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562A -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1562A
CN103391562A CN2012101445751A CN201210144575A CN103391562A CN 103391562 A CN103391562 A CN 103391562A CN 2012101445751 A CN2012101445751 A CN 2012101445751A CN 201210144575 A CN201210144575 A CN 201210144575A CN 103391562 A CN103391562 A CN 103391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istance regions
interference
parameter
tes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4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1562B (zh
Inventor
赵明
水心翠
董鹏
孔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45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1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1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1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的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根据测试基站中测试小区的实际测试数据,确定出实际信道衰减情况,进而通过仿真与测试基站不同距离的干扰用户,根据实际信道衰减情况确定出仿真的干扰用户产生的干扰参数,以生成用于对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从而减少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网络的干扰的偏差,以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网络性能的好坏对于用户移动终端能否正常通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无线网络性能进行测试是保证无线通信系统服务质量的关键。
衡量通信系统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对通信系统在干扰条件下性能的测试是通信系统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为了测试通信系统在干扰条件下的性能,需要构建用于对通信系统进行干扰的干扰环境,该干扰环境要考虑尽量接近实际的网络环境。
现有技术中,测试通信系统在干扰条件下的性能,常用的有两个方案,一种为干扰的测量、分析及建模方案,另一为干扰环境的构建方案;其中:
干扰的测量、分析及建模方案,具体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现实网络环境的真实测试,可利用系统基站设备的测量、统计功能,收集设定时间段内对基站构成干扰的信号强度测量值,统计其各项特性参数,以测试基站的抗干扰性能;第二种实现方式是针对模型化的网络拓扑结构,即使用固定的路损模型和用户分布模型来建立干扰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模型测试基站的抗干扰性能。
干扰环境的构建方案,主要采用机械性地加载一定数量的用户,以构建干扰环境,通过对加载的用户的通信数据的测量,大体实现对基站抗干扰能力的测试。
上述两种方案在对通信系统的测试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在干扰的测量、分析及建模方案中,第一种实现方式主要依赖基站的测量和统计能力,并且测试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设定时间段内的网络状况,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低。例如:某区域网络暂时性处于低负载情况下,因无法获取高负载网络状况下的测量数据,则造成无法评估网络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抗干扰性能,从而只能事后发现问题,而无法做到对系统的前瞻性把握。而第二种实现方式建立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模型,由于使用固定的路损模型以及用户分布模型,仿真的干扰环境比较单一,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下的路损以及用户分布。
在干扰环境的构建方案中,由于只是机械性地加载一定数量的用户构建干扰环境,也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下的干扰以及用户分布。
综合上述问题,基于现有技术实现的通信系统干扰测试,由于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下的干扰以及用户分布,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网络的干扰的偏差较大,从而降低了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的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网络的干扰的偏差,以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包括:
根据测试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所述测试基站对应的测试小区中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
根据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根据在各距离区间仿真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每个距离区间的所述偏差值,确定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所述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包括:
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测试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所述测试基站对应的测试小区中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
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偏差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干扰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在各距离区间仿真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偏差值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所述偏差值,确定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干扰数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所述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在基于上行干扰信号进行网络测试时,首先根据测试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测试基站对应的测试小区中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根据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进一步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并根据在各距离区间仿真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每个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确定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根据确定出的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根据测试基站中测试小区的实际测试数据,确定出实际信道衰减情况,进而通过仿真与测试基站不同距离的干扰用户,根据实际信道衰减情况确定出仿真的干扰用户产生的干扰参数,以生成用于对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从而减少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网络的干扰的偏差,以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确定一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仿真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根据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实际测试基站干扰性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的一个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的又一个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的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该方法以测试基站的现网数据为基础,能够实现网络中上行干扰对等的测试,减少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网络的干扰的偏差,以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测试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测试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该测试基站对应的测试小区中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
