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0798B -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0798B
CN103340798B CN201310294726.6A CN201310294726A CN103340798B CN 103340798 B CN103340798 B CN 103340798B CN 201310294726 A CN201310294726 A CN 201310294726A CN 103340798 B CN103340798 B CN 103340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scutellariae
myricae rubrae
aloe
fructus myricae
extracting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47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0798A (zh
Inventor
傅天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PINGQING DAILY COSME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PINGQING DAILY COSME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PINGQING DAILY COSME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PINGQING DAILY COSME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947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40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40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0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0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0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主要成分包含水、甘油、棕榈酸异辛酯、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制备方法为:将甘油、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和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溶解完全得A相物,将棕榈酸异辛酯、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羟苯甲酯、羟苯丙酯投入油相锅中加热溶解完全得B相物,香精为C相物;B相物抽入主乳化锅中,搅拌下在15~20分钟内缓慢加入A相物也抽入乳化锅;均质3分钟;恒温搅拌30分钟;冷却后加入C相物,搅拌均匀陈化24小时,得防晒霜。

Description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阳光是美容的“朋友”,适当的日晒可加速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保护皮肤,促使皮肤中维生素D3生成,有利于钙吸收。虽然紫外线中仅有 5 %的太阳能射达地面,但它对皮肤的作用却极为强烈。太阳光中含有的紫外线,可将其分为波长320~400 nm 的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UVA)、波长280~320 nm的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UVB)、200~280 nm的短波紫外线(UVC)。UVA中占UV总量10~20%,到达地面辐射量多于95%,能穿透皮肤真皮层,使皮肤过早变黑,形成雀斑、老年斑等,其不受窗户、遮阳伞等的阻挡,阴天下雨天气也对人体照成影响。UVB中占UV总量80~90%,到达地面辐射量小于5%,皮肤在短时间内(约25分钟)晒伤、晒红,严重的有红斑、水疱、脱皮等,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敏感皮肤在日光下连续经过UVA、UVB的过量辐射还能损伤DNA,使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皮肤癌。所以防御过量的UVA、UVB紫外线照射,使人体免受伤害,延缓衰老日益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中的防晒剂主要分二大类:物理性的紫外线屏蔽剂和化学性的紫外线吸收剂。物理防晒剂多对皮肤无刺激,但吸着性、透明性和透气性均差。化学性的防晒剂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通过皮肤吸收后与紫外线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较低的能量形态,减弱了紫外线的直接损伤。由于直接在皮肤上产生交互作用,所以化学性防晒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可能会引起敏感皮肤的过敏与刺激反应。由于以上两大类防晒剂的缺点,人们想要找到一种综合所有优点的防晒剂,质量稳定,具备防晒功能,又无毒副作用,利用具有防晒功能的天然植物原料作为防晒剂便能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添加到护肤品中更具显著成效,作用温和、高效、价格低廉、抗氧化性高, 如CN102657589A“一种大花红景天防晒霜”,它是以大花红景天提取液为防晒功能添加剂,有它的优越之处,但是此大花红景天的主要产地在产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比其它品种同类活性物质高出5—10倍,天然自生,不能栽培,主要作药用。由于市面上的有添加天然植物提取液的防晒霜,一般都是水包油类型的防晒霜,该防晒霜虽然清爽易于吸收,但是水包油乳液体系的耐热稳定性远没有油包水体系的耐热稳定性好,天然植物提取液需要有一个耐热稳定性好的乳液基质,才能够最终发挥其特殊功效,且水包油类型的防晒霜易于被汗水冲掉,防晒时间短,因此研制一种新的天然植物防晒护肤品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天然植物有效成分为主要原料,并能提高人体细胞对紫外线幅射抗御能力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次是该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各原料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该防晒霜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                                        90-110份
甘油                                      2.0-10.0 份
棕榈酸异辛酯                              3.0-7.0 份
芦荟提取液                                1.0-10.0 份
黄芩提取液                                1.0-10.0 份
杨梅提取液                                1.0-10.0 份
脂肪醇                                    1.5-2.0 份
红没药醇                                  0.1-0.3 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                            1.0-2.5 份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   5.0-8.0 份
羟苯甲酯                                  0.1-0.5 份
羟苯丙酯                                  0.1-0.5 份
日用香精                              0.2-0.8 份
进一步的,该天然植物防晒霜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                                        100份
甘油                                      6.0 份
