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1730A -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1730A
CN103401730A CN2013103279676A CN201310327967A CN103401730A CN 103401730 A CN103401730 A CN 103401730A CN 2013103279676 A CN2013103279676 A CN 2013103279676A CN 201310327967 A CN201310327967 A CN 201310327967A CN 103401730 A CN103401730 A CN 103401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s
test
flux
message packet
oam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79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279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1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01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1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待测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Description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尤其涉及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背景技术
以太网中定义的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模型中包括维护实体群(Maintenance Entity Group,MEG)。其中,MEG端点(MEG End Point,MEP)为MEG的端点,能够发起并终结用于网络性能测量的OAM协议报文;MEG中间点(MEG Intermediate Point,MIP)为MEG的中间节点,能够响应某些用于网络性能测量的OAM协议报文。现有技术中,在对链路的通量(Throughput)这一网络性能进行测量时,MEP可以利用环回消息(Loop Back Message,LBM)报文、环回应答(Loop Back Reply,LBR)报文和测量(Test,TST)报文等OAM协议报文,进行该MEP与另一个MEP之间的整条链路的通量的测量。
然而,现有的测量方法只能测量整条链路即MEP与MEP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无法测量MEP与MIP之间、以及MIP与MIP各个节点之间的链路的通量,从而导致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提供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用以解决MEP与MIP之间、以及MIP与MIP各个节点之间的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提高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包括:
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目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不执行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的操作;或者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包括:
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源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记录所述通量;或者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包括:
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第三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三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入端口信息和所述通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待测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测量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目的端口信息;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不执行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的操作;或者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待测设备,则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待测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测量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源端口信息;
所述待测设备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记录所述通量;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第三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三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入端口信息和所述通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待测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LTTMM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3为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LTTMR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通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一种待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另一种待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另一种待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待测设备或第二待测设备,即MIP或MEP,可以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DSLAM)、路由器或交换机,或还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本发明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01、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102、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103、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其中,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可以用于定位对应的第二待测设备。例如,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者,再例如:第二待测设备的设备标识(ID)、单板ID、子卡ID和入端口ID,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这样,通过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待测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待测设备所接收的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消息(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Message,LTTMM)报文,是一个运营商特定的OAM消息(Vendor Specific OAM Message,VSM)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由于LTTMM报文具有链路追踪(Link Trace,LT)功能,因此该LTTMM报文的目的MAC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LTM(Link Trace Message,LTM)报文的目的MAC,例如,第二类组播MAC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A),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详细描述可以参见LTM报文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M报文即LTTMM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MEG等级(MEG Level,MEL):指MEG等级,用于标识LTTMM报文所属的MEG的等级。数值范围从0到7。
版本:用于标识OAM协议的版本。现有技术(如国际电信联盟的编号为Y.1731的协议)中版本总是为0。
操作码(Operation Code,OpCode):用于标识LTTMM报文的类型,用于识别LTTMM报文中其余部分的内容。其中LTTMM报文的OpCode为51,LTTMR报文的OpCode为50。
标记:这一字段中各比特的使用取决于LTTMM报文的类型。
类型长度(Type Length Value,TLV)偏置值:包含LTTMM报文中第一个TLV相对于TLV偏置值字段的偏置数量。这一字段的数值与LTTMM报文的类型相联系。当TLV偏置值为0时,它指向TLV偏置值字段后的第一个字节。
组织惟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
子操作码(Sub Operation Code,SubOpCode):用于标识LTTMM报文的用途,其中,LTTMM报文和LTTMR报文的SubOpCode可以均为1。
交易ID:用于标识LTTMM报文的交易号码。
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用于表示指定报文被网络路由设备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网段数量。
源MAC:初始发送LTTMM报文的待测设备(即MEP)的MAC地址。
目的MAC:最终接收LTTMM报文的待测设备(即MEP或MIP)的MAC地址。
终了TLV:用于填充,可以为全零字节的值。
相应地,第二待测设备向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应答(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Reply,LTTMR)报文,是一个可以为运营商特定的OAM应答(Vendor Specific OAM Reply,VSR)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R报文即LTTMR 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图3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MEG等级(MEG Level,MEL):指MEG等级,用于标识LTTMM报文所属的MEG的等级。数值范围从0到7。
版本:用于标识OAM协议的版本。现有技术(如国际电信联盟的编号为Y.1731的协议)中版本总是为0。
操作码(Operation Code,OpCode):用于标识LTTMM报文的类型,用于识别LTTMM报文中其余部分的内容。其中LTTMM报文的OpCode为51,LTTMR报文的OpCode为50。
标记:这一字段中各比特的使用取决于LTTMM报文的类型。
类型长度(Type Length Value,TLV)偏置值:包含LTTMM报文中第一个TLV相对于TLV偏置值字段的偏置数量。这一字段的数值与LTTMM报文的类型相联系。当TLV偏置值为0时,它指向TLV偏置值字段后的第一个字节。
组织惟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
