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0260B - 用于阀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阀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0260B
CN103380260B CN201280008449.1A CN201280008449A CN103380260B CN 103380260 B CN103380260 B CN 103380260B CN 201280008449 A CN201280008449 A CN 201280008449A CN 103380260 B CN103380260 B CN 103380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fluid
hole
valve
annula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84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0260A (zh
Inventor
拉斯·古纳·霍内夫内尔
黑尔格·斯韦勒·艾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 LOGIC AS
Original Assignee
BLUE LOGIC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 LOGIC AS filed Critical BLUE LOGIC AS
Publication of CN10338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0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0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0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1/00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 E21B41/04Manipulators for underwater operations, e.g. temporarily connected to well he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200/00Special features related to earth drilling for obtaining oil, gas or water
    • E21B2200/06Sleeve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Taps Or Cock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阀的装置包括:固定部,设有至少一个流体端口;和可旋转套管,设有至少一个孔,其中:套管被构造成允许套管将孔旋转为与流体端口成一直线,从而当套管处于打开位置时,套管允许流体流经流体端口和所述孔;套管被构造成允许套管将孔旋转为远离流体端口,从而当套管处于关闭位置时,套管不允许流体流经流体端口;固定部和套管在固定部与套管之间形成环空;并且环空在套管和固定部的轴向上受到两个封隔器元件的轴向限制,其中两个封隔器元件中的一者位于流体端口的一侧,两个封隔器元件中的另一者位于流体端口的相对侧,其中,环空与固定部的流体端口流体连通。

Description

用于阀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组件以及两个阀组件的连接。更具体地,阀组件涉及切断液体流动,使得随后的排放被避免,并且各自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的两个部件可以用很小的力分离开,并且不会减小系统压力。
背景技术
为了切断导管中的流体流动,公知的方法是使用阀。一些类型的阀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公知的一组阀是直角回转阀,例如包括球阀、蝶形阀以及旋塞阀。球阀的特征在于阀元件是球形的。阀元件(以下称为球)具有贯穿的开口。当球的开口与阀的纵向(该方向被限定为入口开口的中心与出口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方向)对齐时,流体流经阀。当球的开口垂直于阀的纵向时,阀被关闭。球阀具有简单的封隔器(packer)配置。一个封隔器平躺并且在面向阀的入口的侧部处密封地抵靠球。这阻止流体在球的表面与阀外壳的内罩之间渗透。这种渗漏是不希望的。
旋塞阀由圆柱形旋塞或者逐渐变细成截头锥体形的旋塞组成。旋塞阀可设有一个贯穿的开口,或者它可设有多个贯穿的开口,或者它可以是在旋塞中具有多个通道的所谓的三通阀。这样的旋塞阀例如从实验室设备中是公知的,并且可由玻璃制造。旋塞的表面与阀外壳之间形成的环空可填充有润滑剂,以使旋塞能够旋转。
在水下技术的领域中,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于借助连接芯轴(在本领域中也称为热入扣(hot stab))例如从水下容器(常常表示为ROV(水下机器人))传递液压能。热入扣可移位到连接块,该连接块属于固定的水下设施或属于临时放置的一件设备或工具。连接块具有用于热入扣的贯穿开口。这确保热入扣的鼻部不会邻接表面并且被损坏。ROV具有相当大的重量,它被远程控制,并且水中的水流可使ROV和它的设备通过相当大的力而碰撞进入其他结构。
热入扣可(并且经常)设有用于多种流体回路的多个导管。当热入扣在连接块中位于其操作位置时,热入扣中的通道以互补的方式装配到连接块中的对应的通道中。这种热入扣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标准的和众所周知的。