棕榈酸异辛酯                              5.0 份
芦荟提取液                                5.5 份
黄芩提取液                                5.5 份
杨梅提取液                                5.5 份
脂肪醇                                    1.75 份
红没药醇                                  0.2 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                            1.75 份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   6.5 份
羟苯甲酯                                  0.3 份
羟苯丙酯                                  0.3 份
日用香精                                  0.5 份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获得或者通过以下制备工艺值得:
所述芦荟提取液是(1)首先将芦荟凝胶原汁和糊状芦荟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该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凝胶原汁10%~50%,糊状芦荟醇混合液40~80%;(2)然后将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液体为芦荟提取液。
所述的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备工艺:取芦荟鲜叶,清洗、消毒、去边角,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胶质液体,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得到芦荟凝胶原汁。
所述的糊状芦荟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
(1)在芦荟压滤后得到的残渣中加入酒精度为60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残渣醇混合物,该芦荟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残渣10%~50%,酒精40~95%;
(2)浸泡12~36小时;
(3)将浸泡后的芦荟残渣醇混合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芦荟醇混合液。
所述黄芩提取液是(1)首先将黄芩水提取液和糊状黄芩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黄芩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水提取液25~60%,糊状黄芩醇混合液40~80%;(2)将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提取液;
所述的黄芩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水混合物,该黄芩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5%~25%,去离子水70~95%;(3)加热煮沸该黄芩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0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10小时;(4)将加热后的黄芩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黄芩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黄芩残渣醇混合物,黄芩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10~50%,酒精40~95%;(2)对容器内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25~5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6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黄芩醇混合液。
所述杨梅提取液是(1)首先将杨梅水提取液和糊状杨梅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杨梅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水提取液25~60%,糊状杨梅醇混合液40~80%;(2)将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提取液;
所述的杨梅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水混合物,该杨梅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5%~25%,去离子水70~95%;(3)加热煮沸该杨梅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0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10小时;(4)将加热后的杨梅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杨梅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杨梅残渣醇混合物,杨梅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10~50%,酒精40~95%;(2)对容器内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25~5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6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杨梅醇混合液。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制备工艺:
(1)将甘油、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和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度溶解完全得A 相物,将棕榈酸异辛酯、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投入到油相锅中升温到80 度得B相物,日用香精为C相物;
(2)先将B相物抽入主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器,转速为200转/分钟~300转/分钟,缓慢加入A 相物也抽入乳化锅,加入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开启均质机,搅拌器转速为2500转/分钟~2800转/分钟,均质 3分钟;
(4)均质后,保温在80度,搅拌30分钟,搅拌器转速降为50转/分钟~60转/分钟;
(5)冷却至45度加入C相日用香精,搅拌均匀即可,放料后陈化24小时,得防晒霜;
    本天然植物防晒霜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特性功能是:
芦荟提取液中的芦荟苷:结构见附图1,可强烈吸收290-30nm范围的紫外线,能使酪氨酸酶发生结构变形而找不到活性点的位置,从而削弱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阻碍黑色素的合成,并有保湿、调理皮肤的功能,与皮肤的生理适应性好,与配方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能在皮肤外形成吸附性覆盖层,有效屏蔽和隔绝日光紫外线,不易流失,抗晒效果好,也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祛斑美白剂。
