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7946A -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7946A
CN103427946A CN201310033502XA CN201310033502A CN103427946A CN 103427946 A CN103427946 A CN 103427946A CN 201310033502X A CN201310033502X A CN 201310033502XA CN 201310033502 A CN201310033502 A CN 201310033502A CN 103427946 A CN103427946 A CN 103427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unit
symbols
subcarrier
digit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35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7946B (zh
Inventor
张文军
管云峰
王延峰
王尧
何大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gital Tele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gital Tele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gital Tele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gital Tele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335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7946B/zh
Priority to CN201610160709.7A priority patent/CN105744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7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7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数字信号发射系统,用以完成输入数据码流到信道传输信号的转换,输入数据码流经过随机化单元用扰码进行加扰后,之后进入前向纠错编码单元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然后进入比特块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进行比特块交织处理及星座内置换处理,再进入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形成符号流,并进行星座映射,之后进行交织,形成基本数据块,基本数据块与系统信息经复用单元复用后并经过帧体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形成帧体,之后帧体与帧头形成单元生成的帧头经过组帧单元复接为信号帧,经过基带后处理单元转换为输出信号,并经过正交上变频单元变频转换为射频信号。

Description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TMB)已颁布并实施多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在输入数据的处理方式及传输容量方面还是提升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主要为了解决目前国标系统对于输入数据处理不够优化的问题,另外还能提升数据传输容量。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数字信号发射系统,用以完成输入数据码流到信道传输信号的转换,包括随机化单元、前向纠错编码单元、比特块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系统信息生成单元、复用单元、帧体数据处理单元、帧头形成单元、组帧单元、基带后处理单元及正交上变频单元,其中输入数据码流经过随机化单元用扰码进行加扰后,之后进入前向纠错编码单元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然后进入比特块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进行比特块交织处理及星座内置换处理,再进入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形成符号流,并进行星座映射,之后进行交织,形成基本数据块,基本数据块与系统信息经复用单元复用后并经过帧体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形成帧体,之后帧体与帧头形成单元生成的帧头经过组帧单元复接为信号帧,经过基带后处理单元转换为输出信号,并经过正交上变频单元变频转换为射频信号。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数字信号传输方法和接收方法,其中该数字信号被分为一个一个连续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体部分共30024个符号,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前向纠错码的码率有两种,包括2/3码率与5/6码率;其中2/3码率包括长码和短码,长码的码长为59904,短码的码长为14976;其中5/6码率包括长码和短码,长码的码长为59904,短码的码长为14976。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比特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对经过LDPC编码后的码字C(码长为14976或59904)进行比特块交织,按行逐行写入,每行大小为1872(对于短码14976模式),或者7488(对于长码59904模式),共8行;然后按列顺序读出,组成(c0,c1,c2,c3,c4,c5,c6,c7)8比特为一组的符号序列,对每个符号内的比特进行位置置换,得到(b0,b1,b2,b3,b4,b5,b6,b7);其中c0,b0为最高比特位;位置置换后使得各比特位满足列度最大的比特对应星座图符号中比特互信息最小的比特位,列度次大的比特对应星座图符号中比特互信息次小的比特位,依次类推。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比特置换后得到的符号序列均匀的映射到256-APSK星座图中。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将符号交织输出的符号以29952个为一组分组,每组按行写入矩阵C;C是一个3744行8列矩阵;然后按列读出,得到频域交织后的29952个符号。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超帧定义为32个连续信号帧;信号帧是系统帧结构的基本单元,一个信号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头和帧体信号的基带符号率相同(7.56Msps);帧头部分由PN序列构成,帧头长度有三种选项;帧头信号采用I路和Q路相同的4QAM调制;帧体部分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共30024个符号;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由两组相同的36个符号组组成。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72个系统信息符号通过复用模块与信道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复合成帧体数据,其复用结构为:每帧帧体中子载波0到17、14994到15029、30006到30023为系统信息;其他子载波为数据子载波;子载波14994到15029对应一个36个符号组;子载波30006到30023与子载波14994到15011相同,子载波0到17与子载波15012到15029相同。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映射后29952个数据符号复接系统信息后,形成帧体,用30024个子载波调制,占用的RF带宽为7.56MHz;相邻的两个子载波间隔为251.7986Hz,对帧体信息符号X(k)进行频域交织,得到X(n),然后按下式进行变换得到时域信号:
Figure 828015DEST_PATH_IMAGE001
本发明的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采用了与DTMB相同的帧头,使得发端的组帧和收端的同步、信道估计等模块可以重用或部分重用。采用了与DTMB相同的交织,不需要增加交织所用的存储器。采用了与DTMB兼容的系统信息,使用了DTMB保留的系统信息来增加模式。采用了与DTMB相同的扰码,并保持按帧复位的方式。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能够将输入数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并且通过对符合国标标准的帧结构设计,提升数据传输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字信号传输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是扰码器生成的原理图;
图3是卷积式数据块间交织示意图;
图4是频域交织写入方式示意图;
图5是频域交织读出方式示意图;
图6是8阶m序列生成结构示意图;
图7是10阶m序列生成结构示意图;
图8是9阶m序列生成结构示意图;
图9是5阶m序列生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数字信号传输系统框架示意图,本发明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用以完成从输入数据码流到地面电视信道传输信号的转换,包括随机化单元、前向纠错编码单元、比特块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系统信息生成单元、复用单元、帧体数据处理单元、帧头形成单元、组帧单元、基带后处理单元及正交上变频单元,其中输入数据码流经过随机化单元用扰码进行加扰后,之后进入前向纠错编码单元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然后进入比特块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进行比特块交织处理及星座内置换处理,再进入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形成符号流,并进行星座映射,之后进行交织,形成基本数据块,基本数据块与系统信息经复用单元复用后并经过帧体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形成帧体,之后帧体与帧头形成单元生成的帧头经过组帧单元复接为信号帧,经过基带后处理单元转换为输出信号(8MHz带宽内),并经过正交上变频单元变频转换为射频信号(UHF和VHF频段范围内)。
以下对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原理及方式详细说明。
 
