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2030B -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02030B CN103402030B CN201310351816.4A CN201310351816A CN103402030B CN 103402030 B CN103402030 B CN 103402030B CN 201310351816 A CN201310351816 A CN 201310351816A CN 103402030 B CN103402030 B CN 1034020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mediate station
- terminal
- access request
- burst
-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所述方法包括:终端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所述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如此方案,就可解决多个终端之间可能产生的呼叫冲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时分通信系统中,终端通过中转台建立呼叫时会有一个较大的呼叫延迟,且在呼叫延迟期间该终端的呼叫行为是无法被检测到的,若在该终端对应的呼叫延迟期间,还有其它终端尝试接入中转台建立呼叫,则上行信道就会产生呼叫冲突,进而发生呼损,降低用户体验。
例如,用户A通过终端A发起一个组呼询问大家谁去吃午餐,当前有用户B和C想要响应用户A,若在用户B通过终端B请求接入中转台,进而与终端A建立通话时,用户C也通过终端C请求接入中转台,这种情况下,终端B与终端C之间就可能会出现呼叫冲突,这样,中转台无法正常向终端A转发终端B和/或终端C的呼叫,致使用户A无法得到任何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呼叫冲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包括:
终端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所述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包括:
中转台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所述中转台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转台,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中转单元,用于中转所述接收单元确定的待中转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终端请求接入中转台时,其不再只是简单的将所有突发全部发送给中转台,而是会给予中转台一定的处理时间,并结合中转台作出的响应决定是否发送后续突发:如果终端在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中转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突发,则认为本终端被允许接入中转台;如果终端在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中转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突发,则认为本终端被拒绝接入中转台。这样,就可解决多个终端之间可能产生的呼叫冲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规中转台通信系统发生呼叫冲突的时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快速激活中转台通信系统发生呼叫冲突的时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同播系统发生呼叫冲突的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处理呼叫冲突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时序图;
图6为本发明处理呼叫冲突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时序图;
图7a为本发明中节省信道接入时间的示例1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中节省信道接入时间的示例2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终端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终端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转台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处理呼叫冲突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时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转台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中转台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转台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转台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转台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简单介绍下目前常用的四种时分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
第一种,常规中转台通信系统
常规中转台通信系统的同步方式为基站BS(BaseStation)建立时序基准,终端MS(MobileStation)与BS保持同步。若BS目前处于没有发射的休眠状态,则欲接入到通信系统中的MS需先以异步方式向BS发送激活基站(BSActive)信令,以此来激活基站,进而BS会向MS下发空闲帧,使MS获得同步并进行后续突发的发射。
当BS被激活后,不论信道是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呼叫保持状态,当多个MS同时向BS发起呼叫请求时,就会产生呼叫冲突,这时礼貌信道接入方式还无法及时检测到下行信号,从而无法避免冲突的发生。所谓礼貌信道接入方式指的是终端只在信道空闲(可体现为信道空闲状态或呼叫保持状态)时才向基站发起呼叫请求,这是相对非礼貌信道接入方式而言的,非礼貌信道接入方式指的是不论信道当前空闲还是被占用,终端都会向基站发起呼叫请求。
对此可参见图1所示时序图,基站建立时序基准,MSA与MSB都要与BS进行同步,因此二者可能会在相同时间点(即时分多址周期点)发起呼叫请求突发(图1以语音发送过程为例,对应的呼叫请求突发为语音头VH)。若系统呼叫延迟以60ms为例,则在MSA发起呼叫请求之后的呼叫延迟期间,MSB也可能会向BS发起呼叫请求,这样二者就会在呼叫延迟期间发生碰撞,即在图中示出的椭圆部分发生碰撞。
第二种,快速激活中转台通信系统
快速激活中转台通信系统的同步方式为MS建立时序基准,BS与MS保持同步。若BS目前处于没有发射的休眠状态,则可采用基站下行通道与终端上行通道定时同步来发送下行信道的方式,避免基站的激活过程。也就是说,MS无需如常规中转台通信系统一般,在需要激活BS时,向BS发送激活基站信令并等待下行信道建立,而是在MS向BS发起呼叫请求时,BS即会马上被激活,进而转发MS的呼叫请求。
同样地,当BS被激活后,不论信道是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呼叫保持状态,当多个MS同时(此处的同时强调的不是时间上的完全一致)向BS发起呼叫请求时,就会产生呼叫冲突,且对于这种通过MS建立时序基准的方案来说,呼叫冲突会更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当BS处于休眠状态时,多个MS分别以各自的时序为基准向BS发起呼叫请求,一方面MS无法及时发现时序冲突,另一方面多个MS之间的时序也较为混乱和随机,因此会加剧呼叫冲突。
对此可参见图2所示时序图,MSA、MSB、MSC分别建立有各自的时序基准,在MSA向BS发起呼叫请求后,BS即被激活并与MSA保持同步,因图中三个终端之间并不同步,所以三者不会在相同时间点上向BS发起呼叫请求突发(图2以语音发送过程为例,对应的呼叫请求突发为语音头VH)。仍以系统呼叫延迟为60ms为例,在MSA发起呼叫请求之后,MSB和MSC都无法及时发现时序冲突,故也会按照自己的时序基准向BS发起呼叫请求,从而导致后续呼叫的持续碰撞和干扰,加剧呼叫冲突。
第三种,同播通信系统
同播通信系统的同步方式为BS建立时序基准,MS与BS保持同步。若BS目前处于没有发射的休眠状态,则欲接入到通信系统中的MS需先以异步方式向BS发送激活基站(BSActive)信令,以此来激活基站,进而BS会向MS下发空闲帧,使MS获得同步并进行后续突发的发射。
同播通信系统为了提高系统覆盖范围,将多个中转台与控制中心连接,每个中转台将各自接收到的呼叫请求转发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统一控制多个中转台同时(此处的同时指的是时间上的完全一致)转发呼叫请求。控制多个中转台同时转发一个呼叫请求,那么相应每个中转台接收到呼叫请求的时间来说就存在一个同播延时时间,这个时间要高于常规中转台通信系统中的呼叫延迟,通常最小为180ms,最长可达1s。
不论信道是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呼叫保持状态,在同播延时期间,不同信道机(即中转台)可能会在不同时间点接收到多个MS的呼叫请求,但是在控制中心的指示下,下行信道最终只会转发1个MS的呼叫请求,且上行信道的多个MS无法提前获知系统转发了哪路信号,因此呼叫冲突最严重,呼损率(呼损率即指呼损话务占总话务量的比率)也将会更高。