在热入扣相对于连接块进行连接或脱离连接期间,必须切断流体回路,由此不必克服流体的压力就可以进行连接/脱离连接。即使热入扣在切断期间是压力平衡的,但是增压将增大封隔器摩擦,由此尤其是脱离连接必须克服该封隔器摩擦。流体回路的切断是经由使用导向连接块上的流体通道中的隔离阀来进行的,并且在导向热入扣上的流体通道中的隔离阀中发生。
在连接操作或脱离连接操作期间,不希望流体从连接部排出,并且这受到严格的法定要求。为了尽最大程度地减少排放,阀被安置成尽可能靠近流体回路的嘴部。在热入扣中,公知的是将液控单向阀直接安置在流体导管的嘴部中。然而,公知的单向阀不是完全不渗透的,它们也无法承受整个系统的压力。
在很多情况下,不可能替换连接块,并且在一些应用区域中,出于安全的原因,每个流体导管因此需要两套隔离阀。因此,根据法定要求和/或系统要求,具有三个流体导管的连接块可设有具备相关装置的3到6个阀,以控制它们。
专利文献WO89/03002描述了在石油工业中使用的用于海上的联接器。联接器由凸构件和凹构件构成。凹构件的壁形成圆形腔室,并且壁设有用于流体的径向孔。腔室的底部设有联接机构。在面向凹构件的腔室的侧面,壁设有可旋转的第一套管(以下称为凹套管)。凹套管形成可旋转关闭的元件。凹套管(在其内部)是稍微倾斜的,并且在面向凹构件的开口端的部分中具有最大直径,在面向腔室的底部的部分中具有最小直径。凹套管设有径向孔。在打开位置,壁的径向孔将对应于凹套管中的径向孔。当凹套管旋转到关闭的位置时,壁的径向孔将终止于凹套管中的不可渗透的部分。还描述了一种封隔器配置,其具有同心地环绕径向孔的两个同心布置的封隔器以及另一液滴形的封隔器,当凹套管处于关闭的位置时,该液滴形的封隔器将环绕壁中的孔和凹套管中的孔。通过这种方法,流体将无法渗透到壁与凹套管之间形成的环空中。凸构件以互补的方式安装到凹构件。凸构件包含芯轴,在该芯轴的一个端部设有联接机构,该联接机构构成为可临时地锁定到凹构件的锁定机构。在它的芯轴中,凸构件设有连接到芯轴中的通道的径向孔。在一部分中,通道在芯轴中沿轴向延伸。凸构件的芯轴的一部分(该部分被定位成靠近凸构件的锁定机构)被可旋转的第二套管(以下称为凸套管)环绕。凸套管设有径向孔。原则上,凸套管与芯轴配合的方式相似于凹套管与凹套管的壁配合的方式,并且凸套管可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在芯轴与凸套管之间,凸构件设有与以上描述的相同的封隔器配置。通过这种方法,流体将不能够渗透到芯轴与凸套管之间形成的环空中。凸套管的外部被稍微形成为锥形,从而在靠近凸构件的锁定机构处具有最小的直径。当凸构件的锁定机构与凹构件的锁定机构接合时,凸套管的外部将以互补的方式装配到凹套管的内部。联接器装备有引导件,由此凹套管的径向孔对应于凸套管的径向孔。联接器还设有在凸套管与凹套管的径向孔之间密封的环形封隔器元件。在连接联接器之后,当将凹套管和凸套管从关闭位置同时旋转到打开位置时,凹构件与凸构件之间的流体连通。脱离连接是通过首先将凹套管和凸套管从打开位置旋转到关闭位置、并随后致动锁定机构来进行的,由此凸构件可从凹构件中拉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在热入扣与连接块之间连接和脱离连接期间发生不期望的污染。另一目的是简化这种复杂的阀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改善或减少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或者至少提供对现有技术的有用的替代。
这些目的借助以下描述内容和之后的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特征而实现。
在第一方面,用于阀的装置包括:固定部,设有至少一个流体端口;和可旋转套管,设有至少一个孔,其中:
-所述套管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套管将所述孔旋转为与所述流体端口成一直线,从而当所述套管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套管允许流体流经所述流体端口和所述孔;
-所述套管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套管将所述孔旋转为远离所述流体端口,从而当所述套管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套管不允许流体流经所述流体端口和所述孔;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套管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套管之间形成环空;并且
-所述环空在所述套管和所述固定部的轴向上受到两个封隔器元件的轴向限制,其中所述两个封隔器元件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流体端口的一侧,所述两个封隔器元件中的另一者位于所述流体端口的相对侧,其中,所述环空与所述固定部的流体端口流体连通。
当阀形成凸构件的阀时,所述环空基本上还受到环绕面向所述环空的一部分中的所述孔的封隔器元件的限制。所述流体端口在面向所述环空的一部分中可设有指向外周的凹部,所述凹部被构造成当所述套管处于打开位置时,允许所述凹部形成经过所述封隔器元件的流体通道。这允许环空与固定部的流体端口中的流体压力平衡,而不依赖阀是处于打开位置还是关闭位置。所述固定部的表面在定位成围绕所述流体端口的一部分中可由沿周向围绕固定部延伸的球形部构成。凸构件可由热入扣构成。所述流体端口可与凸构件的固定部中的轴向流体通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流体通道可与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上的近端的流体端口流体连通。
当阀形成凹构件中的阀时,所述环空还可受到环绕孔的环形封隔器元件的限制。凹构件的套管的外罩表面的定位成围绕套管中的孔的一部分可由围绕套管的外罩表面沿周向延伸的球形部构成。凹构件可由连接块构成,该连接块被构造成以互补的方式容纳所述凸构件。
