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4940B - 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4940B
CN103384940B CN201380000063.0A CN201380000063A CN103384940B CN 103384940 B CN103384940 B CN 103384940B CN 201380000063 A CN201380000063 A CN 201380000063A CN 103384940 B CN103384940 B CN 103384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dial
plate aerial
plane
po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00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4940A (zh
Inventor
蒲剑
岳勇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84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4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9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01Q3/0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one co-ordinate of the 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带单元(101);位于基带单元(101)上面的第一刻度盘(102);第一转轴(103),垂直于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可相对于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一平板天线(104);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第一平板天线(104)和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连接在一起,固定于第一转轴(103)上,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与第一转轴(103)垂直;第一指针(106),固定于第一转轴(103)上,第一转轴(103)旋转时,第一指针(106)在第一刻度盘(102)上指示第一平板天线(104)的方向角。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能够避免现场天线对调工序,提高建网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带宽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提出了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技术以不断提升无线网络接入容量。为满足城市热点地区的大容量接入挑战,提出了小小区(Small Cell)技术,通过在热点地区部署更多的基站从而提升接入容量、提升频谱效率。
在热点(Hot Spot)区域小小区通常部署比较密集,一般沿城市街道进行部署覆盖50~300m范围,在街道平面上方3~6m的高度。由于都是室外部署而且在人员密集的商业地区,要求小小区以及回传(Backhaul)设备都要体积小、功耗低、具备外形伪装。由于小小区部署量大且需要在已有商业区建设,通过新铺设光纤建设小小区回传网络工程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最简捷有效的回传组网技术还是使用无线技术。当前选用的是毫米波60~80G频段的回传组网技术。回传组网要求至少99.99%的可用度,下一代移动网(Next Generation Mobil Network,简称为“NGMN”)建议组建接入环网,满足可用度和回传容量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建网部署时,安装回传组网装置后需要链路两端通电进行现场天线对调,因而调试安装困难,建网调试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能够避免现场天线对调工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包括:基带单元101;位于该基带单元101上面的第一刻度盘102;第一转轴103,该第一转轴103垂直于该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该第一转轴103可相对于该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一平板天线104;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和该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连接在一起,固定于该第一转轴103上,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与该第一转轴103垂直;第一指针106,该第一指针106固定于该第一转轴103上,该第一转轴103旋转时,带动该第一平板天线104、该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和该第一指针106旋转,该第一指针106在该第一刻度盘102上指示该第一平板天线104的方向角。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指针106与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平行或垂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位于该基带单元101下面的第二刻度盘112,该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与该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第二转轴113,该第二转轴113垂直于该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该第二转轴113可相对于该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二平板天线114;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和该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连接在一起,固定于该第二转轴113上,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平面的法线与该第二转轴113垂直;第二指针116,该第二指针116固定于该第二转轴113上,该第二转轴113旋转时,带动该第二平板天线114、该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和该第二指针116旋转,该第二指针116在该第二刻度盘112上指示该第二平板天线114的方向角。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指针116与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平面的法线平行或垂直。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天线罩107,包裹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和该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第二天线罩117,包裹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和该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支架121,该支架121与该基带单元101连接,该支架121为T形支架,该支架121的T形平面与该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架121包括第一零度指示线123,与该第一刻度盘102上的零度线平行,用于在进行回传组网时对齐安装基准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架121还包括第二零度指示线124,与该第二刻度盘112上的零度线平行,用于在进行回传组网时对齐安装基准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零度指示线123与该第二零度指示线124平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安装架122,用于将该装置安装于支撑杆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平板天线的方向角,可以在安装时根据预先的网络勘测设计要求,将天线的方向角旋转到规定角度值,以实现回传组网,从而能够避免现场天线对调工序,提高建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电路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3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电路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图3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回传组网规划设计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地面平行线对准工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回传组网,例如LTE小小区回传组网。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该装置包括:
