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9962A -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9962A
CN103399962A CN2013103726148A CN201310372614A CN103399962A CN 103399962 A CN103399962 A CN 103399962A CN 2013103726148 A CN2013103726148 A CN 2013103726148A CN 201310372614 A CN201310372614 A CN 201310372614A CN 103399962 A CN103399962 A CN 103399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on
computer
module
data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26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虹
陈培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NGZHI FAM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NGZHI FAM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NGZHI FAM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NGZHI FAM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726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9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9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99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明创造、发明技术方案设计、发明技术方案评估、发明技术方案挑选和确定的智能化领域,具体为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本发明创造了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方法,并通过电脑程序可以模仿人脑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思维的功能,将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方法编著成电脑程序,让电脑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与发明工作者共同进行发明的智能化系统。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发明效益和发明质量,减轻发明人的劳动量,增加发明人群的数量。

Description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明创造、发明技术方案设计、发明技术方案评估、发明技术方案挑选的智能化领域,具体为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背景技术
一、发明创造是人类的本性。
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有灵活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而这个人手、这个人脑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能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人类的本性,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没有当今的人类社会、没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切非自然物,几乎全是人类发明创造的。
二、人类的发明围绕着工具进行发明。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人类的发展是在发明工具、利用工具中发展的,人类的发明围绕着工具进行发明。
工具有哪些?从横向来分:工具可分为生活工具、生产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思维工具等。从纵向来分:1、通过对劳动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发明创造了手工工具,如锄头、镰刀、筷子等,这类发明创造出的东西,是手工化的、个性化的、重体力劳动化的,所发明创造的工具,仅仅是人手的延伸,还谈不上代替人手;2、经典物理学出现后,在经典物理学的指导下发明创造出的工具,是机械化的、大众化的、节省体力化的,不仅是人手的延伸,还可以代替人手的部分功能,手被解放出来一部分,机器制造业迅猛发展,使人手和人脑更加成熟起来,协调地工作,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也使精神文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纺织机、蒸气机、电动机、发电机、火车等等;3、电子理论出现后,在电子理论的指导下,发明了电子类工具,如收音机、电视机等,这时发明的工具,不仅仅能代替人手,还能代替人的眼、耳、鼻、舌、身;4、数字化出现后,在数字化基础上发明了电脑、芯片、中央处理器、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这时发明的工具,不仅仅能代替人身体的各种功能,还能代替人的大脑的一些功能,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
1890年美国统计工程师霍勒里斯,为了人口统计分析的需要,发明了第一台以电磁元件为基本元件,以电动机为动力的机电式计算机。霍勒里斯的这一发明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进入发展阶段的历史起点。
