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7320A - 人工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工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7320A
CN103387320A CN201310359733XA CN201310359733A CN103387320A CN 103387320 A CN103387320 A CN 103387320A CN 201310359733X A CN201310359733X A CN 201310359733XA CN 201310359733 A CN201310359733 A CN 201310359733A CN 103387320 A CN103387320 A CN 103387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water
wet land
area
land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97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7320B (zh
Inventor
栗勇田
冉慧英
王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HUAN JIA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HUAN JIA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HUAN JIA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HUAN JIA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97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7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7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7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特别是指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进水管路、曝气装置、湿地单元以及出水管路;还包括多功能区及预处理区,曝气装置设于多功能区内,湿地单元与多功能区横向间隔分布,湿地单元与相邻的多功能区之间经过水孔连通;进水管接预处理区的输入,预处理区的输出通过给水管和阀门分别接多功能区的输入,预处理区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滤料,在滤料与预处理区的输入端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湿地单元的输出通过集水管及出水管接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湿地系统易堵塞、自我恢复能力差等问题,具有湿地系统不易堵塞,对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特别是指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其具有低投资、低能耗、低处理成本等特点,逐渐被广泛接受。人工湿地是一个人为构建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各部分相互作用,通过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来去除污染物质。实际运行中,人工湿地运行较长时间后,系统容易发生堵塞,湿地功能下降,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降低,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究其原因主要是:
1、污水进入湿地系统前未经过预处理,直接进入,导致大量悬浮物质逐步累积。
2、湿地系统溶解氧较低,导致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使污水中的有机质、悬浮物等在湿地系统滞留、累积。
3、系统自我恢复性能差,经过长时间运行,湿地基质吸附饱和,而且随着污染物的累计,运行功能下降。
申请号为201210524108.1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底层曝气增氧方法。该专利申请通过在湿地底部布置一套微曝气系统,提高进水含氧量,增强湿地的运行效率,预防湿地堵塞。本专利申请所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进水未进行预处理;另一方面,进水管及曝气管均设于湿地底部。随着人工湿地的运行,其极易发生堵塞,难以保证出水达标排放,而且维修不便,运行成本较高。另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湿地系统自我恢复性能差的问题,基质吸附饱和,污染物累计,发生堵塞,系统运行功能下降,出水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不易堵塞、溶解氧较高、具有较强系统恢复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进水管路、曝气装置、湿地单元以及出水管路;还包括多功能区及预处理区,曝气装置设于多功能区内,湿地单元与多功能区横向间隔分布,湿地单元与相邻的多功能区之间经过水孔连通;进水管接预处理区的输入,预处理区的输出通过给水管及阀门分别接多功能区的输入,预处理区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滤料,在滤料与预处理区的输入端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湿地单元的输出通过管路接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
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多功能区和湿地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量的设定,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还有:
所述的反冲洗装置包括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为盲端且设于预处理区的输入和滤料之间底部的清洗管,设置于清洗管上的清洗阀,清洗管上开设有微孔。
为便于对预处理区的污物进行排放,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给水管与预处理区的连接处设有排污阀,进水管通过进水阀接预处理区的输入端。
湿地单元可以采用多种叠层结构以完成对于污染物的去除,其中较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湿地单元自上至下由叠置的土壤层、基质层、过渡层、砾石层组成。
曝气装置为一端与风机相连,另一端设于多功能区内的曝气管。可以显而易见的是,曝气管上应设有曝气孔。