其中,在步骤101中,测试基站为选定的需要进行抗干扰性能测试的基站。测试小区为该测试基站覆盖下的小区,优选地,该测试小区可以选取能够表征该测试基站覆盖范围下所有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小区,或者可以选取承载的用户数目较大的小区。测试点在确定出测试小区后,分布在该测试小区中的测试终端所在的点,优选地,在分布测试点时,可以首先确定当前测试小区的地理环境,选择一条最符合该小区实际地理环境的测试路线,更优选地,选择出的测试路线能够满足网络覆盖范围下的各种典型地理环境,包括合适范围的高楼层、道路、绿化环境等,进而由测试人员在各个测试点上用测试工具测试足够多的测试数据,并记录下当前测试位置离测试基站的距离,其中,测试数据用于表征在相应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该信号接收质量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功率。
步骤102、根据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其中,在步骤102中,信道衰减参数用于表征信号在基站与测试点之间传输信道上的信道衰减情况(或称为大尺度衰减情况),优选地,该信道衰减参数可以包括路径损耗以及阴影衰落的参数。实际信道衰减参数指根据基站发送的信号实际测试得到的信道衰减参数。
步骤103、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其中,在步骤103中,仿真模型一般指路径损耗模型(简称路损模型)。
步骤104、根据在各距离区间仿真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每个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确定该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步骤105、根据确定出的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该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
其中,在步骤105中,在生成用于对该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后,可以由干扰信号发射单元向基站发送该干扰数据以对基站进行干扰测试,干扰信号发射单元可以设置在基站附近,例如,设置在距离基站设定距离的范围内。优选地,考虑到干扰信号发射单元与基站之间存在的空间距离的损耗,在生成用于对该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后,可以进一步根据干扰信号发射单元与测试基站的位置关系,对生成的干扰数据进行适当的空间补偿,并将空间补偿后的干扰数据发送给干扰信号发射单元。
至此,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流程结束。通过上述流程,能够基于现网数据,通过干扰用户仿真得到接近网络实际干扰情况的干扰参数,进而根据该干扰参数生成干扰数据,从而能够基于该干扰数据对测试基站的抗干扰性能进行测试,以准确地得到测试基站的抗干扰性能。
根据图1提供的测试流程,对基站抗干扰性能的测试过程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网络实际信道环境测试阶段,即上述步骤101至步骤103。
在网络实际信道环境测试阶段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引入来自外部的测试数据,该测试数据是来自现网中(即测试基站覆盖网络)的某实际小区(即测试小区)所处环境中的实际测试的数据。
二、信道环境仿真阶段,即上述步骤104。
在信道环境仿真阶段的具体实现过程中,测试系统将现网测试的数据引入仿真装置,进行系统级仿真计算,统计出现网中的干扰概率分布,以构建干扰概率的数据库。
三、干扰数据生成阶段,即上述步骤105。
在干扰数据生成阶段的具体实现过程中,能够读取干扰概率数据库中的干扰值,生成干扰数据,控制干扰功率,实现指定的干扰概率分布。最后由数据发射单元对测试基站进行干扰信号的加载。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上述步骤102的具体实现过程。
在图1对应流程包括的步骤102中,根据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具体地,图2示出了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确定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
其中,在步骤201中,距离区间可以以测试基站覆盖半径的单位为基准划分,例如,测试基站的覆盖范围为100KM,则可以以1KM为距离区间的最小单位进行距离区间划分,划分的距离区间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分布情况进行灵活确定,例如,将该覆盖范围划分为5个等距离区间,则划分得到的距离区间为:1~20KM、20KM~40KM、40~60KM、60KM~80KM、80KM~100KM。此处是距离区间为等间隔的距离,实际应用中,距离区间也可以不是等间隔,例如,对于用户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可以划分的距离区间较小,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用户分布较为稀疏的区域,可以划分的距离区间较大,以减少测试数据。其中,距离区间指测试点距离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归属的距离区间。
步骤202、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道衰减参数。
其中,在步骤202中,根据一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道衰减参数,也即确定该距离区间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之间信道的信道衰减参数。具体地,信号接收质量可以为信号接收功率,在确定信道衰减参数时,可以考虑测试基站发送信号的相关参数以及空间距离情况,估计出信道衰减参数,其中,基站发送信号的相关参数包括: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倾角以及天线增益等;空间距离情况包括时间传播的空间距离。优选地,可以从测试点的接收功率中扣除掉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倾角以及天线增益的影响,再通过距离与楼高的直角关系得到实际传播的空间距离,就可以得到距离与信道衰减的关系,即实际信道的信道衰减参数。
至此,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的流程结束。通过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信道衰减参数,可以确定出位于距离测试基站不同位置的接收点的实际信号接收情况,以作为干扰仿真的基础数据,从而提高干扰仿真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上述步骤103的具体实现过程。
在图1对应流程包括的步骤103中,需要预先针对每个距离区间确定出与该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具体地,图3示出了确定一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确定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根据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
该步骤301的具体实现原理与上述步骤201的具体实现原理相同。实际应用中,步骤201与步骤301中涉及的距离区间的划分一致,优选地,可以只执行一次距离区间的分类过程,即只执行步骤201或只执行步骤301。
步骤302、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
其中,在步骤302中,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即确定信号接收质量在该距离区间的变化情况,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绘制曲线的方式记录信号接收质量在该距离区间的变化情况。
步骤303、根据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出与该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
其中,在步骤303中,仿真模型可以预先保存在系统中,具体地,该仿真模型可以为路损数学模型,例如WINNER模型、SUI模型等。确定出与该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即根据该距离区间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对预先保存的多个仿真模型进行拟合,确定出与该距离区间最匹配的仿真模型。具体地,对预先保存的多个仿真模型进行拟合,即比较实际的信号接收质量在该距离区间的变化规律,与根据仿真模块仿真得到的信号接收质量在该距离区间的变化规律,选择变化规律最接近的模型为匹配的仿真模型。
