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7716A -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7716A
CN103337716A CN2013102757045A CN201310275704A CN103337716A CN 103337716 A CN103337716 A CN 103337716A CN 2013102757045 A CN2013102757045 A CN 2013102757045A CN 201310275704 A CN201310275704 A CN 201310275704A CN 103337716 A CN103337716 A CN 103337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feed
caulking groove
locating piece
radi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57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7716B (zh
Inventor
庄昆
徐澄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O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757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7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7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7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7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7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属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包括馈电连接座,中央构成馈电机构腔;一组辐射单元臂,围绕馈电连接座的圆周方向分布;馈电机构,插置在馈电机构腔内,特点:一组辐射单元臂各包括第一、第二振子臂和辐射臂,第一及第二振子臂的一端与馈电连接座的顶部连接、另一端朝着背离馈电连接座的方向伸展,辐射臂的一端与第一振子臂的另一端连接,且构成第一扩展端,辐射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振子臂的另一端连接,且构成第二扩展端,第一、第二振子臂以及辐射臂共同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构成为镂空腔,镂空腔呈菱形,镂空缝隙呈梯形。优点:能改变辐射单元臂上的电流分布;减缓辐射单元臂的阻抗的变化;减轻重量,节约原材料。

Description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背景技术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通常被称为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单元,并且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这种天线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157783A推荐有“双极化宽频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具有两组且每组有一对辐射单元臂,并且各辐射振子臂呈扇形;授权公告号CN203013922U提供有“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公开了两对即四个辐射单元臂,各辐射单元臂大体上呈镂空的矩形体的形状,并且在各辐射单元臂的一个角部形成圆弧角(专利称圆角)。
上述两项专利方案虽然各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CN102157783A的说明书第0007段和CN203013922U的说明书第0021段。但是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通弊:其一,由于辐射单元臂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辐射单元臂上的电流分布并不能达到期取的效果,具体表现为辐射单元臂的阻抗带宽的延展效果差,即展宽阻抗带宽效果差;其二,由于相邻辐射单元臂之间的镂空缝隙的形状有失合理,因而不足以使辐射单元臂的阻抗随频率变化而产生抵消作用,从而难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匹配,抑制了辐射单元臂带宽;其三,由于辐射单元臂的结构不合理而导致重量大,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增大制造成本。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改善辐射单元臂的结构而藉以使辐射单元臂的阻抗带宽体现理想的延展效果、有利于增进相邻辐射单元臂之间的镂空缝隙的合理性而藉以使辐射单元臂的阻抗得以在频率变化时产生抵消作用,以满足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的匹配要求并拓展辐射单元臂带宽和有益于简化辐射单元臂的结构而藉以减轻重量并且节省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包括一馈电连接座,该馈电连接座的高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馈电机构腔,并且该馈电机构腔自馈电连接座的高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一组辐射单元臂,该一组辐射单元臂围绕所述馈电连接座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位于馈电连接座的高度方向的顶部,相邻辐射单元臂之间构成有镂空缝隙;一馈电机构,该馈电机构插置在所述的馈电机构腔内,并且该馈电机构在绝缘状态下与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相配合,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各包括一第一振子臂、一第二振子臂和一辐射臂,第一振子臂以及第二振子臂朝向所述馈电连接座的一端与馈电连接座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连接,而第一振子臂以及第二振子臂的另一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朝着背离馈电连接座的方向伸展,辐射臂的一端与第一振子臂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并且探出第一振子臂而构成有一第一扩展端,该第一扩展端与所述镂空缝隙相对应,辐射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振子臂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并且探出第二振子臂而构成有一第二扩展端,该第二扩展端与镂空缝隙相对应,其中,第一、第二振子臂以及辐射臂共同