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3443B - 发热元件 - Google Patents

发热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3443B
CN103313443B CN201310075214.0A CN201310075214A CN103313443B CN 103313443 B CN103313443 B CN 103313443B CN 201310075214 A CN201310075214 A CN 201310075214A CN 103313443 B CN103313443 B CN 103313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tact plate
wedge
contact
hea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52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3443A (zh
Inventor
弗朗茨·博伦德
米歇尔·尼德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erspaecher Catem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Eberspaecher Catem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erspaecher Catem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Eberspaecher Catem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313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3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2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 H05B3/2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being self-sup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6Heater el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oupling elements or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6Heaters using particular conn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Heaters using heating elements having a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2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gaseous material
    • H05B2203/023Heaters of the type used for electrically heating the air blown in a vehicle compartment by the vehicle heating system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热元件(120),具有至少一个PTC元件(12)、接触板(4、68),接触板在任一侧上抵靠PTC元件平放、外壳(2),外壳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PTC元件的至少一个开口(6),并且具有终端侧(16),其中在该处被分配至接触板(4、68)的接触舌片(48)被暴露,以及发热元件(120)具有楔形元件(108),其具有通过第一和第二楔形表面连接至彼此的较宽端面(110)和较窄端面(112),其中第一楔形表面(114)平行于其中一个接触板延伸,以及第二楔形表面(116)暴露在外壳的外侧。鉴于发热元件生产的有利性,尤其是将接触板较好地紧固在外壳处,通过本发明,建议至少一个接触板设置弯曲舌片,其中该弯曲舌片被容纳在由外壳形成的插入开口内。

Description

发热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发热元件,其具有至少一个PTC元件、接触板,其在任一侧上抵靠PTC元件平放、一体成型外壳,其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PTC元件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具有终端侧,其中被分配至接触板的接触柱被暴露。根据本发明的发热元件优选包括楔形元件,其具有通过第一和第二楔形表面连接至彼此的较宽和较窄端面,其中第一楔形表面平行于其中一个接触板延伸,第二楔形表面被暴露在外壳的外侧。
