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9516A - 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检测切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检测切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9516A
CN103379516A CN2013101383942A CN201310138394A CN103379516A CN 103379516 A CN103379516 A CN 103379516A CN 2013101383942 A CN2013101383942 A CN 2013101383942A CN 201310138394 A CN201310138394 A CN 201310138394A CN 103379516 A CN103379516 A CN 103379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user terminal
terminal
information
cac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83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9516B (zh
Inventor
李宗玟
李璟埈
沈宁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252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0431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Tele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9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9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9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9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06F15/16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 G06F15/167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using a common memory, e.g. mailbo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检测切换的方法。一些实施方式涉及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利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来检测切换的方法。在实施方式中,针对连接到分布在网络中的高速缓存装置并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存储并管理包括与用户终端有关的终端地址信息和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如果在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处检测到用户终端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则视为用户终端的切换。这使得能够简单地检测到在内容传送期间发生的切换。

Description

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检测切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切换检测技术,更具体地,涉及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利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来检测切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电话这样的用户终端的改进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利用用户终端通过访问内容提供商(CP)提供的网络服务器而使用诸如图画、视频、音频、应用等各种类型的内容。此外,通过确保用户的移动性的移动网络(例如,移动通信网络)而使用内容的频度持续增加。
然而,尽管内容提供商提供的网络服务器的数量有限,但由于希望访问网络服务器的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出现了包括数据丢失、瓶颈现象、传送延迟、诸如非连续数据传送这样的不稳定等很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CDN(内容分发网络)。
CDN是用于向用户终端稳定地传送诸如图片、电影、音乐视频等各种类型内容的服务。具体地,在CDN服务中,在内容提供商的与用户终端异地设置的网络服务器中存储的一些或全部内容(例如,诸如图像、视频和音频这样的具有大容量的内容或者被用户终端频繁请求的内容)被事先复制并存储在广泛分布在网络中的主要点处的高速缓存装置中。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内容请求消息时,响应于该内容请求消息,与用户终端最接近的高速缓存装置向用户终端发送内容。这可以提高内容访问速度并且稳定地提供内容。
首先针对有线网络而引入了具有上述优点的CDN服务。尽管提出了用于将CDN服务应用到移动网络的一些技术,但是尚未提供有效地检测在无线CDN网络中的内容传送期间发生的用户终端的切换的方法。
例如,在LTE(长期演进)中,存在被认为是由于用户终端的移动而造成的切换的各种情况,这些情况包括只是eNodeB被改变的情况、eNodeB和MME(移动性管理实体)两者均改变的情况、eNodeB和S-GW(服务网关)两者都被改变的情况、eNodeB、MME和S-GW全部被改变的情况和从LTE网络转换到3G网络和从3G网络转换到网络LTE的传输被改变的情况(即,垂直切换)。然而,为此,考虑到各个网络的结构和特性,应当设计一种高速缓存装置。
因此,必须开发一种能够检测在应用了CDN服务的移动网络中内容传送期间发生的用户终端切换的技术。并且,该技术应能够检测切换而无需识别网络的结构和特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用于有效地检测移动网络中的CDN服务期间用户终端的切换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容易检测用户终端的切换而无需考虑网络的结构和特性的方法。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用于通过监测在通过特定无线接入网接收内容时由于切换引起无法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来检测切换。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用于存储关于从各个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的终端接入消息,监测在通过特定无线接入网接收内容时由于切换引起无法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并且在事先存储有关于发送内容重传请求消息的用户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一种高速缓存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和控制器。所述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至少一个内容和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监测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并且在检测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从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所述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时,向发送了所述终端访问信息的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装置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单元提取所述用户终端请求的特定内容,并且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提取的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装置中,所述终端访问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和从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装置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向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之后,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包括内容标识信息和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的内容信息,并且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所述内容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中中断点之后的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装置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创建与正被提供所述内容的用户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并且向至少一个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一种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可以包括通信单元、存储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为向分布在网络中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发送数据或从所述多个高速缓存装置接收数据。所述存储器单元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多个高速缓存装置中的每一个存储包括与在该高速缓存装置的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有关的终端地址信息和该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在内的终端访问信息。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若通过接收单元从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特定用户终端相关的终端访问信息,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和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是否进行了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中,当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检测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或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所述终端访问信息可以从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与所述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比较,若存储器单元中保存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存在终端地址信息一致,但高速缓存装置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终端访问信息,则判定为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之后,参照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切换前所连接的高速缓存装置通知特定用户终端的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之后,向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未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并且在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的情况下使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标识信息来代替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标识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一种在高速缓存装置处检测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监测从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通过所述监测来检测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在检测到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从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通过参照与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有关的终端访问信息,检查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是否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以及在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则通过说书终端访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内容的其他高速缓存装置,并对确定的所述其他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检查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是否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的所述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高速缓存装置从所述其他高速缓存装置接收正在被提供内容的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之后,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包括内容标识信息和与内容中断点有关的信息的内容信息;以及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所述内容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中位于所述内容中断点之后的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创建包括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和与正被提供所述内容的用户终端的包含终端地址