湿地单元的输出通过集水管、出水管接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优选的方案是,集水管处于多功能区内,集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开口于多功能区外。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处于多功能区的集水管上应设有集水孔,以供多功能区内的水由集水孔进入集水管。
为有效预防和延缓人工湿地淤堵,维持良好的水力传导性及稳定出水,延长湿地系统的使用寿命,所述的相邻的湿地单元侧壁上开设的过水孔采用高低间隔错落分布。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过水孔开设于基质层一侧。通过交替改变湿地内污水水流流向(即以一定时间间隔交替改变出水端及进水端,即进水端变为下一次运行出水端,出水端作为下一次运行进水端),其水流在湿地内部可形成反冲洗;可充分利用湿地系统,极大限度的发挥湿地系统的功能,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
为进一步增强基质层的吸附能力,提高对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基质层采用改性钢渣作为制作材质。更为优选的是,改性钢渣采用高温改性钢渣。
为防止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深入地下,使湿地系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和功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预处理区、多功能区、湿地单元的底部及侧壁设置防渗层,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小于10-8m/s。
为减少死水区,使曝气更充分,同时为保证良好的水力条件,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多功能区底部为弧形结构。
为便于操作,系统可用PLC控制。实际运行中,为保证湿地单元进水保持良好的水力条件,可将预处理区的标高提高,保证其水位与湿地单元进水水位有足够的水位差,使进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湿地单元。当湿地面积较大时,可将其分成若干与本系统相同的模块,模块划定应以进水水量、水力负荷等为依据,以保证进水以合理的水力条件进入湿地单元。
湿地单元的土壤层优选种植处理性好、抗水性能强、成活率高、成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本发明所具备的实质性特点和取得的显著技术进步在于:
1、设置多功能区。曝气、集水均在多功能区进行,代替在湿地内部设置布水管及曝气管,有效解决布水管及曝气管堵塞,维修难的问题。同时也省去单独设置布水井和集水井,减小占地面积,降低投资经费。
2、设置了预处理区,预处理区设置滤料,同时设置反冲洗系统。对进水进行初步预处理,以防止杂物及较大粒径的悬浮物进入湿地系统,对系统造成堵塞。
3、进水进入湿地单元前进行预曝气,以增加湿地内部的DO,从而保持湿地系统内良好的好氧-缺氧-厌氧环境,保持高效的污染物去除率,预防湿地的污染物累计,造成淤堵,保证湿地系统出水稳定,确保达标排放。
4、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交替运行。通过交替改变湿地内污水水流流向,其水流在湿地内部可形成反冲洗;可充分利用湿地系统,极大限度的发挥湿地系统的功能,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利于湿地系统的自我恢复,有效解决基质吸附饱和后更换难、系统堵塞的问题(传统的恢复方法为间歇进水和系统停运),极大的方便了生产,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人工湿地淤堵,维持良好的水力传导性及稳定出水,延长湿地系统的使用寿命。
5、湿地的基质采用改性钢渣,钢渣是良好的吸附剂,有文献资料可证明,钢渣经高温改性后,质地变疏松,表面积变大,吸附能力更强,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而且,钢渣对重金属离子、氨氮、P等吸附能力很强,尤其是P。因此,本湿地系统尤其适于处理此类废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预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两相邻多功能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两相邻湿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第三阀门;4、给水管;5、第四阀门;6、多功能区;7、第三出水阀门;8、出水管;9、湿地单元;10、第二出水阀门;11、集水管;12、曝气管;13、第一出水阀门;14、进水阀;15、清洗管;16;预处理区;17、进水管;18、过水孔;19、清洗阀;20、滤料;21、排污阀;22、土壤层;23、基质层;24、过渡层;25、砾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其中包括进水管路、曝气装置、湿地单元9及出水管路;还包括预处理区16以及自左向右分布的三个多功能区6,曝气装置设于多功能区6内,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湿地单元9与三个多功能区6横向间隔分布,湿地单元9与相邻的多功能区6之间经过水孔18连通;进水管17接预处理区16的输入,预处理区16的输出分别通过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5以及给水管4分别接左、中、右三个多功能区6的输入,预处理区16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滤料20,在滤料20与预处理区16的输入端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湿地单元9的输出通过集水管11、出水管8接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集水管11处于多功能区6内,集水管1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开口于多功能区6外。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处于多功能区6的集水管11上应设有集水孔,以供多功能区6内的水通过集水孔进入集水管11内。
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一端与进水管17相连,另一端为盲端且设于预处理区16的输入和滤料20之间底部的清洗管15,设置于清洗管15上的清洗阀19,清洗管15上开设有微孔。
给水管4与预处理区16的连接处设有排污阀21,进水管17通过进水阀14接预处理区的输入端。
湿地单元9自上至下由叠置的土壤层22、基质层23、过渡层24、砾石层25组成。
曝气装置为一端与风机相连,另一端设于多功能区6内的曝气管12。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孔。
集水管11分别位于左、中、右三个多功能区6内,其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出水阀门13、第二出水阀门10、第三出水阀门7以及出水管8开口于多功能区6外。
