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6739A -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6739A
CN103346739A CN2013101670006A CN201310167000A CN103346739A CN 103346739 A CN103346739 A CN 103346739A CN 2013101670006 A CN2013101670006 A CN 2013101670006A CN 201310167000 A CN201310167000 A CN 201310167000A CN 103346739 A CN103346739 A CN 103346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harge pump
capacitor
negativ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70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6739B (zh
Inventor
王海时
张正伟
林金燕
王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70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4673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91030852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075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46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6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6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6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该G类音频放大系统包括输入端、音频放大级、输入电平检测单元和电荷泵。其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调整音频放大级的供电信号,使G类音频放大系统具有高效率和高保真输出。

Description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09年10月20日,申请号为200910308523.1,发明名称为“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放大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AB类放大器具有良好的输出特征,但是效率太低。为了保持输出音质并提高效率,出现了G类放大器。
G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AB类放大器,区别在于G类放大器的供电电源是可变电压,而非固定电压。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G类放大器自动调节电源电压,使输出晶体管上的压降最低,大大提高效率。
如图1所示为传统单电源供电的AB类音频放大器10,其中11、12是放大级,VDD为放大级11、12提供正电源供电;13、14是扬声器,15、16是隔直电容,用以阻隔直流偏置(该直流偏置通常为0.5VDD)。传统单电源供电的AB类音频放大器需要两个隔直电容15、16,而这两个隔直电容15、16的容值一般非常大,典型值为几百微法,从而使外围电路变复杂、尺寸变大、成本变高。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用电荷泵给音频放大级提供负电源供电的电路20。与图1所示电路10不同的是,电路20包括一提供负电源VSS的电荷泵,来给放大级11和放大级12提供两路供电电源。其中负电源VSS的幅值与正电源VDD的幅值相等、极性相反。因此,电路20不需要大容值的隔直电容,而仅需要小容值负电压电容21和飞电容(fly capacitor)22(电容21和22的典型容值为1uF)。然而,虽然图2所示电路20解决了大容值电容的问题,但是当输入信号很小时,电路20的功率损耗很大,仍存在低效率的问题。
图3所示电路为现有技术采用两路供电电压的电路30。其中正电源电压HPVDD通过由开关管38、开关管39、电感40和电容41组成的buck电路提供,使得当电路30的输入信号INL变化时,通过由输入电平检测模块31、优化模块32、误差放大器33、补偿网络34、锯齿波产生器35、PWM比较器36构成的反馈网络调整PWM比较器36的输出,进而通过驱动电路37调整开关管38和开关管39的导通状态,而产生相应的正电源电压HPVDD。同时电荷泵43接收正电源电压HPVDD以产生幅值相同、极性相反的负电源电压HPVSS。也即,电路30的放大级42的供电电压随着输入信号INL变化而变化,从而降低了功率损耗,提高了效率。然而电路30存在以下缺点:buck电路占用很大的版图布局面积,使电路30的电路板面积增大;buck电路轻载状态下效率很低;需要额外的电感40,增加了成本,并产生电磁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类音频放大系统,该G类音频放大系统可根据音频输入信号,调整其供电电压,从而高效率地输出高保真音频放大信号,同时该G类音频放大系统成本低,空间占用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类音频放大系统,包括输入端,接收音频输入信号;音频放大级,耦接至输入端,输出音频放大信号;输入电平检测单元,耦接至输入端,检测音频输入信号的大小,输出电平检测信号;电荷泵,耦接至输入电平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收电平检测信号,输出正电源信号和负电源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源信号和所述负电源信号为所述音频放大级的供电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G类音频放大方法,包括检测音频输入信号,得到电平检测信号;响应所述电平检测信号提供相应电压级别的正电源信号和负电源信号;接收所述音频输入信号、所述正电源信号和所述负电源信号,提供音频放大信号。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保持高效率的同时,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小的空间占用而高保真地输出音频信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传统单电源供电的AB类音频放大器。
图2示出现有技术用电荷泵模块给音频放大级提供负电源供电的电路20。
图3示出现有技术采用两路供电电压的电路30。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
图6(a)示出图4所示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6(b)示出图4所示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另一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G类音频放大系统的电荷泵202。
图8示出当图7所示电荷泵202工作在±0.5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图9示出当图7所示电荷泵202工作在±1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G类音频放大系统的电荷泵302。
图11示出当图10所示电荷泵302工作在±0.5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图12示出当图10所示电荷泵302工作在±1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输出波形图。
图14示出实现图13波形的用于G类音频放大系统的电荷泵402。
