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5310A -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5310A
CN103425310A CN201210161309XA CN201210161309A CN103425310A CN 103425310 A CN103425310 A CN 103425310A CN 201210161309X A CN201210161309X A CN 201210161309XA CN 201210161309 A CN201210161309 A CN 201210161309A CN 103425310 A CN103425310 A CN 103425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n electrode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pattern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13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政谚
陈昱廷
苏振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613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5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5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5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显示面板、多条第一检测串列及多条第二检测串列。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个像素结构、位于第一基板与像素结构之间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以及位于像素结构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分别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电性连接。第一检测串列位于第一基板上且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交错。第二检测串列于第二基板上且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交错。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双面触控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因具有操作界面人性化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中,特别是移动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然而,在已知技术中,由外挂式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贴合所形成的触控显示装置,其厚度较厚,而使得移动电子产品不易轻薄化。因此,将触控面板整合在显示面板中而形成的整合式触控显示装置被提出。
由结构上来区分,整合式触控显示装置可分为显示面板内(in cell)结构与显示面板上(on cell)结构。以显示面板内(in cell)结构而言,其需以多道掩摸进程将触控检测层制作于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内表面上。然而,每多出一道进程,各膜层间附着性不佳、粒子污染的风险便提高,进而使得采用此结构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合格率不高。此外,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共用电极与触控检测层的检测串列间的电容负载也十分庞大,而使得驱动芯片不易检测到手指触控所造成的电容变化,进而造成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具有可双面触控、易薄型化的优点,且可改善已知技术中共用电极与检测串列间的电容负载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适于驱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而使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兼具显示及触控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也适于驱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且也可使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兼具显示及触控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多条第一检测串列以及多条第二检测串列。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个像素结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多个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以及显示介质。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内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内表面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内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二内表面的第二外表面。像素结构位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之间。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位于第一内表面与像素结构之间。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位于像素结构与第二内表面之间。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彼此电性绝缘且分别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电性连接。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外表面位于第一检测串列与第一内表面之间。第一检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且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交错。第二外表面位于第二检测串列与第二内表面之间。第二检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且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交错。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适于驱动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此驱动方法包括:在图框更新时间内以固定频率将多个检测驱动信号分别输入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其中在这些检测驱动信号输入期间像素结构的主动元件呈关闭状态。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适于驱动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而驱动方法包括:在图框更新完成后及下一图框更新开始前,将多个检测驱动信号分别输入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其中在检测驱动信号输入期间像素结构的主动元件呈关闭状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的俯视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的俯视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在行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列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图;
图6是图2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以及第二检测串列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检测串列(或第二检测串列)的俯视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检测串列(或第二检测串列)及第一拟检测垫(或第二拟检测垫)的俯视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检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检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模块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模块化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示意图;
图14是输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的检测驱动信号及参考电平、输入像素结构的栅极的扫描信号以及输入像素结构的源极的显示信号示意图;
图15是输入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的检测驱动信号及参考电平、输入像素结构的栅极的扫描信号以及输入像素结构的源极的显示信号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18是图16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1000A:触控显示装置;
100、100A:显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10a:第一内表面;
110b:第一外表面;
120:第二基板;
120a:第二内表面;
120b:第二外表面;
130、130A:像素结构;
132:像素电极;
140:第一共用电极结构;
142:第一共用电极图案;
144:透光电极;
146:第一转接垫;
150:第二共用电极图案;
150a: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的边缘;
152:第二转接垫;
150B:第三共用电极图案;
160:遮光层;
170:平坦层;
180:色阻层;
182:导电粒子;
190:阻隔壁;
192:封装胶体;
194:导电胶体;
194a、194b:导电胶段;
200、200A、200B:第一检测串列;
210:第一拟检测垫;
300、300A、300B:第二检测串列;
310:第二拟检测垫;
410:第一透光保护板;
410a、420a:表面;