随机化单元
为了保证传输数据的随机性以便于传输信号处理,随机化单元对输入的数据码流数据用扰码进行加扰。
扰码是一个最大长度的二进制伪随机序列。该最大长度二进制伪随机序列由图2所示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生成,其生成多项式定义为:G(x)=1+x14+x15
该LFSR的初始状态定义为100101010000000。
输入的比特码流(字节码字从MSB到LSB)与PN序列进行逐位模二加后产生数据扰乱码。扰码器的移位寄存器在信号帧开始时复位到初始状态。
 
前向纠错编码(FEC)单元
扰码后的比特流接着进行前向纠错编码。
FEC的具体参数见表1。
表1:前向纠错码
Figure 740607DEST_PATH_IMAGE002
LDPC码字所对应的校验矩阵,其列度分布满足从左到右递减。
 
比特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
对经过LDPC编码后的码字C(码长为14976或59904)进行比特块交织,按行逐行写入,每行大小为b=1872(对于短码14976模式),或者b=7488(对于长码59904模式),共8行。然后按列顺序读出,组成(c0,c1,c2,c3,c4,c5,c6,c7)8比特为一组的符号序列,对每个符号内的比特进行位置置换,得到(b0,b1,b2,b3,b4,b5,b6,b7)。位置置换后使得各比特位满足列度最大的比特对应星座图符号中比特互信息最小的比特位,列度次大的比特对应星座图符号中比特互信息次小的比特位,依次类推。
其中c0,b0为最高比特位。
 
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
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比特置换后得到的符号序列(b0,b1,b2,b3,b4,b5,b6,b7)均匀的映射到256-APSK星座图中,之后进行符号交织与频域交织。
时域符号交织编码是在多个信号帧的基本数据块之间进行的。数据信号(即数据码的星座符号)的基本数据块间交织采用基于星座符号的卷积交织编码,如图3所示,其中变量B表示交织宽度(支路),变量M表示交织深度(延迟缓存器)。进行符号交织的基本数据块的第一个符号与支路0同步。交织/去交织对的总时延为M×(B-1)×B 符号。取决于应用情况,基本数据块间交织的编码器有2种工作模式:
模式1:B=52,M=240 符号,交织/解交织总延迟为170个信号帧;
模式2:B=52,M=720 符号,交织/解交织总延迟为510个信号帧。
之后,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将符号交织输出的符号以29952个为一组分组,每组按行写入矩阵C。C是一个3744行8列矩阵。然后按列读出,得到频域交织后的29952个符号,如图4和图5所示。
 
帧结构
信号帧是系统帧结构的基本单元,一个信号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头和帧体信号的基带符号率相同(7.56Msps)。
帧头部分由PN序列构成,帧头长度有三种选项。帧头信号采用I路和Q路相同的4QAM调制。
帧体部分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共30024个符号,其中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由两组相同的36个符号组组成。并且32个连续信号帧组成一个超帧。
 
