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4916B - 镜筒及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筒及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4916B
CN103364916B CN201210096852.6A CN201210096852A CN103364916B CN 103364916 B CN103364916 B CN 103364916B CN 201210096852 A CN201210096852 A CN 201210096852A CN 103364916 B CN103364916 B CN 103364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bearing
leaning portion
top ends
screw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68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4916A (zh
Inventor
赖建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Tianyi Precision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68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4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4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4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4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4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筒,其具有相对的第一顶端部及第一底端部。所述镜筒具有一穿过所述第一顶端部和第一底端部的中心轴。所述镜筒还具有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外螺纹。所述镜筒进一步具有一承靠部。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一顶端部与所述承靠部之间,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承靠部于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间隔一距离。所述承靠部为在所述第一底端部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延伸的闭合环状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镜筒的镜头模组。

Description

镜筒及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多功能化的发展,相机模组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追求多功能化的同时,也希望电子产品具有优良的影像效果,即,需要相机模组具有高质量的成像质量。
常见的相机模组包括镜头模组及收容于该镜头模组底端的影像传感器。该镜头模组包括镜座、收容于镜座顶端的镜筒、及收容于该镜筒的至少一镜片。该镜座具有内螺纹。该镜筒具有与该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该至少一镜片用于对被摄物体进行光学成像。该影像传感器用于接收被摄物体经由该至少一镜片形成的光学成像,然而,将该镜筒螺入该镜座过程中,由于镜筒与镜座之间会产生摩擦力,镜筒与镜座之间也产生塑料微粒。该塑料微粒易落至影像传感器的感测面,不但会使得影像传感器产生噪音,而且还会因微粒对入射至感测面的光线的反射及折射作用,使得相机模组的自动变焦或对焦过程难以将相机模组调整至所需的焦点,从而扭曲了影像传感器所接收的光学成像,进而降低了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的成像质量。此外,将该镜筒螺入该镜座过程中,镜筒的中心轴易相对该影像传感器的感测面倾斜,进而影响该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微粒影响成像的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镜头模组。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镜头模组。
一种镜筒具有相对的第一顶端部及第一底端部。所述镜筒具有一穿过所述第一顶端部和第一底端部的中心轴。所述镜筒还还具有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外螺纹。所述镜筒进一步具有一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承靠部。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一顶端部与所述承靠部之间,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承靠部于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间隔一距离。所述承靠部为在所述第一底端部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延伸的闭合环状体。
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筒及收容该镜筒的镜座。所述镜筒具有相对的第一顶端部及第一底端部。所述镜筒具有一穿过所述第一顶端部和第一底端部的中心轴。所述镜筒还具有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外螺纹。所述镜座具有相对的第二顶端部及第二底端部。所述镜座还具有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的且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第二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底端部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顶端部。所述镜筒进一步具有一承靠部。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一顶端部与所述承靠部之间,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承靠部于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间隔一距离。所述承靠部为在所述第一底端部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延伸的闭合环状体。所述第二底端部的内壁为光滑内壁,所述承靠部抵靠于所述第二底端部的光滑内壁。
本技术方案的镜筒及具有镜筒的镜头模组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承靠部抵靠镜座的光滑内壁,可防止镜筒螺入镜座过程中所产生的微粒落至影像传感器,进而不仅可以防止影像传感器产生噪音,而且还可减小因微粒对入射至感测面的光线的反射及折射作用使得具有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的自动变焦或对焦过程难以将相机模组调整至所需的焦点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影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并且承靠部有效地防止镜筒倾斜组装现象的发生,确保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提升镜头模组的组装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提供的镜头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镜头模组的剖面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的III部分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镜头模组 100
镜筒 10
镜片 20
镜座 30
本体 11
承靠部 13
第一顶端部 111
第一底端部 113
第一收容腔 115
第一表面 131
第二表面 133
外螺纹 117
第二顶端部 301
第二底端部 303
第二收容腔 305
内螺纹 30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复数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镜筒及镜头模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镜头模组100包括镜筒10、收容于镜筒10内的至少一镜片20、及镜座30。
镜筒10包括本体11及设于本体11外壁的承靠部13。
