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2519A -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2519A
CN103412519A CN2013101438269A CN201310143826A CN103412519A CN 103412519 A CN103412519 A CN 103412519A CN 2013101438269 A CN2013101438269 A CN 2013101438269A CN 201310143826 A CN201310143826 A CN 201310143826A CN 103412519 A CN103412519 A CN 103412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client
end server
port com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38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2519B (zh
Inventor
林明政
林宏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ANTAI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ANTAI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ANTAI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ANTAI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438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2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2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2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2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2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应用在远端服务器与远端的周边设备进行操作。周边的控制方法包括:于远端服务器中生成多台虚拟机器;虚拟机器上产生虚拟通讯端口;客户端连线至远端服务器时,远端服务器选择虚拟机器,客户端连结于所选的虚拟机器;虚拟机器将虚拟通讯端口与客户端的目标通讯端口进行映射,虚拟机器透过虚拟通讯端口将操作指令传送至目标通讯端口;客户端中断连线时,虚拟机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客户端再连接于虚拟机器,虚拟机器将暂存于缓存空间的操作指令透过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目标通讯端口与周边设备。

Description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技术领域】
一种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服务器,特别有关于一种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背景技术】
习知的虚拟化主机仅提供文字输入介面的环境,对于使用者而言在使用的过程多有限制。因此随着网路架构的成熟与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虚拟化主机可以提供多组虚拟桌面结构基础(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给不同的终端设备(Terminal)。使用者可以透过终端设备连接至远端服务器中的虚拟机器(Virtual Machine)后,并在终端设备的荧幕上显示远端服务器所运行的视窗环境的操作画面。 
远端服务器具有提供多台虚拟机器的服务的能力,所以资讯管理人员可以在远端服务器上进行虚拟机器的部属。一般而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具备快速的运算能力。因此资讯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或精简型电脑(Thin Client)作为终端设备。例如超市中的收银机或客服中心(Call Center)中各客服人员所用的电脑都可以是前述的终端设备。 
习知的远端服务器仅能提供显示画面与输入装置的操控处理,因此远端服务器并无法对终端设备所连接的各种周边设备进行调用。以RS-232的周边设备为例,在本机的情况下,主机可以直接透过RS-232通讯端口与连接的周边设备进行开启、传送、接收、停止或关闭的操作。在虚拟机器中并不存在实体的RS-232通讯端口。因此虚拟机器一旦进行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侦测不到实体的RS-232通讯端口,应用程序将会回应错误讯息并终止对实体的RS-232通讯端口的操作。 
虽然可以透过虚拟机器与终端设备的映射处理,使得虚拟机器可以侦测到终端设备所连接的RS-232的周边设备。当终端设备一旦中断与虚拟机器的连线时,虚拟机器仍可能会将操作指令发送至终端设备。由于虚拟机器并未与终端设备相连接,所以虚拟机器的应用程序就会发生找不到通讯端口的错误。 
因此资讯管理人员需要再次设定通讯端口的连接。若资讯管理人员要同时对多台虚拟机器进行设定时,资讯管理人员除了上述的问题外还得另外考量虚拟机器的网路布署的情况。这些终端设备的设定组态几乎相同,而且这些终端设备均会与远端服务器的虚拟机器相连接。所以在大量布署虚拟机器的过程中,对于资讯管理人员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除了前述的连线遗失的错误外,虚拟机器也会发生辨识终端设备连接的周边设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同样的会出现在终端设备的其他种类的通讯端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远端服务器与客户端所连接的周边设备进行映射处理,其特征在于即时的资料输出或输入处理的周边设备的控制。 
本发明所揭露之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客户端具有多个目标通讯端口,每一目标通讯端口各自耦接周边设备;远端服务器于运行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缓存空间;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未连线时,远端服务器将应用程序发向虚拟通讯端口的操作指令储存于缓存空间;远端服务器会模拟目标通讯端口的正常回应动作,并将该些回应传回应用程序;当客户端连线至远端服务器,远端服务器将虚拟通讯端口映射于该客户端的目标通讯端口,远端服务器将缓存空间中的操作指令传送至客户端。 
本发明另揭露之远端周边的控制方法,其系包括以下步骤:当远端服务器 运行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缓存空间;等待客户端的连线至远端服务器;在客户端未连线至远端服务器的期间中,应用程序向虚拟通讯端口下达操作指令,则远端服务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若客户端连线至远端服务器时,远端服务器将每一个虚拟通讯端口对应客户端的目标通讯端口;若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中断连线时,远端服务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当客户端再次连接于远端服务器时,远端服务器将暂存于缓存空间的操作指令透过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目标通讯端口与周边设备。 