图15示出当图14所示电荷泵402工作在±1/3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图16示出当图14所示电荷泵402工作在±1/2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图17示出当图14所示电荷泵402工作在±2/3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图18示出当图14所示电荷泵402工作在±1X模式时的开关控制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其中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包括输入端,接收音频输入信号INL;AB类音频放大级103,耦接至输入端以接收音频输入信号INL,并输出音频放大信号OUTL至扬声器107;输入电平检测单元101,耦接至输入端以检测音频输入信号INL的大小,输出电平检测信号INDET;电荷泵102,耦接至输入电平检测单元101的输出端,接收电平检测信号INDET,输出正电源信号HPVDD和负电源信号HPVSS
其中AB类音频放大级103的正电源HPVDD和负电源HPVSS由电荷泵102提供,电容104和电容105为提供该正负电源所需电容,即电容104为正电压电容,耦接在电荷泵102的正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电容105为负电压电容,耦接在电荷泵102的负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飞电容106为从电荷泵102的内部电压源可控地连接至该正或负电源输出端的连接电容。在此实施例中,电容104、105、106均耦接在电荷泵102的外部,这是因为电容104、105、106的容值一般比较大,不容易集成。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电容104、105、106也可集成在电荷泵102内部,如图5所示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将电容104、105、106均集成进电荷泵102内部。由于图5所示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其他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与图4所示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相同,为了叙述简明,下文仅结合图4所示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做相应说明。
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运行时,输入电平检测单元101检测音频输入信号INL的大小,并输出检测值(即电平检测信号)至电荷泵102。电荷泵102接收输入电平检测单元101输出的电平检测信号,输出相应的正电源信号HPVDD和负电源信号HPVSS,使得AB类音频放大级103的供电电源随音频输入信号INL的改变而改变。
图6(a)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工作模式示意图。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小于一预设值V1时,电荷泵102工作在±0.5X(正/负0.5倍)模式,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0.5VDD、HPVSS=-0.5VDD,从而使AB类音频放大级103的晶体管上的压降相应减小;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大于预设值V1时,电荷泵102工作在±1X模式,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VDD、HPVSS=-VDD,从而使AB类音频放大级103输出的音频放大信号不产生失真。当从±1X模式转换成±0.5X模式时,如果HPVDD>0.5VDD、HPVSS>-0.5VDD,电荷泵可以不工作,处于休眠状态。即,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电平检测单元101检测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大小,输出相应的电平检测信号INDET
图6(b)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另一工作模式示意图。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幅值小于一预设值V1时,电荷泵102工作在±0.5X模式,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0.5VDD、HPVSS=-0.5VDD,从而使AB类音频放大级103的晶体管的压降相应减小;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幅值大于预设值V1时,电荷泵102工作在±1X模式,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VDD、HPVSS=-VDD,从而使AB类音频放大级103输出的音频放大信号不产生失真。当从±1X模式转换成±0.5X模式时,如果HPVDD>0.5VDD、HPVSS>-0.5VDD,电荷泵可以不工作,处于休眠状态。即,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电平检测单元101也可以检测音频输入信号INL的幅值,输出相应的电平检测信号INDET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G类音频放大系统的电荷泵202。如图7所示,电荷泵202包括开关S1~S7、飞电容C1、负电压电容C2、正电压电容C3、内部电压源VDD、节点1~5。其中正电压电容C3耦接在电荷泵202的正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负电压电容C2耦接在电荷泵202的负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飞电容C1的一端耦接至内部电压源VDD,其另一端耦接至开关可控地连接于电荷泵202的正电源输出端或电荷泵202的负电源输出端。开关S1~S7可以是任何可控半导体开关器件,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具体来说,开关S1耦接在节点3和节点4之间;开关S2耦接在节点3和地之间;开关S3耦接在节点1和节点4之间;开关S4耦接在节点1和节点3之间;开关S5耦接在节点1和节点5之间;开关S6耦接在节点5和地之间;开关S7耦接在节点2和节点5之间;飞电容C1耦接在节点3和节点5之间;负电压电容C2耦接在节点2和地之间;正电压电容C3耦接在节点2和地之间;内部电压源VDD耦接在节点4和地之间。可以看到,节点1为电荷泵202的正电源输出端,节点2为电荷泵202的负电源输出端。当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控制开关S1~S7闭合与断开,可在节点1与节点2得到不同的电压HPVDD和HPVSS
如图8所示为当电荷泵202工作在±0.5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8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和开关S5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飞电容C1、开关S5、正电压电容C3形成串联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两端电压被充至电压VC1,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3,并且VC1+VC3=VDD,飞电容C1和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均为上正下负,即HPVDD=VC3