位于左侧的湿地单元9左侧壁上开设的过水孔18低于其右侧开设的过水孔,位于右侧的湿地单元9左侧壁上开设的过水孔18高于其右侧开设的过水孔,过水孔18开设于基质层23一侧。通过交替改变湿地内污水水流流向,其水流在湿地内部可形成反冲洗;可充分利用湿地系统,极大限度的发挥湿地系统的功能,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
基质层23采用高温改性钢渣作为制作材质。
预处理区16、多功能区6、湿地单元9的底部及侧壁设置防渗层,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小于10-8m/s。
多功能区底部为弧形结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水在预处理区16经过滤后,一部分悬浮物被去除,而后可在预处理区16内对进水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当预处理区16运行一段时间后,为防止其过滤的污染物堆积,需对滤料20进行清洗。清洗时关闭进水阀14,打开清洗阀19,同时打开排污阀21,排放冲洗水即可。
进水自预处理区输出至给水管4。实际运行时,控制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四阀门5开启,控制第三阀门3关闭。进水通过给水管4分别进入左、右两侧的两个多功能区,同时打开风机,并控制与左、右两侧的两个多功能区的曝气阀门开启,保持第二出水阀门10的开启,控制第一出水阀门13第三出水阀门7的关闭,保持与中部多功能区6相连的曝气阀门关闭。
污水经过曝气,分别通过左侧湿地单元9左侧的过水孔18、右侧湿地单元9右侧的过水孔18分别进入湿地单元9。湿地单元9通过基质、湿地植物、微生物等的综合作用,实现对污水污染物的净化。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污水经过左侧湿地单元9右侧的过水孔18以及右侧湿地单元9左侧的过水孔18分别进入位于中部的多功能区6,多功能区6底部设有集水管11,经过湿地单元9处理的污水通过集水管11排至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
当湿地运行一段时间后,为防止湿地堵塞,延长其使用寿命可改变其运行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进水阀门14,同时控制控制第一阀门1、第三阀门3开启,控制第二阀门2、第四阀门5关闭。进水曝气后通过中部多功能区6两侧的过水孔18分别进入左、右两个湿地单元9,对湿地单元9而言,此时的过水孔18功能由之前的出水孔变为进水孔,水流流向也与之前相异,水力条件的改变,对湿地内部积聚的污染物形成逆向反冲洗,而后进水通过湿地单元9的过水孔18分别进入左、右两个多功能区6。通过左、右两个多功能区6底部设有的集水管11以及出水管8进入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效果如下:
生活污水处理量为50m3/d,后端采用传统潜流湿地处理,长时间运行后,出水不能达标。而且系统经常发生淤堵,修理维护极为麻烦,而且发生堵塞后,需停运系统,更换基质或相关管路,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相关数据具体如下:
指标 CODcr BOD SS NH4 +-N TP
进水(mg/L) 190 95 75 25 4
出水(mg/L) 65 33.3 33 10.5 1.6
去除率% 66% 65% 56% 58% 60%
由以上数据可发现,湿地经长时间运行,运行效率明显下降,难以保证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
为保证出水达标,对湿地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系统处理效果如下:
指标 CODcr BOD SS NH4 +-N TP
进水(mg/L) 205 92 81 21 4
出水(mg/L) 39 8.3 8.9 3.75 0.36
去除率% 81% 91% 89% 85% 91%
由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改造后,湿地系统对污染物去除率明显提高,各指标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满足工艺需求。与传统湿地系统相比,运行相同时间,改造后的湿地系统处理效果更好,出水更趋于稳定,而且很少发生淤堵,使用寿命更长,极大方便了生产,降低了运行费用。

Claims (13)

1.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进水管路、曝气装置、湿地单元(9)以及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功能区(6)及预处理区(16),曝气装置设于多功能区(6)内,湿地单元(9)与多功能区(6)横向间隔分布,湿地单元(9)与相邻的多功能区(6)之间经过水孔(18)连通;进水管(17)接预处理区(16)的输入,预处理区(16)的输出通过给水管(4)及阀门分别接多功能区(6)的输入,预处理区(16)的输入和输出端之间设有滤料(20),在滤料(20)与预处理区(16)的输入端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湿地单元(9)的输出通过管路接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一端与进水管(17)相连,另一端为盲端且设于预处理区(16)的输入和滤料(20)之间底部的清洗管(15),设置于清洗管(15)上的清洗阀(19),清洗管(15)上开设有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水管(4)与预处理区(16)的连接处设有排污阀(21),进水管(17)通过进水阀(14)接预处理区(16)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地单元(9)自上至下由叠置的土壤层(22)、基质层(23)、过渡层(24)、砾石层(2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为一端与风机相连,另一端设于多功能区(6)内的曝气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地单元(9)的输出通过集水管(11)、出水管(8)接下一处理单元或回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管(11)处于多功能区(6)内,集水管(11)的输出端与多功能区(6)外部的出水管(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湿地单元(9)侧壁上开设的过水孔(18)采用高低间隔错落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孔(18)开设于基质层(23)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层(23)采用改性钢渣作为制作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钢渣采用高温改性钢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区(16)、多功能区(6)、湿地单元(9)的底部及侧壁设置防渗层,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小于10-8m/s。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区(6)底部为弧形结构。