对此可参见图3所示时序图,基站建立时序,MSA、MSB和MSC都要与BS进行同步,因此三者可能会在相同时间点上发起呼叫请求突发(图3中以语音发送过程为例,对应的呼叫请求突发为语音头VH)。如图3所示,MSA在第一时间点向BS发起呼叫请求,MSB在第二时间点向BS发起呼叫请求,MSC在第三时间点向BS发起呼叫请求,且BS最终在控制中心的指示下在第四时间点转发了MSB的呼叫请求,则对于MSA来说,第一时间点与第四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是同播延时时间(Simulcastdelay),由图所示情况可知,三个MS在同播延时时间内发生了碰撞。
第四种,集群通信系统
在集群通信系统,通常采用集中式的集群方式,使用控制信道在终端和控制中心之间进行通信,终端不断地通过信道指派指令来监视控制信道。当MS要发起一个组呼时,需要先通过控制信道向控制中心发送请求分配信道指令,控制中心即会通知该组呼的成员切换到为其分配的业务信道上(业务信道是与中转台相对应的,也即为组呼成员分配用于中转突发的中转台),进而在该业务信道建立组呼。对应这种情况,若信道处于呼叫保持状态时,组内的多个成员发起回呼,将会产生呼叫冲突。同样地,在分布式的集群通信系统中,多个成员在业务信道的呼叫保持期间发起回呼时,也会有类似的呼叫冲突。
在上文介绍四种通信系统时,提及了信道的两个状态:“空闲状态”和“呼叫保持状态”,下面先对这两个状态进行解释说明。
首先,不论信道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呼叫保持状态,都说明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之间未进行通话。其次,空闲状态指的是信道未被占用,且中转台向被叫用户发送的是空闲帧;呼叫保持状态指的是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刚刚结束通话,但此时中转台还为二者预留一段时间的通信信道,这段时间称为呼叫保持时间,中转台通过转发呼叫结束帧(主叫用户发出的最后一帧)来为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预留通信信道。最后要说明的是,终端可通过图1、2、3中的CACH(CommonAnnouncementChannel,公共通知信道)携带的时隙、时隙状态以及中转台转发空闲帧还是呼叫结束帧来查询信道当前是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呼叫保持状态,大致过程为:通过时隙状态判断信道是否被占用,如果未被占用,则可进一步通过空闲帧或者呼叫结束帧判断信道是空闲状态还是呼叫保持状态。
另外,参见图1、2、3还可知,虽然四个系统因其各自的原因在呼叫冲突的严重性方面有所不同,但却都存在一个相同问题:在用户有呼叫需求时,终端虽会在发起呼叫前判断信道是否被占用,但却无法针对呼叫延迟期间的信道使用情况作出准确判断。这是因为,终端是根据基站CACH携带的信息来查询信道占用情况的,而在呼叫延迟期间,可能基站还未检测到其它终端发起的呼叫,这样基站通过CACH反馈给终端的信息即是当前时刻允许终端接入到本基站,终端在这种信息的作用下就会向基站发起呼叫,如此也就会产生呼叫冲突。此外,由图还可知,现有技术中终端只要开始请求接入基站,就会将各自所有的突发都发送给基站,而不管基站是否允许其接入,这显然也是产生呼叫冲突的一个原因。
对应于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即是为了解决呼叫延迟期间可能存在的呼叫冲突而提出,对于终端来说,在发射接入请求之后转监听中转台信道状态,并根据中转台信道状态决定是否继续发射后续突发;对于中转台来说,哪个终端的接入请求信号强就中转哪个终端的接入请求。终端与中转台相互配合解决呼叫冲突,下面进行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101,终端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针对时分多址通信系统,终端可具体体现为对讲机、智能手机等支持时分多址通信技术的设备,下面以对讲机为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用户可通过对讲机发起语音呼叫、短消息呼叫、或者信令呼叫,其中短消息呼叫和信令呼叫可统称为数据呼叫。针对语音呼叫和数据呼叫,终端向中转台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有所不同,如果是语音呼叫,则接入请求突发为语音头VH(VoiceHeader),如果是数据呼叫,则接入请求突发为预载波。
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终端的电池寿命,当终端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发送或接收时,就会进入睡眠模式,为了唤醒终端,提高终端传输业务的成功率,在一次完整的发送过程中,作为发送方的终端正式向中转台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先发送M个语音头或者预载波。或者,终端还可能正在扫描,同样需要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发送M个语音头或预载波。需要说明的是,M个语音头或预载波的分布情况为:接入请求中包括预设个数N,监听过程中中转台中转的个数(T/t),后续突发中包含的个数Y。
以语音呼叫为例,在用户按下终端的讲话键后,终端即会向中转台发送包含N个VH的接入请求,N的取值范围可为1≤N≤3。当然,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或者为了适应用户需求,N的取值范围可能会有所变化,但这不会影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说接入请求中包含几个接入请求突发不会影响本发明解决呼叫冲突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终端可以礼貌接入方式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也即在用户按下讲话键之后,终端先通过CACH查询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如果处于空闲状态或者呼叫保持状态,再向中转台发送包含N个VH的接入请求。
步骤102,所述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与现有技术所不同,本发明中的终端在向中转台发送N个接入请求突发之后,并不是继续发送后续突发,而是转而监听中转台的信道状态,进而可以根据信道状态判断中转台当前是否允许本终端接入,如此就可避免出现呼叫冲突。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本发明中的预设监听时间也可有所不同,下面进行举例说明:如应用在IP互联系统中,预设监听时间应包括网络延迟的时间,即预设监听时间=预设延迟+网络延迟;如应用在同播系统,预设监听时间应包括同播延迟的时间,即预设监听时间=预设延迟+同播延迟。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监听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影响信道接入时间,信道接入时间可以理解为在用户操作终端后,用户感知到的其操作被响应(可体现为操作被允许或操作被拒绝)的时间。如果接入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故在设置预设监听时间时,还应考虑是否会引起过多额外的信道接入时间。
步骤103,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经步骤102判断之后,若信道状态表示中转台在预设监听时间内有处理动作,且该处理动作为响应了本终端,这样终端就可认为中转台当前允许其接入,终端可继续发送后续突发,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中转台拒绝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
具体地,中转台响应本终端的动作是:本终端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检测到中转台中转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这主要是因为,中转台有可能会前后两次中转不同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若被中转一次就认为允许接入中转台,就可能会引起这两个终端的发射碰撞,为了避免同时有两个终端被允许发射引起呼叫的持续碰撞,本发明将终端允许接入中转台的动作确定为在终端的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中转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同一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终端被允许接入中转台的情况可体现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当前时刻只有本终端请求接入中转台,且本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满足中转台的要求,此时本终端被允许接入中转台。
一种是,当前时刻有多个终端请求接入中转台,但本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最强,可覆盖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此时本终端被允许接入中转台。
