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3559B -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3559B
CN103423559B CN201210153940.5A CN201210153940A CN103423559B CN 103423559 B CN103423559 B CN 103423559B CN 201210153940 A CN201210153940 A CN 201210153940A CN 103423559 B CN103423559 B CN 103423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draw
bottom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39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3559A (zh
Inventor
韩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539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35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3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3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3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3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涉及底座技术领域,用于实现设备底座接收到启动信号后,能使设备终端自动竖立并旋转的目的。该设备底座包括:包括:控制装置,卡槽,支架,第一旋转电机,链条,底盘,第二旋转电机;其中,支架固定设置在底盘上;第一旋转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架或底盘上;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槽的底部,另一端由第一旋转电机牵引;卡槽用于放置待竖立旋转的设备终端,卡槽的顶部与支架的顶部相互卡扣,卡槽的顶部相对于支架的位置可移动;第二旋转电机用于带动底盘水平旋转;控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启动第一旋转电机正向旋转,在卡槽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第一旋转电机并启动第二旋转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底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被广泛的使用,人们对手机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在手机后壳上安装一个旋转轴,使该轴位于手机质心上,在旋转轴上配置一个套环,套于用户的手指上使手机旋转,从而使手机更具娱乐性。
在实现上述旋转手机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旋转手机装置只能通过手动旋转,并且旋转手机装置通过旋转轴和套环,实现旋转不能实现竖立旋转;旋转手机装置的旋转功能并没有来电提醒的作用,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用以实现设备底座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后,能使设备终端自动竖立并旋转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备底座,包括:控制装置,卡槽,支架,第一旋转电机,链条,底盘,第二旋转电机;其中,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或所述底盘上;所述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的底部,另一端由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牵引,以便移动卡槽的底部的位置;所述卡槽用于放置待竖立旋转的设备终端,所述卡槽的顶部与所述支架的顶部相互卡扣,且所述卡槽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架的位置可移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底盘水平旋转;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启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并在所述卡槽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
一种设备终端,包括发送单元,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用于接收触控信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接收到触控信号后,向设备底座发送启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当控制装置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启动信号后,启动第一旋转电机,使得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通过链条带动卡槽移动,以使得卡槽由倾斜态转变为竖立态。启动第二旋转电机水平旋转,通过底盘带动卡槽水平旋转。这样,实现了设备底座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后,能使设备终端自动竖立并旋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底座处于竖立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底座处于竖立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控制装置,102-卡槽,103-支架,104-第一旋转电机,105-链条,106-底盘,107-第二旋转电机,108-检测装置,109-第一滑槽,110-卡槽底部的卡扣部,111-支座,112-第二滑槽,113-支架顶部的滑轮,114-卡槽顶部的滑轮,115-第三滑槽,116-第一感控开关,117-第二感控开关,118-柔性链,119-弹簧,120-弹簧槽,121-第三感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底座,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装置101,卡槽102,支架103,第一旋转电机104,链条105,底盘106,第二旋转电机107。
其中,所述支架10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106上。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03或所述底盘106上。所述链条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102的底部,另一端由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牵引,以便移动卡槽102的底部的位置。所述卡槽102用于放置待竖立旋转的设备终端,所述卡槽102的顶部与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相互卡扣,且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架103的位置可移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用于带动所述底盘106水平旋转。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设置在所述底盘106上。
所述控制装置101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启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水平旋转,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图示中,只表示出第一旋转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具体的,当设备终端在受到触发时,向控制装置101发送启动信号,在控制装置101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使得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时牵引链条105向支架方向移动,链条105移动带动与链条105固定连接的卡槽102的底部移动,使得卡槽102慢慢靠近支架103。启动第二旋转电机107,使得第二旋转电机107水平旋转,并带动底盘106水平旋转,从而实现卡槽102的水平旋转。当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此时卡槽102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控制装置101制动第一旋转电机104,使得第一旋转电机104停止向第一方向旋转,并保证水平旋转时,卡槽始终保持竖立的状态不改变。