CN201310359733.XA 2013-08-16 2013-08-16 人工湿地系统 Active CN103387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9733.XA CN103387320B (zh) 2013-08-16 2013-08-16 人工湿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9733.XA CN103387320B (zh) 2013-08-16 2013-08-16 人工湿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320A true CN103387320A (zh) 2013-11-13
CN103387320B CN103387320B (zh) 2015-08-05

Family

ID=49531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9733.XA Active CN103387320B (zh) 2013-08-16 2013-08-16 人工湿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73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5862A1 (en) * 2008-03-27 2009-10-15 Mark Harrison Eco-treament system
CN101585646A (zh) * 2008-05-20 2009-11-25 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1585579A (zh) * 2008-05-20 2009-11-25 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1905944A (zh) * 2010-08-24 2010-12-08 北京特兰斯福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污泥处理系统
CN102633407A (zh) * 2012-04-10 2012-08-15 同济大学 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203392931U (zh) * 2013-08-16 2014-01-15 北京中环嘉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人工湿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5862A1 (en) * 2008-03-27 2009-10-15 Mark Harrison Eco-treament system
CN101585646A (zh) * 2008-05-20 2009-11-25 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1585579A (zh) * 2008-05-20 2009-11-25 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1905944A (zh) * 2010-08-24 2010-12-08 北京特兰斯福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污泥处理系统
CN102633407A (zh) * 2012-04-10 2012-08-15 同济大学 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203392931U (zh) * 2013-08-16 2014-01-15 北京中环嘉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人工湿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320B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911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6865642B (zh) 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5060460A (zh) 一种脱氮除磷分层生物滤池
CN2036130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3253782A (zh) 利用雨水洗车及洗车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3508764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装置
CN105251254B (zh) 一种可变式双向流高速纤维过滤器
CN103395949B (zh)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03513392U (zh) 一种造纸白水的循环处理装置
CN117209068A (zh) 一种防堵塞垂直潜流湿地系统
CN204952382U (zh) 一种卧式浅层介质过滤器
CN203392931U (zh) 人工湿地系统
CN107129075B (zh) 一种煤矿采空区水利用的多模块耦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387320B (zh) 人工湿地系统
CN202063776U (zh) 一种改良三格式化粪池
CN212425770U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204607698U (zh) 可反洗垂直流人工潜流湿地
CN204022588U (zh) 一种全自动净水设备
CN203701248U (zh)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2482123U (zh) 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
CN206437935U (zh) 人工湿地系统
CN204643900U (zh) 一种复合滤料反冲洗再生流化床
CN20389017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31849U (zh) 一种生态修复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CN220907199U (zh) 一种阻挡活性炭流失的炭砂滤池排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Assignee: JIA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ssignor: Beijing Zhonghuan Jia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13000000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utrophicated water body double-fluidised form block-proof artificial wet land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32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