420:第二透光保护板;
510、520:发光元件;
610、620、630、640、650、660:软性电路板;
C1:储存电容;
DL:数据线;
D、D1、D2:漏极;
d1:列方向;
d2:行方向;
G、G1、G2:栅极;
L、L’:光线;
M、OLED:显示介质;
R1:第一检测串列之间的空隙处;
R2:第二检测串列之间的空隙处;
SL:扫描线;
S、S1、S2:源极;
Sd:检测驱动信号;
T、T1、T2:晶体管;
t、td、tp:图框更新时间;
U1、U2:使用者;
V:电压波形;
Vcom:参考电平;
Vs:扫描信号;
VD:显示信号;
VDD:固定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可达到双面触控的功效且具有薄型化的优势。详言之,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内外二侧分别配置不同延伸方向的两组检测串列而形成第一触控检测层,并在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的内外两侧分别配置不同延伸方向的另外两组检测串列而形成第二触控检测层。如此一来,至少两个使用者便可在触控显示装置两侧分别利用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操作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而使得彼此间的互动更为便利及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中,位于第一基板内侧及第二基板内侧的检测串列分别是利用显示面板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制作的。故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除了可达到双面触控的功效外,更可一并改善已知技术中共用电极图案与检测串列之间电容负载过大的问题,进而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效果。以下将配合图示举例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的俯视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的俯视透视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在行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列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特别是,图3是对应于图1及图2的剖线AA’,而图4是对应于图1及图2的剖线BB’。
请先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面板100、多条第一检测串列200以及多条第二检测串列300。显示面板100包括具有第一内表面110a以及第一外表面110b的第一基板110、具有第二内表面120a以及第二外表面120b的第二基板120、位于第一内表面110a与第二内表面120a之间的多个像素结构130、位于第一内表面110a与像素结构130之间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位于像素结构130与第二内表面120a之间多个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显示介质M。第一外表面110b位于第一检测串列200与第一内表面110a之间。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串列200可位于第一外表面110b上且与第一外表面110b接触。第二外表面120b位于第二检测串列300与第二内表面120a之间。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串列300可位于第二外表面120b上且与第二外表面120b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以及第一检测串列200可形成第一触控检测层,而可供位于第一基板110旁的使用者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以及第二检测串列300可形成第二触控检测层,而可供位于第二基板120旁的另一使用者进行操作。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可达成双面触控的功能。并且,由于部分的第一触控检测层及部分的第二触控检测层是以显示面板100的内部结构(即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制作的,故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更具有薄型化的优势。以下将配合图示,详细说明部分的第一触控检测层及部分的第二触控检测层是如何以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制作。
图5是图1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及第一检测串列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彼此电性绝缘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内表面110a上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位于第一外表面110b上的第一检测串列200交错且彼此电性绝缘,而形成第一触控检测层。此第一触控检测层可供位于第一外表面110b旁的使用者进行触控。换言之,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除了可做为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外还可做为第一触控检测层的检测串列使用。
如图1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包括二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各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例如为由多个口字形图案连接而成的具有多个开口的长条形图案。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的形状以及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中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的数量,其皆可视实际的需求作适当的设计。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可与像素结构130的栅极G属于同一膜层。基于导电性的考量,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以使用金属材料为佳。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也可与像素结构130的源极S和漏极D属于同一膜层,且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也可以使用其他导电材料。例如: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是金属材料与其它导电材料的堆叠层。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是利用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做为第一触控检测层的检测串列,因此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可改善已知显示面板内(in cell)结构的共用电极图案与检测串列间电容负载过高而造成的触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请再参照图1及图3,为了增加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一检测串列200之间的耦合面积,而提升触控显示装置1000的触控效果,本实施例的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可选择性地包括多个透光电极144。这些透光电极144可位于像素结构130与第一内表面110a之间。各透光电极144分别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中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电性连接。详言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透光电极144可直接覆盖在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上而与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电性连接。需说明的是,为了取得足够的耦合面积,本实施例的透光电极144可与像素结构130的像素电极132重叠。并且,为了不影响像素结构130正常的显示功能,透光电极144可采用透光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
图6是图2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以及第二检测串列示意图。请先参照图3及图6,本实施例的多个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是位于像素结构130与第二内表面120a之间且彼此电性绝缘。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是将已知显示面板中位于第二基板上的全面性共用电极图案切割为往列方向d1延伸的多个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
更进一步地说,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内表面120a上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位于第二外表面120b上的第二检测串列300交错且彼此电性绝缘,而形成第二触控检测层。此第二触控检测层可供位于第二外表面120b旁的使用者进行触控。换言之,这些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除了可做为显示面板100的共用电极外还可做为第二触控检测层的检测串列使用。
此外,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相邻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边缘150a可能造成的漏光现象,而影响触控显示装置1000的光学表现。本实施例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位置可做适当的设计。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可进一步包括遮光层160。遮光层160可位于第二内表面120b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之间。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具有与其他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相邻的至少一边缘150a,遮光层160覆盖边缘150a。换言之,因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边缘150a可能造成的漏光现象会被遮光层160所遮蔽。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便可维持良好的光学表现。