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构成为镂空腔,所述的辐射臂的形状呈V字形,藉由该辐射臂的V字形的形状而使所述的镂空腔的形状呈菱形,所述的镂空缝隙自所述的馈电连接座朝着背离馈电连接座的方向渐渐扩大并且形成梯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的数量为四个,并且该四个辐射单元臂中的前、后两个辐射单元臂在所述馈电连接座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彼此形成对角关系,而四个辐射单元臂中的左、右两个辐射单元臂在馈电连接座的高度方向的顶部相互形成对角关系;在所述馈电连接座的馈电机构腔的腔壁上并且沿着腔壁的高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用于对所述的馈电机构定位的第一、第二、第三馈电臂定位嵌槽和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馈电机构包括第一、第二馈电臂和馈电臂绝缘定位座,第一馈电臂插置于所述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内,并且在该第一馈电臂上构成有第一绝缘定位块嵌槽,在该第一绝缘定位块嵌槽上嵌置有一第一绝缘定位块,该第一绝缘定位块与所述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相配合,在第一馈电臂的高度方向的顶部构成有一第一水平臂,而在该第一水平臂的末端构成有一与第一馈电臂并行的第一定位脚,该第一定位脚置入所述的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内,并且在该第一定位脚上构成有第二绝缘块嵌槽,在该第二绝缘块嵌槽上嵌置有一第二绝缘定位块,该第二绝缘定位块与所述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相配合,第二馈电臂插置于所述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内,并且在该第二馈电臂上构成有第三绝缘定位块嵌槽,在该第三绝缘定位块嵌槽上嵌置有一第三绝缘定位块,该第三绝缘定位块与所述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相配合,在第二馈电臂的高度方向的顶部构成有一第二水平臂,而在该第二水平臂的末端构成有与第二馈电臂并行的第二定位脚,该第二定位脚置入所述的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内,并且在该第二定位脚上构成有第四绝缘定位块嵌槽,在该第四绝缘定位块嵌槽上嵌置有一第四绝缘定位块,该第四绝缘定位块与所述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相配合,馈电臂绝缘定位座嵌置在所述的馈电连接座的馈电机构腔内,并且同时与第一水平臂以及第二水平臂嵌配,其中:第一、第二水平臂的表面与所述的辐射单元臂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馈电连接座的高度方向的底部构成有一第一导线孔和一第二导线孔,第一导线孔与所述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相通,第二导线孔与所述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相通。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一体构成于所述馈电连接座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嵌置固定于所述馈电连接座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水平臂上并且位于第一水平臂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配合凹槽,在所述的第二水平臂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配合凹槽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配合凹槽,第一、第二配合凹槽彼此配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馈电臂绝缘定位座上并且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嵌槽和第四嵌槽,第一、第二嵌槽彼此对应,而第三、第四嵌槽相互对应,所述的第一水平臂同时与第一嵌槽以及第二嵌槽嵌配,而所述的第二水平臂同时与第三嵌槽以及第四嵌槽嵌配,在所述的馈电臂绝缘定位座上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嵌脚和第四嵌脚,第一嵌脚与所述的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嵌配,第二嵌脚与所述的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嵌配,第三嵌脚与所述的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嵌配,第四嵌脚与所述的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嵌配。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水平臂彼此形成十字关系。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馈电臂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一导线固定连接孔,而在所述的第二馈电臂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二导线固定连接孔。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一组辐射单元臂的镂空腔呈菱形,因而能有效地改变辐射单元臂上的电流分布,使辐射单元臂的阻抗带宽得到延展;之二,由于相邻辐射单元臂之间存在的镂空间隙,能有效展宽辐射臂的带宽。镂空间隙自馈电连接座朝着背离馈电连接座的方向渐渐扩大,构成梯形状的缝隙,相邻辐射单元臂之间存在的相互耦合作用随镂空缝隙空间的变化而产生一个变化,辐射单元臂自身的阻抗随工作频率的改变也会产生一个变化,此两者变化的效果产生抵消叠减作用,从而可减缓辐射单元臂的阻抗的变化,使其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完成匹配,达到展宽辐射单元臂的带宽的目的;之三,由于辐射单元臂的结构合理,因此不仅可以减轻重量,而且可以节约原材料而藉以体现经济廉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和图2,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申请人在图中示出了一用于安装本发明的一金属反射板5,在该金属反射板5上开设有第一、第二馈电连接座配合孔51、52,并且还开设有一对馈电连接座固定孔53,依据公知常识,在一枚金属反射板5的长度方向可以以间隔状态设置多个本发明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作为前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包括一馈电连接座1、一组辐射单元臂2和一馈电机构4,由图所示,在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馈电机构腔11,并且该馈电机构腔11自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一组辐射单元臂2围绕馈电连接座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位于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相邻辐射单元臂2之间保持有空间,藉由该空间而构成为镂空间隙3,馈电机构4设置在馈电机构腔11内,并且在绝缘状态下与一组辐射单元臂2相配。