谁是计算机的真正发明者?莫利奇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但是1973年10月19日,美国法庭判决:计算机的发明者是阿坦那索夫。莫利奇的计算机发明专利宣告无效,此时阿坦那索夫已经去逝,没有了专利的束缚,新的电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脑行业蓬勃发展起来。
三、电脑可以非常好地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
1、人的大脑的主要功能。
1)、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2)、自我意识,自我意志;
3)、欲望追求;
4)、情感;
5)、灵感;
6)、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7)、运动控制功能;
8)、语言;
9)、学习;
10)、记忆;
11)、思维:推理、预测、计算、总结、发明、方案的设计、评判等等。
2、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的一些功能。
以上所述人脑的前五项功能,1)、对外部世界的感知;2)、自我意识,自我意志;3)、欲望追求;4)、情感;5)、灵感;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电脑还无法代替,但以上所述人脑的功能中,从第6项到第11项功能,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电脑可以代替。
电脑可以代替所述的人脑第6项功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如复印机中的各种光、电、磁、温度等传感器,将刺激信号传送给复印机的微处理器和主控板,使复印机产生反射活动。
电脑可以代替所述的人脑的第7项功能:运动控制功能。如电脑对打印机、雕刻机的操控。
电脑可以代替所述的人脑的第8项功能:语言。电脑通过语音程序模块,可以与人类进行语言交流。河南省佰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创了通过语音确定语义的技术路线,代替传统的通过语音分析语义的技术路线,发明专利号为:201210276523.X、201210412819.X,克服了大部分人因发音不标准或语种不同而造成的无法使用语音方面的软硬件,使这类软硬件能够得以普及,消除因语种不同、方言不同、发音不准,而造成语音输入转换成文本时的误差,解决了电脑及一些智能化装置与人类交流时,因人类语音的个性化问题,而无法交流,使电脑可以准确地记忆和表达人类的语音的语义。
电脑可以代替所述的人脑的第9项功能:学习。电脑具有比人类更快速的学习功能。
电脑可以代替所述的人脑的第10项功能:记忆。电脑具有比人类快速、超量、准确的记忆功能,人要十来年记住的知识和数据,电脑在一两天就可以完成,而且不会忘记,准确无误。
电脑可以代替所述的人脑的第11项功能:思维。电脑可以代替人脑进行推理、预测、计算、总结、发明、方案的设计、评判等。
3、电脑在替代人脑的一些功能时的优势。
1)、电脑不知疲倦;
2)、电脑计算精确;
3)、电脑记忆量大;
4)、电脑记忆准确;
5)、在空间上,人脑有限,电脑无限;
6)、在时间上,人脑有限,电脑无限;
7)、电脑可以准确无误地传承数据,毫无遗忘地积累经验;
8)、电脑的运算速度比人脑高;
9)、电脑运算时的错误率比人脑低;
10)、电脑的记忆范围广、领域多,且分类清晰;
11)、电脑损坏后的修复率比人脑高;
12)、电脑的学习速度超过人脑;
13)、电脑的学习能力超过人脑;
14)、电脑可以轻松自然地交换情境,人脑却常常会粘滞在一个情境中出不来进不去;
15)、电脑的信息交换能力大于人脑;
16)、电脑不受个体性的制约,人脑的个体性制约非常明显;
17)、电脑不受文化、观念、情绪、理论、习俗的束缚,对知识和数据的接受畅通无阻。
四.人类是如何发明的。
1、用尝试法进行发明。
人类最初的发明,大都不能称其为发明,只能叫做发现。人们还没有学会提出课题,所谓的发明仅仅是发现自然形成的东西,发现一种物品或自然现象的用途而加以利用。譬如:人们发现尖石可以切割开打死的野兽;火,可以取暖、照明。
后来,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采用猜测和尝试的方法,去发现一种物品或自然现象有什么用途,譬如:怎样把尖石更方便牢固地握在手中?怎样保存火种,不被风和雨熄灭?这时课题出现了。人们解决课题,只是胡乱地猜测,然后,用一个一个方法去尝试。当人类能用猜测和尝试的方法去解决课题时,真正的发明创造出现了。
十九世纪末,爱迪生使尝试发明法进一步完善化,他组织成千人,在工业研究实验室里,将一个个技术问题中的每一个技术问题,分割成几个或几十个小课题,同时对每一个小课题进行多种方案的试验。
猜测和尝试的方法,效益很低,必须要做大量的无用试验。
2、用灵感和启示进行发明。
大脑自动系统启动,从而启动自动思维,产生解决问题的措施。
用灵感和启示进行发明,会在两种情况下发生:
1)、一个人,并没有思考发明问题,当看见一些事物、现象、过程时,或在梦中,得到启示,发明出一种新的装置或方法;
2)、当发明人遇到难题时,很长时间找不到解决的方案,但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非常强烈,问题牢住在心中,会在某一时间启动大脑的自动思维系统,或突然想起了解决的方法,或因某种事物、现象、过程的启示,想起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们对灵感和启示产生的发明,感到很神奇,也很难说出原由,所以常常被说成神的授予,灵感和启示虽然很好,但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是被动的,我们不能将我们的发明创造工作寄托在灵感上。
3、用发明思维工具进行发明。
根据人们的发明经验、发明案例、发明时的思维过程,总结提炼出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课题时,所要遵循的科学的发明方法、发明途径、发明原理、发明规则、发明公式、解题模型、标准解法,就叫发明思维工具。发明思维工具可以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设计出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案。
利用所述发明思维工具进行发明,完全改变了过去研发工作中靠千百次的反复试验,或靠专家的灵感突发而解决问题的方式。
利用发明思维工具进行发明,将复杂、繁重的发明工作,变成了简单、轻松的工作,为技术人员、发明家、专业人士,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大提高了发明创造的效率,也使一般人同样可以进行发明,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发明创造的人群。
