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0836B -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0836B
CN103390836B CN201310339949.XA CN201310339949A CN103390836B CN 103390836 B CN103390836 B CN 103390836B CN 201310339949 A CN201310339949 A CN 201310339949A CN 103390836 B CN103390836 B CN 103390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assembly
joint
groo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99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0836A (zh
Inventor
王勇
阳欢
沙超群
朱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wning Information System Liaoning Co ltd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399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0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0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0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0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0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和包括此线缆固定装置的线缆组合插拔器。线缆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线缆组件(1),固定第一线缆组件(1)的接头固定座(5)、设置有通孔(26)的支持座(6)。其中,第一线缆组件(1)包括线缆段(2)和接头段(3),接头段(3)设置有接头卡锁片(31)并且其上设置有卡块(10),接头固定座(5)设置有卡槽(9),卡块(10)位于卡槽(9)中。线缆组合插拔器包括线缆固定装置、第二线缆组件(4)、定底座(1)、线缆组件(4)连接的第一导光柱(24)、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的第二导光柱(25),其中线缆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

Description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线缆组件的线缆固定装置以及线缆组合插拔器,尤其涉及用于固定IB线缆的线缆固定装置和用于连接IB线缆的线缆组合插拔器。
背景技术
IB(infiniband)线缆是用于服务器端的连接。因此,InfiniBand线缆被应用于服务器与服务器(比如复制,分布式工作等),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比如SAN和直接存储附件)以及服务器和网络之间(比如LAN,WANs和theInternet)的通信。IB线缆本身结构复杂,普遍采用手工插拔解锁的方式,操作繁琐。其中,第一线缆接头组件包括有固定于其上、可滑动的接头卡锁片,且第一线缆接头组件的接头段设置有凹槽,第二线缆接头组件设置有弹片,弹片位于凹槽中时,两线缆接头组件锁紧。解锁时,需要拉动第一线缆接头组件上的接头卡锁片,该接头卡锁片使弹片与凹槽脱离,两线缆接头组件解锁,可拔出第一线缆接头。由此,需要断开连接时,会因为误操作(例如,没有解锁就去插拔含有线缆和接头的线缆组件)而导致器件损坏。
此外,IB线缆接头的形状多变,对于接头形状不同的IB线缆,要生产不同的插座与其配合,由此生产加工的成本很高,并且一旦插座损坏,就要更换整个插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和一种线缆组合插拔器,尤其是包含前述线缆固定装置的线缆组合插拔器。该线缆固定装置可以固定带有线缆及接头的线缆组件,尤其可在未手动解锁的情况下拔出线缆组件,避免误操作而导致器件的损坏。并且接头形状的改变对该线缆固定装置的影响不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线缆组件、接头固定座和设置有通孔的支持座,其中第一线缆组件包括线缆段和接头段,接头段设置有接头卡锁片,且所述接头卡锁片上设置有卡块,接头固定座放置于通孔中且接头固定座设置有卡槽,卡块位于所述卡槽中。通过此结构,第一线缆组件上的接头卡锁片通过其上的卡块与接头固定座上的卡槽被固定在接头固定座上,而由于接头卡锁片相对于第一线缆组件可滑动,从而第一线缆组件在接头固定座中可滑动地固定。接头固定座固定在支持座中,以保证稳固。
根据本发明,接头固定座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线缆组件的接头段形状配合地位于第一凹槽中。因为固定第一线缆组件的凹槽的形状与第一线缆组件接头段的形状相配合,可以有效、简单的实现固定的效果。特别地,由于接头卡锁片位于接头段,所以上述形状配合也包括凹槽的形状是与接头卡锁片的形状配合的。对于不同形状的第一线缆组件,只用更换接头固定座而不必更换其他的固定装置,这样既可以降低生产加工的成本,又方便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发明,接头固定座包括接头固定架和转接架,第一线缆组件的接头段位于接头固定架中,接头固定架固定在转接架中,转接架固定在支持座中。这样利用两个部件固定第一线缆接头,当其中一个部件损坏的时候,不用更换另一个部件,有效的节省了材料。
根据本发明,接头固定架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线缆组件固定在与接头段形状配合的第一凹槽中。由于IB线缆的接头段形状很多,所以对于接头段形状不同的第一线缆组件,固定时只用选择与接头段形状配合的接头固定架,而其余的零件均为标准件,这样大大的减少了生产加工的难度和成本,也方便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发明,第一凹槽中设置有卡槽。利用卡槽,既可以通过与卡块的配合而固定接头卡锁片,又可以对接头段实现两个方向上的限位,在组装时有效、简便的使第一线缆组件牢固地固定。