前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2的数量为四个,以目前由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这四个辐射单元臂2中的前、后两个辐射单元臂在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而四个辐射单元臂2中的左、右两个辐射单元臂在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相互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由于一组辐射单元臂2的数量有四个,因此在前述馈电机构腔11的腔壁上并且沿着腔壁的高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112、113和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由图所示,第一、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112彼此对应,第三、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114相互对应,并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112、113、114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在馈电连接座1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一导线孔12和一第二导线孔13,当馈电连接座1通过其底部的一对配合凸缘分别插入前述的第一、第二馈电连接座配合孔51、52后,便使馈电连接座1以纵向垂直状态设置于前述的金属反射板5上,前述的第一、第二导线孔12、13开设在所述的配合凸缘上。又,在馈电连接座1的下侧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馈电连接座固定孔53的位置延伸有一对固定耳14,各固定耳14上设计有固定耳螺孔141,由固定耳固定螺钉1411在对应于馈电连接座固定孔53的位置旋入固定耳螺孔141内,从而将馈电连接座1以垂直状态可靠地固定于金属反射板5上。
上面提及的四个辐射单元臂2各包括一第一振子臂21、一第二振子臂22和一辐射臂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振子臂21、22朝向前述馈电连接座1的一端与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构成为一体,而第一、第二振子臂21、22的另一端均以水平状态朝着远离(即前述的背离)馈电连接座1的方向伸展。辐射臂23的一端与第一振子臂21的前述另一端连接,并且探出第一振子臂21而构成有一第一扩展端231,该第一扩展端231与前述的镂空缝隙3相对应,辐射臂23的另一端与第二振子臂22的前述另一端连接,并且探出第二振子臂22而构成有一第二扩展端232,该第二扩展端232与镂空缝隙3相对应。
前述的第一、第二振子臂21、22以及辐射臂23为一体结构,并且三者之间共同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构成为镂空腔24。其中,辐射臂23的形状大体上呈V字形,更形象地讲呈人体器官的鼻形,藉由辐射臂23的该V字形的形状而使前述的镂空腔24的形状呈菱形腔,即呈多边形腔。又,前述的镂空缝隙3自馈电连接座1的方向朝着背离(远离)馈电连接座1的方向渐渐扩大,并且形成几何形状呈梯形的腔。前述的辐射单元臂2也可另行制作后以嵌置固定或者借助于紧固件固定的任意一种方式固定于馈电连接俯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
请继续见图1和图2,上面提及的馈电机构4包括第一、第二馈电臂41、42和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第一馈电臂41插置于前述的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内,并且在该第一馈电臂41上构成有多个第一绝缘定位块嵌槽411,在其中一个第一绝缘定位块嵌槽411上嵌置有一第一绝缘定位块4111,该第一绝缘定位块4111与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嵌配。在第一馈电臂4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折弯而构成有一第一水平臂412,在该第一水平臂412的末端进而折弯而构成有一与第一馈电臂41纵向并行的但长度明显短于第一馈电臂41的长度的第一定位脚413,该第一定位脚413置入前述的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2内,并且在该第一定位脚413上构成有一第二绝缘块嵌槽4131,在该第二绝缘块嵌槽4131上嵌置有一第二绝缘定位块41311,该第二绝缘定位块41311与前述的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2相配合。第二馈电臂42插置于前述的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内,并且在该第二馈电臂42上构成有多个第二绝缘定位块嵌槽421,在其中一个第二绝缘定位块嵌槽421上嵌置有一第三绝缘定位块4211,该第三绝缘定位块4311与前述的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嵌配。在第二馈电臂42的高度方向的顶部折弯而构成有一第二水平臂422,在该第二水平臂422的末端进而折弯而构成有一与第二馈电臂42纵向并行的但长度显著短于第二馈电臂42的长度的第二定位脚423,该第二定位脚423置入前述的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内,并且在该第二定位脚423上构成有一第四绝缘块嵌槽4231,在该第四绝缘块嵌槽4231上嵌置有一第四绝缘定位块42311,该第四绝缘定位块42311与前述的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相配合,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嵌置在馈电机构腔11内,并且同时与第一水平臂412以及第二水平臂422嵌配。
前述的第一水平臂412以及第二水平臂422的表面与辐射单元臂2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在前述的第一馈电臂4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开设一第一导线固定连接孔414,而在第二馈电臂42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开设一第二导线固定连接孔424。图1所示的第一导线6a在途经前述的第一导线孔12后与第一导线固定孔414电连接,而图1中示意的第二导线6b在途经前述的第二导线孔13后与第二导线固定孔424电连接。
