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8353A -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8353A
CN103428353A CN2012101653824A CN201210165382A CN103428353A CN 103428353 A CN103428353 A CN 103428353A CN 2012101653824 A CN2012101653824 A CN 2012101653824A CN 201210165382 A CN201210165382 A CN 201210165382A CN 103428353 A CN103428353 A CN 103428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card
mobile terminal
lower floo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53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8353B (zh
Inventor
倪金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653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8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8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业务调度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当需要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本技术方案通过合理地调度使得单通移动终端中的一卡进行业务过程中,保持另一卡能够接收到寻呼,从而兼顾了两张卡,使得两张卡都能顺利进行业务,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形成了多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如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中的全球通信移动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中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由于各个通信网络的建网时间不同,每个网络覆盖的范围不同,不同的运营商所提供的应用服务内容和资费也有很大差别。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是市场竞争的热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希望使用一部移动终端,通过配置不同的用户身份识别卡(简称用户卡,如SIM卡,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USIM卡,Universal 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以享用不同网络上不同运营商提供的应用服务。同时,在一部移动终端上配置不同的用户卡同时享受同一网络的服务也是消费者所需要的。
为此,相应可配置多张用户卡的移动终端也应运而生,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支持该技术的方案,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6/0095600A1中就揭示了一种双模的移动台。所述双模移动台可以支持两种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如GSM、CDMA。所述双模移动台可以自动识别配置在移动台中的用户卡,并选择相应的驱动模式。
目前,满足多卡多待要求的移动终端主要有两种类型。以双卡双待为例,一种移动终端被称为双待双通移动终端,其具有两套基带处理模块及两套射频处理模块。例如,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能够使两张用户卡同时处于待机状态的技术方案,其提供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包括主机和从机,主机和从机分别具有各自独立的卡槽、天线、基带处理模块及射频处理模块。由于主机和从机各自独立,因而可以互不影响地处理各卡槽中用户卡的业务。但这种移动由于实际是由两套通信器件构成,因此成本比较高,并且功耗也较高。
另一种移动终端被称为双待单通移动终端,其使用单基带处理模块及单射频处理模块。相对于双待双通移动终端,双待单通移动终端的成本及功耗均大大降低。然而,由于双待单通移动终端实际是由两张用户卡共用基带处理模块及射频处理模块来进行业务处理,即两套协议栈、一套物理层处理单元,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任务冲突的问题。
在双卡双待单通移动终端中,双卡在同一制式下都处于无业务的空闲状态下,双卡都能接收被叫或者选择其中一卡发起主叫,若其中一卡有业务处理,在该卡业务结束之前,另一张卡都无法接收被叫或发起主叫,这就给用户实际使用带来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在双卡处于同一网络制式下,通过合理地调度两张卡之间的业务处理顺序,尽可能同时满足两张卡的业务功能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当需要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
可选地,所述业务调度方法还包括:在处理完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后,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继续所述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
可选地,所述业务调度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通过下层调度保持所述第二用户卡接收寻呼。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业务包括:主叫业务和被叫业务。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实时性;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处理时间短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时间;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业务为分组交换业务,所述第二类业务为电路交换业务。
可选地,所述网络制式为2G网络制式。
可选地,所述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临时块流连接;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
可选地,所述网络制式为3G网络制式。
可选地,所述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分组交换域的信令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通过上层信令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用户卡为SIM卡或USIM卡,所述第二用户卡为SIM卡或USIM卡。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卡的业务;链接模块,用于建立或释放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协调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过程中,当需要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控制所述链接模块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以及控制所述链接模块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使所述处理模块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业务调度装置的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移动终端在同一时刻只能使一卡处理业务无法兼顾另一卡的问题,一卡进行业务过程中,如需处理另一卡的业务,则释放一卡的下层链接,建立另一卡的下层链接,由此通过合理地调度能够中断一卡的业务而进行另一卡的业务。
进一步地,在一卡进行业务过程中,保持另一卡能够接收到寻呼,当接收到寻呼或发起主叫时,则释放一卡的下层链接,建立另一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被叫或主叫,待被叫或主叫结束后,再重建一卡的下层链接继续处理业务,从而兼顾了两张卡,使得两张卡都能顺利进行业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及调度装置,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当需要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由此通过合理地调度两张卡之间的业务处理顺序,尽可能同时满足两张卡的业务功能需求。
如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1,所述业务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当需要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
步骤S2: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
步骤S3:在处理完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后,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步骤S4: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继续所述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
通常来说,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实时性;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处理时间(持续时间)短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时间(持续时间);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优先级。其中,所述优先级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和特点预先设置。
以下以双卡双待单通移动终端(以下简称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双卡双待单通移动终端是指一台移动终端同一时刻只能在一种移动网络模式(接入技术)下发起通讯业务,故称为单模移动终端。但是,在移动终端中的各张卡可以对应在多个服务小区同时进行驻留,并且在空闲状态下监听每张卡各自的寻呼。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网络制式选自2G网络制式或3G网络制式,其中所述2G网络制式为GSM网络制式,所述3G网络制式选自TD-SCDMA网络制式或WCDMA网络制式。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上述这些网络制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制式还包括4G网络制式等。