本发明揭露之远端周边的控制方法,其系包括以下步骤:于远端服务器中布署多台虚拟机器,虚拟机器运行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缓存空间,应用程序向虚拟通讯端口发送操作指令;若客户端与虚拟机器未连线时,虚拟机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若客户端与虚拟机器连线时,虚拟机器将这些虚拟通讯端口与客户端的多个目标通讯端口进行映射处理,虚拟机器透过虚拟通讯端口将操作指令传送至目标通讯端口。 
本发明更揭露一种远端服务器,其系包括网路传输介面与控制单元;网路传输介面连接至少一客户端;控制单元连接于该网路传输介面;控制单元运行至少一虚拟机器,虚拟机器均具有多个虚拟通讯端口与缓存空间,虚拟机器将操作指令发送至虚拟通讯端口;客户端连线至远端服务器,控制单元选择任一虚拟机器,并将虚拟机器连接于客户端,当客户端连接于远端服务器时,虚拟机器透过虚拟通讯端口将操作指令映射至客户端并将操作指令传送至客户端的目标通讯端口,当客户端中断与虚拟机器的连线时,虚拟机器将操作指令储存于缓存空间。 
本发明所揭露之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客户端具有多个目标通讯端口,每一目标通讯端口各自耦接周边设备;远端服务器连接 于客户端,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连线时,远端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确认资讯产生缓存空间与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远端服务器将操作指令透过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目标通讯端口与周边设备;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连接中断时,远端服务器将发送至客户端的操作指令储存于缓存空间,直至客户端连接于远端服务器时,远端服务器将缓存空间中的操作指令传送至客户端。 
【附图说明】
图1系为本发明的架构示意图。 
图2系为本发明的客户端架构示意图。 
图3系为本发明的远端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 
图4系分别为本发明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图5系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架构示意图。 
图6系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图7A系为本发明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7B系为本发明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7C系为本发明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7D系为本发明的运作过程示意图。 
图8系为本发明的远端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 
图9系分别为本发明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图10系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架构示意图。 
图11系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图12系为本发明的此一种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图13系为本发明的映射表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其系为本发明的架构示意图。本发明的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110与远端服务器120。远端服务器120透过网路连结至少一个客户端110。客户端110可以借由精简型电脑、个人电脑、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或具有运算能力与网路连接能力的计算装置所实现。客户端110可以选择连接所需的周边设备130。 
请参考图2所示,其系为本发明的客户端架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客户端110包括:处理单元111、网路存取单元112、多个目标通讯端口113与第一储存单元114。处理单元111耦接于网路存取单元112、第一储存单元114与该些目标通讯端口113。网路存取单元112用以连接远端服务器120。处理单元111经由网路存取单元112传送或接收来自于远端服务器120的资料封包。举例来说,远端服务器120将其操作画面可以透过网路传送至客户端110,客户端110在借由网路存取单元112接收操作画面。网路存取单元112并不限定为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第一储存单元114用以储存客户端110在运作时的相关程式,例如作业系统(Operation System,简称OS)、通讯端口映射的代理程序(Agent)或网路传输的处理程序。第一储存单元114可以由快闪内存(flash memory)实现,也可以是唯读内存(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或硬碟等方式实现。此外,客户端110另可以连接显示器,显示器用以绘制来自于远端服务器120所输出的作业系统的操作画面。 
目标通讯端口113的种类系为串列通讯端口(Parallel Port)或并列通讯端口(Serial Port)。目标通讯端口113用以连接周边设备130。周边设备130的种类可以是但不限定为条码读取器(Bar Code Reader)、钱箱(Cash Box Drawer)、读卡机(Card Reader)或打印机。而目标通讯端口113除了可以是客户端110 自身所具备的通讯端口外,也可以是客户端110在扩充后的通讯端口。举例来说,客户端110可以自行加装具有多个串口(意即本发明所述的通讯端口)的介面卡,而此一加装的介面卡在本发明中也可被视为目标通讯端口113。 
对于本发明而言,人机介面装置(Human Interface Device,简称HID)的配置虽然也是可以透过远端服务器120(或虚拟机器,关于虚拟机器的描述将于后文另外解说)所决定。但HID是由作业系统(亦即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 Layer))所决定,因此HID的配置(Configuration)设定均为相同。换言之,HID的配置不会因为不同机器而有所改变。而本发明所述的周边设备130由于需进行硬体层的设定,因此本发明的周边设备130与HID在配置的层级别上是有所差异的。 
请参考图3所示,其系为本发明的远端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远端服务器120更包括:控制单元121、第二储存单元122、网路传输介面123、虚拟通讯端口124与缓存空间125。控制单元121耦接于第二储存单元122与网路传输介面123。第二储存单元122除了可以储存虚拟机器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储存客户端110所需要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单元121透过网路传输介面123与所连接的客户端110进行资料的交换。在远端服务器120中配置至少一个虚拟通讯端口124。在本发明中为能区别终端设备上的目标通讯端口113,因此将远端服务器120上所配置的通讯端口定义为虚拟通讯端口124。此外,虚拟通讯端口124也可能是远端服务器120中的实体的通讯端口。 
