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7677B - 改良电池 - Google Patents

改良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7677B
CN103337677B CN201310226368.5A CN201310226368A CN103337677B CN 103337677 B CN103337677 B CN 103337677B CN 201310226368 A CN201310226368 A CN 201310226368A CN 103337677 B CN103337677 B CN 103337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e
capping
consumable electrode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63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7677A (zh
Inventor
朱成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ONGJIANG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ONGJIANG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ONGJIANG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ONGJIANG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63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7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7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7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7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76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电池上有尾板,尾板上有能让螺栓穿过的洞,螺栓与螺帽成连接;封盖三围绕连接洞一、连接洞二、入口洞和出口洞,入口洞和出口洞供应氧气,出口洞位于凹处,为空气电极提供气体空间;所述空气电极与尾板间有支撑网和环形封盖,支撑网位于环形封盖上;所述空气电极与金属电流流入机件相符合,该机件有中央环形孔径,环形孔径比空气电极直径更小;所述支撑板上有自耗电极,支撑板为方形,中央延伸有孔径,所述封盖二和封盖一从外、内部通入孔径壁上,封盖一和封盖二间是环形开口朝向孔径的凹部二,能用从连接管道一和管道二通入的媒介填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减少损耗,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改良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见的供电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良电池。
背景技术
在外国的电化电池相关描述中提到,正极和负极电流密度通过更改电解质的量来控制,也就是说通过调整电解质的水平。这样的金属\空气电池可以通过机械机制充电,也就是说,自耗电极可以被替换。有一个缺点是,必须要有一些部分可移动,以改变电解质的量或调整电池内电解质的水平。这些可移动的部分要用复杂的方式控制。另外,为了在使用完板状的自耗电池后改变它,必须要拆除整个电池,然后再重新组装它。所以,迄今所提出的电化电池的一个困难是,只能制造很小的电流密度,大约50mA/cm2。电流密度可打到的持续时间非常有限。能值可达200W 小时/千克。在这些电池运作过程中,由于电极之间的距离持续增加,电池的电阻和损耗增加了。因此,可得到的输出量变小了。当用烧结材料做的电极板,实际上唯一可视的表层与高电流密度的电流线接触时,损耗产生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经过改良的改良电池,用以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电池上有一块方形的尾板,尾板上有8个能让螺栓穿过的洞,螺栓能与螺帽形成连接;封盖三围绕着连接洞一、连接洞二、入口洞和出口洞,入口洞和出口洞供应氧气,出口洞位于凹处,为空气电极提供一个气体空间;所述的空气电极与尾板之间有支撑网和环形封盖,支撑网位于环形封盖上;所述的空气电极与一个金属电流流入机件相符合,该机件有一个中央环形孔径,环形孔径比空气电极的直径更小;所述的改良电池的支撑板上有一个自耗电极,支撑板为方形,且同样提供洞,支撑板的中央延伸有孔径;封盖二和封盖一从外部和内部通入孔径的壁上,封盖一和封盖二之间是一个环形的开口朝向孔径的凹部二,该凹部二能用从连接管道一和管道二通入的媒介进行填充。