根据本发明,转接架设置有第二凹槽,接头固定架固定于转接架的第二凹槽中。通过凹槽固定的形式可以节省固定的空间,从而减小整个固定装置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第二凹槽设置有第一限位卡边、第二限位卡边、第三限位卡边、第四限位卡边、第五限位卡边和第六限位卡边,其中,第一限位卡边与第二限位卡边相互平行,第三限位卡边、第四限位卡边、第五限位卡边和第六限位卡边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第一限位卡边。利用卡边,可以限制接头固定座在转接架中的位置,并在放入的时候产生到位感。
根据本发明,支持座的通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滑轨。在安装接头固定座时,可避免产生划伤。
根据本发明,线缆组合插拔器包括上述任一项线缆固定装置、第二线缆组件、固定底座、与第二线缆组件连接的第一导光柱和与第二线缆组件连接的第二导光柱,其中线缆固定装置固定在固定底座上。利用线缆固定装置的线缆组合插拔器,可以将包含线缆段和接头段的第一线缆组件固定,具体而言,可将第一线缆组件上的接头卡锁片固定,而第一线缆组件可在线缆固定装置中相对的滑动。通过插拔第二线缆组件来实现连接和断开,拔出第二线缆组件时,第一线缆组件和第二线缆组件一起运动,而第一线缆组件上的接头卡锁片由于其上的卡块而完全被限制在线缆固定装置中,从而第一线缆组件与其上的接头卡锁片产生相对的滑动,由于此相对运动,使接头卡锁片作用于第二线缆组件的弹片,使其与第一线缆组件的凹槽分离,两线缆组件解锁,即可以称为自动解锁。这样就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拔出线缆组件前所需要的手动解锁步骤,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误操作而对线缆组件的损坏。尤其用在IB线缆这种结构复杂的线缆组件中,可以简化操作,避免器件损坏。
根据本发明,固定底座设置有立板,立板设置有与支持座的通孔相对应的孔,第一线缆组件穿过该孔与第二线缆组件连接。此结构即实现了第一线缆组件和第二线缆组件的固定,又方便插拔操作。
根据本发明,支持座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孔,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三孔和第四孔,第一导光柱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组件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孔和第三孔,第二导光柱一端与第二线缆组件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孔和第四孔。第一线缆组件与第二线缆组件是否连接成功,指示信号在第二线缆组件上产生,利用导光柱,将指示灯信号从第二线缆组件,通过固定底座、支持座引出,这样从第一线缆组件一侧可以观察到线缆连接的情况,为安装和日常工作中的检查提供了方便。
采用这样的结构,改变了现有技术的插拔形式,即现有技术为固定第二线缆组件,通过插拔含有线缆段和接头段的第一线缆组件来实现线缆的连接和断开,而本发明的插拔形式为固定含有线缆段和接头段的第一线缆组件,通过插拔第二线缆组件来实现线缆的连接和断开。由于现有技术在插拔线缆组件前需要手动解锁,而对比而言,应用本发明的线缆固定装置,可以省去手动解锁的步骤,直接插拔线缆组件,避免在误操作时,损坏线缆组件。特别地,本发明的接头固定座的凹槽,可以根据不同第一线缆组件的接头段的形状加工成不同形状,但具有不同形状凹槽的接头固定座都可以放置在相同的支持座中,也就是说支持座为标准件。这样的结构,大大降低了生产加工的难度和成本,并且安装和更换也较为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线缆固定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线缆组合插拔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爆炸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线缆固定装置用于IB线缆的固定,其包括第一线缆组件1、接头固定座5以及支持座6。进一步参考图2,第一线缆组件1包括线缆段2和接头段3,并且接头段3上设置有接头卡锁片31,此接头卡锁片31可相对于第一线缆组件1滑动。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接头段3的形状为长方体,接头固定座5由接头固定架11和转接架12组成。接头固定架11具有与接头段3形状配合的第一凹槽8,换言之,将接头段3放置在第一凹槽8中时,接头卡锁片31以及第一线缆组件1被卡在第一凹槽8中。优选地如图2,接头固定架11为具有U型槽的折弯件,该U型槽折弯件形成的凹陷部分即为第一凹槽8。由于接头段3的形状为长方体,所以第一凹槽8的底面为长方形,两侧面相互平行并同时垂直于底面。此结构的优点在于,当接头段3放置于第一凹槽8中时,接头段3会对接头固定架11的两侧板产生压力,同时两侧板会对接头段3产生反作用力,由此反作用力,接头段3被卡紧在凹槽8中。
接头固定架11的第一凹槽8中设置有卡槽9,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卡槽9由第一凹槽8的内表面开始向外贯穿接头固定架11。位于第一线缆组件1的接头段3的接头卡锁片31设置有卡块10,卡块10卡入卡槽9中,既限定了第一线缆组件1在第一凹槽8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又将接头卡锁片31固定在接头固定架11中。上述结构(第一线缆组件1位于与其接头段3形状配合的第一凹槽8中,第一凹槽8中设置有卡槽9,与第一线缆组件1上的接头卡锁片31上的卡块10配合),通过与接头段3形状配合的第一凹槽8,限制了第一线缆组件1和接头卡锁片31在水平面中垂直于第一凹槽8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卡槽9与卡块10的配合,限制了接头卡锁片31沿第一凹槽8轴线方向的移动以及竖直方向的移动。换言之,第一线缆组件1可在第一凹槽8中沿第一凹槽8的轴线方向移动,而接头卡锁片31相对于接头固定架11不能移动。当然,能够实现上述固定效果的方法并不仅限于此,也可视情况利用螺栓固定,粘合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固定方法。
如图1所示出的,接头固定架11放置于转接架12中。进一步参照图2,转接架12设置有第二凹槽13,所述接头固定架11固定于此第二凹槽13中。优选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转接架12为将金属板冲压形成U型槽的折弯件,其中该U型槽折弯件所形成的凹陷部分即为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的底面为长方形,两侧面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底面。接头固定架11的两外侧表面分别具有第一凸台28和第二凸台29。当接头固定架11放置在第二凹槽13中时,第一凸台28和第二凸台29的外侧表面均抵靠第二凹槽13的内表面,接头固定架11的底面与第二凹槽13的槽底接触。换言之,利用第一凸台28和第二凸台29各自外侧表面抵靠第二凹槽13时对其产生的作用力,第二凹槽13对第一凸台28和第二凸台29产生反作用力,由此,接头固定架11被卡在第二凹槽中。此种固定方法的优点在于,实现接头固定架11在转接架12中的固定无需其他零件,这样既安装简单又节约成本。接头固定架11在转接架12中的固定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还可以利用螺栓固定,粘合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固定方法。