第二步,控制开关S2和开关S7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飞电容C1、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与负电压电容C2并联,飞电容C1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VC2=VC1,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C1
第三步,控制开关S4和开关S6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6、飞电容C1、开关S4、正电压电容C3构成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与正电压电容C3并联,使得飞电容C1与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相等,即VC1=VC3,而VC1+VC3=VDD,则VC1=VC3=0.5VDD,HPVDD=VC3=+0.5VDD,HPVSS=-VC1=-0.5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0.5VDD、HPVSS=-0.5VDD,从而实现±0.5X工作模式。
如图9所示为当电荷泵202工作在±1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9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和开关S6闭合,控制开关S3保持长时间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飞电容C1、开关S6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同时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3、正电压电容C3也形成串联闭合回路,飞电容C1和正电压电容C3被充电至VDD,并且飞电容C1两端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极性也为上正下负,即HPVDD=+VDD
第二步,控制开关S2和开关S7闭合,开关S3继续保持闭合,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飞电容C1、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与负电压电容C2并联,飞电容C1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达到VDD,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VDD、HPVSS=-VDD,从而实现±1X工作模式。
图10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G类音频放大系统的电荷泵302。与图7所示电荷泵202不同的是,电荷泵302用二极管D5取代原开关S5,用二极管D7取代原开关S7,而电荷泵302的其他部分与电荷泵202相同,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这里为了叙述简明,不再描述其连接方式。
如图11所示为当电荷泵302工作在±0.5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11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飞电容C1、二极管D5、正电压电容C3形成串联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两端电压被充至电压VC1,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各被充电至VC3,并且VC1+VC3=VDD,飞电容C1和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均为上正下负,即HPVDD=VC3
第二步,控制开关S2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飞电容C1、二极管D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与负电压电容C2并联,飞电容C1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VC2=VC1,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C1
第三步,控制开关S4和开关S6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6、飞电容C1、开关S4、正电压电容C3构成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与正电压电容C3并联,使得飞电容C1与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相等,即VC1=VC3,而VC1+VC3=VDD,则VC1=VC3=0.5VDD,HPVDD=VC3=+0.5VDD,HPVSS=-VC1=-0.5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0.5VDD、HPVSS=-0.5VDD,从而实现±0.5X工作模式。
如图12所示为当电荷泵302工作在±1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12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和开关S6闭合,控制开关S3保持长时间闭合,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飞电容C1、开关S6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同时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3、正电压电容C3也形成串联闭合回路,飞电容C1和正电压电容C3被充电至VDD,并且飞电容C1和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极性均为上正下负,即HPVDD=+VDD
第二步,控制开关S2闭合,控制开关S3继续保持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飞电容C1、二极管D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飞电容C1与负电压电容C2并联,飞电容C1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达到VDD,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VDD、HPVSS=-VDD,从而实现±1X工作模式。
如上所述的电荷泵202和电荷泵302,其中开关S1和开关S3工作在开关状态。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关S1和开关S3也可以工作为可控电流源模式。即,当开关S1被控制导通时,内部电压源VDD和开关S1等效为一可控电流源,使得飞电容C1两端电压以一定速率上升而不会突变;当开关S1被控制断开时,内部电压源VDD和飞电容C1的耦接被断开。同理,当开关S3被控制导通时,内部电压源VDD和开关S3等效为一可控电流源,使得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以一定速率上升而不会突变;当开关S3被控制断开时,内部电压源VDD和正电压电容C3的耦接被断开。
因此,如图4所示的G类放大系统100,当其音频输入信号INL小于V1时,可使电荷泵102工作在±0.5X模式,以得到HPVDD=+0.5VDD、HPVSS=-0.5VDD的放大级供电电压;当G类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大于V1时,可使电荷泵102工作在±1X模式,以得到HPVDD=+VDD、HPVSS=-VDD的放大级供电电压。当G类放大系统100从±1X模式转换成±0.5X模式时,如果HPVDD>0.5VDD、HPVSS>-0.5VDD,电荷泵可以不工作,处于休眠状态。因此,针对G类放大系统的不同输入,本发明可提供不同的供电电压,从而使得G类放大系统降低了功率损耗,提高了效率。