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向与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相邻的至少一个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一种在高速缓存装置处检测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用户终端接收内容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所述内容请求消息相对应的特定内容;从所述内容请求消息提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创建包括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地址信息在内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向相邻的其它高速缓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所述终端访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关于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的通知;检查是否存在正在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任何内容;如果存在正在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内容,则中断对所述用户终端的内容传送;创建包括与被中断发送的内容有关的内容标识信息和与内容中断点有关的信息的内容信息;以及向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所述内容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一种在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处检测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分布在网络中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中的每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存储包括与在该高速缓存装置的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和该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接收与在特定高速缓存装置的区域中从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的特定用户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通过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和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是否进行了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该方法中,当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检测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或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所述终端访问信息可以从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该方法中,当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是否进行了切换时,比较所述的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和所述的接收的终端访问信息,如果保存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存在一致的终端地址信息,以及不一致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话,则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可以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确定了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则通过参照所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所述高速缓存装置标识信息,向在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切换之前连接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切换。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则向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未进行切换,则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如果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则使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信息来代替所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通过向移动网络应用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的CDN服务,能够检测切换,无需对CDN服务的设计做出大的修改。
此外,在应用了CDN服务的移动网络中,能够容易地检测在内容传送期间发生的用户终端的切换。
另外,能够不依赖于移动网络地检测用户终端的切换,促进了系统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内容提供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图。
图4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7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检测方法中用于创建和发送终端访问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10是根据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1是根据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详细参照附图。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以下描述不限于以下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形式实现,并且以下描述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将省略对公知的技术、元件、结构和处理的描述以避免混淆本公开的主题。
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常规的内容提供系统。
图1是常规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参照图1,内容提供系统1000可以包括用户终端100、内容提供装置200以及分布在网络300中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330。
用户终端100被配置为在用户的请求下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内容。具体地,用户终端100从用户接收对特定内容的请求。这里,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在用户终端100上显示的内容中的期望的一个内容来输入请求。接着,用户终端100检查所选择的内容的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并通过DNS(域名系统)获取与URL相对应的内容提供装置200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之后,用户终端10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针对所选择的内容的请求并且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内容。
内容提供装置200被配置为向用户终端100提供各种类型的内容,诸如图片、视频、音频、应用等。内容提供装置200从内容提供商(CP)接收内容,管理接收到的内容,并且通过网络300向多个移动终端100提供内容。
多个高速缓存装置330分布在网络300中。各个高速缓存装置330被配置为存储要提供给终端100的内容中的一些或全部,并且代表内容提供装置200向用户终端100发送所选择的内容。
具体地,内容提供装置200创建内容的副本并且根据预定的内容分散策略向分布在网络300中的高速缓存装置330提供这些副本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根据CDN运营商而不同地确定这些内容分散策略。另选地,通过使用镜像方法或者高速缓存方法,高速缓存装置330可以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内容并存储这些内容。在镜像方法的情况下,高速缓存装置300可以基于透明高速缓存技术而复制正在从内容提供装置200向用户终端100发送的业务流。在高速缓存方法的情况下,高速缓存装置330可以基于预定的高速缓存策略而存储用户终端100请求的内容。
另外,内容提供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GLB(全局负载平衡)装置(未示出)。在以上讨论的在高速缓存装置330中存储内容的环境中,GLB可以用于选择将向用户终端100提供内容的最优的高速缓存装置。
更具体地,用户终端100在用户的请求下创建内容请求消息(例如,HTTP GET消息),该内容请求消息包括与特定内容相对应的ULR信息。接着,用户终端100通过DNS(未示出)获取内容提供装置200的IP地址,并且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请求消息。此时,链接到网络300的GLB装置(未示出)与内容提供装置200一起监测内容请求消息的发送,从分布在网络300中的高速缓存装置330中选择出最优的高速缓存装置,并且向用户终端100返回所选择的高速缓存装置330的IP地址。
例如,最优的高速缓存装置可以是与用户终端100最接近的高速缓存装置。另选地,可以根据高速缓存装置的负载状况、高速缓存装置中存储的内容的类型等来确定最优的高速缓存装置。
之后,当GLB装置(未示出)向移动终端100返回最优的高速缓存装置330的IP地址时,用户终端100向该高速缓存装置330发送内容请求消息。接着,该高速缓存装置330可以向用户终端100提供与内容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内容。
分布有多个高速缓存装置330的网络300是指用于在用户终端100和内容提供装置200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的通信网络。具体地,网络300可以是基于诸如因特网、内部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这样的各种有线/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网络的组合以及单个通信网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300包括与用户终端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网络。
另外,网络300可以包括云计算系统,该云计算系统连接到高速缓存装置,存储诸如硬件软件等的计算资源,并且向客户的终端提供必要的一些计算资源。这里,云计算是指一种被配置成在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上存储用户的信息并允许用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各种装置使用该信息的计算机环境。
网络300不仅仅包括诸如LAN(局域网)和WAN(广域网)这样的封闭网络和诸如因特网这样的开放网络,而且包括最近受到注意的诸如CDMA(码分多址)、WCDMA(宽带码分多址)、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LTE(长期演进)和EPC(演进分组核心)这样的网络、下一代网络和云计算网络。
如上所述,本公开涉及在包括多个高速缓存装置330的内容提供系统1000中检测用户终端100的切换的技术。具体地,本公开涉及检测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提供内容时发生的用户终端100的切换的技术。
下面,将参照图2详细描述用于在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用户终端的切换的方法。
图2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参照图2,内容提供系统1000的网络300包括移动网络310,用户终端100无线地访问该移动网络310。另外,移动网络310可以连接到包括因特网320的IP网络。因此,用户终端100可以通过移动网络310和因特网320与内容提供装置200通信。
移动网络310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网311和312以及核心网313。仅为了描述的目的,此后将把多个无线接入网称为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
如上所述,用于使用内容提供装置200在用户的请求下提供的内容的用户终端100可以访问移动网络310。另外,根据用户的移动,用户终端100可以在移动网络310中的无线接入网311和312之间进行切换。
例如,用户终端100位于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覆盖范围内并且访问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当存在对内容的请求时,用户终端100通过本地DNS(未示出)获取内容提供装置200的IP地址,并且向与所获取的地址相对应的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请求消息。接着,用户终端100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或者通过以下描述的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
组成移动网络310的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与用户终端100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无线接入网311和312可以由诸如BTS(基站收发信台)、NodeB和eNodeB这样的多个基站和诸如BSC(基站控制器)和RNC(无线网络控制器)这样的基站控制器形成。
另选地,无线接入网311和312可以由通常与基站集成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无线电信号处理器形成,但是在此情况下,分离为数字单元(DU)和无线电单元(RU)。多个RU(未示出)布置在多各区域中并且连接到中央DU(未示出)。
另外,与无线接入网311和312一起组成移动网络310的核心网313将无线接入网311和312连接到任意外部网,例如,因特网320。
核心网313是执行针对移动通信服务的主要功能的控制系统,这些主要功能诸如为呼叫处理、移动性控制以及无线接入网311和312之间的切换等。核心网313监管并且控制移动网络310中的分组流,并且可以包括诸如分组核心装置(未示出)和将移动网络310与例如因特网320的任何外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路由器(未示出)这样的各种元件。组成核心网络313的这些部件是本领域公知的,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它们的详细描述。
