于项目管理的云服务系统
CN104955166A (zh) 蓝牙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9615329A (zh) 合理化建议的线上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00392652C (zh) 检索系统和检索方法
CN104408183B (zh) 数据系统的数据导入方法和装置
CN103023901A (zh) 移动终端的登录方法及登录系统
CN103209166A (zh) 手机通讯录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09547322A (zh) 系统提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14705B (zh) 一种基于saas模式的移动互联网络异构数据交换方法
CN103036726A (zh) 一种网络用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2521755A (zh) 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CN102314445A (zh) 一种排列用户留言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
TWM547210U (zh) 行動裝置無線充電座雲端管理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4

Address after: 518052 a605, building G4, TCL International e city, Shuguang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gm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North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No. 2, 1

Patentee befor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