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8619A -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8619A
CN103368619A CN2013103114777A CN201310311477A CN103368619A CN 103368619 A CN103368619 A CN 103368619A CN 2013103114777 A CN2013103114777 A CN 2013103114777A CN 201310311477 A CN201310311477 A CN 201310311477A CN 103368619 A CN103368619 A CN 103368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content
wireless connections
us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14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妹
李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114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86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3487 priority patent/WO20150103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8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其中,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用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近距离接触时,实现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移动终端间的沟通也越来越智能化和人性化。智能移动终端间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多种方式建立沟通,从而进行信息共享和传递。
现有的移动终端间可以利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将移动终端背靠背接触,触发两个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传输,但是因NFC芯片一般是做在移动终端电池上的,并且NFC是在移动终端间距离<10cm时才能进行感应,所以这样移动终端只能在背靠背接触时才能进行通讯,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在近距离接触时,实现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并能增强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用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在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内容设置指令,并根据所述内容设置指令设置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并存储接收到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提示模块,用于通知用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设置在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内容设置指令,并根据所述内容设置指令设置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并存储接收到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时,通知用户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近距离接触时,实现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是在得到用户的确认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增强了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间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在近距离接触时,实现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并能增强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步骤10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用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03: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步骤101-103的基础上,所述步骤101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在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步骤101-103的基础上,所述步骤102和103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1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内容设置指令,并根据所述内容设置指令设置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步骤101-103的基础上,所述步骤102和103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并存储接收到的内容。
具体地,所述无线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wifi连接或近距离无线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时,通知用户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近距离接触时,实现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是在得到用户的确认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增强了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检测模块20,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提示模块22,用于通知用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模块24,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设置在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内容设置指令,并根据所述内容设置指令设置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并存储接收到的内容。
利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时,通知用户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近距离接触时,实现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是在得到用户的确认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增强了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现有的移动终端2屏幕正面都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本实施例即是利用移动终端已有的红外感应器实现移动终端间的通信。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内容设置指令,并根据内容设置指令设置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具体地,可以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用户的通讯方式和电子名片设为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这样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通讯方式和电子名片的交换;
步骤S12:如图4所示,其他移动终端靠近移动终端2屏幕正面,移动终端通过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1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移动终端,其中,预设范围的大小可以由检测的方式决定。在通过红外感应器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到空间距离小于10cm的其他移动终端,在通过蓝牙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到空间距离小于100cm的其他移动终端;
步骤S13:移动终端通知用户其他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向其他移动终端传输预设的内容。
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在屏幕上的对话框或者通过语音通知用户其他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向其他移动终端传输预设的内容;
步骤S14: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时,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通过无线连接向其他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现有的无线连接建立技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建立的无线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wifi连接或近距离无线通讯连接,之后通过建立的无线连接向其他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本实施例在得到用户的确认后再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增强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通过本实施例,在移动终端用户之间需要进行通讯方式和电子名片交换时,通过移动终端表面顶端的红外感应器进行感应,触发并开启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通过移动终端屏幕的相互接触即可交换2个移动终端的信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现有的移动终端2屏幕正面都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本实施例即是利用移动终端已有的红外感应器实现移动终端间的通信。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如图4所示,其他移动终端靠近移动终端2屏幕正面,移动终端通过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1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移动终端,其中,预设范围的大小可以由检测的方式决定。在通过红外感应器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到空间距离小于10cm的其他移动终端,在通过蓝牙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到空间距离小于100cm的其他移动终端;
步骤S22:移动终端通知用户其他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接收其他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在屏幕上的对话框或者通过语音通知用户其他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接收其他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步骤S23: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时,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其他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存储接收到的内容。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现有的无线连接建立技术与其他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建立的无线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wifi连接或近距离无线通讯连接,之后通过建立的无线连接接收其他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本实施例在得到用户的确认后再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增强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通过本实施例,在移动终端用户之间需要进行通讯方式和电子名片交换时,通过移动终端表面顶端的红外感应器进行感应,触发并开启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通过移动终端屏幕的相互接触即可交换2个移动终端的信息。