如步骤S1所述,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当需要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
具体来说,在移动终端中,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且所述第一用户卡在所述网络制式下处理第一类业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业务为实时性不高但持续时间较长的业务。例如,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PS)业务(以下简称PS业务),所述PS业务主要包括WAP、下载等。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利用移动终端上网浏览信息、下载文件时,持续时间较长,尤其在当前网络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发明人发现根据现有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过程中,当移动终端与网络侧之间在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移动终端无法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业务,尤其无法接收到寻呼并响应被叫。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过程中,通过下层调度保持所述第二用户卡能够接收到寻呼。具体实施时,在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过程中,当移动终端与网络侧之间没有业务数据传输时,可以利用空闲帧来接收所述第二用户卡的寻呼。
所述下层调度是指移动终端在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时,在业务数据传输的间隙接收所述第二用户卡的寻呼。由于在移动终端与网络侧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的,而每一帧中可能会有几个时隙是空闲时隙,也就是这些时隙中没有业务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传输的忙碌或者空闲状态,上层协议会在每一帧中配置不同的空闲时隙。
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移动终端与网络侧进行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这些空闲时隙接收对所述第二用户卡的寻呼。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在上层协议分配的空闲时隙内也有可能会有数据传输,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在处理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过程中错过这些数据,但移动终端可以向网络侧发出指示重传错过的数据,因此对于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的影响不大。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下层调度的处理过程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模块来完成。
进一步地,当移动终端需要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二类业务包括实时性较高、但持续时间不长的业务。例如,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CS)业务(以下简称CS业务),所述CS业务主要包括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短信等。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利用移动终端接听/拨打电话、发短信所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实时性较高,尤其是接听/拨打电话的实时性很高。
具体来说,当移动终端在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过程中,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卡的寻呼并需要处理对应的被叫业务或者所述第二用户卡通过移动终端发起主叫业务请求时,移动终端将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PS业务的处理过程。如上文所述,因为对于单通的移动终端来说,所述第一用户卡和所述第二用户卡是共用一套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因此当需要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主叫请求或接收到寻呼并响应被叫时,需要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从而使得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可以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用户卡可以向移动终端内的双卡协调模块发出请求,通过所述双卡协调模块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PS业务的处理过程。
进一步地,由于无论是在2G网络中还是3G网络中,当移动终端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时,一旦PS业务的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PDP)连接建立后,并不需要始终保持下层链接的连接状态,在网络侧和所述移动终端都保持PDP的情况下,可以释放下层链接。待所述移动终端和网络侧需要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直接重建下层链接就可以继续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移动终端处理PS业务首先需要一个附着的过程,因为通常移动终端在开机后,默认置于语音网络,核心网由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来管理控制。当移动终端需要处理PS业务时,需要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数据网络,核心网转由数据核心网(Serving GPRSSupport Node,SGSN)来管理,即完成PS域的附着过程。附着到数据核心网后,移动终端才能发起PDP激活。
下面对PDP激活的过程作简单的描述,以GSM网络制式中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为例,当移动终端需要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时,首先,移动终端需要向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发出激活PDP上下文请求,其中包括:PDP类型、接入点(Access Point Name,APN)、要求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PDP配置选项等。
然后,SGSN根据移动终端提供的激活类型、PDP地址、APN,通过APN选择标准来解析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地址,从而检查该请求是否有效。如果SGSN不能从APN中解析出GGSN地址或判断出该激活请求无效,则拒绝该请求。如果SGSN能够从APN中解析出GGSN地址,则为所请求的PDP上下文创建一个隧道标示符TID,其中所述TID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网络服务接入点标识符NSAPI;并向GGSN发出创建PDP上下文请求。
接着,GGSN利用SGSN提供的信息确定外部公用数据网PDN、分配动态地址、启动计费以及限定QoS等。如果能满足所商定的QoS,则向SGSN返回创建PDP上下文响应;反之,如果不能满足所商定的QoS,则向SGSN返回拒绝创建PDP上下文请求。
如果SGSN收到GGSN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则在该PDP上下文中插入NSAPI、GGSN地址、动态PDP地址,并根据商定的QoS选择无线优先权。然后,向移动终端返回激活PDP上下文接受消息,此时就已建立起所述移动终端与GGSN之间的路由,即完成PDP激活,所述第一用户卡可以进行分组数据传送(即处理PS业务)。
当移动终端需要处理第二用户卡的CS业务时,所述移动终端将向网络侧发起无线资源的释放,本实施例中,就是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但是,此时并不执行PDP去激活,在网络侧和所述移动终端都还保持PDP的激活状态,只是中断了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之间不能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
在具体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网络制式和业务类型的特点,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以2G网络制式和PS业务为例,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临时块流(Temporary Block Flow,TBF)连接。由于2G网络制式中PS域的连接没有上层信令,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卡的寻呼后,若所述第二用户卡发起响应寻呼的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就会将中断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处理过程,直接释放TBF连接即可,它是移动终端与网络侧的基站子系统BBS之间在进行数据传送时的一种物理连接。
又例如,以3G网络制式和PS业务为例,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域的信令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由于3G网络中PS域的连接是由上层信令和RRC连接的,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卡的寻呼后,需要先指示所述第一用户卡释放PS连接,即所述第一用户卡通过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PS域的信令释放指示消息,网络侧在收到该信令释放指示消息后就会释放PS域的信令和RRC连接。
如步骤S2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用户卡与所述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因此,在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进行网络制式的切换,即移动终端始终是在同一种网络制式下进行业务处理。
