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0971A -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 Google Patents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0971A
CN103370971A CN2010800712010A CN201080071201A CN103370971A CN 103370971 A CN103370971 A CN 103370971A CN 2010800712010 A CN2010800712010 A CN 2010800712010A CN 201080071201 A CN201080071201 A CN 201080071201A CN 103370971 A CN103370971 A CN 103370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dio base
subscriber equipment
tim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71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0971B (zh
Inventor
D·贝特尔
F·海泽
T·延德尔费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3370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0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0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0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04W56/007Open loop measurement
    • H04W56/0075Open loop measurement based on arrival time vs. expected arriva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无线电基站(12)中的方法,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操控从用户设备(10)到无线电基站(12)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用户设备(10)在由无线电基站(12)控制的小区(14)中被服务,并且该无线电基站(12)和用户设备(10)被包括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中组织小区(14)中的通信。无线电基站(12)在与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子帧中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0)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然后,无线电基站基于从用户设备(10)传送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时、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来估计时间参数值。然后,无线电基站(12)在消息中设置时间值(NTA1),该时间值(NTA1)将用于设置用户设备(10)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该时间值(NTA1)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和时间偏移值(ΔT)。然后,无线电基站(12)向用户设备传送包括时间值(NTA1)的消息。

Description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无线电基站及其中的方法。具体地,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操控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timing)。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中使用很多不同的技术,如长期演进(LTE)、高级LTE、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演进的增强型数据速率(GSM/EDGE)、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或超移动宽带(UMB),仅举几个示例。无线电通信网络包括在至少一个相应地理区域上提供形成小区的无线电覆盖的无线电基站。用户设备在小区中由相应的无线电基站来服务,并且与相应的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通过空中接口向无线电基站传送数据,并且无线电基站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向用户设备传送数据。用户设备和无线电基站被组织为使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来进行通信。
例如,在LTE中,在时域中,无线电帧或子帧的大小可以被表达为多个时间单元Ts,其中Ts=1/(15000×2048)秒。在时域中,LTE DL传输被组织成到具有Tf的持续时间的无线电帧中,其中Tf=307200×Ts=10ms。每个无线电帧包括具有30720×Ts=1毫秒的相应时间长度的10个大小相等的子帧,被表示为#0-#9。
在用户设备处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与从小区内的无线电基站广播的无线电网络时钟同步。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传输在用户设备处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开始之前(NTA+NTA offset)×Ts秒开始。NTA被定义为定时提前值,定义了用于在用户设备处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时间之前传输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定时。NTA以Ts为单位来表达,并且0<NTA<20512,并且在定时提前命令中从无线电基站向用户设备进行传送。NTA offset被定义为以Ts为单位表达的固定定时提前偏移。对于根据频分双工(FDD)操作的无线电帧结构,NTA offset=0,并且在用户设备处设定为固定值。因此,以FDD模式(其中NTA offset=0)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能够在接收到对应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之前达20512Ts或-668μs开始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传输。
上述功能的目的在于,使得来自距离无线电基站的不同距离处的用户设备的信号,即无线电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能够使其在无线电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在时间上与无线电基站接收机对准。在与无线电基站相距长距离的用户设备将必须使其上行链路传输提前一定的量,该量与从用户设备发射机到用户设备接收机的传播延迟的两倍相对应。因此,668μs将与大约100km的、无线电基站到用户设备的距离相对应。每个活动的用户设备使其定时由无线电基站监视和跟踪。无线电基站在需要时向用户设备发送定时对准命令(TAC),以命令用户设备改变其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定时。通常,这是在用户设备朝向无线电基站移动或者远离无线电基站移动时所需要的。
由于对无线电基站提供关于用户设备传输的快速反馈、即所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需要,而导致无线电基站中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受到限制。对上行链路中的HARQ的要求是重传需要在从原始上行链路传输开始的8ms内被执行。在该重传时间内,用户设备应当执行原始上行链路传输,并且无线电基站应当接收和操控数据。此外,无线电基站应当传送ACK/NACK,并且用户设备应当在执行重传之前接收和操控数据。这导致了无线电基站通常具有大约3ms作为用于处理数据的时间预算。该时间预算应当足以涵盖接收、调度和传输。
在用户设备侧,根据距离无线电基站的距离,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在2,332ms到3ms的范围内。
当执行通信期间的所有层1和层2算法时,在无线电基站中的3ms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是足够的。层1是物理层,并且层2是数据链路层。如今,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是固定的,这导致了无线电基站的有限性能。