另外,为了使漏光范围缩小,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平坦层170。平坦层170全面性覆盖遮光层160且位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遮光层160之间。换言之,平坦层170可填平色阻层180所造成的断差,进而缩小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边缘150a可能造成的漏光的范围。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便更有效地维持优良的光学表现。
请参照图1及图2,基于视效均匀性考量,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串列200之间的空隙处R1(及第二检测串列300之间的空隙处R2)可配置多个第一拟检测垫210(及第二拟检测垫310)。第一拟检测垫210(及第二拟检测垫310)是悬浮(floating)的,且可与第一检测串列200(或第二检测串列300)属于同一膜层。第一拟检测垫210(及第二拟检测垫3102)可缩小第一检测串列200之间的空隙处R1的面积,进而让使用者不易观察到第一检测串列200(或第二检测串列300)的轮廓。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的视效均匀性便可进一步地提升。
需说明的是,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串列200及第二检测串列300可由多个六边形导电图案所连接而成。本实施例的第一拟检测垫210(及第二拟检测垫310可是菱形透光图案。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检测串列200、第二检测串列300、第一拟检测垫210以及第二拟检测垫310的形状,其皆可视实际的需求适当的设计。举例如下:图7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检测串列(或第二检测串列)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7A,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串列200A(或第二检测串列300A)可为沿着行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导电图案。图7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检测串列(或第二检测串列)及第一拟检测垫(或第二拟检测垫)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7B,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串列200B(或第二检测串列300B)可为由多个菱形导电图案连接而成,而第一拟检测垫210BB(或第二拟检测垫310B)可呈菱形。
图8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检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8A,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透光保护板410以及第二透光保护板420。第一外表面110b位于第一内表面110b与第一透光保护板410之间,而第二外表面120b位于第二内表面120a与第二透光保护板420之间。本实施例的第一透光保护板410以及第二透光保护板420可保护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检测串列200与第二检测串列300不易受到损伤。
如图8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串列200可直接与第一外表面110b接触,而第二检测串列300可直接与第二外表面120b接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检测串列200与第二检测串列300配置的位置也可视不同的需求作适当的调整。举例如下:图8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检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8B,此实施例的第一检测串列200与第二检测串列300也可分别配置于第一透光保护板410上及第二透光保护板420上,且可分别与第一透光保护板410及第二透光保护板420接触。
更进一步的说,如图8A所示,若本实例的显示介质M为非自发光的材料,例如液晶时,第一透光保护板410与第二透光保护板420可兼具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的功能,且第一透光保护板410及第二透光保护板420旁可分别配置至少一发光元件510、520。发光元件510所发出的光线L可透过第一透光保护板410均匀地穿过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进而提供显示画面给位于第二基板120旁的使用者U2。另一方面,发光元件520所发出的光线L’可透过第二透光保护板420均匀地穿过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进而提供显示画面给位于第一基板110旁的使用者U1。
值得一提的是,在图8B中,第一触控检测层的第一检测串列200是形成在第一透光保护板410上,而第一触控检测层的另一检测串列(即第一共用电极结构)是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第二触控检测层的第二检测串列300是形成在第二透光保护板420上,而第二触控检测串列的另一检测串列(即第二共用电极图案)是形成在第二基板120上。意即,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检测串列与第二触控检测串列可整合在触控显示装置中,且不需以已知技术中所述的翻面进程将第一触控检测串列的检测串列(或第二触控检测串列的检测串列分别制作在第一基板110(或第二基板120)的两侧。换言之,图8B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具有高制作合格率。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图9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图。请同时参照图9及图10,为了显示及触控功能的需要,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可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多个导电粒子182。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还包括与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中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电性连接的第一转接垫146(示出于图10)。类似地,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可进一步包括与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电性连接的第二转接垫(未示出)。第一转接垫146可透过导电粒子600与第二转接垫(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电性连接。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模块化后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及第一检测串列200位于第一基板110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及第二检测串列300位于第二基板120上。为驱动由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像素结构(未示出)及显示介质(未示出)形成的显示面板100、由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及第一检测串列200所构成的第一触控检测层、以及由第二共用电极结构150及第二检测串列300所构成的第二触控检测层,第一基板110的第一内表面110a可贴附与显示面板100电性连接的软性电路板610,第一基板110的第一外表面110b可贴附与第一触控检测层电性连接的软性电路板620,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外表面120b可贴附与第二触控检测层电性连接的软性电路板630。软性电路板610适于将显示信号以及驱动第一触控检测层、第二触控检测层的信号输入,而软性电路板620、630适于将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所检测到的触控信号读出。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模块化后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2,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分别位为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上。特别是,第一检测串列200位于第一透光保护板410上,而第二检测串列300位于第二透光保护板420上。类似地,为驱动显示面板100、由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及第一检测串列200所构成的第一触控检测层、以及由第二共用电极结构150及第二检测串列300所构成的第二触控检测层,第一基板110的第一内表面110a可贴附软性电路板640,第一透光保护板410的表面410a可贴附软性电路板650,第二透光保护板420的表面420a可贴附软性电路板660。软性电路板640适于将显示信号及驱动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的信号输入,而软性电路板650、660适于将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所检测到的触控信号读出。