当然,本发明可为G类放大系统的放大级提供任意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如±VDD/N,±2VDD/N,±3VDD/N,……,±(N-2)VDD/N,±(N-1)VDD/N,±VDD/2,±VDD等,其中N为任意需要的电压等级数,只要把飞电容C1替换为相应N-1个串联电容。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上述要求的其中一个示例性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输出波形图,此时N为3。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小于预设值V2时,电荷泵102工作在±1/3X模式,从而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1/3VDD、HPVSS=-1/3VDD;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大于预设值V2小于预设值V3时,电荷泵102工作在±1/2X模式,从而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1/2VDD、HPVSS=-1/2VDD;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大于预设值V3小于预设值V4时,电荷泵102工作在±2/3X模式,从而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2/3VDD、HPVSS=-2/3VDD;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的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大于预设值V4时,电荷泵102工作在±1X模式,从而使电荷泵102提供的HPVDD=VDD、HPVSS=-VDD。当G类音频放大系统100从高倍模式转换至低倍模式时,如果输出高于预设数值,则G类音频放大系统可以处于休眠状态,电荷泵不开关。图13描述的是判断音频输入信号INL的瞬时值大小,以使电荷泵102工作在相应模式,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也可以判断音频输入信号INL的幅值,以使电荷泵102工作在相应模式。
图14为根据图13波形图要求的用于G类音频放大系统的电荷泵402。其中N为3,则飞电容C1被替换为2个串联电容(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即第一飞电容C1的一端耦接至内部电压源VDD,其另一端耦接在电荷泵402的正电源输出端和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第二飞电容C4与第一飞电容C1并联耦接。如图14所示,电荷泵402包括开关S1~S10、第一飞电容C1、负电压电容C2、正电压电容C3、第二飞电容C4、内部电压源VDD、节点1~7。与图7所示电荷泵202不同的是,电荷泵402在节点3和节点5之间还包括节点6和节点7。其中节点3和节点6之间耦接第一飞电容C1,节点5和节点7之间耦接第二飞电容C4,节点3和节点7之间耦接开关S8,节点5和节点6之间耦接开关S9;节点6和节点7之间耦接开关S10。电荷泵402的其他部分与图7所示电荷泵202相同,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通过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控制开关S1~S7闭合与断开,可在节点1与节点2得到不同的电压HPVDD和HPVSS
如图15所示为当G类放大系统的输入小于预设值V2时,电荷泵402工作在±1/3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15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开关S5和开关S10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第一飞电容C1、开关S10、第二飞电容C4、开关S5、正电压电容C3形成串联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两端电压被充至电压VC1,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被充至电压VC2,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3,并且VC1+VC2+VC3=VDD,第一飞电容C1、第二飞电容C4、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均为上正下负,即HPVDD=+VC3
第二步,控制开关S2、开关S7、开关S8和开关S9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开关S8、第二飞电容C4、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开关S2、第一飞电容C1、开关S9、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负电压电容C2、第二飞电容C4彼此并联耦接,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VC2=VC1=VC4,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C1
第三步,控制开关S4、开关S6、开关S8和开关S9闭合,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6、开关S9、第一飞电容C1、开关S4、正电压电容C3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开关S6、第二飞电容C4、开关S8、开关S4、正电压电容C3构成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正电压电容C3、第二飞电容C4彼此并联耦接,使得第一飞电容C1、第二飞电容C4、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相等,即VC1=VC3=VC4,而VC1+VC3+VC4=VDD,则VC1=VC3=VC4=1/3VDD,HPVDD=VC3=+1/3VDD,HPVSS=-VC1=-1/3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1/3VDD、HPVSS=-1/3VDD,从而实现±1/3X工作模式。
如图16所示为当G类放大系统的输入大于预设值V2小于预设值V3,电荷泵402工作在±1/2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16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和开关S5闭合,控制开关S8和开关S9持续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第一飞电容C1、开关S9、开关S5、正电压电容C3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同时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开关S8、第二飞电容C4、开关S5、正电压电容C3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即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并联耦接后与正电压电容C3串联耦接在内部电压源VDD和地之间,第一飞电容C1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1,第二飞电容C4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4,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3,并且VC1=VC4,VC1+VC3=VDD,第一飞电容C1、正电压电容C3、第二飞电容C4两端电压极性均上正下负,即HPVDD=+VC3