至此,确定一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的流程结束。实际应用中,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块的确定过程均可参照上述过程。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上述步骤104的具体实现过程。
为了实现干扰测试,需要在测试系统中仿真干扰用户,具体地,图4示出了仿真的网络拓扑结构图,由图4可见,测试基站周围分布了多个小区,可以在各小区分别模拟干扰用户,模拟的干扰用户可以分布在与测试基站不同的距离。
在图1对应流程包括的步骤104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I = Σ u N P u * PL u * Y u 公式1
其中,在公式1中,各参数的具体含义如下:
I表示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u表示第u个干扰用户;
N表示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
Pu表示确定出的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
PLu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确定出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Yu表示抑制因子,针对各个系统的不同,抑制因子的值不一样,例如,针对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复用)系统,抑制因子为干扰用户对测试基站发生碰撞的子载波数与总的子载波数的比值;针对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抑制因子为扩频因子的倒数;针对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系统,抑制因子为1。
具体地,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Pu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
Pu=Pmax-PL(ro)+PL(r)    公式2
其中,在公式2中,各参数的具体含义如下:
ro为测试基站的覆盖半径,r为当前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
Pmax表示在测试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处的信号发射功率;
PL(ro)表示距离测试基站的距离为测试基站的翻盖半径时的信道衰减参数;
PL(r)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
具体地,公式1中涉及的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N根据测试基站的负载确定,也即根据基站的资源占用率确定。例如,测试基站可支持100个用户的容量,实际测试当前环境下的平均负载为30%,那么正在通话的用户为30个,即对测试基站造成干扰的用户为30个,并且在计算机仿真时,是将干扰用户随机分配在测试基站临近的干扰小区里,然后根据以上所测试的数据统计出干扰情况。
具体地,公式1中涉及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确定。图5示出了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的流程示意图,该确定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包括的各测试点的偏差值,确定该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
其中,在步骤501中,可以对该距离区间内的偏差值进行统计,绘制出每个距离区间内的波动值的概率分布。
步骤502、根据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从距离区间中选取一个偏差值。
步骤503、根据选取的偏差值以及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
其中,在步骤503中,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即利用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加上该偏差值得到。
至此,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的流程结束。
图6示出了图5所示流程包括的步骤502的具体实现过程,具体地,根据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从距离区间中选取一个偏差值,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根据该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生成CDF(Cumulativedistribution function,累积分布函数)曲线,并根据CDF曲线生成CDF矩阵。
其中,在步骤601中,首先将该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统计成CDF曲线形式,此统计操作可利用Matlab等常用数学软件进行。假设所得的CDF曲线数据共有M个值,则将此M个值排列为M维对角矩阵C(M*M),第i列上的对角元C(i,i)即为CDF曲线的第i个概率值(此处C(M,1)近似等于0,C(1,M)近似等于1)。
步骤602、从CDF矩阵中选取一个值,当选取的该值小于针对该值在设定区间生成的随机数时,确定该值为从距离区间中选取的一个偏差值。
其中,在步骤602中,依照均匀分布,生成一个(0,1)区间的随机数P。从C(M*M)矩阵的第一列上的对角元开始,即C(M,1),向后面各列遍历,直到最后一列上的对角元C(1,M)。如发现C(i,i)<P,则停止遍历,选取C(i,i)为从距离区间中选取的一个偏差值,否则继续遍历。
至此,从距离区间中选取一个偏差值的流程结束。
通过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测试基站中测试小区的实际测试数据,确定出实际信道衰减情况,进而通过仿真与测试基站不同距离的干扰用户,根据实际信道衰减情况确定出仿真的干扰用户产生的干扰参数,以生成用于对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从而减少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网络的干扰的偏差,以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该实施例二给出了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案进行实际测试的处理过程。
图7示出了实际测试基站干扰性能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测试测试基站的实际环境中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其中,该步骤701的处理过程对应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以及步骤102的处理过程,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702、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段分析。
其中,在步骤702中,测试数据即步骤701中的测试结果,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段分析,即将测试数据按照距离区间进行分类分析,该处理过程对应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201或步骤301,具体处理过程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703、初始化,K=0,N为总的分段数。
其中,在步骤703中,K表示当前的距离区间。
步骤704、取第K段距离区间的测试数据。
步骤705、拟合最佳仿真模型。
其中,该步骤705的具体处理过程对应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301至步骤303的处理过程,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706、统计仿真模型的仿真测试值与实际测试值的偏差值,并统计偏差值的概率分布。
其中,该步骤706中,仿真模型的仿真测试值即根据匹配得到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信道衰减参数。
步骤707、判断K是否小于N,若是,执行K=K+1,并返回步骤704,若否,执行步骤708。
步骤708、建立数学模型。
其中,在步骤708中,建立数学模型,即建立各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的数据库,该处理过程对应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3的处理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9、将干扰用户随机分配在测试基站的翻盖区域。
其中,该步骤709中,干扰用户的分配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中图4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图中的描述。
步骤710、根据干扰用户的落入点的不同,统计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其中,该步骤710的具体确定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中步骤104对应的详细处理过程,此处不再描述。
步骤711、根据干扰参数,仿真干扰数据。
其中,该步骤711的详细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中步骤105对应的详细处理过程,此处不再描述。