以下将配合图13及图14说明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的驱动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提供显示介质(未示出)参考电平。另一方面,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也分别做为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的驱动电极。第一检测串列200及第二检测串列300是用以分别做为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的读取电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也可分别做为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的读取电极,而第一检测串列200及第二检测串列300是可用以分做为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的驱动电极。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示意图。如图13所示,检测驱动信号Sd会循序地输入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当使用者触碰触控显示装置1000时,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一检测串列200间(或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第二检测串列300)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一检测串列200(或第二检测串列200)读出的电压波形V发生改变。如此一来,通过信号处理单元,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即可知使用者触控的位置,进而做出相对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需分别被输入检测驱动信号Sd之外,也需负责提供像素结构130参考电平,以使触控显示装置1000在具有触控功能时也兼具显示功效。为了避免输入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检测驱动信号Sd影响到像素结构130的显示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也被提出。以下配合图14及图15举例说明。
图14是输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的检测驱动信号Sd及参考电平Vcom、输入像素结构的栅极的扫描信号Vs、以及输入像素结构的源极的显示信号VD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检测驱动信号Sd可在每一图框更新完时间td后及下一图框更新开始前(即时间tp内)输入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特别是,在这些检测驱动信号Sd输入期间tp内,像素结构130呈关闭状态(即输入像素结构130的栅极G的扫描信号Vs处于栅极关闭电压Vgl)。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便可兼具显示及双面触控的功能。
图15是输入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的检测驱动信号Sd及参考电平Vcom、输入像素结构的栅极的扫描信号Vs、以及输入像素结构的源极的显示信号VD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多个检测驱动信号Sd可在图框更新时间t内以固定频率输入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其中在检测驱动信号Sd输入期间td像素结构130呈关闭状态。这样一来,此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也可兼具显示及双面触控的功能。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类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主要的差异在于显示面板。详言之,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显示介质的材料为自发光材料,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ed Diode,OLED)。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结构的形式以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的位置也与第一实施例中有所不同。以下针对此相异之处做说明,两者相同之处便不再重述。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6,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A包括显示面板100A、多条第一检测串列200以及多条第二检测串列300。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多个像素结构130A、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多个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以及显示介质OLED。第一基板110具有第一内表面110a以及第一外表面110b。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内表面120a以及第二外表面120b。像素结构130A位于第一内表面110a与第二内表面120a之间。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位于第一内表面110a与像素结构130A之间。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位于像素结构130A与第二内表面120a之间。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彼此电性绝缘且分别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电性连接。显示介质OLED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第一外表面110b位于第一检测串列200与第一内表面110a之间。第一检测串列200彼此电性绝缘且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交错。第二外表面120b位于第二检测串列300与第二内表面120a之间。第二检测串列300彼此电性绝缘且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交错。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为增加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一检测串列200之间的耦合面积,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可进一步包括位于像素结构130A与第一内表面110a之间的透光电极144。透光电极144与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142电性连接。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第一检测串列200形成第一触控检测层,而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第二检测串列300形成第二触控检测层,其中第一触控检测层可供位于第一基板110旁的使用者触控,而第二触控检测层可供位于第二基板120旁的另一使用者触控。值得注意的是,因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是双面发光的,除了透光电极144外,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材料也为透光导电材料。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介质OLED的材料为自发光材料,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为电流驱动元件,因此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30A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30有所不同。以下配合图17详细说明。
图17是图16的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请参照图17,本实例的像素结构130A包括数据线DL、扫描线SL、选择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2以及像素电极132。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晶体管T1的源极S1与数据线DL电性连接。选择晶体管T1的栅极G1与扫描线SL电性连接。选择晶体管T1的漏极D1与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G2电性连接。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S2电性连接至固定电压VDD。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D2与显示介质OLED电性连接。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与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G2形成储存电容C1。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显示介质OLED以及第一共用电极结构140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SL输入至栅极G1的信号可决定选择晶体管T1是否开启。当选择晶体管T1开启时,显示信号便可自数据线DL传输至选择晶体管T1的漏极D1,进而使驱动晶体管T2开启。当驱动晶体管T2开启时,显示介质OLED的两端(即显示介质OLED与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D2相接的一端以及显示介质OLED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相接的另一端)可具有电平差。此电平差可使电流通过显示介质OLED,进而使显示介质OLED显示与显示信号相对应的灰阶值。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30A是属于两个晶体管一个电容(2T1C)的结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结构130A也可为三个晶体管一个电容(3T1C)、四个晶体管一个电容(3T1C)、四个晶体管二个电容(4T2C)、或五个晶体管一个电容(5T1C)或其他适当形式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位置也与第一实施例中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是位于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内表面120a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是位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内表面110a上。