第二步,控制开关S2、开关S7闭合,继续控制开关S8和开关S9持续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开关S8、第二飞电容C4、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开关S2、第一飞电容C1、开关S9、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负电压电容C2、第二飞电容C4彼此并联,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VC2=VC1=VC4,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C1
第三步,控制开关S4、开关S6闭合,继续控制开关S8和开关S9持续闭合,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6、开关S9、第一飞电容C1、开关S4、正电压电容C3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开关S6、第二飞电容C4、开关S8、开关S4、正电压电容C3构成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正电压电容C3、第二飞电容C4彼此并联,使得第一飞电容C1、第二飞电容C4、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相等,即VC1=VC3=VC4,而VC1+VC3=VDD,则VC1=VC3=VC4=1/2VDD,HPVDD=VC3=+1/2VDD,HPVSS=-VC1=-1/2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1/2VDD、HPVSS=-1/2VDD,从而实现±1/2X工作模式。
如图17所示为当G类放大系统的输入大于预设值V3小于预设值V4,电荷泵402工作在±2/3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17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开关S5、开关S8和开关S9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第一飞电容C1、开关S9、开关S5、正电压电容C3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同时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开关S8、第二飞电容C4、开关S5、正电压电容C3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即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并联耦接后与正电压电容C3串联耦接在内部电压源VDD和地之间,第一飞电容C1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1,第二飞电容C4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4,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C3,并且VC1=VC4,VC1+VC3=VDD,第一飞电容C1、正电压电容C3、第二飞电容C4两端电压极性均上正下负,即HPVDD=+VC3
第二步,控制开关S2、开关S7和开关S10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第一飞电容C1、开关S10、第二飞电容C4、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与第二飞电容C4串联耦接后与负电压电容C2并联耦接,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VC2=VC1+VC4,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C2
第三步,控制开关S4、开关S6和开关S10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6、第二飞电容C4、开关S10、第一飞电容C1、开关S4、正电压电容C3构成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与第二飞电容C4串联耦接后与正电压电容C3并联,使得VC3=VC1+VC4,而VC1=VC4,VC1+VC3=VDD,因此,VC1=VC4=1/3VDD,VC3=2/3VDD,VC2=2/3VDD。因此,HPVDD=+VC3=+2/3VDD,HPVSS=-VC2=-2/3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2/3VDD、HPVSS=-2/3VDD,从而实现±2/3X工作模式。
如图18所示为当G类放大系统的输入大于预设值V4、电荷泵402工作在±1X模式时各开关的控制波形。
如图18所示,各开关的控制时序如下:
第一步,控制开关S1和开关S6闭合,控制S3、开关S8和开关S9持续闭合,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内部电压源VDD持续给正电压电容C3充电,以得到HPVDD=+VDD,同时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第一飞电容C1、开关S9、开关S6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内部电压源VDD、开关S1、开关S8、第二飞电容C4、开关S6形成串联闭合回路,即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并联耦接在内部电压源VDD和地之间,因此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两端电压被充电至VDD,并且第一飞电容C1和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极性均上正下负;
第二步,控制开关S2和开关S7闭合,继续控制开关S3、开关S8和开关S9持续闭合,控制控制其他开关断开,则开关S2、第一飞电容C1、开关S9、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开关S2、开关S8、第二飞电容C4、开关S7、负电压电容C2也构成闭合回路,第一飞电容C1、第二飞电容C4和负电压电容C2彼此并联耦接,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4向负电压电容C2放电,使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值达到VDD,并且负电压电容C2两端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即HPVSS=-VDD。上述过程循环进行,以得到稳定的HPVDD=+VDD、HPVSS=-VDD,从而实现±1X工作模式。
如上所述的电荷泵402,其中开关S1和开关S3工作在开关状态。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关S1和开关S3也可以工作为可控电流源模式。即,当开关S1被控制导通时,内部电压源VDD和开关S1等效为一可控电流源,使得第一飞电容C1和第二飞电容C2两端电压以一定速率上升而不会突变;当开关S1被控制断开时,内部电压源VDD和飞电容C1的耦接被断开。同理,当开关S3被控制导通时,内部电压源VDD和开关S3等效为一可控电流源,使得正电压电容C3两端电压以一定速率上升而不会突变;当开关S3被控制断开时,内部电压源VDD和正电压电容C3的耦接被断开。
当需要其他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图13所示,将图7电荷泵202中电容改为相应串联电容即可,这里不再详述。