黄芩提取液中的黄芩黄素:结构见附图2,属黄酮类化合物,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提出的有效成份,黄色针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紫外吸收光在290~400nm的近紫外区,故有吸收紫外光的作用。有抗变态反应作用,通过抑制巯基酶,减少抗原体反应时化学介质的释放量,从而抑制变态反应,对组织胺引起的被动性全身过敏、被动性皮肤过敏及皮肤反应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细胞的生成,具有很好的祛斑美白功效。提取物黄芩素和黄芩苷可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或有效地清除已生成的自由基,并能有效延缓皮肤衰老和皱纹的产生。黄芩黄素有研究显示,黄芩含量达到0.8克/毫升的话,其防晒指数可以达到 SPF35。用黄芩苷作紫外吸收剂制成防晒液,可以防止皮肤粗糙、杀菌、止痒、抗炎、防日晒和衰老。医学界认为黄芩是理想的无毒、无害和效果优良的天然防晒物质。
杨梅提取液中的杨梅黄酮:结构见附图3,杨梅黄酮来源于杨梅科杨梅的树皮,其只要成分是5,7,3ˊ,4ˊ,5ˊ-五羟基黄酮,在波长很宽的范围内能强烈的吸收紫外线,对皮肤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并且有很强的皮肤抗炎和皮肤抗癌作用。杨梅黄铜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衰老、无毒副作用的独特功效。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主要是通过具有酚性羟基等官能团的供氢或供电子能力消除自由基的作用来实现的,普遍认为C环上有3-OH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强,B环上3ˊ,4ˊ位邻二羟基,C环上2,3位双键都是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关键结构,杨梅黄铜分子中具有C环3-OH和B环3ˊ,4ˊ位邻二羟基的消除自由基活性部位,另外还有还原能力的酚羟基及C环上的C=O,从理论上看,杨梅黄铜分子所具有的官能团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将杨梅黄酮应用于防晒霜中,可延缓人体衰老,保持皮肤活力。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作为本发明防晒霜的乳化剂,其决定了整体配方的稳定性,结构,外观,肤感以及应用性能。与紫外线过滤剂有高复配性,保证成分在制品中活性存在,稳定性佳,膏体手感“轻柔”;易配成油包水体系,使用过程中成品抗水、抗汗,在皮肤上停留时间长且将有效成分不易流失。
本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其他成分及其功能是:
甘油,保湿剂;
棕榈酸异辛酯,润肤剂;
脂肪醇,润湿、净洗、抗静电、稳定性、调节黏稠度、减少油腻感;
红没药醇,保护和护理过敏性皮肤,稳定性及很好的皮肤相容性,具有抗炎性能,还被证明有抑菌活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常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能与羊毛脂、硬脂醇、鲸蜡醉等表现活性剂混合用作乳剂型基质;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乳化剂;
羟苯甲酯,杀菌防腐剂;
羟苯丙酯,杀菌防腐剂;
日用香精,膏体香型剂。  
本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制备工艺特征是:
由于市面上的有添加天然植物提取液的防晒霜,一般都是水包油类型的防晒霜,该防晒霜虽然清爽易于吸收,但是水包油乳液体系的耐热稳定性远没有油包水体系的耐热稳定性好,天然植物提取液需要有一个耐热稳定性好的乳液基质,才能够最终发挥其特殊功效,否则在紫外线长期照射下,比如黄芩提取液会浑浊,变深,大量沉淀从而影响产品性能,且水包油类型的防晒霜易于被汗水冲掉,防晒时间短,因此本发明想要研发一种W/0(油包水)型天然植物防晒霜。
在配置霜剂时,我们观察到在成型的乳剂基质配方中再加入天然植物提取液,不能形成霜剂,在霜剂中形成小颗粒且不易涂展。原因在于,一般油相加入水相后,粒径比较均匀,而将水相入油相后,粒子不够均匀。因此为了克服由于天然植物提取液的添加难以形成膏体均匀的水相入油相的油包水类型防晒制品,本发明对制备工艺流程和各参数大量摸索,总结得出:
A.对于天然植物提取液的加入方法:防晒霜制备时,选用了天然植物提取液溶于基质的方法。水溶性的溶于水相,如芦荟、黄芩、杨梅提取液,再将水相和油相乳化混合。其中将水相缓慢地加入油相中,加入时间要足够长,可以提高乳化效果,最终影响。
B.乳化温度的选择: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温度高有利于乳化,温度低,乳化效果不好,当温度为75℃以上时,乳化效果比较好。因为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降低,且固态油脂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温度太高,加热时间长,影响天然植物提取液的活性,需要冷却的时间也长,浪费能源,延长生产周期。所以乳化时两相混合的温度一般控制在膏体产品凝固点以上10~15℃。通常膏霜类产品在55~60℃开始凝固,所以选择乳化温度为80℃。
C.搅拌速度的选择:产品的细腻程度与乳化程度直接相关,在膏体乳化过程中,乳化机的搅拌速度的控制至关重要乳化时搅拌越强烈,乳化效果越好,两相分散得越好,但过多地提高搅拌速度,会将气泡带入膏体,影响膏体的细腻度,正确方法是在乳化过程中采用中速搅拌,搅拌速度一般控制在200-300 r/min,在均质过程中采用高速搅拌,搅拌速度一般控制在2800 r/min,而在均质后的搅拌过程中采用低速搅拌50-60 r/min。 
D. 保温温度及时问: 保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泡,但是如果保温温度较高且时间较长,将会损失很多水分,致使膏体固化,进而改变膏体的各种性质,使最后的膏体不够细腻均匀,并且加重油腻感。而补水则会带人较多气泡,因此将保温温度定为80℃,保温时间为30分钟。
由A.B.C.D工艺参数的选择,因此可得本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制备工艺步骤。
(1)将甘油、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和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度溶解完全得A 相物,将棕榈酸异辛酯、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投入到油相锅中升温到80 度得B相物,日用香精为C相物;  
(2)先将B相物抽入主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器,转速为200转/分钟~300转/分钟,缓慢加入A 相物也抽入乳化锅,加入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开启均质机,搅拌器转速为2800转/分钟,均质 3分钟;
(4)均质后,保温在80度,搅拌30分钟,搅拌器转速降为50转/分钟~60转/分钟;
(5)冷却至45度加入C相日用香精,搅拌均匀即可,放料后陈化24小时,得防晒霜;
本发明将上述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有效地复配到一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为乳化剂,佐以辅料,取长补短,并在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详细用量,制备工艺流程以及制备工艺参数的确定下,最终得到本发明的天然植物防晒霜。
本天然植物防晒霜的突出效果是:
本天然植物防晒霜是一种W/0(油包水)型防晒制品,不易被汗水冲掉,防晒时间长。由于是通过添加天然植物防晒霜制成的油包水型的防晒制品,不会像添加物理屏蔽剂的油包水型的防晒霜那样粘腻,又克服了一般水包油型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容易被汗水冲洗,溶解,使用者需要反复涂抹的问题。同时本天然防晒霜中有效成分芦荟苷能保持肌肤的水分平衡,恢复肌肤的保湿状态,调理皮脂分泌,帮助产品形成吸附性覆盖层,使得成品不易流失,又兼具防晒功能。黄芩黄素有抗变态反应作用,有效抑制紫外线引起的过敏,可以防止皮肤粗糙、杀菌、止痒、抗炎、防日晒和衰老,是医学界公认的无毒、无害、效果优良的天然防晒剂。杨梅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防止皮肤因为日晒而衰老,保持皮肤活力。以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为乳化剂,保持以上3种有效成分的活性,膏体柔软,再配合相应辅料制成防晒霜,防晒指数为SPF30+,PA+++,能有效阻隔和吸收紫外线,提高人体皮肤细胞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防止肌肤晒黑、晒伤和老化,美白祛斑,应用成本低,制备方法易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芦荟苷的化学分子结构式。
附图2为黄芩黄素的化学分子结构式。