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还包括多个阻隔壁190。阻隔壁190位于像素结构130A的驱动晶体管T2上,且显示介质OLED位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阻隔壁190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具有与其他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相邻的至少一边缘150a,阻隔壁190覆盖边缘150a。如此一来,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轮廓便不易被使用者察觉,进而提升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A的视效均匀性。
请再参照图16,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第二检测串列300间的耦合电容值,而使触控显示装置1000A的触控效果更佳。本实施例的显式面板100A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彼此电性绝缘的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于第二内表面120a的正投影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于第二内表面120a的正投影实质上重合。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分别与对向的一个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电性连接。由于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与第二检测串列300间的距离较近且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电性连接,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与第二检测串列300间的耦合电容值变大,进而使由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第二检测串列300以及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所构成的第二触控检测层的检测效果更佳。
图18为图16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透视示意图。特别是,图16是对应图18的剖线CC’。请同时参照图16及图18,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可进一步包括封装胶体192以及导电胶体194。封装胶体192环绕所有像素结构130A且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封装胶体192主用是用以接合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并支撑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间的间隙。换言之,封装胶体192与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一起封住显示介质OLED所在的区域,以避免外界水气进入显示面板100A中而影响显示面板100A的寿命。导电胶体194包括二导电胶段194a、194b,导电胶段194a、194b位于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A与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之间,且分别配置于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的两端(与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的两端),而使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150A分别与对向的一个第三共用电极图案150B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0A可利用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0B具有类似的驱动方法驱动,于此便不再重述。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A除了具有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的功效及优点外,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介质OLED为自发光元件,故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A不需额外的背光源,而更具有易薄型化的优点且可避免导光板与第一检测串列200、第二检测串列300或显示面板100A内部结构间的光线反射的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藉由在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内外二侧分别配置不同延伸方向的两组检测串列而形成第一触控检测层,并在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的内外两侧分别配置不同延伸方向的另外两组检测串列而形成第二触控检测层。如此一来,至少两个使用者便可在触控显示装置两侧分别利用第一触控检测层及第二触控检测层操作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而使得彼此间的互动更为便利及迅速。
更重要的是,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中,位于第一基板内侧及第二基板内侧的二组检测串列分别是利用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以及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制作的。故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除了可达到双面触控的功效外,更可一并改善已知技术中共用电极图案与检测串列之间电容负载过大的问题,进而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效果。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提出一种特殊的驱动方法,其可使触控显示装置兼具显示及触控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内表面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第一外表面;
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内表面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内表面的第二外表面;
多个像素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
多个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这些像素结构之间,这些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彼此电性绝缘,且各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共用电极图案;
多个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位于这些像素结构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这些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彼此电性绝缘且分别与这些第一共用电极结构电性连接;以及
显示介质,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多条第一检测串列,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这些第一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一内表面之间,这些第一检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且与这些第一共用电极结构交错;以及
多条第二检测串列,所述第二外表面位于这些第二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这些第二检测串列彼此电性绝缘且与这些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共用电极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像素结构与所述第一内表面之间的多个透光电极,这些透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共用电极结构的这些第一共用电极图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内表面与这些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之间,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具有与其他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相邻的至少一边缘,所述遮光层覆盖所述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全面性覆盖所述遮光层且位于这些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与所述遮光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阻隔壁,这些阻隔壁分别位于这些像素结构上,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具有与其他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相邻的至少一边缘,这些阻隔壁分别覆盖这些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拟检测垫以及多个第二拟检测垫,这些第一拟检测垫位于这些第一检测串列之间的空隙处,而这些第二拟检测垫位于这些第二检测串列之间的空隙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一外表面接触,而这些第二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二外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及所述第二导光板旁的至少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一导光板接触,而这些第二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二导光板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透光保护板以及第二透光保护板,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透光保护板之间,而所述第二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透光保护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一透光保护板接触,而这些第二检测串列与所述第二透光保护板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导电粒子,各所述第一共用电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共用电极结构的这些第一共用电极图案电性连接的第一转接垫,而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还包括第二转接垫,所述第一转接垫透过这些导电粒子与所述第二转接垫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检测串列的延伸方向与这些第二检测串列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而这些第一共用电极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这些第二共用电极图案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介质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彼此电性绝缘的第三共用电极图案,这些第三共用电极图案于所述第二内表面的正投影与这些第二共用电极图案于所述第二内表面的正投影实质上重合,且各第二共用电极图案分别与相对的这些第三共用电极图案其中的一电性连接。
