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4421B -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4421B
CN103324421B CN201210074430.9A CN201210074430A CN103324421B CN 103324421 B CN103324421 B CN 103324421B CN 201210074430 A CN201210074430 A CN 201210074430A CN 103324421 B CN103324421 B CN 103324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mistake
user
touch screen
eas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44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4421A (zh
Inventor
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744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4421B/zh
Priority to US14/386,692 priority patent/US9965068B2/en
Priority to EP20120872155 priority patent/EP282995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5530 priority patent/WO201313907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324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4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开始计时一预设的第一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用户在触摸屏上预设的非易误按区域操作时,执行所述操作,否则执行用户在所述易误按区域的操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解决用户单手手持终端并操作终端时误操作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触摸屏移动终端在控制屏幕操作时,常常通过在移动终端触摸屏上的不同手势语言来完成对移动终端各种操作。例如单点触(长按、短按、双击)、多点触、滑动操作(直接滑动、按住一段时间后滑动)等。
上述操作看似合理,但往往在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存在有解析错误的情况。当用户单手手持移动终端,使用拇指进行操作时,由于拇指下端手掌和触摸屏接触的部分,会导致拇指操作时容易出现误按,从而导致移动终端解析错误,不能完成用户的正常操作。例如,用户单手手持移动终端进行图片浏览时,通过拇指的左右滑动或者点触往往不能很好的实现图片切换浏览的操作,常常会变成弹出图片提示信息,显示可对图片操作的菜单或者对图片放大缩小的操作,产生这样操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拇指进行滑动或者点触操作时,和拇指相连的手掌和触摸屏底部进行了接触,导致了触摸屏也同时检测到底部的点触操作,手机结合多个检测到的操作进行分析后执行了相应的业务逻辑,从而导致用户正常进行的图片切换浏览不能正常进行。同样的错误解析操作也会出现在以下的场景中,1)用户在单手手持移动终端用拇指在列表界面进行上下滑动选择目录、文件或者联系人的操作;2)用户在阅读小说文档或者页数比较多的技术文档时,单手手持移动终端用拇指进行上下或者左右文档换行或者翻页;3)用户在单手手持移动终端用拇指进行多页应用的翻页和选取;4)用户在单手手持移动终端用拇指进行网页浏览的翻页和选取某个链接时。现有技术中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使用户使用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解决用户单手手持终端并操作终端时误操作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包括步骤:
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开始计时一预设的第一时间;
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用户在触摸屏上预设的非易误按区域操作时,执行所述操作,否则执行用户在易误按区域的操作。
优选地,在执行所述开始计时一预设时间之前,还包括:
设置触摸屏的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按下易误按区域、按下易误按区域达到一预设的第二时间或多点触摸易误按区域。
优选地,所述用户在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为:
列表界面操作、文档操作、多页应用切换操作或网页操作。
优选地,所述执行用户在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包括:
监测用户在触摸屏的操作,并判断所述操作位于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
当所述操作位于非易误区域时,执行所述操作。
本发明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装置,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开始计时一预设的第一时间;
操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用户在触摸屏上预设的非易误按区域操作时,执行所述操作,否则执行用户在易误按区域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触摸屏的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按下易误按区域、按下易误按区域达到一预设的第二时间或多点触摸易误按区域。
优选地,所述用户在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为:
列表界面操作、文档操作、多页应用切换操作或网页操作。
优选地,所述操作模块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在触摸屏的操作,并判断所述操作位于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
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操作位于非易误区域时,执行所述操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用户可以快速简捷的在不改变使用习惯和操作方式的情况下,精准的实现用户操作,大大改善用户在终端上的使用体验。且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终端,运营商仅需要对用户终端软件进行适当的修改即可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一实施例中一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又一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又一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又一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装置一实施例中操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提出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一实施例,包括步骤:
S10、预先将终端触摸屏设置为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
