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6254A -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6254A
CN103396254A CN2013103564957A CN201310356495A CN103396254A CN 103396254 A CN103396254 A CN 103396254A CN 2013103564957 A CN2013103564957 A CN 2013103564957A CN 201310356495 A CN201310356495 A CN 201310356495A CN 103396254 A CN103396254 A CN 103396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stnut
russule
bits
planting material
cultivati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64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564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62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6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6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栗树枝屑、苞壳屑、栗壳屑为主要原料,辅以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等辅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本发明内容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栗树枝屑、苞壳屑、栗壳屑,通过日光暴晒、堆积陈化及生物发酵处理,既去除了有毒抑菌物,又使大分子物质降解,有利于红菇菌丝的吸收,菌丝长势旺盛;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菌料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有效菇数量多,其生物学效率达117.2%-125.8%;三是拓宽了栽培原料渠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包括红菇栽培料配伍,及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菇别名鳞盖红菇,属真菌门,红菇目,红菇科,红菇属。其子实体呈桃红色,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菇多糖、多种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还含有多种脂肪酸、甾醇等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功能性成分,而且对许多消化道疾病有一定疗效,红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
红菇是一种木腐菌,属高温型菌类,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所以一直来,菇农在生产中都是以木屑和棉籽壳作为栽培原料。但如今,“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棉籽壳类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物色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
板栗树是壳斗科栗属坚果类植物,其果子是我国有名的传统农副产品。中国是板栗的第一生产大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至2009年年底,中国板栗栽培面积为20万hm2,总产量约为109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7%。
在板栗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三类废弃物。一是整形修剪后产生的树枝。我国板栗种植面积大,每年从栗园修剪落下的枝条约可达70万吨,然而,这些枝条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部分被用作薪柴;二是果壳,又名苞壳、栗蓬、栗蒲壳,是板栗采收后留下的废弃物,一般每100kg板栗就意味着有60kg-90kg的干苞壳,这些苞壳,取材容易,数量巨大,但除少数被作燃料外,其余常被随意丢弃或任其腐烂;三是栗壳,为栗坚果的果皮即种皮,占栗果重量的10%,栗壳是板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丰富而集中,但大部分企业将其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既增加生产成本,又污染环境。
板栗树枝,木材组织紧密,单位体积内木质素含量高;苞壳,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据测定,苞壳含粗蛋白8.78%、碳39.04%、氮1.348%;栗壳,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其中纤维素含量达48%,木质素约占28.5%。以上这些组分,能为食用菌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碳源、氮源。但栗树枝、苞壳、栗壳这三种材料还含有单宁、蜡质等物质,会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使这些抑菌物质得以分解及挥发。处理的方法包括:日光暴晒、堆积陈化及生物发酵等。经过处理后,不但可以去除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有害物质,还因发酵后木质被软化,质地变得疏松,因此非常适宜红菇菌丝的生长。
利用栗树枝、苞壳、栗壳这些废木质资源替代林料栽培红菇,不仅是一项食用菌生产的降本举措,而且还是一项循环农业及环保事业举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如下二方面内容:
1、一种以栗树枝、苞壳、栗壳为主要原料的红菇栽培料配伍
2、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栗树枝屑25%-35%,苞壳屑18%-22%,栗壳屑9%-15%,玉米芯18%,麸皮15%,玉米粉2%,石膏粉1%,石灰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栗树枝屑:晒干、粉碎成粒径4mm-5mm的颗粒,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陈化一年。
苞壳屑:暴晒、粉碎成粒径3mm以下的颗粒(防止苞壳刺长扎破袋子),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陈化一年。
栗壳屑:将新鲜无霉变的栗壳暴晒后粉碎成粒径4mm-5mm的颗粒,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陈化一年。
玉米芯:经晒干,粉碎成粒径4mm-5mm的颗粒。加入玉米芯既提高了栽培料糖分与维生素含量,又增强了保水能力。
麸皮:小麦在加工面粉过程中所分离的麦皮层,麸皮含有丰富的酶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玉米粉:作为速效养分,促进菌丝快速生长,又可为红菇生长提供生物素等。
石灰粉、石膏粉:调节、稳定栽培料酸碱度,增加钙、硫营养成分。
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晒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1d-2d,利用紫外线杀死原料中部分杂菌,同时使抑菌物质分解挥发;
②预湿:先将栗树枝屑、苞壳屑、栗壳屑在干燥状态下翻拌均匀,尔后用2%石灰水溶液进行预湿(充分湿透);
③堆置发酵:将湿料堆成高1.0m-1.2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栽培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④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等辅料,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翻堆次数共4-5次,时间持续6d-7d,终止发酵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3%-65%;
⑤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35cm×0.005cm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1100g-1200g,装好料后套上套环,插入塑料栓盖;
⑥灭菌、冷却:将料袋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排放冷气后),保持8h-10h,然后自然冷却至25℃以下。
栽培料在接入菌种后,将塑料栓盖改换成棉塞,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4d-26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本发明以栗树枝屑、苞壳屑、栗壳屑为主要原料,辅以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等辅料,制作红菇栽培料。其优点在于:一是栗树枝屑、苞壳屑、栗壳屑,通过日光暴晒、堆积陈化及生物发酵处理,既去除了有毒抑菌物,又使大分子物质降解,有利于红菇菌丝的吸收,菌丝长势旺盛;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菌料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有效菇数量多,其生物学效率达117.2%-125.8%;三是拓宽了栽培原料渠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方式1:本实施例中红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栗树枝屑25%,苞壳屑22%,栗壳屑15%,玉米芯18%,麸皮15%,玉米粉2%,石膏粉1%,石灰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制作方法:
①晒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2d;
②预湿:先将栗树枝屑、苞壳屑、栗壳屑在干燥状态下翻拌均匀,尔后用2%石灰水溶液进行预湿(充分湿透);
③堆置发酵:将湿料堆成高1.2m,宽3m的梯形堆,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④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等辅料,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翻堆次数共4次,时间持续6d,终止发酵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3%-65%;
⑤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35cm×0.005cm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1100g-1200g,装好料后套上套环,插入塑料栓盖;
⑥灭菌、冷却:将料袋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排放冷气后),保持8h,然后自然冷却至25℃以下。
栽培料在接入菌种后,将塑料栓盖改换成棉塞,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2℃,湿度控制在65%,经过24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即进入出菇管理。