缓存空间125可以是由实体的储存设备所实现(例如:硬碟、固态磁碟(solid-state drive,SSD)),也可以由各远端服务器120依据动态配置所完成。缓存空间125的容量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所决定,所以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缓存空间125的容量。为清楚表现本发明的具体架构,因此在图3中还是将缓存空间125以独立元件作为表示。缓存空间125用以暂存发向周边设备130 的操作指令。 
请参考图4所示,其系分别为本发明的运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远端服务器120对周边设备13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当远端服务器运行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缓存空间; 
步骤S420:等待客户端的连线至远端服务器; 
步骤S430:在客户端未连线至远端服务器的期间中,应用程序向虚拟通讯端口下达操作指令,则远端服务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 
步骤S440:客户端透过网路连接至远端服务器,远端服务器确认客户端的目标通讯端口的种类与数量; 
步骤S441:若客户端不符合所述条件时,远端服务器断开与客户端的连线; 
步骤S442:若客户端符合所述条件时,远端服务器将每一个虚拟通讯端口对应客户端的目标通讯端口; 
步骤S450:远端服务器透过虚拟通讯端口将操作指令转发至客户端与所相应的目标通讯端口; 
步骤S460:判断客户端的连线是否发生中断; 
步骤S461:若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连线时,远端服务器透过虚拟通讯端口将操作指令传送至目标通讯端口与所连接的周边设备; 
步骤S462:若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中断连线时,远端服务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以及 
步骤S470:当客户端再次连接于远端服务器时,远端服务器将暂存于缓存空间的操作指令透过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目标通讯端 口与周边设备。 
首先,远端服务器120启动后,远端服务器120可以预先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124。产生虚拟通讯端口124的时机可以在客户端110连线至远端服务器120之前,也可以在客户端110连线至远端服务器120之后。而虚拟通讯端口124的种类与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而改变。当客户端110第一次连接于远端服务器120时,远端服务器120会收到客户端110的连线要求。本发明的连线要求中至少包括目标通讯端口113的种类与数量。远端服务器120判断虚拟通讯端口124的种类与数量是否满足客户端110的连线要求。当远端服务器120的虚拟通讯端口124的种类与数量均满足连线要求时,远端服务器120将虚拟通讯端口124映射于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在此所称的满足连线要求的定义系为:虚拟通讯端口124的种类与目标通讯端口113,且虚拟通讯端口124的数量与目标通讯端口113的数量一致。 
当客户端110的连线要求符合时,远端服务器120会决定是否接受目前要求连接的客户端110。若是连线要求不符合时,远端服务器120将会拒绝与客户端110的连线要求。换言之,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的种类与虚拟通讯端口124的种类不一致时,远端服务器120将不会对该客户端110提供连线的相关服务。若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的种类符合虚拟通讯端口124的种类时,则远端服务器120会进一步的比对每一种目标通讯端口113的数量是否与相应的虚拟通讯端口124的数量。 
若是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的数量少于或等于虚拟通讯端口124的数量,远端服务器120才会向客户端110进行连线与映射的处理。在远端服务器120确认后,远端服务器120将操作指令转换为网路封包,并将网路路封包传送至客户端110,客户端110将网路封包转换为操作指令,将操作指令驱动 目标通讯端口113与周边设备130。 
在客户端110与远端服务器120连线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或网路品质不佳等原因,使得客户端110与远端服务器120的连线产生中断。一旦发生连线中断的问题,远端服务器120可以透过网路传输介面123得到连线是否异常的反馈回应。当远端服务器120与客户端110间发生连线中断时,远端服务器120会开始撷取操作指令,并判断操作指令的种类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模拟该操作指令回应的处理。所述的操作指令可以被分类为设定种类与操作种类。设定种类泛指的是设定周边设备的环境的指令。而操作种类的目的在于控制各项周边设备。举例来说,设定种类的操作指令系为开启通讯端口、设定鲍率(baud rate)等。而操作种类的操作指令系为读取、写入或暂停等。 
远端服务器120侦测中断连线时,远端服务器120会对操作指令进行分类的处理。若是操作指令属于前述的设定种类,远端服务器120会以模拟的方式执行该笔操作指令。例如:远端服务器120接到开启通讯端口时,远端服务器120会向应用程序发送开启成功的回应讯息。若是操作指令系为操作种类,远端服务器120会将操作指令转存至缓存空间125中,使得操作指令不会直接传达至虚拟通讯端口124。因此虚拟通讯端口124不会将操作指令映射至客户端110。如此一来就避免虚拟通讯端口124无法收到客户端110的回应会产生操作上的错误。此外,客户端110于中断连线的期间也可以将所接收到的各项操作存储在所属的内存之中。当客户端110与远端服务器120再次连线时,客户端110将内存中的各项操作依序的传送至远端服务器120。 
以RS-232通讯端口作为目标通讯端口113为示例说明,应用程序会对RS-232通讯端口与所连接的周边设备130会进行开启、设定、读取、写入与结束等操作指令。当虚拟通讯端口124下达所述的操作指令时,由于网路中断的 缘故使得操作指令不会下达到周边设备130。所以虚拟通讯端口124就不会收到相关的回应。因此习知技术的远端服务器120在操作逾期后就会发生通讯端口错误的问题。于此同时,客户端110也会将所发出的操作暂存于所属的内存中。本发明的远端服务器120在侦测到网路连线中断后,远端服务器120会将操作指令暂存至缓存空间125中。当远端服务器120侦测到客户端110再次连结上,远端服务器120则将会把缓存空间125中的操作指令依序的发送至客户端110与周边设备130。客户端110也会将内存里的各项操作传送至远端服务器120。 
举例来说,当远端服务器120在未与客户端110连接时,远端服务器120就会开始运行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会预先开启RS-232通讯端口。远端服务器120会将开启的操作指令存入缓存空间125中。远端服务器120会等待客户端110连线过来。当客户端110再次连线至远端服务器120时,远端服务器120会从缓存空间125中将操作指令取出并透过虚拟通讯端口124发送至客户端110。 
除了所述的实施态样外,本发明更可以对操作指令进行分类,并于分类后再决定是否直接回应或储存在缓存空间125中。承接前文所述的例子,由于开启与关闭的操作指令是属于固定的宣告操作。因此远端服务器120可以将对应结果先回应给应用程序。若是属于设定、写入或读取的操作指令,由于该些操作指令并无法透过模拟的方式产生结果。所以远端服务器120会将该些操作指令存入缓存空间125中,暂待客户端110连接至远端服务器120。 