所述的连接洞一和连接洞二能与电解质的分配管道相连接,分配管道环绕着孔径平均分配。
所述的自耗电极有一个唯一的运作表面为电极表面,该电极表面与空气电极平行且临近,自耗电极上有一个连接接线片。
所述的尾板的内部表层上有封盖三,支撑板的内部表面上有封盖四。
所述的自耗电极的推件和触体通过位于支撑板和自耗电极之间的弹簧进行影响,自耗电极和空气电极之间有电解质空间。
所述的自耗电极通过媒介的压力来推动,媒介通过闭合板中的洞二通到在自耗电极后的空间,电接触在滑动触点进行实现。
所述的自耗电极通过位于支撑板和自耗电极之间的弹性体进行推动。
所述的自耗电极与空气电极之间的距离通过焊接有不导电的针的网眼来建立。
所述的自耗电极与空气电极之间有焊接了导电针的金属网,该金属网被支撑在网一和网二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减少损耗,成本低廉,操作容易,非常的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当前发明的改良电池的透视图;
图2显示了移动自耗电极的设备;
图3显示了另一个影响电极移动的设备;
图4显示了另一个影响自耗电极移动的设备;
图5显示了在图1中改良电池里的控距装置;
图6显示了一个修改过的距离片。
图中标示:1、尾板,2、支撑网,3、空气电极,4、环形封盖,5、凹处,6、机件,7、接线片,8、支撑板,9、孔径,10、自耗电极,10’、电极表面,11、封盖一,12、电解质,13、凹处二,13’、封盖二,14、管道一,15、管道二,16、连接洞一,17、连接洞二,18、分配管道,20、入口洞,21’接线片,21、出口洞,23、封盖三,23’、封盖四,24、媒介,25、弹簧,26、滑动触点,27、氧气,28、弹性体,29、网眼,30、针,31、导电针,32、金属网,33、网一,33’、网二,34、洞,35、螺栓,36、螺帽,37、中央环形孔径,38、支撑板,39、洞二,40、闭合板,41、空间,其中P为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电池上有一块方形的尾板1,尾板1上有8个能让螺栓35穿过的洞34,螺栓能与螺帽36形成连接;封盖三23围绕着连接洞一16、连接洞二17、入口洞20和出口洞21,入口洞20和出口洞21供应氧气27,出口洞21位于凹处5,为空气电极3提供一个气体空间;所述的空气电极3与尾板1之间有支撑网2和环形封盖4,支撑网2位于环形封盖4上;所述的空气电极3与一个金属电流流入机件6相符合,该机件有一个中央环形孔径37,环形孔径37比空气电极3的直径更小;所述的改良电池的支撑板8上有一个自耗电极10,支撑板8为方形,且同样提供洞34,支撑板8的中央延伸有孔径9;封盖二13’和封盖一11从外部和内部通入孔径9的壁上,封盖一11和封盖二13’之间是一个环形的开口朝向孔径9的凹部二13,该凹部二13能用从连接管道一14和管道二15通入的媒介进行填充。所述的连接洞一16和连接洞二17能与电解质的分配管道18相连接,分配管道18环绕着孔径9平均分配。所述的自耗电极10有一个唯一的运作表面为电极表面10’,该电极表面10’与空气电极3平行且临近,自耗电极10上有一个连接接线片20’。所述的尾板1的内部表层上有封盖三23,支撑板8的内部表面上有封盖四23’。所述的自耗电极10的推件和触体通过位于支撑板38和自耗电极10之间的弹簧25进行影响,自耗电极10和空气电极3之间有电解质空间12。所述的自耗电极10通过媒介24的压力来推动,媒介24通过闭合板40中的洞二39通到在自耗电极10后的空间41,电接触在滑动触点26进行实现。所述的自耗电极10通过位于支撑板38和自耗电极10之间的弹性体28进行推动。所述的自耗电极10与空气电极3之间的距离通过焊接有不导电的针30的网眼29来建立。所述的自耗电极10与空气电极3之间有焊接了导电针31的金属网32,该金属网32被支撑在网一33和网二33’上。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如前文所述,支撑网2是用塑料材料做成的,它防止空气电极与尾板1粘连。环形封盖4防止电解质进入凹处5。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通向气体膛的过渡部位处,有加强的支撑部位位于尾板1的内表面。空气电极3包括一个为有效质量提供的可渗透支撑物,并且它是一个有环形边缘的薄板。一个金属电流流入机件6与其相符合,它有一个中央环形孔径37,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就是方形的,如同尾板1。环形孔径37比空气电极3的直径更小,以提供一个接触支撑边缘区域。机件6,正如尾板1,有洞34,以使螺旋螺栓35通过,同样还有连接洞一16和连接洞二17。同样,它有一个接触接线片7以固定一个导电元件。
已阐述的金属/空气电池在支撑板8上有一个自耗电极10。支撑板8以丙烯酸树脂支撑。它是方形的,像尾板1那样,且同后者一样,它有为螺栓35准备的洞34。孔径9从支撑板8的中央延伸出来。自耗电极10在其运作区域位于孔径9里。相应的封盖二13’和封盖一11从外部和内部通入孔径9的壁上。封盖一11封住了电解质流向外部的空间。封盖一11有一个圆锥状延伸的内部表层,形成了一个锋利的朝向电解质空间的封盖边缘,此边缘以唇形形成了一个自耗电极10的坚硬周边。封盖一11的材料不会受电解质影响。在支撑板8的表层,面对着空气电极3,连接洞一16和连接洞二17被掩盖了,与电解质的分配管道18相连接。它们环绕孔径9平均分配,它们连接在一起,保证了电解质通过电极表面10平均分配和流动。电极表面10’是自耗电极10唯一的运作表面,它与空气电极3平行并临近。自耗电极10有一个连接接线片20’,它有可能与其有电导线相连。在凹处5打开的进口和出口洞20和21,用于供应氧气27或含燃料的氧气。自耗电极10应当能够被推入支撑板8,以在电极间保持恒定距离,用于推动板的设备在图1中被省略了。