背景技术
根据EP1921896A1得知这样的发热元件。在该现有技术中,外壳是由这样的两个外壳元件形成,即其能够连接至彼此并且每个均作为模制塑料部分被形成。分别在外壳外侧被提供的接触板和绝缘层被涂有形成各个外壳元件的塑性材料,从而形成了接触板、绝缘层和外壳元件单元。
这样的发热元件尤其是被用于在例如机动车辆内加热液体。通常用于容纳若干发热元件的电加热装置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相对于彼此平行延伸的袋状物。袋状物将待被加热的流体所用的循环室与终端侧分隔开,电触头通常被暴露在终端侧并且在终端侧连接。因为循环室是由金属类物质形成,因此是导电材料,为了电热装置的使用可靠性,插入袋状物的发热元件与界定袋状物内侧的壁体之间的良好的电绝缘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首先将一般的发热元件插入袋状物。然后,相对于袋状物的内壁以及发热元件的外部表面,平移楔形元件,从而在袋状物内楔形上升发热元件。平放楔形元件,其中楔形元件第一楔形表面平行于通常被插入绝缘层的接触板中的一个,并且楔形元件第二楔形表面通常平行于稍有倾斜的袋状物的内部表面。相应地,通过楔形元件介质,产生了发热元件和袋状物之间的平面接触。在一侧,其他接触板抵靠袋状物的内部表面平放,通常,也有绝缘层插入袋状物的内部表面,而在另一侧,插入楔形元件。由于PTC元件的自我调节性能,良好的、优选对称性,这样的布置对于有效使用发热元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处理好双面的热耗散。否则,PTC元件将变得太热,并且PTC元件的自我调节性能将因为产生的热,防止进一步吸收产生的电能。
一般的发热元件,会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当平移楔形元件时,存在发热元件内分层结构的分层相对于彼此平移的风险。这些分层包括——从内侧到外侧——PTC元件、接触板,其在任一侧上抵靠PTC元件平放、绝缘层,其通常被提供在接触板的外侧,其中还能够将若干不同的绝缘层分配至每个单个接触板,以及最后还有楔形元件本身。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接触板仅被插入外壳内。在基部,接触板被支撑在外壳的边缘上。此外,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一方面,接触板必须全部被绝缘层包围,其中绝缘层也必须覆盖接触板的边缘区域,从而可靠地防止导电表面在发热元件的外侧处暴露。根据现有技术得知的连同绝缘层的接触板涂层会产生多种缺点,尤其是在绝缘层,这是由于在喷射铸造工艺过程中的热传入和/或由于在工艺中普遍存在的喷射压力所导致。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未能正确识别这些极小的裂缝,已能够造成高的废品,所以有缺损的发热元件被装配至电热装置,使其不能被完全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想要提供能完全或部分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热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通过被连接至外壳的滑板,进一步借助至少一个接触板改进一般的发热元件,所述接触板包括容纳于由外壳形成的插入开口的弯曲的舌片。
弯曲的舌片基本横跨由接触板形成的定位表面延伸,并且通常在该定位表面上突出,即向内朝向外壳的内部凸出,并且在PTC元件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相应于该舌片,外壳具有用于容纳舌片的插入开口。通常,舌片被保持在插入开口内,其中具有小的间隙,优选没有间隙。通过舌片和插入开口的配合,接触板在平行于其至少一个PTC元件的定位表面的方向上,基本上不可移动地被保持在外壳处。仅在外壳制造后,通过将舌片插入插入开口,接触板与外壳连接在一起。相应地,能够更加容易地制造发热元件的外壳。特别地,其能够具有一体化成型设计,以便外壳首先被制造成简单、均匀的模压制品,稍后被配有形成分层结构的分层。
为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外壳的削弱,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进一步改进,建议通过无需切割的插入凸耳形成舌片。这样的插入凸耳在由接触凸耳所提供的接触板侧边的地方,具有基本上比接触板要小的宽度。本实施例提供进一步优势,其因为保持了相对小的配合摩擦表面,所以能够保持相对小的将插入凸耳引入插入开口内的力,以便舌片在被插入插入开口时,所有摩擦阻力都相对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改进,如果至少一个与外壳锁在一起的闭锁凸块从舌片的表面凸出,其中舌片表面基本上按照与PTC元件的定位表面成直角取向,其中通过被分配的接触板形成PTC元件,该实施例是尤为相关的。考虑到低的引入力,闭锁凸块应优选作为点状的闭锁凸头被形成,并且与外壳锁在一起。若干闭锁凸块能够被一个接一个地提供在这样的表面,其与PTC元件的定位表面成直角取向。优选地,通过以冲压的方式处理接触板,形成相应的闭锁凸块。通常,鉴于所需的用于接合外壳和接触板的低的引入力,相应的闭锁凸块与闭锁肩形物配合,其中闭锁肩形物通过外壳形成,并且相应地由薄壁形成,尽管在接合的状态下,闭锁肩形物越过闭锁凸块突出,这对于闭锁连接是常见的,因此通过形状配合将接触板保持至外壳。