附图3为杨梅黄酮的化学分子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制备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原料组分和用量为:
水                                        1000g
甘油                                      60g
棕榈酸异辛酯                              50g
芦荟提取液                                55g
黄芩提取液                                55g
杨梅提取液                                55g
脂肪醇                                    17.5g
红没药醇                                  2g 
聚二甲基硅氧烷                            17.5g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   65g
羟苯甲酯                                  3g
羟苯丙酯                                  3g
日用香精                              5g
其中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的制备工艺为:
所述芦荟提取液是(1)首先将芦荟凝胶原汁和糊状芦荟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该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凝胶原汁30%,糊状芦荟醇混合液60%;(2)然后将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液体为芦荟提取液。
所述的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备工艺:取芦荟鲜叶,清洗、消毒、去边角,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胶质液体,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得到芦荟凝胶原汁。
所述的糊状芦荟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
(1)在芦荟压滤后得到的残渣中加入酒精度为60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残渣醇混合物,该芦荟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残渣30%,酒精67.5%;(2)浸泡24小时;(3)将浸泡后的芦荟残渣醇混合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芦荟醇混合液。
所述黄芩提取液是(1)首先将黄芩水提取液和糊状黄芩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黄芩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水提取液42.5%,糊状黄芩醇混合液60%;(2)将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提取液;
所述的黄芩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水混合物,该黄芩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15%,去离子水82.5%;(3)加热煮沸该黄芩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2.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5.5小时;(4)将加热后的黄芩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黄芩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黄芩残渣醇混合物,黄芩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残渣30%,酒精67.5%;(2)对容器内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37.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3.5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黄芩醇混合液。 
所述杨梅提取液是(1)首先将杨梅水提取液和糊状杨梅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杨梅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水提取液42.5%,糊状杨梅醇混合液60%;(2)将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提取液;
所述的杨梅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水混合物,该杨梅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15%,去离子水82.5%;(3)加热煮沸该杨梅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2.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5.5小时;(4)将加热后的杨梅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杨梅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杨梅残渣醇混合物,杨梅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30%,酒精67.5%;(2)对容器内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37.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3.5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杨梅醇混合液。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甘油、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和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度溶解完全得A 相物,将棕榈酸异辛酯、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投入到油相锅中升温到80 度得B相物,日用香精为C相物;
(2)先将B相物抽入主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器,转速为250转/分钟,缓慢加入A 相物也抽入乳化锅,加入时间控制在17.5分钟;
(3)开启均质机,搅拌器转速为2650转/分钟,均质 3分钟;
(4)均质后,保温在80度,搅拌30分钟,搅拌器转速降为55转/分钟;
(5)冷却至45度加入C相日用香精,搅拌均匀即可,放料后陈化24小时,得防晒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制备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原料组分和用量为:
水                                        900g
甘油                                      20g
棕榈酸异辛酯                              30g
芦荟提取液                                10g
黄芩提取液                                10g
杨梅提取液                                10g
脂肪醇                                    15g
红没药醇                                  1g
聚二甲基硅氧烷                            10g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   50g
羟苯甲酯                                  1 g
羟苯丙酯                                  1g
