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685A -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685A
CN103369685A CN2012101016578A CN201210101657A CN103369685A CN 103369685 A CN103369685 A CN 103369685A CN 2012101016578 A CN2012101016578 A CN 2012101016578A CN 201210101657 A CN201210101657 A CN 201210101657A CN 103369685 A CN103369685 A CN 103369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level
auto
adaptive paramete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1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685B (zh
Inventor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16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96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3178 priority patent/WO20131526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9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6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强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强干扰水平,所述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获取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从而基站或小区可以检测到针对当前小区的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获知周围的强干扰用户的调度信息,以结合强干扰水平和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选择出合适的自适应参数,并将该自适应参数告知用户。

Description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系统中通常会采用链路自适应技术(link adaptation)来提高通信网络中的传输效率。链路自适应技术是针对无线链路的时频变化特性而设计的。无线通信中,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无线链路条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频段上,条件也不相同。链路条件的好坏决定了可以承载的传输数据量,如果链路条件好,则可以传输较多的数据,而链路条件差则只能传输较少的数据。链路条件的好坏主要由信干噪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的大小来衡量。SINR是信号能量与干扰噪声能量的比值,SINR越高,说明信号质量越好,可以承载越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上行链路传输中,链路自适应过程是采用下面的步骤来实现的:首先,基站测量由用户到基站的信道系数,如果是多天线系统,则测量用户到基站的信道矩阵(channel matrix),该测量过程主要是通过对于用户上传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然后,基站测量干扰和噪声水平(interference level and noise level);基站根据信道矩阵与干扰水平、噪声水平估计该用户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据此为该用户分配一定的时频资源用于这个用户在上行链路发送数据。在分配资源之后,基站根据信道矩阵与干扰水平,噪声水平计算出适合当前链路的自适应参数,该自适应参数可以包括秩指示(RI,rank indication)、与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matrix 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基站将所分配的时频资源位置,与选择出来的RI、PMI、CQI信息通过下行链路下发给该用户;该用户在接收到该信息之后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上,按照基站给出的RI、PMI、CQI信息调制数据,进行发送;最后,基站接收数据。如上所述,可以看出,链路自适应技术主要的实现方式是:测量信道矩阵与干扰水平、噪声水平,以及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RI、PMI、CQI。
在上行链路中,链路自适应存在一个问题,即测量时间与实际数据传输时间之间存在延迟。例如在n时刻,基站决定调度某个用户终端,并且根据n时刻测量的信道矩阵与干扰水平、噪声水平来选择RI、PMI、CQI。而该用户终端实际上传数据的时间将是n+j时刻,j可以为若干毫秒。由于测量时间与实际传输时间相差若干个毫秒,测量的链路质量与实际的链路质量并不不同。
在如上所述的三个系数中,噪声水平主要由器件本身引起,随时间的变化很微小。信道矩阵与用户的移动速率有关,至少对于低速移动的用户,信道矩阵在若干毫秒时间内的差别也很小。但是干扰水平的差别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会很大,这是因为干扰水平是由周围的小区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调度的用户发送的信号所引起的,这些用户称为干扰用户。由于测量时刻的周边小区所调度的干扰用户与实际发送时刻调度的干扰用户很可能不一样,所以测量得到的干扰水平与实际传输的干扰水平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如图1所示,假设在某个区域内有两个基站、三个用户,其中用户1由基站1提供服务,而用户2、3由基站2提供服务。假设在n时刻,基站1对干扰水平进行测量,此时基站2调度用户2进行上行链路传输,则测量到的干扰是由用户2引起的,基站1根据测量结果调度用户1发送数据。在n+j时刻,用户1实际发送数据,但此时基站2实际上调度的是用户3,实际的干扰是由用户3引起的,其干扰水平与用户2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由于测量的干扰水平与实际不匹配,会造成RI,PMI,CQI的选择不当,导致系统传输性能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对干扰测量值在时间上进行平滑,例如通过alpha滤波来进行平滑:I(n+1)=(1-a)I(n)+a M(n+1),其中I(n)表示在n时刻的干扰估计,M(n)表示在n时刻测量到的干扰,a(0<a<1)为滤波系数。这样干扰估计值将会较为平稳,如图2所示。在进行链路自适应调整时,采用平滑后的干扰估计值来选择RI、PMI、CQI。
但是上述方案并不能准确的预测实际的干扰水平,不适用于干扰水平随时间变化较大的网络,尤其是不能适用于通信网络中的异构网络。
在现有的通信网络中,异构网络是与传统的同构网络相对的网络。具体来说,在传统的同构网络中,整个区域被划分成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内都有一个基站来提供服务。这些基站都采用较高的发射功率(一般为46dBm左右),称为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与同构网络相比,异构网络中除了宏基站外会增加一些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微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小(一般为30dBm左右),覆盖范围比宏基站小,与宏基站的覆盖范围会有交叠。微基站主要用来增加热点地区的通信质量。图3a和图3b中示出了同构网络与异构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由宏基站提供服务的小区称为宏小区(macrocell),由微基站提供服务的小区称为微小区(pico cell)。
在异构网络中,该方案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对于异构网络中的微基站。微基站所受到的干扰水平在时频上的起伏远远超过同构网络,如图4a和图4b所示,为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中的干扰水平对比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异构网络中,微基站的干扰水平起伏往往可以达到几十dB,远大于同构网络中的干扰水平差异。
从图4a和图4b中可以看出,对于微基站而言,在一些时频资源上存在一些强度非常大的干扰,可以称为强干扰,其余的干扰可以称为非强干扰、弱干扰或背景干扰。强干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微基站的覆盖范围较小,在其小区边缘可能会存在一些其他小区的用户,这些用户到微基站的距离甚至会远远小于这个用户到自己本身的服务基站的距离。一旦这些用户被自己的服务小区调度到,其造成的干扰会远远强于其他干扰源造成的干扰水平。如图5所示,用户1和用户2均由宏基站服务,如果宏基站调度用户1发送数据,将对微基站造成强干扰,如果调度用户2发送数据,则不会造成强干扰。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仍然采用上文所述的干扰平滑的方式进行干扰估计,那么得到的干扰估计会明显小于强干扰的水平,但是远远高于背景干扰水平,如图4a和图4b所示。基于这样的干扰测量,计算出来的RI、PMI、CQI,会出现以下问题:在数据真正传输的时刻,如果强干扰终端存在,那么信道质量较差,选择出来的RI、PMI、CQI过于乐观,所以错传率(BLER)非常高;在数据真正传输的时刻,如果强干扰终端没有被调度,那么信道质量很好,选择出来的RI、PMI、CQI过分保守,没有充分利用优良的信道条件。