一个基本帧称为信号帧,信号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组成,为适应不同应用,定义了三种可选帧头长度。三种帧头所对应的信号帧的帧体长度保持不变。
帧头模式1
帧头模式1采用的PN序列定义为循环扩展的8阶m序列。可由一个Fibonacci型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经“0”到+1值及“1”到-1值的映射变换为非归零的二进制符号。
长度为420个符号的帧头信号(PN420),由一个前同步、一个PN255序列和一个后同步构成。前同步和后同步定义为PN255序列的循环扩展。LFSR的初始条件值确定所产生的PN序列的相位。
产生序列PN255的LFSR的生成多项式定义为:G255(x)=1+x+x5+x6+x8
该8比特LFSR的初始相位为:10110000,在每个信号帧开始时复位。
产生该最大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的结构如图6所示。
帧头信号的平均功率是帧体信号的平均功率2倍。
PN420在PN255序列前填充82个符号作为前同步,后面填充83个符号作为后同步。
前同步82个符号 PN255 后同步83个符号
帧头模式2
帧头模式2采用10阶最大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m序列的截短),帧头信号的长度为595个符号,是长度为1023的m序列的前595个码片。
该最大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由10比特的移位寄存器组产生。该最大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的生成多项式为:G1023(x)=1+x3+x10
该10比特的移位寄存器组的初始相位为:0000000001,在每个信号帧开始时复位。
产生该最大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的结构如图7所示。
由图7产生的伪随机序列的前595码片,经“0”到+1值及“1”到-1值的映射变换为非归零的二进制符号。
帧头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帧体信号的平均功率相同。
帧头模式3
帧头模式3采用的PN序列定义为循环扩展的9阶m序列。可由一个Fibonacci型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经“0”到+1值及“1”到-1值的映射变换为非归零的二进制符号。
长度为945个符号的帧头信号(PN945),其中945个符号由一个前同步、一个PN511序列和一个后同步构成。前同步和后同步定义为PN511序列的循环扩展。
长度为511的PN序列的生成多项式定义为:G511(x)=1+x2+x7+x8+x9
该9比特LFSR的初始相位为:111110111,在每个信号帧开始时复位。
产生该最大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的结构如图8所示。
PN945在PN511序列前填充217个符号作为前同步,后面填充217个符号作为后同步。
前同步217个符号 PN511 后同步217个符号
 
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为每个信号帧提供必要的解调和解码信息,包括LDPC编码的码率、交织模式信息等。本系统中预设了64种不同的系统信息模式,并采用扩频技术传输。
通过以下步骤,可以得到64个32比特长的系统信息矢量,通过表2可以得到需要在信道上传输的32比特长的系统信息矢量。
1. 产生32个32位长的Walsh矢量。它们衍生于32位长的Walsh块。基本Walsh块为:
Figure 691246DEST_PATH_IMAGE003
。Walsh块的系统化产生方法为 
Figure 573751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H为上一阶的Walsh块,即 
2.将上述32个32位长的Walsh矢量取反,连同原有的32个Walsh矢量,共可以得到64个矢量。再将每个矢量经过“+1”到1值及“-1”到0值的映射,得到64个二进制矢量。
3.这64个矢量与一个长度为32的随机序列按位相异或后得到64个系统信息矢量。该随机序列由一个5比特的移位寄存器产生一个长度为31的5阶最大长度序列后再加上一个0产生。该31位最大长度序列的生成多项式定义为:G31(x)=1+x+x3+x4+x5
初始相位为00001,在每个信号帧开始时复位。
可采用如图9所示的LFSR结构产生。
4.将这32比特采用I、Q相同的4QAM调制映射成为32个复符号。
这样经过保护后,每个系统信息矢量长度为32个复符号,在其前面再加4个全1复符号。前置的这四个比特也采用I、Q相同的4QAM映射为4个复符号。
该72个系统信息符号通过复用模块与信道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复合成帧体数据,其复用结构为:每帧帧体中子载波0到17、14994到15029、30006到30023为系统信息。其他子载波为数据子载波。子载波14994到15029对应36个系统信息。子载波30006到30023与子载波14994到15011相同,子载波0到17与子载波15012到15029相同。
表2:系统信息
Figure 305001DEST_PATH_IMAGE006
数据符号
数据长度为29952个符号。
 