步骤104,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与步骤103相类似,中转台同样是在接收到接入请求突发后进行了处理,只不过中转台响应的不是本终端,如果终端监听到中转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突发,就意味着当前其它终端被允许接入中转台,且本终端被拒绝接入。此时,本终端即可终止其后续发送过程,避免与当前被允许接入中转台的终端发生冲突,实现本发明解决呼叫冲突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5所示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实现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MSA、MSB当前均有发起呼叫的需求,且二者的接入请求均包括2个VH,图中向上的箭头表示发射。由图中所示情况可知,在MSA发射VHA1的同一时分多址周期点上,MSB也在发射VHB1;同样地,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上,MSA在发射VHA2时,MSB也在发射VHB2。但MSA距离中转台比MSB近,中转台检测到MSA的信号,在中转下行信道开始转发VHA1和VHA2(且在后续过程中,中转台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未检测到MSA的信号,则开始重复转发VHA2,此方案将在下文中作介绍,此处暂不详述)。MSA在发射完VHA2转监听时,监听到的就是中转台已连续转发MSA的两个VHA2,此时MSA即可判定中转台允许其接入,可继续向中转台发射后续的VA、VB、VC、VD(VA指VoiceABurst,VB指VoiceBBurst,VC、VD的含义亦可以此类推)等突发。相应地,对于MSB来说,在发射VHB1和VHB2之后,其监听到的是中转台已连续两次转发了MSA的突发,MSB即可判定中转台当前允许MSA接入,拒绝本终端MSB接入,如此MSB即可终止后续发送过程,避免与MSA发生呼叫冲突。
图6所示示例描述了两个终端延迟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发起呼叫冲突的情况。由图中所示情况可知,在MSA发射VHA1时,没有别的终端在发射,中转台只能检测到VHA1,并在中转下行信道开始转发VHA1。MSA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发射VHA2时,MSB也在同一时分多址周期发射VHB1,如果此时MSB的信号强度高于MSA,中转台则会在中转下行信道的时分多址周期转发VHB1;此外,若中转台在上行信道的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检测到VHB2,将会在中转下行信道的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转发VHB2(且在后续过程中,如中转台在上行信道的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内未检测到MSA或MSB的信号,则开始重复转发上一次接收到的VHB2,此方案将在下文中作介绍,此处暂不详述)。MSA在监听时未检测到中转台连续转发MSA的VH,MSA停止后续的发射;MSB在监听时检测到中转台连续转发MSB的两个VHB2,MSB允许接入中转信道,可继续后续的语音发射。
无论中转台如何中转接入请求突发,终端只要在预设监听时间内监听到中转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突发,就认为其当前被允许接入中转台;而若监听到中转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突发,就认为其当前被拒绝接入中转台。本发明方案中,各个终端不再简单的按照自己的步调自顾自的向中转台发起呼叫,而是给予中转台一定的处理时间,并结合中转台作出的响应决定是否发送后续突发,这样,就可解决多个终端之间可能产生的呼叫冲突。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不增加或者尽量少增加本发明方案引入的额外信道接入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优选方案。
由上文内容可知,在一次完成的发送过程中,终端需发送M个语音头或预载波,且M=N+T/t+Y,其中N为监听前终端发送的个数,(T/t)为监听过程中中转台中转的个数,Y为监听后确定中转台允许本终端接入时发送的个数。其中,M的取值根据不同厂商或者不同产品而有所不同,最小值可为3;N的取值如上文介绍,可为1≤N≤3;T为预设监听时间,最小值为60ms;t为时分多址周期,即发送突发的周期,最小值为60ms;Y为后续突发中包含的语音头或预载波数,最小值为0。在M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设置N、T、Y的数值,使Y尽量小。如Y=0,则在确定终端被允许接入到中转台之后,终端可直接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开始发射语音超帧、数据帧(包括数据头和数据块)以及控制信令帧。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简单介绍下本发明节省额外信道接入时间的方案。
参见图7a,在一次语音呼叫过程中,总的语音头为6帧(M=6),如接入请求突发帧数为3(N=3),预设监听时间为120ms(T=120ms),时分多址周期为60ms(t=60ms),那么,本次语音呼叫被允许后,发射的后续突发中包含的语音头为1帧(Y=M-N-T/t=6-3-2=1),即终端要先发送1帧语音头之后,才发送连续的语音超帧(DMR的语音超帧以6个语音突发为单位,共360ms。语音超帧中的语音突发依次用字母A到F表示,其中,A是超帧的起始帧,携带语音同步字,突发B到F则携带嵌入信令)。
参见图7b,在一次数据呼叫过程中,总的预载波为4帧(M=4),如接入请求突发帧数为2(N=2),预设监听时间为120ms(T=120ms),时分多址周期为60ms(t=60ms),那么,本次数据呼叫被允许后,发射的后续突发中包含的预载波为0帧(Y=M-N-T/t=4-2-2=0),即终端可直接发射数据头和后续的数据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7a、7b所示示例中,终端向中转台发送的后续突发的类型与接入请求突发的类型相同,均为语音头或均为预载波。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中转台允许终端发送后续突发之后,终端可以发送与接入请求突发所不同的突发,如接入请求突发为语音头,后续突发为预载波,这不会影响本发明解决呼叫冲突的效果。对应这种情况,后续突发的个数Y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被设定为指定值。
实施例2
参见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201,终端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202,所述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203,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步骤204,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步骤201~204与步骤101~1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5,所述终端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空闲突发。
步骤206,所述终端判断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零,若是,则执行步骤207,将所述重传次数减1,并在预设退避时间后,继续执行所述步骤201;若否,则执行步骤208,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一般情况下,中转台被唤醒后,会在下行信道上发送空闲突发,以此来表示其当前状态为空闲状态,终端可接入到中转台。但是,在终端已向中转台发送过接入请求突发之后,如若还能检测到中转台发送的空闲突发,就说明此时有至少两个终端向中转台发起呼叫,且这至少两个终端的呼叫发生碰撞,致使中转台检测不到上行突发,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直接终止向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还可如本实施例开启随机避让机制,并在避让结束后重新尝试接入中转台,以此提高本发明处理呼叫冲突的灵活性。
首先,要根据通信需要为每个终端设置一重传次数,在终端检测到空闲突发之后,先判断当前是否要启动避让机制,若重传次数大于零,则启动;若重传次数等于零,则不启动。
其次,需要启动避让机制时,终端要作出以下两个操作动作:
(1)重传次数减1,这是为了方便后续准确判断出在什么时候退出避让机制;
(2)启动随机避让定时器,这是为了准确判断出单次避让过程的结束时间。
最后,在随机避让定时器计时表示预设退避时间超时后,终端即可结束本次避让过程,继续尝试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并转监听中转台信道状态,如果此时再次监听到空闲突发,则可视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零,再次执行一次避让过程;如果重传次数已减为零,终端则判定其被拒绝接入中转台,会终止向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根据实际通信需要,设置每个终端的预设退避时间,这样,在出现呼叫碰撞时,终端按照各自的时间进行随机避让,即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至少两个终端发生呼叫碰撞的可能。当然,若发生呼叫碰撞的两个终端的预设退避时间以及重传次数均恰好相同的话,则在完成一定次数的避让过程(由重传次数决定)之后,二者都会终止向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相对在检测到空闲突发后就终止发送后续突发的方案而言,本实施例的方案更具灵活性,同时也更适用于实际的通信过程中。