本体11为圆筒体,其具有第一顶端部111、与第一顶端部111相对的第一底端部113、及一贯穿第一顶端部111及第一底端部113的第一收容腔115。第一收容腔115用以收容至少一镜片20。
承靠部13为闭合环状体,设置于镜筒10本体11靠近第一底端部113的外壁,用于与镜座30内壁相配合,以抵靠镜座30内壁。
具体地,承靠部13与镜筒10的本体11一体成型,为自镜筒10第一底端部113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延伸的闭合环状体。记承靠部13的外径为D1。
请一并参阅图3,承靠部13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131及第二表面133。第一表面131远离第一底端部113。第二表面133靠近第一底端部113。
第一表面131为环绕镜筒10的穿过第一顶端部111及第一底端部113的中心轴OA的环形面,其在中心轴OA所处的平面上的截面的轮廓线可以为相对于中心轴OA倾斜的直线,也可以为曲线,还可以为垂直于中心轴OA的直线。即,第一表面131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
第二表面133也为环绕中心轴OA的环形面,其在中心轴OA的所处平面上的截面的轮廓线可以为相对于中心轴OA倾斜的直线,也可以为曲线,还可以为垂直于中心轴OA的直线。即,第二表面133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
为了便于组装且使得承靠部13与镜座30内壁之间的承靠面积较小,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心轴OA所处平面上,承靠部13的截面的轮廓线在平行于中心轴OA方向上的宽度沿远离中心轴OA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心轴OA所处平面上,承靠部13的截面的轮廓线为开口面向中心轴OA的抛物线。
本体11靠近第一顶端部111的外壁还设有外螺纹117,且外螺纹117与承靠部13之间于平行于中心轴OA的方向上隔开一距离,即,外螺纹117位于第一顶端部111与承靠部13之间。外螺纹117用以与镜座30内壁的内螺纹307配合组装。
为了便于镜筒10螺入镜座30,镜筒10的外螺纹117在垂直于中心轴OA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承靠部13在该垂直于中心轴OA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外围,即外螺纹117的外径大于承靠部13的外径。
镜座30为圆筒体,其具有第二顶端部301、与第二顶端部301相对的第二底端部303、贯穿第二顶端部301及第二底端部303的第二收容腔305。记第二顶端部301的内径为D2,第二底端部303的内径为D3。
镜座30的内壁还设有内螺纹307,以与镜筒10的外螺纹117配合组装。内螺纹307位于第二顶端部301与第二底端部303之间,且靠近第二顶端部301。
第二底端部303的内壁为光滑表面,且第二底端部303的内径D3等于或者小于承靠部13的外径D1,以使镜座30靠近第二底端部303的内壁可与承靠部13相互抵靠。本领域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当第二底端部303的内径D3小于承靠部13的外径D1时,镜座30靠近第二底端部303的光滑内壁可与承靠部13通过过盈配合方式相互抵靠。
为了更好地防止镜筒10螺入镜座30过程中产生的微粒落至靠近第二底端部303的影像传感器(图未示)上,D3小于D2,以使第二收容腔305为上宽下窄的阶梯状收容腔。
当然,本体11与承靠部13也可分别成型后,再以螺钉、粘贴等方式固定于一起形成镜筒10。
承靠部13的材料可为树脂,当然,也可选用其它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本体11的材料通常为树脂。
本实施例中,本体11与承靠部13均为树脂,故可一体成型形成镜筒10。
组装镜头模组100时,可先将至少一镜片20组装于镜筒10第一收容腔115内,而后将镜筒10的第一底端部113从镜座30的第二顶端部301螺入镜座30的第二收容腔305内,以获得组装好的镜头模组100。
本技术方案的镜筒10及具有镜筒10的镜头模组100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镜筒10承靠部13抵靠镜座30的光滑内壁,可防止镜筒10螺入镜座30过程中所产生的微粒落至影像传感器,进而不仅可以防止影像传感器产生噪音,而且还可减小因微粒对入射至感测面的光线的反射及折射作用使得具有镜头模组100的相机模组(图未示)的自动变焦或对焦过程难以将相机模组调整至所需的焦点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影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并且承靠部13有效地防止镜筒10倾斜组装现象的发生,确保镜头模组100的成像质量,提升镜头模组100的组装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镜筒,所述镜筒具有相对的第一顶端部及第一底端部,所述镜筒具有一穿过所述第一顶端部和第一底端部的中心轴,所述镜筒还具有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外螺纹,所述镜筒进一步具有一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承靠部,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一顶端部与所述承靠部之间,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承靠部于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间隔一距离,所述承靠部为在所述第一底端部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延伸的闭合环状体,其中,所述镜筒的外螺纹的外径大于所述承靠部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靠部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第一底端部,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第一底端部,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均为环形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靠部在平行于所述镜筒的中心轴方向上的宽度在沿远离所述镜筒的中心轴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中心轴所处的平面上,所述承靠部的截面的轮廓线为开口面向所述中心轴的抛物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7.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及收容该镜筒的镜座,所述镜筒具有相对的第一顶端部及第一底端部,所述镜筒具有一穿过所述第一顶端部和第一底端部的中心轴,所述镜筒还具有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外螺纹,所述镜座具有相对的第二顶端部及第二底端部,所述镜座还具有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的且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第二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底端部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顶端部,所述镜筒进一步具有一承靠部,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一顶端部与所述承靠部之间,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承靠部于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间隔一距离,所述承靠部为在所述第一底端部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延伸的闭合环状体,所述第二底端部的内壁为光滑内壁,所述承靠部抵靠于所述第二底端部的光滑内壁,其中,所述镜筒的外螺纹的外径大于所述承靠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底端部的内径等于或者小于所述承靠部的外径。
CN201210096852.6A 2012-04-05 2012-04-05 镜筒及镜头模组 Active CN103364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6852.6A CN103364916B (zh) 2012-04-05 2012-04-05 镜筒及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6852.6A CN103364916B (zh) 2012-04-05 2012-04-05 镜筒及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4916A CN103364916A (zh) 2013-10-23
CN103364916B true CN103364916B (zh) 2016-12-21

