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0005B -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0005B
CN103400005B CN201310326821.XA CN201310326821A CN103400005B CN 103400005 B CN103400005 B CN 103400005B CN 201310326821 A CN201310326821 A CN 201310326821A CN 103400005 B CN103400005 B CN 103400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represent
intense light
target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68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0005A (zh
Inventor
王晓蕊
黄晓敏
郭冰涛
张建奇
黄曦
刘德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268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00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00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0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0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00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其步骤为:(1)利用3dMax软件生成目标及背景三维模型,导入基于OGRE三维场景仿真程序生成特定环境景象;(2)建立强光源作用下的目标表面辐射特性模型,每一帧图像根据强光源位置、观测位置、目标表面面元位置和法线方向向量实时计算强光源和环境光在目标表面面元产生的辐射照度;结合目标表面反射特性模型,实时计算目标反射强光源和环境光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3)建立强光源作用前后的微光系统成像信号响应特性模型;(4)结合强光源作用下的目标表面辐射特性模型和微光成像系统信号响应特性模型,模拟目标位于强光源干扰光照范围内外不同位置时目标的成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涉及强光干扰源对微光环境中目标表面辐射特性的仿真研究,具体是一种基于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特征量化的仿真方法,可用于微光成像系统的特征量化评估与性能分析。
背景技术
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强光源(如照明弹)已成为干扰微光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复杂战场环境中微光成像系统抗强光干扰能力防护,开展强光源干扰后微光系统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与性能分析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从国内外公开的文献来看,目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强光源影响微光系统成像的研究:(1)通过实验分析强光辐照对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研究强光对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2)通过分析强光辐照对目标亮度及其周围背景亮度的影响,研究强光对目标成像对比度的影响;(3)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光源能量对微光成像光晕大小的影响,研究强光对系统最小分辨率的影响。在这些文献中,还没有涉及微光成像系统中自动亮度控制对系统强光适应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微光环境中,针对照明弹强光干扰源的作用,提供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用于研究微光系统中目标的成像结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原理是:根据干扰源(照明弹)的空间辐射特性,和干扰源作用下的微光系统响应特性,研究了在干扰源的作用下,目标位于干扰源光照范围外以及干扰源光照范围内不同位置时目标的成像结果,其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3dMax软件生成目标及其背景的三维模型,并导入基于OGRE的三维场景仿真程序中,生成特定环境景象;
(2)建立强光源作用下的目标表面辐射特性模型,在图像渲染的每一帧,根据强光源的位置、观测位置以及目标表面面元的位置和法线方向向量这些参数实时计算强光源和环境光在目标表面面元处产生的辐射照度;
(3)计算目标反射强光源和环境光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
(4)建立强光源作用前的微光系统成像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
(5)建立强光源作用后的微光系统成像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
(6)结合强光源作用下的目标表面辐射特性模型和微光系统成像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模拟了在强光干扰源下,目标位于干扰源光照范围外以及干扰源光照范围内不同位置时目标的成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和视场外时,导致系统输出图像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为实现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需要根据强光源位置考虑不同导致图像质量变化的因素。
本发明与现有的强光源影响微光系统成像的研究方法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发明采用Schlick双向反射率模型(BRDF)描述目标表面反射特性,分析了强光源辐射对目标表面空间辐射特性的影响,物理真实性高;