15.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驱动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而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图框更新时间内以固定频率将多个检测驱动信号分别输入这些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其中在这些检测驱动信号输入期间这些像素结构的多个主动元件呈关闭状态。
16.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驱动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而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图框更新完成后及下一图框更新开始前,将多个检测驱动信号分别输入这些第一共用电极结构,其中在这些检测驱动信号输入期间这些像素结构的多个主动元件呈关闭状态。
CN201210161309XA 2012-05-22 2012-05-2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3425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1309XA CN103425310A (zh) 2012-05-22 2012-05-2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1309XA CN103425310A (zh) 2012-05-22 2012-05-2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5310A true CN103425310A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1309XA Pending CN103425310A (zh) 2012-05-22 2012-05-2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531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043A (zh) * 2013-12-26 2014-07-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触控oled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90696A (zh) * 2014-06-19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触控的显示面板、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4407761A (zh) * 2014-12-16 2015-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CN108776553A (zh) * 2018-06-11 2018-11-0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双面触控显示模组及其触发方法
WO2021244269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1221A (zh) * 2008-03-28 2010-03-24 索尼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20110050599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e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input function and touch input method thereof
CN102043270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1221A (zh) * 2008-03-28 2010-03-24 索尼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20110050599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e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input function and touch input method thereof
CN102043270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043A (zh) * 2013-12-26 2014-07-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触控oled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90696A (zh) * 2014-06-19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触控的显示面板、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4090696B (zh) * 2014-06-19 2018-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触控的显示面板、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4407761A (zh) * 2014-12-16 2015-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US10268307B2 (en) 2014-12-16 2019-04-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that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 double-sided touch mode
CN108776553A (zh) * 2018-06-11 2018-11-0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双面触控显示模组及其触发方法
WO2021244269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1874983B2 (en) 2020-06-03 2024-01-16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ransparent display and double-sided touch contro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12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 embedded therein,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U2012216285B2 (en) In-cell or on-cell touch sensor with color filter on array
US9952694B2 (en)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
US8792062B2 (en) Touch 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CN101488066B (zh) 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基板
CN103455205B (zh) 内置式触摸屏及液晶显示器
CN102841716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2008779B1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구동방법
TWI449990B (zh) 整合型觸控螢幕
US9563303B2 (en) Embedded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mbedded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3164058B (zh) 触摸屏、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显示器
KR101710407B1 (ko) 터치 스크린이 내장된 액정 표시장치와 이의 구동방법
CN105739203A (zh) 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14070B (zh) 触控电极层及显示面板
KR20110065957A (ko)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2053766A (zh)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带输入功能的电光设备
CN102081247A (zh) 具有触摸设备的显示器
US11016591B2 (en)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KR2008005067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472613A (zh) 电容式触摸显示装置
CN104238805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3425310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201346662A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KR101691885B1 (ko) 터치 스크린이 내장된 액정 표시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3643988U (zh) 电容式触摸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