上述图8、图9、图11、图12、图15、图16、图17和图8的开关控制波形为电压波形,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关控制波形也可为电流波形及其他相关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G类音频放大方法,包括通过输入电平检测单元检测音频输入信号INL,得到电平检测信号;通过电荷泵响应所述电平检测信号,并提供相应电压级别的正电源信号和负电源信号;通过G类音频放大级接收所述音频输入信号、所述正电源信号和所述负电源信号,并提供音频放大信号。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包括内部电压源、正电压电容、负电压电容和飞电容,所述正电压电容耦接在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负电压电容耦接在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飞电容的一端耦接至所述内部电压源,其另一端耦接在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和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其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包括内部电压源、正电压电容、负电压电容、第一飞电容和第二飞电容,所述正电压电容耦接在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负电压电容耦接在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第一飞电容的一端耦接至所述内部电压源,其另一端耦接在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和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第二飞电容与第一飞电容并联耦接。
本发明的G类音频放大方法利用上述电路通过上述开关时序的控制,可以针对G类放大系统的不同输入,提供不同的供电电压,从而使得G类放大系统降低了功率损耗,提高了效率。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发明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 G类音频放大系统,包括:
输入端,接收音频输入信号;
音频放大级,耦接至所述输入端,输出音频放大信号;
输入电平检测单元,耦接至所述输入端,检测所述音频输入信号的大小,输出电平检测信号;
电荷泵,耦接至所述输入电平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收所述电平检测信号,所述电荷泵根据所述音频输入信号的瞬时值或者根据所述音频输入信号的幅值提供高倍或低倍的工作模式,输出正电源信号和负电源信号;
所述正电源信号和所述负电源信号向所述音频放大级供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倍模式为±1倍工作模式,所述低倍模式为±1/2倍工作模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荷泵从高倍模式转换至低倍模式时,若所述G类音频放大系统的输出大于预设值,所述G类音频放大系统处于休眠模式。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荷泵从±1模式转换至±1/2倍模式时,如果所述正电源信号和所述负电源信号的绝对值均大于内部电压源的1/2,所述电荷泵处于休眠状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包括:
内部电压源,其正端通过第三开关可控地通断于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
正电压电容,耦接在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
负电压电容,耦接在所述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
飞电容,其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可控地通断于所述内部电压源的正端,通过第二开关可控地通断于地,通过第四开关可控地通断于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其另一端通过第五开关与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耦接,通过第六开关可控地通断于地,通过第七开关与所述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耦接;
所述第一开关至第七开关都是可控开关。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至所述第七开关都是可控半导体开关器件。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为可控电流源开关。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包括:
内部电压源,其正端通过第三开关可控地通断于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
正电压电容,耦接在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
负电压电容,耦接在所述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和地之间;
飞电容,其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可控地通断于所述内部电压源的正端,通过第二开关可控地通断于地,通过第四开关可控地通断于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其另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电荷泵的正电源输出端耦接,通过第六开关可控地通断于地,通过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电荷泵的负电源输出端耦接;
其中,所述飞电容与正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飞电容,阴极接正电源输出端;所述飞电容与负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负电源输出端,阴极接飞电容。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检测信号的大小与所述音频输入信号的大小成正比变化。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类音频放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源信号与所述负电源信号幅值相等,并与所述电平检测信号的大小成正比变化。
CN201310167000.6A 2009-10-20 2009-10-20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3346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7000.6A CN103346739B (zh) 2009-10-20 2009-10-20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8523.1A CN102075146B (zh) 2009-10-20 2009-10-20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CN201310167000.6A CN103346739B (zh) 2009-10-20 2009-10-20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8523.1A Division CN102075146B (zh) 2009-10-20 2009-10-20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6739A true CN103346739A (zh) 2013-10-09