因特网320是指常规的通信网络,根据TCP/IP协议,通过因特网320交换信息。因特网320被链接到内容提供装置200,并且经由核心网313和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将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的内容提供给用户终端200,或者根据预定的分散策略将内容提供给多个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
此外,用于分散内容提供的负载的GLB装置(未示出)可以连接到因特网320和移动网络310(具体地,核心网313),以控制对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的内容分发或控制高速缓存装置。仅为了描述的目的,此后将把多个高速缓存装置称为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
例如,当用户终端100在用户的请求下访问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并且接收到关于用户希望使用的特定内容的URL信息时,用户终端100创建内容请求消息并通过本地DNS(未示出)获取内容提供装置200的IP地址。之后,用户终端10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请求消息。接着,GLB装置(未示出)检查内容请求消息,从分布在移动网络310的边缘处的高速缓存装置中选择任何最优的高速缓存装置(例如,最接近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并且将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IP地址发送给用户终端100。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诸如HTTP重定向这样的各种已知方法发送IP地址。之后,用户终端100将内容请求消息发送到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如果存在与从用户终端100接收到的内容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内容,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向用户终端100提供该内容。如果不存在该内容,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11可以请求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该内容,接收该内容,将接收到的内容镜像,并且向用户终端100提供经过镜像的内容。
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例如由布置在移动网络310中的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通过镜像技术来检查从用户终端100通过移动网络310和因特网32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如果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11对内容请求消息指示的内容进行了高速缓存,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而不是内容提供装置200可以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将其自身的内容直接提供给用户终端100。如果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没有能所请求的内容进行高速缓存,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将内容请求消息传送给内容提供装置200,并且复制从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给用户终端100的内容。
另外,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用于向应用了内容提供系统的移动网络310中的用户终端100提供内容。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可以分布在连接到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的核心网络313的边缘。例如,利用路由器(未示出),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可以分别连接在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与核心网络313的分组核心装置(EPC)(未示出)之间。
可以针对各个无线接入网311和312来布置这些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存储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的一些或全部内容,并且代替内容提供装置200向连接到相应的无线接入网311或312的用户装置100提供这些内容。
与因特网320的情况不同,移动分组是通过移动网络310中的GTP(GPRS隧道(tunneling)协议)隧道发送的。例如,当用户终端100发送用于请求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的任何内容的内容请求消息时,包括源地址信息(即,用户终端100的IP地址)和目的地地址信息(即,内容提供装置200的IP地址)的IP分组被发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311。接着,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基站(例如,eNodeB)向该IP分组添加用于GTP隧道的GTP报头、UDP报头和IP报头,以将IP分组转换为移动分组,并且将移动分组发送到核心网313。GTP报头可以包括分配给用户终端100的隧道端点ID(TEID:Tunneling End Point ID)。核心网313可以从移动分组去除用于GTP隧道的GTP报头、UDP报头和IP报头,并且通过因特网320将从用户终端100接收到的IP分组发送到内容提供装置200。
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使用镜像技术监测从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发送的移动分组以确认用户终端100的内容请求消息,并且在用户终端100请求的内容存储在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时,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将所存储的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100。
为了实现这些,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将内容的数据转换为包含用于GTP隧道的GTP报头、UDP报头和IP报头的移动分组,并且将移动分组发送至第一无线接入网311。接着,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可以从接收到的移动分组去除用于GTP隧道的GTP报头、UDP报头和IP报头,并且在无线部分(radio section)中将内容的数据发送到用户终端100。
在将内容提供给用户终端100的同时,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切换。
仅为了描述的目的,此后将假定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中的每一个通过镜像技术提供任何内容,即,在不影响业务流的情况下复制通过移动网络310发送的移动分组并接着将其提供给用户终端100。然而,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认为是本公开的限制。另选地,各高速缓存装置可以通过高速缓存技术向用户终端100发送任何存储的内容。
参照图2,链接到第一无线接入网311以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任何内容的用户终端100可以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在向移动终端100提供内容时,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创建终端访问信息,该终端访问信息指示内容正在被提供给当前被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支持的区域中的用户终端100。另外,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向其它高速缓存装置(例如,第二高速缓存装置)发送终端访问信息。终端访问信息包括从内容请求消息提取的用户终端100的源地址信息(具体地,用户终端100的IP地址)以及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即,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标识信息。
如果用户终端100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则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100可能不再接收到内容。因此,用户终端1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重传请求消息。
图3示出了在移动终端100发送内容重传请求消息的处理。
参照图3,在步骤S1,用户终端10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请求消息(例如,HTTP GET消息),由此建立起通信路径。
由于会话建立步骤是本领域公知的,所以省略对该步骤的详细描述。
在步骤S2,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镜像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到的内容并接着向用户终端100提供镜像的内容。尽管图3简单地示出了用户终端100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内容,但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监测用户终端100与内容提供装置200之间交换的消息,镜像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到的内容,并且向用户终端100提供镜像的内容。
在成功接收到与内容请求消息对应的任何内容时,用户终端100发送指示内容已被成功接收的响应消息(例如,ACK消息)。这里,用户终端100向ACK消息附加序列号并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具有序列号的ACK消息。例如,当用户终端100成功接收到全部内容数据分组中的内容数据分组#0到#3000时,用户终端100发送命令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数据分组#3001的ACK消息。
在正常处理中,用户终端100将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数据分组#3001。然而,如果用户终端100如图2所示从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则用户装置100可能不能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更准确的说,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到镜像的内容。
由于用户终端100不能成功接收内容,所以用户终端10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可以通过检查附加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的序列号来确认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即,在未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成功接收到内容时,如包括步骤S4到S6的附图标记“A”指示的,用户终端100反复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具有与已发送给内容提供装置200的上个消息相同的序列号的响应消息(例如,ACK3001)。因此,当反复监测到具有相同序列号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链接到用户终端100已移动到的第二无线接入网312的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确定用户终端100进行切换。
更具体地,当从用户终端100接收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源地址消息(即,用户终端100的IP地址),并且确定所提取的IP地址是否被包括在从包括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在内的相邻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如果是,则表示用户终端100已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支持的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覆盖范围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的覆盖范围。因此,当检测到具有在任何其它高速缓存装置中发现的IP地址信息作为源地址信息的任何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将其确定为切换。
如上所述,通过监测发送给用户终端100或从用户终端100接收到的消息并使用内容重传请求消息,能够在不修改系统设计的情况下容易地检测用户终端100的切换。
另外,通过利用发送给用户终端100或从用户终端100接收到的消息来检测切换,能够在不考虑各种网络的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容易地检测切换并容易地认识系统。
至此讨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检测用户终端100的切换的方法。
尽管以上讨论的移动网络310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与以上讨论的配置不同的各种功能的任何配置,但此前仅描述了理解移动内容提供处理所需要的配置。
另外,尽管使用了TCP/IP协议作为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高速缓存装置的配置和操作方法。
图4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框图。
为了便于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330、331和332具有不同的内容提供区域,但具有相同的配置和操作。
参照图2和图4,高速缓存装置330被配置为包括存储单元330a、控制器330b和接口330c。
存储单元330a被配置为存储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的一些或全部内容。具体地,存储单元330a可以存储根据预定分散策略或高速缓存策略而选择的一些或全部内容。
存储单元330a还可以存储与以下将描述的控制器330b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的所提供的内容相关联的终端访问信息。
另外,存储单元330a可以存储其所在的高速缓存装置330的标识信息和任何相邻的其它高速缓存装置的位置信息或标识信息。对于创建指示内容被提供到位于高速缓存装置300当前支持的区域中的用户终端100的终端访问信息来说,需要这些信息。
为此,存储单元330a可以包括高速缓存信息存储模块351a和内容存储模块361b。高速缓存信息存储模块351a存储其所在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相邻的其它高速缓存装置的位置信息或标识信息以及创建的或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内容存储模块361b存储任何内容。