优选地,在前述的第一水平臂412上并且位于第一水平臂4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配合凹槽4121,而在第二水平臂422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配合凹槽4121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配合凹槽4221,第一、第二配合凹槽4121、4221互为配合,从而使第一、第二水平臂412、422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错关系。
请依然见图1和图2,在前述的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上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图示位置状态)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嵌槽431、432、433和第四嵌槽434,第一、第二嵌槽431、432彼此对应,而第三、第四嵌槽433、434相互对应,前述的第一水平臂412同时与第一嵌槽431以及第二嵌槽432嵌配,而前述的第二水平臂422同时与第三嵌槽433以及第四嵌槽434嵌配。在前述的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上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嵌脚435、436、437和第四嵌脚438,第一嵌脚435与前述的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嵌配,第二嵌脚436与前述的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2嵌配,第三嵌脚437与前述的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嵌配,第四嵌脚438与前述的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嵌配。
由上述结构可知,由于相邻辐射单元臂2之间存在镂空间隙3,因而能有效地展宽辐射单元臂3的带宽,并且镂空缝隙3自馈电连接座1朝向背离馈电连接座1的方向渐渐扩大,构成梯形状的缝隙,相邻辐射单元臂2之间存在相互耦合作用随镂空缝隙3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辐射单元臂2自身的阻抗随工作效率的改变也会产生变化,于是,此两者变化的效果结合起来能产生抵销叠减作用(镂空缝隙3导致的耦合变化与频率改变带来的变化这两个变化效果之间便产生了叠减),从而可减缓辐射单元臂2的阻抗的变化,使其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完成匹配,以达到展宽辐射单元臂2的阻抗变化。
由于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以参见前述CN102157783A和CN203013922U,等等,因此本申请人不再对其赘述。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包括一馈电连接座(1),该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馈电机构腔(11),并且该馈电机构腔(11)自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一组辐射单元臂(2),该一组辐射单元臂(2)围绕所述馈电连接座(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位于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相邻辐射单元臂(2)之间构成有镂空缝隙(3);一馈电机构(4),该馈电机构(4)插置在所述的馈电机构腔(11)内,并且该馈电机构(4)在绝缘状态下与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2)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2)各包括一第一振子臂(21)、一第二振子臂(22)和一辐射臂(23),第一振子臂(21)以及第二振子臂(22)朝向所述馈电连接座(1)的一端与馈电连接座(1)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连接,而第一振子臂(21)以及第二振子臂(22)的另一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朝着背离馈电连接座(1)的方向伸展,辐射臂(23)的一端与第一振子臂(21)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并且探出第一振子臂(21)而构成有一第一扩展端(231),该第一扩展端(231)与所述镂空缝隙(3)相对应,辐射臂(23)的另一端与第二振子臂(22)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并且探出第二振子臂(22)而构成有一第二扩展端(232),该第二扩展端(232)与镂空缝隙(3)相对应,其中,第一、第二振子臂(21、22)以及辐射臂(23)共同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构成为镂空腔(24),所述的辐射臂(23)的形状呈V字形,藉由该辐射臂(23)的V字形的形状而使所述的镂空腔(24)的形状呈菱形,所述的镂空缝隙(3)自所述的馈电连接座(1)朝着背离馈电连接座(1)的方向渐渐扩大并且形成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2)的数量为四个,并且该四个辐射单元臂(2)中的前、后两个辐射单元臂在所述馈电连接座(1)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彼此形成对角关系,而四个辐射单元臂(2)中的左、右两个辐射单元臂在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相互形成对角关系;在所述馈电连接座(1)的馈电机构腔(11)的腔壁上并且沿着腔壁的高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用于对所述的馈电机构(4)定位的第一、第二、第三馈电臂定位嵌槽(111、112、113)和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电机构(4)包括第一、第二馈电臂(41、42)和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第一馈电臂(41)插置于所述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内,并且在该第一馈电臂(41)上构成有第一绝缘定位块嵌槽(411),在该第一绝缘定位块嵌槽(411)上嵌置有一第一绝缘定位块(4111),该第一绝缘定位块(4111)与所述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相配合,在第一馈电臂(4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构成有一第一水平臂(412),而在该第一水平臂(412)的末端构成有一与第一馈电臂(41)并行的第一定位脚(413),该第一定位脚(413)置入所述的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2)内,并且在该第一定位脚(413)上构成有第二绝缘块嵌槽(4131),在该第二绝缘块嵌槽(4131)上嵌置有一第二绝缘定位块(41311),该第二绝缘定位块(41311)与所述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