在该实施例中,接触板能够被准备为简单的经过冲压的和弯曲的部分,然后以简单的方式与外壳接合。接触板优选包括位于接触舌片和至少一个PTC元件的定位表面之间的定位凸块。外壳具有被分配至定位凸块的定位肩形物。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外壳和接触板尺寸形成为,以便当接触凸块平放抵靠在定位肩形物上时,仅通过围绕定位肩形物旋转舌片,就能够将舌片引入插入开口内。在该实施例中,被分配至外壳一侧上的定位凸块和定位肩形物用作组装辅助装置。
通常,定位肩形物被设置在底座区域内,所述底座区域用于由外壳所形成的接触舌片,优选地,由接触板所形成的接触凸耳的。接触舌片并不一定需要在接触板处整体形成。然而,这样的实施例是优选的。在任何情况中,通过冲压所形成的接触凸耳在相对于舌片的一侧优选在接触板上突出,其中接触凸耳能够在端侧处形成接触舌片,或者被连接至接触舌片。在本文中,外壳一侧上的底座和接触凸耳形成导槽,其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在接触凸耳插入底座的运动的过程中,定位凸块不可避免地被放在抵靠定位肩形物的地方。定位凸块抵靠于定位肩形物的这样的接合点向机械工表明了插入运动的结束。然后,机械工仅需围绕按这种方式形成的枢轴旋转接触板,从而紧紧地将舌片插入插入开口。外壳一侧上的底座壁体还形成了位置控制辅助,由此在朝向外壳的接触板的旋转运动过程中,相对于插入开口,大体上预先放置舌片。
关于一个接触板的上述进一步改进还被优选提供给其他接触板,以便两个接触板以相同的方式均能够被保持在外壳处,并且被引入其中,以及在工艺中,被预置并且通过形状配合与外壳锁在一起。
外壳优选具有通孔,其通常是上述接触凸耳的底座的部分。通孔包围接触凸耳,并且促进其组装。
上述通孔优选通过倾斜取向的引入通道形成。引入通道相对于接触板的延伸方向倾斜延伸,其中接触板通常平行于彼此被提供,并且接触板在其之间夹紧PTC元件。引入通道如此倾斜取向,以便当接触板经布置处于相对于其最终位置的角度时,接触凸耳能够通过引入通道平行于壁体地插入,所述壁体限定所述引入通道。因此,引入通道从内部取向,即外壳的开口向朝向外壳中心的外侧(按照厚度方向)倾斜。
如前面已提到的,外壳优选以一体制成形式形成的外壳。这样整体的外壳仅具有一个均匀的外壳主体,其中外壳以一体制成的形式形成,并且仅作为均匀的、固有刚性并且尺寸稳定的组件被实现。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通常,楔形元件的第一楔形表面平放抵靠在被分配的接触板上,并且具有插入的滑板,通常具有插入的绝缘层。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滑板被连接至外壳。这样防止了滑板和外壳之间的相对移动。滑板借助于形状配合、摩擦连接或是通过材料粘结被连接至外壳。为了促进滑板组装至外壳,优选通过形状配合,将滑板连接至外壳。考虑到楔形元件的插入方向,应该优选至少在其端部,将滑板在不会后退的情况下连接至外壳,其中该端部被分配至楔形元件的较窄端面。当发热元件被互锁于袋状物内时,楔形元件将朝向该端部移动。其一,优选地,在该较窄端部,优选在滑板处提供若干紧固支架,其中紧固支架与一个,优选的是若干个相应被提供的外壳的紧固开口配合,并且被容纳在后者中。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例,滑板在其两个相对端部区域被连接至外壳。相对的端部区域是由滑板的那些端部形成,一方面,其被分配至楔形元件的较窄端面,另一方面,被分配至较宽端面,并且总是基本上平行于这些端面延伸。因此,相应的端部区域通常位于楔形元件移动方向上的前面或后面。优选地,滑板通过位于其端部的闭锁连接,通过形状配合被连接至外壳,其中滑板端部被分配至楔形元件的较宽端面。该闭锁连接优选包含至少一个由滑板形成的闭锁板,其与在外壳一侧上所提供的相对面配合。本文中,闭锁板通常通过冲压和弯曲用于形成滑板的板材而形成,并且优选在滑板的滑动表面前端凸出,其中滑动表面前端被分配至楔形元件,并且平整地支撑后者。通常,闭锁板按照宽度方向位于滑板的中心,并且优选与闭锁凸块配合,其中闭锁凸块被布置在外壳中心,并且与后者整体形成。以这种方式,产生滑板的简单连接。
首先,滑板通过紧固支架能够被引入被分配的外壳紧固开口内,并且被预先固定在那。围绕形成于其中的枢轴旋转闭锁板,将其带至闭锁凸块后面,以便在外壳的相对端部区域处,滑板与外壳锁在一起。优选地,连接均为形状配合的连接。