控制器330b被配置为控制高速缓存装置330中的整个内容传送处理并根据预定策略管理存储单元330a中存储的内容。这里,这些内容可以通过高速缓存或镜像技术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接收并接着存储。
另外,控制器330b监测正在通过所分配的无线接入网311或312传送的消息的任何发送或接收。如果监测到用户终端100请求任何内容,并且如果所请求的内容已被高速缓存,则控制器330b进行控制,代表内容提供装置200将该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100。
为了向移动终端100提供请求的内容,控制器330b可以将内容模仿为移动分组并接着发送移动分组。这里,模仿是指将内容的数据转换为要从核心网313发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移动分组的处理。例如,移动分组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即,UDP报头、包括隧道标识信息的GTP报头和用于GTP隧道的IP报头被添加到将用户终端100作为目的地并还具有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作为源的IP分组。创建的移动分组被提供给用户终端100。
如果与内容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内容没有存储在存储单元330a中,则控制器330b可以请求连接到因特网320的源服务器(即,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该内容。接着,控制器330b可以通过镜像技术将接收到的内容提供给用户终端100。另选地,控制器330b可以高速缓存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的内容,并接着响应于来自其它用户终端的针对该内容的请求而将该内容提供给用户终端。
具体地,在任何内容被提供给用户终端100的同时,控制器330b创建指示内容正在被提供给位于其自身的支持区域中的用户终端100的终端访问信息,并且接着将所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发送给任何相邻的高速缓存装置。并且,当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终端访问信息时,控制器330b将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330a中。
另外,控制器330b监测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消息并通过被监测的消息来检测用户终端100的切换。即,如之前参照图2和图3所描述的,控制器330b经由以下将描述的接口330c来监测通过移动网络310发送或接收的消息(即,移动分组)。当监测到来自用户终端100的反复发送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即,具有相同序列号的ACK消息)时,控制器330b将其检测为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并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源地址(即,用户终端100的IP地址)。接着,控制器330b检查所提取的IP地址是否包括在之前存储在存储单元330a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如果是,则控制器330b将用户终端100视为已进行过切换的终端。
随后,控制器330b通过终端访问信息检查用户终端100的切换之前的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并且通过向该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切换通知消息(例如,切换请求、切换要求、切换命令等)来通知切换。
另外,如果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这种切换通知消息,则控制器330b从切换通知消息提取用户终端100的IP地址,检查被提供给与该终端地址信息相对应的目的地的内容,并且停止内容传输。
之后,控制器330b创建包括内容标识信息和关于内容中断点的信息的内容信息,并且将内容信息传送到已发送了切换通知消息的其它高速缓存装置。
为此,控制器330b可以包括高速缓存管理模块352a、切换检测模块352b和内容提供模块352c。高速缓存管理模块352a被配置为在存储单元330a中存储由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的内容或管理这些内容。切换检测模块352b被配置为创建终端访问信息,通过移动网络310中发送或接收的消息来监测内容请求消息和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并且通过内容重传请求信息来检测切换。内容提供模块352c被配置为向用户终端100提供内容。
高速缓存装置330还包括接口330c。
接口330c被配置为监测通过移动网络310发送的消息(即,移动分组),并且向移动网络310发送控制器330b创建的移动分组。为此,接口330c可以包括镜像模块353a和注入模块353b。镜像模块353a被配置为复制通过移动网络310发送的移动分组并将复制的移动分组提供给控制器330b。注入模块353b被配置为通过移动网络310将控制器330b创建的移动分组发送给用户终端100。
以上通过图4讨论的是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高速缓存装置的配置和操作。然而,图4所示的示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认为是本公开的限制。
如上所述,通过检查接收自用户终端100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高速缓存装置可以容易地检测到切换并且允许系统的简单实现。
下面,将参照图5到图8详细描述在移动终端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检测用户终端的切换的方法。
图5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仅为了描述的目的,此后将假定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连接到用户终端100在切换前所链接到的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并且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连接到用户终端100在切换之后所链接到的第二无线接入网312。然而,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认为是本公开的限制。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操作可以等同地由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执行,反之,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的操作也可以等同地由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执行。
参照图2和图5,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中的每一个监测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消息,并且检查是否出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S101)。例如,如果当用户终端100在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覆盖范围中接收任何内容时从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则用户终端100可能不再能成功地接收内容。因此,用户终端100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重传请求消息。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监测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消息,并且检测从已进行过切换的用户终端100发送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
如果检测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则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终端地址信息(S103),并且将所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与之前存储的由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提供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S105)。如果所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包括在所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S107),则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确定提供内容重传请求消息的用户终端100在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时已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
这种无线接入网的改变意味着切换。因此,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将其视为用户终端100的切换,并且接着向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即,提供关于用户终端100的终端访问信息的高速缓存装置)通知切换(S109)。
现在,参照图6详细描述切换检测方法。
图6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被配置为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参照图2到图6,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监测移动分组(即,从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S201),并且确定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即,TCP ACK消息)是否反复出现(S203)。
具体地,如果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100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支持的区域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则用户终端100可能不能再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更多的这种内容。因此,用户终端100反复发送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即,具有与发送给内容提供装置200的上一消息相同的序列号的TCP ACK消息),直至接收到与该序列相对应的分组为止。如果监测到这种重复的TCP ACK消息,则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把被监测到的ACK消息视为内容重传请求消息。然而,用户终端100可能由于任何通信故障而经常不能够成功接收到内容。为了排除这种情形,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定义了阈值(例如,三次),并且确定TCP ACK消息的反复出现是否达到该阈值(S205)。
如果TCP ACK消息如阈值那样反复出现,则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终端地址信息(S209)。接着,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将所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与之前从其它存储装置(例如,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S211),由此确定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是否包括所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S213)。
如果所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等于之前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的任何终端访问信息,则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确定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S215),创建切换通知消息,并且将切换通知消息发送到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即,用户终端100在切换之前使用的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S217)。
如以上参照图5和图6所讨论的,为了对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并且接着确定用户终端100的切换,需要预先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例如,第一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并存储关于具有对这些高速缓存装置具有访问权限的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
为此,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还执行图7所示的处理。
图7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切换检测方法中的创建和发送终端访问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参照图2和图7,每一个高速缓存装置(例如,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监测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消息,并且检查内容请求消息(S301)。即,用户终端100提取正在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以请求内容的内容请求消息。该内容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HTTP REQUEST消息。
如果作为监测的结果而检查到内容请求消息,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从内容请求消息提取源地址信息(即,终端地址信息)(S303)。接着,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创建指示用户终端100是位于其自己所支持的区域中并且内容正在被提供给用户终端100的终端访问信息(S305)。终端访问信息包括从内容请求消息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以及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标识信息。