优选的,控制装置101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并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并启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以实现设备底座的卡槽先竖立后水平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101包括射频接收器。所述射频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启动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第一预定位置是指卡槽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卡槽的底部在底盘中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若要停止设备底座水平旋转,可以通过直接关闭电源开关实现。关闭电源开关时,设备底座的停止第二旋转电机旋转,并且关闭第一旋转电机,若要将卡槽恢复至最初的倾斜态,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将卡槽拉回最初的倾斜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底座中设置有一个电源开关,在电源开关为闭合状态时,设备底座才能实现自动竖立旋转的功能,若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设备底座不能工作,此时只能放置设备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是指,牵引链条向支架方向移动的旋转方向。若第一旋转电极逆时针旋转时牵引链条向支架方向移动,则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是指第一旋转电机逆时针旋转,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二方向旋转是指第一旋转电机顺时针旋转。若第一旋转电极顺时针旋转时牵引链条向支架方向移动,则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是指第一旋转电机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二方向旋转是指第一旋转电机逆时针旋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底座,当控制装置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启动信号后,启动第一旋转电机,使得第一旋转电机正向旋转通过链条带动卡槽移动,以使得卡槽由倾斜态转变为竖立态。并启动第二旋转电机水平旋转,通过底盘带动卡槽水平旋转。这样,实现了设备底座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后,能使设备终端自动竖立并旋转的目的。
上述设备底座,如图2所示,还包括:支座111。
所述支座111的一侧有凹槽,所述底盘106设置在所述支座111凹槽内,使得第二旋转电机107带动底盘106在支座111的凹槽内旋转,使得底盘106旋转时固定在一个位置旋转,方便携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底盘106的固定设置支架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09。
所述卡槽102的底部设置有卡扣部110,所述卡扣部110与所述第一滑槽109为内固定结构,能够使卡槽102的底部在第一滑槽109内移动,不会使得卡槽102的底部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离。
优选的,所述卡扣部110为滑轮,所述滑轮具有横穿滑轮的中心并位于在滑轮两侧的中心轴。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滑槽109为内固定结构具体为:所述卡槽102的滑轮与所述第一滑槽109为内固定结构,如图4所示。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卡槽102的底部在第一滑槽109内移动,而且能够减小卡槽移动时的阻力,使得卡槽的底部更方便移动。
其中,所述内固定结构是指,所述卡扣部110有凸起部分,所述第一滑槽109为与所述卡扣部110相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的,参考图3所示,所述卡槽1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12,所述支架103的顶部设置有滑轮113,所述滑轮具有横穿滑轮的中心并位于滑轮两侧的中心轴。
所述卡槽102的顶部与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相互卡扣,且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架103的位置可移动具体为: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的滑轮113与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的第二滑槽112为内固定结构,使得卡槽102的底部在移动时,卡槽的顶部也可依靠所述支架103移动,并且保证了卡槽102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偏转,使得卡槽102由倾斜态准确的调整为竖立态。
具体的,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时,牵引链条105移动,使得链条105带动卡槽102的底部的卡扣部110在第一滑槽109内向支架103方向移动,卡扣部110的移动带动卡槽102的顶部移动,使卡槽102顶部的第二滑槽112依靠支架103顶部的滑轮113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卡槽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
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卡槽10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114,所述滑轮114具有横穿滑轮的中心并位于滑轮两侧的中心轴,所述支架103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滑槽115。
所述卡槽102的顶部与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相互卡扣,且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架103的位置可移动具体为: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的第三滑槽115与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的滑轮114内固定结构。
具体的,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时,牵引链条105移动,使得链条105带动卡槽102的底部的卡扣部110在第一滑槽109内向支架103方向移动,卡扣部110的移动带动卡槽102的顶部移动,使卡槽102顶部的滑轮114沿着支架103的第三滑槽115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卡槽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底座,如图6所示,还包括:检测装置108。
所述检测装置108,用于检测设备终端是否离开所述设备底座。优选的,检测装置108为温度反应器或光电感应器,能够自动感应设备终端是否离开设备底座。
所述控制装置101,还用于若所述检测装置108检测到所述设备终端离开所述设备底座,则关闭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并关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具体的,当检测装置108检测到设备终端离开设备底座102时,也就是说,检测装置108检测到设备终端离开卡槽102时,触动控制装置101关闭第二旋转电极107的旋转,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104,使第一旋转电机104停止制动,实现了通过自动感应设备终端是否离开设备底座,自动控制是否关闭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和第一旋转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装置可以放置在卡槽的底部,也可放置在其他能够感应设备终端离开时光电的变换或温度变化的位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通过检测装置能够实现设备底座自动控制关闭第二旋转电机旋转,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使第一旋转电机104停止制动,使得设备底座更具智能化,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链条105为刚性齿条,此时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为齿轮旋转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刚性齿条的形状可以是锯齿状的,也可是车链状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的,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旋转电机104的齿轮旋转带动齿条移动,使得齿条拉动卡槽102的底部向支架处移动,从而牵动卡槽102的顶部移动,直至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此时卡槽102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101制动第一旋转电机104。