此外,滑板优选包含保持臂,其可移动地保持楔形元件。这样产生结构单元,以便发热元件能够被插入连同楔形元件的袋状物,其中楔形元件可移动地被保持在袋状物处。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中首先将发热元件引入袋状物,然后楔形元件从发热元件和袋状物的内部表面之间的上方被引入(比较EP1921896A1),在该优选的进一步改进中,发热元件能够被安装成一个单元,因此易于被放置并且安装在袋状物内。该实施例本身对于本发明是重要的。特别地,其应被提供给滑板,其中滑板在相对的端部区域被连接至外壳,以便一方面,滑板保持楔形元件,并且另一方面,被紧紧地固定至外壳,其中优选通过形状配合被连接至外壳。通常,保持臂为弹簧臂,其从滑板的相对边缘凸出,从楔形元件的滑动表面突出,并且相对楔形元件的内侧被预先张紧,以便在楔形元件的较宽端面内,这些弹性保持臂通常在连接相对的楔形表面的侧面接触,并且在楔形元件的较宽端面的区域固定楔形元件。为了通过保持臂将这样的楔形元件仅固定在一个端侧,即被分配至楔形元件的较窄端面的一侧,可将滑板与外壳锁在一起,并且通过用于夹住楔形元件的外壳部分来固定楔形元件,以便楔形元件从滑动表面被举起。然而,因为优选这样的实施例,即通过闭锁板安装滑板,其中闭锁板被分配至楔形元件的较宽端面并且与外壳配合,外壳可由较少的力气,特别地,由较窄设计而形成外壳,因此降低了关于铸造外壳的喷射循环时间,而且还简化了模腔的几何形状,其中模腔通过喷射铸造用于形成外壳。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下列实施例的描述,能够理解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和优势。在附图中:
图1示出从第一上侧观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示出从第二上侧观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示出类似于图2,但是连接了滑板的透视图;
图4示出本实施例的最终组装后的类似于图2的透视图;
图5示出沿图4所示的完全被安装的实施例的中心纵向轴线的纵向截面,以及:
图6示出沿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线路的纵向截面,其中线路相交接触板的舌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使用标识号2标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同时该外壳2与第一接触板4连接。外壳2在内周上形成开口6,垫片元件8从所述内周突出,于外壳2一体形成,并且具有基本为锥体形状,其中垫片元件8的表面为凹形,垫片元件8在由外壳2所形成的开口6的平面边缘10和垫片元件8的尖头之间延伸。这些垫片元件8被用于抵靠其本身摆放的PTC元件,所述元件在图2中由标识号12标明。垫片元件8在远离边缘10的一定距离保持PTC元件12,并且相应地放大漏电途径。
在侧视图中,外壳2具有基本楔形设计,其带有前较窄端14和形成外壳2终端侧16的较宽端。通过侧面18定义开口6,其中侧面18被提供在开口6的任一侧上并且相互平行延伸。在外壳2的纵向方向上以及在前端14处,这些完全包围开口6的侧面18被稍加宽的外部边缘20包围,其中外部边缘20在两侧上,在侧面18上突出,并且在外壳2的纵向方向上具有楔形设计,即其在前端14处具有比终端侧16处要小的宽度。在终端侧16处,外壳2进一步形成了包围的且被加宽的轴环22,轴环22在终端侧16处,在外部边缘20的轮廓上向外突出,并且形成了支撑表面24,通过所述支撑表面24,被装配在电热装置袋状物内的外壳2被支撑在电热装置的加热器外壳上的所述外壳2的上侧,如根据EP1921896A1所知。
在前端14处,被提供在该处的侧面18被两个插入开口26、28贯穿,并且所述侧面18横向延伸至外壳2的纵向延伸部分。如在图1前面所看到的,并且由标识号26标明的插入开口用于固定图1所示的接触板4。为了该目的,后者包括舌片30,其在接触板4的前侧面32上突出,并且通过冲压和弯曲形成。因此,在前侧面32区域内,舌片30具有比接触板4要小的宽度,其中区域32在舌片30上稍微突出至前面——如图1所示——并且相当大地突出至后面。舌片30相对于由接触板4形成的PTC元件12的定位表面34弯曲90°,并且在该定位表面34上向内突出。舌片30具有向外定向的闭锁表面36,其相对于定位表面34成直角延伸,并且在舌片30上两个闭锁凸块38突出。通过冲压用于形成接触板4的板材,形成闭锁凸块38,且其如凸形的闭锁凸头在闭锁表面36上突出。
通过凸状弯曲的口形截面40,插入开口26进入开口6,其中插入开口26用于定位在定位表面34和舌片30之间的弯曲的过渡区域42。口形截面40位于比侧面18要低的地方,以便在被装配条件下,接触板4经设置相对于侧面18平接。
接触凸耳46在与舌片30相对的端部处,在接触板4的后侧面44上突出,正如插入凸耳,其中通过自由冲压,接触凸耳46被提供了与被分配的侧面44相比基本上要小的宽度,并且在侧面44上突出。在接触凸耳46的自由端,其形成接触舌片48,通过本舌片48完成了电连接接触板4,并且舌片48在终端侧16处在外壳2上凸出。在这样的接触舌片48和接触板4的定位表面34之间,接触凸耳46形成了定位凸块50,其通过将接触凸耳46切割出台阶状被提供。为了容纳接触凸耳46的纵向区域,侧面18被底座52中断,其中底座基部平行于侧面18延伸,并且形成了接触凸耳46的定位表面。侧向定义了底座52的外壳2的边缘10形成了定位肩形物54,其中该肩形物54被分配至定位凸块50,以便当接触凸耳48插入在外壳2处凹入的通孔56时,肩形物54与其邻接,因此中止了引入运动。在该位置中,定位凸块50邻接定位肩形物54,如旋转接合。通过围绕该点的旋转运动,舌片30必然旋转至插入开口26,并且通过闭锁凸块38和在外壳一侧上所形成的定位凸块58(比照图6)配合,通过形状配合被固定其中。