子操作码(Sub Operation Code,SubOpCode):用于标识LTTMR报文的用途,其中,LTTMM报文和LTTMR报文的SubOpCode可以均为1。
交易ID:用于标识LTTMR报文的交易号码,取值从LTTMM报文复制。
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用于表示指定报文被网络路由设备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网段数量,取值从LTTMM报文先递减1再复制。
入端口MAC:初始发送LTTMR报文的待测设备(即第二待测设备,可以为MEP或MIP)的接收LTTMM报文的端口的MAC地址。
通量(Throughput):第一待测设备与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单位为比特/秒(bps)。
终了TLV:用于填充,可以为全零字节的值。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接收的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目的端口信息;那么,在101之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目的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进行处理。
具体地,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可以不执行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的操作;或者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可以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待测设备所执行的转发操作,需要将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的TTL字段的取值减1,再发送给下一跳待测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接收的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源端口信息;那么,在103之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源端口信息,对所述通量进行处理。
具体地,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可以记录所述通量;或者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可以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
例如,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可以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第三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三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入端口信息和所述通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待测设备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的第三OAM消息报文,也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应答(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Reply,LTTMR)报文,是一个可以为运营商特定的OAM应答(Vendor Specific OAM Reply,VSR)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第三OAM消息报文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第二OAM消息报文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待测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另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能够测量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的通量,使得可以根据这些通量,定位各个链路的通量情况,以找到通量瓶颈,从而可以为后续的网络优化提供重要的信息。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401、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402、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403、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其中,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可以用于定位对应的第二待测设备。例如,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者,再例如:第二待测设备的设备标识(ID)、单板ID、子卡ID和入端口ID,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这样,通过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消息(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Message,LTTMM)报文,是一个运营商特定的OAM消息(Vendor Specific OAM Message,VSM)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由于LTTMM报文具有链路追踪(Link Trace,LT)功能,因此该LTTMM报文的目的MAC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LTM(Link Trace Message,LTM)报文的目的MAC,例如,第二类组播MAC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A),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详细描述可以参见LTM报文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M报文即LTTMM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地,第一待测设备所接收的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应答(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Reply,LTTMR)报文,是一个可以为运营商特定的OAM应答(Vendor Specific OAM Reply,VSR)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R报文即LTTMR 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图3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向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源端口信息;那么,在403之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源端口信息,对所述通量进行处理。
具体地,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可以记录所述通量;或者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可以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
例如,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可以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第三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三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入端口信息和所述通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待测设备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的第三OAM消息报文,也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应答(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Reply,LTTMR)报文,是一个可以为运营商特定的OAM应答(Vendor Specific OAM Reply,VSR)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第三OAM消息报文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第二OAM消息报文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目的端口信息;那么,在101之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目的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进行处理。
具体地,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可以不执行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的操作;或者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可以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待测设备所执行的转发操作,需要将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的TTL字段的取值减1,再发送给下一跳待测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另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能够测量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的通量,使得可以根据这些通量,定位各个链路的通量情况,以找到通量瓶颈,从而可以为后续的网络优化提供重要的信息。
为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更加清楚,下面将以如下OAM模型架构作为举例。该OAM模型架构可以包括MEP A即待测设备(Device Under Test,DUT) 1、MIP A即DUT 2、MIP B即DUT 3和MEP B即DUT 4。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通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
501、DUT 1向DUT 2发送LTTMM报文,该LTTMM报文中包含DUT 1的MAC地址以作为源MAC地址和DUT 4的MAC地址以作为目的MAC地址。
具体地,如果DUT 1中保存有端口与DUT 4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该DUT 1则可以通过对应的端口,发送LTTMM报文;如果DUT 1中没有保存端口与DUT 4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该DUT 1则可以通过所有端口,广播LTTMM报文。
502、DUT 2向DUT 1发送LTTMR报文,该LTTMR报文中包含DUT 2的入端口的MAC地址。
503、DUT 1利用DUT 2的入端口的MAC地址,向DUT 2发起通量测量流程,DUT 1与DUT 2执行该通量测量流程。
例如,DUT 1可以利用TST报文,与DUT 2执行通量测量流程,详细描述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DUT 1则可以获得DUT 1与DUT 2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504、DUT 2向DUT 3转发LTTMM报文。
502与504的执行没有固定顺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505、DUT 3向DUT 2发送LTTMR报文,该LTTMR报文中包含DUT 3的入端口的MAC地址。
506、DUT 2利用DUT 3的入端口的MAC地址,向DUT 3发起通量测量流程,DUT 2与DUT 3执行该通量测量流程。
