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6217B -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 Google Patents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6217B
CN103356217B CN201210091731.2A CN201210091731A CN103356217B CN 103356217 B CN103356217 B CN 103356217B CN 201210091731 A CN201210091731 A CN 201210091731A CN 103356217 B CN103356217 B CN 103356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shutter
angle
interv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17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6217A (zh
Inventor
李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Shanghai Medical Equip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17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6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6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6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从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对应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道相对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即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在对[0,βF]区间和[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进行扫描采样时,通过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移动,相应的调整X射线φ方向上的扇角,从而可避免采集冗余区域的图像数据,并可降低相应的X射线剂量。

Description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背景技术
CT机作为一种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以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成像。图1中示出了目前的一种CT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CT机包括:一个底部支撑部件1、一个旋转机架(gantry)2、一个X射线球管3、一个X射线探测器4、一个设置于X射线球管3和X射线探测器4之间的准直器5、一个控制装置6和一个图像重建装置7。
其中,旋转机架2通常为环形结构,且安装在底部支撑部件1上,能够绕自身的轴线旋转。通常情况下,将与旋转机架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Z方向,将与Z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称为X方向,并将分别与X方向和Z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称为Y方向。
X射线球管3安装在旋转机架2上,能够在垂直于Z方向的方向上发射X射线。
图2a和图2b为准直器5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主视图,图2b为俯视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该准直器5上具有约束X射线球管3发射的X射线的矩形孔径(实际应用中,该矩形孔径通常是一个近似矩形的矩形孔径。另外,准直器5上也可设置多个不同宽度的近似矩形孔径,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本发明中仅以其中一个近似矩形孔径为例),使得X射线球管3发射的X射线成为在Z方向上呈设定近似矩形在XY平面上呈设定扇形的X射线束。其中,X射线球管3在XY平面上的扇形投影,也称X射线球管3在φ方向上的扇形投影,其最大扇角为βF
X射线探测器4安装在旋转机架2上与X射线球管3相对的位置,用于接收X射线球管3发射的经准直器5约束后的X射线束,并将其转换为图像信息输出给图像重建装置7。
在进行CT扫描时,对于每个扫描切面(或称断层),一般可以先从多个角度采集目标对象的信息,再根据从多个角度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目标对象的图像重建。
为了获取目标对象多个角度的信息,通常由控制装置6控制旋转机架2带动X射线球管3和X射线探测器4绕旋转机架2的轴线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基于时间触发或位置触发方式控制X射线球管3发射X射线以及X射线探测器4对X射线球管3发射的X射线进行采集接收,实现多角度的扫描触发控制。其中,X射线球管3发射X射线以实现投影的位置通常称为投影位置,X射线球管3发射X射线的投影位置相对于初始零度的夹角通常称为投影角。X射线球管3每旋转一周并发射X射线的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在一个扫描周期内,扫描开始时的初始投影位置对应的投影角(即初始投影角)设为初始零度,其可以是X方向的正方向,也可以是其它任意位置。
图像重建装置7用于接收X射线探测器4输出的图像信息,并根据每个扫描周期中所有投影位置对应的图像信息及其投影角的信息进行图像重建。
目前一般采用[0,π+βF]角度区域的多个角度的目标对象信息采集和图像重建。其中,βF为X射线球管3在φ方向上的最大扇角。在该区域内进行目标对象采集后,会得到如图3所示的以X射线球管的投影角α为横坐标,以其在φ方向上的扇角位置β为纵坐标的矩形图像数据区域。然而实际应用中,图3中所示矩形区域中的两个三角形区域中的图像数据在矩形区域中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中都已存在,即图3中所示矩形区域中的两个三角形区域中的图像数据实际上皆为冗余数据。其中,左边的三角形斜边满足表达式 右边的三角形斜边满足表达式 
然而目前准直器上的X射线约束孔在φ方向上都是定长的,即都是以最大扇角βF进形目标对象的信息采集的,因此只能得到图3所示矩形区域的图像数据。
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冗余图像数据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可去除图1中所示矩形区域中的两个三角形区域中的冗余图像数据,一方面还可减少对应这两个三角形区域的X射线辐射剂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一种准直器及一种CT机,用于降低冗余图像数据的采集,减少相应的X射线辐射剂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其中,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具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 这一对X射线遮挡板包括在CT机旋转机架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前方的第一遮挡板和位于后方的第二遮挡板;所述扫描控制方法包括:
在当前扫描开始前,控制所述第一遮挡板完全遮挡住所述当前X射线约束孔;
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并在控制[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其中,βF为最大扇角;
在控制[βF,π]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持在不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
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并在控制[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二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闭合位置。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为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所述的一对X射线遮挡板。
可选地,所述准直器上设置有包括当前X射线约束孔在内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所述预先为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所述的一对X射线遮挡板为: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每个X射线约束孔分别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或者为: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公共X射线遮挡板。
可选地,所述准直器上仅设置有一个X射线约束孔。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包括:
一个准直器,对应所述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这一对X射线遮挡板包括在CT机旋转机架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前方的第一遮挡板和位于后方的第二遮挡板;在当前扫描开始前,所述第一遮挡板完全遮挡住所述当前X射线约束孔;