在替代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构件可设有另一孔,所述套管可设有又一孔;其中这两个孔可被构造成当所述套管处于关闭位置时,允许它们能够彼此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孔可被构造成允许它们与第三环空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孔中的每一个可均设有螺栓元件;其中所述螺栓元件可被构造成允许它可选择地与用于液压流体的储液器呈流体连通以及与周围流体呈流体连通;其中所述螺栓元件可被构造成允许它经由单向阀而与泵呈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泵可被构造成允许它经由单向阀而与收集单元呈流体连通。在该实施例中,其优势在于,它允许第三环空在开始操作之前填充有液压流体,从而避免液压流体被周围流体(通常将是海水)污染;而且第三环空在脱离连接之前填充有周围流体,由此液压流体不会被排放到周围。液压流体与周围流体的混合物以不会产生污染的方式储存在收集单元中,并且随后可引入到合适的后处理装置。
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允许凸构件以不会产生污染的方式连接到凹构件(这两者都在上文中描述了)以及允许凸构件从凹构件脱离连接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凸构件插入所述凹构件中;
b)借助之前描述的泵将第三环空中的周围流体替换为液压流体,所述泵将液压流体从储液器抽吸到所述环空中,并且经由螺栓元件中的通道抽吸到所述环空;
c)将来自步骤(b)的周围流体与液压流体的混合物泵吸到收集单元中;
d)将套管旋转到打开位置;
e)将套管旋转到关闭位置;以及
f)将所述凸构件拉出所述凹构件。
在步骤e)与f)之间,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e1)借助所述泵将所述第三环空中的液压流体替换为周围流体,所述泵从周围将周围流体抽吸到所述环空中,并且经由所述螺栓元件中的通道抽吸到所述环空;以及
e2)将来自步骤e1)的周围流体与液压流体的混合物泵吸到所述收集单元中。
附图说明
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上描述和示出,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热入扣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热入扣的另一侧的侧视图,其中如从把手以及沿热入扣的纵轴线所观察到的,热入扣相对于图1中示出的热入扣逆时针旋转90°;
图3示出了通过图2中示出的热入扣的纵向剖视图;
图4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通过热入扣的连接部中的热入扣的剖视图;
图5a-图5b以比图4更大的比例示出了当阀关闭时(5a)以及当阀打开时(5b)的通过热入扣的阀部中的热入扣的剖视图;
图6以更大的比例示出了热入扣的一部分阀部的图3的剖视图;
图7以与图1相同的比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块的侧视图;
图8以与图7相同的比例示出了连接块的端视图;
图9以与图8相同的比例示出了通过连接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10a-图10b以比图9更大的比例示出了当阀关闭时(10a)以及当阀打开时(10b)的通过连接块的剖视图;
图11a-图11b以另一比例示出了热入扣(a)和连接块(b)的立体图;
图12以与图1及图7相同的比例示出了当处于连接块中的操作位置时的热入扣的侧视图;
图13以与图12相同的比例示出了当处于连接块中的操作位置时的热入扣的剖视图;
图14以与图12相同的比例示出了替代性实施例中的当处于连接块中的操作位置时的热入扣的侧视图;以及
图15以与图10a-图10b相同的比例示出了图14中示出的热入扣和连接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热入扣。以下,将描述对于理解本发明必需的那部分,而省略其他结构细节。
热入扣1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采取芯轴2、套管3、把手40和鼻部42的形式。套管3可旋转地环绕芯轴2的阀部29。把手40固定到连接部20,该连接部20在芯轴2上定位成靠近把手40。如图3中所示,鼻部42的内部设有螺纹部,并且鼻部42在芯轴2的一个端部中的螺纹部处被固定到芯轴的阀部29。
在附图中,在芯轴2的一部分中示出为设有三个流体通道21,这三个流体通道作为芯轴2的内部中的孔而沿轴向延伸。芯轴2可设有一个流体通道21或者多个流体通道21。流体通道21(如从把手40观察的其近端处)被引导到连接部20的外表面22上,并且终止于外表面22中的近端流体端口212。流体端口212以本身公知的方式设有螺纹部。流体通道21的远端终止于远端流体端口214中的芯轴的阀部29上的表面23。见图6,在靠近流体端口214的那部分中,表面23形成为球部28,该球部28围绕芯轴2的阀部29而沿周向延伸。
在芯轴2的外表面22上设有两个导销24和锁定保护件25。这些将在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套管3的外侧上设有容纳环形第一封隔器元件32的多个沿周向铣出的第一封隔器槽320。在附图中,示出四个封隔器元件32。封隔器元件32可由O形环或定制成形的封隔器元件32构成。套管3还设有多个径向通孔33(在图11a中最清晰地示出)。在附图中,示出三个孔33。在面向套管的外壁30的开口中,孔33设有螺纹部。带螺纹的螺栓元件34(以下称为封隔器支撑件34)被拧入到孔33中,直到封隔器支撑件34邻接孔32中的肩部332。在面向套管3的内壁31的端部处,封隔器支撑件34设有第二封隔器槽350,该第二封隔器槽350被构造成使其能够容纳第二环形封隔器元件35。封隔器元件35可由O形环或支座封隔器(公知的例如球阀)构成。封隔器支撑件34设有贯通的通道36,该通道36从套管3的内壁31延伸到外壁30上。套管3的内壁31设有多个环形的、铣出的第三封隔器槽370,该第三封隔器槽370容纳环形的第三封隔器元件37。在附图中,示出四个封隔器元件37。封隔器元件37可由O形环或所谓的唇形封隔器构成。在套管3的近端部处设有轴环38。轴环38设有锁定槽382,该锁定槽382被构造成容纳锁定销252。锁定销252设有弹簧并且可移动地附接在保护件25中。