基带单元101;位于该基带单元101上面的第一刻度盘102;第一转轴103,该第一转轴103垂直于该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该第一转轴103可相对于该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一平板天线104;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和该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连接在一起,固定于该第一转轴103上,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与该第一转轴103垂直;第一指针106,该第一指针106固定于该第一转轴103上,该第一转轴103旋转时,带动该第一平板天线104、该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和该第一指针106旋转,该第一指针106在该第一刻度盘102上指示该第一平板天线104的方向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指针和刻度盘指示平板天线的方向角,这样可以预先根据网络勘测设计要求,将装置的天线的方向角旋转到规定角度值,从而不需要在安装装置后再进行现场天线对调。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采用单天线设计。也就是说,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包括基带单元101、第一刻度盘102、第一转轴103、第一平板天线104、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和第一指针106。第一平板天线104和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固定于第一转轴103上,第一转轴103可相对于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一转轴103上设有第一指针106,第一刻度盘102在基带单元101上面,例如,位于基带单元101的外壳或结构的上表面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基带单元101上方具有其它支撑部件的情况下,第一刻度盘102还可以位于该支撑部件的上表面上。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与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垂直,第一转轴103与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垂直,这样,当旋转第一平板天线104时,第一转轴103带动第一指针106旋转,通过第一指针106在第一刻度盘102上的角度指示就可以知道第一平板天线104的方向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一指针106与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平行或垂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指针106与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的角度关系并不限定,除了平行或垂直外,其他角度关系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应理解,第一平板天线104和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可以分别固定于第一转轴103上,也可以是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直接固定在第一转轴103上,而第一平板天线104通过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固定在第一转轴103上。
图2是采用单天线设计的装置的电路框图。基带单元101(对应图2中的基带处理和中频调制部分)接入以太网业务和和供电电源并对接入业务进行复接和调制处理,调制后的中频信号送到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对应图2中的毫米波前端部分)。在电路连接上,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通过同轴电缆穿过第一转轴103中心的通孔连接到基带单元101,基带单元101通过侧壁的连接电缆接入外面的供电、以太网业务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平板天线的方向角,可以在安装时根据预先的网络勘测设计要求,将天线的方向角旋转到规定角度值,以实现回传组网,从而能够避免现场天线对调工序,提高建网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采用双天线设计,即在装置中集成两面天线,从而不需要再背靠背安装两套装置而实现回传组网。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图3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位于该基带单元101下面的第二刻度盘112,该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与该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第二转轴113,该第二转轴113垂直于该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该第二转轴113可相对于该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二平板天线114;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和该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连接在一起,固定于该第二转轴113上,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平面的法线与该第二转轴113垂直;第二指针116,该第二指针116固定于该第二转轴113上,该第二转轴113旋转时,带动该第二平板天线114、该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和该第二指针116旋转,该第二指针116在该第二刻度盘112上指示该第二平板天线114的方向角。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包括基带单元101、第一刻度盘102、第一转轴103、第一平板天线104、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第一指针106、第二刻度盘112、第二转轴113、第二平板天线114、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和第二指针116。其中,第一平板天线104和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固定于第一转轴103上,第一转轴103可相对于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一转轴103上设有第一指针106,第一刻度盘102在基带单元101上面。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与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垂直,第一转轴103与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垂直,这样,当旋转第一平板天线104时,第一转轴103带动第一指针106旋转,通过第一指针106在第一刻度盘102上的角度指示就可以知道第一平板天线104的方向角。第二平板天线114和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固定于第二转轴113上,第二转轴113可相对于基带单元101旋转,第二转轴113上设有第二指针116,第二刻度盘112在基带单元101下面,例如,位于基带单元101的外壳或结构的下表面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基带单元101下方具有其它支撑部件的情况下,第二刻度盘112还可以位于该支撑部件的下表面上。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与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第二平板天线114平面与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垂直,第二转轴113与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垂直,这样,当旋转第二平板天线114时,第二转轴113带动第二指针116旋转,通过第二指针116在第二刻度盘112上的角度指示就可以知道第二平板天线114的方向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第二指针116与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平面的法线平行或垂直。
如图3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天线罩107,包裹该第一平板天线104和该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第一天线罩107,用于保护第一平板天线104以及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