如上述步骤S1中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业务包括电路交换业务,主要包括主叫业务和被叫业务,其中所述被叫业务为所述第二用户卡接收到寻呼所响应的被叫业务。
在具体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网络制式和业务类型的特点,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2G网络制式,由于之前移动终端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是置于数据网络中,核心网是由数据核心网(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来管理的。当移动终端需要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业务时,则需要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语音网络,核心网转由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来管理控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域连接,即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侧的CS域之间的连接,从而使所述移动终端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业务。例如,当移动终端响应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主叫或被叫业务时,则在CS域中建立电话链接以处理所述主叫或被叫业务,其中,所述建立电话链接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而对于3G网络制式,移动终端的接入网同时连接CS域和PS域,即核心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CS域,另一部分作为PS域。在本实施例中,当网络侧释放PS域的信令和RRC连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后,通过上层信令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域连接,即建立移动终端与核心网中CS域的下层链接,从而使所述移动终端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业务。其中,在3G网络制式下建立CS域的下层链接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所述移动终端需要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发送短信业务时,本步骤中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是指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编辑完待发送的短信内容并确定发送后,则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的短消息(SMS-Short Message)中心之间的连接,该短信内容将通过所述短消息中心发送至指定的客户端,上述发送短信的具体过程也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步骤S1和步骤S2所述的实施例已实现在双卡双待单通移动终端中,在处理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的过程中,通过下层调度的方法保持第二用户卡仍旧可以接收到寻呼。进一步,在第二用户卡接收到寻呼或者发起主叫请求业务时,移动终端将释放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并建立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业务。
进一步地,如步骤S3所述,在处理完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后,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2G网络制式,当移动终端处理完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主叫或被叫业务后,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域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具体来说,所述移动终端将释放电话链接,无论所述移动终端作为主叫终端拆线或者作为被叫终端拆线,都需要通过拆线,REL释放、CMD命令清除等过程以完成释放电话链接的过程。上述释放电话链接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3G网络制式,通过上层信令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CS域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具体地,所述主叫或被叫业务的释放流程(即呼叫业务释放流程)主要是指RRC连接释放流程,通常RRC连接释放流程分为两种类型:移动终端发起的释放和核心网发起的释放,但无论哪种类型最终的资源释放都是由核心网发起的。当核心网决定释放呼叫后,将向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Iu接口的释放命令消息。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接收到该释放命令消息后,将通过如下处理流程完成RRC连接的释放:1)向核心网返回Iu接口的释放命令消息;2)发起Iu接口的移动终端的传输承载释放;3)释放RRC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模式的3G网络制式,其呼叫业务释放流程的具体过程会有所差异,这些都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如步骤S4所述,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继续所述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
具体来说,根据上述步骤S1中所述,在移动终端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的过程中,并没有执行PDP去激活,因此在网络侧和所述移动终端都还保持PDP的激活状态。因此,只需要重新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的下层链接即可继续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例如,以2G网络制式为例,重新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侧的基站子系统BBS之间的TBF连接即可继续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又例如,以3G网络制式为例,重新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侧的核心网的PS域的信令和RRC连接即可继续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上述重新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所述第二用户卡可以是SIM卡或USIM卡。具体来说,对于驻留在2G网络制式下的用户识别卡通常为SIM卡,对于驻留在3G网络制式下的用户识别卡通常为USIM卡,其中USIM卡也称为升级版的SIM卡。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参考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所述业务调度装置1包括:处理模块12,用于处理用户卡的业务;链接模块13,用于建立或释放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及协调模块11,用于在处理模块12处理第一用户卡21的第一类业务的过程中,当需要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第二用户卡22的第二类业务时,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以及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以使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第二类业务。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21和第二用户卡22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
所述业务调度装置1适用于双卡双待单通移动终端(以下简称移动终端)中,在该移动终端中同一时刻只能在一种移动网络模式(接入技术)下发起通讯业务,但是,在移动终端中的各张卡可以对应在多个服务小区同时进行驻留,并且在空闲状态下监听每张卡各自的寻呼。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适用于2G网络或3G网络,其中,2G网络主要是GSM网络,3G网络主要包括TD-SCDMA网络、WCDMA网络等。
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处理用户卡的业务。具体来说,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2包括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图2中均为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通常在移动终端中都会设置有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其中所述射频芯片主要完成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收发处理,所述基带芯片则主要对接收到的(或者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处理用户卡的业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卡包括第一用户卡21和第二用户卡22。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卡21和所述第二用户卡22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所述处理模块12正在处理第一用户卡21的第一类业务。其中,所述第一类业务包括实时性不高、但持续时间较长的业务。例如,PS业务,所述PS业务主要包括WAP、下载等。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利用移动终端上网浏览信息、下载文件时,持续时间较长,尤其在当前网络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发明人发现,在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PS业务过程中,当移动终端与网络侧之间在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无法处理第二用户卡22的业务,尤其无法接收到寻呼并响应被叫。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在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PS业务过程中,还通过下层调度保持所述第二用户卡22能够接收到寻呼。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PS业务过程中,当移动终端与网络侧之间没有业务数据传输时,可以利用空闲帧来接收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寻呼。