例如,DUT 2可以利用TST报文,与DUT 3执行通量测量流程,详细描述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DUT 2则可以获得DUT 2与DUT 3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507、DUT 2向DUT 1发送LTTMR报文,该LTTMR报文中包含DUT 3的入端口的MAC地址和DUT 2与DUT 3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这样,DUT 1则可以获得DUT 2与DUT 3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508、DUT 3向DUT 4转发LTTMM报文。
505与508的执行没有固定顺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509、DUT 4向DUT 3发送LTTMR报文,该LTTMR报文中包含DUT 4的入端口的MAC地址。
510、DUT 3利用DUT 4的入端口的MAC地址,向DUT 4发起通量测量流程,DUT 3与DUT 4执行该通量测量流程。
例如,DUT 3可以利用TST报文,与DUT 4执行通量测量流程,详细描述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DUT 3则可以获得DUT 3与DUT 4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511、DUT 3向DUT 1发送LTTMR报文,该LTTMR报文中包含DUT 4的入端口的MAC地址和DUT 3与DUT 4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这样,DUT 1则可以获得DUT 3与DUT 4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本实施例中,由于DUT 1接收到的LTTMR报文中所包含的入端口信息为DUT 4的入端口的MAC地址,说明测量结束,至此,DUT 1获得了DUT 1与DUT 4这条链路上,每个DUT之间的链路的通量,即DUT 1与DUT 2之间的链路的通量、DUT 2与DUT 3之间的链路的通量和DUT 3与DUT 4之间的链路的通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一种待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待测设备可以包括接收单元61、发送单元62和测量单元63。其中,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发送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测量单元63,用于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其中,所述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可以用于定位对应的待测设备。例如,待测设备的入端口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者,再例如:待测设备的设备标识(ID)、单板ID、子卡ID和入端口ID,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这样,通过接收单元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由发送单元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测量单元能够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单元所接收的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消息(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Message,LTTMM)报文,是一个运营商特定的OAM消息(Vendor Specific OAM Message,VSM)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由于LTTMM报文具有链路追踪(Link Trace,LT)功能,因此该LTTMM报文的目的MAC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LTM(Link Trace Message,LTM)报文的目的MAC,例如,第二类组播MAC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A),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详细描述可以参见LTM报文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M报文即LTTMM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地,发送单元向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应答(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Reply,LTTMR)报文,是一个可以为运营商特定的OAM应答(Vendor Specific OAM Reply,VSR)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R报文即LTTMR 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图3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61所接收的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目的端口信息;那么,所述发送单元62,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目的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进行处理。
具体地,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待测设备,所述发送单元62则可以不执行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的操作;或者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待测设备,所述发送单元62则可以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送单元62所执行的转发操作,需要将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的TTL字段的取值减1,再发送给下一跳待测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单元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由发送单元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测量单元能够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另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能够测量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的通量,使得可以根据这些通量,定位各个链路的通量情况,以找到通量瓶颈,从而可以为后续的网络优化提供重要的信息。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的另一种待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待测设备可以包括发送单元71、接收单元72和测量单元73。其中,发送单元71,用于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接收单元7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测量单元73,用于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其中,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可以用于定位对应的第二待测设备。例如,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者,再例如:第二待测设备的设备标识(ID)、单板ID、子卡ID和入端口ID,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这样,通过发送单元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由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测量单元能够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发送单元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消息(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Message,LTTMM)报文,是一个运营商特定的OAM消息(Vendor Specific OAM Message,VSM)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由于LTTMM报文具有链路追踪(Link Trace,LT)功能,因此该LTTMM报文的目的MAC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LTM(Link Trace Message,LTM)报文的目的MAC,例如,第二类组播MAC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A),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详细描述可以参见LTM报文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M报文即LTTMM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应答(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Reply,LTTMR)报文,是一个可以为运营商特定的OAM应答(Vendor Specific OAM Reply,VSR)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LTTMR报文即LTTMR PDU的格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图3中的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71向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源端口信息;那么,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待测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记录单元81,用于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记录所述通量;或者所述发送单元71,还可以进一步用于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
例如,所述发送单元71,具体可以用于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第三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三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入端口信息和所述通量。
可以理解的是,发送单元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的第三OAM消息报文,也可以称之为链路通量追踪应答(Link Trace Throughput Measurement Reply,LTTMR)报文,是一个可以为运营商特定的OAM应答(Vendor Specific OAM Reply,VSR)报文,该报文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字段,此处不再赘述。第三OAM消息报文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第二OAM消息报文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发送单元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进而由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使得测量单元能够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能够解决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例如,MEP与MIP之间链路、以及MIP与MIP之间链路等链路,的通量的测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测量的能力。