 4.利用电脑和人脑相结合的智能化系统,进行发明。
随着电脑对人脑的逐步代替,人脑开始被解放出来,将人脑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去完成更为有意义的任务。
人们从发现自然的功能、强化自然的功能、将自然物做作为工具使用,经过了繁重的劳力劳动,腰弯了,胳膊疼了,双手被磨出了老茧,又经过了繁重的脑力劳动,头重脚轻,疲乏无力,脑袋失去了毛发,到今天,用智能化系统,开始解放人手的部分功能,开始解放大脑的部分功能。
发明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高智能工作,在这个解放人手和人脑的时代,同样可以设计出一个智能化系统,将发明工作者从发明、发明方案的设计、发明方案的判断中解放出来,发明工作者在所述的智能化发明系统中,可以轻轻松松地工作,并发明出更多的、改变世界的发明成果。
智能化发明系统,让发明工作者在发明工作中,不再劳碌奔波于记忆、运算、设计、推理、发明等繁重复杂的工作,可以使发明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去完成更加有意义的、美好的、悠然自得的任务。譬如:发明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研究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具体是研究发明的方向,象核能、塑料袋、克隆技术等反人类的发明不让出现,从物质文明的源头上解决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确保人类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
人类的发明原理、发明公式、发明方法其实就是人类的思维程序,电脑程序恰恰是对人脑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的模仿。将人类的发明原理、发明公式、发明方法编著成电脑程序,让电脑代替人脑在发明工作中的部分工作。
19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发明了发明原理和电脑技术,发明原理和电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具备了用电脑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术背景。
智能化发明系统,可以实现人们梦寐以求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代替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工作,一个人操作着电脑,电脑输出前所未有的创意,并设计出一个或多个实现这个创意的技术实施方案,将每一个创意和每一个技术实施方案的参数及优缺点同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按着电脑的发明和技术实施方案去进行“物化”,创造出新的产品。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与电脑结合,就可以产生大量的优秀的明发,如果一个优秀的发明家、优秀的工程师、优秀的专家与电脑结合,会产生更多伟大的发明。
发明家的素质、尝试法、科研、灵感、启示、发明原理、是人类发明还是电脑发明等等,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发明创造出对人类新的、更多的、有益的物品,才是发明创造的目的。
将以上所述的发明方法进行比较,就好比三个人进行赛跑。用尝试法进行发明,如同人们用自己的双腿前进,需要这个人的身体综合素质好、情绪好、年龄适合;用发明原理进行发明,如同人们坐上自己的私家汽车前进,对这个人的身体综合素质、情绪、年龄要求不高,但要求开车技术要好;用智能化发明系统进行发明,如同这个人乘坐航班公司的飞机前进,对这个人的身体综合素质、情绪、年龄、开飞机的技术都没有要求。可他们前进的速度和效率却是无可比拟的,渴望发明的中国,将帅先乘坐上这个飞机一样的智能化发明系统,实现中国成为世界发明强国之梦。
总之:从纵向来说,人类的发明围绕着工具进行发明,人类经过了手工工具的发明、机械化工具的发明、电子化工具的发明、智能化工具的发明;从横向来说,有生活工具、生产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思维工具(逻辑学),在思维工具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发明工具:发明原理、发明公式、发明规则。时代发展到今天,数字化理论和电脑技术已经成熟,人类已经具备了对发明工具本身的发明所需要的技术背景,星智发明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发明出一系列智能化发明工具。智能化发明工具的出现,将会把发明推向顶峰,也将会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让电脑代替人脑在发明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协助人们进行发明,从而大大提高发明效益和发明质量,而提供的一种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本发明通过电脑程序可以模仿人脑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思维的功能,将人类的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方法编著成电脑程序,让电脑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与发明工作者共同进行发明的智能化系统。
本发明,在加法逻辑思维工具的基础上,发明了加法发明工具,在加法发明工具的基础上,发明了加法发明软件,在加法发明软件的基础上,发明了智能化发明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原理:思维工具,可以编著成电脑程序,让电脑代替人脑的一些功能,进行工作。同样发明思维工具,也可以编著成电脑程序,发明创造出智能化发明工具,并与人脑结合,组成发明系统,进行发明创造工作。
所述加法发明原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东西相加,产生一种或多种新的东西。
所述加法发明公式为:
A+B=X;
A+B=X+Y;
A+(B+C)=Z;
A+B+C=W;
A+B+C+D=Z+W+V;
公式的等号前面为旧事物,公式的等号后面为新事物。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中,包括:电脑(1)、发明工作者(2)、资料文献存贮库(3)、统计分析软件(4)、加法发明软件(5)。 