其中,所述下层调度是指在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第一类业务时,在业务数据传输的间隙接收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寻呼。由于在移动终端与网络侧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的,而每一帧中可能会有几个时隙是空闲时隙,也就是这些时隙中没有业务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传输的忙碌或者空闲状态,上层协议会在每一帧中配置不同的空闲时隙。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利用所述第一用户卡21与网络侧进行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这些空闲时隙接收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寻呼。
进一步地,当需要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第二用户卡22的第二类业务时,通过所述协调模块11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二类业务包括实时性较高、但持续时间不长的业务。例如,CS业务,所述CS业务主要包括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短信等。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利用移动终端接听/拨打电话、发短信所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实时性较高,尤其是接听/拨打电话的实时性很高。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处理模块12在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PS业务过程中,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寻呼并需要处理对应的被叫业务或者需要通过所述第二用户卡22发起主叫业务请求时,将通过所述协调模块11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PS业务的处理过程。由于无论是在2G网络中还是3G网络中,当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PS业务时,一旦PS业务的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PDP)连接建立后,并不需要所述链接模块13保持所述第一用户卡21与网络侧的下层链接始终处于连接状态,在网络侧和移动终端都保持PDP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释放下层链接。待移动终端和网络侧需要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再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重建下层链接就可以继续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PS业务。
在具体实施例中,针对2G网络制式和3G网络制式的不同特点,所述链接模块13将设置不同的释放单元来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
例如,以2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一释放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TBF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具体来说,由于2G网络中PS域的连接没有上层信令,当所述处理模块12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寻呼后,若所述第二用户卡22发起响应寻呼的连接,所述链接模块13可以中断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PS业务处理过程,通过所述第一释放单元直接释放TBF连接即可。
又例如,以3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三释放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三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分组交换域的信令和RRC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具体来说,由于3G网络中分组交换域(即PS域)的连接是有上层信令和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的,当所述处理模块12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寻呼后,通过所述第三释放单元释放分组交换域(PS域)的信令和RRC连接。具体包括:先指示所述第一用户卡释放PS连接,即所述第一用户卡通过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PS域的信令释放指示消息,网络侧在收到该信令释放指示消息后就会释放PS域的信令和RRC连接,同时,第三释放单元也相应地释放PS域的信令和RR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协调模块11还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以使所述处理模块处理12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第二类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用户卡21与所述第二用户卡22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因此,所述协调模块11在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进行网络制式的切换。其中,所述第二类业务包括电路交换业务,主要包括主叫业务和被叫业务,其中所述被叫业务为所述第二用户卡接收到寻呼所响应的被叫业务。
具体来说,例如,以2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二建立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
又例如,以3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四建立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四建立单元用于通过上层信令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上述建立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图1所述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然后,在所述处理模块12处理完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第二类业务后,所述协调模块11还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根据2G网络制式和3G网络制式的不同特点,所述协调模块11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的具体过程也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例如,以2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二释放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
又例如,以3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四释放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四释放单元用于通过上层信令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上述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22的下层链接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图1所述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协调模块11还控制所述链接模块13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以继续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
具体来说,例如,以2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一建立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TBF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
又例如,以3G网络制式为例,所述链接模块13包括第三建立单元(图2中未示出),所述第三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分组交换域的信令和RRC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上述重新建立第一用户卡21的下层链接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图1所述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所述第二用户卡可以是SIM卡或USIM卡,其中USIM卡也称为升级版的SIM卡。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调度装置1中所述协调模块11、处理模块12以及链接模块13的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图1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图2所示的业务调度装置1。所述移动终端为单通移动终端,在该移动终端中可以同时放置两张或两张以上用户卡。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利用所述业务调度装置2实现在所述其中两张用户卡之间的业务调度。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当需要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