鼻部42设有通孔44。通孔44借助贯通的芯轴或相似物使得将鼻部42固定到芯轴2的螺纹端部上变得更容易。
图5a和图5b更详细地示出孔33和远端流体端口214的出口。在面向表面23的那部分中,远端的流体端口214设有凹部39,该凹部39沿垂直于芯轴2的表面23中的纵轴线27的切向。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块5。连接块5包括呈外壳6形式的固定部、内部可旋转的套管7(见图9和图10)以及位于外壳6的近端的操作元件8。操作元件8被构造成使套管7旋转。
在外壳6的环形壁部61中设有多个通孔62、63。在附图中,示出三个孔62和三个孔63。在面向外壳的外壁610的开口中,孔62设有螺纹部。带螺纹的螺栓元件64被拧入孔盖62,直到螺栓元件64邻接孔62中的肩部622。在螺栓元件64的面向外壳6的内壁618的端部处设有第四封隔器槽650,该第四封隔器槽650被构造成使其能够容纳第四环形封隔器元件65。封隔器元件65可由O形环或支座封隔器(公知的例如球阀)构成。孔63包括螺纹部632,并且在外壳6的内壁618上形成流体端口634。在外壳6的近端处设有轴环66。轴环66设有连接元件67。连接元件67设有V形导槽672,并且在导槽672的底部674处被倒圆,以使底部674以互补的方式装配到热入扣1的导销24。连接元件67还设有弹簧加载的安全销68。操作元件8包括固定到臂部84上的夹持元件82。臂部84从夹持元件82延伸到位于连接元件67与外壳6之间的狭缝(未示出)中的套管7上。夹持元件82设有安全臂86,该安全臂86从V形槽672的外侧上的夹持元件82沿周向延伸。安全臂86的面向外壳6的轴线76的表面中设有槽88。槽88构造成使得其能够容纳导销24。在外壳6的内壁618上设有多个环形的、铣出的第五封隔器槽690,该第五封隔器槽690容纳环形的第五封隔器元件69(见图9)。在附图中,示出了四个封隔器元件69。封隔器元件69可由O形环或唇形封隔器构成。
图9和图10中更详细地示出套管7。套管7示出为设有三个通孔72,这三个通孔72从套管7的外罩表面710延伸到套管的内罩表面712上。套管7的外罩表面710(在其定位成环绕通孔72的那部分中)形成有环绕套管7沿周向延伸的球形部78。在套管7的近端处设有铣出的槽74,该槽74被构造成容纳热入扣1的轴环38。
当热入扣1与连接块5分离时,套管3旋转到图5a中示出的切断位置。热入扣1借助螺纹连接到位于近端的流体端口214中的液压导管(未示出),如本领域中公知的那样,对此不做更详细地讨论。液压导管中的液压流体可被加压或者可具有稍微超过周围压力的压力。液压流体填充流体通道21和远端流体端口214。此外,液压流体填充在芯轴2的外表面22与套管3的内壁31之间形成的环空92。所形成的环空92的三分之二由环形封隔器元件37(远端流体端口214的每一侧上均有一个)沿轴向限定。环空92还由环形第二封隔器元件35限定。第二封隔器元件35阻止液压流体通过螺栓元件34的通道36流出。因此,热入扣1将不会在脱离连接和/或切断位置渗漏流体。
当连接块5与热入扣1分离时,套管7旋转到图10a中示出的切断位置。连接块5连接到螺纹孔63中的螺纹液压导管(未示出),如本领域中公知的那样,对此不做更详细地讨论。液压导管中的液压流体可被加压或者可具有稍微超过周围压力的压力。液压流体对孔63进行填充。此外,液压流体填充在外壳6的内罩表面618与套管7的外罩表面710之间形成的环空94。所形成的环空94的五分之二由环形封隔器元件69(孔63的每一侧上均有一个)沿轴向限定。环空94还由环形第四封隔器元件65限定。如图10a中所示,当套管7处于切断位置时,第四封隔器元件65环绕套管的孔72。通过这种方法,阻止加压的液压流体通过孔72流出。因此,连接块5将不会在脱离连接和/或切断位置渗漏流体。
在连接期间,热入扣1的鼻部42被插入到套管7的近端中,并且热入扣1被进一步插入直到导销24抵靠V形槽的底部674,热入扣1处于如图12中示出的连接位置。当处于连接位置时,热入扣1的鼻部42突出到连接块5的远端部之外。当热入扣1处于连接位置时,热入扣的导销24’将连接块的弹簧加载安全销68向内推。这释放了套管7,由此套管7可围绕轴线76旋转。在连接位置,连接块6的连接元件67的边缘将推入热入扣的锁定销252,由此套管3被释放并且可围绕轴线27旋转。在连接位置,轴线27和轴线76重合。
在连接位置,操作元件8从切断位置(如图11b中所示)旋转,并且旋转到打开位置(图8)。操作元件8的移动在旋转的第一方向上分别受到连接元件67和轴环66的第一止动边缘666和676的限制,并且在旋转的第二方向上分别受到连接元件67和轴环66的第二止动边缘668和678的限制。在切断位置,操作元件8抵靠第一止动边缘666、676,在打开位置,操作元件8抵靠第二止动边缘668、678。操作元件8的臂部84在外壳6与连接元件67(未示出)之间形成的狭缝中被运送。臂部84固定到套管7。当操作元件8旋转时,套管7同时围绕轴线76旋转。套管7的槽74带动热入扣的轴环38。轴环38固定到热入扣的套管3。通过这种方法,套管7和套管3将同时旋转。当旋转时,操作元件8的安全臂86将被承载于导销24之上,由此槽88容纳导销24的自由端。这样,一旦操作元件8开始从切断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可防止热入扣1沿着轴线27在近端方向上移位。因此,如果操作元件8没有完全地转到切断位置,则热入扣1和连接块5不能装配到连接位置或者从连接位置拆开。
套管3在流体通道21与环空92之间是压力平衡的,这有利于套管3的旋转。在打开位置,如图5b中所示,远端流体端口214与通道36流体连通,并且通道36填充有加压的液压流体。凹部39在第二封隔器元件35的下方、在通道36/流体通道21与环空92之间形成连接。这确保环空92中的流体压力与流体通道21及通道36中的流体压力相同,因此套管3能以压力平衡的方式旋转而返回切断位置。
套管7在孔63与环空94之间是压力平衡的,这有利于套管7的旋转。在打开位置,如图10b中所示,孔63与孔72流体连通。在孔63与孔72之间没有封隔器元件的情况下,环空94中的压力将与孔63、72中的压力相同,因此套管7能以压力平衡的方式旋转而返回切断位置。