优选的,所述在底盘106的第二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感控开关116,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在所述卡槽的底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
其中,所述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闭合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具体的,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是指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时,所述链条105的远离支架的一端在底盘106中的位置,即链条105的未固定连接卡槽102的一端在底盘106中的位置。
在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时,链条105的远离支架的一端此时在底盘106的第二预定位置,此时触动了第一感控开关116闭合,使得控制装置101在第一感控开关116闭合时,制动第一旋转电机104。优选的,第一触动开关116为光电感应开关。
所述控制装置101还用于,若所述检测装置108检测到所述设备终端离开所述设备底座,则关闭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并关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具体为:
若所述检测装置108检测到所述设备终端离开所述设备底座,则触发所述控制装置101关闭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并启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二方向旋转,以便与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并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104。
具体的,若所述检测装置108检测到所述设备终端离开所述设备底座,则触发控制装置101,使控制装置101关闭第二旋转电机107旋转时,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二方向旋转,使得第一旋转电机104的外侧齿轮向第二方向旋转带动链条105移动,使的链条105推动卡槽的底部向远离支架的方向移动,以便与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使得卡槽由竖立态调整为最初的倾斜态,此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10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预定位置是指卡槽由竖立态调整为最初的倾斜态时,卡槽的底部在底盘中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盘106的第四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二感控开关117。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所述第三预定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
其中,所述关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具体为:在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闭合时,关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其中,所述第四预定位置是指所述卡槽的底部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时,所述链条的远离第一旋转电机的一端在底盘中的位置,即链条的固定连接卡槽的一端在底盘中的位置。
具体的,控制装置101启动第一旋转电极104向第二方向旋转,带动链条105推动卡槽102的底部移动,使得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时,链条的远离第一旋转电机的一端位于第四预定位置,此时触动了第二感控开关117闭合,使得控制装置101在第二感控开关11闭合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104。优选的,第二触动开关117为光电感应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底座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感控开关的方法使得控制装置在卡槽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状态时,制动第一旋转电机;通过设置第二感控开关的方法使得控制装置在卡槽由竖立态调整为倾斜态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也可以通过设置计时器的方法实现控制装置对第一旋转电机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制装置对第一旋转电机的控制,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将所述链条105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09内。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09内,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09内,且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与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分设在所述第一滑槽109的两端。
具体的,链条105设置在第一滑槽109内,使得链条在移动过程中沿着第一滑槽109移动,不发生偏移,能带到卡槽102的底部不发生偏移的移动。
或者,如图9所示,所述链条105包括柔性链118和弹簧119。所述设备底座还包括:弹簧槽120,用于放置弹簧119。
优选的,所述弹簧槽120设置在所述支架103的底部。此时,柔性链118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槽102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电机104中,并且能够缠绕在第一旋转电机104中。
具体的,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一旋转电机104通过缠绕柔性链118带动卡槽102的底部移动,从而牵动卡槽102的顶部移动,并将弹簧119压缩至弹簧槽120中,直至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此时卡槽102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如图10所示,控制装置101制动第一旋转电机104。
在控制装置101关闭第一旋转电机104时,处于压缩态的弹簧119从弹簧槽120中弹出,并做拉伸运动,推动卡槽102的底部向远离支架的方向移动,使得卡槽102恢复至最初的倾斜态。
优选的,所述底盘106的第一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感控开关121;所述第三感控开关121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
其中,所述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包括:在所述第三感控开关121闭合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所述第三感控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具体的,在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时,此时触动了第三感控开关121闭合,使得控制装置101在第三感控开关121闭合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优选的,第三感控开关121为光电感应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底座,可以是手机底座,也可以是MP3底座,还可以是其他设备终端的设备底座,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槽的形状可以是图示中的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是其他形状,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底座,首先设备终端向设备底座的控制装置发送启动信号,控制装置接收启动信号后,启动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通过链条带动卡槽的底部向靠近支架的方向移动,使得卡槽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此时控制装置制动第一旋转电机,启动第二旋转电机,使得第二旋转电机通过底盘带动卡槽水平旋转,从而实现了设备底座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后,能使设备终端自动竖立并旋转的目的。同时,检测装置检测到设备终端离开设备底座时,控制装置关闭第二旋转电机,启动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二方向旋转,通过链条推动卡槽的底部向远离支架的方向移动,使得卡槽由竖立态调整为最初的倾斜态,此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或者,检测装置检测到设备终端离开设备底座时,控制装置关闭第二旋转电机,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使得链条的弹簧推动卡槽向远离支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卡槽由竖立态调整为最初的倾斜态,从而达到设备底座自动关闭第二旋转电机,自动关闭第一旋转电机,并自动恢复至最初的倾斜态,为下次设备底座自动竖立旋转做准备,使得设备底座更加智能化,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终端,如图11所示,包括:触控单元110,发送单元111。