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处理完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后,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继续所述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通过下层调度保持所述第二用户卡接收寻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业务包括:主叫业务和被叫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实时性;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处理时间短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时间;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业务为分组交换业务,所述第二类业务为电路交换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制式为2G网络制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临时块流连接;
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制式为3G网络制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分组交换域的信令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
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包括:通过上层信令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卡为SIM卡或USIM卡,所述第二用户卡为SIM卡或USIM卡。
12.一种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卡的业务;
链接模块,用于建立或释放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协调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过程中,当需要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时,控制所述链接模块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中断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以及控制所述链接模块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使所述处理模块处理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卡和第二用户卡驻留在相同的网络制式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完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第二类业务后,控制所述链接模块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及控制所述链接模块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以使所述处理模块继续处理所述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第一用户卡的第一类业务的处理过程中,通过下层调度保持所述第二用户卡接收寻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业务包括:主叫业务和被叫业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实时性;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处理时间短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处理时间;或者,所述第二类业务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类业务的优先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业务为分组交换业务,所述第二类业务为电路交换业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制式为2G网络制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模块包括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建立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临时块流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所述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模块还包括第二释放单元和第一建立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所述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临时块流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制式为3G网络制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模块包括第三释放单元和第四建立单元;其中,所述第三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分组交换域的信令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所述第四建立单元用于通过上层信令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模块还包括第四释放单元和第三建立单元;其中,所述第四释放单元用于通过上层信令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电路交换域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二用户卡的下层链接;所述第三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分组交换域的信令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卡的下层链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业务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卡为SIM卡或USIM卡,所述第二用户卡为SIM卡或USIM卡。
2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调度装置。
CN201210165382.4A 2012-05-24 2012-05-24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428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5382.4A CN103428353B (zh) 2012-05-24 2012-05-24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5382.4A CN103428353B (zh) 2012-05-24 2012-05-24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353A true CN103428353A (zh) 2013-12-04
CN103428353B CN103428353B (zh) 2015-11-25

Family

ID=4965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5382.4A Active CN103428353B (zh) 2012-05-24 2012-05-24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8353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937A (zh) * 2014-07-30 2014-10-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中射频资源时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68865A (zh) * 2015-07-28 2015-11-18 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072706A (zh) * 2015-07-02 2015-1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093089A (zh) * 2018-02-13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540975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有效地共享双sim双待机装置中的射频rf资源的方法
CN110337825A (zh) * 2019-05-23 2019-10-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692263A (zh) * 2019-08-09 2020-0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监听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48733A1 (zh) * 2019-06-10 2020-1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卡ue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WO2021088900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92986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WO2021138753A1 (en) * 2020-01-06 2021-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dicating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pability of a device to a network
WO2021244198A1 (zh) * 2020-06-05 2021-1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维护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4697947A (zh) * 2020-12-29 2022-07-0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操作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765824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ue、第一接入网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0515A1 (en) * 2004-10-13 2006-04-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52730A (zh) * 2008-04-16 2008-08-27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单芯片双卡移动终端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1690358A (zh) * 2007-06-22 2010-03-3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对cs寻呼请求的响应