除了前述远端服务器120可以与客户端110直接进行连接与通讯端口的映射处理外,本发明另可以应用在虚拟机器500的通讯端口映射处理中。由于远端服务器120的运算能力可以提供多个客户端110所要求的服务。因此远端服务器120上可以运行多台的虚拟机器500,请参考图5所示。每一虚拟机器500配置有:虚拟控制单元510、缓存空间512、虚拟通讯端口513、虚拟第二 储存单元514与虚拟网路传输介面515。虚拟控制单元510连接于缓存空间512、虚拟通讯端口513、虚拟第二储存单元514与虚拟网路传输介面515。而缓存空间512、虚拟通讯端口513、虚拟第二储存单元514与虚拟网路传输介面515分别与前述远端服务器120的缓存空间125、虚拟通讯端口124、第二储存单元122与网路传输介面123所起的作用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其功能。 
对于客户端110而言,虚拟机器500系提供相关的作业系统的操作环境,因此虚拟机器500可以调用客户端110的周边设备130。而每一台虚拟机器500的组态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请参考图6所示,其系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此一实施态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于远端服务器布署至少一个虚拟机器; 
步骤S620:虚拟机器运行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缓存空间,应用程序向虚拟通讯端口发送操作指令; 
步骤S630:判断客户端是否连线至远端服务器; 
步骤S640:若客户端与虚拟机器未连线时,虚拟机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 
步骤S650:若客户端与虚拟机器连线时,客户端透过网路连接至远端服务器,远端服务器选择虚拟机器,并将所选的虚拟机器与客户端进行连接; 
步骤S660:虚拟机器将虚拟通讯端口与客户端的多个目标通讯端口进行映射处理,虚拟机器透过虚拟通讯端口将操作指令传送至目标通讯端口; 
步骤S670:判断客户端的连线是否发生中断; 
步骤S680:若客户端与虚拟机器中断连线时,虚拟机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以及 
步骤S690:当客户端再次连接于虚拟机器时,虚拟机器将暂存于缓存空间的操作指令透过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目标通讯端口与周边设备。 
在远端服务器120中布署至少一个以上的虚拟机器500。而虚拟机器500的布署方式与其作业环境系根据客户端110的需求所决定。举例来说,资讯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预设的虚拟机器500进行批次的复制,如此一来可以在远端服务器120中进行多台虚拟机器500的快速布署。而每一台虚拟机器500的配置设备(例如:运算能力、内存容量、储存空间或网路组态)都会是相同的。或者,也可以由资讯管理人员逐一的设定每一台的虚拟机器500。 
在虚拟机器500中会设置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513与缓存空间512。每一台虚拟机器500的虚拟通讯端口513均为独立的。换句话说,不同的虚拟机器500的虚拟通讯端口513不会相互干扰。举例来说,在远端服务器120中配置有虚拟机器A与虚拟机器B。虚拟机器A可以配置有RS-232端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口与LPT端口(Line Print Terminal Port),虚拟机器B配置有RS-232端口与USB端口。由于两个虚拟机器A、B是相互独立的,两虚拟机器A、B所配置的RS-232端口在传输的过程中两个虚拟机器A、B的RS-232端口在运作时也不会相互干涉。同理,远端服务器120中的每一台虚拟机器500的缓存空间512也是各自独立的。 
客户端110透过网路连接至远端服务器120,远端服务器120可以根据前述的方式选择相应的虚拟机器500。远端服务器120会判断虚拟机器500的虚拟通讯端口513的种类与数量是否与目标通讯端口113一致。当远端服务器120确 认是否还有剩余的虚拟机器500且该台虚拟机器500未配置给其他的客户端110时,远端服务器120将会优先选择该台虚拟机器500给客户端110并进行虚拟通讯端口513与目标通讯端口113的映射处理。若是远端服务器120未搜寻到合适的虚拟机器500,远端服务器120会查询虚拟通讯端口513的种类与数量大于客户端110的虚拟机器500。 
若远端服务器120中存在前述的虚拟机器500时,远端服务器120也会选择符合该条件的虚拟机器500。除了前述的判断条件外,远端服务器120也可以根据以下条件进行虚拟机器500的筛选判断,例如:连线时间、网路位址(IP Address)或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远端服务器120可以根据客户端110的连线顺序选择虚拟机器500,并由所选的虚拟机器500与客户端110进行连线。 
远端服务器120可以根据所述的连线要求确认客户端110是否为合法。在本发明中所指的合法客户端110是: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的种类与数量系与虚拟通讯端口513的种类与数量均为一致。除了前述合法的情况外,当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的种类与虚拟通讯端口513一致时,若目标通讯端口113的数量少于虚拟通讯端口513时也可以被视为合法的。 
虚拟机器500中可以预先记录客户端110所连接的周边设备130的种类与相关设定。当客户端110连接至虚拟机器500时,虚拟机器500可以根据连线要求进而判断客户端110所连接的周边设备130。虚拟机器500根据连线要求将虚拟通讯端口513映射于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虚拟机器500透过虚拟通讯端口513将操作指令传送至目标通讯端口113。 
虚拟机器500会即时的监控对客户端110的连线状况。虚拟机器500侦测中断连线时,虚拟机器500会对操作指令进行分类的处理。若是操作指令属于 设定种类,虚拟机器500会以模拟的方式执行该笔操作指令。例如:虚拟机器500接到开启通讯端口时,虚拟机器500会向应用程序发送开启成功的回应讯息。 
当客户端110中断与虚拟机器500的连线时,虚拟机器500会立即将操作指令转存至缓存空间512。因此操作指令不会直接就传送至虚拟通讯端口513。当客户端110再次连线至虚拟机器500时,虚拟机器500会侦测缓存空间512中是否有操作指令。若缓存空间512中存在操作指令时,虚拟机器500会将缓存空间512中的操作指令依序的发送至客户端110与相应的周边设备130。 
若以卖场的收银机710为例,每一台收银机710可以被视为本发明所述的客户端110。收银机710的主要作用是货品的确认、金额的结算与对银行的交易处理,请参考图7A与图7B所示。所以收银机710会配置有条码读取器721、印表机722、荧幕723、读卡机724与钱箱725,而所述的周边设备130可以透过RS-232通讯端口、LTP通讯端口或USB通讯端口等方式相连接。假设条码读取器721与读卡机724分别连接于COM1通讯端口731与COM2通讯端口734(其系为RS-232的通称),印表机722连接于LTP通讯端口732,钱箱725连接于USB通讯端口735,荧幕723连接于视频图形阵列通讯端口733(Video Graph Array,简称VGA)。收银机710可以透过区域网路(Local Area Network,LAN)与远端服务器120连接,或者透过网际网路与域外的远端服务器120相连接。 
资讯管理人员可以在远端服务器120中预先产生虚拟机器500,而虚拟机器500的数量可以根据卖场里的收银机710的数量所决定。在图7A中对于客户端110所连接的虚拟机器500系以虚线框作为表示。在图7B中,虚拟机器500在运行应用程序时会同时的产生虚拟通讯端口513。 
一般而言,虚拟机器500的数量可以等同于(或少于)收银机710的总数量。当虚拟机器500的数量等同于收银机710的数量时,远端服务器120可以 将虚拟机器500与收银机710进行一对一的配置。在完成配置后,虚拟机器500会与客户端110进行虚拟通讯端口513与目标通讯端口113的映射处理。在图7C中各虚拟通讯端口513与目标通讯端口113的对应连接系以虚线表示。客户端110可以对虚拟机器500进行操作,而虚拟机器500也可以透过虚拟通讯端口513对目标通讯端口113与周边设备130进行调用。 