由于用户在使用带触摸屏的终端时,手与触摸屏可能存在多点接触而产生错误操作,因此预先在终端触摸屏上设置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如当双手手持终端时,当用户欲使用左手操作终端时,右手可能会误碰到终端触摸屏,则将用户左手接触触摸屏的区域设置为非易误按区域,而将右手可能触碰到的触摸屏的区域设置为易误按区域。实际应用中的场景不仅限于上述场景,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单手手持终端的情况,单手手持手机等终端时手掌容易按下的区域,可以设置多处易误按区域。需要考虑左右手手持时不同的易误按区域,易误按按区域每次只有一处生效,即用户左手手持时,则将左手手持的某一易误按按区域设置为生效,右手手持对应的易误按按区域则设置为无效。本实施例即以单手手持终端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其它应用场景也同样适用。
S11、当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如当用户按下易误按区域,或者用户长按易误按区域达一预设的第二时间时,则开启预先设置的定时器。其中,定时器的时长(本实施例称之为第一时间)可以由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设置。
S12、在定时器时间范围内,用户的其他在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均为有效操作,终端执行这些操作对应的功能,并停止定时器;其中,用户在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可以是单点触(长按、短按、双击)、多点触、滑动操作(直接滑动、按住一段时间后滑动)等可以触发相应功能的操作。
S13、定时器时间到达后,如果用户仍未在非易误按区域进行操作,终端将执行用户在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对应的功能。
为使本发明更加清楚明了,现通过如下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2是针对列表界面误操作的解决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S201、用户设定好单手手持终端时,将手掌容易接触触摸屏列表界面的区域设置为易误按区域,该易误按区域应包含左手手掌接触的列表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和右手手掌接触的列表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而触摸屏的其它区域则设置为非易误按区域。
S202、当用户按下列表界面上的易误按区域,或者用户长按下列表界面上的易误按区域达预设的第二时间如2S,则开启定时器进行计时,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5S。此时,终端自动记录设定好的列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原有的操作,对于本例子而言,列表界面中在易误按区域的可能操作对应的功能包括但不局限于点触打开动画、菜单、播放音乐或滑动更改显示状态等。当用户在易误按区域存在同时或先后存在多个操作时,终端对多个操作进行分析,选择其中一个如优先级高的操作自动记录。
用户执行步骤S202的操作后,终端暂不执行用户这些操作所对应的功能,但是应允许在触摸屏界面上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标识用户的操作,例如,将用户按下的列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和没有按下的其他区域用不同的背景颜色表示,或者用户按下的列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变成抖动状态等。
S203:在定时器时间范围内即5S内,用户的其他在列表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上下滑动时,应执行列表更新的功能,并停止定时器。
进一步的,当用户在列表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进行操作后,终端应取消步骤S202中用户按下列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而产生的对易误按区域的标识变化,并执行列表更新功能。
S204:定时器计时时间到达后,如果用户仍未在列表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进行列表的操作,终端将执行用户在列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对应的功能,即执行终端在步骤S202中记录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打开某一个列表或者弹出新的菜单等。
参照图3,图3是针对文档误操作的解决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S301:用户设定好单手手持终端时,将手掌容易接触文档显示页面的触摸屏的区域设置为易误按区域,该易误按区域应包含左手手掌接触的文档显示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和右手手掌接触的文档显示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而触摸屏的其它区域则设置为非易误按区域。
S302:当用户按下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或者用户长按下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达预设的第二时间如2S,则开启定时器进行计时,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5S。此时,终端自动记录设定好的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的原有的操作,对于本例子而言,文档界面中在易误按区域的可能操作对应的功能包括但不局限于点触打开文档相关操作菜单、增加批注、书签、切换页码和字体大小等。当用户在易误按区域存在同时或先后存在多个操作时,终端对多个操作进行分析,选择其中一个如优先级高的操作自动记录。
用户执行步骤S202的操作后,终端暂不执行用户这些操作所对应的功能,但是应允许在文档显示页面上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标识用户的操作,例如,将用户按下的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和没有按下的其他区域用不同的背景颜色表示,或者用户按下的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变成抖动状态等。
S303:在定时器时间范围内即5S内,用户的其他在文档显示页面的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文档页面的上下或者左右滑动时,应执行文档的页面更新的功能,并停止定时器。
进一步的,当用户在文档显示页面的非易误按区域进行文档显示页面的操作后,终端应取消步骤S302中用户按下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而产生的对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的标识变化,并执行文档更新功能。
S304:定时器计时时间到达后,如果用户仍未在文档显示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进行列文档页面的操作如上下或者左右滑动操作,终端将执行用户在文档显示页面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对应的功能,即执行终端在步骤S302中记录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打开文档的相关操作选项菜单或者执行文档其他操作功能等。
参照图4,图4是针对多页应用切换误操作的解决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S401:用户设定好单手手持终端时,将手掌容易接触的多页应用界面的触摸屏位置的区域设置为易误按区域,该易误按区域应包含左手手掌接触的多页应用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和右手手掌接触的多页应用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而触摸屏的其它区域则设置为非易误按区域。