2)相配合,第二馈电臂(42)插置于所述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内,并且在该第二馈电臂(42)上构成有第三绝缘定位块嵌槽(421),在该第三绝缘定位块嵌槽(421)上嵌置有一第三绝缘定位块(4211),该第三绝缘定位块(4211)与所述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相配合,在第二馈电臂(42)的高度方向的顶部构成有一第二水平臂(422),而在该第二水平臂(422)的末端构成有与第二馈电臂(42)并行的第二定位脚(423),该第二定位脚(423)置入所述的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内,并且在该第二定位脚(423)上构成有第四绝缘定位块嵌槽(4231),在该第四绝缘定位块嵌槽(4231)上嵌置有一第四绝缘定位块(42311),该第四绝缘定位块(42311)与所述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相配合,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嵌置在所述的馈电连接座(1)的馈电机构腔(11)内,并且同时与第一水平臂(412)以及第二水平臂(422)嵌配,其中:第一、第二水平臂(412、422)的表面与所述的辐射单元臂(2)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馈电连接座(1)的高度方向的底部构成有一第一导线孔(12)和一第二导线孔(13),第一导线孔(12)与所述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相通,第二导线孔(13)与所述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2)一体构成于所述馈电连接座(1)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辐射单元臂(2)嵌置固定于所述馈电连接座(1)的所述高度方向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水平臂(412)上并且位于第一水平臂(4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配合凹槽(4121),在所述的第二水平臂(422)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配合凹槽(4121)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配合凹槽(4221),第一、第二配合凹槽(4121、4221)彼此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上并且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嵌槽(431、432、433)和第四嵌槽(434),第一、第二嵌槽(431、432)彼此对应,而第三、第四嵌槽(433、434)相互对应,所述的第一水平臂(412)同时与第一嵌槽(431)以及第二嵌槽(432)嵌配,而所述的第二水平臂(422)同时与第三嵌槽(433)以及第四嵌槽(434)嵌配,在所述的馈电臂绝缘定位座(43)上构成有第一、第二、第三嵌脚(435、436、437)和第四嵌脚(438),第一嵌脚(435)与所述的第一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1)嵌配,第二嵌脚(436)与所述的第二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2)嵌配,第三嵌脚(437)与所述的第三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3)嵌配,第四嵌脚(438)与所述的第四馈电臂定位块嵌槽(114)嵌配。
9.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水平臂(412、422)彼此形成十字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馈电臂(4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一导线固定连接孔(414),而在所述的第二馈电臂(42)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二导线固定连接孔(424)
CN201310275704.5A 2013-07-03 2013-07-03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Active CN103337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5704.5A CN103337716B (zh) 2013-07-03 2013-07-03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5704.5A CN103337716B (zh) 2013-07-03 2013-07-03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7716A true CN103337716A (zh) 2013-10-02
CN103337716B CN103337716B (zh) 2014-12-10

Family

ID=4924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5704.5A Active CN103337716B (zh) 2013-07-03 2013-07-03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3771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597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宽带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阵列
CN103682561A (zh) * 2013-12-31 2014-03-26 安弗施无线射频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中电偶极子的固定装置
CN103700927A (zh) * 2013-12-31 2014-04-02 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 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交错阵列天线
CN104134856A (zh) * 2014-07-28 2014-11-05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振子单元以及宽频双极化天线
WO2017181896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wo-part antenna element
EP3531504A4 (en) * 2016-10-21 2020-05-27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NTENNA OSCILLA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783A (zh) * 2011-03-17 2011-08-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双极化宽频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CN202871970U (zh) * 2012-11-23 2013-04-10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双极化天线振子