如图3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天线罩117,包裹该第二平板天线114和该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第二天线罩117,用于保护第二平板天线114以及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可选地,第一天线罩107和第二天线罩117为圆筒状,也就是说,整个装置为一体化圆筒形结构。
图5是集成两面天线的装置的电路框图。基带单元101(对应图5中的基带处理和中频调制部分)接入以太网业务和和供电电源并对接入业务进行复接和调制处理,调制后的两路中频信号分别送到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和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对应图5中的两个毫米波前端部分)。在电路连接上,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通过同轴电缆穿过第一转轴103中心的通孔连接到基带单元101,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通过同轴电缆穿过第二转轴113中心的通孔连接到基带单元101,基带单元101通过侧壁的连接电缆接入外面的供电、以太网业务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平板天线的方向角,可以在安装时根据预先的网络勘测设计要求,将天线的方向角旋转到规定角度值,能够避免现场天线对调工序,并且,通过在装置中集成两面天线,不需要再背靠背安装两套装置,从而能够提高建网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支架121,该支架121与该基带单元101连接,该支架121为T形支架,该支架121的T形平面与该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
支架121采用T形支架,且支架121的T形平面与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便于安装装置时使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支架121的形状和结构,只要在安装装置时使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与水平面保持平行,也就是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即可。
如图6所示,可选地,支架121包括第一零度指示线123,与第一刻度盘102上的零度线平行,用于在进行回传组网时对齐安装基准线。安装基准线用于在网络勘测设计确定第一平板天线和第二平板天线的方向角,并且用于在安装回传装置时确定回传装置的安装位置和零度指示线的方向(例如,安装基准线可以是街道平行线)。
如图4所示,可选地,支架121还包括第二零度指示线124,与第二刻度盘112上的零度线平行。可选地,第一零度指示线123与第二零度指示线124平行,用于在进行回传组网时对齐安装基准线。
在支架121上设置零度指示线,能够清楚地指示零度方向角的方向,便于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并且,在安装装置时能够根据零度指示线的方向调整装置的安装方向,便于将装置安装到准确的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安装架122,用于将该装置安装于支撑杆上。
本发明实施例对安装架122的结构和形状不限定,只要在安装装置时使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与水平面保持平行,也就是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即可。支撑杆可以为路灯杆,便于站点部署。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例子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应注意,这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如图7所示,假设多个LTE小小区站点如站点1~5,加上宏站1(Macro1)、宏站2构建成一个LTE小小区回传接入环网,其中,站点1、3和5位于街道一侧,站点2和4位于街道另一侧。
第一步:站点部署的位置设计。
(1)根据小小区在街道的实际部署建设情况,设计每个小小区回传站点的高度都一样高,使回传站点天线处在一个相同的平面上。
(2)平行线1和2沿街道设计,回传站点天线的零度方向角与相应的平行线对齐,这样根据回传站点位置的规划和传输距离要求,计算出每一个站点回传组网的天线方向角。也就是说,计算出沿安装基准线(例如,街道平行线)部署的5个回传站点位置,给出d12、d23、d34、d45的计算距离值和平行线1和2之间的距离,完成沿街道部署的回传站点位置坐标设计,完成这种折线式组网规划设计,得到每一个站点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天线的方向角。
第二步:站点勘测。
按照前面的组网规划设计,现场使用相关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站点坐标测试,按照设计的站点位置,测量给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沿街道平行线1和2上的站点1到5的具体位置及相关站点的街道平行线,测量出站点位置处装置的实际挂高数值,即得到每个站点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的安装坐标。
第三步:调整天线的方向角。
(1)打开装置的天线罩,按照设计要求的天线的方向角,旋转天线,例如,以1度为步进,按照方向角刻度盘读数,将天线旋转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方向角度上,然后锁紧转轴。
(2)重复(1),调整另一面天线的方向角,使达到符合站点设计要求的天线的方向角,并锁紧转轴。
(3)将天线罩安装回装置中并固定好。
第四步:现场对准平行线安装。
(1)将装置安装到规定的高度位置处。
(2)使用水平仪测量,将水平仪平放到T形支架平面上,调整T形支架在安装架上的固定位置,可以修改装置的俯仰角度,使刻度盘平面位于水平位置,从而实现天线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3)使用现场安装工具,例如图8所示的地面平行线对准工具,将工具两点固定在T形支架的零度指示线上,这两点位置连线与两个天线零度方向角平行。
(4)将工具两端的纺锤线放下,与第二步时在站点地面上划出的街道平行线对齐,这样该站点安装的装置的零度方向角与设计的街道平行线就对齐了。
第五步:完成组建环网。
在现场各个站点位置处,按照第三步、第四步进行操作,在设计规定的装置高度、在规定的天线方向角上安装和调整好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在以上安装完成后,即可开机通电,不需要再对每个站点进行天线对调操作,简化开局调测,实现快速部署。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利用方向角指示,可以根据网络勘测设计要求,安装时将装置的天线方向角旋转到规定角度值,然后将装置安装到设计要求的高度,就可以实现回传组网,不需要现场天线对调工序,可以解决回传组网中进行天线对调带来工时长、安装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在装置中集成两面天线,可以折线式点到点组网,实现城市热点地区回传环网的快速部署,解决环网中间节点需要背靠背安装背两台设备组网带来工程安装工时长、成本高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带单元(101);
位于所述基带单元(101)上面的第一刻度盘(102);
第一转轴(103),所述第一转轴(103)垂直于所述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所述第一转轴(103)可相对于所述基带单元(101)旋转;
第一平板天线(104);
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所述第一平板天线(104)和所述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连接在一起,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103)上,所述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与所述第一转轴(103)垂直;
第一指针(106),所述第一指针(106)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103)上,所述第一转轴(103)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平板天线(104)、所述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和所述第一指针(106)旋转,所述第一指针(106)在所述第一刻度盘(102)上指示所述第一平板天线(104)的方向角;
位于所述基带单元(101)下面的第二刻度盘(112),所述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
第二转轴(113),所述第二转轴(113)垂直于所述第二刻度盘(112)的平面,所述第二转轴(113)可相对于所述基带单元(101)旋转;
第二平板天线(114);
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所述第二平板天线(114)和所述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连接在一起,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113)上,所述第二平板天线(114)平面的法线与所述第二转轴(113)垂直;