(2)本发明结合微光系统增益特性,定量分析了强光干扰前后信号响应特性的变化,客观反映真实微光系统的成像过程,仿真真实感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生成的无强光源干扰时,系统输出的图像模拟结果;
图3为本发明生成的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位置为(2990,100,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图4表示本发明生成的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位置为(2990,125,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图5表示本发明生成的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位置为(2990,150,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图6表示本发明生成的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位置为(2990,200,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1,利用3dMax软件生成目标及其背景的三维模型,并导入基于OGRE的三维场景仿真程序中,生成特定环境景象;
步骤2,建立强光源作用下的目标表面辐射特性模型,在图像渲染的每一帧,根据强光源的位置、观测位置以及目标表面面元的位置和法线方向向量这些参数,实时计算强光源和环境光在目标表面面元处产生的辐射照度和目标反射强光源和环境光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
(2a)本发明根据立体角投影理论建立了照明弹的空间辐射模型,用于计算照明弹在目标表面面元产生的辐射照度,其表达式为:
E d = πL d R d 2 cosατ d l d 2 ,
式中,照明弹燃烧火焰半径为Rd,产生的辐射亮度为Ld,α表示环境表面面元法线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ld表示环境表面面元与照明弹之间的距离,τd表示照明弹与环境表面面元之间大气的透过率;
(2b)本发明选用简化的Schlick BRDF反射模型描述地物表面的反射特性,计算目标反射强光源和环境光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其表达式为:
R λ ( t , u , v , v ′ , w ) = [ C λ + ( 1 - C λ ) ( 1 - u ) 5 ] [ 1 - G ( v ) G ( v ′ ) π A ( w ) + G ( v ) G ( v ′ ) 4 πvv ′ Z ( t ) A ( w ) ] ,
式中,t=cos(α),u=cos(β),v=cos(θ),v′=cos(θ′),θ为太阳入射光线与材质表面法线的夹角,θ′为视点方向与材质表面法线的夹角,α为材质表面法线与半角向量的夹角,为材质表面的切向量与半角向量在平面内的投影向量的夹角,Cλ∈[0,1],表示波长λ下的反射因子;
其中
G(v)=v/(r-rv+v),
G(v′)=v/(r-rv′+v′),
Z(t)=r/(1+rt2-t2)2
A ( w ) = p / ( p 2 - p 2 w 2 + w 2 ) ,
r∈[0,1]表示物体表面粗糙度因子,当r=0时,表示纯镜面反射;当r=1时,表示纯漫反射;p∈[0,1]表示物体表面各向同性因子,当p=0时,表示纯各向异性;当p=1时,表示纯各向同性;
然后,计算强光源作用后目标表面面元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为:
L o = R λ ( t , u , v , v ′ , w ) ( L l A l cosθ t d 2 + E e ) ,
式中,Ll表示强光源产生的光亮度,Al表示强光源在入射光方向有效面积,θt表示入射光与目标表面面元之间的夹角,d表示强光源与目标表面面元之间的距离,Ee表示环境光在目标表面面元处产生的光照度。
步骤3,建立强光源作用前后的微光成像系统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
(3a)建立强光源作用前微光成像系统信号响应特性模型,
假设目标反射强光源能量在系统光阴极面上产生的光照度为Et,根据亮度增益G的定义可知,荧光屏的输出亮度为:
L1=GEt
式中,光照度Et和亮度增益G分别可表示为:
E t = π 4 f o 2 τ o L o τ a ,
G=Sk(V1+V2)GMCPKp/m2
式中,fo表示光学系统f数,τo表示光学系统透过率,Lo表示目标反射强光源能量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τa表示大气透过率,Sk表示光电阴极灵敏度,V1和V2分别表示电子透镜1和电子透镜2的工作电压,GMCP表示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简称MCP)的增益,Kp表示荧光屏的光视效能,m为系统的电子光学放大倍数;
再经耦合透镜、微光电荷耦合器件(CCD)响应、视频电路处理,得到输出电压为:
V t = π 4 f e 2 τ e L t R C C D A C C D G v ,
式中,fe表示目镜的f数,τe表示目镜或耦合透镜的透过率,RCCD表示探测器响应率,ACCD表示系统有效光敏元面积,Gv表示视频信号放大倍数;
然后,对系统的输出电压进行量化,得到系统输出图像的灰度表达式为:
式中,Vm和Vn分别表示系统电压信号量化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
(3b)建立强光源作用后微光成像系统信号响应特性模型,
假设某典型场景产生的最大光亮度为Lm,最小光亮度为Ln,场景某局部区域光亮度为Lij,强光辐射源亮度为L1,最大灰度量化电压为Vm,最小灰度量化电压为Vn,无强光作用时系统微通道板增益值为GMCP,依据系统信号响应度函数,无强光源干扰时红外成像转换电压及灰度值的表达式为:
V i j = ( π 4 mf o f e ) 2 τ e R C C D A C C D G v S k ( V 1 + V 2 ) G M C P k p τ o τ a L i j ,
T i j = 255 V m - V n V i j ,
当强光源出现在视场内时候,为满足场景高动态范围显示,系统自动调整微通道增益档位,其调整的幅度与强光光亮度Ll密切相关,表达式为:
V l = ( π 4 mf o f e ) 2 τ e R C C D A C C D G V S k ( V 1 + V 2 ) G M C P k p τ o τ a L l ,
假设(Vl-Vm)/(Vm-Vn)=x,强光源作用后系统微光道板增益自动调整为G′MCP=GMCP/x,此时场景不同像素转换的图像电压的表达式变为:
V i j ′ = ( π 4 mf o f e ) 2 τ e R C C D A C C D G V S k ( V 1 + V 2 ) G M C P ′ k p τ o τ a L i j .