之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向至少一个相邻的其它高速缓存装置(例如,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发送终端访问信息(S307)。因此,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可以知道与终端地址信息相对应的用户终端正在通过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内容。
此外,内容请求消息中所请求的任何内容被从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或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给用户终端。具体地,如果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高速缓存了内容请求消息中请求的内容,则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直接向用户终端提供所请求的内容。如果没有高速缓存所请求的内容,则从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该内容。此时,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可以通过镜像技术复制并高速缓存该内容。
下面,将参照图8详细描述在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之间进行的处理。
图8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和图8,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中的每一个监测分组(即,从用户终端10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的消息),并且还检查是否存在内容请求消息(S401)。以下描述基于假定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检查到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
如果通过监测检查到用户终端100的内容请求消息(S403),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检查是否存在与该内容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内容(S405)并且将对应的内容提供给用户终端100(S407)。如果不存在与该内容请求消息相对应的内容,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可以请求内容提供装置200提供该内容,接收该内容,将接收到的内容发送到用户终端100,并且高速缓存该内容(S439)。
接着,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从内容请求消息提取源地址信息(即,用户终端100的IP地址)(S409)。另外,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创建包括所提取的IP地址和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S411),并将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发送给相邻的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即,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S413)。
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存储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
另外,当由于用户终端100从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而做出切换时(S415),用户终端100可能不能再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接收到任何更多的内容。因此,用户终端10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内容重传请求消息。
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对用户终端100与内容提供装置200之间发送或接收的消息中是否存在这种内容重传请求消息进行监测(S417)。如果检查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S419),则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终端地址信息(S421)。接着,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检查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并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并且确定所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是否等于所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S423)。
如果所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等于所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则意味着用户终端100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支持的区域(即,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移动到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支持的区域(即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因此,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认为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并且创建切换通知消息(S425)。接着,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检查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标识消息,并且将切换通知消息发送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S429)。
在接收到切换通知消息时,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识别出用户终端100没有链接到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支持区域(即,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并且检查是否存在向用户终端100提供的内容。接着,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停止提供内容,使得内容不再提供给用户终端100(S431)。
另外,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创建包括内容标识信息和关于内容中断点的信息的内容信息(S433),并且将内容信息发送给与用户终端100切换到的区域相对应的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S435)。
之后,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检查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提供的内容信息,并且从内容中断点开始向用户终端100提供内容(S437)。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与内容请求和重传请求相关联的消息来检测切换,移动网络中的切换检测方法可以容易地检测切换而无需修改系统。另外,该方法还可以独立应用,而与网络的结构和特性无关。
尽管以上讨论了在高速缓存装置330、331和332处检测用户终端100的切换的情况,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认为是本公开的限制。另选地,可以通过管理高速缓存装置330、331和332的单独装置来检测用户终端100的切换。
图9是根据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示意框图。
在下文中,为了清楚起见,将不描述与之前在图1和图2中讨论的配置相同的配置。例如,在图9中,应用了内容提供系统的网络300可以具有与图1和图2相同的结构。如上所述,在下文中假定用户终端100从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切换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
参照图9,内容提供系统可以包括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和分布在移动网络310中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仅为了描述的目的,此后将把多个高速缓存装置称为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
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分别连接到移动网络310的不同的无线接入网(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并且监测用户终端100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发送的消息。
为此,利用镜像技术,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可以复制并分析从用户终端100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向内容提供装置200发送的消息。
如果监测的结果是检测到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检查是否高速缓存了用户终端100请求的任何内容。如果是,则高速缓存装置将请求的内容发送给用户终端100。如果没有高速缓存请求的内容,则高速缓存装置支持从内容提供装置200向用户终端100发送内容,通过镜像技术复制发送的内容,并且将该内容高速缓存。
当检测到内容请求消息时,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提取发送内容请求消息的用户终端100的终端地址信息,并且创建包括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和它自己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接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将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发送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
在监测用户终端100的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同时,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检测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可以是具有相同序列号并且被反复发送的TCP ACK消息。如果对这种具有相同序列号的TCP ACK消息的反复接收达到阈值,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认为检测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可以在用户终端100在切换期间不能接收到内容分组时出现。
如果检测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则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用户终端100的终端地址信息。接着,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创建包括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和它自己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并且将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发送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
除了向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发送终端访问信息之外,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可以具有与以上讨论的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相同的操作。
在这个内容提供系统中,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被配置为确定不同的高速缓存装置(即,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之间的切换,并接着根据切换来控制内容的发送。另外,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还可以控制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对内容的高速缓存和发送。
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可以被布置在移动网络310的核心网313中,以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通信。另外,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可以被布置在核心网络313与连接到内容提供装置200的因特网320之间,并且监测或控制在用户终端100与内容提供装置200之间发送的消息。例如,当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向用户终端100提供任何内容时,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可以阻止内容从内容提供装置200流入移动网络310中。
具体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从网络300(特别地,从分布在移动网络310中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即,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接收响应于检测到内容请求消息或内容重传请求消息而发送的终端访问信息,并接着针对各个高速缓存装置存储该信息。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中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指示与通过访问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相对应的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和第二无线接入网312来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100有关的信息。