另外,通过上述结构,对于具有不同形状接头段3的第一线缆组件1,只需改变第一凹槽8的形状,其余部分和零件的尺寸均无需改变,这样既降低了生产加工的难度和成本,又方便安装和拆卸,并且在其中一个零件损坏的时候,无需更换其他零件。
进一步,在第二凹槽13中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卡边14、第二限位卡边15。第一限位卡边14与第二限位卡边15均平行于第一凹槽8的底面,并且,第一限位卡边14的下表面到达第二凹槽13的槽底的垂直距离与接头固定架11的第一凸台28的上表面到达接头固定架11的底面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二限位卡边15的下表面到达第二凹槽13的槽底的垂直距离与接头固定架11的第二凸台29的上表面到达接头固定架11的底面的垂直距离相等。由此,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限制了接头固定架11的移动。第三限位卡边16和第四限位卡边17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于第一限位卡边14和第二限位卡边15,并且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二凹槽13的底面。第五限位卡边30和第六限位卡边32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于第一限位卡边14和第二限位卡边15,平且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二凹槽13的底面。根据图2所示,靠近线缆段2的竖直的两卡边为第五限位卡边30和第六限位卡边32,远离线缆段2的竖直的两卡边为第三限位卡边16和第四限位卡边17。若对接头固定架11施加沿第一凹槽8轴线方向的作用力,接头固定架11可在转接架12中滑动,但是由于第三限位卡边16、第四限位卡边17、第五限位卡边30和第六限位卡边32的限位,接头固定架11不能滑出转接架12。
参照图2,支持座6的通孔2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滑轨27。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孔26的形状配合转接架12的外轮廓形状为方形通孔,优选地在方形通孔26的四个内表面上分别设置2个滑轨27,滑轨27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通孔26的轴线。此结构的优点在于,在安装接头固定座时,可避免通孔26的内表面以及转接架12的外表面产生划伤。
根据本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此线缆固定装置的安装步骤。
首先,将第一线缆组件1的接头段3通过第一凹槽8的凹槽口放入第一凹槽8,并且在放入时保证卡块10落入卡槽9中。由此接头卡锁片31固定于接头固定架11中,第一线缆组件1的接头段3位于接头固定架11中。
然后,将接头固定架11连同第一线缆组件1通过第二凹槽13的槽口放入第二凹槽13中,此时接头固定架11的底面与第二凹槽13的槽底接触,第一凸台28的上表面和第二凸台29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卡边13的下表面和第二卡边14的下表面接触,由此限制了接头固定架1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另外,接头固定架11完全位于第二凹槽13中。若对接头固定架11施加沿第一凹槽8轴线方向的作用力,接头固定架11可在转接架12中滑动,但是由于第三限位卡边16、第四限位卡边17、第五限位卡边30和第六限位卡边32的限位,接头固定架11不能滑出转接架12。
最后,将已装配好的第一线缆组件1、接头固定架11和转接架12一起插入通孔26中。
图3为本发明的线缆组合插拔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第二线缆组件4、固定底座7以及线缆固定装置。图4为此具体实施例的装配爆炸图,由图4可示出,该线缆组合插拔器还包括第一导光柱24以及第二导光柱25。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底座7上设置有立板18。其中,立板18设置有与通孔26对应的孔19。支持座6固定在固定底座7上,第一线缆组件1穿过孔19与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该连接可参照图5)。支持座6设置有第一孔20、第二孔21,立板18设置有第三孔22和第四孔23,第一导光柱24一端与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孔20和第三孔22,第二导光柱25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孔21和第四孔23。第一线缆组件1与第二线缆组件4是否连接成功,指示信号在第二线缆组件4上产生,利用第一导光柱24和第二导光柱25,将指示灯信号从第二线缆组件4,通过固定底座7、支持座6引出,这样从第一线缆组件1一侧可以观察到线缆连接的情况,为安装和日常工作中的检查提供了方便。
利用该线缆组合插拔器,在需要断开线缆连接时,首先拔出第二线缆组件4,第二线缆组件4与第一线缆组件1自动解锁。具体而言,第一线缆组件1设置有一凹槽(附图中未示出),第二线缆组件4上设置有弹片(附图中未示出),在两线缆组件连接时,弹片位于凹槽中,两线缆组件被锁在一起。当拉动第二线缆组件4时,由于两线缆组件锁在一起,所以第一线缆组件1与第二线缆组件4一起移动,而接头卡锁片被固定不随第一线缆组件1移动,从而二者间产生了相对运动。接头卡锁片对第二线缆组件4上的弹片作用使其与第一线缆组件1上的凹槽脱离,此时,第二线缆组件4与第一线缆组件1解锁(即,自动解锁)。继续拔动第二线缆组件4,两个线缆组件可完全断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手动解锁,可以避免在误操作时产生的器件的损坏。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锁紧装置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通过考虑这里披露的本发明的说明和实施,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说明和实例应被认为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和精神由随后的权利要求指明。