所述电脑(1):发明系统的硬件。
所述发明工作者(2):发明系统中,课题的设计、输入者,发明方案的最终选择者。
所述资料文献存贮库(3):存贮发明所需的资料、文献、数据,其包括:专利数据库、论文数据库、前沿信息情报库、其它文献数据库。存贮库中的数据来源分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在互联网上采集的软件,采集与发明课题相关的东西,另一种是人工输入,将与发明课题相关的东西输入进去。建立某某课题库。
所述统计分析软件(4):对资料文献中的东西进行统计分析,产生出新的数据和参数。其包括:时间模块、区域模块、技术分类模块、课题相关度模块、法律状态模块、文献类型模块。
所述加法发明软件(5):针对目标课题,运用加法原理和加法公式进行发明、发明技术方案设计、发明方案评价。其包括:加法发明模块,模仿人脑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思维的功能,将人类的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方法编著而成的电脑程序;课题资料库,与资料文献存贮库的课题资料库共享;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对已完成的发明,利用资料文献库中提供的东西,设计科学的、可行的技术方案;发明方案评判模块,对发明模块的发明和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创新程度、可行性、试验生本、生产成本、市场、技术难度、材料、人才、法律状态、“物化”时间、“物化”难度等等方面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在与课题库中的东西与统计分析软件产生的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譬如:创新程度,就是一个发明和它的技术方案,与课题数据库中的以国际分类号为条件所收集的专利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再与以关键词为条件搜索出的论文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到的数据。
智能化加法发明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A,发明工作者设计、确定发明课题。
步骤B,资料文献存贮库,通过在互联网上采集的软件,从互联网上采集与步骤A所述课题相关的东西,自动存入到资料文献存贮库中;发明工作者,将与步骤A所述课题相关的东西输入进资料文献存贮库中,譬如:找到与步骤A所述课题相似的专利的国际分类号,将此国际分类号中的所有专利文献输入到资料文献存贮库中。
步骤C,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文献库中的与步骤A所述课题相关的东西进行统计分析,产生出新的数据和参数,对与步骤A所述课题相关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结合新产生的数据和参数,建立步骤A所述课题的课题资料库,课题资料库与发明软件中的课题资料库共享。
步骤D,发明工作者向发明系统输入发明课题的目的、形式、参数、要求、要解决的问题。
步骤E,加法发明软件中的加法发明模块,根据步骤D的要求和步骤A所述课题的课题资料库中的资料进行发明,输出0至多项发明结果。
步骤F,发明工作者挑选、确定步骤E中的某个发明点子。
步骤G,加法发明软件中的技术方案设计模块和方案评判模块,输出N个与步骤F相对应的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发明的评判报告。
步骤H,发明工作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挑选,确定M个发明的技术方案。
步骤I,发明工作者在M个发明及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筛选、确定出K个发明及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法律保护,生产出K个智慧产品。
所述步骤E中,加法发明软件中的加法发明模块中的发明程序,根据加法发明思维、加法发明方法、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规则编写而成。
所述步骤D中,发明工作者改变步骤D中的目的、形式、参数、要求、要解决的问题,加法发明软件重新输出不同的发明数目和发明内容。
以上步骤流程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创造了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方法,为众多的发明思维工具中,又增加了一件工具。
2、本发明将物质层面的硬件计算机、发明层面的加法发明工具(加法发明思维和加法发明方法及加法发明公式)、意识层面的逻辑思维工具、软件层面的电脑程序、发明课题所需的相关资料、记忆或存贮层面的各种数据库、人类层面的发明、技术、管理、哲学、数学、宗教等工作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发明体系,使发明工作趋向于完美。
3、本发明使电脑弥补了人脑在发明创造中的不足,人脑弥补了电脑在发明创造中的不足。
4、本发明使复杂、艰难的发明创造工作,变得简单、容易,如同一般的技术工作,大大减轻了技术人员和发明人员的劳动,一般大众也可以操作本发明系统进行发明,从而增加了发明工作者在人群中的比率。
5、对一个发明课题的解决,需要全部的物理知识、全部的化学知识、全部的数学知识、全面的数据、参数、经验、案例、熟练透彻地运用发明原理、甚至是哲学理论,而一个人很难做到,电脑虽然也不能完全做到,但相对于人来就,要好上千百倍。
6、对一个发明课题的解决,需要准确无误的物理知识、准确无误的化学知识、准确无误的数学知识、准确无误的数据、参数,而人脑对知识和数据的记忆大都是似是而非的,有时忘记了有时又想起来了,电脑不存在这些毛病,电脑可以做到精准的记忆,所以电脑可以产生更为科学、严谨的发明技术方案。
7、人类的差别不大,构思相似,每个人都受自己观念的束缚,受自己所处的文化、习俗、知识领域、历史时代、经验的束缚,这些东西能使人们更好地、正常地适应于这个社会,同时,也使人们的想法,超越不了这些,如果做一般性的技术工作、科研工作,不会有影响,但做发明创造工作却严重地受到这些条条框框的影响。他们解决发明课题时,有意无意地选择普通的、传统的、离他们专业相近、不冲击大众观念的方案,走不出束缚自己的各种条条框框。本发明将电脑引入到发明体系中,电脑却不受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所以它会输出非凡的、大胆的、出乎意料、疯狂的、当人刚接触时认为荒谬的发明方案。所有的改变人类进程的大发明,都超出了已知的事物范畴,本发明体系更容易发明出改变人类进程的伟大发明。