日用香精                              2g
其中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的制备工艺为:
所述芦荟提取液是(1)首先将芦荟凝胶原汁和糊状芦荟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该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凝胶原汁10%,糊状芦荟醇混合液40%;(2)然后将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液体为芦荟提取液。
所述的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备工艺:取芦荟鲜叶,清洗、消毒、去边角,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胶质液体,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得到芦荟凝胶原汁。
所述的糊状芦荟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
(1)在芦荟压滤后得到的残渣中加入酒精度为60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残渣醇混合物,该芦荟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残渣10%,酒精40%;
(2)浸泡12小时;
(3)将浸泡后的芦荟残渣醇混合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芦荟醇混合液。
所述黄芩提取液是(1)首先将黄芩水提取液和糊状黄芩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黄芩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水提取液25%,糊状黄芩醇混合液40%;(2)将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提取液;
所述的黄芩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水混合物,该黄芩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5%,去离子水70%;(3)加热煮沸该黄芩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小时;(4)将加热后的黄芩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黄芩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黄芩残渣醇混合物,黄芩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10%,酒精40%;(2)对容器内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2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黄芩醇混合液。
所述杨梅提取液是(1)首先将杨梅水提取液和糊状杨梅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杨梅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水提取液25%,糊状杨梅醇混合液40%;(2)将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提取液;
所述的杨梅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水混合物,该杨梅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5%,去离子水70%;(3)加热煮沸该杨梅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小时;(4)将加热后的杨梅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杨梅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杨梅残渣醇混合物,杨梅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10%,酒精40%;(2)对容器内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2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杨梅醇混合液。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甘油、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和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度溶解完全得A 相物,将棕榈酸异辛酯、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投入到油相锅中升温到80 度得B相物,日用香精为C相物;
(2)先将B相物抽入主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器,转速为200转/分钟,缓慢加入A 相物也抽入乳化锅,加入时间控制在15分钟;
(3)开启均质机,搅拌器转速为2500转/分钟,均质 3分钟;
(4)均质后,保温在80度,搅拌30分钟,搅拌器转速降为50转/分钟;
(5)冷却至45度加入C相日用香精,搅拌均匀即可,放料后陈化24小时,得防晒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制备天然植物防晒霜的原料组分和用量为:
水                                        1100g
甘油                                      100 g
棕榈酸异辛酯                              70 g
芦荟提取液                                100 g
黄芩提取液                                100 g
杨梅提取液                                100 g
脂肪醇                                    20 g
红没药醇                                  3 g
聚二甲基硅氧烷                            25 g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   80 g
羟苯甲酯                                  5 g
羟苯丙酯                                  5 g
日用香精                              8 g
其中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的制备工艺为:
所述芦荟提取液是(1)首先将芦荟凝胶原汁和糊状芦荟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该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凝胶原汁50%,糊状芦荟醇混合液80%;(2)然后将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液体为芦荟提取液。
所述的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备工艺:取芦荟鲜叶,清洗、消毒、去边角,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胶质液体,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得到芦荟凝胶原汁。
所述的糊状芦荟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
(1)在芦荟压滤后得到的残渣中加入酒精度为60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残渣醇混合物,该芦荟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残渣50%,酒精95%;
(2)浸泡36小时;
(3)将浸泡后的芦荟残渣醇混合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芦荟醇混合液。