Claims (11)

1.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线缆组件(1),所述第一线缆组件(1)包括线缆段(2)和接头段(3),所述接头段(3)设置有接头卡锁片(31),且所述接头卡锁片(31)上设置有卡块(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所述接头卡锁片(31)的接头固定座(5),且接头固定座(5)设置有卡槽(9),所述卡块(10)位于所述卡槽(9)中;
支持座(6),所述支持座(6)设置有通孔(26),所述接头固定座(5)放置于所述通孔(2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固定座(5)设置有第一凹槽(8),第一线缆组件(1)的所述接头段(3)形状配合地位于所述第一凹槽(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固定座(5)包括接头固定架(11)和转接架(12),所述第一线缆组件(1)的接头段(3)位于所述接头固定架(11)中,所述接头固定架(11)固定在所述转接架(12)中,所述转接架(12)固定在所述支持座(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固定架(11)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线缆组件(1)的所述接头段(3)形状配合地位于所述第一凹槽(8)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8)中设置有所述卡槽(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12)设置有第二凹槽(13),所述接头固定架(11)固定于所述转接架(12)的第二凹槽(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3)设置有第一限位卡边(14)、第二限位卡边(15)、第三限位卡边(16)、第四限位卡边(17)、第五限位卡边(30)和第六限位卡边(32),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卡边(14)与第二限位卡边(15)相互平行,所述第三限位卡边(16)、所述第四限位卡边(17)、第五限位卡边(30)和第六限位卡边(32)相互平行并且均垂直于第一限位卡边(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滑轨(27)。
9.一种具有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的线缆组合插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线缆组件(4);
固定底座(7);
与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的第一导光柱(24);
与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的第二导光柱(25);
所述线缆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线缆组合插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7)设置有立板(18),所述立板(18)设置有与所述通孔(26)相对应的孔(19),所述第一线缆组件(1)穿过所述孔(19)与所述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线缆组合插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座(6)设置有第一孔(20)、第二孔(21),所述固定底座(7)上设置有第三孔(22)和第四孔(23),第一导光柱(24)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孔(20)和所述第三孔(22),第二导光柱(25)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组件(4)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孔(21)和所述第四孔(23)。
CN201310339949.XA 2013-08-06 2013-08-06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Active CN103390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9949.XA CN103390836B (zh) 2013-08-06 2013-08-06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9949.XA CN103390836B (zh) 2013-08-06 2013-08-06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0836A CN103390836A (zh) 2013-11-13
CN103390836B true CN103390836B (zh) 2016-07-13

Family

ID=4953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9949.XA Active CN103390836B (zh) 2013-08-06 2013-08-06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08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4792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常州市南飞机械有限公司 网线用固定夹持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4183B2 (en) * 2003-09-19 2007-03-20 Enterasys Networks, Inc. Modular receptacle assembly and interface with integral optical indication
CN101436738A (zh) * 2007-11-16 2009-05-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