8、本发明在发明前的资料收集、发明中、发明后的评判中,始终伴随着统计分析工作,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工作人员的掌控之中,改变了过去发明工作者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9、每个人只能掌握人类全部知识中很少的一部分,只有极少数人去搞发明创造工作,这极少数人在搞发明创造时,只用了自己全部掌握的知识的很小部分,所以,在发明创造中,人类的知识大部分被闲置未用,只用了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在发明过程中,人类知识使用的程度,譬如,各种物质的物理效应,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知道的不全面、不准确,知道一种物质的物理效应的人,在发明中,有时也可能想不起来,本发明系统没有这样的不足,本发明系统会将所有的物质的物理效应输入进资料文献存贮库中,课题库会将与发明课题相关的物质的物理效应收集进课题库,发明中,发明软件绝不会犯发明家该用的物理效应而忘记用的情况。
10、电脑不知疲倦,可以一天24小时工作,电脑运算速度快,比人脑高很多,所以本发明可以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发明创造的效率。
11、很多人有一种习惯,就是钻进去后,不太容易出来,当发明课题调整或变换、课题资料库中的资料增加或减少,发明人员会有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发明人员对此有难度,且需要转换时间,本发明可以随时调整或变换课题,随时增加或减少课题要求,随时增加或减少课题资料,输出大量的发明结果。
12、发明课题、发明点子的产生、实现这个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设计,不是固定的,在实际发明过程中,人们往往要进行调整,来回往返,才能消除三者之间的矛盾,本发明将这三者统一在了一个系统中,使调整变得简单、有效,大大提高了消除三者之间矛盾的能力。
13、本发明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发明方案,选择性大,挑选质量高。
14、本发明开创了一种发明及发明技术方案设计室,发明及发明技术方案设计室在电脑与人脑组合的系统中。
15、本发明用电脑发明程序代替了人脑的发明思维程序,人脑从发明创造中的大部分工作中,解放了出来,人脑不再劳碌奔波于收集、记忆、运算、设计、推理、发明等繁重的工作,在本发明中,人脑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了下来,去设计高水平的、有益人类社会发展的发明课题,去确定各个发明是否需要“物化”,从而引领人类发明的方向。
16、本发明将人类的志向和情感,与电脑超强的智能和记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创建了比双方更为强大的智能化发明系统。
17、新思想产生新的事物,本发明系统中的发明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产生新的思想,确保发明对人类发展的正确效果,电脑去发明设计新的“事物”。
18、本发明如同机器可以生产大批量的物质状态的产品一样,可以快速地生产大批量的智慧产品。
19、本发明方便于发明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20、本发明不仅仅可以作为发明的工具使用,也是专家、学者、工程师学习、科研、开拓视野的必备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图3为智能化加法公式发明系统及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原理:加法逻辑思维,可以编著成电脑程序,让电脑代替人脑的一些功能,进行工作。同样加法发明工具,也可以编著成电脑程序,发明创造出智能化发明工具,并与人脑结合,组成发明系统,进行发明创造工作。
人类大脑,有两大类功能。第一类为:语言能力、分析能力、符号能力、抽象能力、时间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数字能力、逻辑能力、线性思维能力等等功能。第二类为:非语言、非理性、综合、空间性、直觉、灵感、情感、志向等等功能。电脑程序可以替代人脑的第一大类功能。
知识、语言、观念、情感、思维传统、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等这些思维方式的要素在头脑中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思维程序,这种思维程序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有其固有的逻辑性。
电脑程序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为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语句和指令。电脑程序就是为使电子计算机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或执行某一任务,按电脑程序设计的计算机指令的集合。
程序员可以将人类的思维程序,通过电脑程序的编著工具转换成电脑程序,从而使电脑代替人脑的所述第一大类功能。
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规则、加法发明方法,属于人类大脑中的第一大类功能,是思维程序,所以程序员可以将它们编写成电脑程序,起到人脑发明思维程序的效果。
人、电脑、人脑思维程序、电脑程序、人类的各种成果在发明创造中的作用,如图2所示。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包括:
第一部分,电脑,发明系统的硬件。
第二部分,发明工作者,发明系统中,课题的设计、输入者,发明方案的最终选择者。
第三部分,资料文献存贮库。
资料文献存贮库,包括:专利数据库、论文数据库、前沿信息情报库、其它文献数据库。存贮库中的数据来源分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在互联网上采集的软件,采集与发明课题相关的东西,另一种是人工输入,将与发明课题相关的东西输入进去。建立某某课题资料库。