另外,当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到当前正在高速缓存装置的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100的终端访问信息时,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存储的各个高速缓存装置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并接着确定用户终端100是否进行了切换。例如,如果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在存储了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之后,根据检测到来自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而接收终端访问信息,并且如果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之间的比较显示终端地址信息的匹配和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不匹配,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确定与终端地址信息相对应的用户终端100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的区域切换到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的区域。
在确定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之后,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向映射了相同的终端访问信息的高速缓存装置(例如,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通知用户终端100的切换。
另外,在确定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之后,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可以向切换到的高速缓存装置(即,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发送与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即,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向用户终端100发送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因此,通过参照这种关于内容数据的信息,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可以向用户终端100连续地发送内容。
在此情况下,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可以从接收到用户终端100的切换通知的高速缓存装置(即,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这个与向用户终端100发送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另外,如果用户终端100未做出切换,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还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如果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使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来代替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
图10是根据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参照图10,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341、存储器单元342和控制单元343。
通信单元341被配置为与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和/或移动网络310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可以通过专用线路、因特网或移动网络310连接到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
存储器单元342被配置为存储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的操作所需的数据和程序。存储器单元342还存储有关于在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的各个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100的终端访问信息342a。终端访问信息342a被针对分布在网络300中的各个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存储。
当与在特定的高速缓存装置(例如,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的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100有关的终端访问信息从该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时,控制单元343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存储器单元342中针对各个高速缓存装置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用户终端100是否进行了切换。具体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存储器单元342中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具有匹配的终端地址信息但是具有不匹配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任何终端访问信息,则确定与终端地址信息相对应的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
当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检测到从用户终端100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或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终端访问信息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和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发送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
如果确定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则控制单元340参照存储器单元342中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由此控制通信单元341向在切换之前曾连接到用户终端100的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通知用户终端100的切换。
另外,控制单元343可以从接收切换通知的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关于发送给用户终端100的内容数据的内容传送信息,并接着向切换的高速缓存装置(即,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发送接收到的信息。
另外,如果用户终端100没有做出切换,则控制单元343还在存储器单元342中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如果用户终端100进行了切换,则控制单元343使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来代替存储器单元342中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
下面,将参照图11详细描述使用以上讨论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的切换检测方法。
图11是根据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检测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以下讨论基于用户终端100在具有对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访问权限并在通过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内容时进行看切换的假设。
参照图11,当访问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用户终端100通过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接收任何内容时(S501),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提取用户终端100的终端地址信息(S503)。接着,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创建包括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和它自己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并接着将该信息发送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S505)。可以在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检测到用户终端100的内容请求消息时执行这些步骤S503和S505。
当分布在网络300中的高速缓存装置331’和332’中的一个响应于检测到内容请求消息而如步骤S505中所示那样发送终端访问信息时,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首先接收具有相关的终端地址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并接着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S507)。在此步骤中,终端访问信息被映射了各个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
在此状态下,如果用户终端100移动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的覆盖范围,则发生切换(S509)。这造成不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向用户终端100发送内容,使得用户终端100不能接收到分组。
因此,用户终端100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发送针对未接收到的分组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S511)。
在监测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312发送的消息的同时,连接到第二无线接入网312的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检测用户终端100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S513)。
接着,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从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用户终端100的终端地址信息(S515)。另外,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创建包括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和它自己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并接着将该信息发送给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S517)。
在从第二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终端访问信息之后,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S519)。
由于从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发送的终端访问信息是预先存储的,所以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知道具有匹配的终端地址信息但具有不匹配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是被预先存储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将这种情形视为与终端地址信息相对应的用户终端100的切换。
之后,通过参照与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映射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向切换之前用户终端100曾连接到的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通知用户终端100的切换(S521)。
由于用户终端100可能不能再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接收到内容,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停止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11的内容传送(S523)。
此外,第一高速缓存装置331’可以向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发送内容传送信息(S525)。这里,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内容传送的中断点有关的信息,即,指示到用户终端100的内容传送的完成程度的信息。
接着,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向用户终端100切换到的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发送内容传送信息(S527)。因此,在中断之后,第二高速缓存装置332’向用户终端100连续发送数据(S529)。
另外,在步骤S505中接收终端访问信息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在存储器单元342中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其原因是具有相同终端地址信息的任何终端访问信息还未被存储,即,用户终端100没有进行切换。另一方面,在步骤S517中接收终端访问信息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340通过使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来代替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而更新存储的针对各个高速缓存装置的终端访问信息。其原因是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具有与所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相同的终端地址信息,即,用户终端100已进行了切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移动网络中操作的内容提供系统中的切换检测方法可以被实现为可以由各种计算机装置执行并写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命令。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包含计算机命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写入所述介质中的程序命令是针对本公开特别设计或配置的,或者是计算机软件领域中技术人员已知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例子包括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这样的磁介质、诸如CD-R0M和DVD这样的光学介质、诸如软光盘的磁光介质,以及诸如ROM、RAM和闪存存储器这样的特别构建以存储和执行程序命令的硬件装置。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分布在连接到网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上,使得处理器可读代码按照非集中方式被写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并被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用于实现此处的实施方式的程序、代码和代码片段。