一个对应关系确定单元,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0,βF] 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以及,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其中,βF为最大扇角;
一个触发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确定的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在控制[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在控制[βF,π]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持在不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确定的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在控制[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二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闭合位置。
所述准直器上设置有包括当前X射线约束孔在内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对应所述准直器上的每个X射线约束孔分别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或者对应所述准直器上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仅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公共X射线遮挡板。
可选地,所述准直器上仅设置有一个X射线约束孔。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准直器,包括:至少一个X射线约束孔;对应所述至少一个X射线约束孔中的每个X射线约束孔分别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或者对应所述准直器上的至少一个X射线约束孔仅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公共X射线遮挡板。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机,包括如上所述的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对应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道相对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即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在对[0,βF]区间和[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进行扫描采样时,通过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移动,相应的调整X射线φ方向上的扇角,从而可避免采集冗余区域的图像数据,并可降低相应的X射线剂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目前的一种CT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的准直器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b为图1所示的准直器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目前的一种在[0,π+βF]的投影角区域进行目标对象信息采集后得到的图像数据区域。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扇角调整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为准直器设置X射线遮挡板后的CT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遮挡板的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随着X射线扇角的调整,得到的图像数据区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遮挡板的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的图像数据区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底部支撑部件    2-旋转机架    3-X射线球管    4-X射线探测器
5-准直器          6-控制装置    7-图像重建装置
51-X射线约束孔    52-第一遮挡板 53-第二遮挡板
601-为准直器5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
602-在当前扫描开始前,控制第一遮挡板完全遮挡住所述当前X射线约束孔
603-在控制[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
604-在控制[βF,π]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持在不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
605-在控制[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二遮挡板移动至 相应的闭合位置
1101-准直器    1102-对应关系确定单元    1103-触发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对冗余图像数据的采集,可不采集图3中所示三角区域的冗余图像数据,为此需要对X射线φ方向上的扇角进行调整,基于图3所示的两个三角图像数据区域,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对应不同投影角的扇角调整曲线,即对应[0,βF]区间的各预设投影角,按照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调整当前投影角对应的扇角;对应[βF,π]区间的各预设投影角,保持最大扇角βF不变;对应[π,π+βF]区间的各预设投影角,按照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调整当前投影角对应的扇角。
为了能够实现对扇角的调整,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如图5所示,预先为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为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中,以CT机的旋转机架的旋转方向为基准,将该旋转方向上位于前方的X射线遮挡板称为第一遮挡板52,位于后方的X射线遮挡板称为第二遮挡板53,即可将当前X射线约束孔对应的一对X射线遮挡板分别称为第一遮挡板52和第二遮挡板5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预先为准直器5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以CT机的旋转机架的旋转方向为基准,将当前X射线约束孔对应的一对X射线遮挡板分别称为第一遮挡板52和第二遮挡板53。
实际应用中,准直器5可能只包括一个X射线约束孔,也可以包括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对于只包括一个X射线约束孔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只需为该一个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即可。对于包括复 数个X射线约束孔的情况,可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每个X射线约束孔分别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或者也可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公共X射线遮挡板。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步骤602,在当前扫描开始前,控制所述第一遮挡板52完全遮挡住所述当前X射线约束孔,即在当前扫描开始前,将扇角调整为0。
步骤603,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52的打开位置,并在控制[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52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其中,βF为最大扇角。
本步骤中,在控制旋转机架2带动X射线球管3和X射线探测器4旋转以实现[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的过程中,同时控制第一遮挡板52移动至与各预设投影角相对应的打开位置。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遮挡板52的移动过程示意图。图8为随着X射线扇角的调整,得到的图像数据区域的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可以看出,随着[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逐渐增大,第二遮挡板53保持不动,第一遮挡板52逐渐向远离第二遮挡板53的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完全打开准直器5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为止,从而使得X射线扇角相应增大,直至增大至最大扇角βF为止。在该过程中,基于第一遮挡板52的不同移动位置,可采集到如图8所示的图像数据区域,可见,该过程中,能够避免采集图3中所示的左侧三角形区域的冗余图像数据,并同时降低了对应的X射线辐射剂量。