S402:当用户按下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或者用户长按下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则开启定时器进行计时,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5S。此时,终端自动记录设定好的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原有的操作,对于本例子而言,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可能操作对应的功能包括但不局限于点触多页应用管理操作菜单、应用排序、删除、增加和隐藏等。当用户在易误按区域存在同时或先后存在多个操作时,终端对多个操作进行分析,选择其中一个如优先级高的操作自动记录。
用户按照步骤S402的操作后,终端暂不执行用户这些操作所对应的功能,但是应允许在多页应用界面上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标识用户的操作,例如,将用户按下的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和没有按下的其他区域用不同的背景颜色表示,或者用户按下的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变成抖动状态等。
S403:在定时器时间范围内即5S内,用户的其他在多页应用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上下或者左右滑动时,应执行多页应用更新的功能,并停止定时器。
进一步的,当用户在多页应用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进行操作后,终端应取消步骤S402用户按下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而产生的对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标识变化,并执行多页应用更新功能。
S404:定时器计时时间到达后,如果用户仍未在多页应用界面的非易误按按域进行多页应用界面的操作,终端将执行用户在多页应用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对应的功能,即执行终端在步骤S402中记录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打开应用管理菜单、对应用的排序、删除、增加和隐藏等。
参照图5,图5是针对网页误操作的解决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S501:用户设定好单手手持终端时,将手掌容易接触的网页浏览界面的触摸屏位置的区域设置为易误按按区域,该易误按区域应包含左手手掌接触的网页浏览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和右手手掌接触的网页浏览界面的触摸屏的区域,而触摸屏的其它区域则设置为非易误按区域。
S502:当用户按下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或者用户长按下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则开启定时器进行计时,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5S。此时,终端自动记录设定好的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原有的操作,对于本例子而言,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可能操作对应的功能包括但不局限于点触某一超文本链接、图片、音频播放、视频播放等常见的网页操作。当用户在易误按区域存在同时或先后存在多个操作时,终端对多个操作进行分析,选择其中一个如优先级高的操作自动记录。
用户执行步骤S502的操作后,终端暂不执行用户这些操作所对应的功能,但是应允许在网页浏览界面上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标识用户的操作,例如,将用户按下的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和没有按下的其他区域用不同的背景颜色表示,或者用户按下的的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变成抖动状态等。
步骤503:在定时器时间范围内即5S内,用户的其他在网页浏览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点触某一超文本链接、图片、音频播放和视频播放等常见的网页操作时,应执行相应的功能,并停止定时器。
进一步的,当用户在网页浏览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进行网页操作时,终端应取消步骤S502中用户按下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而产生的易误按按区域的标识变化,并执行对应的在易误按区域的网页页面操作功能。
S504:定时器计时时间到达后,如果用户仍未在网页浏览界面的非易误按区域进行网页浏览界面的网页操作,终端将执行用户在网页浏览界面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对应的功能,即执行终端在步骤S502中记录的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如点触某一超文本链接、图片、音频播放、视频播放等常见的网页操作。
本实施例的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用户可以快速简捷的在不改变使用习惯和操作方式的情况下,精准的实现用户操作,大大改善用户在终端上的使用体验。且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终端,运营商仅需要对用户终端软件进行适当的修改即可满足要求。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触摸屏终端操作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设置模块10,用于设置触摸屏的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
计时模块20,用于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开始计时一预设的第一时间;
操作模块30,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用户在触摸屏上预设的非易误按区域操作时,执行所述操作,否则执行用户在所述易误按区域的操作。
参照图7,操作模块30包括:
监测单元31,用于监测用户在触摸屏的操作,并判断所述操作位于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
执行单元32,用于当所述操作位于非易误区域时,执行所述操作。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是手机等终端本身,也可以是外置于终端的一装置。由于用户在使用带触摸屏的终端时,手与触摸屏可能存在多点接触而产生错误操作,因此设置模块10预先在终端触摸屏上设置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如当双手手持终端时,当用户欲使用左手操作终端时,右手可能会误碰到终端触摸屏,则将用户左手接触触摸屏的区域设置为非易误按区域,而将右手可能触碰到的触摸屏的区域设置为易误按区域。实际应用中的场景不仅限于上述场景,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单手手持终端的情况,其中,易误按按区域是用户单手手持手机等终端时手掌容易按下的区域,可以设置多处易误按区域。需要考虑左右手手持时不同的易误按区域,易误按按区域每次只有一处生效,即用户左手手持时,则将左手手持的某一易误按按区域设置为生效,右手手持对应的易误按按区域则设置为无效。本实施例即以单手手持终端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其它应用场景也同样适用。