至此,测试流程结束。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流程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该装置以测试基站的现网数据为基础,能够实现网络中上行干扰对等的测试,减少测试结果与实际的网络的干扰的偏差,以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测试的准确性。
图8示出了该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
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801、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802、偏差值确定单元803、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以及干扰数据生成单元805;
其中:
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801,用于根据测试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测试基站对应的测试小区中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
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802,用于根据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801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偏差值确定单元803,用于根据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802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用于根据在各距离区间仿真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偏差值确定单元803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确定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干扰数据生成单元805,用于根据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确定出的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所示装置包括的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802,具体用于根据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并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道衰减参数。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所示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仿真模型确定单元806,用于根据各测试点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出与该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
相应地,偏差值确定单元803,具体用于根据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802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仿真模型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或图9所示装置包括的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I = Σ u N P u * PL u * Y u , 其中:
I表示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u表示第u个干扰用户;N表示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Pu表示确定出的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PLu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确定出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Yu表示抑制因子。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或图9所示装置包括的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Pu
Pu=Pmax-PL(ro)+PL(r),其中:
Pmax表示在测试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处的信号发射功率;PL(ro)表示距离测试基站的距离为测试基站的翻盖半径时的信道衰减参数;PL(r)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或图9所示装置包括的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具体用于根据测试基站的资源占用率确定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N。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或图9所示装置包括的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具体用于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包括的各测试点的偏差值,确定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根据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从距离区间中选取一个偏差值,并根据选取的偏差值以及第u个干扰用户与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或图9所示装置包括的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具体用于根据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生成累积分布函数CDF曲线,并根据CDF曲线生成CDF矩阵,从CDF矩阵中选取一个值,当选取的该值小于针对该值在设定区间生成的随机数时,确定该值为从距离区间中选取的一个偏差值。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8或图9所示装置包括的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还用于在生成用于对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之后,根据干扰信号发射单元与测试基站的位置关系,对生成的干扰数据进行空间补偿,并将空间补偿后的干扰数据发送给干扰信号发射单元。
应当理解,以上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包括的单元仅为根据该装置实现的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上述单元的叠加或拆分。并且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流程一一对应,对于该装置所实现的更为详细的处理流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并且,本实施例三中的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还具有能够实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方案的功能模块,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中用于实现基站干扰性能测试的测试系统,图10示出了该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测试系统包括:
干扰概率数据率1001以及控制中心1002;
其中,干扰概率数据率1001,进一步包括仿真装置1001A以及第一数据缓冲单元1001B(该单元可选);
进一步地,仿真装置1001A可以包括信道模型数据库模块以及分析预测模块;其中,信道模型数据库模块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三提供的装置包括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801、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802实现的功能相同,分析预测模块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三提供的装置包括的偏差值确定单元803、干扰参数确定单元804实现的功能相同,对该两个模块的详细功能以及实现各自功能的详细过程不再详细描述;
第一数据缓冲单元1001B,主要用于进行数据的缓存;
控制中心1002,进一步包括数据控制单元1002A、干扰生成单元1002B、第二数据缓冲单元1002C(该单元可选)以及干扰信号发射单元1002D;
其中,数据控制单元1002A主要用于从干扰概率数据率1001中获取需要的干扰参数;干扰生成单元1002B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三提供的装置包括的干扰数据生成单元805实现的功能相同,对该该单元的详细功能以及实现各自功能的详细过程不再详细描述;
第二数据缓冲单元1002C,主要用于进行干扰数据的缓存;
干扰信号发射单元1002D主要用于向基站发送干扰信号。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测试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所述测试基站对应的测试小区中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