第四部分,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文献中的东西进行统计分析,产生出新的数据和参数。包括:时间模块、区域模块、技术分类模块、课题相关度模块、法律状态模块、文献类型模块。
第五部分,加法发明软件,针对目标课题,进行发明、技术方案设计、发明方案评价。
加法发明软件,包括以下模块:
加法发明模块,模仿人脑的加法思维过程和加法逻辑思维的功能,将人类的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方法编著而成的程序;
课题资料库,与资料文献存贮库的课题资料库共享,课题库中收集了目标课题相关的资料及统计分析后的参数;
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对已完成的发明,利用资料文献库中提供的东西,设计科学的、可行的技术方案;
发明方案评判模块,对发明模块的发明和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设计的技术方案,创新程度、可行性、试验生本、生产成本、市场、技术难度、材料、人才、法律状态、“物化”时间、“物化”难度等等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是在与课题库中的东西与统计分析软件产生的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譬如:创新程度,就是一个发明和它的技术方案,与课题数据库中的以国际分类号为条件所收集的专利文献的比较分析,再与以关键词为条件搜索出的论文比较分析而得到的数据。
第六部分,帮助本发明系统工作的其他部分,如:翻译软件、图片转文本软件、思维收集软件等。
第七部分,帮助本发明系统工作的各种人类的成果:数学、哲学、宗教、物理学、化学、科技、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等。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些人类成果既是本发明系统的立足点和存在的环境,同时也是本发明系统的囚室,判断是发明的厄星,人类的判断将本发明系统的发明,牢牢地囚禁在人类的成果之内,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正确的发展下去的重要保证之一,如图2所示意。
例:智能化加法公式发明的方法,如图3所示。
公式,在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公式是人们从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找到的事物的本质,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
数学中有数学公式、物理学中有物理公式、化学中有化学公式,同样发明学中有发明公式。发明公式,就是对人类发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的发明方法。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数学公式是经过很多数学家们总结出来的,符合人的理性思维,它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了,在解数学题时,一个运用数学公式的人和一个不运用数学公式的人相比,运用数学公式的人如同一个大数学家,他的运算效率和运算正确性远大于不运用数学公式的人。发明公式同样能起到如此的效果。当一个普通人掌握了发明公式后,虽然他没有创造性的天才,但他却会产生大量的发明成果,他如同一个大发明家。
加法是人类最先认识的一种常用的逻辑思维工具,加法公式,是小学一年级就要学习的数学公式,同样加法发明原理,也是众多的发明原理中,最容易让人们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的发明原理。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加法公式法发明系统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将人类头脑中的种种东西重新相加,产生新的东西,这是加法公式法发明原理产生的基础。
加法发明公式:
A+B=X
A+B=X+Y
A+(B+C)=Z
A+B+C=W
A+B+C+D=Z+W+V
以下例子说明加法公式发明原理。
1、一种产品加另一种产品,产生新的产品。如:蜡加棉线,产生蜡烛。
2、两种区域性文化相加,产生世界文化的产品。如:中国的服装文化加德国的服装文化,产生多品种的现代服装产品。
3、一种技术加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中产生大量的新产品,如:激光技术加医疗行业,出现了激光手术刀、激光美容器等。
4、一种产品加其他产品,使这些其他产品都具备了第一种产品的功能。如:磨料加到纤维丝中,制成抛光丝;磨料加到水中,冻结后制成冰砂轮;磨料加到UV油墨中,制成UV系列磨具。
5、一种产品加一种场,使这个产品更加发挥它的作用。如,弹簧加磁场(将弹簧磁化),大大提高了弹簧的弹性。
原子相加,变成分子,产生新的物种或释放热量。如:NaOH,自由落向地心,当到达一定高温分解室时,会分解成Na离子、H离子、O离子等,将它们分开后,它们会自动升到地面,在地面将它们相加,释放热量,用这些热量可以发电。这个发明已申报专利。道法自然,它利用重力将NaOH移至接近高温处,再利用分解后的Na离子、H离子、O离子等会自动升向地面,在地面相加时,释放热量。就是说,NaOH通过地下的分解,再到地面的相加,将地球内部的热量运载到了地面。这个发明将重新开辟一条人类获取能源的技术路线。
以下蜡烛例子,说明智能化加法公式发明的方法。
加法发明公式:A+B=X。以下例子中A为蜡,B为棉线,X为蜡烛,
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发明工作者设计、确定发明课题:在黑暗中照明。
步骤B,资料文献存贮库,通过在互联网上采集的软件,从互联网上采集与课题相关的东西,存入到资料文献存贮库中;发明工作者,将与本课题相关的东西输入进资料文献存贮库中,譬如:找到与本课题相似的专利的国际分类号,将此国际分类号中的所有专利文献输入到资料文献存贮库中。在输入的所有资料中,包括蜡、棉线、火柴的相关资料。
发明工作者,在将与本课题相关的东西输入进资料文献存贮库中前,运用翻译软件、图片转文本软件、思维采集软件(思维采集系统及思维采集器已申报专利)等进行输入前的处理。
步骤C,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文献库中的与课题相关的东西进行统计分析,产生出新的数据和参数,对与课题相关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结合新产生的数据和参数建立课题资料库,课题资料库与发明软件中的课题资料库共享。其中,蜡、棉线、火柴的数据、参数、物理效应也输入进了本课题资料库。