CN101951669A (zh) * 2010-09-09 2011-0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终端的通信方法
CN102231877A (zh) * 2011-06-30 2011-11-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2244919A (zh) * 2010-05-13 2011-11-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和交换服务协调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0515A1 (en) * 2004-10-13 2006-04-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90358A (zh) * 2007-06-22 2010-03-3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对cs寻呼请求的响应
CN101252730A (zh) * 2008-04-16 2008-08-27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单芯片双卡移动终端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2244919A (zh) * 2010-05-13 2011-11-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和交换服务协调操作方法
CN101951669A (zh) * 2010-09-09 2011-0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终端的通信方法
CN102231877A (zh) * 2011-06-30 2011-11-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937B (zh) * 2014-07-30 2018-06-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中射频资源时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113937A (zh) * 2014-07-30 2014-10-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中射频资源时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72706A (zh) * 2015-07-02 2015-1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072706B (zh) * 2015-07-02 2019-0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068865A (zh) * 2015-07-28 2015-11-18 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8540975B (zh) * 2017-03-01 2022-07-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共享双sim双待机装置中的射频rf资源的方法
CN108540975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有效地共享双sim双待机装置中的射频rf资源的方法
CN108093089A (zh) * 2018-02-13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37825A (zh) * 2019-05-23 2019-10-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968582B2 (en) 2019-05-23 2024-04-2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ervice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232711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20248733A1 (zh) * 2019-06-10 2020-1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卡ue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WO2021026696A1 (zh) * 2019-08-09 2021-0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监听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92263A (zh) * 2019-08-09 2020-0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监听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900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92986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WO2021110118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WO2021138753A1 (en) * 2020-01-06 2021-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dicating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pability of a device to a network
WO2021244198A1 (zh) * 2020-06-05 2021-1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维护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4697947A (zh) * 2020-12-29 2022-07-0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操作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697947B (zh) * 2020-12-29 2023-07-2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操作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765824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ue、第一接入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353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8353B (zh)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428673A (zh)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428674A (zh) 移动终端及其业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333293B (zh) 一种小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EP28066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ighbor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4661206B (zh) 呼叫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90199B (zh) 移动台处理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处理数据传输的系统
CN104160762A (zh)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的方法
CN101370197B (zh) 双待终端及双模双待终端模式间切换方法
CN102238520A (zh) 一种小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01430A (zh) D2d资源的配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377479B (zh) 多卡移动终端及其业务处理方法、装置
US8102819B2 (en) Method of paging and late-entry after establishing group call
WO2011147468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radio network
CN102448112A (zh) 处理基于接入点名称的拥塞控制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4823512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高呼叫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2874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通信会话的设置期间使用户设备(ue)转变到专用信道状态
CN102271367A (zh) 一种小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114927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CN103731889A (zh) 实现移动终端双卡双待双通的方法及装置
EP1806862B1 (en)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all connection
CN101730205A (zh) 更新ue寻呼drx周期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0450309C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被叫业务的承载网络模式的选择方法
CN103517255A (zh)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及终端
CN103813402A (zh) 通信路径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切换处理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