尽管参照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按照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涉及利用从进行了切换的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而在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处执行的切换检测技术。
根据本公开,通过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来检测用户终端的切换,因而可以与网络的结构和特性无关地在不修改系统设计的情况下容易地检测切换。因此,可以降低服务提供成本以使移动工业得到发展。

Claims (25)

1.一种高速缓存装置,该高速缓存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存储至少一个内容和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监测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在检测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从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并且所述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时,向发送了所述终端访问信息的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缓存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单元提取所述用户终端请求的特定内容,并且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提取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缓存装置,其中,所述终端访问信息包括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和从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缓存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向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之后,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包括内容标识信息和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的内容信息,并且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所述内容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中中断点之后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缓存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创建与正被提供所述内容的用户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并且向至少一个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
6.一种高速缓存控制装置,该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为向分布在网络中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发送数据或从所述多个高速缓存装置接收数据;
存储器单元,所述存储器单元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多个高速缓存装置中的每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存储包括与在该高速缓存装置的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有关的终端地址信息和该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若通过接收单元从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到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特定用户终端相关的终端访问信息,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是否进行了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检测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或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所述终端访问信息从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与所述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比较,若存储器单元中保存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存在终端地址信息一致,但高速缓存装置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终端访问信息,则判定为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之后,参照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所述标识信息,向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切换前所连接的高速缓存装置通知特定用户终端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之后,向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向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向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未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并且在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的情况下使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标识信息来代替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标识信息。
13.一种在高速缓存装置处检测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从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
通过所述监测来检测内容重传请求消息;
在检测到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从所述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提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
通过参照与从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有关的终端访问信息,检查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是否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以及
如果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则通过所述终端访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内容的其他高速缓存装置,并对确定的所述其他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在检查提取的终端地址信息是否被包括在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的所述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高速缓存装置从所述其他高速缓存装置接收正在被提供内容的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
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在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的所述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包括内容标识信息和与内容中断点有关的信息的内容信息;以及
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所述内容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内容中位于所述内容中断点之后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包括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和与正被提供所述内容的用户终端的包含终端地址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
向与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相邻的至少一个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创建的终端访问信息。
17.一种在高速缓存装置处检测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户终端接收内容请求消息;
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所述内容请求消息相对应的特定内容;
从所述内容请求消息提取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创建包括所述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地址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
向相邻的其它高速缓存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所述终端访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关于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的通知;
检查是否存在正在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任何内容;
如果存在正在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内容,则中断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内容;
创建内容信息,所述内容信息包括与被中断发送的内容有关的内容标识信息和与内容中断点有关的信息;以及
向所述其它高速缓存装置发送所述内容信息。
19.一种在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处检测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针对分布在网络中的多个高速缓存装置中的每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存储包括与在该高速缓存装置区域中接收内容的用户终端的终端地址信息和该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
接收与在特定高速缓存装置的区域中从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的特定用户终端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
通过对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与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是否进行了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检测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请求消息或内容重传请求消息时,所述终端访问信息从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到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是否进行了切换时,比较所述的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和所述的接收的终端访问信息,如果保存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存在一致的终端地址信息,以及不一致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的终端访问信息的话,则所述高速缓存控制装置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如果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则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参照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的标识信息,向在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切换前连接到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通知所述特定用户终端的切换。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如果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则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特定高速缓存装置发送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向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接收内容传送信息,所述内容传送信息包括与从所述前一个高速缓存装置向所述特定用户终端发送的内容数据有关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未进行切换,则存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特定用户终端进行了切换,则使用接收到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信息来代替存储的终端访问信息中包含的高速缓存装置标识信息。