步骤D,发明工作者向发明系统输入:目的,黑暗中照明;点火方式,手工点亮,不用电;产品重量:30克到100克。
步骤E,加法公式发明软件根据步骤D的要求和课题资料库中的资料进行发明,输出0至多项发明结果。其中一项是:蜡加棉线,火柴点亮。
步骤F,发明工作者确定:蜡加棉线,火柴点亮。。
步骤G,加法公式发明软件中的加法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设计出多项发明:方案1,棉线涂上蜡,火柴点亮;方案2、蜡化成液体,将棉线放置在液体中,棉线一头伸出,火柴点亮;方案3、蜡液与棉线均匀融合在一起,做成圆球,火柴点亮:方案4、蜡融化后,将棉线以直线式植入其中,凝固后做成圆柱型,棉线一头伸出,火柴点亮;…………。加法发明软件中的发明方案评判模块,同时输出对以上各个方案的评判:1、以上所述方案1中的众多评判中,有一句:照亮时间相对于其它方式,较短;2、以上所述方案2中的众多评判中,有一句:在2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蜡变软或融化,温度越高融化越快,降低温度,融化减慢至凝固;3、以上所述方案3中的众多评判中,有一句:点亮后,棉线渐渐全部点着,相对于其它方式,亮度最亮;4、以上所述方案4中的众多评判中,有一句:点亮时间较长,亮度适中,创新程度为0;…………
步骤H,发明工作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挑选与确定;
步骤I,发明工作者对筛选出所述的第4项发明及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申报,但第4项评判为创新度为0,此创意及设计的技术方案不是发明,不可申报专利。
所述步骤E中,加法发明软件中的发明模块中的发明程序根据加法公式编写而成。
所述步骤D中,发明工作者改变步骤D中的目的、形式、参数、要求、要解决的问题,加法发明系统重新输出不同的发明数目和发明内容。如:去掉点火方式,手工点亮,不用电。少了这个条件,输出的发明及技术方案会成倍增加,譬如会增加这一件发明:蜡融化后,将棉线以直线式植入其中,凝固后做成圆柱型,棉线一头伸出,打火机点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理,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包括:电脑(1)、发明工作者(2)、资料文献存贮库(3)、统计分析软件(4)、加法发明软件(5);
所述电脑(1),发明系统的硬件;
所述发明工作者(2),发明系统中,课题的设计、输入者,发明方案的最终选择者;
所述资料文献存贮库(3),存贮发明所需的资料、文献、数据;
所述统计分析软件(4),对资料文献中的东西进行统计分析,产生出新的数据和参数;
所述加法发明软件(5),针对目标课题,运用加法思维、加法方法、加法公式、加法规则进行发明、发明技术方案设计、发明方案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料文献存贮库(3),其包括:专利数据库、论文数据库、前沿信息情报库、其它文献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分析软件(4),其包括:时间模块、区域模块、技术分类模块、课题相关度模块、法律状态模块、文献类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法发明软件(5),其包括:加法发明模块、课题资料库、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发明方案评判模块;
所述加法发明模块,模仿人脑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思维的功能,将人类的加法发明原理、加法发明公式、加法发明方法编著而成的电脑程序;
所述课题资料库,与资料文献存贮库的课题资料库共享;
所述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对已完成的发明,利用资料文献库中提供的与课题相关的东西,设计科学的、可行的技术方案;
所述发明方案评判模块,对发明模块的发明和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模块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创新程度、可行性、试验生本、生产成本、市场、技术难度、材料、人才、法律状态、“物化”时间、“物化”难度方面的评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法发明原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东西相加,产生一种或多种新的东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法发明公式为:
A+B=X;
A+B=X+Y;
A+(B+C)=Z;
A+B+C=W;
A+B+C+D=Z+W+V;
公式的等号前面为旧事物,公式的等号后面为新事物。
CN2013103726148A 2013-08-24 2013-08-24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Pending CN103399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26148A CN103399962A (zh) 2013-08-24 2013-08-24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26148A CN103399962A (zh) 2013-08-24 2013-08-24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9962A true CN103399962A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6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26148A Pending CN103399962A (zh) 2013-08-24 2013-08-24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996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3559A (zh) * 2007-06-12 2007-12-2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知识发现的专家系统构造方法