在已阐述的金属/空气电池中,位于尾板1的内部表层的封盖三23确保了对电解质空间的封印。封盖2四3’位于支撑板8的内部表面。图2、3和4大概显示了自耗电极10的推动设备和触体。在图2中,推件和触体收到在支撑板38和自耗电极10之间的弹簧的影响。在图2的左侧,有对空气电极3的氧气27供应,它通过箭头显示了。另外,对角线大致显示了空气电极3和自耗电极10之间的电解质12空间。电解质12通过管道槽通入这个位置,它通过一个电解质回流导管到回水槽。所以,一个持久控制的电解质流动能通过电解质空间12来影响,在供应系统中有一个泵。在图3中,充满气体或液体的媒介24压力为P,自耗电极10的推动受它影响。这种媒介通过在闭合板40中的洞39通到在自耗电极10后的空间。这种压力以及其推力都是可控的。电接触在滑动触点26实现了。在图4中,通过在自耗电极的够不前面与支撑板38之间的弹性体28推动自耗电极10。自耗电极10与空气电极3之间所要求的距离可以被建立,正如图5中所显示的那样,通过一个塑料网眼29,不导电的针30焊接其上。这个有针30的网眼29固定在两个电极之间,确保自耗电极10,它已被安置好一遍被推动,与空气电极3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在高电流密度时能有好表现。另一个距离片件显示在图6中,它有一个在自耗电极10与空气电极3之间的导电针31,这些针都被焊接在金属网32之上。金属网32支撑在另外的网一33和网二33’上,出于绝缘的考虑,网二33’用不导电的材料做。
在改良电池运转时,在电极间保持所需距离,能在较长时间段里有高电流密度,保持高产出。前面描述的改良电池在技术上很简单,由较少数量的部分组成,紧凑的自耗金属电极能有运作表面,且保持相当小。出于自耗电极是可动的,自耗电极可以以相对简单的方式被替换。

Claims (9)

1.一种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改良电池上有一块方形的尾板(1),尾板(1)上有8个能让螺栓(35)穿过的洞(34),螺栓能与螺帽(36)形成连接;
封盖三(23)围绕着连接洞一(16)、连接洞二(17)、入口洞(20)和出口洞(21),入口洞(20)和出口洞(21),供应氧气(27),出口洞(21)位于凹处(5),为空气电极(3)提供一个气体空间;
所述的空气电极(3)与尾板(1)之间有支撑网(2)和环形封盖(4),支撑网(2)位于环形封盖(4)上;
所述的空气电极(3)与一个金属电流流入机件(6)相符合,该机件有一个中央环形孔径(37),环形孔径(37)比空气电极(3)的直径更小;
所述的改良电池的支撑板(8)上有一个自耗电极(10),支撑板(8)为方形,且同样提供洞(34),支撑板(8)的中央延伸有孔径(9);
封盖二(13’)和封盖一(11)从外部和内部通入孔径(9)的壁上,封盖一(11)和封盖二(13’)之间是一个环形的开口朝向孔径(9)的凹部二(13),该凹部二(13)能用从连接管道一(14)和管道二(15)通入的媒介进行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洞一(16)和连接洞二(17)能与电解质的分配管道(18)相连接,分配管道(18)环绕着孔径(9)平均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耗电极(10)有一个唯一的运作表面为电极表面(10’),该电极表面(10’)与空气电极(3)平行且临近,自耗电极(10)上有一个连接接线片(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板(1)的内部表层上有封盖三(23),支撑板(8)的内部表面上有封盖四(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耗电极(10)的推件和触体通过位于支撑板(38)和自耗电极(10)之间的弹簧(25)进行影响,自耗电极(10)和空气电极(3)之间有电解质空间(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耗电极(10)通过媒介(24)的压力来推动,媒介(24)通过闭合板(40)中的洞二(39)通到在自耗电极(10)后的空间(41),电接触在滑动触点(26)进行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耗电极(10)通过位于支撑板(38)和自耗电极(10)之间的弹性体(28)进行推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耗电极(10)与空气电极(3)之间的距离通过焊接有不导电的针(30)的网眼(29)来建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耗电极(10)与空气电极(3)之间有焊接了导电针(31)的金属网(32),该金属网(32)被支撑在网一(33)和网二(33’)上。