因此不论出现哪种情况,现有的通信链路自适应控制方法得到的自适应参数都不够准确,误差较大,会造成整个系统传输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选择的自适应参数不够准确、不能适应干扰水平随时间变化较大的网络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较准确地得出链路自适应参数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强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强干扰水平,所述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获取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分别得到多个干扰水平;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各个预期吞吐量;根据所述各个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得到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多个干扰水平;
将所述多个干扰水平分别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得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根据所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一自适应参数、或者根据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二自适应参数,将第一自适应参数加上第一预定值、或者将第二自适应参数减去第二预定值作为当前用户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强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强干扰水平,所述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分别得到多个干扰水平;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各个预期吞吐量;第二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得到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多个干扰水平;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干扰水平分别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得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第三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一自适应参数、或者根据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二自适应参数,将第一自适应参数加上第一预定值、或者将第二自适应参数减去第二预定值作为当前用户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结合干扰水平,较准确地得出链路自适应参数,大大提高了链路传输的性能,能够适用于干扰水平随时间变化较大的网络的链路自适应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检测的干扰水平与实际传输时的干扰水平存在差异的传输示意图;
图2是对干扰水平进行平滑处理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和4b是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中的干扰水平示意图;
图5是异构网络中的传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检测强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强干扰水平,所述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步骤S102,获取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步骤S103,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从而基站或小区可以检测到针对当前小区的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获知周围的强干扰用户的调度信息,以结合强干扰水平和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选择出合适的自适应参数,并将该自适应参数告知用户。可替换地,步骤S101也可以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可选地,可以将检测到的干扰水平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当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时,判断干扰水平为强干扰,对应的用户为强干扰用户。这里强干扰用户的调度信息可以从为强干扰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站处得到。
其中可以使用用户信息,包括例如由基站提供服务的用户的ID、天线数、位置等信息,来区分用户;用户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基站调度用户的信息,例如基站要在何时在哪些资源上调度用户,从而用户可以在相应的时间在相应的资源上传输数据;所述预定门限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用来比较干扰水平的高低,区分干扰水平是强干扰还是非强干扰(也可以称为弱干扰、背景干扰),从而对应地区分产生该干扰的用户是强干扰用户还是非强干扰用户(也可以称为弱干扰用户、背景干扰用户)。在本实施例及后续其他实施例中,用户(Subscriber)是一个用户设备,即终端。
步骤S103可以通过多种实施方式来结合强干扰水平和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选择自适应参数,例如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3可以包括:在所述用户调度信息对应的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在其他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所述非强干扰水平不高于预定门限。从而在不同的资源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干扰水平选择合适的自适应参数,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联络的自适应控制。
例如,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可以是通过对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可以是通过对非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也就是说,对区分后的干扰水平分别计算干扰估计水平,分别得出自适应参数,对干扰水平较高的资源和干扰水平较低的资源上采用不同的自适应参数。其中干扰估计水平是多个干扰水平对应的估计值。
例如,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4,仅在指定资源上调度强干扰用户。从而将强干扰用户限定在一些指定的资源上,例如仅在偶数帧或奇数帧上调度强干扰用户,从而基站可以调度用户(或由用户自行决定)在其他资源上传输抗干扰性能差、需要高传输功率、或优先级较高的数据。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5,将强干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用户调度信息传送给其他基站和/或用户。从而可以实现与其他基站和用户的信息交互,使其他基站和用户可以提前得知在哪些资源上将会调度强干扰用户、存在强干扰,以对用户的调度进行调整。
其中步骤S104和步骤S105的顺序是可以互换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01,检测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分别得到多个干扰水平;步骤S202,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各个预期吞吐量;步骤S203,根据所述各个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从而针对所有干扰水平得出各个区间对应的预期吞吐量,再根据各个预期吞吐量选出最优选的自适应参数,并告知当前用户。
其中可以预先设定多个干扰门限来预先划分多个干扰区间,干扰门限的数量和每个干扰门限的大小均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当设置的干扰门限数量为N时,干扰水平可以划分为N或N+1个区间,例如N=2时,设置两个门限T1、T2(T1<T2),干扰水平可以分成3个区间,Q1:(0,T1)、Q2:(T1,T2)、Q3:(T2,∞)。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确定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以及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根据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分别选择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根据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对应的传输数据量和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预期吞吐量;所述步骤S203可以包括:对各个预期吞吐量进行比较,得出最大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最大预期吞吐量对应的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从而根据预期吞吐量最大化准则来选择合适的自适应参数,使得预期的预期吞吐量最大化。