虚拟机器500会即时的监控收银机710是否已经连线。虚拟机器500可以透过远端服务器120的网路传输介面123判断对收银机710的连线状态。一般而言,收银机710可能在营业时间外关机。所以在非营业时间中,收银机710与虚拟机器500是未连线的情况。这样的情形对于本发明而言也算是网路中断的一种情况。若收银机710发生网路中断时,虚拟机器500会将操作指令暂时除存在缓存空间512中,如图7D所示。当收银机710再次与虚拟机器500连线时,虚拟机器500会检查缓存空间512中是否存在操作指令。若缓存空间512中存在有操作指令时,虚拟机器500会将缓存空间512的操作指令依序的发送至收银机710。对于远端服务器120中的多台虚拟机器500而言,每一台虚拟机器500连接不同的收银机710。每一台收银机710的操作可以被视为是各自独立。 
除了前述的实施态样外,本发明另可以透过以下方式实现。此一实施态样的组成架构请参考图8所示。此一实施态样系由远端服务器120与客户端110所构成。客户端110包括:处理单元111、网路存取单元112、多个目标通讯端口113与第一储存单元114。处理单元111耦接于网路存取单元112、第一储存单元114与该些目标通讯端口113。网路存取单元112用以连接远端服务器120。处理单元111经由网路存取单元112传送或接收来自于远端服务器120的资料封包。 
远端服务器120包括:控制单元121、第二储存单元122、网路传输介面123、 虚拟通讯端口124与缓存空间125。控制单元121耦接于第二储存单元122与网路传输介面123。第二储存单元122可以储存虚拟机器500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储存客户端110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单元121透过网路传输介面123与所连接的客户端110进行资料的交换。在远端服务器120中配置至少一个虚拟通讯端口124。 
请参考图9所示,其系分别为本发明的运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远端服务器120对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10:远端服务器等待客户端的连线; 
步骤S920:远端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确认资讯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 
步骤S930:将虚拟通讯端口与客户端的多个目标通讯端口进行映射; 
步骤S940:侦测客户端的连线是否发生中断; 
步骤S950:若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连线时,使得远端服务器的操作指令通过虚拟通讯端口传送至对应的目标通讯端口; 
步骤S960:若客户端与远端服务器中断连线时,远端服务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以及 
步骤S970:当客户端再次连接于远端服务器时,远端服务器将暂存于缓存空间的操作指令透过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目标通讯端口与周边设备。 
首先,远端服务器120启动后,远端服务器120会监听有无客户端110的连线要求。当远端服务器120接到客户端110连线要求后,客户端110会另外发出确认资讯给远端服务器120。当客户端110第一次连接于远端服务器120时,远端服务器120120会收到客户端110的确认资讯。客户端110会根据所插接的介 面卡或自身的通讯端口产生相应的确认资讯 
远端服务器120根据确认资讯产生虚拟通讯端口124。虚拟通讯端口124的种类与数量系与目标通讯端口113的种类与数量是一致的。远端服务器120将操作指令转换为网路封包,并将网路路封包传送至客户端110。客户端110再将网路封包转换为操作指令,将操作指令驱动目标通讯端口113与周边设备130。 
在客户端110与远端服务器120连线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或网路品质不佳等原因,使得客户端110与远端服务器120的连线产生中断。一旦发生连线中断的问题,远端服务器120可以透过网路传输介面123得到连线是否异常的反馈回应。于此同时,远端服务器120会将操作指令转存至缓存空间125中,使得操作指令不会直接传达至虚拟通讯端口124。因此虚拟通讯端口124不会将操作指令映射至客户端110,避免虚拟通讯端口124无法收到客户端110的回应会产生操作上的错误。 
以RS-232作为目标通讯端口113为例,RS-232通讯端口对所连接的周边设备130会进行开启、读取、写入与结束等操作指令。当虚拟通讯端口124下达所述的操作指令时,由于网路中断的缘故使得周边设备130不会有任何的回应给远端服务器120。因此习知技术的远端服务器120在操作逾期后就会发生通讯端口错误的问题。本发明的远端服务器120在侦测到网路连线中断后,远端服务器120会将操作指令暂存至缓存空间125中。当远端服务器120侦测到客户端110再次连结上,远端服务器120则将会把缓存空间125中的操作指令依序的发送至客户端110与其周边设备130。 
除了前述远端服务器120可以与客户端110直接进行连接与通讯端口的映射处理外,本发明另可以应用在虚拟机器500的通讯端口映射处理中。由于现有的远端服务器120的运算能力可以提供多名客户端110所要求的服务。所以远端服 务器120上可以同时的运行多台的虚拟机器500,请参考图10所示。 
对于客户端110而言,虚拟机器500系提供相关的作业系统的操作环境,因此虚拟机器500可以调用客户端110的周边设备130。而每一台虚拟机器500的组态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本发明的虚拟机器500配置有:虚拟控制单元510、缓存空间512、虚拟通讯端口513、虚拟第二储存单元514与虚拟网路传输介面515。虚拟控制单元510连接于缓存空间512、虚拟通讯端口513、虚拟第二储存单元514与虚拟网路传输介面515。 
请参考图11所示,其系为本发明的此一种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此一实施态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10:于远端服务器布署至少一个虚拟机器; 
步骤S1120:远端服务器等待客户端的连线; 
步骤S1130:客户端透过网路连接至远端服务器,远端服务器选择虚拟机器,并将所选的虚拟机器与客户端进行连接; 
步骤S1140:被选择的虚拟机器根据客户端的确认资讯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 
步骤S1150:虚拟机器根据确认资讯将虚拟通讯端口映射于客户端的目标通讯端口,虚拟机器透过虚拟通讯端口将操作指令传送至目标通讯端口; 
步骤S1150:侦测客户端的连线是否发生中断; 
步骤S1170:若客户端与虚拟机器中断连线时,虚拟机器将操作指令暂存于缓存空间中;以及 
步骤S1180:当客户端再次连接于虚拟机器时,虚拟机器将暂存于缓存空间 的操作指令透过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目标通讯端口与周边设备。 
首先,在远端服务器120中布署至少一个以上的虚拟机器500。而虚拟机器500的布署数量与其作业环境系根据客户端110的需求所决定。远端服务器120初始该些虚拟机器500后,远端服务器120会等待有无客户端110的连线。客户端110透过网路连接至远端服务器120,远端服务器120可以根据客户端110的确认资讯选择相应的虚拟机器500。确认资讯的种类可以是但不限定为连线时间、网路位址(IP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或使用者帐号。远端服务器120可以根据客户端110的连线顺序选择虚拟机器500,并由所选的虚拟机器500与客户端110进行连线。 