需要说明的是,(重传次数*预设退避时间)即是整个避让机制的持续时间,这一时间也会影响信道接入时间,故在设置重传次数以及退避时间时也要充分考虑信道接入时间,以期在解决呼叫冲突的同时,还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实施例3
参见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301,终端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302,所述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303,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步骤304,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步骤301~304与步骤101~10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5,如果所述终端未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监听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突发,且所述预设监听时间超时,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在预设监听时间内,终端既未检测到中转台中转接入请求突发,也未检测到中转台发射空闲突发,也即终端未在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中转台的任何处理动作,此时,终端可以重新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再次尝试接入中转台,也可如本实施例直接判定中转台拒绝本终端接入,终止向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为了尽量减少本发明处理呼叫冲突花费的时间,避免引入过多额外的信道接入时间,本发明优选在确定预设监听时间超时之后,不再继续尝试接入中转台。
需要说明的是,中转台的接收频点受到模拟同频干扰、或者终端移动出中转台的覆盖范围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终端在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不到中转台信号。
实施例4
参见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401,中转台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与上文中的实施例1~3相对应,本实施例主要是从中转台的角度出发,讲解中转台处理呼叫冲突的过程。中转台被激活后,开始在下行信道发射空闲突发,并检测当前是否有终端请求接入,若中转台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即会对此作出响应,可具体体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当前只有一个终端请求接入本中转台,若该突发的信号强度满足中转台的要求,则中转台即会中转该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以此响应该终端。一般情况下,中转台能接收到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就说明该突发的信号强度满足中转台的要求。
一种是,当前有至少两个终端请求接入本中转台,则中转台从中选取信号最强的突发作为待中转突发,同时将发送该信号最强突发的终端作为待中转终端。另外,至少两个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之间也可依据信号强弱进行信号覆盖,也即信号最强的突发覆盖信号较弱的突发,最终只有该信号最强的突发被中转台接收到,成为待中转突发。
本步骤中,中转台可以根据场强、同步等判选方式选择信号强、质量好的突发作为待中转突发。本发明对选取待中转突发的过程不做限定,只要能从多个接入请求突发中确定出一个信号最强的待中转突发即可。
步骤402,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403,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经步骤402判断之后,若中转台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了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该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待中转终端所发,则中转台继续中转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如果待中转终端在发射接入请求突发后,在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中转台连续两次中转了待中转终端的突发,也即表示待中转终端被允许接入中转台,此时,待中转终端即可向本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中转台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待中转终端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可以理解为:当前时刻只有待中转终端向本中转台发送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该新突发的信号强度满足中转台的要求;或者,也可以是当前时刻有至少两个终端(包括待中转终端在内)向中转台发送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但待中转终端发送的新突发的信号强度最大。
具体地,可参见图5所示示例,MSA和MSB在同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发起接入请求突发,但因MSA的信号强度大于MSB,故中转台连续两次中转了MSA的突发(VHA1和VHA2),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没有终端发起请求突发,中转台重复转发VHA2,以便允许MSA接入。需要说明的是,因MSA在监听时,已经错过了VHA1,故只能接收到后续的两个VHA2才能允许MSA接入。
步骤404,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经步骤402判断之后,若中转台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了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该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除待中转终端之外的终端)所发,中转台则会中转该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这种情况下,中转台并未在终端的预设监听时间内连续两次中转某一个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故终端暂时还无法得之其是否被允许接入。此时,可将发送新的接入请求突发的终端作为待中转终端,继续判断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是否到达,从而判断本中转台在该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的突发,对此可理解为是本发明方案的重复循环执行,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终端在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中转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同一终端的突发,从而使希望接入中转台的终端明确各自的后续处理动作(如果被允许接入,终端就发送后续突发;如果被拒绝接入,终端就终止发送后续突发)。
中转台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可以理解为:待中转终端的发送过程出现中断,导致中转台未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其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而其它终端却在该时分多址周期内发送了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该新突发的信号强度满足中转台的要求;或者,也可以是当前时刻待中转终端与其它终端均向中转台发送了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但待中转终端发送的新突发的信号强度小于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突发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可参见图6所示示例,中转台开始时将VHA1确定为待中转突发,将MSA确定为待中转终端,在中转台中转VHA1之后,又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MSB发送的VHB1,虽MSA在同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上发送了VHA2,但因VHA2信号强度小于VHB1,故中转台本次将VHB1确定为待中转突发,将MSB确定为待中转终端,并在下行信道上中转VHB1。如此过程之后,中转台还会继续判断下一时分多址周期点是否到达,并检测其在该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的突发,如图6所示,若中转台接收到的是MSB发送的VHB2,则继续中转VHB2,至此中转台就连续两次中转了MSB的突发(VHB1和VHB2),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中转台未检测到任何接入请求突发,重复转发VHB2。因MSB在监听时,已经错过了VHB1,故只能接收到后续的两个VHB2才能允许MSB接入。