其中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是多个干扰水平的估计值,例如可以是分别通过对各个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举例来说,N=2时,干扰水平划分为3个区间;检测干扰水平,每个区间内的干扰水平分别对应一个干扰估计值,记做I1、I2、I3,根据这三个估计值分别选择链路自适应参数,记为[RI1,PMI1,CQI1]、[RI2,PMI2,CQI2]、[RI3,PMI3,CQI3];根据选择出来的三组自适应参数,计算如果分别按照每一组自适应参数来传输数据,将可以传输多少bit的数据量,计算结果记作X1,X2,X3;同时统计在过去一段时间(例如50毫秒)内,干扰水平落在三个区间内的概率,分别记作p1、p2、p3;对于每组自适应参数计算预期的预期吞吐量,对于第一区间的预期吞吐量为F1=X1*{p1*e(X1,I1)+p2*e(X1,I2)+p3*e(X1,I3)},这里的e(X1,I)表示在干扰水平为I的传输条件下,选择传输数据量为X1时的正确传输率,可以通过仿真来获取;同理可以计算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的预期吞吐量,记作F2、F3;比较F1、F2、F3,选择最大者,其对应的[RI,PMI,CQI]作为链路自适应参数的选择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01,检测得到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水平;步骤S302,将干扰水平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得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步骤S303,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步骤S304,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一自适应参数、或者根据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二自适应参数,将第一自适应参数加上第一预定值、或者将第二自适应参数减去第二预定值作为当前用户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这样针对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第一自适应参数,由于忽略了高于预定门限的强干扰,所得出的对应的第一自适应参数并不是最优选的,要小于适合链路的最优选的自适应参数,这时在所得出的对应的自适应参数的基础上加上第一预定值就可以得到较合适的自适应参数;或者针对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第二自适应参数,由于忽略了低于预定门限的强干扰,所得出的对应的第二自适应参数并不是最优选的,要大于适合链路的最优先的自适应参数,这时在所得出的对应的自适应参数的基础上减去第二预定值就可以得到较合适的自适应参数。
其中所述预定门限、第一预定值、第二预定值是预先设定好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预定值与第二预定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当没有出现强干扰或者出现强干扰的概率较小,可以选取较小的第一预定值或较大的第二预定值,当强干扰出现的概率较大时,可以选取较大的第一预定值或较小的第二预定值,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链路条件,进行高速率的传输。
所述干扰估计水平是对多个干扰水平的估计值,例如可以是通过对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110,用于检测强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强干扰水平,所述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获取单元120,用于获取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第一选择单元130,用于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第一发送单元140,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从而基站或小区可以检测到针对当前小区的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获知周围的强干扰用户的调度信息,以结合强干扰水平和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选择出合适的自适应参数,并将该自适应参数告知用户。可选地,第一选择单元130可以将检测到的干扰水平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当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时,判断干扰水平为强干扰,对应的用户为强干扰用户。这里强干扰用户的调度信息可以从为强干扰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站处得到。
其中可以使用用户信息,包括例如由基站提供服务的用户的ID、天线数、位置等信息,来区分用户;用户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基站调度用户的信息,例如基站要在何时在哪些资源上调度用户,从而用户可以在相应的时间在相应的资源上传输数据;所述预定门限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用来比较干扰水平的高低,区分干扰水平是强干扰还是非强干扰(也可以称为弱干扰、背景干扰),从而对应地区分产生该干扰的用户是强干扰用户还是非强干扰用户(也可以称为弱干扰用户、背景干扰用户)。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结合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选择自适应参数,例如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选择单元130用于所述用户调度信息对应的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在其他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所述非强干扰水平不高于预定门限。
例如,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可以是所述第一选择单元130通过对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可以是所述第一选择单元130通过对非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其中干扰估计水平是多个干扰水平对应的估计值。
例如,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调度单元150,用于仅在指定资源上调度强干扰用户。从而将强干扰用户限定在一些指定的资源上,例如仅在偶数帧或奇数帧上调度强干扰用户,从而基站可以调度用户(或由用户自行决定)在其他资源上传输抗干扰性能差、需要高传输功率、或优先级较高的数据。
例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40还用于将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传送给其他基站。从而可以实现与其他基站和用户的信息交互,使其他基站和用户可以提前得知在哪些资源上将会调度强干扰用户、存在强干扰,以对用户的调度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检测单元210,用于检测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分别得到多个干扰水平;第一计算单元220,用于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各个预期吞吐量;第二选择单元230,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第二发送单元240,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从而针对所有干扰水平得出各个区间对应的预期吞吐量,再根据各个预期吞吐量选出最优选的自适应参数,并告知当前用户。
其中可以预先设定多个干扰门限来将预先划分好多个干扰区间,干扰门限的数量和每个干扰门限的大小均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当设置的干扰门限数量为N时,干扰水平可以划分为N或N+1个区间,例如N=2时,设置两个门限T1、T2(T1<T2),干扰水平可以分成3个区间,Q1:(0,T1)、Q2:(T1,T2)、Q3:(T2,∞)。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计算单元220可以用于:确定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以及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根据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分别选择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根据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对应的传输数据量和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预期吞吐量;所述第二选择单元230可以用于:对各个预期吞吐量进行比较,得出最大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最大预期吞吐量对应的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从而根据预期吞吐量最大化准则来选择合适的自适应参数,使得预期的预期吞吐量最大化。