CN101387997A (zh) * 2007-09-13 2009-03-18 吴士珑 逻辑思维自动机
CN101615265A (zh) * 2009-08-11 2009-12-30 路军 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的智能决策仿真实验系统
CN103412866A (zh) * 2013-06-14 2013-11-27 杜向阳 能从事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高智能搜索引擎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3559A (zh) * 2007-06-12 2007-12-2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知识发现的专家系统构造方法
CN101387997A (zh) * 2007-09-13 2009-03-18 吴士珑 逻辑思维自动机
CN101615265A (zh) * 2009-08-11 2009-12-30 路军 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的智能决策仿真实验系统
CN103412866A (zh) * 2013-06-14 2013-11-27 杜向阳 能从事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高智能搜索引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ong et al. Research on how human intelligence,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ve computing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aatgen et al. Modeling paradigms in ACT-R
Becht Systems theory, the key to holism and reductionism
Becker et al. Max Scheler's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enges Material synthesis: fusing the physical and the computational
CN108255059B (zh) 一种基于模拟器训练的机器人控制方法
Prasad Hybrid systems for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an Oost Making the computer masculin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gendered representations
CN103412943A (zh) 智能化发明的方法
CN103399962A (zh) 智能化加法发明系统
Cassimatis et al. Achieving human-level intelligence through integrated systems and research: 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issue
Marques et a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achine metaphor: Organization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achines and living beings
Chen et al. A Study of Mental Health Self-Monitoring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BERT and Low-Code Platform
Ogiela et al. Beginnings of cognitive science
Janková et al. E-learning in virtu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
Bruzzone et al. Mind, machines and manufacturing: a philosophical essay on machining
Fe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Turn of Philosophy
Yang et al. Learning dynamics analysis based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Buzhinsky et al. Search-based construction of finite-state machines with real-valued actions: New representation model
CN103530842A (zh) 智能化数字技术发明系统
Huang et al. Exploration research of thinking innovation based on PCST theory and knowledge graph
Bey et al. Human systems in terms of natural systems? Employing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for evaluating industrial ecology's' ecosystem metaphor'
Nemchaninov et al. Robotic Smart Prosthesis Arm with BCI and Kansei/Kawaii/Affective Engineering Approach. Pt I: Quantum Soft Computing Supremacy
Mi et al. Smart Por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erson et al. Crafting Soft Geometry Form and Materials Informing Analog and Digital Craft Proces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