根据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根据在各距离区间仿真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每个距离区间的所述偏差值,确定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所述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测试信道衰减参数,包括:
根据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所述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并
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道衰减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的确定方式,包括:
根据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所述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
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并
根据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出与该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I = Σ u N P u * PL u * Y u , 其中:
I表示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u表示第u个干扰用户;N表示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Pu表示确定出的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PLu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的所述偏差值确定出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Yu表示抑制因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Pu
Pu=Pmax-PL(ro)+PL(r),其中:
Pmax表示在所述测试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处的信号发射功率;PL(ro)表示距离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为所述测试基站的翻盖半径时的信道衰减参数;PL(r)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N根据所述测试基站的资源占用率确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的所述偏差值,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包括:
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包括的各测试点的所述偏差值,确定所述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从所述距离区间中选取一个偏差值;
根据选取的偏差值以及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从所述距离区间中选取一个偏差值,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生成累积分布函数CDF曲线,并根据所述CDF曲线生成CDF矩阵;
从所述CDF矩阵中选取一个值,当选取的该值小于针对该值在设定区间生成的随机数时,确定该值为从所述距离区间中选取的一个偏差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所述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干扰信号发射单元与所述测试基站的位置关系,对生成的所述干扰数据进行空间补偿;
将空间补偿后的干扰数据发送给所述干扰信号发射单元。
10.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测试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所述测试基站对应的测试小区中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
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质量确定单元确定出的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以及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
偏差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干扰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在各距离区间仿真得到的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偏差值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所述偏差值,确定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干扰数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干扰参数,生成用于对所述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所述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并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道衰减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仿真模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测试点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属的距离区间,将所述各测试点按照所属的距离区间分类,针对分类得到的每个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根据该距离区间包括的测试点的信号接收质量,确定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该距离区间的信号接收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出与该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
所述偏差值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以及根据所述仿真模型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个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每个距离区间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与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的偏差值。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
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
I = Σ u N P u * PL u * Y u , 其中:
I表示所述测试基站的干扰参数;u表示第u个干扰用户;N表示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Pu表示确定出的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PLu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的所述偏差值确定出的实际信道衰减参数;Yu表示抑制因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出第u个干扰用户的发射功率Pu
Pu=Pmax-PL(ro)+PL(r),其中:
Pmax表示在所述测试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处的信号发射功率;PL(ro)表示距离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为所述测试基站的翻盖半径时的信道衰减参数;PL(r)表示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基站的资源占用率确定所述仿真的干扰用户的总数N。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包括的各测试点的所述偏差值,确定所述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从所述距离区间中选取一个偏差值,并根据选取的偏差值以及第u个干扰用户与所述测试基站的距离所在的距离区间匹配的仿真模型确定出的仿真信道衰减参数,确定实际信道衰减参数PLu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区间的偏差值的概率分布,生成累积分布函数CDF曲线,并根据所述CDF曲线生成CDF矩阵,从所述CDF矩阵中选取一个值,当选取的该值小于针对该值在设定区间生成的随机数时,确定该值为从所述距离区间中选取的一个偏差值。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参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生成用于对所述测试基站进行干扰测试的干扰数据之后,根据干扰信号发射单元与所述测试基站的位置关系,对生成的所述干扰数据进行空间补偿,并将空间补偿后的干扰数据发送给所述干扰信号发射单元。