CN201310226368.5A 2013-06-08 2013-06-08 改良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7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6368.5A CN103337677B (zh) 2013-06-08 2013-06-08 改良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6368.5A CN103337677B (zh) 2013-06-08 2013-06-08 改良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7677A CN103337677A (zh) 2013-10-02
CN103337677B true CN103337677B (zh) 2015-06-24

Family

ID=4924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63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7677B (zh) 2013-06-08 2013-06-08 改良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3767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296A (zh) * 2002-02-20 2005-07-27 异能公司 金属空气电池系统
CN101165964A (zh) * 2007-09-20 2008-04-23 复旦大学 一种不对称的二次空气燃料电池
CN101593856A (zh) * 2008-05-29 2009-12-02 北京佩奇科技发展中心 活塞式金属空气电池
CN203326065U (zh) * 2013-06-08 2013-12-04 宁波松江蓄电池有限公司 改良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23468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Electronvault, Inc. Variable Energ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296A (zh) * 2002-02-20 2005-07-27 异能公司 金属空气电池系统
CN101165964A (zh) * 2007-09-20 2008-04-23 复旦大学 一种不对称的二次空气燃料电池
CN101593856A (zh) * 2008-05-29 2009-12-02 北京佩奇科技发展中心 活塞式金属空气电池
CN203326065U (zh) * 2013-06-08 2013-12-04 宁波松江蓄电池有限公司 改良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7677A (zh)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80193A3 (en) Elastic current distributor for percolating cells
CN103337677B (zh) 改良电池
CN201804953U (zh) 水电池
CN103633347A (zh) 含有流动电解液的电化学设施的防漏电方法及防漏电装置
CN209656593U (zh) 电池原位x射线衍射测试辅助装置
CN103647091A (zh) 双极板组件和液流电池
CN203445165U (zh) 动力型锂电池盖板组件以及包含该盖板组件的锂电池
CN102738472A (zh) 锌空气电池稳定型空气电极
CN203326065U (zh) 改良电池
KR101735766B1 (ko) 산소 및 수소 공급장치
CN103682408A (zh) 液流框组件和液流电池
EP3506415A1 (en) A metal air fuel cell and its system
CN202282421U (zh) 一种极耳新结构蓄电池
CN202817036U (zh) 一种pp塑料外壳锂离子电池
CN203774402U (zh) 一种新型连续流式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03988352A (zh) 具有增强耐久性的液流电池
CN216015523U (zh) 电芯的顶盖组件和电芯
CN109216743A (zh) 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
CN204530000U (zh) 一种隔膜旋流电解装置
CN209039124U (zh) 高浓度富氢水防漏高压电解槽装置
CN205807806U (zh) 热水器内胆中两种阳极配合使用的防腐结构
CN203148906U (zh) 一种单进单出内置电导检测池的抑制器
CN202513243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
CN104659405B (zh) 一种便于更换电解液的锂电池
CN102568285B (zh) 一种离子交换膜法电化学演示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