发明内容
本文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改善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基站的性能。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一方面,该目的是通过无线电基站中的方法来实现的,该方法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操控从用户设备到无线电基站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用户设备在由无线电基站控制的小区中被服务。无线电基站和用户设备被包括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在小区中,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中组织通信。无线电基站在与无线电基站相关的子帧中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无线电基站基于从用户设备传送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时、用户设备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距离来估计时间参数值。
然后,无线电基站在消息中设置时间值,该时间值将用于设置用户设备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此外,该时间值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和时间偏移值。无线电基站向用户设备传送包括时间值的消息。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该目的是通过无线电基站来实现的,该无线电基站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操控从用户设备到无线电基站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用户设备在由无线电基站控制的小区中被服务,在该小区中,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中组织通信。
无线电基站包括接收机,该接收机被配置成在与无线电基站相关的子帧中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此外,无线电基站包括估计电路,该估计电路被配置成,基于当从用户设备传送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时、用户设备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距离来估计时间参数值。
此外,无线电基站包括设置电路,该设置电路被配置成在消息中设置时间值。该时间值将用于设置用户设备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并且该时间值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和时间偏移值。无线电基站还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成向用户设备传送包括时间值的消息。
本文的实施例通过命令用户设备利用时间偏移值使其上行链路定时提前得多于需要的量并且由此减少有效小区范围,来将用户设备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中的一些转移给无线电基站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因此,在本文的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处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变得更大,并且例如,在无线电基站内被布置用于操控数据的基带处理单元能够利用更高级的算法,或者使用相同的算法来处理更多的数据。
附图说明
现在将更具体地关于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描绘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框图,
图2是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示意性组合流程图和信令方案,
图3是描绘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时间对准的框图,
图4是无线电基站中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5是描绘无线电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框图,诸如长期演进(LTE)、高级LTE、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演进的增强型数据速率(GSM/EDGE)、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或超移动宽带(UMB)或者类似的网络。无线电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电基站12,该无线电基站12在地理区域上提供形成小区14的无线电覆盖。用户设备10在小区14中由无线电基站12来服务,并且与无线电基站12进行通信。用户设备10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通过空中接口来向无线电基站12传送数据,并且无线电基站12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向用户设备10传送数据。
例如根据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和术语,无线电基站12还可以被称为例如NodeB、演进的NodeB(eNB、eNodeB)、基站收发信机、接入点基站、基站路由器或者能够在由无线电基站12服务的小区14内与用户设备10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网络单元。
用户设备10可以例如由无线通信终端、移动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传统用户设备、无线平台、膝上型计算机、计算机或能够与无线电基站12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设备来表示。
如上所述,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被组织到具有Tf的持续时间的无线电帧中,其中Tf=307200×Ts=10ms,并且支持频分双工(FDD)操作。
本文的实施例可适用于全双工FDD和半双工FDD二者。全双工FDD指同时支持两个方向上的通信,而半双工FDD指一次支持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的通信。
每个无线电帧是Tf=307200.Ts=10ms长,并且包括20个具有Tslot=15360.Ts=0.5ms的时间长度的时隙,编号从0到19。子帧被定义为两个连续的时隙。对于FDD,在每个10ms的间隔中,10个子帧可用于下行链路传输,并且10个子帧可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在频域中分离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在用于从用户设备10向无线电基站12传送数据的上行链路传输中,可以存在用于传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以及用于传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共享信道(SCH)。
当诸如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用户设备10尝试通过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来接入网络时,触发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过程。随机接入过程包括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向无线电基站12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包括具有时间长度TCP的循环前缀(CP)和具有时间长度TSEQ的序列部分,例如表示长Zadoff Chu序列的序列部分。循环前缀在符号的末尾处重复。CP用作消除来自前一符合的符号间干扰的保护间隔。而且,因为符号的末尾的重复,所以允许频率选择的多路径信号的线性卷积被建模为循环卷积。该方法支持简单的频域处理,诸如信道估计和均衡。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无线电基站12可以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例如基于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时域中与无线电基站12处的接收的基准子帧的开始时间相比较的相关峰值,来估计与以上时间提前值NTA相对应的时间参数值。基准子帧的开始时间与无线电基站12的内部时钟同步。时域中的相关峰值的位置和开始时间之间的差指示在传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时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实际上,该差指示2倍的距离,并且其原因在于,因为用户设备内部子帧定时与小区14中的定时同步,但是内部子帧定时相对于小区14延迟了DL传播延迟,所以延迟是两倍的传播延迟。UL传输在到达无线电基站12时也被延迟,这使得UL传输的总延迟等于往返时间,即两倍的单程传播延迟。