CN103346739B CN103346739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28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7000.6A Active CN103346739B (zh) 2009-10-20 2009-10-20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4673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966A (zh) * 2016-01-05 2016-05-11 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正负电压源的电荷泵电路
CN106899270A (zh) * 2017-04-13 2017-06-2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态监测电路
CN107026618A (zh) * 2017-04-13 2017-08-0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高效率放大器及控制其电源的方法
CN107040218A (zh) * 2017-04-13 2017-08-1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cap‑free放大器
CN107070410A (zh) * 2017-04-13 2017-08-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态电源放大器
CN111030619A (zh) * 2019-12-19 2020-04-17 上海傅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功率放大器及控制其输出电压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3940A1 (en) * 2001-04-18 2002-10-24 Scott Wurcer Amplifier system with on-demand power supply boost
CN101203062A (zh) * 2007-07-20 2008-06-18 徐利梅 数字式声频定向扬声器及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WO2009019459A1 (en) * 2007-08-03 2009-02-12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Amplifier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3940A1 (en) * 2001-04-18 2002-10-24 Scott Wurcer Amplifier system with on-demand power supply boost
CN101203062A (zh) * 2007-07-20 2008-06-18 徐利梅 数字式声频定向扬声器及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WO2009019459A1 (en) * 2007-08-03 2009-02-12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Amplifier circuit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966A (zh) * 2016-01-05 2016-05-11 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正负电压源的电荷泵电路
CN105576966B (zh) * 2016-01-05 2018-05-08 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生正负电压源的电荷泵电路
CN106899270A (zh) * 2017-04-13 2017-06-2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态监测电路
CN107026618A (zh) * 2017-04-13 2017-08-0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高效率放大器及控制其电源的方法
CN107040218A (zh) * 2017-04-13 2017-08-1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cap‑free放大器
CN107070410A (zh) * 2017-04-13 2017-08-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态电源放大器
CN106899270B (zh) * 2017-04-13 2023-04-2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态监测电路
CN107070410B (zh) * 2017-04-13 2023-04-2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动态电源放大器
CN107026618B (zh) * 2017-04-13 2023-05-02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高效率放大器及控制其电源的方法
CN107040218B (zh) * 2017-04-13 2023-05-1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cap-free放大器
CN111030619A (zh) * 2019-12-19 2020-04-17 上海傅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功率放大器及控制其输出电压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6739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5146B (zh)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CN103346739A (zh)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WO2019076280A1 (zh) 一种开关电容变换电路、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036285B (zh) 一种超级电容充电电路
CN102043417A (zh) 低压降稳压器、直流对直流转换器以及低压降稳压方法
CN101541117B (zh) 具有led亮度控制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200790A (zh) 电压转换电路、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4300773A (zh) 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假负载电路
CN106787626A (zh) 斜坡补偿电路及功率变换装置
CN107623440A (zh) 电压转换电路和电源切换电路
CN103023323A (zh) 平均电感电流式电压控制方法及其可变参考电压产生装置
CN202652062U (zh) Pfc电路以及pfc变压器
CN106253665B (zh) 增加升降压幅度的电荷泵
CN109067166A (zh) 一种dc/dc变换器的分段控制软启动电路
CN202565159U (zh) 可灵活升压的pfc控制电路
CN101763134A (zh) 并联稳压电路
CN109756116B (zh) 升压芯片及其短路保护电路
CN209233727U (zh) 升压芯片及其短路保护电路
CN205178560U (zh) 充电电路
CN103248222B (zh) 升压式电压转换器
CN206461521U (zh) 一种pwm直流倍压电路
CN203813663U (zh) 用于开关电源转换器的自适应升压充电电路
CN211293056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
CN102025273A (zh) Dc-dc转换器
CN207732622U (zh) 输出电压恒压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