CN203013922U (zh) * 2012-12-05 2013-06-19 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
CN203326120U (zh) * 2013-07-03 2013-12-04 常熟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783A (zh) * 2011-03-17 2011-08-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双极化宽频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CN202871970U (zh) * 2012-11-23 2013-04-10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双极化天线振子
CN203013922U (zh) * 2012-12-05 2013-06-19 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超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
CN203326120U (zh) * 2013-07-03 2013-12-04 常熟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597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宽带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阵列
CN103682597B (zh) * 2013-12-13 2016-06-08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宽带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阵列
CN103682561A (zh) * 2013-12-31 2014-03-26 安弗施无线射频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中电偶极子的固定装置
CN103700927A (zh) * 2013-12-31 2014-04-02 张家港保税区国信通信有限公司 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交错阵列天线
US10879580B2 (en) 2013-12-31 2020-12-29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Dipole fixation in antenna system
CN104134856A (zh) * 2014-07-28 2014-11-05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振子单元以及宽频双极化天线
CN104134856B (zh) * 2014-07-28 2017-07-2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振子单元以及宽频双极化天线
WO2017181896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wo-part antenna element
EP3531504A4 (en) * 2016-10-21 2020-05-27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NTENNA OSCILLATOR
US10957983B2 (en) 2016-10-21 2021-03-23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Dipo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7716B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7716B (zh)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CN103730728B (zh) 多频天线
CN204966748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3715519B (zh) 双极化阵列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103339798B (zh) 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双极化天线和使用双极化天线的多波段天线系统
CN1886864B (zh) 多频带双极化阵列天线
CN109149086A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3589218U (zh) 天线
WO2015096702A1 (zh) 一种多频阵列天线
CN102299398A (zh) 一种双频双极化天线
CN109149115A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3850425U (zh) 一种双极化超宽带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02800929A (zh) 一种辐射单元及对应的天线阵列
CN103311652A (zh) 超宽频宽波束双极化天线单元
CN104798256B (zh) 天线
CN103229357A (zh) 天线装置
CN104600439A (zh) 多频双极化天线
CN104795635A (zh) 多频阵列天线
CN203326120U (zh) 双极化宽频天线辐射装置
CN105428806B (zh) Mimo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4857972U (zh) 一种分形镂空设计超宽带双极化天线振子
CN205355254U (zh) 提高异极化隔离的双极化基站天线
CN203367470U (zh) 双极化宽频带td天线辐射单元
CN101232122B (zh) 宽频天线
CN203910957U (zh) 阵列天线及其局部不对称的辐射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5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Yush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o. 8 Liuzhou Road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HO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Yushan Industrial Park of Changshou City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uzhou Road No. 8 215500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Honglin 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