因此,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基于当从用户设备传送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时、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其中估计的时间参数可以基于距离的两倍,由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传输的往返时间来指示。
无线电基站12设置时间值NTA1,该时间值NTA1将用于设置用户设备10处的后续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例如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时间值NTA1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加上时间偏移值ΔT,以增加无线电基站12中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因此,该时间偏移ΔT实际上增加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
然后,可以在随机接入响应或其他消息的时间对准命令(TAC)中向用户设备10传送时间值NTA1,以在对用户设备10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或更多的上行链路传输进行定时的时候来使用。用户设备10可以在由诸如时间对准定时器(TAT)这样的定时器指示的间隔期间或者在接收到新的时间值之前,一直使用该时间值用于后续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在接收到包括时间值的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
通过针对小区14内的所有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的时间偏移值ΔT,所有用户设备的对应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在无线电基站12处在时间上彼此对准。在无线电基站12中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将增加,并且因此支持更高容量系统以使无线电基站12执行复杂的解码过程等。
用于处理的增加的时间预算,也可用于在无线电基站12中的基带处理单元和无线电单元之间的传输中失去的时间。例如,在一些无线电基站中,诸如天线这样的无线电单元可以被远距离地布置为距离还被称为数字单元的基带处理单元高达几公里。通过增加时间预算,对基带处理单元给予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传输的更多时间,缓解了实施压力。
图2是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信令方案。
步骤201:用户设备10执行针对无线电基站12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在所示的示例中,用户设备10在接入小区14时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因此,用户设备10在初始时间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与用户设备10的内部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子帧在时间上对准。内部上行链路无线电帧与由无线电基站12在小区14中广播的时钟同步。
步骤202:无线电基站12基于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来估计时间参数值。例如,无线电基站12可以确定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相关峰值,并且将此设置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接收时间。然后,无线电基站12可以将接收时间与无线电基站12处的基准无线电帧的基准子帧的基准开始时间作比较,得到时间差。该时间差指示无线电基站12和用户设备10之间的距离。
换句话说,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基于当从用户设备10传送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时的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以基于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在无线电基站12的子帧的时域中的位置。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可以基于用于从用户设备10到无线电基站12的传输所取的往返时间,以考虑UL和DL中的延迟。
步骤203:然后,无线电基站12设置将被发送到用户设备10的时间值NTA1。时间价值NTA1可以包括时间参数值加上时间偏移值ΔT。时间值NTA1将用于设置在用户设备10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
时间偏移值ΔT可以初始地被设定为预先设置的时间值。然而,时间偏移值ΔT可以是可调整的。例如,可以基于当前活动的用户设备的测量来调整时间偏移值ΔT。与无线电基站12相距最远的用户设备设置该时间偏移值ΔT,其中,时间偏移值ΔT被设置为用于最大化与无线电基站12相距最远的用户设备的吞吐量的值。时间偏移值ΔT可以基于小区14内的用户设备分布来进行设置。时间偏移值ΔT可以被设置为在可配置的值C和固定值之间的差。可配置的值C可以与小区边缘的调整相对应,并且固定值可以是所有用户设备可以实现峰值速率的距离。通过使时间偏移值ΔT为:
如果C>ΔT则
ΔT=C-ΔT
否则
ΔT=0
所有用户设备将能够实现峰值速率,而最大的处理时间量已从用户设备10转移到无线电基站12。
如果小区14内的所有用户设备的峰值速率并不重要,则可以增加固定值,由此以用于小区14中的一些用户设备的峰值速率性能减少为代价来增加无线电基站12中的时延。
步骤204:无线电基站12在消息中向用户设备10传送时间值NTA1。例如,无线电基站12可以传送随机接入响应,诸如随机接入消息2,该随机接入响应包括定时对准命令。定时对准命令(TAC)可以包括时间值NTA1。因此,在连接的时间期间,时间偏移值ΔT被添加到TAC中的时间参数值,保持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与诸如与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基准子帧这样的基准点对准。
步骤205:然后,用户设备10使用在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时间值NTA1来传送另一上行链路传输,诸如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或其他上行链路数据。即,用于后续上行链路传输的传输时间基于时间值NTA1或者相对于DL子帧开始时间提前时间值NTA1
通过针对小区14内的所有活动的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的时间偏移值ΔT,符号间干扰不受影响,因为在用户设备之间的上行链路传输在无线电基站12处仍然彼此在时间上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偏移值ΔT可以通过对其他上行链路传输进行测量来微调。由此,使得无线电基站12能够基于小区14中的负载、用户设备距离分布或其他用户设备统计信息(statistics)等来动态地增加/减少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
无线电基站12从其“偷取”处理时间的用户设备10可能由于缺少处理时间而不能以指定的峰值速率来传送数据。如果无线电基站12检测到用户设备10在设置的阈值下执行,则无线电基站12可以通过调整用于UL传输的传输块大小来满足预定义的否定确认(NACK)比率,基于增加的NACK来减小传输速率或者减小用于用户设备10和远离无线电基站12的其他用户设备的UL传输的最大传输块大小。然后,可以将设置的阈值设置为最大距离或接收到的NACK的最大数目。