所述触控单元110,用于接收触控信号。
具体的,设备终端被触控时,通过触控单元110接收其他设备终端发送的触控信号。
示例性的,若设备终端为手机,手机来电时,是其他手机向本手机发送触控信号,使得本手机在来电时触发触控单元110接收触控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111,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110接收到触控信号后,向设备底座发送启动信号。
其中,所述启动信号为无线电信号。优选的,发送单元111在所述触控单元接收到触控信号后,通过蓝牙技术向设备底座发送启动信号。发送单元111通过蓝牙技术向设备底座发送启动信号,此时启动信号为无线电信号,设备底座通过射频接收器接收到无线电信号后,启动设备底座的控制装置,使得控制装置启动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实现设备底座自动竖立旋转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单元向设备底座发送启动信号,启动信号也可以是电磁波信号,此时设备底座的控制装置中无需安装射频接收器。在设备终端的发送单元向设备底座发送电磁波信号时,设备底座的控制装置有微小线圈在交变的磁场中产生电流,启动控制装置,使得控制装置启动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实现设备底座自动竖立旋转的功能。启动信号也可以是利用红外技术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或是利用WIFI技术发送的无线电信号,还可以是利用其他技术能启动控制装置的信号,本发明对启动信号具体是什么信号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终端,接收到其他设备终端发送的触控信号后,向设备底座的控制装置发送启动信号,以启动控制装置,使得控制装置启动第一旋转电机向第一方向旋转,启动第二旋转电机水平旋转,从而带动放置设备终端的设备底座的卡槽由倾斜态变为竖立态,并带动卡槽水平旋转,从而实现了设备底座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后,能使设备终端自动竖立并旋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01),卡槽(102),支架(103),第一旋转电机(104),链条(105),底盘(106),第二旋转电机(107);其中,
所述支架(10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106)上;
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03)或所述底盘(106)上;
所述链条(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102)的底部,另一端由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牵引,以便移动卡槽(102)的底部的位置;
所述卡槽(102)用于放置待竖立旋转的设备终端,所述卡槽(102)的顶部与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相互卡扣,且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架(103)的位置可移动;
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用于带动所述底盘(106)水平旋转;
所述控制装置(101)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启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其中,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是指所述卡槽(102)由倾斜态调整为竖立态,所述卡槽(102)的底部在所述底盘(106)中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启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包括:
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一方向旋转,并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并启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设置在所述底盘(10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111),所述支座(111)的一侧有凹槽;
所述底盘(106)设置在所述支座(111)的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6)的固定设置支架(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09);
所述卡槽(102)的底部设置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滑槽(109)为内固定结构,所述内固定结构是指,所述卡扣部有凸起部分,所述第一滑槽(109)为与所述卡扣部相配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底部的卡扣部(110)是滑轮,所述滑轮具有横穿滑轮的中心并位于滑轮两侧的中心轴;
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滑槽(109)为内固定结构具体为:
所述卡槽的滑轮与所述第一滑槽(109)为内固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12),所述支架(103)的顶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具有横穿滑轮的中心并位于滑轮两侧的中心轴;
所述卡槽(102)的顶部与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相互卡扣,且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架(103)的位置可移动具体为:
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的滑轮与所述卡槽的顶部的第二滑槽(112)为内固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具有横穿滑轮的中心并位于滑轮两侧的中心轴,所述支架(103)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滑槽(115);
所述卡槽(102)的顶部与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相互卡扣,且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架(103)的位置可移动具体为:
所述支架(103)的顶部的第三滑槽(115)与所述卡槽(102)的顶部的滑轮为内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底座,还包括:检测装置(108);
所述检测装置(108),用于检测设备终端是否离开所述设备底座;
所述控制装置(101),还用于若所述检测装置(108)检测到所述设备终端离开所述设备底座,则关闭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并关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08)为温度感应器或光电感应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105)为刚性齿条,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为齿轮旋转电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盘(106)的第二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一感控开关(116),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闭合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01)还用于,若所述检测装置(108)检测到所述设备终端离开所述设备底座,则关闭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并关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包括:
若所述检测装置(108)检测到所述设备终端离开所述设备底座,则所述控制装置(101)关闭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07),启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向第二方向旋转,以便于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并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第三预定位置时,关闭第一旋转电机(10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6)的第四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二感控开关(117);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至所述第三预定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关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具体为:
在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闭合时,停止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105)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09)内;
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09)内,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09)内,且所述第一感控开关(116)与所述第二感控开关(117)分设在所述第一滑槽(109)的两端。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105)包括柔性链(118)和弹簧(119);
所述设备底座还包括:弹簧槽(120),用于放置弹簧(119)。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6)的第一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感控开关(121);所述第三感控开关(121)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在所述卡槽(102)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包括:
在所述第三感控开关(121)闭合时,制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4);
所述第三感控开关(121)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09)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120)设置在所述支架(103)的底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射频接收器;
所述射频接收器用于接收设备终端发送的启动信号。
20.一种设备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单元,触控单元;
所述触控单元,用于接收触控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接收到触控信号后,向设备底座发送启动信号,其中所述设备底座为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底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信号为无线电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接收到触控信号后,通过蓝牙技术向设备底座发送启动信号。
CN201210153940.5A 2012-05-17 2012-05-17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Active CN103423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3940.5A CN103423559B (zh) 2012-05-17 2012-05-17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3940.5A CN103423559B (zh) 2012-05-17 2012-05-17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3559A CN103423559A (zh) 2013-12-04
CN103423559B true CN103423559B (zh) 2016-06-29

Family

ID=4964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3940.5A Active CN103423559B (zh) 2012-05-17 2012-05-17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35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4531B (zh) * 2014-11-28 2017-05-0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163289B2 (en) * 2017-02-24 2021-1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radle, notif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917941B (zh) * 2017-04-14 2018-11-13 绍兴柯桥能元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用可调节固定支架
CN106964151B (zh) * 2017-04-27 2020-04-03 杭州哲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游戏手柄
CN108848231B (zh) * 2017-05-25 2020-07-07 台州正铭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消息通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8926B1 (ko) * 2007-01-26 2007-11-22 주식회사 성우모바일 휴대단말기의 회전 받침장치
CN101115079A (zh) * 2006-07-25 2008-01-30 曹英 一种利用触屏式手机作为信息设备外挂式无线输入或输出系统的方法
JP2009071535A (ja) * 2007-09-12 2009-04-02 Sharp Corp スライド式携帯端末
KR20090127472A (ko) * 2008-06-09 2009-12-14 정관선 전자기기 거치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7043A1 (en) * 2001-01-19 2002-08-08 Adamson Alan D. Cordless phon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079A (zh) * 2006-07-25 2008-01-30 曹英 一种利用触屏式手机作为信息设备外挂式无线输入或输出系统的方法
KR100778926B1 (ko) * 2007-01-26 2007-11-22 주식회사 성우모바일 휴대단말기의 회전 받침장치
JP2009071535A (ja) * 2007-09-12 2009-04-02 Sharp Corp スライド式携帯端末
KR20090127472A (ko) * 2008-06-09 2009-12-14 정관선 전자기기 거치대
KR100972958B1 (ko) * 2008-06-09 2010-08-09 옥윤선 전자기기 거치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3559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3559B (zh) 一种设备底座及设备终端
CN105471116A (zh)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CN102024986B (zh) 一种电池上料翻转机构
CN203081798U (zh) 遥控移动电风扇
CN104077908B (zh) 一种远程控制开关
CN203252477U (zh) 多士炉自动升降机构及具有该自动升降机构的多士炉
CN105634084A (zh)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CN207669311U (zh) 一种饭店用自动上菜机器人设备
CN103859732A (zh) 能够自动打开和自动收合的全自动伞
CN203252476U (zh) 多士炉自动升降机构及具有该自动升降机构的多士炉
CN213586234U (zh) 用于耳机盒的耳机推出装置
CN204417873U (zh) 一种自动避雨晾衣架
CN106803335A (zh) 一种用于传统开关上的无线控制装置
CN201928730U (zh) 电动无线遥控智能卷帘机
CN203515290U (zh) 一种卷帘门控制装置
CN202431109U (zh) 手机遥控全自动窗户
CN202158806U (zh) 一种移动靶系统
CN202585159U (zh) 一种控制开关和采用该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
CN201812767U (zh) 电机下埋的漏电断路器齿条式两用合闸装置
CN205044366U (zh) 边式推拉组合黑板
CN103991670A (zh) 一种自动传动带
CN202583761U (zh) 一种控制系统
CN210404851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06956405U (zh) 一种集体宿舍用智能洗衣系统
CN109184098A (zh) 公交车站顶棚智能化感应式除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8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