CN102237620A (zh) * 2010-05-05 2011-11-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2544862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421558U (zh) * 2012-02-20 2012-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3124031A (zh) * 2011-11-21 2013-05-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4183B2 (en) * 2003-09-19 2007-03-20 Enterasys Networks, Inc. Modular receptacle assembly and interface with integral optical indication
CN101436738A (zh) * 2007-11-16 2009-05-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
CN102237620A (zh) * 2010-05-05 2011-11-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2544862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124031A (zh) * 2011-11-21 2013-05-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421558U (zh) * 2012-02-20 2012-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0836A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0122B (zh) 電連接器組件、電系統及用於造成第一電連接器及第二電連接器藉由基板支撐之方法
US6951466B2 (en) Attachment plate for directly mating circuit boards
CN104716771B (zh) 马达端子、马达端子组件以及组装马达的方法
CN106030925A (zh) 电连接器
CN103199379B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盲插式隔振连接器
CN112636081B (zh) 浮动连接器的浮动结构
CN110233394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WO2016180002A1 (zh) 设备安装装置
CN103390836B (zh)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组合插拔器
CN109586050B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电气线缆连接器
US9933641B2 (en) Connector disengagement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system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969217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member thereof
CN108475873A (zh) 用于插拔连接器模块的具有引导元件的保持框
CN209624832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KR20200006876A (ko) 압력 분산 지지형 소켓커넥터 및 플러그커넥터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US20210263225A1 (e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module and optical connector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2995951B (zh) 即插式警戒栏
CN103832341A (zh) 镜座
US6648700B1 (en) Stepped/keying interface stabilization alignment mechanism
CN208580902U (zh) 一种浮动式连接的插座及电连接器组件
KR101337219B1 (ko) 커넥터
US20110111608A1 (en) Connector
CN103022838B (zh) 连接器
US9426923B2 (en) Device with optimized placement of connectors
US9755360B1 (en) Connector guide assembly with a protruding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26

Address after: 124000 Panjin, Liaoning Province, coastal economic zone in the coastal area of the crown building, building 3018, room 3, Liaoning

Patentee after: Dawning Information System (Lia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rtheast Wang West Road, building 8, No. 36

Patentee before: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Address after: 124000 No.1, Shuguang street, Liaodongwan new area, Panjin,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wning Information System (Liaon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DAWN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4000 room 3018, 3 / F, Hongguan building, Liaobin coastal economic zone, Panjin,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wning Information System (Liaon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