该方法可以在用户设备10与无线电基站12相距长的距离时减小用户设备10的吞吐量,但是小区14的整体容量将很可能由于在无线电基站12中的增加的时间预算(还称为处理净空)而增加。
图3a-图3b是将一些实施例的时间对准与现有技术的时间对准作比较的示意性概图。用较粗的线加重包括数据的子帧。
在图3a中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子帧的时间对准。沿第一时间基准线TL1,在第一时间基准线TL1的上侧示出了无线电基站12的DL子帧。在第一时间基准线TL1下方示出了无线电基站12的UL子帧。
沿第二时间线TL2,在第二时间基准线TL2的上侧示出了用户设备10的DL子帧。在第二时间线TL2下方示出了用户设备10的UL子帧。
可以看出,与无线电基站12中的对应基准DL子帧相比,用户设备处的DL子帧移动了第一DL时间DT1。无线电基站12中的子帧遵循小区14内已经同步的内部时钟。该第一DL时间DT1移动基于针对用户设备10的DL传输中的延迟,该延迟指示无线电基站12和用户设备10之间的距离。
无线电基站12已向用户设备10传送了指示应当在UL子帧中预先传送多少UL传输的TAC。时间对准命令指示与用户设备10的DL子帧相关的时间提前值NTA。这意味着该时间对准命令包括时间提前值NTA,该时间提前值NTA基于与关于无线电基站12的UL子帧相比较的、UL传输的接收延迟时间指示。该时间提前值NTA实际指示对用户设备10的往返时间,即NTA=DT1+UT1。
在传输处理之后,用户设备10在第一子帧中从无线电基站12接收DL传输并且在接收到第一子帧之后处理DL传输。用户设备10最大需要例如2.33ms的用户设备处理时间TUE proc。然后,用户设备10在向无线电基站12传送例如否定确认(NACK)消息的UL传输之前进入空闲模式达一空闲时间。这里,空闲是指用户设备10在通信过程中不执行任何数据处理。空闲时间基于传送的时间提前值NTA;时间提前值NTA越大,空闲时间就越小。
使用TAC中的时间提前值NTA在UL子帧中向无线电基站12发送相对于DL子帧定时在时间上移动的UL传输。由于在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而导致UL子帧在传输期间在空中也被延迟。无线电基站12在无线电基站12的对应UL子帧中接收延迟了第一UL时间UT1的UL传输。在无线电基站12的UL子帧中接收UL传输之后,无线电基站12处理UL传输。从图3a中可以看出,无线电基站12在8ms处的可能重传之前包括用于处理的3ms的时间预算TRBS proc
在图3b中示出了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传输。沿着第三时间基准线TL3,在第三时间基准线TL3的上侧示出了无线电基站12的DL子帧。在第三时间基准线TL3下方示出了无线电基站12的UL子帧。
沿着第四时间线TL4,在第四时间基准线TL4的上侧示出了用户设备10的DL子帧。在第四时间线TL4下方示出了用户设备10的UL子帧。
可以看出,与无线电基站12中的对应基准DL子帧相比,用户设备10处的DL子帧移动了第二DL时间DT2。第二DL时间DT2与图3a中的第一DL时间DT1相对应。无线电基站12中的子帧遵循在小区14内已经同步的内部时钟。该位移DT2基于针对用户设备10的DL传输中的延迟,该延迟指示无线电基站12和用户设备10之间的距离。
用户设备10已经从无线电基站12接收到TAC,该TAC指示用于提前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的时间值NTA1,即指示应当预先传送多少UL子帧中的UL传输。当用户设备10根据与遵循小区14的时钟的DL的时间结构相对应的时间结构进行传送时,TAC指示与用户设备10的DL子帧相关的时间值NTA1。因此,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TAC包括时间值NTA1,该时间值NTA1指示针对用户设备10的往返时间加上时间偏移值,NTA1=DT2+UT2+ΔT=DT1+UT1+ΔT=NTA+ΔT。
在传输处理之后,无线电基站12向用户设备10传送DL数据。数据在第一子帧的持续时间中、在用户设备10处被接收之前延迟了DT2。然后,用户设备10在例如2.33ms的最大用户设备处理时间TUE proc中处理接收到的数据。然后,根据本文的实施例,在用户设备10中,在设置的DL子帧之前的时间值NTA1的时刻向无线电基站12发送UL子帧中的UL传输。由于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而导致在UL传输期间在空中UL传输被延迟了第二上行链路时间UT2。无线电基站12在无线电基站12的对应UL子帧处接收UL传输。UT2与图3a中的UT1相对应。然后,无线电基站12在8ms处的可能重传之前在被表示为TRBS proc的时间段中操控和处理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NTA1中的时间偏移值ΔT增加如在图3b中所公开的无线电基站12中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即3ms+ΔT。
应当注意,UL子帧由此在无线电基站12处在时间上不与DL子帧对准。
在本文的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12通过添加时间偏移值ΔT来实际上增加对无线电基站12的距离。小区范围可以限制时间偏移值ΔT。
现在将参考图4中描绘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一些一般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操控从用户设备10到无线电基站12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的无线电基站12中的方法步骤。该步骤不必按以下说明的顺序进行,而是可以以任何适当的顺序进行。在由无线电基站12控制的小区14中对用户设备10进行服务。无线电基站12和用户设备10被包括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并且在小区14中,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中组织通信。
步骤401:无线电基站12在与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子帧中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0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包括任何传输,诸如传送UL数据、随机接入传输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包括来自用户设备10的随机接入请求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步骤402:无线电基站12基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被从用户设备10传送时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来估计时间参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基于接收到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在与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子帧的时域中的位置。
例如,无线电基站12可以通过测量接收到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相对于无线电基站12的子帧定时的时域位置来估计无线电基站12和用户设备10之间的距离。时域位置可以指示用于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传输的往返时间。
步骤403:无线电基站12在消息中设置时间值NTA1。时间值NTA1用于设置在用户设备10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例如,无线电基站12设置用于传送数据、肯定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传输的定时。时间值NTA1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和时间偏移值ΔT。
时间偏移值ΔT可以被预先设置或者基于小区14中的测量的统计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小区14内的测量来连续更新时间偏移值ΔT。例如,可以初始地使用第一预先设定的时间偏移值ΔT,并且然后基于例如小区14内的用户设备分布来使用另一时间偏移值ΔT。
步骤404:无线电基站12向用户设备传送包括时间值NTA1的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值可以被包括在消息的时间对准命令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值被包括在随机接入响应中。
步骤40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由虚线所指示的,当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超过阈值时,无线电基站12可以减小用户设备10的数据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12可以通过减小用户设备10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传输块大小来减小数据速率。