所述黄芩提取液是(1)首先将黄芩水提取液和糊状黄芩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黄芩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水提取液60%,糊状黄芩醇混合液80%;(2)将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提取液;
所述的黄芩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水混合物,该黄芩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25%,去离子水95%;(3)加热煮沸该黄芩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0小时;(4)将加热后的黄芩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黄芩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黄芩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黄芩残渣醇混合物,黄芩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50%,酒精95%;(2)对容器内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5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6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黄芩醇混合液。
所述杨梅提取液是(1)首先将杨梅水提取液和糊状杨梅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杨梅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水提取液60%,糊状杨梅醇混合液80%;(2)将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提取液;
所述的杨梅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水混合物,该杨梅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25%,去离子水95%;(3)加热煮沸该杨梅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0小时;(4)将加热后的杨梅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杨梅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1)将杨梅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杨梅残渣醇混合物,杨梅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50%,酒精95%;(2)对容器内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5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6小时;(3)将加热浸泡后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杨梅醇混合液。
制备本发明天然植物防晒霜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甘油、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和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度溶解完全得A 相物,将棕榈酸异辛酯、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投入到油相锅中升温到80 度得B相物,日用香精为C相物;
(2)先将B相物抽入主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器,转速为300转/分钟,缓慢加入A 相物也抽入乳化锅,加入时间控制在20分钟;
(3)开启均质机,搅拌器转速为2800转/分钟,均质 3分钟;
(4)均质后,保温在80度,搅拌30分钟,搅拌器转速降为60转/分钟;
(5)冷却至45度加入C相日用香精,搅拌均匀即可,放料后陈化24小时,得防晒霜;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如棕榈酸异辛酯购自北京市津同乐泰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脂肪醇购自上海海曲化工有限公司;红没药醇购自上海利盛化学品有限公司;聚二甲基硅氧烷购自深圳市顺丰科技有限公司;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购自?;羟苯甲酯购自上海信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羟苯丙酯购自上海信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经检验本发明产品符合卫妆特字(2005)第 0680号的有关规定要求,感观指标(色泽、香气、外观)符合行业规定,理化指标(PH、耐热、耐寒)符合行业规定。
本发明中的有效成分芦荟苷、黄芩黄素、杨梅黄酮可吸收UVA和UVB,清楚自由基,抵抗黑色素的形成,防止皮肤衰老,使得皮肤愈发白皙,提高皮肤细胞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经检测,本发明产品具有SPF30+,PA+++防晒指数。
实验1:本发明天然植物防晒霜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1.人体皮肤刺激性试验:选择皮肤健康的成人,以前臂内侧区域为受试部位,一侧为试验区,另一侧为对照区,取四层医用纱布剪成1 cm2,涂上本实施例1的天然植物防晒霜约0.05 g,贴在前臂内侧并盖上聚丙烯塑料薄膜,用医用胶布固定,试验期间适用者不食用辛辣食物、刺激性食物,实验部位不沾水。24小时揭开观察,实验部位均显阴性,即无红斑、丘疹、水肿或其他过敏现象发生,试验连续无红斑、丘疹、水肿或其他过敏现象发生,试验连续一周时间,证明对皮肤无刺激性。
同样的,对实施例2和3也做了相应的人体皮肤刺激性试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的功效无明显差别,故在此不作复述。
2.动物皮肤刺激性试验:家兔去毛涂敷实验取成年健康家兔8只,体重2.5~3.0kg,在两耳背部各选取大约2cm×2cm 面积的对称表皮部位,减去表面毛发,一侧涂敷本实施例1的天然植物防晒霜,一侧涂敷空白霜剂,24 小时内观察给药部位,无红肿、丘疹等产生。结果:本品未产生刺激性反应。
同样的,对实施例2和3也做了相应的动物皮肤刺激性试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的功效无明显差别,故在此不作复述。
实验2:本发明天然植物防晒霜功效的评价
25名试用者以市售的防晒霜为参照,采用实施例1 制得的防晒霜来保护肌肤,连续使用30天,以人数的多少为指标,检验自制天然植物防晒霜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经追踪调查,志愿者使用反应情况表明,此产品清爽无油腻感,能保持皮肤水分,皮肤用后柔润、富有弹性,美白防晒效果显著,本发明天然植物防晒霜其保湿性、柔软性、美白性均优于市售的防晒霜。
                              表1试用效果
结果评判标准:
明显:实验者自我感觉非常满意,能很好的阻隔和吸收紫外线,肌肤无晒伤、晒黑现象,且清爽无油腻感,使用时间较长,不需要多次补涂,抗水冲洗能力好,能保持皮肤水分,皮肤用后柔润、富有弹性,美白防晒效果显著。
一般:实验者自我感觉一般满意,基本能阻隔和吸收紫外线,清爽度一般,皮肤基本无晒伤、晒黑现象,比一般的防晒品抗水能力好,用后表皮基本无色素沉着。
无:实验者自我感觉不满意,不能有效的阻隔和吸收紫外线,肌肤有轻微晒伤和晒黑现象,抗水能力一般,肌肤粗糙干燥感无明显改善,表皮色素沉着无任何改善。
受试者均无过敏或其他毒副反应。
同样的,对实施例2和3也做了相应的功效评价试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的功效评价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别,故在此不作复述。
实验3:本发明天然植物防晒霜对小鼠皮肤的保护实验
方法如下: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 只,分别标号为1、2、3、4,胸腹部脱毛大约4cm ,分别均匀涂抹1克3种霜剂(空白霜,市售防晒霜,实施例1 制得的天然植物防晒霜),遮盖其余部位,对涂药处给予40个生物剂量的紫外线照射(距紫外灯50cm 照射20min)。然后洗去霜剂,连续观察一周,结果见表2。由表中可见本发明的防晒效果优于其他市售防晒霜。
表2本发明天然植物防晒霜对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