Family

ID=4936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6852.6A Active CN103364916B (zh) 2012-04-05 2012-04-05 镜筒及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49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0987A (zh) * 2006-12-29 2008-07-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的组装方法及镜头模块
CN101604058A (zh) * 2008-06-10 2009-12-16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尘构造的镜头模组
CN102334046A (zh) * 2010-01-13 2012-01-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塑料透镜、摄影透镜、图像拍摄装置以及便携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7961A (ja) * 1997-02-18 1998-08-25 Nitto Kogaku Kk カメラのレンズ部
KR100509372B1 (ko) * 2003-04-15 2005-08-18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렌즈의 핀트 및 해상력 조정이 가능한 렌즈 배럴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줌 카메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0987A (zh) * 2006-12-29 2008-07-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的组装方法及镜头模块
CN101604058A (zh) * 2008-06-10 2009-12-16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尘构造的镜头模组
CN102334046A (zh) * 2010-01-13 2012-01-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塑料透镜、摄影透镜、图像拍摄装置以及便携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4916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1376B (zh)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463167B (zh) 結像系統鏡組
TWI604244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503566B (zh)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which the optical imaging lens is applied
TWI81762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70514B (zh) 光學成像鏡頭
US20220269049A1 (en) Lens system, projection apparatus, detec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53763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光學成像鏡頭
CN103076670B (zh) 四片式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TW201525518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479185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一)
TW201608270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CN101630054A (zh) 相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TWI53763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US20170139173A1 (en) Lens Module
TWI55333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59269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03364916B (zh) 镜筒及镜头模组
TWI571666B (zh) 鏡筒及鏡頭模組
TWI709779B (zh) 屏下鏡頭裝置以及使用此屏下鏡頭裝置的手機
CN207528977U (zh) 镜头模组
TWM529179U (zh) 光學取像結構
US9933591B2 (en) Lens module
TWI582460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523061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30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Dalang street community of Longsheng gold dragon road e-commerce incubator exhibition Tao Commercial Plaza E block 70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tep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Longhua Town Industrial Zone tabulaeformis tenth East Ring Road No. 2 two

Co-patentee before: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ongfujin Precise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e Yanming

Inventor after: Luo Yongfeng

Inventor after: Huang Helin

Inventor before: Lai Jiann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05

Address after: 51906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Nan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Rainbow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ZHUHAI TIANYI PRECISION INSTRU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New District of Longhua City, Dalang street, Longsheng Gold Dragon Road community e-commerce incubator exhibition Tao Commercial Plaza E block 706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tep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