无线电基站12中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可以增加,并且由此使得用于无线电基站12的更高容量的系统能够执行复杂的解码过程等。
为了执行该方法,提供了无线电基站12。图5是描绘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操控从用户设备10到无线电基站12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的无线电基站12的框图。在由无线电基站12控制的小区14中对用户设备10进行服务,并且其中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中组织小区14中的通信。
无线电基站12包括接收机501,该接收机501被配置成在与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子帧中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0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包括来自用户设备10的随机接入请求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无线电基站12还包括估计电路502,该估计电路502被配置成估计时间参数值。当从用户设备10传送第一上行链路传输时,该时间参数值基于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在与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子帧的时域中的位置来确定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该位置可以指示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往返时间。
无线电基站还包括被配置为在消息中设置时间值的设置电路503。该时间值将用于设置在用户设备10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时间值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和时间偏移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值可以被包括在随机接入响应中。该时间值可以被包括在消息的时间对准命令中。
时间偏移值可以被预先设置或者基于在小区14中测量的统计信息。另外,可以基于小区14内的测量来连续更新时间偏移值。
此外,无线电基站12包括发射机504,该发射机504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10传送包括时间值的消息。
用户设备10将使用该时间值来传送后续上行链路传输,并且从而向无线电基站12转移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因此,无线电基站12中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可能增加,并且由此使得用于无线电基站12的更高容量的系统能够执行复杂的解码过程等。
无线电基站12还可以包括减小电路505,该减小电路505被配置成当用户设备10和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超过阈值时减小用户设备10的数据速率。
减小电路505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减少用于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传输块大小。
无线电基站1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06,存储器5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并且可以用于存储例如,诸如阈值、量值、时间值、时间参数值、时钟值、基准点、定时器这样的数据、当在无线电基站12等上被执行时执行本文的方法的应用。
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图5中所描绘的基站12中的处理电路507)以及用于执行本文的实施例的功能和/或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用于操控来自用户设备10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的本文的实施例。还可以以例如承载用于执行本解决方案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形式来在加载到无线电基站12中时将上述的程序代码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这样的载体可以是CD-ROM盘的形式。然而,诸如记忆棒这样的其他数据载体也是可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提供为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并且被下载到无线电基站12。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可以在基本上不背离实施例的原理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作出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虽然采用了特定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仅在一般和描述性的含义上被使用,并且并不用于限制的目的,本发明的范围通过后面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无线电基站(12)中的方法,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操控从用户设备(10)到所述无线电基站(12)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所述用户设备(10)在由所述无线电基站(12)控制的小区(14)中被服务,并且所述无线电基站(12)和用户设备(10)被包括在所述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其中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中组织小区(14)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在与所述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子帧中接收(401)来自所述用户设备(10)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被从所述用户设备(10)传送时、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来估计(402)时间参数值,
-在消息中设置(403)时间值(NTA1),所述时间值(NTA1)将用于设置所述用户设备(10)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并且所述时间值(NTA1)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和时间偏移值(ΔT),以及
-向所述用户设备传送(404)包括所述时间值(NTA1)的所述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包括来自所述用户设备(10)的随机接入请求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所述时间值(NTA1)被包括在随机接入响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所述距离基于所接收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在与所述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所述子帧的时域中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值(NTA1)被包括在所述消息的时间对准命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偏移值(ΔT)被预先设置或者基于在所述小区(14)中测量的统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偏移值(ΔT)基于在所述小区(14)内的测量而被连续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超过阈值时,减小(405)所述用户设备10的数据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减小(405)包括减小用于所述用户设备(10)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传输块大小。