当热入扣1被插入连接块5中时,在热入扣的外部22处以及套管7的内罩表面712处出现周围压力。在套管7的腔室被贯穿的情况下,热入扣1以压力平衡的方式被插入连接块5而到达连接位置。V形槽672和导销24确保套管3的孔33与套管7的孔72重叠,从而当套管3、7旋转到打开位置时,使它们能够流体连通。在套管3的外壁30与套管7的内罩表面712之间,形成有第三环空96(如图13中所示)。该第三环空96由环形第一封隔器元件32沿轴向限定。在附图中,将形成三个这样的环空96。加压的液压流体将流入该第三环空96。当切断时,第三环空96将与孔62流体连通。这确保热入扣1能以压力平衡的方式与连接块5分离。
在热入扣1与连接块5分离之前,套管3、7封闭远端流体端口214和孔63,由此外来流体和外来物不可渗透到液压流体中。同时,当开始分离时,液压流体不会被排放到周围。当分离时,仅位于第三环空96和孔72中的液压流体可排放到周围。
第二封隔器元件35抵靠球形部28密封(尤其如图5a和5b中所示)。第四封隔器元件65抵靠球形部78密封(如图9、图10a和图10b中所示)。这使用的是关于这种类型的封隔器的现有技术,并且提供了简单且坚固的封隔器功能。第二封隔器元件35由螺栓元件34固定,第四封隔器元件65由螺栓元件64固定。于是,封隔器元件35、65因此可被检查,并且可能通过旋开螺栓元件34、64而以简单的方式被替换。
当热入扣1插入到连接块5中时,由周围液体(例如海水)构成的少量液体将被渗入第三环空96中。当套管3、7旋转到打开位置,液压流体将流入第三环空96中,并且第三环空96中的周围液体将进入液压系统并且污染液压流体。因此,当在操作完成而使套管3、7旋转到关闭位置时,少量的液压流体将渗入第三环空96中。当热入扣1从连接块5分离时,该液压流体将排放到周围(如以上描述的那样),并且将导致较小的、局部的污染。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替代性实施例。螺栓元件64已经被给出替代的形状,由此螺栓元件64’、64’’设有从外壳6的外部延伸到内壁618上的贯通的通道642’、642’’。在通道642’、642’’的一个内端部644’、644’’处设有螺纹部(未示出),并且通道的另一端部646’、646’’形成有比端部642’、642’’更小的内径。外壳6设有第二孔62’,该第二孔62’被定位成与孔62沿径向相对。孔62’被形成的方式与孔62被形成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作进一步讨论。套管7设有第二孔72’,该第二孔72’被定位成与孔72沿径向相对。孔72’的直径形成为与通道642’’的端部646’’的直径相同。当套管7处于关闭位置时,使孔72能够与通道642’流体连通,并且使孔72’与通道642’’流体连通。当套管7处于关闭位置时,使孔72与孔72’经由第三环空96流体连通。
连接块5可设有用于液压流体的、本身公知类型的关闭的储液器(未示出),该储液器经由三向阀与螺栓元件64’流体连接。连接块5还可设有与螺栓元件64’’流体连接的活塞泵(未示出)。在活塞泵与螺栓元件64’’之间,流体连接部设有第一单向阀,该第一单向阀被构造成能够使流体经过其从螺栓元件64’’到活塞泵的流体,并且还被构造成阻止流体从活塞泵流到螺栓元件64’’。在单向阀与活塞泵之间,流体连接部设有带分支的T型接合部。第一分支与第一单向阀流体连接,第二分支与活塞泵流体连接,第三分支与第二单向阀流体连接。第二单向阀的相对于活塞泵的相对侧与本身公知类型的收集单元流体连接。第二单向阀被构造成允许流体从活塞泵流到收集单元,并且还被构造成阻止流体从收集单元流到活塞泵上。
当已经将热入扣1插入到连接块时,但是在已经将套管3、7旋转到打开位置之前,三向阀打开以与用于液压流体的储液器流体连通。活塞泵启动,并且在其抽吸阶段期间,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存在,活塞泵将经由第三环空96从储液器抽吸液压流体。第二单向阀防止从收集装置抽吸流体。此外,在其压力阶段,活塞泵将迫使流体进入到收集单元,并且第一单向阀防止流体被迫返回到第三环空96。借助该方法,周围流体被冲洗出第三环空96,并且环空96填充有液压流体。周围流体与液压流体的混合物被收集到收集单元中,由此液压流体不会被释放到周围。三向阀被关闭,然后套管3、7被旋转到打开位置。在热入扣1从连接块5脱离连接之前,套管3、7被旋转到关闭位置。三向阀被打开,以允许与周围流体形成流体连通。活塞泵启动,并且在其抽吸阶段,活塞泵将把周围流体抽吸到第三环空96中,在其压力阶段期间,活塞泵将迫使液压流体与周围流体的混合物进入收集单元。借助该方法,液压流体被冲洗出第三环空96,并且环空96填充有周围流体。周围流体与液压流体的混合物被收集到收集单元中,由此液压流体不会被释放到周围。三向阀被关闭,并且完成脱离连接。
附图以其在水下技术领域中公知的使用方式示出了具有凸构件1和凹构件5的阀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液压联接还在岸上使用,并且本发明可用于移动式设备上(例如施工机械上和固定设备上)的联接。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阀的装置,包括:固定部(2;6),设有至少一个流体端口(214;634);和可旋转套管(3;7),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孔(33;72),其中:
-所述套管(3;7)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套管(3;7)将所述第一孔(33;72)旋转为与所述流体端口(214;634)成一直线,从而当所述套管(3;7)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套管允许流体流经所述流体端口(214;634)和所述第一孔(33;72);
-所述套管(3;7)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套管(3;7)将所述第一孔(33;72)旋转为远离所述流体端口(214;634),从而当所述套管(3;7)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套管不允许流体流经所述流体端口(214;634);
-所述固定部(2;6)和所述套管(3;7)在所述固定部(2;6)与所述套管(3;7)之间形成环空(92;94);并且