特别地,如能够从图6看到,通孔56是由倾斜取向的引入通道60形成。该倾斜的引入通道60是由平整部62形成,其朝向中心取向——在宽度方向上——并且朝向外侧,其中引入通道60自侧面18和平整部64延伸、其平行于其中延伸并且与其相对被提供、并且其形成于在内定义通孔56的轴环22的壁体。为了形成引入通道60,仅可提供平整部64,并且省略倾斜表面62。
在本实施例的宽度方向上,倾斜的引入通道60在宽度方向上从侧面18相应地延伸至朝向中心的终端侧16的外侧。通过这样,当接触板4倾斜于侧面18取向时,促进了通过通孔56引入接触凸耳46。在接触凸耳46已被插入通孔56之后,限制了通孔56的壁体引导接触板4的取向,其中接触板4的纵向边缘66平行于外壳2的被分配的边缘20,从而接触板4已被取向,以便舌片30平接插入开口26。
在接触板4按照上述方式与外壳2连接后,在组装的过程中,转动外壳2,以便在图1顶部所示的侧边位于底部。在图2中示出该位置。现在,在本实施例四中,若干PTC元件12被引入开口6中,其中开口6在接触板4的底侧关闭,并且PTC元件12被放在接触板4的定位表面34上。然后,另一个接触板68按照参考图1所示的方式,在外壳2处取向,所述接触板68形成为与接触板4大致相同,并且与后者(接触板4)锁在一起。接触板68基本上与接触板4相同,不同在于通过冲压和弯曲形成的弹簧舌片70形成为面向单个PTC元件12,以便改进电接触,其中弹簧舌片70在接触板68的定位表面72上突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闭锁表面18和外部边缘20之间,U形凹槽74凹入。该凹槽74分别围绕接触板4和68,按照上述方式被安装为U形,并且用于容纳密封胶76,其被引入凹槽74。该密封胶76能够具有粘性,并且用于密封,以及还被用于选择性地将使用标识号78标明的绝缘层分别固定至接触板4和68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的该绝缘层78具有双层结构,其中硅酮模和玻璃纤维垫连接至该绝缘层78。这样的绝缘层78展现了高的耐电强度,并且能够制造为具有与基本上不可压缩的绝缘层78相同的准确厚度。
在绝缘层78已被应用至侧面18后,接触板4和68分别与周围区域绝缘。然后,在图2中,使用标识号80标明的滑板被放在上侧上。在被分配至外壳2的前端14的滑板80端部,该滑板80具有两个紧固支架82,其每个经单独形成,基本与舌片30相同,不同在于仅有一个闭锁凸块38在每个紧固支架82上突出。相应于在宽度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被提供的两个紧固支架82,紧固开口84在外壳2处凹入。引入滑板80,其中参考接触板4,按照上述方式,紧固支架82被引入被分配的紧固开口84,并且滑板80通过形状配合与外壳2连接。如图6所示,紧固开口84向上稍微加宽,以便滑板80能够围绕枢轴旋转,其中枢轴在限制内形成于紧固开口84和紧固支架82之间。在紧固支架82已被引入紧固开口84之后,滑板80呈现图3所示的位置。然后,滑板80将其整个表面放在外壳2上。
在面向终端侧16的滑板80前端86,滑板80包含闭锁板88,其通过经冲压和弯曲形成滑板80,以及由滑板80所形成的滑动表面90的板材而形成,并且其具有钩形设计,以便闭锁板88形成第一区域92,其基本上与滑动表面90成直角延伸,以及第二区域94,其也与滑动表面90成直角延伸,并且平行于滑动表面90延伸至内侧。为了增加闭锁板88的抗弯强度,后者被卷边96穿透,其中卷边96通过弯曲形成,并且在外壳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卷边弯曲至外侧。第二区域94具有自由端,其朝向外侧如漏斗般被加宽。
通过冲压和弯曲,侧面部分98形成于滑板80上部三分之一处,即在被分配至终端侧16的区域内,其中侧面部分在边缘处限制滑动表面90,但是在被安装的状态下,在侧面18上,并非比处于相应的侧面部分98水平面的楔形外部边缘20有更大程度的突出。在终端侧,侧面部分98进入弹簧臂10,其相对于滑动表面90自由切割,并且弯曲至内侧。
在图2至图4所示的侧边上,轴环22被提供了两个大的通孔102,其间支撑板104整体形成于外壳2处,其中外壳2在其自由端形成了内部凸出的闭锁凸块106。闭锁凸块106位于围绕轴环22的包裹表面内。
当滑板80自图3所示的初步方向旋转至图4至图6所示的最终位置,闭锁板88通过闭锁凸块106被推至内侧,并且当到达滑板80的最终位置时,弹回,以便滑板80在终端侧16处,通过形状配合被保持到外壳2。