9.一种无线电基站(12),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操控从用户设备(10)到无线电基站(12)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所述用户设备(10)在由所述无线电基站(12)控制的小区(14)中被服务,并且其中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中组织小区(14)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基站(12)包括:
接收机(501),被配置成在与所述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子帧中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10)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
估计电路(502),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被从所述用户设备(10)传送时、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距离来估计时间参数值,
设置电路(503),被配置成在消息中设置时间值(NTA1),所述时间值(NTA1)将用于设置所述用户设备(10)处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并且所述时间值(NTA1)基于估计的时间参数值和时间偏移值(ΔT),以及
发射机(504),被配置成向所述用户设备(10)传送(404)包括所述时间值(NTA1)的所述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包括来自所述用户设备(10)的随机接入请求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所述时间值(NTA1)被包括在随机接入响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其中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所述距离基于所接收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在与所述无线电基站(12)相关的所述子帧的时域中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其中所述时间值(NTA1)被包括所述消息的时间对准命令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其中所述时间偏移值(ΔT)被预先设置或者基于在所述小区(14)中测量的统计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其中所述时间偏移值(ΔT)基于在所述小区(14)内的测量而被连续更新。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进一步包括:
减小电路(505),被配置成当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所述距离超过阈值时,减小(405)所述用户设备10的数据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2),其中所述减小电路(505)被配置成减小用于所述用户设备(10)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传输块大小。
CN201080071201.0A 2010-12-30 2010-12-30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Active CN103370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0/051500 WO2012091649A1 (en) 2010-12-30 2010-12-30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0971A true CN103370971A (zh) 2013-10-23
CN103370971B CN103370971B (zh) 2016-11-09

Family

ID=44201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71201.0A Active CN103370971B (zh) 2010-12-30 2010-12-30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1350B2 (zh)
EP (1) EP2659721B1 (zh)
CN (1) CN103370971B (zh)
WO (1) WO201209164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4807A (zh) * 2014-12-12 2016-06-22 诺基亚通信公司 定时提前方法和装置
CN10834776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授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77539A1 (en) * 2018-10-16 2020-04-2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s corresponding to transport blocks
CN112314014A (zh) * 2018-06-18 2021-0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往返时间信令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3006517T5 (de) * 2013-01-28 2015-10-15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Aufrechterhalten einer Uplink-Synchronisation
US20160345348A1 (en) * 2014-01-28 2016-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80293B2 (en) * 2014-02-06 2018-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06464403B (zh) * 2014-05-09 2019-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避免设备到设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WO2016169326A1 (en) * 2015-04-24 2016-10-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procedure
CN107205281B (zh) * 2016-03-18 202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资源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WO2017171301A1 (ko) * 2016-04-01 2017-10-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404749B (zh) * 2017-06-30 2020-05-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及基站
CN110113122B (zh) * 2018-02-01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KR20210116574A (ko) * 2019-01-17 2021-09-27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적응적 랜덤 액세스 응답 윈도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076A (zh) * 2007-02-28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时间的系统及方法
US20090175292A1 (en) * 2008-01-01 200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request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EP2148517A1 (en) * 2007-04-24 2010-01-27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849366A (zh) * 2007-11-05 2010-09-29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改进的定时校准