-所述环空(92;94)在所述套管(3;7)和所述固定部(2;6)的轴向上受到两个封隔器元件(37;69)的轴向限制,其中所述两个封隔器元件(37;69)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流体端口(214;634)的每一个的一侧,所述两个封隔器元件(37;69)中的另一者位于所述流体端口(214;634)的每一个的相对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套管(3;7)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
所述环空(92;94)还受到环形封隔器元件(35、65)的限制,所述环形封隔器元件在面向所述环空(92;94)的部分中围绕所述第一孔(33;72);并且
所述固定部(2;6)的流体端口(214;634)与所述环空(92;94)敞开地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阀的装置处于凸构件(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端口(214)在面向所述环空(92)的一部分中设有指向外周的凹部(39),所述凹部被构造成当所述套管(3)处于打开位置时,允许所述凹部形成经过所述封隔器元件(35)的流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的表面(23)在定位成围绕所述流体端口(214)的一部分中由周向的球形部(28)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构件(1)由热入扣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端口(214)与所述固定部(2)中的轴向流体通道(21)流体连通,并且所述流体通道(21)与所述固定部(2)的外表面(22)上的近端的流体端口(212)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阀的装置处于凹构件(5)中,并且所述环空(94)还受到环绕所述固定部中的第二孔(62)的封隔器元件(65)的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7)的外罩表面(710)的定位成围绕所述第一孔(72)的部分由外周的球形部(78)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构件(5)由连接块构成,所述连接块被构造成以互补的方式容纳权利要求2中的所述凸构件(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6)设有第三孔(62’),所述套管(7)设有第四孔(72’);其中所述第三孔(62’)和所述第四孔(72’)都被构造成当所述套管(7)处于关闭位置时,允许这两者能够彼此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孔(72)和所述第四孔(72’)被构造成从所述套管(7)的外罩表面(710)延伸到所述套管(7)的内罩表面(712);其中所述第二孔(62)和所述第三孔(62’)中的每一个均设有螺栓元件(64’,64”);其中所述螺栓元件(64’)被构造成允许其可选择地与用于液压流体的储液器呈流体连通以及与周围流体呈流体连通;其中所述螺栓元件(64”)被构造成允许其经由单向阀而与泵呈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泵被构造成允许其经由单向阀而与收集单元呈流体连通。
11.一种将权利要求2中的所述凸构件(1)连接到权利要求7中的所述凹构件(5)以及使所述凸构件(1)从所述凹构件(5)脱离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凸构件(1)插入所述凹构件(5)中;
b)所述套管(3;7)包括两个套管,借助权利要求10中的所述泵将所述两个套管之间形成的第三环空(96)中的周围流体替换为液压流体,所述泵将液压流体从储液器抽吸到所述第三环空(96)中,并且经由螺栓元件(64’)中的通道(642)抽吸到所述第三环空(96);
c)将来自步骤(b)的周围流体与液压流体的混合物泵吸到收集单元中;
d)将所述套管(3;7)旋转到打开位置;
e)将所述套管(3;7)旋转到关闭位置;以及
f)将所述凸构件(1)拉出所述凹构件(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与步骤f)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e1)借助所述泵将所述第三环空(96)中的液压流体替换为周围流体,所述泵从周围将周围流体抽吸到所述第三环空(96)中,并且经由所述螺栓元件(64’)中的通道(642)抽吸到所述第三环空(96);以及
e2)将来自步骤e1)的周围流体与液压流体的混合物泵吸到所述收集单元中。
CN201280008449.1A 2011-02-09 2012-02-08 用于阀的装置 Active CN103380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O20110227A NO332311B1 (no) 2011-02-09 2011-02-09 Anordning ved en ventil
NO20110227 2011-02-09
PCT/NO2012/050018 WO2012108776A1 (en) 2011-02-09 2012-02-08 Device for a val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0260A CN103380260A (zh) 2013-10-30
CN103380260B true CN103380260B (zh) 2018-01-05

Family

ID=4663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8449.1A Active CN103380260B (zh) 2011-02-09 2012-02-08 用于阀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297470B2 (zh)
EP (1) EP2673457B1 (zh)
CN (1) CN103380260B (zh)