方式2:本实施例中红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栗树枝屑30%,苞壳屑20%,栗壳屑12%,玉米芯18%,麸皮15%,玉米粉2%,石膏粉1%,石灰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方式1。
方式3:本实施例中红菇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栗树枝屑35%,苞壳屑18%,栗壳屑9%,玉米芯18%,麸皮15%,玉米粉2%,石膏粉1%,石灰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方式1。
表  不同方式的栽培料对红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93973980000041

Claims (8)

1.一种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栗树枝屑25%-35%,苞壳屑18%-22%,栗壳屑9%-15%,玉米芯18%,麸皮15%,玉米粉2%,石膏粉1%,石灰粉2%,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树枝屑为粒径4mm-5mm的颗粒,晒干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陈化一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苞壳屑为粒径3mm以下的颗粒,暴晒、粉碎后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陈化一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壳屑为粒径4mm-5mm的颗粒,暴晒、粉碎后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陈化一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芯粒径控制在4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麸皮为小麦在加工面粉过程中所分离的麦皮层。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红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晒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1d-2d,利用紫外线杀死原料中部分杂菌,同时使抑菌物质分解挥发;
②预湿:先将栗树枝屑、苞壳屑、栗壳屑在干燥状态下翻拌均匀,尔后用2%石灰水溶液进行预湿(充分湿透);
③堆置发酵:将湿料堆成高1.0m-1.2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栽培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④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等辅料,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翻堆次数共4-5次,时间持续6d-7d,终止发酵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3%-65%;
⑤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35cm×0.005cm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1100g-1200g,装好料后套上套环,插入塑料栓盖;
⑥灭菌、冷却:将料袋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排放冷气后),保持8h-10h,然后自然冷却至25℃以下。
8.利用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红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入菌种后,将塑料栓盖改换成棉塞,然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4d-26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CN2013103564957A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33962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64957A CN103396254A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64957A CN103396254A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6254A true CN103396254A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60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64957A Pending CN103396254A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红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62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1596A (zh) * 2013-12-04 2014-02-26 邬金梅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红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6576904A (zh) * 2016-12-01 2017-04-26 都安瑶族自治县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红菇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湖广: "红菇野外大棚晆栽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 *
丁湖广: "红菇野外栽培新技术", 《农村新技术》 *
李金海等: "《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 30 April 2009,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潘崇环等: "《珍稀食用菌栽培与名贵野生菌的开发利用》", 31 January 2006 *
王青云等: "中国红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食用菌》 *
甘耀坤等: "野生红菇研究综述",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许一耿: "野生红菇人工栽培驯化与资源保护探讨",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赵永勋等: "红菇属真菌研究进展", 《林业科技》 *
陈宇航: "正红菇仿生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1596A (zh) * 2013-12-04 2014-02-26 邬金梅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红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6576904A (zh) * 2016-12-01 2017-04-26 都安瑶族自治县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红菇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6255B (zh) 一种姬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08369B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35408B (zh) 一种滑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35402B (zh) 一种茶树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387466B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97024B (zh) 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毛木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3408371B (zh) 一种平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396247B (zh) 一种香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35407B (zh)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08368A (zh) 一种猴头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524180A (zh) 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灵芝栽培料的方法
CN103641555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白灵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3613431A (zh) 一种利用板栗修剪枝、苞壳、栗壳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3508783A (zh) 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姬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3539504B (zh) 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白灵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3641614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灰树花栽培料的方法
CN103641616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榆黄蘑栽培料的方法
CN103467203B (zh) 一种鲍鱼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641566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姬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3626553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3641556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滑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3387470B (zh) 一种白灵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435399B (zh) 一种毛木耳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641612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金福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3435404B (zh) 一种秀珍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