当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如当用户按下易误按区域,或者用户长按易误按区域达一预设的第二时间时,则计时模块20开始计时,该计时模块20可以是设置于终端的一定时器。其中,计时时长(本实施例称之为第一时间)可以由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设置。
在计时时间范围内,用户的其他在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均为有效操作,操作模块30执行这些操作对应的功能,并停止计时;其中,用户在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可以是单点触(长按、短按、双击)、多点触、滑动操作(直接滑动、按住一段时间后滑动)等可以触发相应功能的操作。计时时间到达后,如果用户仍未在非易误按区域进行操作,操作模块30将执行用户在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对应的功能,操作模块30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监测单元31监测用户对触摸屏的操作,并区分此操作是位于易误按区域或者非易误按区域,当监测单元31检测到用户在易误按区域按下(或者说长按一预设的第二时间)时,则通知计时模块20开始计时,然后在计时时间到达前,检测用户是否在非易误按区域进行操作,如果有操作,则通知执行单元32执行该操作对应的功能,如果计时时间已到,监测单元31仍未检测到用户在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则执行用户在易误按区域操作对应的功能,同时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显示执行单元32的相关操作结果。
本实施例的装置,使用户可以快速简捷的在不改变使用习惯和操作方式的情况下,精准的实现用户操作,大大改善用户在终端上的使用体验。且该装置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终端设备如手机、桌面电话等。同时,也不仅用于文档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在各种页面显示的控制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开始计时一预设的第一时间,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多点触摸易误按区域;
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用户在触摸屏上预设的非易误按区域操作时,执行所述操作,否则在达到所述第一时间范围,且用户没有在所述触摸屏上的所述非易误按区域执行操作,执行用户在易误按区域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开始计时一预设的第一时间之前,还包括:
设置触摸屏的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按下易误按区域或按下易误按区域达到一预设的第二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在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为:
列表界面操作、文档操作、多页应用切换操作或网页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用户在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包括:
监测用户在触摸屏的操作,并判断所述操作位于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
当所述操作位于非易误区域时,执行所述操作。
6.一种触摸屏终端操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满足一预设条件时,开始计时一预设的第一时间,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多点触摸易误按区域;
操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内,用户在触摸屏上预设的非易误按区域操作时,执行所述操作,否则在达到所述第一时间范围,且用户没有在所述触摸屏上的所述非易误按区域执行操作,执行用户在易误按区域的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触摸屏的易误按区域和非易误按区域。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按下易误按区域或按下易误按区域达到一预设的第二时间。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在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的操作为:
列表界面操作、文档操作、多页应用切换操作或网页操作。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在触摸屏的操作,并判断所述操作位于易误按区域或非易误按区域;
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操作位于非易误区域时,执行所述操作。
CN201210074430.9A 2012-03-20 2012-03-20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324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4430.9A CN103324421B (zh) 2012-03-20 2012-03-20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14/386,692 US9965068B2 (en) 2012-03-20 2012-05-15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terminal having touch screen
EP20120872155 EP2829952A4 (en) 2012-03-20 2012-05-15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OUCH SCREEN TERMINAL
PCT/CN2012/075530 WO2013139075A1 (zh) 2012-03-20 2012-05-15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4430.9A CN103324421B (zh) 2012-03-20 2012-03-20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4421A CN103324421A (zh) 2013-09-25
CN103324421B true CN103324421B (zh) 2016-06-22

Family

ID=49193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4430.9A Active CN103324421B (zh) 2012-03-20 2012-03-20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65068B2 (zh)
EP (1) EP2829952A4 (zh)
CN (1) CN103324421B (zh)
WO (1) WO20131390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5623B (zh) * 2014-06-27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屏防误触的响应方法和装置
CN105824520A (zh) * 2015-06-29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图标批量处理的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