步骤4,根据目标成像对比度表达式:
C b = | T t ‾ - T b ‾ | T t ‾ + T b ‾ ,
计算强光源位于不同位置目标成像对比度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目标及其背景成像的平均灰度。
步骤5,设置微光成像系统参数如下:光学系统f数fo=1.7,光学系统透过率τo=0.9;光电阴极灵敏度为Sk=700μA/lm;电子透镜1的工作电压为V1=800V;电子透镜2的工作电压为V2=6000V;荧光屏的光视效能Kp=40lm/W;电子光学放大率为m=0.85;目镜f数fe=3,目镜透过率τe=0.78;视频信号放大倍数Gv=5×104;探测器响应率RCCD=5×104V/W,系统有效光敏元面积ACCD=100μm2;系统电压信号量化范围Vm=0V,Vn=5V。
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仿真进一步说明:
设置夜天光在地面产生的光照度为0.001 1x;目标位置为(3000,20,1570),观测位置为(3000,170,1400),单位为m。
无强光源干扰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
设置强光源光亮度为500cd/m2,表面面积为1.131m2。强光源干扰后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如图3~6所示。
图3表示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位置为(2990,100,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图4表示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位置为(2990,125,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图5表示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位置为(2990,150,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图6表示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位置为(2990,200,1526)(单位:m)时系统输出图像模拟结果。
根据目标成像对比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强光源位于不同位置时目标成像对比度
强光源高度 / 100 125 150 200
是否在系统视场内 /
目标成像对比度 0.299 0.224 0.289 0.023 0.125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时,尽管强光源与目标距离较近、对目标表面空间辐射特性影响较大,但目标成像对比度变化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强光源对系统增益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时,尽管强光源与目标距离较远、对目标表面空间辐射特性影响较小,但目标成像对比度变化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强光源对目标表面空间辐射特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Claims (1)

1.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3dMax软件生成目标及其背景的三维模型,并导入基于OGRE的三维场景仿真程序中,生成特定环境景象;
(2)建立强光源作用下的目标表面辐射特性模型,在图像渲染的每一帧,根据强光源的位置、观测位置、目标表面面元的位置和法线方向向量实时计算强光源和环境光在目标表面面元处产生的辐射照度,用立体角投影理论建立照明弹的空间辐射模型,强光源在目标表面面元处产生的辐射照度,其计算式为:
式中,照明弹燃烧火焰半径为Rd,产生的辐射亮度为Ld,α表示环境表面面元法线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ld表示环境表面面元与照明弹之间的距离,τd表示照明弹与环境表面面元之间大气的透过率;
(3)计算目标反射强光源和环境光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其特征在于:用简化的Schlick BRDF反射模型描述目标表面的反射特性,目标反射强光源和环境光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其计算式为:
式中,t=cos(α),u=cos(β),v=cos(θ),v′=cos(θ′),θ为太阳入射光线与材质表面法线的夹角,β为太阳入射光方向的反方向与半角向量的夹角,θ′为视点方向与材质表面法线的夹角,α为材质表面法线与半角向量的夹角,为材质表面的切向量与半角向量在平面内的投影向量的夹角,Cλ∈[0,1],表示波长λ下的反射因子;
其中
G(v)=v/(r-rv+v),
G(v′)=v/(r-rv′+v′),
Z(t)=r/(1+rt2-t2)2
r∈[0,1]表示物体表面粗糙度因子,当r=0时,表示纯镜面反射,当r=1时,表示纯漫反射,p∈[0,1]表示物体表面各向同性因子,当p=0时,表示纯各向异性,当p=1时,表示纯各向同性;
然后,计算强光源作用后目标表面面元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
式中,Ll表示强光源产生的光亮度,Al表示强光源在入射光方向有效面积,θt表示入射光与目标表面面元之间的夹角,d表示强光源与目标表面面元之间的距离,Ee表示环境光在目标表面面元处产生的光照度;
(4)建立强光源作用前的微光系统成像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其特征在于:建立强光源作用前微光成像系统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为:
假设目标反射强光源能量在系统光阴极面上产生的光照度为Et,根据亮度增益G的定义可知,荧光屏的输出亮度为:
Lt=GEt
式中,光照度Et和亮度增益G分别表示为:
G=Sk(V1+V2)GMCPKp/m2
式中,fo表示光学系统f数,τo表示光学系统透过率,Lo表示目标反射强光源能量在观测方向产生的光亮度,τa表示大气透过率,Sk表示光电阴极灵敏度,V1和V2分别表示电子透镜1和电子透镜2的工作电压,GMCP表示微通道板MCP的增益,Kp表示荧光屏的光视效能,m为系统的电子光学放大倍数,经耦合透镜、微光电荷耦合器件响应和视频电路处理,得到输出电压为:
式中,fe表示目镜的f数,τe表示目镜或耦合透镜的透过率,RCCD表示探测器响应率,ACCD表示系统有效光敏元面积,Gv表示视频信号放大倍数;
然后,对系统的输出电压进行量化,得到系统输出图像的灰度为:
式中,Vm和Vn分别表示系统电压信号量化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
(5)建立强光源作用后的微光系统成像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其特征在于:建立强光源作用后微光成像系统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如下:
假设某典型场景产生的最大光亮度为Lm,最小光亮度为Ln,场景某局部区域光亮度为Lij,强光辐射源亮度为Ll,最大灰度量化电压为Vm,最小灰度量化电压为Vn,无强光作用时系统微通道板增益值为GMCP;依据系统信号响应度函数,无强光源干扰时红外成像转换电压及灰度值可表示为:
式中,fo表示光学系统f数,fe表示目镜的f数,τo表示光学系统透过率,τe表示目镜或耦合透镜的透过率,RCCD表示探测器响应率,ACCD表示系统有效光敏元面积,Gv表示视频信号放大倍数;τa表示大气透过率,Sk表示光电阴极灵敏度,V1和V2分别表示电子透镜1和电子透镜2的工作电压,GMCP表示微通道板MCP的增益,Kp表示荧光屏的光视效能,m为系统的电子光学放大倍数。
当强光源出现在视场内时候,为满足场景高动态范围显示,系统自动调整微通道增益档位,其调整的幅度与强光光亮度Ll密切相关,可表示为:
假设(Vl-Vm)/(Vm-Vn)=x,则强光作用后系统微通道板增益自动调整为G′MCP=GMCP/x那么,此时场景不同像素转换的图像电压变为:
(6)结合强光源作用下的目标表面辐射特性模型和微光系统成像的信号响应特性模型,模拟了在强光干扰源下,目标位于干扰源光照范围外以及干扰源光照范围内不 同位置时目标的成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和视场外时,导致系统输出图像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为实现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需要根据强光源位置考虑不同导致图像质量变化的因素,其特征在于:计算强光源位于不同位置目标成像对比度的变化的表达式为:
其中,分别表示目标及其背景成像平均灰度。
CN201310326821.XA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0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6821.XA CN103400005B (zh)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6821.XA CN103400005B (zh)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0005A CN103400005A (zh) 2013-11-20
CN103400005B true CN103400005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56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682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0005B (zh) 2013-07-22 2013-07-22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000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6185B (zh) * 2013-12-03 2016-04-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光电视成像中的光晕仿真方法
US10311163B2 (en) * 2014-06-30 2019-06-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on-parametric microfacet factor models for isotropic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CN104134009B (zh) * 2014-08-11 2017-0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致盲弹辐射能量数值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04992664B (zh) * 2015-01-30 2017-11-07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led显示屏
CN107852484B (zh) * 2015-07-08 2021-08-13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5488843A (zh) * 2015-11-19 2016-04-13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点云的次表面散射物体的出射辐照度计算方法
CN109584370B (zh) * 2018-11-22 2023-03-21 北京未尔锐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与背景红外场景仿真的方法
CN110455281B (zh) * 2019-08-14 2021-01-19 北京理工大学 暗弱小天体光学导航特征成像模拟方法
CN112242038B (zh) * 2020-08-24 2022-10-04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情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92999B (zh) * 2021-08-05 2022-10-28 广州益聚未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发光体的渲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331823A (zh) * 2021-12-29 2022-04-12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81611B (zh) * 2022-04-28 2022-09-20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虚拟场景构建方法以及装置