步骤604,在控制[βF,π]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52和第二遮挡板53保持在不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
本步骤中,在控制旋转机架2带动X射线球管3和X射线探测器4旋转以实现[βF,π]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的过程中,第一遮挡板52和第二遮挡板53均保持不动,并且由于第一遮挡板52已经移到至完全打开准直器5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因此第一遮挡板52和第二遮挡板53均以未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保持不动。相应地,如图8所示,在[βF,π]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均以最大扇角βF的X射线进行扫描 采样。
步骤605,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并在控制[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二遮挡板53移动至相应的闭合位置。
本步骤中,在控制旋转机架2带动X射线球管3和X射线探测器4旋转以实现[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的过程中,同时控制第二遮挡板53移动至与各预设投影角相对应的打开位置。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遮挡板53的移动过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随着[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逐渐增大,第一遮挡板52保持不动,第二遮挡板53逐渐向靠近第一遮挡板52的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完全遮挡准直器5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为止,从而使得X射线扇角相应减大,直至减小至0为止。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对第一遮挡板52和第二遮挡板53的控制,可最终采集到如图10所示的图像数据区域,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避免采集图3中所示的两侧三角形区域的冗余图像数据,并同时降低了对应的X射线辐射剂量。当最大扇角βF为60度时,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T扫描控制方案可降低(240-180)/240=25%的X射线剂量。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系统包括:一个准直器1101、一个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102和一个触发控制单元1103。
其中,对应所述准直器1101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以CT机的旋转机架的旋转方向为基准,将当前X射线约束孔对应的一对X射线遮挡板分别称为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在当前扫描开始前,所述第一遮挡板完全遮挡住所述当前X射线约束孔。
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102用于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 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 之间的关系式 确定[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其中,βF为最大扇角。
触发控制单元1103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102确定的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在控制[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在控制[βF,π]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持在不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102确定的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在控制[π,π+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二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闭合位置。
实际应用中,准直器1101可能只包括一个X射线约束孔,也可以包括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对于只包括一个X射线约束孔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只需为该一个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即可。对于包括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的情况,可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每个X射线约束孔分别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或者也可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公共X射线遮挡板。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具体实现时,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102和触发控制单元1103可以位于智能芯片或微处理器中,或者也可以是包括能被微处理器和智能芯片执行的代码的存储介质。并且,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102和触发控制单元1103可以在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6中实现。
本申请中的CT机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具体实现形式的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其中,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具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这一对X射线遮挡板包括在CT机旋转机架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前方的第一遮挡板和位于后方的第二遮挡板;所述扫描控制方法包括:
在当前扫描开始前,控制所述第一遮挡板完全遮挡住所述当前X射线约束孔;
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之间的关系式确定[0,βF]区间内的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并在控制[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其中,βF为最大扇角;
在控制[βF,π]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持在不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
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之间的关系式确定[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并在控制[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二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闭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预先为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所述的一对X射线遮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上设置有包括当前X射线约束孔在内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
所述预先为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所述的一对X射线遮挡板为: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每个X射线约束孔分别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或者为:预先为所述准直器上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设置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公共X射线遮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上仅设置有一个X射线约束孔。
5.一种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包括:
一个准直器,对应所述准直器的当前X射线约束孔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这一对X射线遮挡板包括在CT机旋转机架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前方的第一遮挡板和位于后方的第二遮挡板;在当前扫描开始前,所述第一遮挡板完全遮挡住所述当前X射线约束孔;
一个对应关系确定单元,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之间的关系式确定[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以及,根据投影角α与扇角大小之间的关系式确定[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所对应的扇角取值,进而确定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其中,βF为最大扇角;
一个触发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确定的对应[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一遮挡板的打开位置,在控制[0,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打开位置;在控制[βF,π]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持在不遮挡当前X射线约束孔的位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确定的对应[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第二遮挡板的闭合位置,在控制[π,π+βF]区间内各预设投影角的扫描采样时,控制第二遮挡板移动至相应的闭合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上设置有包括当前X射线约束孔在内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
对应所述准直器上的每个X射线约束孔分别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X射线遮挡板;或者对应所述准直器上的复数个X射线约束孔仅设置有一对相对放置的可通过移动改变X射线扇角大小的公共X射线遮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上仅设置有一个X射线约束孔。
8.一种CT机,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CT机的扫描控制系统。
CN201210091731.2A 2012-03-31 2012-03-31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Active CN103356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1731.2A CN103356217B (zh) 2012-03-31 2012-03-31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1731.2A CN103356217B (zh) 2012-03-31 2012-03-31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6217A CN103356217A (zh) 2013-10-23
CN103356217B true CN103356217B (zh) 2015-06-24

Family

ID=4935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1731.2A Active CN103356217B (zh) 2012-03-31 2012-03-31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6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0032A1 (de) * 2017-01-03 2018-07-05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Reduktion der Anzahl spektraler Kanäle in der Multi-Energie-CT-Bildgebung
CN113367718A (zh) * 2021-05-31 2021-09-10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稀疏角度采样的ct扫描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950A (zh) * 2003-05-27 2006-06-28 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
US7706500B2 (en) * 2007-07-18 2010-04-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X-ray CT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415A (ja) * 1990-05-22 1992-01-29 Shimadzu Corp X線ct装置
JP5416006B2 (ja) * 2010-03-23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発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950A (zh) * 2003-05-27 2006-06-28 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
US7706500B2 (en) * 2007-07-18 2010-04-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X-ray CT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6217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6176B2 (en) Proximity detection
US11464475B2 (en) Self-calibrating technique for x-ray imaging scanners
US9173618B2 (en) Diagnostic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ultiple types of imaging detectors
JP6434414B2 (ja) X線透視撮影用のポータブル型ラジオグラフィ撮影装置
US8575555B2 (en) 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ultiple types of imaging detectors
US9213110B2 (en) Imaging system using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detectors
US85523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imation in diagnostic imaging systems
EP2956063B1 (en) X-ray collimator size and position adjustment based on pre-shot
EP1136844A1 (en) Gamma camera
EP3351176B1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982686B (zh) 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及通过其拍摄断层图像的方法
US9392981B2 (en) Compact gantry system using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detectors
EP2419017A1 (en) Integrated breast x-ray and molecular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6048474A1 (en) Multi-detector imaging system with x-ray and gamma detection
CN103169492A (zh) 放射线断层摄影装置、检测装置和空间分辨率切换方法
US20180055467A1 (en) Multi-axis linear x-ray imaging system
CN103356217B (zh) Ct机的扫描控制方法、扫描控制系统、准直器及ct机
US201301315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east imaging
US11432789B2 (en) Self-calibrating technique for x-ray imaging scanners
US7670049B2 (en) X-ray radiography apparatus and arrangement method of plane of rotation
US200602612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uman brain imaging using a nuclear medicine camera
US93494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llimation sensitivity
CN209231517U (zh) 全身计数器系统
US94804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cal imaging
CN103356216B (zh) Ct机的扫描成像方法、扫描成像系统及ct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