WO2010151213A1 (en) * 2009-06-26 2010-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85550C2 (ru) * 2005-09-29 2010-03-27 Нокиа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и компьютерный программный продукт для запроса на увеличение скорост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на основе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передать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еще один выбранный блок данных
US8111656B2 (en) * 2008-05-02 2012-02-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andom access window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076A (zh) * 2007-02-28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时间的系统及方法
EP2148517A1 (en) * 2007-04-24 2010-01-27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849366A (zh) * 2007-11-05 2010-09-29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改进的定时校准
US20090175292A1 (en) * 2008-01-01 200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request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WO2010151213A1 (en) * 2009-06-26 2010-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Analysis of impact of cell range extension,R1-094601", 《3GPP TSG-RAN WG1 #59》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4807A (zh) * 2014-12-12 2016-06-22 诺基亚通信公司 定时提前方法和装置
CN10834776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授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178632B2 (en) 2017-01-24 2021-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ime service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314014A (zh) * 2018-06-18 2021-0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往返时间信令
CN112314014B (zh) * 2018-06-18 2023-10-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往返时间信令
US11805063B2 (en) 2018-06-18 2023-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nd-trip time signaling
WO2020077539A1 (en) * 2018-10-16 2020-04-2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s corresponding to transport bloc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36268A1 (en) 2013-12-19
WO2012091649A1 (en) 2012-07-05
EP2659721A1 (en) 2013-11-06
CN103370971B (zh) 2016-11-09
US9161350B2 (en) 2015-10-13
EP2659721B1 (en)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0971A (zh) 上行链路传输定时
CN109275185B (zh) 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298835B1 (en) Time advance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14567925B (zh) 用于无线设备的自主定时调整的方法、无线设备及网络节点
US9820244B2 (en) Time-adv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EP394918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ling transmission based on overlapping transmission occasions
EP35067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53202B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cellular network including high frequency burst transmission
US9155084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8509122B2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a cellular wireless TDD system
CN107995636A (zh)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3597764A (zh) 移动通信系统载波聚合中发送随机接入和其他小区的其他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1039214A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Lähetkangas et al. On the flexible 5G dense deployment air interface for mobile broadband
Levanen et al. Low latency radio interface for 5G flexible TDD local area communications
WO2008088252A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a wireless access tdd system
WO20181411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ell range extension
EP24697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starting point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network
US811166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if a handover has to be executed for a terminal
CN114785470B (zh) 使用nr tdd进行控制的无线设备、网络节点和方法
EP3427525B1 (e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control
WO20210565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KR20150050308A (ko) Tdd 시스템에서 gp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32488B (zh) 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上行发送方法和上行接收方法
CN114727411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5

Address after: Ontario, Canada

Patentee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before: Telefon AB L.M. Ericsson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