AU (1) AU2012214911B2 (zh)
BR (1) BR112013019917B1 (zh)
CA (1) CA2860685C (zh)
DK (1) DK2673457T3 (zh)
NO (1) NO332311B1 (zh)
RU (1) RU2553675C2 (zh)
WO (1) WO20121087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43462B2 (en) * 2012-03-23 2016-01-26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High flow hot stab connection
US20170122847A1 (en) * 2015-11-02 2017-05-04 J.M. Canty Inc. Easily installable and removable flow analyzer for harsh environments
WO2018080421A1 (en) 2016-10-24 2018-05-03 Fmc Technologies, Inc. Rov hot-stab with integrated sensor
DE102017219084A1 (de) * 2017-10-11 2019-04-11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hydraulisches System mit einer hydraulischen Achse und mindestens einem geschlossenen Hydraulikkreislauf
NO345830B1 (en) 2020-02-17 2021-08-30 Fmc Kongsberg Subsea As Subsea blind stab device
NO346638B1 (en) 2020-02-21 2022-11-07 Well Cleanup AS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fluid
GB2600755B (en) * 2020-11-09 2023-02-15 Shelf Solutions Ltd Valve body access adapter
US11867356B2 (en) * 2020-12-10 2024-01-09 Patriot Research Center, LLC Rotary multi-port greasing valve
CN113251167B (zh) * 2021-04-22 2022-05-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集成舷侧阀
WO2023141698A1 (en) * 2022-01-26 2023-08-03 Noetic Technologies Inc. Fluid manifold connector apparatus
WO2024035500A1 (en) * 2022-07-08 2024-02-15 Oceaneering International, Inc.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operated hotstab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90969A (en) * 1986-04-14 1987-12-02 Oceaneering Int Inc Hydraulic connector
CN1036447A (zh) * 1987-09-25 1989-10-18 古德费洛合伙人有限公司 流体管道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3195A (en) * 1953-07-14 1956-07-03 William D Palmer Self-sealing coupling
US2990851A (en) * 1958-06-23 1961-07-04 Mcevoy Co Multiple valve and connection
GB1282401A (en) * 1968-09-11 1972-07-19 Exactor Sterling Ltd Fluid coupling for connecting fluid lines
US3640299A (en) * 1969-10-06 1972-02-08 Acf Ind Inc Subsea wellhead control system
US3929161A (en) * 1973-08-22 1975-12-30 Uni Mist Spool valve for multiple adjustable systems
FR2350496A1 (fr) * 1976-05-03 1977-12-02 Matra Engins Connecteur automatique et application dudit connecteur aux modules de raccordement sous-marins
US4682913A (en) * 1986-08-28 1987-07-28 Shell Offshore Inc. Hydraulic stab connector
GB8622311D0 (en) * 1986-09-16 1986-10-22 Nat Supply Co Uk Ltd Wellhead connection of hydraulic control lines
GB9100634D0 (en) * 1991-01-11 1991-02-27 Tronic Electronic Services Lim Connecting apparatus
US6098715A (en) * 1997-07-30 2000-08-08 Abb Vetco Gray Inc. Flowline connection system
US20060156979A1 (en) * 2004-11-22 2006-07-20 Applied Materials,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a batch processing chamber