另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能够测量任意两个待测设备之间链路的通量,使得可以根据这些通量,定位各个链路的通量情况,以找到通量瓶颈,从而可以为后续的网络优化提供重要的信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目的端口信息;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不执行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的操作;或者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
3.一种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待测设备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源端口信息;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记录所述通量;或者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包括:
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第三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三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入端口信息和所述通量。
6.一种待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的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向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发送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测量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使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获得所述第一待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待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目的端口信息;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二待测设备,则不执行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的操作;或者
若所述目的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待测设备,则向下一跳待测设备转发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
8.一种待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待测设备发送第一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包含通量追踪标识;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根据所述通量追踪标识,发送的第二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二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待测设备的入端口信息;
测量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执行通量测量流程,以获得所述待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待测设备之间的链路的通量,所述通量测量流程为所述待测设备利用所述入端口信息所发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待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AM消息报文中还包含源端口信息;
所述待测设备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记录所述通量;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不为所述第一待测设备,则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所述通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待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源端口信息所指示的设备发送第三OAM消息报文,所述第三OAM消息报文中包含所述入端口信息和所述通量。
CN2013103279676A 2013-07-31 2013-07-31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Pending CN103401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79676A CN103401730A (zh) 2013-07-31 2013-07-31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79676A CN103401730A (zh) 2013-07-31 2013-07-31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1730A true CN103401730A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65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79676A Pending CN103401730A (zh) 2013-07-31 2013-07-31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0173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5546B2 (en) * 2016-08-29 2021-03-30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trol of network nodes in computer network systems
CN112602294A (zh) * 2018-08-29 2021-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带宽的方法及检测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504A (zh) * 2006-02-24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测量方法
CN102651702A (zh) * 2012-05-09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性能测量方法及设备
US20120314573A1 (en) * 2006-08-22 2012-12-13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altering performance of a packet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504A (zh) * 2006-02-24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测量方法
US20120314573A1 (en) * 2006-08-22 2012-12-13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altering performance of a packet network
CN102651702A (zh) * 2012-05-09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性能测量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5546B2 (en) * 2016-08-29 2021-03-30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trol of network nodes in computer network systems
CN112602294A (zh) * 2018-08-29 2021-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带宽的方法及检测设备
CN112602294B (zh) * 2018-08-29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带宽的方法及检测设备
US11388090B2 (en) 2018-08-29 2022-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andwidth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easurement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1726A (zh) 网络路径探测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8111432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984018B (zh) 以太网丢包测试方法、设备及系统
US7843836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high speed network traffic in server blade environments
CN101094121B (zh) 非直连设备间以太网链路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651702A (zh) 以太网性能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07852344B (zh) 存储网元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8449228A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667732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739448A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547346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801575B (zh) 环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205738A (zh) 互联错误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91601A (zh) 一种网管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812221A (zh) 虚拟可扩展本地区域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CN103401730A (zh) 链路的通量测量方法及待测设备
CN102404152B (zh) 识别应答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CN106502841B (zh) 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4468158B (zh) 一种节点间状态通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50432A (zh) 一种用于定位端口连接错误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506369A (zh) 一种丢包位置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3580953A (zh)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CN111953555A (zh) 一种链路检测方法、cpe及存储介质
CN104917800A (zh) 建立用于虚拟机的冗余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91012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