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是所述第一计算单元220分别对各个干扰水平的估计值,例如是通过对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三检测单元310,用于检测得到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水平;比较单元320,用于所述干扰水平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得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第二计算单元330,用于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第三选择单元340,用于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一自适应参数、或者根据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二自适应参数,将第一自适应参数加上第一预定值、或者将第二自适应参数减去第二预定值作为当前用户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第三发送单元350,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这样针对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第一自适应参数,由于忽略了高于预定门限的强干扰,所得出的对应的第一自适应参数并不是最优选的,要小于适合链路的最优选的自适应参数,这时在所得出的对应的自适应参数的基础上加上第一预定值就可以得到较合适的自适应参数;或者针对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第二自适应参数,由于忽略了低于预定门限的强干扰,所得出的对应的第二自适应参数并不是最优选的,要大于适合链路的最优先的自适应参数,这时在所得出的对应的自适应参数的基础上减去第二预定值就可以得到较合适的自适应参数。
其中所述预定门限、第一预定值、第二预定值是预先设定好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预定值与第二预定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当没有出现强干扰或者出现强干扰的概率较小,可以选取较小的第一预定值或较大的第二预定值,当强干扰出现的概率较大时,可以选取较大的第一预定值或较小的第二预定值,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链路条件,进行高速率的传输。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干扰估计水平是所述第二计算单元330对多个干扰水平的估计值,例如是所述第二计算单元330通过对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例如可以将将第一计算单元220合并到第二选择单元230中、将比较单元320合并到第二计算单元330中等等,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10、第二检测单元210、第三检测单元310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元件来实现,所述第一选择单元130、第二选择单元230、第三选择单元340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元件来实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40、第二发送单元240、第三发送单元350也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元件来实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检测强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强干扰水平,所述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
获取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包括:
在所述用户调度信息对应的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在其他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所述非强干扰水平不高于预定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是通过对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所述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是通过对非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仅在指定资源上调度强干扰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将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传送给其他基站。
6.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检测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分别得到多个干扰水平;
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各个预期吞吐量;
根据所述各个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各个预期吞吐量包括:
确定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以及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
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
根据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分别选择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
应参数;
根据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对应的传输数据量和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预期吞吐量;
所述根据所述各个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包括:
对各个预期吞吐量进行比较,得出最大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最大预期吞吐量对应的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是分别通过对各个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9.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检测得到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多个干扰水平;
将所述多个干扰水平分别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得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
根据所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
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一自适应参数、或者根据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二自适应参数,将第一自适应参数加上第一预定值、或者将第二自适应参数减去第二预定值作为当前用户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并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估计水平是通过对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11.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强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强干扰水平,所述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门限;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强干扰水平和所述用户调度信息,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调度信息对应的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在其他资源上为当前用户选择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所述非强干扰水平不高于预定门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是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通过对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所述非强干扰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是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通过对非强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或取平均得到的干扰估计水平对应的自适应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调度单元,用于仅在指定资源上调度强干扰用户。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将强干扰用户的用户调度信息传送给其他基站。