CN115098826B (zh) * 2022-08-24 2022-11-04 成都众享天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光干扰的红外辐射亮度计算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8744A (zh) * 2013-01-30 2013-06-1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抗后向散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8744A (zh) * 2013-01-30 2013-06-1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抗后向散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Impact of Specular Highlights on 3D-2D Face recognition";Vincent Christlein1,et al;《Proc.SPIE 8721,Biometric and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for Human and Activity Identification X》;20130531;全文 *
"地物环境对红外诱饵弹散射特性建模及仿真";郭冰涛等;《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0215;第42卷(第02期);全文 *
"强光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机理";洪鸣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1215;第34卷(第06期);全文 *
"微光电视成像系统表征方";王晓蕊等;《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0915;第16卷(第09期);全文 *
"激光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干扰效能研究";李海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061115(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0005A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0005B (zh) 一种强光源干扰微光系统成像的特征量化方法
CN103440389B (zh) 基于全链路的红外伪装效果仿真系统及评估方法
Inanici Evalution of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based sky models in lighting simulation
US8547421B2 (en) System for adaptive displays
Peterson et al. Simulation of astronomical images from optical survey telescopes using a comprehensive photon Monte Carlo approach
CN104766270A (zh) 一种基于鱼眼镜头的虚实光照融合方法
CN106845024A (zh) 一种基于波前反演的光学卫星在轨成像仿真方法
CN103761762B (zh) 一种基于OpenGL着色器的红外成像仿真方法
Pauly et al. Lessons from a space lab: an image acquisition perspective
EP3794910B1 (en) A method of measuring illumination, corresponding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use
Li et al. A temporal-spatio detection model and contrast calculation method on new active sky screen with high-power laser
US8848060B2 (en) Synthetic infrared image injection apparatus
CN214256678U (zh) 一种区域环境照明的环境眩光监测控制装置
CN103606185B (zh) 微光电视成像中的光晕仿真方法
US9924144B2 (en) Light field illumina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an et al. Research on digital simulation for low-light-level night vision system
CN104135624A (zh) 一种基于光束函数和图像特征的相机积分时间调整方法
Kim et al. Non-intrusive luminance mapping via 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 and 3-D reconstruction
Erbilgin et al. A simulator based on LED technology to study daylight on architectural scale models
CN113409700B (zh) 虚拟窗户
Sheng Interactive daylighting visualization in spatially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US20210349384A1 (en) Light field display
Martin et al. Physics based simulation of night vision goggles
WO202225479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683136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