步骤405,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所述中转台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经步骤402判断之后,若中转台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内未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包括待中转终端发送的新突发、或者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突发),即可认为终端可能在发送过程中出现中断,此时,中转台可重复中转待中转突发,达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同一终端的突发的目的,这样,在待中转终端发送过程恢复正常后,即可直接判定其被允许接入到中转台,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本发明方案的信道接入时间。
上述步骤404中,将MSB确定为待中转终端,VHB1确定为待中转突发之后,如果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内未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中转台同样会重复中转VHB1,也就是说,如果在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后仍未接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中转台就会重复中转其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突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时分多址周期即为上文介绍图6所示示例时提及的合理的接收时间。考虑到在实际的通信过程,终端可能会发生短时中断,故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解决短时中断的方案,使本发明方案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综上所述,中转台可按步骤403、404、405所述的三种情况转发接入请求突发,以达到至少连续两次中转同一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的目的,并以此使终端明确自身是被允许接入还是被拒绝接入。具体地,根据上文介绍可知,终端被允许接入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中转台连续转发了同一终端的不同接入请求突发,如步骤403中的VHA1和VHA2、或者步骤404中的VHB1和VHB2;
(2)中转台连续重复转发了同一终端的同一个接入请求突发,如图6中重复中转的VHB2。
实施例5
参见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501,中转台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步骤502,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503,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504,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505,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所述中转台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然后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1中,若中转台未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会重复中转其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突发,以此来应对终端出现的短时中断。若终端的发送过程很快就恢复正常,则中转台会在短时间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进而可结束重复中转过程,并在转发该新突发之后允许终端接入,接收终端发送的后续突发。但是,若终端的发送过程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而中转台却在一直重复中转最近一次接收的突发,这势必会延长信道接入时间,使用户在操作终端后,一直得不到响应(可体现为操作被允许或操作被拒绝),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不引起过多额外的信道接入时间,本实施例可通过设置最大时限的方式,解决终端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时如何结束重复中转过程的问题。也即本发明除了提供应对终端短时中断的方案之外,还提供了应对终端长时中断的方案。
如果中转台当前中转的是MSA的VHA1,则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开始计时之后,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①如果在时分多址周期T1内监听到MSA发送的VHA2,中转台继续中转VHA2,并以此类推,再次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内继续监听终端发送的突发,通过T1来应对终端的短时中断。
②如果在时分多址周期T1内监听到MSB发送的VHB1,中转台则会中转VHB1,并以此类推,再次在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内继续监听终端发送的突发,通过T1来应对终端的短时中断。
③如果在时分多址周期T1内未监听到任何突发,中转台则会在T1超时后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用来对最大时限进行计时),判断在最大时限T2(T1<T2)内是否监听到终端发送的突发,具体可体现为步骤507~509三种情况:
步骤507,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在T2时间内监听时,中转台会按照时分多址周期重复的中转其最近接收到的突发,在本示例中即一直在中转VHA1。需要说明的是,中转台为了控制好重复中转的周期,可在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的同时,还同时判断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是否到达,如果T1超时,中转台就组装一个重复转发帧进行中转,以此来控制重复中转的周期。
在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之后,若中转台在T2超时前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VHA2,且该新突发为MSA所发,此时中转台即可停止重复中转VHA1的过程,继而中转VHA2。当然,中转台在中转VHA2之后,还应继续判断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是否到达,并判断T1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后续的新的突发。
步骤508,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在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之后,若中转台在T2超时前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VHB1,且该新突发为MSB所发,此时中转台即可停止重复中转VHA1的过程,继而中转VHB1。当然,中转台在中转VHB1之后,还应继续判断下一个时分多址周期点是否到达,并判断T1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后续的新的突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到VHB1之前,中转台一直在按时分多址周期重复的中转其最近接收到的突发VHA1。
步骤509,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最大时限超时,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发送空闲突发。
在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之后,若中转台在T2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突发,则可直接结束重复中转过程,向下行信道广播空闲突发。这样,系统中的终端在检测到中转台发送的空闲突发之后,即会根据自身的使用需要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最大时限T2时间内,中转台一直都在按照时分多址周期重复中转其最近接收到的突发VHA1。
实施例6