CN106534555A (zh) * 2016-11-22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触控响应系统及方法
CN107390917A (zh) * 2017-06-20 2017-1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条的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399217B (zh) * 2018-02-07 2020-11-06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视图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CN112416155B (zh) * 2019-08-21 2024-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31480A (zh) * 2020-12-25 2021-04-09 游艺星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序列的自动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371A (zh) * 2008-04-29 2008-09-2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定位系统的多点定位抗干扰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0467B1 (ko) * 2006-07-13 2008-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을 갖는 영상기기 및 이 영상기기에서 줌 기능을수행하는 방법
US20090174679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Wayne Carl Westerman Selective Rejection of Touch Contacts in an Edge Region of a Touch Surface
CN101556517A (zh) 2008-04-11 2009-10-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屏输入方法
CN101847055A (zh) 2009-03-24 201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屏的输入方法
CN101539820A (zh) 2009-04-30 2009-09-23 广东国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划线输入法
CN102549533A (zh) * 2009-09-25 2012-07-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接收设备、输入接收方法、记录介质和移动通信终端
JP5726754B2 (ja) * 2009-11-25 2015-06-03 レノボ・イノベーションズ・リミテッド(香港) 携帯情報端末、入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741985B (zh) 2009-12-24 2012-11-2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话处理移动终端屏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339196A (zh) 2010-07-22 2012-0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触摸屏输入装置和方法
US8660978B2 (en) * 2010-12-17 2014-0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unintentional contact with a computing device
CN102063255B (zh) 2010-12-29 2013-07-3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触摸屏的输入方法、触摸屏及装置
CN102221932B (zh) 2011-06-29 2013-04-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指令的输入方法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371A (zh) * 2008-04-29 2008-09-2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定位系统的多点定位抗干扰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35775A1 (en) 2015-02-05
EP2829952A1 (en) 2015-01-28
WO2013139075A1 (zh) 2013-09-26
EP2829952A4 (en) 2015-04-29
CN103324421A (zh) 2013-09-25
US9965068B2 (en)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4421B (zh) 触摸屏终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78595B1 (ko)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터치 기반 방법 및 장치
EP2565769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an icon in a portable terminal
CN103092464B (zh) 终端装置及其图标操作方法
CN102929425B (zh) 一种触摸按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19592A (zh) 一种选择界面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06918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60306541A1 (en) Object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CN104541239A (zh) 文本选择和录入
CN102819395A (zh) 终端和图标显示方法
KR20080084156A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및 장치
CN105183286A (zh) 桌面图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203423729U (zh) 移动终端
CN104750409A (zh) 屏幕画面的缩放及操作方法与装置
CN102890610B (zh) 带有触摸屏的终端处理文档的方法和带有触摸屏的终端
CN105872271A (zh) 一种电话会议第三方联系人的呼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72360A (zh) 一种照相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9766054A (zh) 一种触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介质
CN104090713B (zh) 移动终端的自动操作方法及自动操作系统
US10194289B2 (en) SMS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030535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5205166A (zh) 一种创建桌面文件夹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2891917B (zh) 带有键盘的终端处理文档的方法和带有键盘的终端
CN106814939A (zh) 一种终端截屏的方法及终端
CN102880413B (zh) 用于具有触控屏的移动终端控制显示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