帧体数据处理
映射后29952个数据符号复接系统信息后,形成帧体,用30024个子载波调制,占用的RF带宽为7.56MHz。相邻的两个子载波间隔为251.7986Hz,对帧体信息符号X(k)进行频域交织,得到X(n),然后按下式进行变换得到时域信号:
Figure 680619DEST_PATH_IMAGE001
基带后处理
基带后处理(成形滤波)采用平方根升余弦(Square Root Raised Cosine,SRRC)滤波器进行基带脉冲成形。SRRC滤波器的滚降系数
Figure 101236DEST_PATH_IMAGE007
为0.05。
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频率响应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Figure 511489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Ts为输入信号的符号周期(1/7.56us),
Figure 624938DEST_PATH_IMAGE007
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说明书仅是本发明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而并非用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均等变化、变型以及等同替代等技术方案,只要符合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数字信号发射系统,用以完成输入数据码流到信道传输信号的转换,包括随机化单元、前向纠错编码单元、比特块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系统信息生成单元、复用单元、帧体数据处理单元、帧头形成单元、组帧单元、基带后处理单元及正交上变频单元,其中输入数据码流经过随机化单元用扰码进行加扰后,之后进入前向纠错编码单元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然后进入比特块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进行比特块交织处理及星座内置换处理,再进入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形成符号流,并进行星座映射,之后进行交织,形成基本数据块,基本数据块与系统信息经复用单元复用后并经过帧体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形成帧体,之后帧体与帧头形成单元生成的帧头经过组帧单元复接为信号帧,经过基带后处理单元转换为输出信号,并经过正交上变频单元变频转换为射频信号。
2.如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信号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前向纠错编码单元使用的前向纠错码的码率有两种,包括2/3码率与5/6码率;其中2/3码率包括长码和短码,长码的码长为59904,短码的码长为14976;其中5/6码率包括长码和短码,长码的码长为59904,短码的码长为14976。
3.如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信号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比特交织和星座内比特置换单元对经过LDPC编码后的码字进行比特块交织,其中码字的码长为14976或59904,按行逐行写入,对于短码14976,每行大小为1872,或者对于长码59904,每行大小为7488,共8行;然后按列顺序读出,组成8比特为一组的符号序列,对每个符号内的比特进行位置置换;位置置换后使得各比特位满足列度最大的比特对应星座图符号中比特互信息最小的比特位,列度次大的比特对应星座图符号中比特互信息次小的比特位,依次类推。
4. 如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信号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比特置换后得到的符号序列均匀的映射到256-APSK星座图中。
5. 如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信号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星座映射与交织单元将符号交织输出的符号以29952个为一组分组,每组按行写入一个3744行8列矩阵;然后按列读出,得到频域交织后的29952个符号。
6. 如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信号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帧是系统帧结构的基本单元,一个信号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头和帧体信号的基带符号率相同;帧头部分由PN序列构成,帧头长度有三种选项;帧头信号采用I路和Q路相同的4QAM调制;帧体部分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共30024个符号,用30024个子载波调制;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由两组相同的36个符号组组成,32个连续信号帧组成一个超帧。
7.  如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信号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72个系统信息符号通过复用模块与信道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复合成帧体数据,其复用结构为:每帧帧体中子载波0到17、14994到15029、30006到30023为系统信息;其他子载波为数据子载波;子载波14994到15029对应一个36个符号组;子载波30006到30023与子载波14994到15011相同,子载波0到17与子载波15012到15029相同。
8. 如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信号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30024个子载波占用的 RF 带宽为7.56MHz;相邻的两个子载波间隔为251.7986Hz,对帧体信息符号X(k)进行频域交织,得到X(n),然后按下式进行变换得到时域信号:
Figure 320752DEST_PATH_IMAGE001
9. 一种数字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数字信号被分为一个一个连续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体部分共30024个符号,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
10. 一种数字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数字信号被分为一个一个连续的数据帧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体部分包括30024个符号,用30024个子载波调制,其中帧体部分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由两组相同的36个符号组组成。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字信号传输方法,该72个系统信息符号通过复用模块与信道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复合成帧体数据,其复用结构为:每帧帧体中子载波0到17、14994到15029、30006到30023为系统信息;其他子载波为数据子载波;子载波14994到15029对应一个36个符号组;子载波30006到30023与子载波14994到15011相同,子载波0到17与子载波15012到15029相同。
12. 一种数字信号接收方法,其中该数字信号被分为一个一个连续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体部分共30024个符号,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
13. 一种数字信号接收方法,其中该数字信号被分为一个一个连续的数据帧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帧由帧头和帧体两部分时域信号组成,帧体部分包括30024个符号,用30024个子载波调制,其中帧体部分包含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和29952个符号的数据;72个符号的系统信息由两组相同的36个符号组组成。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字信号接收方法,该72个系统信息符号通过复用模块与信道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复合成帧体数据,其复用结构为:每帧帧体中子载波0到17、14994到15029、30006到30023为系统信息;其他子载波为数据子载波;子载波14994到15029对应一个36个符号组;子载波30006到30023与子载波14994到15011相同,子载波0到17与子载波15012到15029相同。
CN201310033502.XA 2013-01-29 2013-01-29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34279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3502.XA CN103427946B (zh) 2013-01-29 2013-01-29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1610160709.7A CN105744300B (zh) 2013-01-29 2013-01-29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3502.XA CN103427946B (zh) 2013-01-29 2013-01-29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0709.7A Division CN105744300B (zh) 2013-01-29 2013-01-29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946A true CN103427946A (zh) 2013-12-04
CN103427946B CN103427946B (zh) 2016-12-07