CN201310138394.2A 2012-04-20 2013-04-19 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检测切换的方法 Active CN103379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20041498 2012-04-20
KR10-2012-0041498 2012-04-20
KR1020130025272A KR102004311B1 (ko) 2012-04-20 2013-03-08 핸드오버 검출 방법, 이를 위한 캐시 장치 및 캐시 제어 장치
KR10-2013-0025272 2013-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9516A true CN103379516A (zh) 2013-10-30
CN103379516B CN103379516B (zh) 2016-08-03

Family

ID=49381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8394.2A Active CN103379516B (zh) 2012-04-20 2013-04-19 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检测切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90053B2 (zh)
CN (1) CN10337951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897A (zh) * 2013-11-21 2015-10-21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在ip网络中进行内容缓存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7071555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etwork caches
CN107925611A (zh) * 2015-08-05 2018-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cdn的深度分组检视指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9356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ontent management module for managing content in a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KR102237511B1 (ko) 2015-04-29 2021-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09916A1 (ja) * 2016-12-15 2018-06-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接続管理装置、サーバ管理装置、及びエッジサーバ切替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5038A1 (en) * 2002-01-25 2003-07-31 Bin Tariq Muhammad Mukarram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cacheable streaming content in a packet 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mobile hosts
CN101175325A (zh) * 2007-10-19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网络模式下的终端切换方法及装置
KR100893059B1 (ko) * 2007-12-03 2009-04-1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기종 망간 핸드오버 시 패킷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이동통신 단말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3513B2 (en) * 2002-02-20 2008-04-01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bound on the effect of task interference in a cache memory
JP4235181B2 (ja) * 2003-05-20 2009-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データ転送方法並びに同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移動管理ノード及び移動ノード
JP3637346B1 (ja) * 2003-11-11 2005-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と情報記録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4194100B2 (ja) * 2004-06-04 2008-12-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キャッシュ推定システムと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US7673190B1 (en) * 2005-09-14 2010-03-02 Unisy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errors in an instruction stream of an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8537659B2 (en) * 2006-12-20 2013-09-17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service interruptions to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080189487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Arm Limited Control of cache transactions
CA2720087C (en) * 2008-04-09 2014-03-25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Content delivery in a network
CN101605319B (zh) * 2008-06-12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状态切换信息处理方法、移动接入网关和移动终端
CN102171664B (zh) * 2008-08-06 2014-12-03 莫维克网络公司 无线电接入网(ran)中的内容高速缓存
CN101459693A (zh) * 2008-12-29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下载方法及系统
US20120051349A1 (en) * 2009-04-09 2012-03-01 Oumer Teyeb Base Station Caching for an Efficient Handover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s
US8953557B2 (en) * 2009-06-30 2015-02-10 Alcatel Lucent Roaming method for a mobile terminal in WLAN, related access controller and access point device
CN101965028B (zh) * 2009-07-23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x2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GB2486126B (en) * 2009-09-21 2014-01-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aching in mobile networks
US9198089B2 (en) * 2010-02-01 2015-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aching architecture for streaming data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mobile networks
US20120297009A1 (en) * 2011-05-18 2012-11-22 Oversi Network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hing in mobile ran
US8576756B2 (en) * 2011-06-28 2013-1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inuous cache service in cellula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5038A1 (en) * 2002-01-25 2003-07-31 Bin Tariq Muhammad Mukarram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cacheable streaming content in a packet 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mobile hosts
CN101175325A (zh) * 2007-10-19 2008-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网络模式下的终端切换方法及装置
KR100893059B1 (ko) * 2007-12-03 2009-04-1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기종 망간 핸드오버 시 패킷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이동통신 단말기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897A (zh) * 2013-11-21 2015-10-21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在ip网络中进行内容缓存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7925611A (zh) * 2015-08-05 2018-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cdn的深度分组检视指示
US11444879B2 (en) 2015-08-05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ep packet inspection indication for a mobile CDN
WO2017071555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etwork caches
US10320930B2 (en) 2015-10-30 2019-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etwork cach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90053B2 (en) 2016-07-12
CN103379516B (zh) 2016-08-03
US20130282855A1 (en) 201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2018B1 (ko) 핸드오버를 고려한 모바일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172666B (zh) 在移动终端切换通信小区时保持其本地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EP3508002B1 (en) Relocation of mobile edge computing services
CN103379516A (zh) 高速缓存装置、高速缓存控制装置和检测切换的方法
KR101630275B1 (ko) 캐시 동기화 시스템, 그의 캐시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340327A (zh) 移动网络中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信息存储
US20190045005A1 (en) Method for replicating data in a network and a network component
WO2017133230A1 (zh) 一种传输路径的更新方法、终端和系统
EP2775690A1 (en) Content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US2014028775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riving a Permanent UE Identifier
EP3549326B1 (en) Configuration control for network
EP314244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EP2709337B1 (en) Ser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206877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4066128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KR102004311B1 (ko) 핸드오버 검출 방법, 이를 위한 캐시 장치 및 캐시 제어 장치
EP299926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mobile network data resources
US10531510B2 (en) Method for service trans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CA3201522A1 (en)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787527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network connectivity policy exchange based on a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KR101589446B1 (ko) 컨텐츠 전송 서비스를 위한 트래픽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KR101360772B1 (ko) 핸드오버를 고려한 모바일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ang et al. Handover optimisation for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based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10572860A (zh) 选择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56187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