现在,用标识号108标明的楔形元件被放在该滑板80上,其中在相对的端部区域,滑板80按照该方式与外壳2连接(比较图4和图6)。楔形元件108具有用标识号110标明的较宽的端面,其被分配至终端侧16,以及用标识号112标明的较窄端面,其被分配至前端14。楔形元件108具有这样的宽度,即楔形元件108并非一定被保持在弹簧臂100之间。此外,在图4所示的起动位置中,楔形元件108被闭锁板88的第二截面94夹住,并且相应地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保持在该截面94和滑动表面90之间。在该起动位置中,在图6中用标识号114标明的第一楔形表面平行于滑动表面90,其进而平行于接触板68延伸,然而,用标识号116标明的第二楔形表面暴露在外壳2的外侧。在如图6所示的起动位置中,该第二楔形表面116仍位于外部边缘20所提供的轮廓的稍下方。通过从右移动至左(根据图6),并且由于楔形元件108具有大约3°角的楔形设计,楔形元件108最终在该轮廓上突出,并且因此在电热装置的锥形袋状物内与发热元件120的实施例互锁,如图4至6所示。在楔形元件108的相对侧,绝缘层78暴露在外壳2处,并且大约与在该侧所提供的边缘20的轮廓平接。通常,绝缘层78在该边缘上略微突出。
特别地,如图5所示,闭锁板88的第二截面94的前自由端仍位于支撑表面24内,以便发热元件120放置在加热器外壳处不会受到楔形元件108的底座的影响。通过通孔102引入两个工具凸出可以插入楔形元件。楔形元件108在其被加宽的端部110处具有空腔,以便相应的工具被适当地定位在楔形元件108处。
标识号列表
2外壳
4接触板
6开口
8垫片元件
10边缘
12PTC元件
14前端
16终端侧
18侧面
20外部边缘
22轴环
24支撑表面
26插入开口
28插入开口
30舌片
32前侧面
34定位表面
36闭锁表面
38闭锁凸块
40口形截面
42过渡区域
44后侧面
46接触凸耳
48接触舌片
50定位凸块
52底座
54定位肩形物
56通孔
58定位凸块
60引入通道
62平整部
64平整部
66纵向边缘
68接触板
70弹簧舌片
72定位表面
74凹槽
76密封胶
78绝缘层
80滑板
82紧固支架
84紧固开口
86前端
88闭锁板
90滑动表面
92第一截面
94第二截面
96卷边
98外侧部分
100弹簧臂
102通孔
104支撑板
106闭锁凸块
108楔形元件
110较宽端面
112较窄端面
114第一楔形表面
116第二鞋型表面
120发热元件

Claims (15)

1.发热元件(120),具有至少一个PTC元件(12)、接触板(4、68),所述接触板在任一侧上抵靠所述PTC元件平放、外壳(2),所述外壳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PTC元件(12)的至少一个开口(6),并且具有终端侧(16),其中在所述终端侧被分配至所述接触板(4、68)的接触舌片(48)被暴露,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接触板(4、68)具有弯曲舌片(30),所述弯曲舌片被容纳在由所述外壳(2)形成的插入开口(26、28)内,其中,与所述外壳(2)锁在一起的至少一个闭锁凸块(38)从所述弯曲舌片(30)的表面(36)凸出,其中所述表面(36)基本上按照与所述PTC元件(12)的定位表面(34)成直角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舌片(30)是通过无切割的插入凸耳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通过冲压处理所述接触板(4)形成所述闭锁凸块(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4)包含位于所述接触舌片(48)和所述定位表面(34)之间的定位凸块(50),其中所述外壳(2)包含被分配至所述定位凸块(50)的定位肩形物(54),并且所述外壳(2)和所述接触板(4)尺寸形成为,以便当所述定位凸块(50)平放抵靠所述定位肩形物(54)上时,通过围绕所述定位肩形物(54)旋转,所述弯曲舌片(30)能够被引入到所述插入开口(2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其他的所述接触板(68)还包含弯曲舌片(30),所述弯曲舌片被容纳在由所述外壳(2)形成的所述插入开口(28)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3进一步改进其他所述接触板(6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5进一步改进其他所述接触板(6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具有接触凸耳(46)端部的通孔(56),所述接触凸耳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接触板(4、68),并且所述接触凸耳端部被提供了所述接触舌片(4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由倾斜取向的引入通道(60)形成所述通孔(5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具有一体成型设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楔形元件(108)具有通过第一和第二楔形表面(114、116)连接至彼此的较宽和较窄端面(110、112),其中所述第一楔形表面(114)平行于其