CN201210144575.1A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03391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4575.1A CN103391562B (zh)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4575.1A CN103391562B (zh)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562A true CN103391562A (zh) 2013-11-13
CN103391562B CN103391562B (zh) 2016-06-29

Family

ID=4953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4575.1A Active CN103391562B (zh) 2012-05-10 2012-05-10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156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1970A (zh) * 2014-07-09 2016-0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干扰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5722110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覆盖距离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827433A (zh) * 2016-01-12 2016-08-03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acp方法的平行网络架构
CN109639372A (zh) * 2018-12-13 2019-04-16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免屏蔽测试箱操作的无线板测方法
CN112543070A (zh) * 2019-09-23 2021-03-2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特性的在线提取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643A (zh) * 2007-03-12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网络规划仿真精度的方法
US20080253300A1 (en) * 2005-04-20 200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Quality Judgment Method,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998411A (zh) * 2010-12-10 2011-03-30 上海百林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扫频及传播模型覆盖预测的频率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53300A1 (en) * 2005-04-20 200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Quality Judgment Method,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267643A (zh) * 2007-03-12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网络规划仿真精度的方法
CN101998411A (zh) * 2010-12-10 2011-03-30 上海百林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扫频及传播模型覆盖预测的频率优化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1970A (zh) * 2014-07-09 2016-0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干扰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5281970B (zh) * 2014-07-09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干扰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5722110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覆盖距离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827433A (zh) * 2016-01-12 2016-08-03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acp方法的平行网络架构
CN105827433B (zh) * 2016-01-12 2019-10-29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acp方法的平行网络架构
CN109639372A (zh) * 2018-12-13 2019-04-16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免屏蔽测试箱操作的无线板测方法
CN112543070A (zh) * 2019-09-23 2021-03-2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特性的在线提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562B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 Homssi et al. IoT network design using open-source LoRa coverage emulator
CN103347261B (zh) 基于cdma网络数据确定lte网络部署的组网方法和装置
CN1498000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覆盖区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KR100803677B1 (ko) 무선 신호 전파를 지형 통계적으로 분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18003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3D propagation modelling for planning of a radio network
CN103856272A (zh) Mimo无线终端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法
US20130060553A1 (en)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 and co-simulation tool
CN101667873B (zh) 一种多天线信道环境下接收机射频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US7120432B2 (en) Method of simula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requiring a limited amount of computing power
CN101404801B (zh) 获取干扰矩阵的方法
CN103391562A (zh) 一种基于上行干扰信号实现网络测试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1247613B (zh) 用于蜂窝网络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1296470A (zh) 一种支持td-scdma的无线网络覆盖路测软件
CN108990074B (zh) 基于地图信息的电力系统无线专网基站建设规划方法
CN102075979B (zh) 带内干扰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3188704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源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304964A1 (en) Analyzing wireless signal propagation
CN103179583A (zh) 一种网络仿真方法以及装置
Deme et al. Hata-okumura model computer analysis for path loss determination at 900mhz for maiduguri, nigeria
US9158870B2 (en) Network element consolidation for rapid discrete network simulations
CN103532772A (zh) 一种网络层次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179604B (zh) 一种网络信道仿真装置和方法
Mao et al. Wireless channel modeling methods: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and application
CN101959199A (zh) 基于现网测试数据的传播环境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2122994A (zh) 一种测试多入多出设备的多通道辐射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