针对实施例5中步骤508提及的情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参见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601,中转台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步骤602,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603,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604,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606,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所述中转台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然后执行步骤605。
步骤605,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607,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步骤608,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最大时限超时,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发送空闲突发。
步骤601~607与步骤501~507相同,步骤608与步骤509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9,为所述待中转终端设置信道预留时间,所述信道预留时间小于所述最大时限,则在所述中转台接收到所述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之后,判断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是否超时。
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在T2时间内中转台正在重复转发VHB2时接收到其它终端MSC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判断信道预留时间T3(T3<T2)是否超时,如果信道预留未超时,中转台将会丢弃MSC发送的VHC1和VHC2突发,继续重复转发VHB2,以便为MSB预留信道。如果中转台在时T2间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待中转终端MSB的后续突发,则中转台停止重复转发VHB2,开始转发MSB的后续突发。
对于诸如同播系统这种系统延迟较长的应用场景而言,可能会出现待中转终端正常向中转台发送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但因其转发延迟时间较长,导致中转台先收到与其错开的其它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若此时直接中转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就会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合理性,故在本实施例中,中转台还对其已连续中转N+1(N为终端发送接入请求突发的预设个数)次以上突发(包括连续中转不同突发的情况、或者连续中转相同突发的情况)的终端设置一个信道预留时间。
步骤610,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未超时,则所述中转台丢弃所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并继续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步骤611,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超时,且未达到所述最大时限,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与实施例5相同,中转台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之后,图11所示的实施例也会有三种具体情况,具体可描述如下:
情况一,即本实施例中的步骤607,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后,中转台在接收到MSB发送的后续突发之前,都一直在重复中转VHB2,而在接收到VHB3之后,就会停止重复中转过程,转而中转VHB3。
情况二,即本实施例中的步骤608,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后,中转台一直在重复中转VHB2,若T2时间内一直未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则在T2超时后,发送空闲突发。
情况三,启动最大时限定时器的同时,还会启动预留时间定时器,若中转台在信道预留时间T3内接收到其它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如接收到MSC发送的VHC1,则会丢弃该突发VHC1,继续重复中转VHB2,即本实施例中的步骤610。如果T3超时(且T2未超时),中转台则结束为MSB预留信道的过程,此后再接收到其它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即可中转该其它终端的突发,如中转台在T3超时后接收到MSB发送的VHB3和后续的语音超帧突发(VA~VF),此时就会停止重复中转VHB2的过程,转而中转VHB3和后续的语音超帧突发(VA~VF),即本实施例中的步骤611。
注意: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最大时限定时包括同播延时的时间。
实施例7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可以是与基站通信的设备,例如手机、对讲机等),参见图14,示出了本发明终端实施例1的示意图,可包括:
发送单元701,用于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702,用于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本发明方案引入的额外信道接入时间,应尽量使发送单元发送的后续突发中少包含甚至不包含语音头或预载波。后续突发中包含的语音头或预载波的个数Y=M-N-(T/t),Y≥0,其中,M为一次发送过程需要的接入请求突发的总数,N为接入请求中包含的接入请求突发的预设个数,T为预设监听时间,t为时分多址周期,
此外,作为本发明终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未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监听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突发,且所述预设监听时间超时,通知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实施例8
参见图15,示出了本发明终端实施例2的示意图,可包括:
发送单元801,用于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802,用于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第二判断单元803,用于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空闲突发时,判断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将所述重传次数减1,并在预设退避时间后,通知所述发送单元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若否,则通知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实施例9
参见图16,示出了本发明终端实施例3的示意图,可包括:
查询单元901,用于查询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在所述信道状态为空闲状态或者呼叫保持状态时,通知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
发送单元902,用于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903,用于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实施例10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4~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转台,参见图17,示出了本发明中转台实施例1的示意图,可包括:
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中转单元1002,用于中转所述接收单元确定的待中转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1003,用于判断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实施例11
参见图18,示出了本发明中转台实施例2的示意图,可包括: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中转单元1102,用于中转所述接收单元确定的待中转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1103,用于判断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第二判断单元1104,用于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之后,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是否在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最大时限超时,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发送空闲突发。