中一个所述接触板(68)延伸,并且在插入滑板(80)的情况下平放抵靠在所述接触板(68)上,以及所述第二楔形表面(116)被暴露在所述外壳(2)的外侧,并且所述滑板(80)被连接至所述外壳(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80)包含紧固支架(82),其被容纳在由所述外壳(2)形成的紧固开口(84)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80)通过闭锁连接借助于形状配合在所述滑板端部被连接至所述外壳(2),其中所述滑板端部被分配至所述楔形元件(108)的所述较宽端面(110),所述闭锁连接具有至少一个由所述滑板(80)形成的弹性闭锁板(8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在起动位置,所述弹性闭锁板(88)夹住所述楔形元件(108)。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发热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80)包含保持臂(100),所述保持臂可移动地保持所述楔形元件(108)。
CN201310075214.0A 2012-03-08 2013-03-08 发热元件 Active CN103313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001603.5 2012-03-08
EP12001603.5A EP2637475B9 (de) 2012-03-08 2012-03-08 Wärme erzeugendes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443A CN103313443A (zh) 2013-09-18
CN103313443B true CN103313443B (zh) 2015-09-09

Family

ID=4600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5214.0A Active CN103313443B (zh) 2012-03-08 2013-03-08 发热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637475B9 (zh)
CN (1) CN103313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01998B1 (de) 2015-06-02 2020-12-16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Ptc-heizelement sowie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umfassend ein solches ptc-heiz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heizvorrichtung
EP3101999B1 (de) 2015-06-02 2021-03-17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Ptc-heizelement und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mfassend ein solches ptc-heizelement
EP3101365B1 (de) 2015-06-02 2019-12-04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heizvorrichtung
EP3290820A1 (de) 2016-09-06 2018-03-0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EP3290821A1 (de) 2016-09-06 2018-03-0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EP3290819B1 (de) 2016-09-06 2023-03-1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DE102017203258A1 (de) 2017-02-28 2018-08-3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Heizeinrichtung
DE102017207738A1 (de) 2017-05-08 2018-11-0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CH714248B1 (de) * 2017-10-16 2023-03-15 Landis & Gyr Ag Mehrteiliges Gehäuse für Verbrauchszähler sowie Sicherungseinrichtung für mehrteilige Gehäuse.