Family

ID=4965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3502.XA Active CN103427946B (zh) 2013-01-29 2013-01-29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794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727A (zh) * 2014-03-12 2014-06-25 上海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无线可视倒车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06027451A (zh) * 2016-04-29 2016-10-12 清华大学 面向多用户传输的子载波可变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法
CN109428674A (zh) * 2017-08-30 2019-03-0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发送端、接收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71465A (zh) * 2018-12-26 2020-07-03 上海交通大学 Ldpc码字的比特交织方法、系统与介质
CN113965244A (zh) * 2021-09-30 2022-01-21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卫星通信可变编码调制分数帧处理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261A (zh) * 2011-04-20 2012-10-24 清华大学 基于apsk星座图的星座映射方法、编码调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261A (zh) * 2011-04-20 2012-10-24 清华大学 基于apsk星座图的星座映射方法、编码调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 18 August 2006 *
周晓,彭克武,宋健: "DVB-T2标准的技术进展", 《电视技术》 *
杨知行,王昭诚: "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关键技术", 《电视技术》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727A (zh) * 2014-03-12 2014-06-25 上海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无线可视倒车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06027451A (zh) * 2016-04-29 2016-10-12 清华大学 面向多用户传输的子载波可变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法
CN106027451B (zh) * 2016-04-29 2019-07-26 清华大学 面向多用户传输的子载波可变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法
CN109428674A (zh) * 2017-08-30 2019-03-0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发送端、接收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71465A (zh) * 2018-12-26 2020-07-03 上海交通大学 Ldpc码字的比特交织方法、系统与介质
CN111371465B (zh) * 2018-12-26 2022-01-28 上海交通大学 Ldpc码字的比特交织方法、系统与介质
CN113965244A (zh) * 2021-09-30 2022-01-21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卫星通信可变编码调制分数帧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946B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53814B1 (ko)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KR102396396B1 (ko)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CN1791188B (zh) 增强vsb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07370489B (zh) 结构化ldpc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453221B (zh) 基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的映射器及其映射方法
CA3128609C (en)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dditional parity thereof
WO200910214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CN103427946A (zh)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KR102554358B1 (ko)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KR101964070B1 (ko) 시그널링 코딩 변조방법, 복조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53555A (zh) 传输广播信号的装置、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传输广播信号的方法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KR20210029758A (ko)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KR102227509B1 (ko)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CN107408952A (zh) 发送器及其缩减方法
CN105474632A (zh) 传输广播信号的装置、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传输广播信号的方法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CN107592959A (zh) 发送器及其缩减方法
CN104618072A (zh) Ngb-w系统中逻辑帧信令信道的编码与调制方法
CN107409011A (zh) 发送器及其产生附加奇偶校验的方法
CN106936541B (zh) Rs编码加字节交织方法及系统
CN105744300B (zh)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581097B (zh) 数字信号发射系统
CN108667556B (zh)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方法
CN107408950A (zh) 发送器及其奇偶校验置换方法
CN107567691A (zh) 发送器及其分割方法
CN104301069B (zh) 基于同余类交织映射序列的交织和解交织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018, block B, No. three East Bridg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5,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ERC-DTV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25 Shanghai East Road, Pudong New Area, No. three, No. 101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NERC-DTV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