实施例12
参见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中转台实施例3的示意图,可包括:
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中转单元1202,用于中转所述接收单元确定的待中转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1203,用于判断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第二判断单元1204,用于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之后,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是否在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第三判断单元1205,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之后,判断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是否超时,所述信道预留时间小于所述最大时限:
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未超时,则所述中转单元丢弃所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并继续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超时,且未达到所述最大时限,则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所述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所述中转台发送的后续突发中包含的接入请求突发个数Y=M-N-(T/t),Y≥0,
其中,M为一次发送过程需要的接入请求突发的总数,N为接入请求中包含的接入请求突发的预设个数,T为预设监听时间,t为时分多址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空闲突发,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将所述重传次数减1,并在预设退避时间后,继续执行所述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的步骤;若否,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未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监听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突发,且所述预设监听时间超时,则所述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如果所述信道状态为空闲状态或者呼叫保持状态,则执行所述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的步骤。
6.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转台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所述中转台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所述待中转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待中转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待中转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未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最大时限超时,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发送空闲突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待中转终端设置信道预留时间,所述信道预留时间小于所述最大时限,则
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包括:
所述中转台接收到所述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之后,判断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是否超时:
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未超时,则所述中转台丢弃所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并继续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超时,且未达到所述最大时限,则所述中转台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含预设个数的接入请求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中转台发送的后续突发中包含的接入请求突发个数Y=M-N-(T/t),Y≥0,
其中,M为一次发送过程需要的接入请求突发的总数,N为接入请求中包含的接入请求突发的预设个数,T为预设监听时间,t为时分多址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检测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空闲突发,则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将所述重传次数减1,并在预设退避时间后,通知所述发送单元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若否,则通知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未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监听到所述中转台发送的突发,且所述预设监听时间超时,通知所述发送单元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之前,查询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在所述信道状态为空闲状态或者呼叫保持状态时,通知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中转台发送接入请求。
14.一种中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突发,并根据所述接入请求突发的信号强度确定待中转突发及对应的待中转终端;
中转单元,用于中转所述接收单元确定的待中转突发;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继续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其中,所述待中转终端监听所述中转台的信道状态,并判断所述中转台是否在预设监听时间内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本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待中转终端继续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如果所述中转台在所述预设监听时间内至少连续两次中转了其它终端的接入请求突发,则所述待中转终端终止向所述中转台发送后续突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中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台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时分多址周期超时之后,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是否在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所述待中转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待中转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为其它终端所发,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如果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最大时限内接收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且所述最大时限超时,则通知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发送空闲突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中转台,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待中转终端设置信道预留时间,所述信道预留时间小于所述最大时限,则所述中转台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其它终端发送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之后,判断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是否超时:
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未超时,则所述中转单元丢弃所述新的接入请求突发,并继续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
如果所述信道预留时间超时,且未达到所述最大时限,则所述中转单元停止重复中转所述待中转突发,并中转所述其它终端的新的接入请求突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51816.4A CN103402030B (zh) | 2013-08-13 | 2013-08-13 |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51816.4A CN103402030B (zh) | 2013-08-13 | 2013-08-13 |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02030A CN103402030A (zh) | 2013-11-20 |
CN103402030B true CN103402030B (zh) | 2016-02-03 |
Family
ID=49565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51816.4A Active CN103402030B (zh) | 2013-08-13 | 2013-08-13 |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020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21588A1 (zh) * | 2013-08-13 | 2015-02-19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
EP3125584B1 (en) | 2014-03-26 | 2019-04-10 |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 Protection method against anomaly of extended trunking system and a relay station |
CN104734823B (zh) * | 2014-03-26 | 2018-03-16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中转台以及握手通信的方法 |
CN105207764B (zh) * | 2014-06-23 | 2019-05-31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方法、系统及终端 |
CN105591760A (zh) * | 2014-10-22 | 2016-05-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唤醒终端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7096507A1 (zh) | 2015-12-07 | 2017-06-15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338503B (zh) * | 2015-12-07 | 2019-01-15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612665B (zh) * | 2017-10-27 | 2021-02-26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信息重传方法及网络传输系统 |
WO2020019320A1 (zh) * | 2018-07-27 | 2020-01-30 |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 同播系统的信道资源动态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1832299B2 (en) * | 2019-05-09 | 2023-11-28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Extended range direct mode enhanced channel access in digital mobile radio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7797A (zh) * | 2008-03-14 | 2011-04-20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用于中继网络中的随机接入的本地冲突避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1909328B (zh) * | 2010-08-19 | 2012-08-08 | 优能通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Dmr数字集群分组数据无线接入实现方法 |
CN102158813B (zh) * | 2011-04-28 | 2014-02-1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集群通信服务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CN103139792B (zh) * | 2013-01-30 | 2016-09-07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dmr接收机提高基站上行信号覆盖的方法及系统 |
-
2013
- 2013-08-13 CN CN201310351816.4A patent/CN10340203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02030A (zh) | 2013-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02030B (zh) | 一种处理呼叫冲突的方法、终端及中转台 | |
CN111405610B (zh) | 一种d2d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9246826B (zh) | Drx配置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 |
US20150305084A1 (en) |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8307406B (zh) |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KR20200037391A (ko) | 스케줄링 요청 송신 방법, 스케줄링 요청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 |
CN110839214B (zh) |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3038575B (zh) | 唤醒信号处理方法、唤醒信号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22028545A1 (zh) | 免授权频谱的信道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9863780B (zh) | 省电信号图案的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03686953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睡眠唤醒的方法 | |
US20130225211A1 (en) | Paging Reading Conflict Management in Dual Standby Handsets | |
CN101828341A (zh) | 一种专网通信终端和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 | |
JP2561013B2 (ja) | 移動無線通信方式および装置 | |
CN108966326B (zh) | 无线接入点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
CN106031272A (zh) |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站点及系统 | |
CN110460422B (zh) | 用户设备及其去激活bwp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692060A (zh) | 多天线mimo场景下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与更新方法 | |
EP3035762B1 (en) | Call collis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transfer platform | |
CN101090292B (zh) | 一种数字无中心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 | |
WO2022152073A1 (zh) | 省电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0945922B (zh) | 省电信号的图案参数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312522B (zh) | 节能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3686615A (zh) | 一种集群终端睡眠唤醒的方法 | |
CN105142118A (zh) | Td-lte集群系统用户的快速随机接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