DE102017223785A1 (de) 2017-12-22 2019-06-27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ärmeerzeugenden Elementes
DE102018205319A1 (de) 2018-04-09 2019-10-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DE102018205314A1 (de) 2018-04-09 2019-10-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DE102018205318A1 (de) 2018-04-09 2019-10-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DE102018205316A1 (de) 2018-04-09 2019-10-1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EP3585134B1 (en) * 2018-06-18 2022-08-03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tc heating module
DE102018212012A1 (de) 2018-07-18 2020-01-23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Wärmeerzeugendes 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8220333B4 (de) 2018-11-27 2022-11-24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DE102019220589A1 (de) * 2019-12-27 2021-07-01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Wärmeerzeugendes 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0591A (en) * 1974-07-01 1976-02-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lf-regulating electric heater
EP0026457A2 (de) * 1979-09-28 1981-04-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Heizeinrichtung mit Kaltleiter-Heizelement
US5562844A (en) * 1992-06-23 1996-10-08 David & Baader - Dbk- Spezialfabrik Elektrischer Apparate Und Heizwiderstande Gmbh Ptc heater radiator with frame members applying pressure to heaters
CN101348067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凯特姆两合公司 电加热器
CN101690383A (zh) * 2007-06-25 2010-03-31 约翰逊父子公司 调整电接触的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1896B1 (de) 2006-10-25 2014-12-10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Wärmeerzeugendes Element für eine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EP2607121B2 (de) * 2011-12-22 2020-07-08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0591A (en) * 1974-07-01 1976-02-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lf-regulating electric heater
EP0026457A2 (de) * 1979-09-28 1981-04-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Heizeinrichtung mit Kaltleiter-Heizelement
US5562844A (en) * 1992-06-23 1996-10-08 David & Baader - Dbk- Spezialfabrik Elektrischer Apparate Und Heizwiderstande Gmbh Ptc heater radiator with frame members applying pressure to heaters
CN101690383A (zh) * 2007-06-25 2010-03-31 约翰逊父子公司 调整电接触的加热装置
CN101348067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凯特姆两合公司 电加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443A (zh) 2013-09-18
EP2637475A1 (de) 2013-09-11
EP2637475B1 (de) 2016-10-12
EP2637475B9 (de)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3443B (zh) 发热元件
CN103313444B (zh) 发热元件
CN102734936B (zh) 具有含传导路径的板件的电热装置
US10033119B2 (en)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fitting a connecting terminal
CN101487654B (zh) 冰箱
CN103179700B (zh) 生热元件及电加热装置
KR20090009131A (ko) 전기 보조 히터
JP2008109137A (ja) 電気加熱装置用の発熱エレメン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069736A (ko) 전기 히터 장치 및 전기 히터 장치의 발열체
JP2009040401A (ja) 電気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254465A1 (en) Fluid pipe device
US9991624B2 (en) Modular plug connector
WO2018162689A1 (en) Electrical plug with specific earthing of outer parts
US9601843B2 (en) Actuating element and connecting terminal
CN103988376A (zh) 电源插座以及使用于该电源插座的接点单元
US11095073B2 (en) Locking clip
US9839072B2 (en)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with connection structure
US9997857B2 (en) Plug brid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ug
US9306329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US11152743B2 (en) Transmission high-voltage connector
JP2016103346A (ja) 防水コネクタおよびマットシール
CN109524826A (zh) 模块用连接器
CN103052465B (zh) 焊接结构和焊接方法
US20180219321A1 (en) Connector connecting member and connector connecting structure
US20100184336A1 (en) Bulb sock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