同样的,对实施例2和3也做了相应的对小鼠皮肤的保护实验,实验结果与实施例1的功效评价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别,故在此不作复述。

Claims (8)

1.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该防晒霜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                                        90-110份
甘油                                      2.0-10.0 份
棕榈酸异辛酯                              3.0-7.0 份
芦荟提取液                                1.0-10.0 份
黄芩提取液                                1.0-10.0 份
杨梅提取液                                1.0-10.0 份
脂肪醇                                    1.5-2.0 份
红没药醇                                  0.1-0.3 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                            1.0-2.5 份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     5.0-8.0 份
羟苯甲酯                                  0.1-0.5 份
羟苯丙酯                                  0.1-0.5 份
日用香精                                  0.2-0.8 份
其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将甘油、芦荟提取液、黄芩提取液、杨梅提取液、和水投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0度溶解完全得A 相物,将棕榈酸异辛酯、脂肪醇、红没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投入到油相锅中升温到80 度得B相物,日用香精为C相物;
(2)先将B相物抽入主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器,转速为200转/分钟~300转/分钟,缓慢加入A 相物也抽入乳化锅,加入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开启均质机,搅拌器转速为2500转/分钟~2800转/分钟,均质 3分钟;
(4)均质后,保温在80度,搅拌30分钟,搅拌器转速降为50转/分钟~60转/分钟;
(5)冷却至45度加入C相日用香精,搅拌均匀即可,放料后陈化24小时,得防晒霜。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该防晒霜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                                        100份
甘油                                      6.0 份
棕榈酸异辛酯                              5.0 份
芦荟提取液                                5.5 份
黄芩提取液                                5.5 份
杨梅提取液                                5.5 份
脂肪醇                                    1.75 份
红没药醇                                  0.2 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                            1.75 份
鲸蜡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0/1-二甲基硅酮     6.5 份
羟苯甲酯                                  0.3 份
羟苯丙酯                                  0.3 份
日用香精                                  0.5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荟提取液的制备工艺
(1)首先将芦荟凝胶原汁和糊状芦荟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该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凝胶原汁10%~50%,糊状芦荟醇混合液40~80%;
(2)然后将芦荟提取液的半成品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液体为芦荟提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提取液的制备工艺
(1)首先将黄芩水提取液和糊状黄芩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黄芩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水提取液25~60%,糊状黄芩醇混合液40~80%;
(2)将黄芩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提取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梅提取液的制备工艺
(1)首先将杨梅水提取液和糊状杨梅醇混合液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杨梅提取液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水提取液25~60%,糊状杨梅醇混合液40~80%;
(2)将杨梅提取液的半成品输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提取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备工艺:取芦荟鲜叶,清洗、消毒、去边角,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胶质液体,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得到芦荟凝胶原汁;
所述的糊状芦荟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
(1)在芦荟压滤后得到的残渣中加入酒精度为60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成为芦荟残渣醇混合物,该芦荟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芦荟残渣10%~50%,酒精40~95%;
(2)浸泡12~36小时;
(3)将浸泡后的芦荟残渣醇混合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芦荟醇混合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黄芩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
(1)将黄芩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
(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黄芩水混合物,该黄芩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黄芩5%~25%,去离子水70~95%;
(3)加热煮沸该黄芩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0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10小时;
(4)将加热后的黄芩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黄芩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黄芩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
(1)将黄芩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黄芩残渣醇混合物,黄芩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10~50%,酒精40~95%;