16.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干扰,分别得到多个干扰水平;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别根据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各个预期吞吐量;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确定各个干扰水平所位于的各个干扰区间以及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根据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分别选择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根据所述各个干扰水平位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的概率、各个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对应的传输数据量和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预期吞吐量;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对各个预期吞吐量进行比较,得出最大预期吞吐量,为当前用户选择最大预期吞吐量对应的干扰区间的自适应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干扰区间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是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分别通过对各个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19.一种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得到多个干扰用户对当前小区的多个干扰水平;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干扰水平分别与预定门限进行比较,得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或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得出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
第三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低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一自适应参数、或者根据高于预定门限的干扰水平对应的干扰估计水平得出第二自适应参数,将第一自适应参数加上第一预定值、或者将第二自适应参数减去第二预定值作为当前用户用于数据调制的自适应参数;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自适应参数发送给当前用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估计水平是所述第二计算单元通过对干扰水平进行滤波平滑得到的或者取平均值得到的。
CN201210101657.8A 2012-04-09 2012-04-09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9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1657.8A CN103369685B (zh) 2012-04-09 2012-04-09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3/073178 WO2013152666A1 (zh) 2012-04-09 2013-03-26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1657.8A CN103369685B (zh) 2012-04-09 2012-04-09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685A true CN103369685A (zh) 2013-10-23
CN103369685B CN103369685B (zh) 2016-03-30

Family

ID=4932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16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9685B (zh) 2012-04-09 2012-04-09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9685B (zh)
WO (1) WO20131526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5352A (zh) * 2015-09-15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自适应参数的调整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566A (zh) * 2007-04-03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CN101521942A (zh) * 2008-02-26 2009-09-0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系统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9793B2 (en) * 2009-10-02 2013-0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hannel-dependent scheduling and link adaptation
CN102088783A (zh) * 2011-01-24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链路自适应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566A (zh) * 2007-04-03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
CN101521942A (zh) * 2008-02-26 2009-09-0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系统调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5352A (zh) * 2015-09-15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自适应参数的调整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52666A1 (zh) 2013-10-17
CN103369685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3793B (zh) 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CN103001678B (zh) 多节点协作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8927B (zh) 上报信道状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6415251B2 (ja) 複数のリソースブロック上でセルに対して協調を行う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03391576A (zh)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3369539A (zh)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21421A (zh) 用于多点通信测量集管理的测量报告触发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68697A (zh) 干扰测量信令通知、干扰测量及反馈方法及其装置
US9008678B2 (en) Dynamic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cell cluster
CN105634699A (zh) 载波选择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CN103874217A (zh) 在tdd-lte系统中上行抗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070321A1 (en) A Wireles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CN105025579A (zh) 一种srs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228234A (zh) 干扰控制方法和设备、基站
CN103905103A (zh) 协作方法、网络和用户终端
CN106533515A (zh) 一种天线回退方法及基站
US9854490B2 (en) Rank indicator inheritance for subframe restric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CN101808410A (zh) 资源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413005A (zh) 一种协调小区边缘用户干扰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428778B (zh) 上行传输参数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1420733A (zh) 一种hsdpa系统小区边缘用户的空分多址保护方法
CN103260247A (zh) 调度方法、中继节点及基站
CN103369685B (zh) 用于链路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35095B (zh) 信道质量的反馈方法、装置、基站、终端设备和介质
EP346805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sing the use of the radio spectrum as a function of the air transmission ti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