接着,虚拟机器500会根据确认资讯设置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513与缓存空间512。虚拟机器500将虚拟通讯端口513映射于客户端110的目标通讯端口113,虚拟机器500透过虚拟通讯端口513将操作指令传送至目标通讯端口113。而每一台虚拟机器500的虚拟通讯端口513均为独立的。虚拟机器500会即时的监控对客户端110的连线状况。当客户端110中断与虚拟机器500的连线时,虚拟机器500会立即将操作指令转存至缓存空间512。因此操作指令不会直接就传送至虚拟通讯端口513。当客户端110再次连线至虚拟机器500时,虚拟机器500会侦测缓存空间512中是否有操作指令。若缓存空间512中存在操作指令时,虚拟机器500会将缓存空间512中的操作指令依序的发送至客户端110与相应的周边设备130。 
本发明更可以实现多个不同的客户端110连线至同一虚拟机器500的目的。请参考图12所示,其系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图。此一实施态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0:远端服务器将多个客户端的确认资讯与所连接的虚拟机器记录至映射表中; 
步骤S1220:远端服务器等待客户端的连线; 
步骤S1230:客户端连线至远端服务器时,远端服务器查找映射表中是否存在客户端与虚拟机器; 
步骤S1240:若映射表中不存在虚拟机器,则执行步骤S1130; 
步骤S1250:若映射表中存在虚拟机器,则判断虚拟机器是否与其他客户端进行连线; 
步骤S1251:若虚拟机器没有与其他客户端连线,则客户端连线至虚拟机器;以及 
步骤S1252:若虚拟机器有其他客户端连线,则远端服务器暂停客户端对虚拟机器的连线处理。 
在第二储存单元122中储存映射表126,映射表126记录虚拟机器500与多个客户端110的对应关连,请参考图13所示。在此一实施态样中,虚拟机器500可以在不同时段时提供给不同的客户端110所使用。所以在映射表126中会记录虚拟机器500可以由哪些客户端110所使用。远端服务器120在接到客户端110的连线时,远端服务器120会判断该客户端110所对应的虚拟机器500。接着,远端服务器120会判断该台虚拟机器500是否存在有其他客户端110的连线。若是虚拟机器500当前与其他客户端110进行连线时,远端服务器120可以选择:暂停客户端110对远端服务器120的连线处理或是将要连线的客户端110转连线至其他未连线的虚拟机器500。 
本发明所提出的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120除了可以 辨识终端设备所连接的周边设备130,也可以在中断连线的期间中确保虚拟机器500对于周边设备130的存取过程中不会发生错误。此外,资讯管理人员可以在布署虚拟机器500时,不需要逐一的设定虚拟机器500的环境组态。而且远端服务器120可以自动的分配虚拟机器500给连线的客户端110。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之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远端服务器与客户端所连接的周边设备进行映射处理,其特征在于即时的资料输出或输入处理的周边设备的控制,该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包括:
一客户端,具有多个目标通讯端口,每一该目标通讯端口各自耦接一周边设备;以及
一远端服务器,其系于运行一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一缓存空间;
其中,该客户端与该远端服务器未连线时,该远端服务器将该应用程序发向该虚拟通讯端口的一操作指令储存于该缓存空间,在该客户端连线至该远端服务器,该远端服务器将该虚拟通讯端口映射于该客户端的该目标通讯端口,该远端服务器将该缓存空间中的该操作指令传送至该客户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目标通讯端口的种类系为串列通讯端口或并列通讯端口,该周边设备的种类系为条码读取器、钱箱、读卡机、人机介面装置、打印机或荧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远端服务器未连线至该客户端或该远端服务器中断与该客户端的连线时,该远端服务器对该操作指令进行分类,该远端服务器将设定种类的该操作指令进行模拟,并将该操作指令的模拟结果返回该应用程序,该远端服务器将其余的该操作指令储存于该缓存空间中。
4.一种远端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一远端服务器运行一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一缓存空间;
等待一客户端的连线至该远端服务器;
在该客户端未连线至该远端服务器的期间中,该应用程序向该虚拟通讯端口下达一操作指令,则该远端服务器将该操作指令暂存于该缓存空间;若该客户端连线至该远端服务器时,该远端服务器将每一该虚拟通讯端口对应一客户端的一目标通讯端口;
若该客户端与该远端服务器中断连线时,该远端服务器将该操作指令暂存于一缓存空间中;以及
当该客户端再次连接于该远端服务器时,该远端服务器将暂存于该缓存空间的该操作指令透过该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该目标通讯端口与该周边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端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该些虚拟通讯端口的步骤前更包括:
在该远端服务器中布署至少一虚拟机器;以及
每一该虚拟机器产生至少一该虚拟通讯端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远端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映射该些虚拟通讯端口的步骤中更包括:
该远端服务器从该虚拟通讯端口的数量多于或等于该目标通讯端口的该些虚拟机器中选择任一;
该客户端与该远端服务器将所选出的该虚拟机器进行连接;以及
该远端服务器将该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该目标通讯端口。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端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远端服务器未连线至该客户端或该远端服务器中断与该客户端的连线时,该远端服务器对该操作指令进行分类,该远端服务器将设定种类的该操作指令进行模拟,并将该操作指令的模拟结果送至该应用程序,该远端服务器将其余的该操作指令储存于该缓存空间中。
8.一种远端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机器与周边设备的中断时的控制处理,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一远端服务器中布署多台虚拟机器,该虚拟机器运行一应用程序时产生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与一缓存空间,该应用程序向该虚拟通讯端口发送一操作指令;
若一客户端与该虚拟机器未连线时,该虚拟机器将该操作指令暂存于一缓存空间中;以及
若该客户端与该虚拟机器连线时,该虚拟机器将该些虚拟通讯端口与该客户端的多个目标通讯端口进行映射处理,该虚拟机器透过该虚拟通讯端口将该操作指令传送至该目标通讯端口。
9.如权利要求8述远端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客户端的连线的步骤中更包括:
若该客户端首次连线至该远端服务器,该远端服务器根据不同的该客户端的连线顺序,该远端服务器从未配置的该些虚拟机器选出任一;以及
将所选择的该虚拟机器指派给欲连接的该客户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远端周边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客户端的连线的步骤中更包括:
若该客户端首次连线至该远端服务器,该远端服务器从尚未配置的该些虚拟机器中选择该些虚拟通讯端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该些目标通讯端口的该虚拟机器;以及
将所选择的该虚拟机器指派给欲连接的该客户端。
11.一种远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网路传输介面,连接至少一客户端;以及
一控制单元,连接于该网路传输介面,该控制单元运行至少一虚拟机器,该些虚拟机器均具有多个虚拟通讯端口与一缓存空间,该虚拟机器将一操作指令发送至该虚拟通讯端口;
其中,该客户端连线至该远端服务器,该控制单元选择任一该虚拟机器,并将该虚拟机器连接于该客户端,当该客户端连接于该远端服务器时,该虚拟机器透过该虚拟通讯端口将该操作指令映射至该客户端并将该操作指令传送至该客户端的一目标通讯端口,当该客户端中断与该虚拟机器的连线时,该虚拟机器将该操作指令储存于该缓存空间。
12.一种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远端服务器与客户端所连接的周边设备进行映射处理,该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包括:
至少一客户端,每一该客户端具有多个目标通讯端口,每一该目标通讯端口耦接一周边设备;以及
一远端服务器,网路连接于该些客户端,该客户端与该远端服务器连线时,该远端服务器根据该客户端的一确认资讯产生一缓存空间与至少一虚拟通讯端口,该远端服务器将一操作指令透过该虚拟通讯端口映射至所对应的该目标通讯端口与该周边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客户端与该远端服务器连接中断时,该远端服务器将发送至该客户端的该操作指令储存于该缓存空间,直至该客户端连接于该远端服务器时,该远端服务器将该缓存空间中的操作指令传送至该客户端。
CN201310143826.9A 2013-04-24 2013-04-24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Active CN103412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3826.9A CN103412519B (zh) 2013-04-24 2013-04-24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3826.9A CN103412519B (zh) 2013-04-24 2013-04-24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2519A true CN103412519A (zh) 2013-11-27
CN103412519B CN10341251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960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3826.9A Active CN103412519B (zh) 2013-04-24 2013-04-24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251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7146A (zh) * 2014-01-29 2014-07-30 昆山三泰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路控制设备、远端设备的网路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4090650A (zh) * 2014-05-30 2014-10-08 昆山三泰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单机中实现多人操作的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5376278A (zh) * 2014-08-25 2016-03-02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不同终端实现移动设备控制的方法及其系统
WO2016141749A1 (zh) * 2015-03-06 2016-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机端口映射的实现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189542A (zh) * 2018-09-28 2019-01-11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维审计系统的远程桌面访问方法
CN110753075A (zh) * 2018-07-24 2020-02-04 昆山尚尼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的抽象化与模拟行为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11443982A (zh) * 2019-01-16 2020-07-24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机器的通讯方法、电子装置以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7178A (ja) * 2000-08-25 2002-05-31 Shik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サーバおよびセンターサーバ
WO2004102294A2 (en) * 2003-05-09 2004-11-25 Intellipack System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01419535A (zh) * 2008-11-19 2009-04-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虚拟机的分布式虚拟磁盘系统
CN101877713A (zh) * 2009-11-30 2010-11-0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操作虚拟机器的系统
US20100306763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Dell Products L.P. Virtual Serial Concentrator for Virtual Machine Out-of-Band Management
US20110265083A1 (en) * 2010-04-26 2011-10-27 Vmware, Inc. File system independent content aware cach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7178A (ja) * 2000-08-25 2002-05-31 Shik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サーバおよびセンターサーバ
WO2004102294A2 (en) * 2003-05-09 2004-11-25 Intellipack System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01419535A (zh) * 2008-11-19 2009-04-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虚拟机的分布式虚拟磁盘系统
US20100306763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Dell Products L.P. Virtual Serial Concentrator for Virtual Machine Out-of-Band Management