(2)对容器内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25~5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6小时;
(3)将加热浸泡后的黄芩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黄芩醇混合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植物防晒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杨梅水提取液的制备工艺:
(1)将杨梅加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
(2)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为杨梅水混合物,该杨梅水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杨梅5%~25%,去离子水70~95%;
(3)加热煮沸该杨梅水混合物,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05℃,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10小时;
(4)将加热后的杨梅水混合物加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得到的液体为杨梅水提取液;
所述的糊状杨梅醇混合液的制备工艺:
(1)将杨梅水混合物压滤后得到的残渣倒入容器内,加入酒精度为60度的食用酒精搅拌混合为杨梅残渣醇混合物,杨梅残渣醇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残渣10~50%,酒精40~95%;
(2)对容器内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泡,加热温度控制在25~50℃,加热浸泡时间控制在1~6小时;
(3)将加热浸泡后的杨梅残渣醇混合物输入粉碎打浆机中进行粉碎打浆为糊状杨梅醇混合液。
CN201310294726.6A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03340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4726.6A CN103340798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4726.6A CN103340798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0798A CN103340798A (zh) 2013-10-09
CN103340798B true CN103340798B (zh) 2015-02-18

Family

ID=4927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4726.6A Active CN103340798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40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8450A (zh) * 2014-11-14 2015-03-11 成都鹏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栗树提取物的天然滋润防晒霜
CN105342902A (zh) * 2015-10-31 2016-02-24 杨洋 生物防紫外线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2903A (zh) * 2015-10-31 2016-02-24 杨洋 生物防晒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2611B (zh) * 2016-05-11 2018-08-17 广东科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28868A (zh) * 2017-06-06 2017-08-11 丛地召 一种纯天然美白祛斑防晒霜
CN108653028B (zh) * 2018-06-14 2019-11-22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蔓荆子黄素作为化妆品防晒成分的应用
CN112402286A (zh) * 2020-11-27 2021-02-26 惠州市肌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770B (zh) * 2009-08-28 2012-06-27 蒋文兰 凹凸棒军人防晒霜
CN102727411B (zh) * 2012-07-11 2014-05-21 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天然植物成份的防晒霜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0798A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0798B (zh) 一种天然植物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CN103251530B (zh) 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护肤霜
CN106880551B (zh) 一种紧致滋润柔滑肌肤的身体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546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美肤化妆品及其应用
CN106619337A (zh) 一种婴幼儿使用的防皱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3096A (zh) 一种植物型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2973A (zh) 一种茶多酚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7880A (zh) 一种金钗石斛补水睡眠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3969B (zh) 一种祛斑消炎型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4507B (zh) 一种叶绿素防晒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3122A (zh) 一种具有滋润功效的发热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456A (zh) 一种中药祛痘面霜
CN106344444A (zh) 一种抗衰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437A (zh) 一种金樱子护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613A (zh) 一种清洁防晒修复湿巾整理液
KR102248405B1 (ko) 넉줄고사리 추출물 및 편백잎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피부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3876948A (zh) 一种林蛙油胶原蛋白肽保湿防晒霜及其制备工艺
CN106333909A (zh) 一种淡化面部红血丝修复肌肤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119A (zh) 一种滋养保湿与损伤修复润唇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4597A (zh) 一种美白保湿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9770A (zh) 保湿修复型温感唤醒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1977A (zh) 一种天然复合植物萃取物防晒霜的制备方法
CN104027282A (zh) 防晒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020A (zh) 一种缓释型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63211A (zh) 一种深层护理面膜膏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