第二指针(116),所述第二指针(116)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113)上,所述第二转轴(113)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二平板天线(114)、所述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和所述第二指针(116)旋转,所述第二指针(116)在所述第二刻度盘(112)上指示所述第二平板天线(114)的方向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针(106)与所述第一平板天线(104)平面的法线平行或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针(116)与所述第二平板天线(114)平面的法线平行或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天线罩(107),包裹所述第一平板天线(104)和所述第一毫米波前端单元(105);
第二天线罩(117),包裹所述第二平板天线(114)和所述第二毫米波前端单元(1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支架(121),所述支架(121)与所述基带单元(101)连接,所述支架(121)为T形支架,所述支架(121)的T形平面与所述第一刻度盘(102)的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1)包括第一零度指示线(123),与所述第一刻度盘(102)上的零度线平行,用于在进行回传组网时对齐安装基准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1)还包括第二零度指示线(124),与所述第二刻度盘(112)上的零度线平行,用于在进行回传组网时对齐安装基准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度指示线(123)与所述第二零度指示线(124)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安装架(122),用于将所述装置安装于支撑杆上。
CN201380000063.0A 2013-01-08 2013-01-08 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49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0210 WO2014107839A1 (zh) 2013-01-08 2013-01-08 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4940A CN103384940A (zh) 2013-11-06
CN103384940B true CN103384940B (zh) 2015-01-21

Family

ID=4949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00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4940B (zh) 2013-01-08 2013-01-08 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4940B (zh)
WO (1) WO2014107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5294B (zh) * 2014-08-13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e波段无线传输信号产生设备
CN105656525B (zh) * 2014-11-12 2018-08-28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多模超高速mimo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656524B (zh) * 2014-11-12 2018-08-28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频多模超高速mimo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6144Y (zh) * 2005-03-29 2006-07-12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板天线的安装支架
CN102637942A (zh) * 2011-02-14 2012-08-15 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水平方位角可调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6437Y (zh) * 2003-08-13 2004-08-25 孔建勇 立柱式数字卫星接收天线的对星定位装置
CN2687858Y (zh) * 2004-02-23 2005-03-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天线安装的定向装置
KR100807321B1 (ko) * 2005-12-13 2008-02-28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이동통신 기지국용 가변 빔 제어 안테나
CN101944648B (zh) * 2009-07-10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安装架
US20120154239A1 (en) * 2010-12-15 2012-06-21 Bridgewave Communications, Inc. Millimeter wave radio assembly with a compact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6144Y (zh) * 2005-03-29 2006-07-12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板天线的安装支架
CN102637942A (zh) * 2011-02-14 2012-08-15 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水平方位角可调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4940A (zh) 2013-11-06
WO2014107839A1 (zh) 2014-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0441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中映射操作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35826B (zh) 用于地理定位移动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88445B (zh) 通过分布式天线阵列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及阵列系统
BRPI0610480A2 (pt) agrupamento de aglomerados de malhas
CN103384940B (zh) 用于回传组网的装置
US7642961B1 (en) Remote control antenna positioning system
CN104270769A (zh) 基站选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6505A (zh) 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电磁辐射三维空间预测方法
CN102075223A (zh)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发射天线位置布局的方法
CN204376918U (zh) 天线姿态检测装置
CN103298000A (zh) 一种无线环境地图信息搜集的方法和系统
CN114584238A (zh) 一种面向智能超表面无线通信的射线追踪信道建模方法
CN103096370A (zh) 一种基于手机实测数据的天线方向角核查方法
CN103630114A (zh)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倾角测量装置
CN109561440A (zh) 一种无线通信组网系统的基站选址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332130A (zh) 一种基站勘察方法、装置及系统
Anderson et al. Challenges in deploying steerable wireless testbeds
CN101848045A (zh) 一种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
CN104471907A (zh) 发送转换信号的方法、接收信号的方法以及收发器装置
CN106233529B (zh) 具有方位传感器的基站天线系统
CN115002795A (zh)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572885A (zh) 自组织网络中进行小区间自动邻近关系管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14641008B (zh) 宽带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0446589C (zh) 无线蜂窝网络中基站发射功率设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188692A (zh) 一种对交通沿线进行网络覆盖的方法和进行管理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