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物理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在本发明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各步骤的序号并不能用于限定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各步骤的先后变化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用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在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内容设置指令,并根据所述内容设置指令设置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并存储接收到的内容。
6.一种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提示模块,用于通知用户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存在,并提示用户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设置在屏幕正面的红外感应器检测到预设范围内的第二移动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预设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内容设置指令,并根据所述内容设置指令设置向其它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欲传输的内容;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传输的内容,并存储接收到的内容。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
CN2013103114777A 2013-07-23 2013-07-23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33686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14777A CN103368619A (zh) 2013-07-23 2013-07-23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CT/CN2013/083487 WO2015010361A1 (zh) 2013-07-23 2013-09-13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移动终端间通信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14777A CN103368619A (zh) 2013-07-23 2013-07-23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8619A true CN103368619A (zh) 2013-10-23

Family

ID=4936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14777A Pending CN103368619A (zh) 2013-07-23 2013-07-23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8619A (zh)
WO (1) WO201501036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8831A (zh) * 2013-11-29 2014-03-0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数据传输方法、数字终端及移动终端
CN103841203A (zh) * 2014-03-14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37750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手表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智能手表
CN106658360A (zh) * 2016-10-19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814344A (zh) * 2017-01-20 2017-06-09 孙天舒 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153211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游戏app的下载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736A (zh) * 2017-09-28 2018-01-23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15150887A (zh) * 2022-05-30 2022-10-04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1066A (zh) * 2006-07-10 2009-07-2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从手持装置进行数据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32270A (zh) * 2007-03-14 2010-01-20 苹果公司 使用物理存在性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95706A (zh) * 2011-04-19 2011-09-2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多个移动设备间共享资源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3024143A (zh) * 2012-11-14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传输文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977B (zh) * 2006-12-14 2012-05-23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实现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终端
CN103108381B (zh) * 2012-12-31 2016-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近场通讯方法与设备
CN103108406A (zh) * 2013-01-15 2013-05-15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1066A (zh) * 2006-07-10 2009-07-2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从手持装置进行数据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32270A (zh) * 2007-03-14 2010-01-20 苹果公司 使用物理存在性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95706A (zh) * 2011-04-19 2011-09-2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多个移动设备间共享资源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3024143A (zh) * 2012-11-14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传输文件的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8831A (zh) * 2013-11-29 2014-03-0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数据传输方法、数字终端及移动终端
CN103618831B (zh) * 2013-11-29 2015-07-01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数据传输方法、数字终端及移动终端
CN103841203A (zh) * 2014-03-14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135233A1 (zh) * 2014-03-14 2015-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37750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手表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智能手表
CN106658360A (zh) * 2016-10-19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814344A (zh) * 2017-01-20 2017-06-09 孙天舒 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814344B (zh) * 2017-01-20 2019-09-13 孙天舒 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153211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游戏app的下载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0361A1 (zh) 2015-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619A (zh) 移动终端间通信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34796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harging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144201A (zh) 无线信号产生卡及使用此种卡的方法和系统
CN111581994B (zh) 近场通信nfc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992736A (zh) 电子设备、显示系统及其集成控制装置、认证方法
US20140334364A1 (en) Remote wake-up system and method
CN109120683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577228A (zh) 控制设备中应用启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19229A (zh) 触控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触控面板装置
CN106454936A (zh) 网络控制方法和智能终端
CN203773548U (zh) 一种用于门诊的药房系统
CN102891704A (zh) 通讯信息介质及其实现通讯信息交换的方法
CN104462905A (zh) 操作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和终端
US20150212783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permission and touch link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CN109408127B (zh) 芯片系统加载方法及芯片卡
CN103944649A (zh) 用于信息交互的服务器终端、客户终端以及信息交互系统
US9294150B2 (en) Information relay mechanism using proximity communication
CN203941532U (zh) 一种便携式ic卡读写装置
CN102957794A (zh) 快捷键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202935897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急停闭锁开关位置识别装置
CN112633770A (zh) 资产状态的判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22408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第一电子设备
CN202650057U (zh) 一种基于rfid的电子名片
CN102281344B (zh) 通讯录管理方法及模块
CN103500064A (zh) 文件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