CN101877713A (zh) * 2009-11-30 2010-11-0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操作虚拟机器的系统
US20110265083A1 (en) * 2010-04-26 2011-10-27 Vmware, Inc. File system independent content aware cach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7146A (zh) * 2014-01-29 2014-07-30 昆山三泰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路控制设备、远端设备的网路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3957146B (zh) * 2014-01-29 2018-06-19 昆山三泰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的网路控制系统
CN104090650A (zh) * 2014-05-30 2014-10-08 昆山三泰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单机中实现多人操作的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5376278A (zh) * 2014-08-25 2016-03-02 北京云巢动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不同终端实现移动设备控制的方法及其系统
WO2016141749A1 (zh) * 2015-03-06 2016-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机端口映射的实现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991789A (zh) * 2015-03-06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端口映射的实现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0753075A (zh) * 2018-07-24 2020-02-04 昆山尚尼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的抽象化与模拟行为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10753075B (zh) * 2018-07-24 2022-06-17 昆山尚尼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的抽象化与模拟行为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9189542A (zh) * 2018-09-28 2019-01-11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维审计系统的远程桌面访问方法
CN109189542B (zh) * 2018-09-28 2021-10-15 成都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维审计系统的远程桌面访问方法
CN111443982A (zh) * 2019-01-16 2020-07-24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机器的通讯方法、电子装置以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
CN111443982B (zh) * 2019-01-16 2023-02-24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机器的通讯方法、电子装置以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2519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2519A (zh) 远端周边的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远端服务器
CN102999406B (zh) 从硬件故障模式的增强转储数据收集的方法和系统
US8683589B2 (en) 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unauthorized network access
US7389367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I/O interface modules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0385403C (zh) 在逻辑分区之间转移网络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US871335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securing redundancy in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
CN108874506A (zh) 虚拟机直通设备的热迁移方法和装置
JP2003208267A (ja) クラスタ型ディスク制御装置および負荷分散方法
US2007003888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rrangement of a plurality of computers in the event of a computer failure
TW201540013A (zh) 交談式遠端管理系統及其負載平衡控制方法
CN109491928A (zh) 缓存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885820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3368789B (zh) 集群监视器、用于监视集群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JP4755386B2 (ja) 価格ラベル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1470596B (zh) 虚拟化环境中的音频子系统共享
US7882389B2 (en) Dynamic reassignment of devices attached to redundant controllers
TWI497953B (zh) 遠端周邊的控制系統、方法及其遠端服務器
US7464133B1 (en) Server/client system
CN114449040B (zh) 基于云平台的配置下发方法及装置
CN109254819A (zh) 基于安卓系统的界面更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379312A (zh) 影像监视系统及影像监视方法
US10795848B2 (en) Dual way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master device thereof
US7028227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arry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6146839A (ja) 装置を管理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8799996B2 (en) Logical unit number management device, logical unit numb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