US7225877B2 (en) * 2005-04-05 2007-06-05 Varco I/P, Inc. Subsea intervention fluid transfer system
GB0526137D0 (en) * 2005-12-22 2006-02-01 U W G Ltd Connector
BRPI1005382A2 (pt) * 2009-02-13 2017-11-28 Piper Valve System Ltd Co conjunto de conexão para conectar uma primeira linha submarina a uma segunda linha submarina; conjunto e sistema de receptáculo de alinhamento para uso em um sistema de conexão de termo-alinhamento submarino.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90969A (en) * 1986-04-14 1987-12-02 Oceaneering Int Inc Hydraulic connector
CN1036447A (zh) * 1987-09-25 1989-10-18 古德费洛合伙人有限公司 流体管道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73457B1 (en) 2019-11-20
NO20110227A1 (no) 2012-08-10
AU2012214911B2 (en) 2015-12-10
EP2673457A1 (en) 2013-12-18
BR112013019917A2 (pt) 2017-08-01
WO2012108776A1 (en) 2012-08-16
AU2012214911A1 (en) 2013-08-15
CN103380260A (zh) 2013-10-30
EP2673457A4 (en) 2017-05-17
US9297470B2 (en) 2016-03-29
CA2860685C (en) 2018-10-30
NO332311B1 (no) 2012-08-27
DK2673457T3 (en) 2020-02-17
US20130334448A1 (en) 2013-12-19
BR112013019917B1 (pt) 2020-10-13
CA2860685A1 (en) 2012-08-16
RU2013139265A (ru) 2015-03-20
RU2553675C2 (ru) 2015-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0260B (zh) 用于阀的装置
US8881830B2 (en) Riser pipe section with flanged auxiliary lines and bayonet connections
US3732923A (en) Remote underwater flowline connection
JP4036894B2 (ja) 一体化したlngコースを備えた回転コネクター
US9441452B2 (en) Oilfiel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e
US3338596A (en) Well head connector
AU2013254436A1 (en) Oilfiel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e
RU2046247C1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и разъедине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транспортирующих текучую среду
CN104048129A (zh) 用于形成两条流体管线的可脱离式连接的母元件和连接器
US20180128391A1 (en) Nipple
AU4373401A (en) Undersea hydraulic coupling with bleed port
US8602056B2 (en) Coaxial coupling
EP1368226B1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hydrocarbons from a subsea source to a vessel
AU2002236368A1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hydrocarbons from a subsea source to a vessel
WO2019093941A1 (en) Improved coupling with pressure relief
US20170082230A1 (en) Low-Leak Hydraulic Connectors
US8042571B2 (en) Rigid mount anti-leak fluid coupler
NO325735B1 (no) Hydraulisk undervanns-koblingselement
EP4127390B1 (en) Single line quick connector (sqc), a system comprising the single line quick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US20140182721A1 (en) Pressure balanced coupler
US20190203865A1 (en) Low Leak Hydraulic Connector
EP2103860A2 (en) Rigid mount anti-leak fluid coupler
NO334394B1 (no) Flerveisventil med løsgjørbar sentertilførsel og framgangsmåte for bruk av flerveisventil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